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CS 387:2014 既有砌体结构隔震支座托换技术规程.pdf

  • CECS 387:2014  既有砌体结构隔震支座托换技术规程.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18.8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1-05-27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下部结构的承重托梁,承担上部结构通过隔震支座传来的全 竖向荷载及水平剪力,再向下传递给基础

    连接隔震支座和上、下托换梁的支撑构件。分为上支墩和 支墩两种。

    镀铬标准2. 1. 10 有效刚度

    effective stiffness

    3.1.1采用基础隔震加固的既有砌体结构宜为独栋建筑。 3.1.2隔震托换技术适用于比抗震设防烈度低一度的既有砌体 结构。砌体结构进行隔震支座托换前,应根据结构抗震设防类别、 场地条件和使用要求等,对基础隔震方案进行技术和经济综合分 析,并与其他抗震加固方法进行比较后确定

    3.1.1采用基础隔震加固的既有砌体结构宜为独栋建筑。

    3.1.3隔震支座托换的设计应考虑检修、维护和替换的需

    3.1.4隔震支座托换工程的设计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震设计规范》GB5001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混换 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和现行协会标准《叠层橡胶支座 震技术规程》CECS126等的有关规定

    隔震技术规程》CECS126等的有关规定 3.1.5隔震支座地基基础的加固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既有 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123的相关规定。

    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123的相关规定。

    3.2.1隔震支座的选型及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符合现行行

    3.2.1隔震支座的选型及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符合现行行 业标准《建筑隔震橡胶支座》JG118的有关规定。

    隔震支座的选型及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符合现行行 《建筑隔震橡胶支座》JG118的有关规定。 隔震支座的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 各支座的竖向平均压应力设计值。:应满足下式要求:

    各支座的竖向平均压应力设计值。:应满足下式要求:

    式中:6; 隔震支座的竖向平均压应力设计值; A;一一橡胶支座的有效面积; N一隔震支座的设计轴力;

    ; ≤[] c; = N:/A

    Lo]一一隔震支座的平均压应力限值,可按表3.2.2取值。 2隔震支座在表3.2.2所列的压应力限值,应大于其有效直 径的0.55倍和支座内部橡胶总厚度3倍二者的较大值。 3在经历相应设计基准期的耐久试验后,隔震支座刚度、阻 尼特性变化应控制在初期值的士20%;徐变量应控制在支座内部 橡胶总厚度的5%。 4橡胶隔震支座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竖向压应力不 应超过表 3. 2. 2 的规定。

    表3.2.2橡胶隔震支座压应力限值c

    3.2.3隔震支座由试验确定设计参数时,竖向荷载不应小于本规 程表3.2.2的压应力限值;对水平向减震系数计算,应取剪切变形 100%的等效刚度和等效黏滞阻尼比;对罕遇地震验算,宜采用剪 切变形250%时的等效刚度和等效黏滞阻尼比,当隔震支座直径 较大时,可采用剪切变形100%时的等效刚度和等效黏滞阻尼比。 3.2.4隔震支座的压应力破坏极限值不应小于90MPa,其拉应 力屈服极限不应小于1.5MPa。 3.2.5在预埋钢板中起连接作用的预埋螺栓应对称布置,且不应 少于4根,直径不应小于20mm,其长度应大于20倍的螺栓直径。 预埋钢板的厚度不应小于12mm。 3.2.6隔震支座的弹性恢复力应符合下式规定:

    K10 t, ≥ 1. 40. Vwk

    口:K100 隔震支座在水平剪切应变 100%时的水平有效刚 度; Yw 风荷载分项系数; Vwk 风荷载作用下隔震层的水平剪力标准值: 橡胶支座的厚度。 t.

    3.3.1在确定隔震支座的布置方案时,应对原砌体结构竣工图及 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后确定。 3.3.2隔震层所涉及的构件应具备可安装调整性,应满足安全和 更换的要求。

    3.3.3隔震层的设计使用年限不应低于上部结构的后续使

    3.3.4隔震层设计应对隔震支座进行竖向承载力的验算和罕遇

    3.3.5隔震层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隔震层刚度中心宜与上部结构的质量中心重合。 2隔震支座的平面布置宜与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中竖向受 力构件的平面位置相对应,隔震支座底面应布置在相同标高位置 上。 3同一支承处选用多个隔震支座时,隔震支座之间的净距应 大于安装和更换时所需的空间尺寸。 4隔震支座的间距应由设计计算确定。 3.3.6隔震支座与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应有可靠的连接,并应按 罕遇地震作用下进行强度验算。 3.3.7隔震支座连接板的厚度由产品规格确定,连接螺栓在连接 板上应均匀对称分布,螺栓孔径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 设计规范》GB50017的规定。 3.3.8当设置基础隔震支座托换的砌体结构高宽比超过现行国 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规定时,应进行专项论

    3.8当设置基础隔震支座托换的砌体结构高宽比超过现行国

    抗倾覆安全系数应大于1.2。 2上部结构传递到隔震支座的重力荷载设计值应考虑倾覆 力矩所引起的增加值。 3在罕遇地震作用下,隔震支座不宜出现受拉应力。当隔震 支座不可避免处于受拉状态时,其拉应力不应大于1.0MPa。 3.3.9 隔震层的水平等效刚度和等效黏滞阻尼比可按下列公式 饰

    3在宇遇地震作用下,隔震支座不直出现受拉应力。当隔震 支座不可避免处于受拉状态时,其拉应力不应大于1.0MPa。 3.3.9 隔震层的水平等效刚度和等效黏滞阻尼比可按下列公式 计算:

    3.3.9 隔震层的水平等效刚度和等效黏滞阻尼比可按下列公式 计算:

    K= Kj = ZK;,/K

    式中:. 隔震层等效黏滞阻尼比: Kh隔震层水平等效刚度; 装置时,应包括相应阻尼比; i隔震支座由试验确定的水平等效刚度。

    3.3.10,隔震层以上结构的地震作用计算,应符合下列

    1对多层结构,水平地震作用沿高度可按重力荷载代表值分 布。 2隔震后按水平地震作用计算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可按现 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确定。其中,水平地震 影响系数最大值可按下式计算:

    αmax1 = βαmax /

    (3. 3. 10)

    代中:αmaxl 隔震后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αmax 非隔震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水平向减震系数; 调整系数,一般橡胶支座,取0.80;支座剪切性能偏 差为S一A类,取0.85;隔震装置带有阻尼器时,相 应减少 0.05。

    3.3.11隔震层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隔震支座与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应有可靠的连接。

    2与隔震支座连接的上、下托换梁、支墩等应考虑水平受剪 和竖向局部承压,并应采取可靠的构造措施 3隔震层设置在有耐火要求的使用空间时,隔震支座和其他 部件应根据使用空间的耐火等级采取相应防火措施 4上、下部结构所形成的缝隙,可根据使用功能要求,采用柔 性材料封堵、填塞。 5隔震层应留有便于观测和更换隔震支座的空间。 6隔需层形成的密闭空间应采取通风及防潮措施

    5隔震层应留有便于观测和更换隔震支座的空间。 6隔震层形成的密闭空间应采取通风及防潮措施。 3.3.12穿越隔震层的竖向管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1直径较小的柔性管线在隔震层处应预留伸展长度,其值不 应小于隔震层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最大水平位移的1.2倍。 2直径较大的管道在隔震层处宜采用柔性材料或柔性接头。 3重要管道、可能泄露有害介质或燃气介质的管道,在隔震 层处应采用柔性接头。 4当利用构件钢筋作避雷线时,应采用柔性导线通上部与 下部结构的钢筋。 3.3.13隔震层的上部结构应与周围固定物体脱开,与水平方向 和垂直方向的脱开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与水平方向固定物的脱开距离不宜小于隔震层在罕遇地 震作用下最大水平位移的1.2倍,且不应小于200mm。对相邻隔 震建筑,脱开距离取最大水平位移之和,且不应小于400mm。 2与垂直方向固定物的脱开距离宜取所采用的橡胶隔震支 座总厚度的1/25加10mm,且不应小于15mm,并用柔性材料填 充。 3.3.14隔震层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地震作用和抗震验算,应 按罕遇地震作用下隔震支座的水平剪力、竖向力及偏心距进行验 算。 3.3.15上部结构和隔震层传至下部结构顶面的水平地震作用,

    1直径较小的柔性管线在隔震层处应预留伸展长度,其值不 应小于隔震层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最大水平位移的1.2倍。 2直径较大的管道在隔震层处宜采用柔性材料或柔性接头。 3重要管道、可能泄露有害介质或燃气介质的管道,在隔震 层处应采用柔性接头。 4当利用构件钢筋作避雷线时,应采用柔性导线莲通上部与 下部结构的钢筋。

    1与水平方向固定物的脱开距离不宜小于隔震层在罕遇地 震作用下最大水平位移的1.2倍,且不应小于200mm。对相邻隔 震建筑,脱开距离取最大水平位移之和,且不应小于400mm。 2与垂直方向固定物的脱开距离宜取所采用的橡胶隔震支 座总厚度的1/25加10mm,且不应小于15mm,并用柔性材料填 充。 3.3.14隔震层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地震作用和抗震验算,应 按罕遇地震作用下隔震支座的水平剪力、竖向力及偏心距进行验 算。 3.3.15上部结构和隔震层传至下部结构顶面的水平地震作用,

    3.3.15上部结构和隔震层传至下部结构顶面的水平地震

    3.3.16隔震层上、下销键梁和上、下托换梁混凝土强度不

    3.3.16隔震层上、下销键梁和上、下托换梁混凝土强度不宜低 C30,配筋应根据构件承受的荷载大小由计算确定。 3.3.17销键梁的截面尺寸及布置间距应根据局部压应力计算

    3.3.16隔震层上、下销键梁和上、下托换梁混凝土强度不宜低于 C30,配筋应根据构件承受的荷载大小由计算确定。 3.3.17销键梁的截面尺寸及布置间距应根据局部压应力计算确 定,预留钢筋应满足钢筋混凝土锚固长度要求。 3.3.18托换梁设计可按框支梁结构构件进行配筋计算,并应符 合构造要求。单侧上托换梁断面尺寸不宜小于500mm×250mm。

    合构造要求。单侧上托换梁断面尺寸不宜小于500mm×250mm

    4.1.1隔震支座托换工程施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及专

    4.1.1隔震支座托换工程施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及专 工方案。

    1施工图及其他技术文件齐全,并通过审查和设计交底; 2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已经批准,并进行了技术交 底; 3材料、施工队伍、设备等已准备就绪,现场环境已具备正常 施工条件; 4主要设备、材料、成品和半成品进场检验记录齐全,并符合 本规程和设计要求。

    本规程和设计要求。 4.1.3隔震支座托换工程的施工管理应包括材料管理、设计文件 管理、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和机械设 备管理等。 4.1.4隔震支座应在明显处挂标识牌,标明产品名称、生产单位、

    管理、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和机械设 备管理等。

    标准的质量和技术性能要求,应有检验报告、产品合格证以及相关 的证明文件。

    4.2.1对支承隔震支座的下支墩,其顶面水平度误差不宜大于

    4.2.3隔震支座预理钢板和外露连接螺栓应采取防锈、防腐

    4.2.4在隔震托换工程施工阶段,应采取下列措施

    1应对隔震支座采取临时覆盖保护措施。 2应对支墩顶面、隔震支座顶面的水平度、隔震支座中 平面位置和标高进行精确测量校正。 3应保证上部结构、隔震层构配件与周围固定物的最小 间距。

    不宜超过15m;伸缩缝两侧应各布置1个观测点,施工全过程及 工后均应进行沉降观测,直至竖向变形量趋于稳定,并应进行袭 观测。

    2.6隔震沟的土方开挖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基础剥露及隔震沟挖土深度和宽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2室内土方的开挖深度宜为室内地面以下1.8m,并根据土 质不同进行适当的放坡或支护。 3室外隔震沟的开挖深度宜为室内地面以下1.8m,应能确 保现场具有正常的施工条件,室内、外土方宜同时开挖。 4隔震沟开挖在雨季施工时,应采取临时覆盖或排水措施 冬季应严格按照冬季施工标准进行。

    5隔震沟挖至设计标高后,应及时进行挡土墙的砌筑,并按 设计要求做好防潮、防水处理。 4.2.7销键梁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按设计图纸,进行现场测量放线,确定墙体开洞的位置。 2销键梁钢筋伸人托换梁的长度不应小于钢筋在混凝土中 的锚固长度。 3销键梁的混凝土浇灌应与各托换梁同时进行,混凝土振捣 应密实。销键梁、墙体、托换梁和支墩应形成一个整体。 4.2.8托换梁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按设计图纸,绑扎上托换梁钢筋。内、外托换梁钢筋应 与销键梁伸出墙外的钢筋绑扎,并应按设计要求错开接头。 2下托换梁钢筋和下支墩钢筋应同时进行绑扎,且下托换梁 钢筋应伸人支墩内并贯通。 3下托换梁钢筋和下支墩钢筋绑扎完成后,应按几何尺寸支 模,检查无误后进行混凝土浇灌。支墩钢筋处不完全浇灌混凝土, 剩余部分与断柱后隔震支座预埋钢板及支墩应进行二次浇灌。 4上托换梁钢筋绑扎应同下托换梁。 5绑扎上托换梁钢筋时,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隔震沟混凝土顶 板钢筋。 6托换梁的混凝土应与支墩的第一步混凝土同时浇灌。 4.2.9 切断构造柱及安装隔震支座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间隔切断准备安放隔震支座处的构造柱,并做支撑保护。 2在下支墩处安装隔震支座的下预埋钢板,将预埋钢板螺栓 和下支墩钢筋进行有效连接,确保浇灌混凝土时不移位、不变形, 并校准预埋钢板的标高和水平度,经检查无误后,进行下支墩混凝 土的二次浇灌。 3安装上部预埋钢板及螺栓,将预埋钢板螺栓和上支墩钢筋 进行有效连接,确保浇灌混凝土时不移位、不变形,经检查无误后 进行上支墩混凝士的二次浇灌。

    4.3.2复试材料样品的抽样应符合随机性和真实性的原则,并应 按进场批次、抽样数量和检验方法执行。 4.3.3当进行模板安装和混凝土浇灌时,应对模板及支架进行观 察和维护。当发生异常情况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进行处理。 4.3.4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 4.3.5 浇灌混凝土前,应对原砌体、木模板进行充分浇水湿润 4.3.6 当对上、下托换梁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 求。

    寸偏差。在支墩混凝土二次浇灌前,应对混凝土接槎处进行处理 剔除浮石、凿毛,并对预理螺栓、预埋钢板进行检查校正,洒水 洗湿润后,方可浇灌混凝土。

    4.3.8对已安装完毕的隔震支座,应在现浇隔震层构件强度达

    4.3.9在施工阶段,应对隔震支座采取临时覆盖保护措施。

    4.3.10隔震支座托换工程竣工验收前,应具有完整、齐备,并

    5.1.1隔震支座托换工程验收分为分项工程验收(含

    5.1.1隔震支座托换工程验收分为分项工程验收(含隐蔽工程 和竣工工程验收两部分进行。 1分项工程验收由施工单位组织监理、建设单位进行,分项 工程验收记录应按本规程的附录A填写。 2竣工工程验收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单位联合 进行,竣工工程验收记录应按本规程的附录B填写。 5.1.2所有拆除工程、钢筋隐蔽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和构 配件的位置、垂直度、水平度等均应进行分项工程验收,并做好记 录。

    震层的管线处理、金属构件的防腐等进行外观检查。

    1对材料、构配件等的产品合格证(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规 格、型号及性能检测报告等)、进场复验报告、施工过程中重要工序 的目检和交接记录、抽样检查报告、见证检测报告等进行检查; 2对隔震支座托换施工记录、质量验收记录、竖向变形观测 记录等进行检查。 5.1.5隔震支座托换工程验收除执行本技术规程外,对于钢筋工 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钢结构工程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 准的规定。

    5.1.5隔震支座托换工程验收除执行本技术规程外,对于钢筋工

    5. 2 分项工程验收

    2.1钢筋进场时,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件做

    1 钢筋进场时,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件做 16:

    力学性能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5.2.2钢筋成型时,各构件的钢筋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应符 设计要求。

    刀字性能位验, 元企 5.2.2钢筋成型时,各构件的钢筋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应符合 设计要求。 5.2.3在浇灌混凝土前,应进行钢筋隐蔽工程验收。 5.2.4钢筋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焊 接规范》GB50661的规定。 5.2.5销键梁施工前,应对开洞位置、尺寸和数量进行验收。洞 口内应无残渣,砌体应无松动。 5.2.6浇灌混凝土前,应对模板进行验收。模板安装应牢固可 靠,模板内应无杂物,儿何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5.2.7模板拆除后应对销键梁、托换梁和支墩进行验收。混凝土 应外光内实,应无明显影响结构质量的缺陷。 5.2.8在支墩混凝土二次浇灌前,应对混凝土的接槎处进行处 理,并对预埋螺栓和预埋钢板的位置、标高和水平度等进行检查验 收。 5.2.9隔震支座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支撑隔震支座的下支墩,其顶面水平度误差不应大于 5%; 隔震支座安装后顶面的水平度误差不应大于8%o; 3 隔震支座中心的平面位置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应大于 5mm; 4隔震支座中心的标高与设计标高的偏差不应大于5mm。

    5.2.9隔震支座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支撑隔震支座的下支墩,其顶面水平度误差不应大于 5%; 2 隔震支座安装后顶面的水平度误差不应大于8%o; 3 隔震支座中心的平面位置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应大于 5mm; 隔震支座中心的标高与设计标高的偏差不应大于5mm。

    5.3.1峻上验收应在地方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 站的监督下,由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主持,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管 理单位技术和专业负责人参加。

    5.3.2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代表宣读竣工验收申请后,

    5.3.3立 竣工验收应包括下列内容: 设计单位介绍竣工工程设计质量检查情况; 施工单位介绍施工质量评定总结情况; 监理单位介绍监理质量评估情况; 4: 进行工程实体检查验收。 5根据工程情况由主持人决定分组或集中进行,工程量大的 也可以抽查方式进行。 5.3.4 隔震支座托换工程实体检查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隔震支座的标识应齐全、清晰,丝扣应无裂纹、损毁。 2隔震支座表面应清洁,无油污、泥沙、破损等;防腐涂层应 均匀、光洁,无漏刷现象。 3隔震支座连接板和外露连接螺栓的防锈保护措施应符合 相关要求。, 4原结构墙体断缝部位、缝隙大小、填塞情况应符合相关要 求。 5上部结构、隔震层部件与周围固定物体的脱开距离应符合 相关要求。 6隔震沟的封闭、检修孔设置、通风防潮、防水措施应符合相 关要求。 7穿越隔震层管线的连接方式应符合相关要求。 8改造后的室内地面等建筑部位恢复应符合相关要求。 5.3.5 竣工验收时,对竣工技术资料的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1对施工过程中形成的能真实反映施工全过程、材料使用 技术质量的全部资料进行检查。 2对支墩(或柱)顶面、隔震支座顶面的水平度、隔震支座中 心的平面位置和标高的测量记录进行检查。 3对隔震支座的竖向变形观测记录进行检查。 5.3.6竣工工程实体验收和资料检查后,参加验收的各方应集中

    5.3.6竣工工程实体验收和资料检查后,参加验收的各

    结论。 1材料检测试验全部合格;分项工程质量检测误差在允许范 围内;工程实体检查及外观验收合格,无遗留问题。工程通过验 收,判定为合格。 2材料和构、配件等保障性质量全部合格;工程实体检查和 外观验收发现有一般缺陷,但不影响结构质量。对这种情况可以 留给施工单位一定的整改时间,在监理的监督下,整改合格后再判 定工程质量合格,通过验收,各方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 3能证明质量合格的资料不全;整体结构沉降观测无结论或 未观测;工程实体检查或外观验收发现质量缺陷。对这种工程只 提出应整改的问题,由施工单位在监理单位的监督下,逐项整改, 整改合格后重新验收。

    5.3.7对经过竣工验收合格的工程,应按本规程附录B

    工工程验收记录,由各方代表签学盖公章生效,并纳入工程技术 案,统一移交和保存。

    6.0.1隔震支座托换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应对隔震支座制定实 用、可行的检查和维护计划,定期观测隔震支座变形及外观情况。 6.0.2隔震层周围不得堆放在发生地震变形时能使隔震层受到 约束的物体。 6.0.3隔震支座应避免与酸、碱、盐、溶剂和油类等影响支座使用 寿命的物质接触。 6.0.4隔震层内的通风排气装置应经常检查维护,确保工作正 常。 6.0.5隔需支座应定期检香.并做好记录

    6.0.3隔震支座应避免与酸、碱、盐、溶剂和油类等影响支座使用 寿命的物质接触。 6.0.4隔震层内的通风排气装置应经常检查维护,确保工作正 常。 6.0.5.F 隔震支座应定期检查,并做好记录。 6.0.6对5级以上地震及火灾、水淹和风灾后,应对隔震支座进 行应急检查。 6.0.7隔震支座临近理论使用年限的前两年,应对隔震支座逐

    附录A分项工程验收记录

    表A分项工程验收记录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 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 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施工质量标准规范范本《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 《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规范》GB50212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 《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 《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123 《建筑隔震橡胶支座》JG118 《叠层橡胶支座隔震技术规程》CECS126

    CECS387:2014

    .0.3本规程重点解决隔震支座托换的设计、施工和验收问是

    1.0.3本规程重点解决隔震支座托换的设计、施工和验收问题, 而对建筑抗震、混凝土结构设计、既有砌体基础加固施工和验收等 除符合本规程外,尚应遵守和执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1目前,根据对橡胶隔震支座阻尼比要求的不同,国内外 象胶隔震支座可分为四种:标准叠层橡胶支座、铅芯叠层橡胶 座、高阻尼叠层橡胶支座、内包阻尼体叠层橡胶支座。

    3.1.2本条规定了隔震托换技术适用于比抗震设防烈度低一度 的既有砌体结构房屋建筑标准规范范本,同时还应满足本规程第1.0.2条的规定。对砌 体结构进行隔震支座托换前,应对抗震加固改造方案进行综合比 较,对其进行全面分析,选择比较经济、适用的方案进行实施。 3.1.4本条规定了对于砌体结构竖向承载力、罕遇地震下水平位

    向荷载、罕遇地震时水平地震剪力及由最大水平位移引起的附加 弯矩等三部分组成。砌体结构设置隔震层后,结构基础受力发生 了改变。砌体结构基础大部分为墙下条形基础,荷载通常为由墙 传递的连续竖向荷载,由于设置隔震支座后,砌体结构由原来的连 续竖向荷载变为集中荷载,由于受力方式的改变,应对设置隔震支 座的基础进行加固

    ....
  • 相关专题: 砌体结构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