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 1239-2021 建设工程配建5G移动通信基础设施技术标准.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建筑物屋面、女儿墙、外墙或杆塔上用于支撑、固定天线的 构件。
D.13美化天线beautification ant
在保持足够信号强度的前提下,为满足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 效果,通过多种方式对外露天线、馈线、抱杆进行伪装和修饰的 整体结构,
3.0.1建设工程配建5G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应遵循共建共享的 原则,统筹考虑建设方案iso标准,并应满足多家通信运营商平等接人的 要求。
3.0.3房屋建筑工程应按建设用地面积每40000m配建不少于
处移动通信基站;跨海跨江大桥主桥长度超过1500m应配建 移动通信基站。移动通信基站配建数量应满足信号传输的技术 要求。
3.0.5当建设工程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应配套建设室内分布
1航空港、铁路旅客站、长途汽车客运站、城市轨道交通 客运站、港口客运站、城市轮渡客运站; 2体育场馆、影剧院、大会堂、会展中心; 3单体建筑面积大于5000m的学校、医院、博物馆、图 书馆、宾馆、商场和党政机关办公楼; 4单体建筑面积大于20000m的其他公共建筑; 5人员经常活动的地下场所和电梯井; 6长度大于100m的隧道。
3.0.6配建移动通信基础设施的建筑工程,结构安全等
6配建移动通信基础设施的建筑工程,结构安全等级和耐 级不应低于二级、抗震设防类别不应低于标准设防类
房的选址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基站机房应独立设置。室分机房宜独立设置,在条件不 具备时可与其他通信设备机房合并设置: 2移动通信机房不应贴邻强电磁源及震动源,并应远离易 燃易爆场所: 3移动通信机房不应设置在厕所、浴室、厨房或其他经常 积水场所的正下方,直不宜与上述场所贴邻,当无法避免贴邻 时,相邻隔墙应做防水、防潮等措施; 4移动通信机房设在屋面时不应影响屋面排水设施: 5中心室分机房和基站机房不应设置在多层地下室的最底 层,且不宜设在地下人防区域内。 4.1.2移动通信机房平面形状宜采用矩形,机房面积应根据通 信设备配置确定:位于地下室和屋面的机房应设置可靠防水淹措 施:当机房位于地下室或屋面时,机房室内地面应高于相邻地面 面层或屋面面层,且高差不应小于0.10m:或设置0.10m高 门槛。
4.1.3移动通信机房设计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不
机房门应采用防火门,并向疏散方向开启; 2 移动通信机房除远端室分机房与弱电间合用外,门净宽
不应小于0.9m,门净高不应小于2.0m; 3直接通向室外的机房门上方应设雨篷。 4.1.6移动通信机房不应做装饰性装修,室内面层应采用不燃 或难燃和耐久、不起尘、环保等材料。墙面、顶板宜采用环保 涂料。
或难燃和耐久、不起尘、环保等材料。墙面、顶板宜采用环保 涂料。 4.1.7移动通信机房除机房门、馈线洞外,机房墙体不应开设 其他门窗洞口:确有需要时,应在门窗洞口内侧采用防水防火建 筑板材封堵。移动通信机房应具有防渗漏、保温、隔热、耐久等 基本性能,与基站机房无关的管线不应穿越机房
其他门窗洞口;确有需要时,应在门窗洞口内侧采用防水防火 筑板材封堵。移动通信机房应具有防渗漏、保温、隔热、耐久 基本性能,与基站机房无关的管线不应穿越机房
4.1.8基站机房和中心室分机房应预留独立空调位置,机房
应设置分体式空调外机安装位置及排水路由
4.1.10基站机房和中心室分机房应在机房每侧墙壁上预留检修 插座。远端室分机房应至少预留一个检修插座。插座安装高度距 地宜为0.3m。
4.2.1设在屋面的基站机房宜与屋面的电梯机房或楼梯间、设 备间等贴邻:当屋面无上述附属用房时,宜建于弱电并上方。 4.2.2基站机房面积不宜小于20m。布置单排设备柜的基站机 房最小净宽不应小于3m:布置双排设备柜的基站机房最小净宽 不应小于4m。
房最小净宽不应小于3m:布置双排设备柜的基站机房最小净宽 不应小于4m。 4.2.3设在屋面的基站机房外墙应设置馈线洞,馈线洞宜面向 开阔处无遮挡,馈线洞宽度不宜小于650mm,高度不宜小于 500mm,洞底距楼面不宜小于2.3m,通馈线洞应做防火封堵
4.2.3设在屋面的基站机房外墙应设置馈线洞,馈线洞宜面 开阔处无遮挡,馈线洞宽度不宜小于650mm,高度不宜小 500mm,洞底距楼面不宜小于2.3m,通馈线洞应做防火封堵,
弱电并贴邻,设在顶层的基站机房靠近内墙一侧应预留屋面馈线 洞,馈线洞宽度不宜小于650mm,高度不宜小于500mm,馈线
洞上方应做防雨盖板。
4.2.5设在屋面的移动通信机房的外墙做法宜与主体建筑相同。
十长人 博八: 应设直基站机房 或预留一体化机柜位置。当受条件限制无法设置基站机房时,可 采用一体化机柜:一体化机柜宜设置在大桥的隔离带、路肩或设 备平台上。
或预留一体化机柜位置。当受条件限制无法设置基站机房
4.3.1室分机房可分为中心室分机房和远端室分机房。
量。中心室分机房宜独立设置在建筑物裙房或地下室。当中心室 分机房设置在地下室时,应就近预留定位天线安装位置及馈线 路由。 4.3.3远端室分机房宜与建筑物弱电间合建,宜靠近所覆盖区 域中心的位置。当弱电间面积不满足时宜靠近弱电间单独设置。 4.3.4建筑物应按建筑面积每3000m设置一处远端室分机房。 4.3.5远端室分机房净宽小于2m时,机房应有一面墙体满足 单个设备质量不大于50kg的挂壁要求。 4.3.6地铁中心室分机房宜设置在地铁站厅,宜贴近弱电设备 间布置。 4.3.7高铁隧道、公路隧道移动通信机房宜结合隧道的综合洞 室布置,且宜与其他机房合用。 4.3.8地铁、高铁隧道的移动通信应采用挂壁漏泄电缆模式, 遂道侧壁距轨面距离1.8m~2.8m应预留漏泄电缆安装卡具位 置,遇广告橱窗时漏泄电缆宜沿橱窗上沿安装。
量。中心室分机房宜独立设置在建筑物裙房或地下室。当中心 分机房设置在地下室时,应就近预留定位天线安装位置及馈 路由。
4.3.3远端室分机房宜与建筑物弱电间合建,宜靠近所覆盖区
4.3.5远端室分机房净宽小于2m时,机房应有一面墙体满足 单个设备质量不大于50kg的挂壁要求。 4.3.6地铁中心室分机房宜设置在地铁站厅,宜贴近弱电设备 间布置。
线或定向板状天线位置,天线间距宜为400m~600m。对网络覆 盖要求较高的隧道,可按4.3.8条要求预留漏泄电缆执行。
5.1.1建设工程配建5G移动通信基础支撑设施应设置在建设
5.1.1建设工程配建5G移动通信基础支撑设施应设置在建设 工程承重结构上并与主体结构可靠连接,且应满足结构安全性和 可靠性的要求,
5.1.2屋面安装室外支撑物时,应考虑相应的防水构造措施。 5.1.3 室外支撑物应就近预留通信管道、电源和防雷接地保护 装置。
5.1.4设置室外支撑物的屋面应有楼梯或爬梯到达,当采用屋
5.1.4设置室外支撑物的屋面应有楼梯或爬梯到达,当采用屋 面上人孔时,上人孔的净尺寸不应小于800mm×800mm。
5.2.1设有屋面基站机房的建筑物应在屋面设置天线支撑设施。 大线支撑设施的位置应根据该屋面与周边建筑物的关系确定,宜 没在屋面四角或边缘位置、前面50m内无高大建筑物遮挡、朝 向空旷方向
5.2.2当屋面新建抱杆采用美化天线时,应在屋面预留独立
5.2.2当屋面新建抱杆采用美化天线时,应在屋面预留独立塔 基或联合塔基,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独立塔基宜在屋面四个屋角设置柱墩,每个屋角应设置 3个独立塔基柱墩,宜布局在屋角两直角边10m范围内。柱墩达 缘与屋面边缘(或女儿墙)净距不宜大于0.5m,柱墩之间净距 根据屋面条件确定,间距宜为1.1m~3.0m。柱墩截面应为 1100mm×1100mm,柱墩顶标高应相同并高出建筑面层不应小 于200mm; 2联合塔基宜在屋面四个屋角设置柱墩,每个屋角设置4
个联合塔基柱墩,宜布局在屋角两直角边10m范围内。柱墩宜 围合成矩形,矩形外轮廓边缘与屋面边缘(或女儿墙)净距不 宜大于0.5m,外轮廓边长宜在2m~4m之间。柱墩截面应为 500mm×500mm,柱墩顶标高应相同并高出建筑面层不应小 于200mm。
1000mm时,小型抱杆可直接安装在屋面四个角的女儿墙上,女 儿墙除应满足抱杆的承载能力及安装要求外,尚应设预埋件并标 识位置。
宜设在主体结构框架柱或剪力墙上并应埋设相应的预埋件,塔基 础顶高出屋面面层不应小于300mm。
5.3.1坡屋面的基站机房宜设在顶层,坡屋面不宜安装室外一 体化设备机柜
5.3.2设有抱杆的坡屋面应在屋脊处设置屋面步道,抱杆应
5.3.2设有抱杆的坡屋面应在屋脊处设置屋面步道,抱杆应安 装在步道上,步道宽度不应小于1.0m,至少一侧应安装有高度 不小于1.1m的防护栏:步道应与屋面结构采用同样材料并同步 建设。
5.4.1主桥长度超过1500m的跨海跨江大桥的移动通信基础设 施宜结合桥梁道路上的监控、信号门架共享安装。配建数量应满 足信号传输的技术要求
5.4.1主桥长度超过1500m的跨海跨江天桥的移动通信基础设 施宜结合桥梁道路上的监控、信号门架共享安装。配建数量应满 足信号传输的技术要求。 5.4.2大桥监控、信号门架应预留天线抱杆的安装位置,门架 没计应考虑天线抱杆荷载。门架材料应采用耐高温、耐盐雾材 料,金属部件外壳均应作防腐蚀处理
5.4.2大桥监控、信号门架应预留天线抱杆的安装位置
设计应考虑天线抱杆荷载。门架材料应采用耐高温、耐盐雾材 料,金属部件外壳均应作防腐蚀处理,
6.1.1本章适用于5G移动通信基础设施通信电源的供电、配 电设计。 6.1.2移动通信机房应按一级负荷等级要求供电,且应单独设 置计量装置
6.1.3移动通信机房预留用电负荷容量应根据需求确定
6.1.4移动通信机房预留配电箱应明装,配电箱应采用专用回 路供电。
6.2.1移动通信机房的交流基础电源标称电压应为220
6.2.3基站机房预留用电负荷不应小于50kW,中心室
预留用电负荷不应小于20kW,远端室分机房预留用电负荷不应 小于3kW。地铁、高铁隧道等特殊场景可按移动通信基础设施 共建共享运营部门的需求实施
6.2.4采用一体化机柜的项且,电源和配电可参照基站机房预
留,电源开关箱可设置在靠近一体化机柜柱墩附近的室内或采取 相适应的防水防尘措施。
6.2.5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供电时,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6.2.5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供电时,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GI 51194的规定
6.3电力线路及电器装置
6.3.1机房配电箱应设置进线开关、计量装置、电源浪涌保护 器等,各电气设备参数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6.3.2隧道、桥梁的交流配电箱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65,并要 求防潮、防腐、防振、防震、防风;交流配电箱采用壁挂安装时 底边距地不应小于0.6m。
6.3.4机房内的线缆应采用阻燃铜芯线缆 6.3.5配电导线的载流量应按敷设方式和环境条件选择,同时 配电导线应满足热稳定及机械强度的要求。 6.3.6电缆、槽盒在穿越防火分区楼板、隔墙时,其空隙应采 用相当王建筑构件耐火极限的不燃烧材料填塞密实
6.3.6电缆、槽盒在穿越防火分区楼板、隔墙时,其空隙应
7.1.1移动通信管道设施应满足当前移动通信基站需要,并适 当考虑未来移动通信基站对线缆布放的要求。 7.1.2建设工程应预留与外部通信管线接口,所有信息基础设 施机房之间应采用通信管道、槽盒、弱电竖井等方式连通 7.1.3通信管道的设计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工程管线综 合规划规范》GB50289和《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标准》GB 50373的相关规定。
合规划规范》GB50289和《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标准》 50373 的相关规定。
7.1.4通信管道、槽盒在穿越防火分区楼板、隔墙时,其空
4通信管道、槽盒在穿越防火分区楼板、隔墙时,其空隙 用相当于建筑构件耐火极限的不燃烧材料填塞密实
7.2.1建设工程内基站机房、室分机房未与弱电井相邻时,应 在机房与弱电间(井)之间设置弱电金属槽盒,槽盒规格宽度 不应小于200mm,高度不应小于100mm。基站机房、室分机房 与弱电井贴时,可通过进线孔洞直接连通。 7.2.2设有室内分布系统的建筑,弱电竖并内应预留室分设备 独立安装空间,净面积不应小于0.5m 723层面设置其站机良成设有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工程坚
可弱电井内宜预留移动通信专用垂直弱电金属槽盒,槽盒规格宽 度不应小于200mm,高度不应小于100mm:当与其他弱电系统 共用槽盒时,应在共用槽盒内预留移动通信电缆敷设专用位置, 预留截面宽度不应小于200mm,高度不应小于100mm。槽盒应 垂直通达各个楼层,并在各楼层设置出口。
7.2.4当建设工程内电井为强弱电共用时,应进行强电和弱电 的走线综合设计,强电和弱电的桥架应分别设置在电井的两侧。 7.2.5电梯井道应每隔三层设置一处通信专用通道套管,套管 直径不应小于Φ50mm。
7.3室外、桥梁及隧道通信管道
7.3.1室外地面杆塔基础设施与移动通信机房之间应设置通信 线缆通道。 1设置通信管道时不应少于2孔,内径不宜小于90mm; 2设置槽盒时,应设置两根槽盒,每根槽盒宽度不应小 于100mm。 7.3.2路灯杆、监控杆等公共设施作为移动通信基础设施使用 时,宜采用通信专用管孔或槽盒方式与移动通信机房连通。 1敷设主干通信管孔直径不应小于Φ100mm; 2槽盒宽度不应小于100mm。 7.3.3建设工程红线外到建设工程内基站机房和中心室分机房 的红线内线管或槽盒应预留。室外管线宜采用穿管理地敷设方 式,引人建设工程内时应采取防水措施,管线数量和管径参可照 表7.3.3。室内管线宜采用金属槽盒敷设方式,槽盒规格宽度不 应小于200mm,高度不应小于100mm;当与其他弱电系统共用 槽盒时,应在共用槽盒内预留移动通信电缆敷设专用位置,预留 截面宽度不应小于200mm,高度不应小于100mm。
表7.3.3埋地敷设线管表
7.3.4在采用漏泄电缆方式进行无线通信覆盖的建设工程中,
7.3.4在采用漏泄电缆方式进行无线通信覆盖的建设工程中, 公网移动通信系统的漏泄电缆与专网漏泄电缆间距不应小于 0.5m,且与定向壁挂天线间距不应小于1.0m。
..4 任米用漏泄电缆方式, 程中, 公网移动通信系统的漏泄电缆与专网漏泄电缆间距不应小于 0.5m,且与定向壁挂天线间距不应小于1.0m。
8.0.1移动通信基础设施的防雷与接地保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和《通信局(站)防雷与 接地工程设计规范》GB50689等规范的相关要求。 8.0.2移动通信机房所在建设工程的接地系统应采用联合接地 方式,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应满足主体建设工程接地要求,且接地 电阻值不宜大于102 8.0.3 预留接地点应满足以下要求: 基站机房内和馈线窗外侧应各预留一处接地点: 2 室分机房内应预留一处接地点; 3 楼层竖井内室分设备安装处应各预留一处接地点: 4 安装一体化机柜的柱墩应预留一处接地点; 5每一个安装天线的柱墩应预留一处接地点; 6 坡屋面应在屋面步道起点和终点预留一处接地点,中间 至少预留一处接地点,保证相接地点间距不应天于30m。 8.0.4接地线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40mm×4mm的热镀锌扁钢 或截面积不小于95mm的多股铜线,远端室分机房接地线应采 用不小于40mm×4mm的热镀锌扁钢或截面积不小于35mm的 多股铜线。接地线应作防腐蚀处理。接地线应避免从作为防雷专 设引下线或专用弓引下线的柱子附近引人。 8.0.5基站机房和中心室分机房的交流配电箱内应配置浪涌保 护器(限压型SPD),最大放电电流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信 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GB50689规定
8.0.1移动通信基础设施的防雷与接地保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和《通信局(站)防雷与 接地工程设计规范》GB50689等规范的相关要求。 8.0.2移动通信机房所在建设工程的接地系统应采用联合接地 方式,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应满足主体建设工程接地要求,且接地 电阻值不宜大于10Q2
8.0.4接地线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40mm×4mm的热
或截面积不小于95mm的多股铜线,远端室分机房接地线应 用不小于40mm×4mm的热镀锌扁钢或截面积不小于35mm 多股铜线。接地线应作防腐蚀处理。接地线应避免从作为防雷 设引下线或专用引下线的柱子附近入
8.0.5基站机房和中心室分机房的交流配电箱内应配置
9.0.1建设工程配建5G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应与建设工程主体 司步施工、同步验收。 9.0.2移动通信机房、支撑设施、通信电源、通信管道、防雷 与接地等施工与验收应纳入建设工程中相应主体工程或分部分项 工程的技术标准进行施工与验收。 9.0.3室内隐蔽工程施工与验收应在装饰工程施工前进行公路标准规范范本,并 应有现场施工记录或相应数据记录。隐蔽工程应在检验合格后进 行封闭施工。 9.0.4移动通信基础设施的设备和材料应符合国家有关产品安
9.0.1建设工程配建5G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应与建设工程主体 司步施工、同步验收。 9.0.2移动通信机房、支撑设施、通信电源、通信管道、防雷 与接地等施工与验收应纳入建设工程中相应主体工程或分部分项 工程的技术标准进行施工与验收
9.0.3室内隐蔽工程施工与验收应在装饰工程施工前进
9.0.4移动通信基础设施的设备和材料应符合国家有关产品安 全的规定及设计要求
9.0.4移动通信基础设施的设备和材料应符合国家有关
9.0.5建设工程移动通信基础设施的施工与验收应符合
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给排水造价、定额、预算,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 ·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 通信标准
- 相关专题: 移动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