DBJ43T 363-2020 带暗框架的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规程(发布稿).pdf

  • DBJ43T 363-2020 带暗框架的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规程(发布稿).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16.9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0-11-25
  • 发 布 人: wqh6085061
  • 原始文件下载:
  • 立即下载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1.9 分类式存放 Classified sto

    将性能、养护措施、作业手段一致的同类预制构件收纳在 起存储。

    将施工工序相关的预制构件集中放置于同个托架内一起 存储。

    文化标准6一 剪力墙翼墙截面宽度; b 剪力墙截面宽度; 楼层层间最大水平位移; 楼层层高; L 构件长度; 受拉钢筋锚固长度; lab 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 lae 受拉钢筋的抗震锚固长度: 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的长度: 钢筋搭接长度; 剪力墙外保温层厚度; Vid 持久设计状况下接缝剪力设计值: VidE 地震设计状况下接缝剪力设计值: Vmua 被连接构件端部按实配钢筋面积计算的斜截面受剪 承载力设计值; V. 持久设计状况下梁端、柱端、剪力墙底部接缝受剪 载力设计值; VuE 地震设计状况下梁端、柱端、剪力墙接缝受剪承牵 力设计值; 入 导热系数:

    接缝受剪承载力增大系数; Yo 结构重要性系数; YRE 承载力调整系数。

    3基本规定3.0.1带暗框架的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设计、生产制作和施工安装应实现全过程和多专业的协同,且应按照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施工装配化、装饰一体化、管理信息化和运维智能化的原则实施。3.0.3预制单元结构划分应遵循结构单元构造形式简单、几何尺寸合理和制作及施工方便的原则。设计深度应满足建筑、结构和机电设备等各专业以及构件制作、运输、安装等各环节的综合要求。3.0.4相邻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墙板应采用暗柱和暗梁连接形成暗框架,暗框架布设应考虑结构整体性、稳定性和协调工作性。3.0.5带暗框架的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连接节点构造应传力可靠和施工方便。预制单元应具备抗震延性耗能能力,地震作用下后浇节点应处于弹性工作状态。5

    4.1.1带暗框架的装配式混凝士剪力墙结构的混凝土力学性能

    和耐久性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和《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的有关 规定。

    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强度 级不宜低于C40,且不应低于C30:现浇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 低于C25。

    4.1.3暗柱和暗梁及其他后浇节点部分的后浇筑混凝土宜采用 微膨胀混凝土,且应比相应的预制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一个 等级。

    4.1.4自密实混凝土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自密实混溪

    4.1.4自密实混凝土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自密实混凝土 应用技术规程》JGJ/T283的有关规定。

    4.2.1钢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有关规定:抗震设计构件及节点宜采用具有良好延性、 韧性和焊接性的钢筋,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 范》GB50011的有关规定 4.2.2受力的普通钢筋直径不应小于6mm,预应力钢筋直径不 宜小于5mm;其他配置的各类构造钢筋直径不应小于4mm。 4.2.3配置预制构件的吊环应采用未经冷加工的HPB300级钢 筋制作。吊装用内埋式螺母或吊杆的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

    4.3.1钢筋挤压套筒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带肋钢筋套筒

    4.4.1保温层材料的导热系数、体积吸水率及燃烧性能应符合 现行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的有关规定 生物质纤维微珠泡沫混凝土性能应符合附表A的要求。 4.4.2管线材料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给水塑料 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98和《电线电缆电气性能》GB3048 等标准的有关规定。 4.4.3锚固粘结、密封材料、防水密封胶和橡胶止水条等技术 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接缝密封胶应用技术规程》T/ CECS58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I1、《混凝土建筑 接缝用密封胶》JC/T881和《高分子防水材料第3部分:遇水 膨胀橡胶》GB/T18173.3的有关规定。 4.4.4装饰装修材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技术规程》JGJ1的有关规定

    4.4.1保温层材料的导热系数、体积吸水率及燃烧性能应符合

    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接缝密封胶应用技术规程》T CECS58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混凝土建筑 接缝用密封胶》JC/T881和《高分子防水材料第3部分:遇水 膨胀橡胶》GB/T18173.3的有关规定。 4.4.4装饰装修材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技术规程》IGL1 的有关规定

    5.1.1建筑设计应符合建筑功能和性能要求,宜采用主体结构、 装修和设备管线的一体化集成技术 5.1.2建筑设计及构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模数协调标 准》GB50002的有关规定。 5.1.3建筑防火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火设计规 范》GB50016的有关规定。 5.1.4建筑隔声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

    5.1.4建筑隔声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

    1.4建筑隔声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 范》GB50118和《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的有关 定。

    5.1.5建筑的体形系数、窗

    应符合湖南省现行地方标准《湖南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J43/003和《湖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43/001的 有关规定。 5.1.6建筑的围护结构、配套构件及装饰装修宜采用工业化和 标准化产口

    5.1.6建筑的围护结构、配套构件及装饰装修宜采用工业化 标准化产品

    5.2.1建筑外墙宜采用复合墙板

    5.2建筑保温隔热设计

    2.2建筑保温隔热墙体应采用装配化集成技术,并应符合现 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等的有关规定。

    5.2.2建筑保温隔热墙体应采用装配化集成技术,并应

    3.1装配式混凝土外墙板的接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装配 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中有关防水、防火、保温

    隔声的规定。5.3.2装配式混凝土外墙板的接缝及门窗洞口等防水薄弱部位宜采用材料防水和构造防水相结合的做法(图5.3.2),且应符合以下规定:1墙板垂直接缝可采用平口或槽口构造;2墙板水平缝宜采用高低缝或企口缝构造:3板缝空腔设置导水管排水时,板缝内侧应增设密封构造。(a)垂直接缝水平缝设置导水管的水平缝图5.3.2装配式混凝土外墙板防水构造1一装配式混凝土外墙板:2一空腔:3一发泡芯棒;4一建筑密封胶及外层硅胶;5一泄水孔5.3.3装配式混凝土外墙板的竖缝连接构造可采用图5.3.3形式。(a)一字型后浇段(b)L型后浇段(一)图5.3.3装配式混凝土外墙板竖缝连接构造(一)9

    (c)L型后浇段(二)(d)T型后浇段图5.3.3装配式混凝土外墙板竖缝连接构造(二)1一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板;2一外保温层;3一建筑密封胶;4一外层硅胶;5一发泡芯棒:6一后浇混凝土5.3. 4装装配式混凝土的外墙板水平缝连接构造可采用图5.3.4形式。图5.3.4装配式混凝土外墙板水平缝连接构造1一装配式混凝土外墙板:2一变阶预制混凝土板:3一板后浇混凝土叠合带:4一后浇混凝土暗梁;5一混凝土二次浇筑分界线;6一外保温板;7一发泡芯棒;8一外层硅胶和建筑密封胶5.4设备管线设计5.4.1竖向管线宜集中布置,并应满足维修更换要求。10

    5.4.2预制构件中管线接口宜布置在暗柱和暗梁中,吊挂配件 的孔洞、沟槽应根据装修和设备要求预留,

    5.4.3设备管线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

    4.3设备管线设计应符合以下

    1设备管线设计应与建筑设计同步进行,预留预理应符合 结构专业的有关规定。严禁在安装完成的预制构件上剔凿沟槽、 打孔和开洞。 2各类设备管线应综合设计、合理选型和准确定位,宜减 少平面交叉; 3设备管线宜采用集成化技术和标准化设计,管线与部品 的连接应采用标准化接口; 4穿越楼板和墙体的管线应采取防水、防火、隔声、密封 等措施。

    5.4.4给排水设备及管线设计应符

    1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上应预留给水、热水、排水管道接 口,给水系统配水管道接口的形式和位置应便于检修; 2穿越周边叠合变阶预制混凝土板的给排水立管宜布置在 后浇叠合区域: 3集成式厨房、卫生间预留相应的给水、热水、排水管道 接口形式和位置应便于检修。 5.4.5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设备及管线设计应符合以下 规定: 1建筑的室内供暖(空调)供回水总立管宜布置在周边叠 合变阶预制混凝土板的后浇叠合区域: 2采用低温地板辐射供暖时,宜采用干法施工; 3采用散热器供暖时,安装散热器的墙板构件应采取加强 措施; 4供暖及空调供回水管与冷凝水管、通风与空调等风管不

    1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上应预留给水、热水、排水管道接 口,给水系统配水管道接口的形式和位置应便于检修; 2穿越周边叠合变阶预制混凝土板的给排水立管宜布置在 后浇叠合区域: 3集成式厨房、卫生间预留相应的给水、热水、排水管道 接口形式和位置应便于检修。 5.4.5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设备及管线设计应符合以下

    5.4.5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设备及管线设计应符合以

    1建筑的室内供暖(空调)供回水总立管宜布置在周边叠 合变阶预制混凝土板的后浇叠合区域: 2采用低温地板辐射供暖时,宜采用十法施工: 3采用散热器供暖时,安装散热器的墙板构件应采取加强 措施; 4供暖及空调供回水管与冷凝水管、通风与空调等风管不 宜穿越装配式混凝士剪力墙

    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的有关 规定; 2穿越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电气管线应预埋和标注; 3大型灯具、桥架、母线、配电设备等应采用预留预埋件 固定。

    6.1.1带暗框架的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布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1平面布置应简单、规则,且应沿两个方向布置剪力墙以 形成双向抗侧力体系; 2竖向布置应连续、均匀,避免刚度突变: 3预制墙的门窗洞口宜上下对齐、成列布置以形成墙肢和 连梁。 6.1.2带暗框架的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最大适用高度应 满足表6.1.2的要求,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1在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当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构件底 部承担的总剪力大于该层总剪力的50%时,其最大适用高度应适 当降低;当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构件底部承担的总剪力大于该层 总剪力的80%时,最大适用高度应取表6.1.2中括号内的数值;

    1平面布置应简单、规则,且应沿两个方向布置剪力墙以 形成双向抗侧力体系; 2竖向布置应连续、均匀,避免刚度突变: 3 预制墙的门窗洞口宜上下对齐、成列布置以形成墙肢和 连梁。

    6.1.2带暗框架的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最大适用高度应 满足表6.1.2的要求,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1在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当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构件底 部承担的总剪力大于该层总剪力的50%时,其最大适用高度应适 当降低;当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构件底部承担的总剪力大于该层 总剪力的80%时,最大适用高度应取表6.1.2中括号内的数值: 2抗震设计时,不应全部采用短肢剪力墙:当采用具有较 多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时,最大适用高度应适当降低; 3超过表6.1.2中规定高度的建筑,应进行专门研究和论 证,并应采取有效加强措施

    表6.1.2带暗框架的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最大适用高度

    注:房屋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的高度,不包括局部突出屋顶的部分

    6.1.3带暗框架的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应根据设防类别 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 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丙类建筑的抗震等级应符合表6.1.3

    丙类带暗框架的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

    注:1建筑场地为I类时,除抗震设防烈度6度外允许按表内降低一度所对应 的抗震等级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但相应的计算要求不应降低; 2接近或等于高度分界时,可结合房屋不规则程度及场地、地基条件确定 抗震等级; 3乙类装配整体式结构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 震措施;当建筑地为I类时,仍可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 震构造措施。

    :1 建筑场地为I类时,除抗震设防烈度6度外允许按表内降低一度所对应 的抗震等级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但相应的计算要求不应降低; 2接近或等于高度分界时,可结合房屋不规则程度及场地、地基条件确定 抗震等级; 3乙类装配整体式结构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 震措施;当建筑地为I类时,仍可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 震构造措施。

    6.1.4带暗框架的装配式剪力墙结构进行结构设计时,应符

    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和《高层建筑混凝 结构技术规程》JGJ3 的有关规定。

    6. 2 作用与作用组合

    6.3预制构件分类与连接

    6.3.1带暗框架的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预制构件按种类 可分为预制混凝土墙板、预制叠合混凝土梁、预制混凝土柱、变 阶预制混凝土板、预制混凝土楼梯、预制混凝土阳台板等。 6.3.2带暗框架的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暗柱和暗梁构造 形式如图6.3.2所示。暗柱和暗梁的配筋应符合以下规定,

    图6.3.2暗柱和暗梁构造示意图l一钢筋搭接长度1一预制混凝土墙板;2一变阶预制混凝土板;3一预制混凝土墙板竖向U型外伸钢筋;4一预制混凝土墙板水平U型外伸钢筋;5一变阶预制混凝土板上部受力钢筋;6一后浇暗梁中纵向受力钢筋;7一板支座构造钢筋;8一暗柱纵向受力钢筋;9拉筋;10一变阶预制混凝土板后浇叠合区;11一后浇混凝土暗梁;12一后浇混凝土暗柱16

    1预制混凝土墙板墙身外伸U形竖尚钢筋长度与基础暗梁 箍筋错开搭接: 2剪力墙后浇段内纵向钢筋在基础中的锚固构造应符合现 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和《建筑抗震设 计规范》GB50011的有关规定

    6.4.1带暗框架的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可采取与现浇剪力 墙结构相同的方法进行结构分析。同一层内预制和现浇抗侧力构 件共存时,现浇墙肢水平地震作用弯矩、剪力宜乘以不小于1.1 的增大系数。

    6.4.2带暗框架的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承载能力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且接缝的受剪承 载力应符合以下规定: 1持久设计状况:

    2 地震设计状况:

    Vide ≤VuE/RE

    在梁、柱端部箍筋加密区及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尚应符合 以下规定:

    n; Vmua

    :0 结构重要性系数,安全等级为一级时不应小于 1.1,安全等级为二级时不应小于1.0; Vid 持久设计状况下接缝剪力设计值: 地震设计状况下接缝剪力设计值: Vu一一持久设计状况下梁端、柱端、剪力墙底部接缝受剪 承载力设计值: VuE 地震设计状况下梁端、柱端、剪力墙接缝受剪承载 力设计值; RE 承载力调整系数,具体取值参见现行国家标准《混 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要求: Vmua 被连接构件端部按实配钢筋面积计算的斜截面受剪 承载力设计值; 1.2,抗震等级为三、四级取1.1。 6.4.7预制柱的设计应符合湖南省现行地方标准《单元式 装配混凝土框架结构技术规程》的有关规定。 8跨高比小于5的预制叠合连梁应按现行行业标准《高层 混凝士结构技术规程》JIGI3设计。跨高比不小于5的预制 连梁宜按框架梁设计,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 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 9周边叠合变阶预制混凝土板的设计应符合湖南省现行地 准《周边叠合变阶预制混凝土板技术规程》的有关规定。 10预制叠合连梁与剪力墙墙肢的连接应按现行行业标准 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1进行设计,并应符合现行国 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

    J 算。验算时应按各个阶段的实际受力状况和约束条件进行内力 计算。

    6.5.2预制构件预理件、吊点和支撑件等设置应符合现行国

    6.6.1构件的配筋及其构造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 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高层建筑混凝土 结构技术规程》JGJ3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 等的有关规定。

    6.6.2周边叠合变阶预制混凝土板与预制柱交接部位应配置

    6.2周边叠合变阶预制混凝土板与预制柱交接部位应配置加 钢筋。

    6.6.3用作固定连接的预埋件与预埋吊件、临时支撑用预埋件

    于相应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中的U型钢筋直径,且不应小 10mm。纵向钢筋在端部后浇段内的锚固和连接应符合现行国 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

    6.6.5暗柱构造应符合以下规定:

    3边缘构件内的配筋及构造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规范《建 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等的有关规定; 4当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时,边缘构件竖向配筋总量宜增 加5%; 5非边缘构件位置处的暗柱宽度不应小于墙厚且不宜小于 200mm:暗柱内设置不应少于4根竖向钢筋,钢筋直径不应小于 墙体竖向分布筋直径且不宜小于8mm。 .6.6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的洞口宜居中布置,洞口两侧的墙肢 宽度不应小于200mm,洞口上方叠合连梁预制部分高度不宜小 于250mm

    6.6.7预制叠合梁下部纵向钢筋在预制柱后浇节点或暗柱

    猫固构造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有关规定。

    且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的 有关规定。

    置封闭的后浇混凝土暗梁,且后浇混凝土暗梁应与楼板、屋面板 连接形成整体。后浇混凝土暗梁配筋及构造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的有关规定。 5.6.10叠合梁和预制柱的纵向钢筋在后浇节点区内采用直线锚 固、弯折锚固或机械锚固时,其锚固长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当采用锚固板锚 固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锚固板应用技术规程》JGJ 256的有关规定,

    封闭的后浇混凝土暗梁,且后浇混凝土暗梁应与楼板、屋面板 接形成整体。后浇混凝土暗梁配筋及构造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的有关规定。

    7.1.1预制混凝土构件制作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并应有完 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预制论工构件刷年 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7.1.2预制混凝土构件制作前,应根据设计文件和生产施工组 织设计的要求制作具体的生产方案。生产方案应包括生产工艺 模具方案、生产计划、技术质量控制措施、成品保护、堆放及运 输方案等内容

    7.1.4预制混凝土构件和部品经检查合格后,宜设置表面标识。 预制混凝土构件和部品出场时,应由生产单位出具质量证明 文件。

    7.2.1预制构件的生产制作应根据生产工艺、产品类型、产 尺寸和重量等选择生产场地和制作方式,制定模具方案,且应 立模具验收和使用制度,

    7.2.1预制构件的生产制作应根据生产工艺、产品类型、产品 尺寸和重量等选择生产场地和制作方式,制定模具方案,且应建 立模具验收和使用制度。 7.2.2预制构件应根据构件类型及特征制定相应的生产制作 流程。 7.2.3浇筑混凝土前应进行隐蔽工程检查,检查项目应包括下 列内容: 1受力钢筋的牌号、规格、数量、位置、间距等; 2钢筋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质量、接头面积百分率

    7.2.2预制构件应根据构件类型及特征制定相应的生产制

    7.2.3浇筑混凝土前应进行隐蔽工程检查,检查项目应包括

    1受力钢筋的牌号、规格、数量、位置、间距等; 2钢筋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质量、接头面积百分率 搭接长度、预留锚固钢筋锚固方式和长度等; 3预埋件、挤压套筒、吊环、插筋的规格、数量、位置 锚固方式和长度等:

    4预留孔洞的规格、数量、位置、预留长度、封堵措施等; 5 外墙板的保温层位置、厚度、拉结件的规格、数量位 置等; 6预埋管线、线盒的规格、数量、位置及固定措施、锚固 方式和长度等。 7. 2. 4 预制构件浇筑混凝土前应进行混凝土质量检查,检查项

    直; 6预埋管线、线盒的规格、数量、位置及固定措施、锚固 方式和长度等。 7.2.4预制构件浇筑混凝土前应进行混凝土质量检查,检查项 目应包括混凝土强度等级、原材料、设计及施工配合比、搅拌 条件。

    7.2.4预制构件浇筑混凝土前应进行混凝土质量检查,检查 自应包括混凝土强度等级、原材料、设计及施工配合比、揽 条件,

    7.2.5混凝土振捣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

    7.2.6预制构件养护宜采用蒸汽养护方式,且养护温度不应

    1严格按照顺序拆除模具,不得使用振动方式拆模: 2仔细检查预制构件与模具之间连接,应完全拆除连接后 起吊; 3预制构件脱模起吊时,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要求。

    .3.1 预制构件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且不宜有一般缺陷。

    外观质量缺陷可按照表7.3.1进行判定

    表 7. 3. 1 预制构件外观质量判定方

    7.3.2预制构件的充许尺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7.3.2规 定,与粗糙面相关的尺寸允许偏差可放宽1.5倍。周边叠合变阶 预制混凝土板充许尺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按湖南省现行地方标准 《周边叠合变阶预制混凝土板技术规程》的有关规定执行。

    表7.3.2预制构件外形尺寸预埋件、预留洞口等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续表 7. 3. 2

    注:1L为构件长度,单位为mm

    查中心线、螺栓和孔道位置偏差时,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 中偏差较大值,

    7.3.3预制构件检查合格后,生产企业应出具产品合格证,并

    7.3.3预制构件检查合格后,生产企业应出具产品合格证, 在产品合格证和构件上标记工程名称、构件编号、制作日期、 格状态、生产单位等信息。

    基坑支护标准规范范本出场合格证; 混凝土强度等级以及钢筋检测报告; 3合同要求的其他质量证明文件。

    7.4.1预制构件的转运与存放应制定方案,其内容应包括转运 时间、次序、堆放场地、转运线路、固定要求、堆放支垫及成品 保护措施等。 7.4.2对于超高、超宽、形状特殊的天型预制构件的转运和存 放应制定专项方案,且应提出专门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7.4.1预制构件的转运与存放应制定方案,其内容应包括转 时间、次序、堆放场地、转运线路、固定要求、堆放支垫及成 保护措施等。

    7.4.2对于超高、超宽、形状特殊的大型预制构件的转运和 放应制定专项方案,且应提出专门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7.4.2对于超高、超宽、形状特殊的天型预制构件的转

    1存放场地应平整、坚实,并应有良好的排水措施: 2存放库区宜实行分区管理和信息化台账管理; 3应按照产品品种、规格型号、检验状态分类存放,产品 标识应明确、耐久,预理吊件应朝上,标识应向外; 4应合理设置垫块支点位置玻璃钢管标准,确保预制构件存放稳定。垫 块在构件下的位置宜与脱模、吊装时的起吊位置一致。 7.4.4预制构件存放形式可采用模块式或分类式,且应符合以 下规定: 1采用模块式存放时,应制作预制构件存放专用堆放架 且存放方案应与运输及施工组织方案协调: 2采用分类式存放时,预制构件应考虑构件特征、吊运及 施工组织方案协同。 7.4.5预制构件存放方式可采用直立、斜靠或叠层平放,且应 符合以下规定: 1当采取插放架直立堆放构件时,插放架应有足够的承载 力和刚度,并应支垫稳固: 2当采用靠放架堆放构件时,靠放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 和刚度,与地面倾斜角度宜天于80°。墙板宜对称靠放且饰面朝 外,构件上部宜采用垫块隔离; 3采用叠层平放方式堆放构件时,应采取防止构件产生裂 缝的措施。 7.4.6预制构件转运和存放过程中应采取防止外伸钢筋变形和 受力等措施

    8.1.1施工前应制定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

    ....
  • 相关专题: 剪力墙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