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JG 85-2020 边坡工程技术标准.pdf

  • SJG 85-2020 边坡工程技术标准.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2.8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1-03-20
  • 发 布 人: kingsj01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2.1.18地基系数coefficientof subgrade

    弹性半空间地基上某点所受的法向压力与相应位移的比值,又称温克尔系 数

    2.1.19 抗滑桩工程

    穿过边坡滑动面或潜在滑动面以下一定深度,提高边坡稳定性的抗滑结构工 程设施。

    医院建设标准2.1.20桩基托梁挡

    2.1.20桩基托梁挡土墙retainingwallonsupportedbeamsofpilefoundation

    利用托梁将挡土墙所受的作用力传递给桩基,以满足挡土墙获得足够的稳定 性和承载力的组合支挡结构

    2.1.21主动柔性防护系统activeflexibleprotectionsystem

    采用系统化排列布置的锚杆和 等金属柔性网覆盖在具有潜 在落石边坡上,实现危岩加固或将落石约 其原位附近的一种防护系统,简称

    被动柔性防护系统passiveflexiblepro

    2.1.22被动柔性防护系统

    采用锚杆、钢柱、支撑绳和拉锚绳等固定方式,将柔性网以一定的角度安装 在边坡上或边坡脚,形成栅栏形式的拦挡结构,从而实现对落石拦截的一种防护 系统,简称被动防护网。

    用于治理边坡的地表排水和地下排水工程。包括设于地表的截水、排水与防 渗工程和修建于地下的汇集、输导与排泄水流的工程

    根据信息法施工和施工勘察反馈的资料,对地质结论、设计参数及设计方案 进行再验证,确认原设计条件有较大变化,及时补充、修改原设计的设计方法。

    根据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和监测数据,对地质结论、设计参数进行验证,对 施工安全进行判断并及时修正施工方案的施工方法,

    2.2.1作用和作用效应

    ea一修正前侧向土压力; e一修正后侧向土压力: ep一一挡墙前侧向被动土压力; E。一—相当于荷载标准组合的主动岩土压力合力; E一一修正的主动岩土压力合力; E一青 静止土压力合力; E,一一挡墙前侧向被动土压力合力: f一杆体与锚固体间的粘结强度标准值; f一一地基的横向承载力特征值; G一一四边形滑裂体自重;挡墙每延米自重;滑体单位宽度自重: Jt、Gn 分别为不稳定块体自重在平行和垂直于滑面方向的分力; K 一 主动岩、土压力系数; K. 静止土压力系数:

    Kp 被动岩、土压力系数; q 一地表均布荷载标准值; AL——局部均布荷载标准值; Nk锚杆轴向拉力标准值; Nu.k午 锚杆轴向极限抗拔承载力标准值: 边坡综合水平地震系数

    2.2.2材料性能和抗力性能

    C 一岩土体的粘聚力;滑移面的粘聚力; C一一有效应力的岩土体的粘聚力; Cs一一边坡外倾软弱结构面的粘聚力; Po一一土体临界滑动面以下土体的等效内摩擦角 ?一—岩土体的内摩擦角;土体临界滑动面以下土体的内摩擦角;滑移面摩 擦角; ?一一有效应力的岩土体的内摩擦角; s一一边坡外倾软弱结构面内摩擦角; 一岩土体的重度; 一岩土体的浮重度; sat一一岩土体的饱和重度; w水的重度; Y1一一土体临界滑动面以上土体的重度; Y2一土体临界滑动面以下土体的重度; D,一一土体的相对密实度; WL一土体的液限; IL一土体的液性指数; 一 滑动面上的摩擦系数; 一 岩石天然单轴极限抗压强度标准值; P 地震角。

    上阶边坡的宽度;坡脚到坡顶重要建筑物基础外边缘的水平距离; 锚杆杆体截面面积; 滑动面面积; 桩宽; d 一 桩径; H 边坡高度;挡墙高度;岩质边坡高度: 边坡坡顶塌滑区外缘至坡底边缘的水平投影距离; 圆形桩的桩中心距离: Lo 矩形桩间的净距; La一 锚杆锚固段长度; t一 挡土板的板厚; 边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P αo一挡墙底面倾角; β一一填土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地表斜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S一墙背与岩土的摩擦角: 8一一稳定且无软弱层的岩石坡面与填土间的摩擦角; θ一一边坡的破裂角;缓倾的外倾软弱结构面的倾角;假定岩土体滑动函 水平面的夹角;稳定岩石坡面或假定边坡岩土体滑动面与水平面的 角;滑动倾角。

    F 边坡稳定性系数;挡墙抗滑移稳定系数; 一 挡墙抗倾覆稳定系数; Fst 一 边坡稳定安全系数; Kb 一 锚杆杆体抗拉安全系数;或锚杆钢筋抗拉安全系数: 锚杆锚固体抗拔安全系数; K 滑动面以下某深度处的地基水平向弹性抗力系数; k 锚杆水平刚度系数:

    m 地基水平弹性抗力系数随深度变化的比例系数。

    mH 地基水平弹性抗力系数随深度变化的比例系数。

    1边坡工程应遵循先勘察、后设计、再放

    3.1.2边坡工程治理前,应收集下列资料

    1边坡所在场地的工程地质勘察资料; 2边坡所在场地的气象、水文资料,包括气温、降雨情况和对边坡安全有影响的 汇水区域及地面径流情况: 3边坡所在场地建(构)筑物、市政设施和管线分布情况: 4边坡所在场地自然环境条件、场地周边可能发生或已发生的地质灾害情况。 3.1.3边坡工程勘察报告应分析评价边坡的整体稳定性和局部稳定性,确定边坡类 别、分析边坡失稳条件和可能的破坏形式,提供边坡岩土体的设计参数。 3.1.4边坡工程的设计使用年限不应低于被保护的建(筑)物、市政设施和管线的设 计使用年限。 3.1.5边坡工程施工应根据其安全等级、地质条件、环境条件、设计要求等编制专项 的施工方案,并应做好应急预案。 3.1.6边坡工程设计、施工前,建设单位宜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鉴定单位,对边坡高 度2倍范围内的建(构)筑物、市政设施等进行现状调查、检测,必要时进行技术鉴 定。边坡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应进行同步监测,对重要建(构)筑物宜采用实时监控。 3.1.7边坡工程应采用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 3.1.8 3当边坡坡体内洞室密集而对边坡产生不利影响时,应根据洞室大小和深度等因 素进行稳定性分析,采取相应的加强措施。 3.1.9存在临空外倾结构面的岩土质边坡,支护结构基础必须置于外倾结构面以下稳 定地层内。 3.1.10当边坡变形大于设计允许值时,应采取加固、减载和截排水等应急措施,同

    3.1.10当边坡变形大于设计允许值时,应采取加固、减载和截排水等应急措施, 时应加密变形监测频率

    3.1.11当边坡使用条件发生变化时,应按本标准的相关规定进行设计复核,必要 可重新设计,

    3.1.12下列边坡工程的设计、施工应进行专门论证

    高度超过本标准适用范围的边坡工程; 地质和环境条件复杂、稳定性极差的一级边坡工租

    3 边坡塌滑区有重要建(构)筑物、市政工程,稳定性较差的边坡工程; 4 采用新结构、新技术的一、二级边坡工程。 3.1.13采用挖方施工方法的边坡工程应自上而下分层分段开挖并及时支护。

    3.2.1边坡工程安全等级应按表3.2.1石

    边坡工程安全等级应按表3.2.1确定。

    3.2边坡工程安全等级

    3.2边坡工程安全等级

    表3.2.1边坡工程安全

    坡工程可分段,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安全

    2表中,很严重: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严重: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财 产损失;不严重:可能造成财产损失; 3破坏后果很严重、严重的下列边坡工程,其安全等级应定为一级: 1)由外倾软弱结构面控制的边坡工程; 2)工程滑坡地段的边坡工程; 3)边坡塌滑区有重要建(构)筑物、市政工程的边坡工程。 2.2边坡塌滑区范围可按下式估算:

    式中:L 边坡坡顶塌滑区外缘至坡底边缘的水平投影距离(m) 边坡垂直高度(m):

    表3.3.1边坡支护结构常用型式

    3.3.2本标准所列各种边坡支护结构型式可单独使用,也可多种型式联合使用。 3.3.3在边坡支护方案设计阶段,可采用工程类比法,分析确定边坡破坏模式,对多 种边坡支护结构型式进行比选,择优选择边坡支护结构型式

    3.4.1边坡工程设计应包括支护结构的选型、平面及立面布置、计算、构造和排水 内容,并对施工、监测及质量验收等提出要求,同时还应给出边坡和支护结构的日 监测和维护管理规定。

    3.4.2边坡工程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支护结构达到最大承载能力、锚固系统失效、发生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或 皮体失稳应满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设计要求; 2支护结构和边坡达到支护结构或近建(构)筑物、市政工程的正常使用所 现定的变形限值或达到耐久性的某项规定限值应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设计要求: 3边坡稳定性评价应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定量计算,并进行综合评价; 4对复杂的边坡宜采用数值计算分析方法。

    3.4.3边坡稳定计算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对于土质边坡和呈碎裂结构、散体结构的岩质边坡,当滑动面呈弧形时,宜

    1按地基承载力确定支护结构或构件的基础底面积及埋深或按单桩承载力确定 桩数时,传至基础或桩上的作用效应应采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相应的抗力应采用地 基承载力特征值或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2计算边坡与支护结构的稳定性时,应采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但其分项系数 取值均为1.0; 3在确定支护结构截面、基础高度、计算基础或支护结构内力以及配筋和验算 材料强度时,应采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并应满足下式的要求:

    式中:S一 基本组合的效应设计值; R一一结构构件抗力的设计值; 。一一支护结构重要性系数,对安全等级为一级的边坡不应低于1.1, 二、三级边坡不应低于1.0。 4计算支护结构变形、锚杆变形及地基沉降时,应采用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 不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相应的限值应为支护结构、锚杆或地基的变形充许值; 5计算锚杆杆体面积、锚杆杆体与砂浆的锚固长度、锚杆锚固体与岩土层的错 固长度时,传至锚杆的作用效应应采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 6支护结构抗裂计算时,应采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 7抗震设计时地震作用效应和荷载效应组合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执行。 3.4.5地震区边坡工程应按下列原则考虑地震作用的影响: 1深圳市为地震设防烈度7度,边坡工程支护结构应进行抗震计算,临时性边 坡可不作抗震计算; 2应按抗震设防烈度要求,对支护结构和锚杆外锚头等采取相应的抗震构造措 施。

    3.4.6抗震设防区边坡工程的支护结构或构件承载能力应采用地震作用效应和荷载 效应基本组合进行验算,并采用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规定 的荷载分项系数、组合值系数。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e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 设计规范》GB50011的规定取值,

    3.4.7边坡支护结构设计时应进行下列计算和验算:

    1支护结构及其基础的抗压、抗弯、抗剪、抗压或局部抗压承载力的计算;支 护结构基础的地基承载力计算; 2错杆锚固体的抗拔承载力及锚杆杆体抗拉承载力的计算; 3支护结构稳定性验算。 3.4.8边坡支护结构设计时尚宜进行下列计算和验算: 1对地下水丰富的边坡宜充分考虑地下水的不利影响; 2对变形有较高要求的边坡工程还宜根据安全系数结合当地经验进行变形验 算。

    4.1.1边坡工程勘察阶段应与设计阶段相适应,可分为初步勘察、详细勘察和施工 勘察三个阶段。对于场地较小且无特殊要求的边坡工程,根据实际情况可直接进行详 细勘察;大型和地质环境复杂的边坡工程宜分阶段勘察;当地质环境复杂、施工过程 中发现地质环境与原勘察资料变化较大且可能影响边坡治理效果时应进行施工勘察。

    4.1.2边坡工程各勘察阶段应符合下列要

    1初步勘察应搜集区域地质资料,进行工程地质测绘、适量的勘探和室内试验, 初步评价边坡的稳定性; 2详细勘察应对边坡及相邻地段进行工程地质测绘、勘探、试验、观测和分析 计算,评价边坡的稳定性,并对可能失稳的边坡提出治理措施的建议; 3施工勘察应配合施工开挖进行地质编录、核对、补充前阶段勘察的资料,当 发现与原地质资料有较大出入的部位要及时补充、分析、校核,并应提出修改设计和 施工方案的建议。必要时进行施工安全预报。 4.1.3当边坡工程与建筑工程属同一项目时,一般边坡工程勘察可与建筑工程岩土工 程勘察一并进行,并应满足边坡工程勘察的工作深度和要求。 4.1.4拟建工程场地或其附近存在对工程安全有影响的滑坡或有滑坡可能时,应进行 专门的滑坡防治工程勘察。滑坡防治工程勘察应根据工程特点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执 行。 4.1.5对有变形迹象的边坡、规模较大以及对工程有重要影响的边坡,应进行监测。 4.1.6边坡工程勘察中的探井、浅井、探坑和探槽应及时用原土封填密实;除用于埋 设监测设备以外的钻孔应及时封堵,封堵宜采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灌满。 4.1.7边坡工程勘察报告的内容和编制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并应达到相应设 江凯宏盗州西

    4.1.5对有变形迹象的边坡、规模较大以及对工程有重要影响的边坡,应进行监测 4.1.6边坡工程勘察中的探井、浅井、探坑和探槽应及时用原土封填密实;除用于 设监测设备以外的钻孔应及时封堵,封堵宜采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灌满。 4.1.7边坡工程勘察报告的内容和编制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并应达到相应 计阶段对勘察资料的要求。

    4.2.1边坡工程勘察应查明下列内容:

    1地形地貌特征; 2岩土的类型、成因、性状以及覆盖层厚度、基岩面的形态和产状、岩石风化 程度、岩体完整程度; 3主要结构面特别是软弱结构面的类型、产状、发育程度、延伸程度、结合程

    度、充填状况、充水状况、组合关系、力学属性和与临空面的关系; 4地下水的类型、补给、径流、排泄情况及动态变化情况; 5岩土的渗透性和勘察范围内地下水的出露情况; 6场地汇水面积、坡面植被以及地表水对坡面、坡脚的冲刷情况: 7土和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8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 9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和软弱结构面的抗剪强度。 4.2.2边坡工程勘察等级应根据边坡工程安全等级和地质环境复杂程度按表4.2.2划 分

    表4.2.2边坡工程勘察等级

    4.2.3边坡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可按表4.2.3判别

    4.2.3边坡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可按表4.2.3判别

    表4.2.3边坡地质环境复杂程度

    注:1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应由复杂向简单推定,有任两项首先满足该等级标准时,地 质环境复杂程度即为该等级

    4.2.4边坡工程勘探范围应包括坡面区域和坡面外围一定的区域,并

    4.2.4边坡工程勘探范围应包括坡面区域和坡面外围一定的区域,并应符合下列规 定: 1对于可能按土体内部圆弧型破坏的土质边坡不应小于2倍坡高,当边坡存在 人工填土、软土等特殊性土层时,宜适当加大勘探范围; 2对可能沿岩土界面滑动的岩土组合边坡,后部应大于可能的后缘边界,前缘 应大于可能的剪出口位置: 3对无外倾结构面控制的岩质边坡,坡顶勘探区域后缘到坡顶边缘的水平距离 不宜小于边坡高度;对有外倾结构面控制的岩质边坡,坡顶勘探区域一般应覆盖该结 构面在坡顶的出露线: 4勘察范围应包括可能对建(构)筑物有潜在安全影响的区域和后期治理结构 可能涉及的范围。 4.2.5边坡勘察前应先进行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工作应查明边 坡的形态、坡角、结构面产状和性质等,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范围应包括可能对边坡 稳定有影响及受边坡影响的所有地段。 4.2.6边坡工程勘探应采用钻探、并探、槽探、洞探和物探等方法。探并、浅井、探 槽和探洞应符合下列规定:

    4.2.6边坡工程勘探应采用钻探、并探、槽探、洞探和物探等方法。探并、浅并、探

    1探井、浅井、探槽和探洞的深度、长度、断面尺寸等应按勘探任务要求确定; 2探井、浅井、探槽和探洞时,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3应及时进行探井、浅井、探洞或探槽展示图绘制和地质编录,展示图比例尺 宜为1:50~1:100; 4宜按要求进行岩土层的原位试验,同时在预定层位按要求采取岩、土、水试 样。 物你主汁

    部面线上、部剖面线间及支挡线附近。物探方法应与其它勘探方法综合使用,相互验证。 4.2.8勘探线应以垂直边坡走向或平行主滑方向布置,可能支挡位置应布置勘探线。 成图比例尺应大于或等于1:500,剖面的纵横比例应相同。 4.2.9建筑边坡详细勘察的勘探线、点距可按表4.2.9确定,每一单独边坡段勘探线 不应少于2条。勘探点宜分别在坡顶、坡腰、坡脚布置,且每条勘探线不应少于3 个勘探占。

    表4.2.9建筑边坡详细勘察的勘探线、点间距

    注:1初步勘察的勘探线、点间距可适当放宽:

    4.2.10市政及轨道交通工程边坡应在代表性的区段布设工程地质横断面。每一边坡 的勘察不宜少于2条勘探线。每条横断面上的勘探点不应少于2个。 4.2.11勘探点分为一般性勘探点和控制性勘探点。控制性勘探点宜占勘探点总数的 1/3~1/2。地质环境条件简单、大型的边坡工程,控制性勘探点占比宜按1/3取值, 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小型的边坡工程控制性勘探点占比宜按1/2取值。每条勘探线均 应有控制性勘探点

    1试样的含水状态应包括天然状态和饱和状态; 2采取试样数量,每一主要土层不应少于6件,岩石抗压强度不应少于9个试 件,岩石抗剪强度不应少于3组:

    3软弱层宜连续取样; 4 需要时应采集岩样进行变形指标试验: 5对控制边坡稳定的软弱结构面,宜进行原位剪切试验; 6对大型边坡,必要时可进行岩体应力测试、波速测试、动力测试、孔隙水压 力测试和模型试验

    4.3.1边坡工程的有关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应通过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参考工程经 验,同时应充分考虑边坡工程使用期间的岩土体及岩体结构面的物理力学性质发生的 变化综合确定,

    1根据坡体内的含水状态选择天然和饱和状态的抗剪强度试验方法; 2用于土质边坡计算土压力和抗倾覆计算时,黏土、粉质黏土宜选择直剪固结 快剪或三轴固结不排水剪试验。 4.3.3填土边坡的力学参数宜根据试验并结合工程经验综合确定。试验方法应根据工 程要求、填料的性质和施工工艺等确定,试验条件应接近实际。 4.3.4当边坡已产生变形或滑动时,可采用反演分析法确定滑动面抗剪强度指标。对 出现变形的边坡工程,其稳定性系数Fs宜取1.00~1.05;对产生滑动的边坡工程,其 稳定系数Fs宜取0.95~1.00。 4.3.5岩质边坡工程勘察应根据岩石坚硬程度、岩体完整性程度、岩体主要结构面产 状与坡面间的关系、边坡自稳能力等因素对边坡岩体类型进行划分,并应符合表4.3.5 的规定。

    表4.3.5岩质边坡的岩体类型

    坚硬岩较破碎无外陡倾结构面生楔形体破坏;较硬岩完整无外陡倾结构面高度15m30m可稳定数月,可较硬岩完整有外陡倾结构面发生由结构面及局部岩体组成的较硬岩较完整无外陡倾结构面平面或楔形体破坏,或由反倾结较软岩完整无外陡倾结构面构面引起的倾倒破坏坚硬岩较破碎有外陡倾结构面坚硬岩破碎无外陡倾结构面高度<8m可稳定数月,局部可发较硬岩较破碎~破碎无外陡倾结构面生楔形体破坏;较硬岩较完整有外陡倾结构面高度8m~15m可稳定数日至1IV较软岩完整有外陡倾结构面个月,可发生由不连续面及岩体较完整~较破组成的平面或楔形体破坏,或由较软岩无外陡倾结构面碎反倾结构面引起的倾倒破坏软岩完整~较完整无外陡倾结构面坚硬岩破碎有外陡倾结构面较硬岩较破碎~破碎有外陡倾结构面较完整~较破较软岩有外陡倾结构面碎较软岩破碎无外陡倾结构面V不稳定软岩完整~较完整有外陡倾结构面软岩较破碎~破碎无外陡倾结构面极软岩完整~极破碎结构面无明显规坚硬岩~极破碎律极软岩注:1结构面指原生结构面和构造结构面,不包括风化裂隙;2外倾结构面系指走向与边坡走向夹角小于30°、倾角小于坡面倾角的硬性结构面;3边坡自稳能力是指坡角大于70°的陡倾岩质边坡的稳定性:44不包括全风化基岩,全风化基岩可视为土体;5当地下水发育时,II、I、IV类岩体可根据具体条件降低一档;19

    6强风化岩应划分为V类; 7当临空外倾结构面系软弱结构面时,应验算沿该结构面破坏的稳定性。 岩体完整程度的定性划分应符合表4.3.6的规定

    表4.3.6岩体完整程度的定性划分

    表4.3.7结构面的结合程度

    注:1起伏度:当RA≤1%,平直;当1%

    注:1起伏度:当RA≤1%,平直;当1%

    表4.3.8岩体物理力学参数

    4.3.9岩体结构面抗剪强度指标的试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程岩体试验方法 准》GB/T50266的有关规定。当无条件进行试验时,岩体结构面的抗剪强度指标标 值可按表4.3.9并结合地质条件相似的类似工程经验确定。

    表4.3.9岩体结构面抗剪强度指标标准值

    4.3.10边坡岩体等效内摩擦角宜按当地经验确定。当缺乏当地经验时,可按表4.3.10 取值。

    4.3.10边坡岩体等效内摩擦角宜按当地经验确定。当缺乏当地经验时,可按 取值。

    表4.3.10边坡岩体等效内摩擦角标准值

    注:1适用于高度不大于50m的边坡;当高度大于30m时,以上数据应作适当折减;

    当高度大于50m时,应作专门研究; 2边坡高度较大时宜取较小值;高度较小时宜取较大值;当边坡岩体变化较大时 应按同等高度段分别取值; 3表中数值已考虑时间效应和工作条件等因素; 4对于II、IⅢI、IV、V类岩质临时边坡可取上限值,I类岩质临时边坡可根据岩 体强度及完整程度取大于72°的数值

    5.1.1下列工程建设场地边坡应进行稳定

    1工程建设场地为自然斜坡: 2因开挖或填筑形成需要进行稳定性验算的边坡: 3施工期出现新的不利因素或出现失稳迹象的边坡; 4运行期出现新的不利因素或导致边坡稳定条件发生变化的边坡

    1工程建设场地为自然斜坡: 2因开挖或填筑形成需要进行稳定性验算的边坡; 3施工期出现新的不利因素或出现失稳迹象的边坡; 4运行期出现新的不利因素或导致边坡稳定条件发生变化的边坡。 5.1.2边坡稳定性评价应在查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根据边坡地质结 构和边坡潜在破坏的组合情况确定,并应按破坏模式选择相应的计算方法,确定计算 参数,进行边坡稳定性计算。边坡稳定性评价应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 法进行。 5.1.3对土质较软、地面荷载较大、高度较大的边坡,其坡脚地面抗隆起、抗管涌利

    5.1.2边坡稳定性评价应在查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根据边圾

    构和边坡潜在破坏的组合情况确定,并应按破坏模式选择相应的计算方法,确定计 参数,进行边坡稳定性计算。边坡稳定性评价应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 注进行

    5.1.3对土质较软、地面荷载较大、高度较大的边坡,其坡脚地面抗隆起、抗管涌 抗渗流等稳定性评价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执行

    5.1.3对土质较软、地面荷载较大、高度较大的边坡,其坡脚地面抗隆

    抗渗流等稳定性评价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执行

    5.2.1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之前,应根据岩主工程地质条件对边坡的可能破环模式及 相应破坏方向、破坏范围、影响范围等做出判断。判断应同时考虑受岩土体强度控制 的破坏和受结构面控制的破坏。 5.2.2边坡破坏模式和破坏边界应根据边坡地质界面、地质结构类型及其空间组合特 征为基础进行综合判定, 5.2.3对处于自然状态下或施工中的边坡,应分别进行失稳可能性的初步判别, 专左下到之 左生

    2已发生张裂变形的下软上硬的双层或多层结构边坡: 3在碎裂结构岩体中和散体结构岩体中开挖的边坡; 4存在有倾向坡外的结构面,且结构面的倾角小于坡角并大于其内摩擦角的岩 质边坡; 5坡面上出现平行边坡走向的张裂缝或环形裂缝的边坡; 6分布有巨厚层崩积物的边坡; 7坡脚被水淹没或被开挖的新、老滑坡体、崩塌体和土质边坡; 8坡脚受水流淘刷或水位急剧升降的土质边坡:

    10有其它迹象表明边坡有可能失稳或曾经失稳的边坡。 5.2.5边坡抗滑移稳定性计算可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法。对结构复杂的岩质边坡,可结 合采用极射赤平投影法和实体比例投影法;当边坡破坏机制复杂时,可采用数值极限 分析法。 5.2.6计算沿结构面滑动的稳定性时,应根据结构面形态采用平面或折线形滑面。计 算土质边坡、极软岩边坡、破碎或极破碎岩质边坡的稳定性时,可采用圆弧形滑面。 5.2.7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法计算边坡抗滑稳定性时,可根据滑面形态按本标准附录A 选择具体计算方法。 5.2.8对于碎裂岩体边坡、散体介质边坡,当其破坏模式为圆弧形滑动时,宜采用简 化毕肖普法或摩根斯坦一普赖斯法进行稳定性计算;当破坏模式为复合型破坏时,宜 采用摩根斯坦一普赖斯法或不平衡推力传递法进行稳定性计算。 5.2.9块状岩体边坡等的崩塌破坏,应根据划定的危岩体和不稳定岩体范围,采取定 性及半定量的分析方法评价其稳定状况。 5.2.10对于块状岩体边坡和层状岩体边坡,其破坏模式为复合型破坏或折线型破坏 时,宜采用不平衡推力传递法进行稳定性计算;对两组及两组以上结构面切割形成的 楔形破坏模式边坡,宜采用楔形体法进行稳定性计算。 5.2.11塌滑区内无重要建(构)筑物的边坡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法计算稳定性时,滑 体、条块或单元的地震作用可简化为一个作用于滑体、条块或单元重心处、指向坡外 滑动方向的水平静力 其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合采用极射赤平投影法和实体比例投影法;当边坡破环机制复杂时,可采用数值极限 分析法。

    式中:Q、Qei 滑体、第i计算块或单元单位宽度地震力(kN/m) G、G, 滑体、第i计算条块或单元单位宽度自重[含坡顶建(构)筑物 作用](kN/m); αw 边坡综合水平地震系数,取0.025。

    5.3边坡稳定性评价标准

    5.3.1边坡稳定性状态分为稳定、基本稳定、欠稳定和不稳定四种状态,可根据边 稳定性系数按表5.3.1确定。

    表5.3.1边坡稳定性状态划分边坡稳定性系数FsFs<1.001.00≤Fs<1.051.05≤Fs

    6.1.1侧向岩土压力分为静止岩土压力、主动岩土压力和被动岩土压力。当支护变 形不满足主、被动岩土压力产生条件时,或当边坡上方有严格变形控制要求时,应对 侧向岩土压力进行修正, 6.1.2侧向岩土压力可采用库仑土压力或朗肯土压力公式求解。侧向总岩土压力可采 用总岩土压力公式直接计算或按岩土压力公式求和计算。侧向岩土压力和分布应根据 支护类型确定

    电器标准6.2.1静止土压力可按下式计算:

    eo: =(Zy,h, +q) Ko

    ;一一计算点以上第j层土的重度(kN/m3); h;一一计算点以上第j层土的厚度(m); q一一坡顶附加均布荷载(kN/m); Ko:一一计算点处的静止土压力系数。 5.2.2 静止土压力系数宜采用室内K。试验或原位试验确定。一般砂土可取0.34~ 0.45,黏土可取0.5~0.7。当无试验条件或无成熟工程经验时,可按下列半经验关系 仕管

    式中:eoi 计算点处的静止土压力(kN/m); Y; 计算点以上第j层土的重度(kN/m3); q 坡顶附加均布荷载(kN/m); Koi 计算点处的静止土压力系数。

    0.45,黏土可取0.5~0.7。当无试验条件或无成熟工程经验时,可按下列半经验关 估算:

    式中:K。 正常固结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 土的有效内摩擦角(°)。按照三轴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带测孔隙 水压力)或三轴固结排水剪切试验测定; OCR一 超固结系数; 经验系数吊环标准,一般取0.40~0.50,塑性指数小的取大值

    ....
  • 相关专题: 边坡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