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T29-245-2021 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标准.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2.0.12结构性能检
针对预制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承载力、挠度、裂缝控制性能等各项指标所进行的检
生产标准3.0.1预制构件生产企业应满足下列
3.0.1预制构件生产企业应满足下列要求: 1具备相应的生产工艺设备和设施; 2具备必要的试验检测条件和能力; 3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健康及安全管理体系; 4宜采用信息化管理技术。 3.0.2预制构件生产前应审核预制构件加工图、参加设计交底并留有记录,预制构件加 工图需变更时应与设计单位及时办理设计变更文件。 3.0.3预制构件生产前应编制生产方案,生产方案宜包括工程概况、编制依据、生产组 织或准备、模具制作或改制方案、生产进度计划、模具配置计划、资源计划、生产工艺及 流程、生产过程技术质量管理或控制,雨季、冬期、安全生产措施,及成品码放、储存、 运输和保护专项技术方案等;必要时应进行预制构件脱模、吊运、码放、翻转及运输等相 关内容的承载力验算。 3.0.4预制构件生产企业的检测、试验、张拉、计量等设备及仪器仪表均应检定合格, 并应在有效期内使用。 3.0.5预制构件制作前,应按设计要求和混凝土工作性要求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必 要时应在预制构件生产前进行样品试制。 3.0.6预制构件所用的原材料质量,钢筋加工和连接的力学性能,混凝土的强度,装饰 材料、保温材料及连接件、机电线盒等预理件的质量均应根据现行有关标准进行检查试验 出具试验报告并按有关规定存档备案。 3.0.7预制构件的质量检验应按模具、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等四个检验项目进行, 检验时对新制作或改制后的模具、钢筋成品和预制构件应按件检验,重复使用的定型模具 应定期检验;对原材料、预理件、钢筋半成品等应分批随机抽样检验;对混凝土拌合物工 作性、混凝土强度和构件的结构性能应按批检验。 3.0.8模具、钢筋、混凝土和预制构件的制作质量,均应在班组自检、互检、交接检的 基础上,由专职检验员进行检验。
1主控项目的质量检验均应合格; 2一般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合格;当采用计数检验时,除专门要求外,一般项目 的合格点率应达到80%及以上,不合格点的偏差不得超过允许偏差的1.5倍,且不得有严
重缺陷; 3具有完整的生产操作依据和质量检验记录。 3.0.10检验资料应完整,内容应包括混凝土、钢筋及受力埋件质量证明文件、主要材料进 场复验报告、构件生产过程质量检验记录、强度试验记录(或报告)及其试验或检验记录。 质量检验记录表格可按附录B执行。 3.0.11应根据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试验、检验资料,判定预制构件的质量。当上述 各检验项目的质量均合格时,方可判定为合格产品。 3.0.12合格的预制构件应在构件表面作出标识,标识内容应包括工程名称、构件型号、 生产日期、生产单位、合格标识等。 3.0.13预制构件出厂应及时向使用单位出具预制混凝土构件出厂合格证;不合格的预制 构件不得出厂。 3014预制构件在生产 任搞玩减湿法
4.1.1模具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满足构件生产时浇筑混凝土的重量、 侧压力、工作荷载及周转次数的要求。 4.1.2模具应支、拆方便,且应便于钢筋安装、预理件固定和混凝土浇筑、养护。 4.1.3模具和台座应建立使用和保管制度。 4.1.4脱模剂应具有良好的隔离效果,且不得影响脱模后混凝土表面的后期装饰
用作底模的合座、胎模及铺设的底板等均应平整光洁。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或测量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或测量。
4.2.2模具及所用材料、配件的品种、规格等应符合设计要
装和定位均应有可靠固定措施。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摇动检查, 4.2.4清水混凝土构件模具面板材料应能保证脱膜后所需的饰面效果,且接缝应紧密 不得漏浆、漏水。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或测量。
1.3.1模具内表面的脱模剂应涂刷均匀、无堆积,且不得沾污钢筋;在浇筑混凝土前 模具内应无杂物。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验查数量:全数检查:
3.2清水混凝土预制构件模具的清水模具面的外观质量缺陷应符合表4.3.2的规定。 检香数量:全数检查。
清水混凝土预制构件模具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浮
.3预制板类构件模具安装尺寸充许偏差应符合表4.3.3的规定 检查数量:新制或大修后的模具应全数检查:使用中的模具应定期检查
4.3.3预制板类构件模具安装尺寸充许偏差应符合表4.3.3的规定。
3预制板类构件模具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用靠尺紧靠在接缝处的较高拼板上,用楔形塞尺量测,拼板表面高低差0. 5靠尺下平面与低拼板上表面之间的最大缝隙方法见附录A.1.15,数量为均匀分布3点,取其中偏差10起拱或下垂±2绝对值最大值注:L为模具与混凝土接触面中最长边的尺寸。4.3.4预制墙板类构件模具安装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3.4的规定。检查数量:新制或大修后的模具应全数检查;使用中的模具应定期检查。表4.3.4预制墙板类构件模具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允许偏差项次检验项目、内容检验方法(mm)用钢尺量平行于模具宽、高度方向量测两端及中间部,宽度、高度1, 2取其中偏差绝对值最大值用钢尺量测两端和中部,取其中偏差绝对值最大值;高2厚度±1度变化的模具,应分别测量清水面1用2m靠尺安放在模具面上,用楔形塞尺量测靠尺与模具3表面平整度非清水面2面之间的最大缝隙在矩形模具的最大平面部分,用钢直尺量测两个对角线对角线差3长度,取其差值的绝对值沿侧模长度方向拉线,用钢尺量测与混凝土接触的侧模5侧向弯曲L/1500且≤2面和拉线之间的最大水平距离,减去拉线端定线垫板的厚度四对角拉两条线,量测两线交点之间的距离,其值的2扭翘L/1500且≤2倍为扭翘值7组装间隙1用塞尺量测,取最大值用靠尺紧靠在接缝处的较高拼板上,用楔形塞尺量测,8拼板表面高低差0. 5 靠尺下平面与低拼板上表面之间的最大缝隙位置偏移2方法见附录A.1.139门窗口规格尺寸2用尺量测对角线差2用尺量测中心线位置偏移2用尺量测纵横两个方向的中心线位置,取其中较大值10 键槽长度、宽度±2用尺量测3点,取其中较大值深度±1用尺量测3点,取其中较大值注:L为模具与混凝土接触面中最长边的尺寸。4.3.5预制梁柱类构件模具的安装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3.5的规定。检查数量:新制或大修后的模具应全数检查;使用中的模具应定期检查。1
5.1.1钢筋、预应力筋及预埋件入模安装固定后,浇筑混凝土前应进行构件的隐蔽工程 质量检查,内容应包括: 1钢筋的牌号、规格、数量、位置和间距等; 2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质量、接头面积百分率、搭接长度、锚 固方式、锚固长度等; 3箍筋、横向钢筋的弯折角度及平直段长度; 4预应力筋、锚具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等; 5预留孔道的规格、数量、位置,灌浆孔、排气孔、锚固区局部加强构造等; 6预理件、吊环、插筋的规格及外露长度、数量和位置等; 7灌浆套筒、预留孔洞的规格、数量和位置等; 8保温层位置和厚度,保温连接件的规格、数量、位置、方向、垂直度、锚固深度 保护层厚度、固定方式等; 9预埋线盒和线管的规格、数量、位置及固定措施; 10钢筋保护层。 5.1.2钢筋焊接应按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制作试件进行焊 接工艺试验,试验结果合格后方可进行焊接生产。 5.1.3钢筋机械连接应按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的规定制作试 件进行机械连接工艺试验,试验结果合格后方可进行生产。 5.1.4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按现行行业标准《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JGJ355 的规定制作试件进行套简灌浆工艺试验,试验结果合格后方可用于预制构件生产。 5.1.5预制构件采用保温连接件时,应有专项设计并按产品应用技术要求进行安装。
5.2.1钢筋、预应力筋等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进场检验,其力学性能和 量偏差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批检查。 检验方法:检香力学性能及重量偏差试验报告
5.2.2冷加工钢筋的抗拉强度、延伸率等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现行有关
查数量:按批检查。 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进场复验报
5.2.3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进块
收规范》GB50204、《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的规定进行质量检验,其 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的规定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检验报告。
等的有关规定进行质量检验,其结果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检验报告。
术规程》JGJ355的规定进行质量检验,其结果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现行行业标准《钢筋套简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JGJ355的规定确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检验报告。
回长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和量测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进场时、使用前观察
5.3.2锚具、夹具、连接器,金属螺旋管、灌浆套筒、机械连接套筒、保温连接件、石 材或瓷板背面卡勾、预埋件等构配件的外观应无污物、锈蚀、机械损伤和裂纹。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进场时、使用前观察,
5.3.3成型钢筋的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方
收规范》GB50204的规定进行进场质量检验,其结果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 检查数量:按批检验; 检验方法:观察、量测
5.3.4钢筋半成品的外观质量要求应符合表5.3.4的规定。
检查数量:每一工作班检验次数不少于1次,每次以同一班组同一工序的 为一批,每批随机抽件数量不少于3件。
表5.3.4钢筋半成品外观质量要求
5.3.5钢筋半成品的尺寸偏差应符合表5.3.5的规定, 检查数量:每一工作班检验次数不少于1次,每次以同一工序同一类型的钢筋半成品 为一批,每批随机抽件数量不少于3件。 检查方法:按本标准附录A观察和用尺量
表5.3.5钢筋半成品尺寸允许偏差
注:d为钢筋直径(mm)
检查数量:每一工作班检验次数不少于1次,每次以同一工序同一类型的预埋件为一 批,每批随机抽件数量不少于3件,
表5.3.6预埋件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绑扎成型的钢筋骨架或网片周边两排钢筋不得缺扣,绑扎骨架其余部位缺扣、松 量不得超过绑扣总数的20%,且不应有相邻两点缺扣或松扣;对于双向受力的构 窃骨架应全数绑扎,缺扣、松扣的数量总和不得超过总数的3%。
5.3.7绑孔成型的钢筋骨架或 扣的总数量不得超过绑扣总数的20%,且不应有相邻两点缺扣或松扣;对于双向受力的构 件,钢筋骨架应全数绑扎,缺扣、松扣的数量总和不得超过总数的3%。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及摇动检查。 5.3.8焊接成型的钢筋骨架或网片应牢固、无变形。焊接骨架漏焊、开焊的总数量不得 超过焊点总数的4%,且不应有相邻两点漏焊或开焊。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数量:以同一班组同一类型成品为一检验批,在逐件目测检验的基础上, 1件 5%, 且不少于 3 件,
表5.3.9钢筋成品尺寸充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5.3.10钢筋及预埋件安装尺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5.3.10的规定。
5.3.10钢筋及预埋件安装尺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5.3.10的规定
10钢筋及预理件安装)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表5.3.10钢筋及预埋件安装尺寸充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能。 6.1.3混凝土试件应在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频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的同配合比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每次制作试件不少于三组,其中取一组进行标准养护。 6.1.4蒸汽养护的预制构件,其强度评定混凝土试件应随同构件蒸养后,再转入标准条 件养护共28d。构件脱模起吊、预应力张拉或放张的混凝土同条件试件,其养护条件应与 构件生产中采用的养护条件相同。 5.1.5带面砖、石材饰面一次反打成型的预制构件,其面砖、石材的安装质量应符合设 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6.1.6带夹心保温材料成型的预制构件,其保温板和连接件的安装质量应符合专项设计 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产品应用技术手册等的规定
6.2.1混凝土、后张预应力孔道灌浆原材料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批检查。 检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进场复验报告。 6.2.2面砖、石材等装饰面层材料的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批检查。 检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进场复验报告。 6.2.3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外墙板用保温材料的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 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批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进场复验报告
检查数量:按批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进场复验报告。
检查数量:每工作班检验不应少于1次。 检验方法:按配合比通知单内容逐项核对,并作出记录。 6.2.5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强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 的规定进行分批评定,混凝土强度评定结果应合格。 检查数量:按批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混凝土强度报告及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记录。 6.2.6预制构件的混凝土耐久性指标应符合设计规定。 检查数量:按同一配合比进行检查
6.2.6预制构件的混凝土耐久性指标应符合设计规定,
检查数量:按同一配合比进行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混凝土耐久性指标试验报告。
6.3.1拌制混凝土所用原材料的数量应符合混凝土配合比的规定。混凝土原材料每盘称 量的偏差不应大于表6.3.1规定。 检查数量:每工作班不应少于一次: 检验方法:检查复核称量装置的数值
量的偏差不应大于表6.3.1规定。 检查数量:每工作班不应少于一次; 检验方法:检查复核称量装置的数值
表6.3.1混凝土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允许偏差
6.3.2拌合混凝土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据测定结果调整材料用量,提出混凝 土施工配合比。当遇到雨天或含水率变化大时,应增加含水率测定次数,并及时调整水和 骨料的重量。 检查数量:每工作班不应少于一次: 检验方法:检查砂、石含水率测量记录及施工配合比。
检查数量:按批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3.5保温板、保温连接件的安装定位尺寸偏差应符合专项文件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 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用尺量测。 3.6预制构件成型后应按生产方案规定的混凝土养护制度进行养护;当采用加热养护 于,升温速度、恒温温度及降温速度应不超过方案规定的数值。 检查数量:按批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养护及测温记录。
检查数量:按批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7.1.1预制构件生产时应制定措施避免出现外观质量缺陷。预制构件的外观质量缺陷根 据其影响预制构件的结构性能、安装和使用功能的严重程度,可按表7.1.1的规定划分严 重缺陷和一般缺陷。
表7.1.1预制构件外观质量缺陷
7.1.2预制构件拆模后应及时对其外观质量进行全数目测检查,对其尺寸偏差进行抽样 实测检查;对于出现的外观质量一般缺陷应按技术方案要求对其进行处理,并对该预制构 件外观质量进行重新检查。 7.1.3预制构件的结构性能检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范》GB50204的规定。
7.2.1预制构件结构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
7.2.1预制构件结构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1预制构件结构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验数量:按批检查。 检验方法:结构性能检验报告或有关质量记录。
7.2.2预制构件的脱模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应根据构件脱
确定,且不得低于混凝土设计强度的75%。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混凝土试验报告。
;采用后张法生产的预制构件,预应力筋出现断裂或滑脱总根数不得超过2%,且同 应力筋中钢丝不得超过1根。 检查数量:逐件检验;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张拉记录。
2.4先张构件预应力筋实际建立的预应力值与设计规定检验值的相对允许偏差不 +5%
检查数量:每工作班应抽查1%,但不应少于3件。 检验方法:检查预应力筋应力检测记录。
允许偏差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应超过土6%。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张拉记录
7.2.6后张构件预应力筋的孔道灌浆应密实、饱满。
检查数量:逐件检验; 检验方法:观察和检查灌浆记录。
检查数量:逐件检验; 检验方法:观察和检查灌浆记录
7.2.7预制构件的预埋件、插筋、预留孔的规格、数量、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7.2.7预制构件的预埋件、插筋、预留孔的规格、数量、位置应符
7预制构件的预理件、插筋、预留孔的规格、数量、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和量测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和量测。
7.2.8预制构件的粗糙面深度、面积等应满足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
2.8预制构件的粗糙面深度、面积等应满足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和量测。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和量测。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和量测
7.2.10陶瓷类装饰面砖与构件基面的粘结强度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工禾
强度检验标准》JGJ110和《外墙饰面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JGJ126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同一工程、同一工艺的预制构件分批抽样检验; 检验方法:检查面砖粘结性能检验报告。
检查数量:按同一工程、同一工艺的预制构件分批抽样检验; 检验方法:检查保温板材料进场试验报告、隐蔽工程检查记录、安装质量检验资料 外墙板保温性能试验报告等
7.2.12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外墙板的内、外叶板之间的连接件承载能力应符合设计要
检验数量:按同一工程、同一工艺的预制构件分批抽样检验; 检验方法:检查保温连接件进场试验报告、隐蔽工程检查记录、安装质量检验资料、 连接件拉拔和抗剪试验报告等。
7.2.13预制构件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且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 尺寸偏差。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1定义:模具与混凝土接触面中最长边的尺寸。 2检验方法:用尺量平行于模具长度方向的任何部位。
1定义:模具与混凝土接触面中,横向垂直于长度方向边的尺寸。 2检验方法:用尺在模具的中部或端部量测
1定义:模具与混凝土接触面中,竖向垂直于长度或宽度方向边的尺寸。 2检验方法:用尺在侧模的任何部位量测;高度变化的模具,应在最高部位和最低 部位各量测一点,记录其中最大偏差值
检验方法: 1空心板构件模具:用尺量测端模中间孔的上、下部位最小断面。 2正向生产的槽形板构件模具:将靠尺靠在两个侧模顶面,用尺量测靠尺下平面与 槽模上平面之间的距离。 3反向生产槽形板构件模具:用尺量测吊帮模下平面与板面底模上平面之间的距离 4其它构件模具:用尺量测板部位侧模的高度。
检验方法: 1空心板构件模具:用尺量测端模中间部位两个孔之间的最小水平断面尺寸 2槽形板构件模具:在纵肋或横肋的中部,用尺量测肋上口宽度
检验方法:在矩形模具的最大平面部位,用尺分别量测两个对角线的长度,取其 之差值。
A. 1. 7 侧向弯曲
1定义:模具侧模全长与平行于长度方向直线之间的最大水平偏差。 2检验方法:沿侧模长度方向拉线电气标准规范范本,用尺量测与混凝土接触的侧模面和拉线之 大水平距离,减去拉线端定线垫板的厚度。
A.1.8 表面平整度
1定义:模具与混凝土接触面全平面与局部平面的高低偏差。 2检验方法:用2m靠尺安放在模具与混凝土接触面任何平面部位,用楔形塞尺量测 靠尺与模具面之间的最大缝隙。
1定义:模具底模四个角端的水平高低差。 2检验方法:用调平尺在两端量测。也可以用四对角拉两条线,量测两线之间 其值的2倍为扭翘值
A.1.10中心线位置偏移
A. 1. 11 拼板表面高低差
用尺量测纵横两个方向的中心线位置,记
1定义:模具拼接部位,不在同一平面上, 2检验方法:用靠尺紧靠在接缝处的较高拼板上,用楔形塞尺量测,靠尺下平面与 低拼板上表面之间的最大缝隙。
1定义:模具端模与底模或侧模的垂直偏差。 2检验方法:模具组装后,用方尺的一边靠紧底模或侧模的表面,另一边接触端模 表面学校标准,用形塞尺量测靠尺下平面与端模表面之间的最大缝隙,
....- 质量标准
-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