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5175-2021 建筑与市政工程绿色施工技术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 DB37/T 5175-2021  建筑与市政工程绿色施工技术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3.5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1-06-02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立即下载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DB37/T 5175-2021  建筑与市政工程绿色施工技术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

    控,最终实现全面感知、泛在互联、安全作业、智能生产、绿色 施工、高效协作、智能决策、科学管理的施工过程绿色智能管理 系统。

    采用高压浆液形成高速喷射流束,冲击、切割、破碎地层土 体,并由搅拌机具将水泥浆等材料与地基土强制搅拌的施工 方法。

    2.0.9基坑封闭降水

    在基坑底部和基坑侧壁采取截水措施,对基坑以外地下水不 产生影响的降水方法。

    通过感知设备,按照约定协议施工标准规范范本,连接物、人、系统和信息资 源,实现对物理和虚拟世界的信息进行处理并作出反应的智能服 务系统。

    将覆有高分子自粘胶膜层的防水卷材空铺在基面上,然后浇 筑结构混凝土,使混凝土浆料与卷材胶膜层紧密结合的施工 方法。

    B.1.1工程参建各方应推动绿色施工技术的策划、应用与创新。

    3.1.3施工单位在策划绿色施工时应选用《建筑业10项新技术

    3.1.4施工单位应根据绿色施工技术要求,选用环保、节能 高效的施工机械

    3.1.6绿色施工技术实施过程中,应按有关规定做好实施记录 评价和总结,并进行持续改进。

    将临时绿化和永久绿化相结合,临时绿化宜采取速生绿植品种、 移动式盆栽、种植草皮、喷混植生等技术。

    3. 2. 2 施工现场应选用下列技术进行扬尘监测与控制 1 扬尘智能监测技术; 2 现场喷洒降尘技术; 3 风送式雾炮机技术; 4 施工现场车辆自动冲洗技术; 5 自动喷淋技术; 6 化学、生物抑尘剂、管道静电除尘应用技术;

    应采取如下技术: 1优化下料技术; 2余料再利用技术; 3机械分栋技术; 4再生骨料就地加工与分级技术。 3.3.2 施工现场临时设施与安全防护设施应标准化、工具化、 定型化,可选用如下设施: 1 标准化箱式房; 2 标准化加工棚; 3 定型化可周转利用临边、洞口防护; 4 构件化可周转利用围墙: 5工具化施工马道及定型化可调高度通道楼梯: 6 可拆卸可周转的钢筋堆场底座。 3.3.3 施工现场应利用既有建(构)筑物及市政设施,或根据 现场条件选用如下永临结合技术: 1 利用消防水池兼作基坑降水、雨水收集永临结合技术; 2 消防管线永临结合技术: 3 地下室排污泵永临结合技术: 4 用电永临结合技术; 5 施工道路永临结合技术: 施工现场绿化永临结合技术: 高层建筑电梯永临结合技术: 光导管自然采光永临结合技术; 化粪池永临结合技术。 3.3.4 施工现场水资源利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建立水资源收集与综合利用系统: 当有基坑降水时,应对基坑降水进行回收利用或用于 回灌; 3 应对雨水进行回收利用: 应对现场生产和生活废水进行回收利用;

    5 有条件的项目应使用中水。 3.3.5 施工现场应利用太阳能、风能、空气能及其他可再生 能源。 3.3.6生活区、办公区应采用时控开关智能限电器、LED灯 声光控开关、人体感应开关、USB插座充电等节约用电综合控 制技术。

    效、环保的施工机械设备,施工现场临时变压器应安装功率补 偿器。

    3.3.8方 施工单位应优化土方开挖和基坑支护方案,土方应就近 堆放。

    3.3.9施工单位应建立人力资源节约和保护管理制度与技

    施,因地制宜制订各施工阶段劳动力使用计划,合理投入施工作 业人员并进行动态调整。

    4.0.1施工单位宜建立工程项目的施工全过程建筑信息模型 (BIM)。 4.0.2施工现场应建立绿色智慧工地管理系统,监测评价的绿 色施工指标应包括用电量、用水量、噪声、环境PM2.5与 PM10、温度、湿度、风速、风向。 4.0.3施工单位应建立远程监控管理体系,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监控体系应由采集部分、传输部分和显示部分构成: 2监控信号应采用分布式存储方式,当位于异地的监控中 心需调看施工现场的历史信号时,可通过连接到服务器的网络远 程访问,进行信号回访; 3在施工现场的作业区、料场、出入口、仓库、围墙、塔 吊及其他重点部位应设置监控点,监控部位应无监控盲区; 4应对人、机、料、法、环、测”进行全方位实时监控 管理。 4.0.4施工单位应对绿色施工技术及措施进行优化

    5.0.1施工现场作业区和生活区、办公区应分开设置 5.0.2施工现场作业棚、库房、材料堆放等宜靠近交通线路和 主要用料部位布置。 5.0.3施工道路路面宜采用预制混凝土板、钢板或钢板路基箱 硬塑制品等可周转材料进行铺装。 5.0.4现场办公和生活临时建筑布置应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并 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采用可周转次数高的房屋; 2 应有自然通风和采光,并宜设置外遮阳窗; 3 应采取外墙保温及密封保温隔热性能好的门窗和墙体。 5.0.5 当塔吊等垂直运输设施位于地下车库范围内时,宜与车 库共用基础。

    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采用可周转次数高的房屋: 2 应有自然通风和采光,并宜设置外遮阳窗; 应采取外墙保温及密封保温隔热性能好的门窗和墙体。 5.0.5 当塔吊等垂直运输设施位于地下车库范围内时,宜与车 库共用基础。

    6. 1 地基基础工程

    6.1.4桩基施工应符合下列规

    防坠落、防触电等安全措施; 2当采用泥浆护壁成孔工艺时,应就近设置泥浆排放、存 诸设施,并宜设置泥浆处理装置; 3当孔壁易珊塌、溶洞空洞区难以成孔或需要控制周边环 境变形时,应采用全套管钻孔桩施工技术: 4当地下水位较高、易塌孔且长螺旋钻孔机可以钻进时 宜采用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技术; 5当地下水位以上的钻孔灌注桩施工时,应采用旋挖十作 业成孔施工技术: 6当城区或人口密集地区施工预制桩时,应采用静压沉桩 或预成孔植桩工艺。 65.1.5基坑施工前应进行方案优化,并应采取下列绿色施工技 术或措施: 1锚杆施工时,应采用可拆式锚杆; 2喷射混凝土施工宜采用湿喷或水泥裹砂喷射工艺,并应 采取防尘措施; 3周边环境条件复杂的深基坑工程,可选用地下连续墙或 两墙合一技术; 4工期紧张、周边环境保护要求高、缺少施工场地的深基 坑工程,可采用逆作法施工技术,包括框架逆作法、跌层逆作 法、踏步式逆作法、垂吊模板技术、回筑技术、一柱一桩技术、 立柱桩调垂技术; 5基坑截水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及施工条 件等,选用水泥土桩搅拌桩惟幕、高压旋喷或摆喷注浆惟幕、型 钢水泥土搅拌墙、渠式切割水泥土连续墙: 6内支撑宜选用工具式钢结构或装配式构件; 7混凝土内支撑切割应采用金刚石薄壁钻或绳锯。 6.1.6地下水控制宜采用基坑封闭降水技术,并应按本标准第 3.3.4条规定进行水资源利用。

    6.1.8基础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或主体施工时间较长的基础后浇 带工程,应采用后浇带超前止水技术

    6.2.1钢筋工程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采用钢筋集中加工配送技术、钢筋焊接网片技术、全 自动数控钢筋加工技术: 2进场钢筋的定尺长度应根据优化配料结果确定,并宜采 用专业软件放样下料; 3直径为12mm、14mm的高强钢筋可采用直螺纹连接方 式,直径为16mm~25mm的高强钢筋宜采用直螺纹连接方式 直径为28mm~50mm的高强钢筋应采用直螺纹连接方式; 4型钢混凝土柱梁节点钢筋连接宜采用预留插筋孔、设置 连接板或套筒连接等方式。

    6.2.2混凝土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2.2混凝土施工应符合下列规

    1应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中宜添加粉煤灰、磨细矿 渣粉等工业废料和高效减水剂,可选用高耐久性混凝土、高强高 性能混凝土、再生骨料混凝土; 2高层建筑、高箕构筑物混凝土结构施工宜采用布料机与 爬模或钢平台一体化技术; 3超长混凝土结构应采用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4混凝土泵车应采取封闭降噪措施; 5混凝土泵送设备和管道清洗宜采用水气联洗技术,清洗 产生的污水应经沉淀后回收利用; 6混凝土振捣时应采取低噪声振捣设备、围挡等降噪措施 在噪声敏感环境或钢筋密集时,宜采用自密实混凝土; 7混凝土宜采用塑料薄膜覆盖或喷雾、自动喷淋、涂刷养 护剂进行养护; 8混凝士浇筑余料应制成小型预制件或采用其他措施加以

    6.2.3施工现场宜采用全自动标准养护室用水循环利用技术。

    6.2.3施工现场宜采用全自动标准养护室用水循环利用技术。

    6.2.4模板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选用爬升模板、铝合金模板、塑料模板、覆塑模板、 3D打印装饰造型模板、定型模壳、工具式方钢吊模、定型化楼 梯钢模板及钢木龙骨、五段式对拉螺栓、压型钢板及钢筋桁架楼 承板免支模技术: 2现场加工模板时应设置工具式加工棚,并采用有效的隔 声和防尘措施; 3短木方应叉接接长,木、竹胶合板的边角余料应拼接并 利用; 4 模板脱模剂应选用环保型产品。 6.2.5 脚手架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选用销键型脚手架及工具式支撑架: 2高层建筑结构施工,应采用整体或分片提升的工具式 手架和分段悬挑式脚手架; 3主体结构内部设计复杂或高大共享空间施工,可采用贝 雷梁作为支撑体系; 4内部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宜采用移动式操作平台: 5围护结构施工或外立面装修,可采用桥式脚手架: 6脚手板、防护网宜采用钢网片。 6.2.6主体结构施工应统筹设置垂直和水平运输设备,根据工 程特点可选用整体提升电梯并操作平台技术、自爬式卸料平台施 工技术、整体爬升钢平台技术。 6.2.7 砌体工程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进行排版下料; 2砌块运输应采用托板整体包装; 3砌体湿润和养护宜使用经检验合格的非传统水源: 4应采用预拌砂浆技术,砌筑砂浆掺合料可使用电石膏、 粉煤灰等工业废料,使用干粉砂浆时应采取防尘措施;

    5砌筑施工时,落地砂浆料应及时清理收集再利用: 6非标准砌块应在工厂加工按比例进场,现场切割时应集 中加工,并应采取防尘降噪措施 6.2.84 钢结构加工与施工应采用物联网技术,并应符合下列 规定: 1钢结构应结合加工、安装方案和焊接工艺要求进行深化 设计; 2钢结构加工应制订废料减量化计划,优化下料、综合利 用下脚料,废料分类收集、定期回收处理; 3钢材、零(部)件、成品、半成品件和标准件等产品应 维放在平整、干燥场地或仓库内; 4钢结构制作安装时,可采用焊接机器人技术、双(多 丝理埋弧焊技术、免清根焊接技术、免开坡口熔透焊技术、窄间隙 焊接技术; 5复杂钢结构的制作和安装前,应采用虚拟拼装技术; 6大跨度钢结构宜采用起重机吊装、整体提升、顶升、高 空滑移安装方法; 7大型复杂或结构特殊、超高层、大跨度钢结构施工过程 中的构件验收、施工测量及变形观测,应采用钢结构智能测量 技术; 8防腐防火涂装应采取减少涂料浪费和防止环境污染的 措施。 6.2.9 装配式建筑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对施工全过程及关键 工艺进行信息化模拟; 2应米用工具化、标准化的工装系统; 3构件进场顺序应与现场安装顺序一致,并应按规格、品 种、使用部位、吊装顺序分别设置存放场地; 4夹心保温外墙板后浇混凝土连接节点区域的钢筋不得采 用焊接连接:

    6. 3. 1 装饰装修材料下料与加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块材、板材和卷材应进行排版优化设计: 2 门窗、幕墙、块材、板材宜采用工厂化加工; 五金件、连接件、构造性构件应采用工厂化标准件。 6.3.2 楼地面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基层粉尘清理时应采取降尘措施; 2 砂浆、轻集料混凝土应采用预拌或干拌料; 楼地面的养护应采取节水措施。 6.3.3 门窗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门窗洞口预留应严格控制洞口尺寸; 2 门窗油漆应在工厂完成: 3 施工现场门窗应竖立存放,不得平放或:人,字形堆 放,并应做好防雨、防潮措施; 4门窗框与墙体之间的缝隙,不得采用含沥青的水泥砂浆、 水泥麻刀灰材料填嵌。 6.3.4幕墙工程应进行安全计算和深化设计,加工与施工应符 合下列规定: 1幕墙玻璃、石材、金属板材应采用工厂化加工; 2幕墙与主体结构的连接件宜采取预理方式施工,幕墙镀 锌构件严禁采用焊接方式连接; 3幕墙安装后应清扫收集余料,严禁向下抛掷; 4涂料施工时应采取遮挡、防止挥发和劳动保护措施 6.3.5吊顶施工前应结合吊顶内隐蔽的管线设备进行优化设计,

    1吊顶材料应选择耐腐蚀材料或进行防腐蚀处理,木件应 做防火处理; 2吊顶板块材、龙骨、连接件宜采用工厂化加工; 3高大空间的整体带装饰顶棚宜采用地面拼装、整体提升 就位的方式施工; 4 高大空间吊顶施工时,宜采用可移动式操作平台。 6.3.6 隔墙及墙面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预制板隔墙、玻璃隔墙应采用工厂化加工; 2接触砖石、混凝土的木龙骨和木砖应做防腐处理,木件 应做防火处理; 3基层粉尘清理应采用吸尘器或洒水降尘措施; 4宜采用建筑物墙体免抹灰技术。 6.3.7装配式建筑的部品安装宜与主体结构同步进行,可在安 装部位的主体结构验收合格后进行,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 的规定。

    6.4.1外保温工程施工时应采取可靠的防火安全措施,并应符 合下列规定: 1可燃、难燃保温材料的施工应分区段进行,并同步进行 防火隔离带施工; 2粘贴保温板薄抹灰外保温系统中的保温材料施工上墙后 应及时做抹灰层: 3施工期间现场不应有高温或明火作业,环境空气温度不 应低于5℃; 4外保温工程完工后应对成品采取保护措施 6.4.2自保温砌块、聚苯乙烯保温块材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施工前,应按不同建筑类别的要求,确定不同种类砌块 或模块和组合配件的使用部位,绘制排列安装组合图: 2安装组合出现非整块需要切割时,应将切割器设在对应

    施工作业面的楼层内或指定区域,不应在外脚手架上切割: 3 保温层裸露高度不宜超过3个楼层。 6.4.3无机轻集料砂浆保温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保温砂浆应随用随配,搅拌好的砂浆应在可操作时间内 用完; 2施工期间及完工后24h内,应避免阳光曝晒和淋雨; 3防火隔离带施工时应与外墙保温系统保温层同步进行, 不得在外墙保温系统保温层预留位置用无机轻集料砂浆施工。 6.4.47 硬泡聚氨酯保温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硬泡聚氨酯材料进场、喷涂或施工、未进行保护层施工 或无保护层保护时,严禁焊接、切割等动火作业; 2硬泡聚氨酯板施工前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排版下料,确定 异型板块的规格和数量: 3喷涂硬泡聚氨酯的施工环境温度不宜低于10℃,风力不 宜大于3级,且应对作业面外易受飞散物料污染的部位采取遮挡 措施。 6.4.5 岩棉薄抹灰外墙外保温工程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进场材料应封闭存放,不得淋水或直接接触地面: 2 裁切后的剩余材料应封闭包装、回收利用; 3 夏季应采取遮阳措施,避免阳光直晒工作面; 4 胶粘剂应现场配制,一次的配制量宜在1.5h内用完; 5 岩棉外保温工程在施工中应采取安全和劳动保护措施。 6.4.6内置保温墙板施工宜选用预制夹心保温墙板,当采用内 置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剪力墙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施工现场应留设网架板、保温板存放或垫块制作场地, 且应进行平整、硬化: 2网架板应工厂化制作,不宜在现场拼装: 3网架板的吊装应采取加固措施,中小网架板的垂直运输 顺序采用吊笼或吊箱集中吊装: 4混凝士浇筑时,入模温度宜控制在5℃~35℃,降雨或

    降雪期间不得露天浇筑混凝土; 5任一截面处保温层两侧混凝土的浇筑面高差不应大 于400mm 6.4.7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屋面坡度大于30%时,应采取防滑措施; 2防水卷材施工时,应先进行细部构造处理,然后由屋面 最低标高向上铺贴,搭接缝应顺流水方向,宜采用防水卷材机械 固定施工技术; 3块瓦屋面宜米用十挂法施工。 6.4.8外墙防水工程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砂浆防水层施工时,应按设计要求配制防水砂浆,配制 好的防水砂浆宜在1h内用完; 2涂膜防水层施工时,涂膜宜多遍完成,挥发性涂料的每 遍用量不宜大于0.6kg/m; 3防水透气膜防水层铺设宜从外墙底部一侧开始,沿建筑 立面自下而上横向铺设,并应顺流水方向搭接。 6.4.9室内防水工程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穿越楼板、防水墙面的管道、预埋件等,应在防水施工 前完成安装: 2 防水材料及防水施工过程不得对环境造成污染: 3 防水砂浆施工时,砂浆应用机械搅拌且应随拌随用; 4蓄水、淋水试验宜采用非传统水源。 6.4.10地下工程防水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在常温环境下进行作业,高温环境及封闭条件施工时 应采取通风与作业环境温度监测措施; 2 防水卷材宜采用预铺反粘法施工; 3 混凝土结构接缝处宜设置预备注浆系统: 4防渗堵漏可采用丙烯酸盐灌浆液。 6.4.11装配式建筑墙板接缝防水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防水施工前,应将板缝空腔清理王净,并涂刷与密封材

    料配套的基面处理剂: 2应按设计要求填塞背衬材料: 3密封材料嵌填应饱满、密实、均匀、连续、表面平滑 其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6.5机电安装及其他工程

    6.5.1机电安装及设备机房施工前应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IM 技术对各专业的设备及管线的布置进行综合分析和优化。 6.5.2管线布置时,相邻管线应采用工业化成品支吊架。 6.5.37 机电管线及设备宜采用工厂化预制生产。 6.5.4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 1 空心墙体内水管敷设时,应和墙体施工同步采用套砌法 进行。 2高层建筑管道的安装顺序应为先装排水管后装给水管 先管井内侧后管井外侧: 3铜管连接宜采用卡套式、插接式、压接式等机械密封式 连接方式;薄壁不锈钢管宜采用卡压式、卡凸式螺母型、环压式 等机械密封连接方式: 4地下室出墙管道应在高层建筑结构封顶并经初沉后安装: 5污水管道、雨水管道试验及冲洗用水宜利用施工现场收 集的雨水或中水。 6.5.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电线导管暗敷时,应沿最近的线路敷设并应减少弯曲; 2电线电缆外保护材料应采用可弯曲金属导管; 3线路连接宜采用螺纹型连接器、无螺纹型连接器和扭接 式连接器; 5机电系统安装施工时,应采取隔声、吸声、消声、隔振 阻尼等消声减振综合施工技术; 6不间断电源柜试运行时应进行噪声监测。

    1复合风管的黏结胶水应采用环保型胶水; 2内保温金属风管内壁涂胶满布率不应低于90%,管内气 流速度不得超过20.3m/s; 3风管应工厂化加工预制: 4预制风管安装前必须将管内杂物和内壁清理干净: 5风管下料时应先下大管料,再下小管料;先下长料,后 下短料。 6.5.7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施工前,建筑物防雷与接地施工应基本完成: 2各子系统的线槽、线缆宜同步敷设,线槽及线缆敷设路 径应一致,并应标识明确: 3应在不开空调主机设备的情况下对建筑智能化系统进行 模拟调试; 4当进行建筑智能化系统和空调系统联调时,应关闭空调 新风系统,并在达到测试指标后关闭空调系统; 5调试时应采用楼宇自控系统的节能控制模式,动态调整 设备运行; 6施工过程中,遇有雷电、阴雨、潮湿大气时或者长时间 停用设备时,应关闭设备电源总闸。 65.5.8电梯工程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电梯安装之前,并道所有层门预留孔应设置安全防护围 封,围封高度不应小于1200mm且有足够的强度; 2电梯安装过程中,应对导轨、导靴、对重、轿厢、钢丝 绳及其他附件按说明书要求进行防护,露天存放时防止受潮; 3并道内焊接作业应确保良好通风并有可靠防火措施; 4施工结束后应清理井道内的施工用具、用料、杂物,并

    6.5.8电梯工程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电梯安装之前,并道所有层门预留孔应设置安全防护围 封,围封高度不应小于1200mm且有足够的强度: 2电梯安装过程中,应对导轨、导靴、对重、轿厢、钢丝 绳及其他附件按说明书要求进行防护,露天存放时防止受潮: 3并道内焊接作业应确保良好通风并有可靠防火措施: 4施工结束后应清理井道内的施工用具、用料、杂物,并 有专人检香。

    7.1 地下综合管线工程

    7.2.1路基土石方施工除应符合本标准第6章有关规定外,尚 应符合下列规定: 1路基填方宜选用渣土回填,渣土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工程施工废弃物再生利用技术规范》GB/T50743的相关规定: 2回填土施工应采取防止扬尘措施,4级风以上天气不得 回填施工 7.2.2基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道路基层材料应采用厂拌方式,不得使用路拌方式; 2基层养护应采用喷雾、薄膜覆盖等方式,水稳上基层宜 米用喷洒沥青结合油养护的方式; 3应选用距离现场较近的建筑材料,距现场较远的建筑材 料宜采用同功能的材料进行替代。 7.2.3面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路面施工时应布置好堆料点、运料路线,规定机械行驶 位置,合理使用机械: 2沥青路面宜采用温拌沥青、阻燃抑烟沥青混合料,并应 采取通风措施; 3路面材料再生利用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镇道路沥青 路面再生利用技术规程》CJJ/T43的有关规定: 4混凝土路面养护应采用喷洒养护剂或薄膜覆盖方式; 5冬期施工应采取保温、保湿覆盖措施,并宜选用保温效 果好、污染小、周转率高的土工合成材料进行覆盖。

    7.2.2基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规

    1附属构筑物、检查井、雨水斗、电力沟等应采用结构构 件预制化和建筑转配整体装配化施工方法; 2施工现场使用的线材、管材、板材、路缘石等宜采用工 厂定尺加工方式: 3旧路改造工程应对既有附属构筑物的回收利用进行设计 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工程施工废弃物再生利用技术规范》GB/T 50743的有关规定进行收回利用。 7.2.5集中搅拌站、堆料场、材料加工厂应布置在远离居民区 的主要风向下风处,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砂石料应采取室内存放、防扬尘覆盖措施; 2粗集料冲洗清洁宜设置多级沉淀池,循环利用冲洗水: 3搅拌站贮料场及场内道路应做硬化处理,大门应设置车 辆冲洗台、排水沟与三级沉淀池,冲洗用水应循环重复利用; 4应采取掺加高效外加剂等措施降低混凝土、砂浆中水泥 和水的用量,并宜使用泵润剂等新型材料; 5沥青混合料搅拌机应设二级防尘装置,燃料宜采用天然 气等清洁、高效、安全、污染小的能源; 6混凝土、砂浆、沥青等落地灰应及时清理、收集和再 利用; 7粉状材料应采用袋装或其他密封方法运输,不得散装 散卸; 8橡胶沥青棍合料中宜采用废旧轮胎回收加工生产的橡胶 材料,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橡胶沥青路面技术标准》CJJ/T 273的有关规定。 7.2.6混合料的运输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混合料应根据用量随拌随运; 2热拌沥青混合料应采用与摊铺机匹配的自卸汽车运输: 3运料车应具有保温、防雨、防污染、防混合料遗撒与沥 青滴漏的功能;

    7.2.5集中搅拌站、堆料场、材料加工厂应布置在远

    1 混合料应根据用量随拌随运; 2热拌沥青混合料应采用与摊铺机匹配的自卸汽车运输; 3运料车应具有保温、防雨、防污染、防混合料遗撒与沥 青滴漏的功能;

    4运输车辆应定期保养维护,宜选用低能耗、低噪声、低 污染的车辆; 5运输车辆应使用经核准的运输单位和车辆,车辆宜配置 卫星定位系统。

    8.1 基础及下部结构工程

    8.1.1桥梁的陆上基础施工,应符合本标准第6章的相关规定。

    8.1.2水中基础施工宜搭设钢栈桥和钢管桩施工平台,根据水 深及通航的要求宜采用钢围堰、钢套箱等施工作业。 8.1.3 桥梁桩基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钻孔灌注桩施工宜采用旋挖钻机成孔施工工艺; 2 泥浆护壁钻(冲)孔桩施工宜采用泥浆处理技术; 3 灌注桩桩头凿除宜采用套管环切技术; 4 桩基钢筋笼宜采用滚焊技术、全自动数控钢筋加工技术: 5 钢筋笼连接应采用机械连接方式。 8.1.4 墩台钢筋、盖梁钢筋宜采用整体吊装工艺。 8.1.5 现浇墩柱养护宜采用覆膜、滴灌养护或涂刷养护剂的 方式。

    陆工桥梁墩柱 柱模板宜采用定型、节段式、可周转材料

    柱模板宜采用定型、节段式、可周转材料。

    8.2.1桥梁上部结构工程的钢筋、混凝土施工,应符合本标准 第6章的相关规定。 8.2.2支架拆除后,应清除混凝土硬化的支架基础并恢复原 地面。 8.2.3上部现浇结构施工应采用无支架或少支架施工工艺;大 跨径门洞应采用贝雷架及钢管支撑。 8.2.4上部现浇结构外模系统宜采用大块钢模板、覆塑模板

    8.2.5城市大型桥梁板、梁、柱宜采用工厂化预制拼装工艺 高强混凝土材料

    8.3.1桥梁施工便道应结合永久道路设计,当占用河道或绿地 时,施工结束后应全部清除 8.3.2桥梁的混凝土应选择商品混凝土,并宜采用粉煤灰等地 材,降低水泥用量。

    8.3.5桥面清扫应采用吸扫方式,降

    9.1.1隧道开挖应根据围岩地质条件、施工断面、施工 按照“性能先进、配套合理、注重工效”的原则,合理选 械设备。

    9.1.2隧道洞口开挖前,施工单位应编制隧道进洞专项施

    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提前采取预加固措施,降低地质灾害 的概率和危害程度。

    9.1.6隧道爆破应采用节能环保水压光面爆破和毫秒延时

    技术,施工中应根据围岩情况优化钻爆设计参数。 0.1.7爆破钻孔应采用湿式凿岩,并应采取炮眼钻杆消声措施 作业人员要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长大隧道可选择爆速高、爆后炮烟少、有害气体含量低的 炸药。

    9.1.10隧道洞身开挖应有良好的通风、照明、调度、高压风 给排水和供电系统,并做好洞内有害气体、粉尘浓度和噪声的 监测。

    9.1.11 隧道洞身施工期间应设置专门的洒水或喷雾装置,定 时、定点洒水或喷雾

    9.1.12隧道洞渣装、运施工宜选用电力驱动机械。

    1隧道洞渣应优先考虑利用: 2弃渣场应有防止发生水土流失、泥石流、滑坡等危害的 措施,并应进行绿化防护。

    9.2.1 初期支护应紧跟开挖及时施作,锚、网、顶、喷相结合。 9.2.2初期支护的喷射混凝土宜采用湿喷工艺,液体速凝剂应 采用环保无碱速凝剂。 9.2.3喷射混凝土时,应采取水幕、通风、集尘器或除尘器等 措施进行降尘。 9.2.4初期支护钢架加工应配置专用弯曲或成型加工设备,并 应采用工厂化预制拼装工艺

    应采用工厂化预制拼装工艺

    9.3.1隧道防排水施工应遵循“防、排、截、堵相结合,因地 制宜,综合治理”原则进行施工,对地表水、地下水要善处理 形成一个完整通畅的防排水系统。 9.3.2隧道防排水材料应符合设计及有关标准要求,不得使用 有毒、污染环境的材料。 9.3.3隧道防排水不得污染环境,排水不得直接排入饮用水源 9.3.4隧道初期支护基面处理及防水板铺挂作业应配置可移动 的专用作业台架

    9.4.1二次衬砌钢筋应集中加工、统一配送:钢筋安装宜采用 专用的钢筋安装台车、钢筋定位卡具;钢筋连接宜采用机械 连接。 9.4.2二次衬砌混凝土施工应采用全断面模板台车、泵送浇筑 工艺、机械振捣密实。 9.4.3二次衬砌混凝土生产应采用自动计量拌和站集中拌和 搅拌运输车运输、混凝土泵送入模的机械化流水作业线。 9.4.4二次衬砌混凝土养护应采用自行式喷淋养护台车。 9.4.5隧道仰拱混凝土浇筑应配置液压仰拱栈桥。 9.4.6衬砌环向施工缝、沉降缝应合理设置,并做好隧道节段 及整体防水处理

    10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

    10.1基坑围护及地基处理

    10.1.1基坑围护及地基处理施工前,应调查清楚基坑开挖范围 内各种管线,经有关单位同意后方可拆除、改移或采取保护 措施。 10.1.2土石方工程应符合本标准第6.1.1条的规定。 10.1.3 在交通量大的地区宜采用盖挖法施工。 10.1.4基坑围护工程应结合工程特点采用支护结构与永久工程 相结合的方法,地下连续墙宜采用两墙合一建造技术。 10.1.5富水地层应结合工程特点采用基坑封闭降水技术,并宜 符合下列规定: 1对土质地层,宜采用灌注桩与高压旋喷桩联合止水; 2对有碎石层、风化岩地层,宜采用地下连续墙止水。 10.1.6基坑围护工程施工应采取下列技术措施: 1富水地层基坑施工应对基坑降水进行回灌和利用; 2采用灌注桩支护结构应采用超灌高度控制技术,水泥土 搅拌桩止水惟幕应使用三轴以上施工设备: 3现场应采用降尘综合技术、隔声墙降噪措施,并应进行 在线监控; 4围护结构施工应选用低噪、环保、节能、高效的机械设 备和工艺; 5宜采用可再利用的工具式钢结构组合内支撑施工技术; 6锚杆(索)施工应采用套管跟进锚杆(索)施工技术和 可回收锚杆(索)技术: 7围护结构施工过程产生的泥浆应进行泥水分离后再外运; 8混凝土内支撑拆除应采用切割技术,并对拆除混凝土加

    以利用; 9富水地层盾构机进出洞区段宜采用冻结法进行加固; 10盾构机进出洞区墙体钢筋应采用玻纤筋

    10.2主体结构及防排水

    10.2.1城币道交通工程场站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工程应采用高强钢筋应用技术、全自动数控钢筋加 工技术、钢筋焊接网片技术、钢筋集中加工配送技术; 2车站顶板施工应采用铝合金模板施工技术、塑料模板施 工技术、木塑模板技术、早拆模板施工技术: 3支撑体系应采用承插型盘扣式钢管脚手架技术、钢木龙 骨技术; 4结合工程实际,利用车站结构对非传统水源回收与利用 技术。 10.2.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区间盾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施工现场应设置专用渣土堆放场,渣土坑应有防渗措施 并及时清理渣土; 2所有作业场所应设置照明设施,隧道内照明灯设置合理 地面照明应在满足施工要求情况下避免光污染: 3盾构施工中,洞内、洞口必须安置足够的排水设备,隧 道内排水应经过多级沉淀达标后方可排入市政排污管道: 4施工前,应根据盾构设备状况、地质条件、施工方法、 进度和隧道掘进长度等条件,选择通风方式、配置通风设备和隧 道内温度控制措施; 5隧道内应使用专用仪器对可燃性或有害气体进行检测, 并应加强通风措施,气体浓度应控制在安全充许范围内; 6盾构施工过程中注浆材料、渣土改良材料等应满足环保 要求; 7泥水盾构机施工时,泥水处理系统应配备压滤机: 8泥水盾构施工时应采用机械方式对废牵泥浆进行分离

    固体废弃物按照弃渣处理,液体应回用处理,不能回用的按规定 处理; 9施工中产生的废弃物应集中存放并定期清理,不得做焚 烧处理; 应采用电力车技术; 11 地铁工程渣场应采用自动喷淋降尘技术; 12 富水地层联络通道应结合工程特点采用冻结法进行 加固; 13 盾构机应采用液压油循环净化再利用技术。 10.2.3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高架结构应采用预制桥拼装、预制 简支U型梁施工技术。 10.2.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防水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采用PVC、EVA、PE防水卷材及玻纤建筑防水材料; 2注浆材料应满足环保要求,宜采用水泥、水玻璃等注浆 材料,运输过程中应采取防泄漏措施

    1应采用PVC、EVA、PE防水卷材及玻纤建筑防水材 2注浆材料应满足环保要求,宜采用水泥、水玻璃等 材料,运输过程中应采取防泄漏措施

    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水利软件、计算,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面充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 采用“可”。 2标准中指明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 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工程施工废弃物再生利用技术规范》GB/T50743 《城镇道路沥青路面再生利用技术规程》CJJ/T43 《橡胶沥青路面技术标准》CJJ/T273

    建筑与市政工程绿色施工技术标准

    《建筑与市政工程绿色施工技术标准》DB37/T5175一2021 经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1年1 月26日以鲁建标字【2021】4号通知批准、发布。 为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和山东省政府建 设生态山东的要求,努力在山东省全面贯彻绿色施工理念,本杨 准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调查研究,总结了近 年来绿色施工的实践经验,同时参考了国外先进技术标准。 为便于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 编制了本标准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 需要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 准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标准规定的 参考。

    目 電次1总则382术语393基本规定..403. 1一般规定403.2环境保护403.3资源节约414施工准备··455施工场地··466房屋建筑工程·476. 1地基基础工程·476. 2主体结构工程496. 4保温和防水工程496.5机电安装及其他工程507地下综合管线及道路工程517.1地下综合管线工程518城市桥梁工程··528.1基础及下部结构工程529城市道路隧道工程·539.1土石方工程5310城市轨道交通工程5410.2主体结构及防排水·5437

    1.0.2本标准主要针对山东省建筑工程、市政工程的绿色施

    1.0.3选用绿色施工技术时同轴电缆标准,应综合考虑工程类型、

    在地的自然条件、周边环境、资源供应及动力条件等因素。

    ....
  • 相关专题: 市政工程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