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0324-2014 冻土工程地质勘察规范.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具有负温或零温度并含有冰的土(
地壳表层寒季冻结,暖李文全部融化的土(岩)。
frozen ground soi
市政工艺、技术2.1.5多年冻土上限
2. 1.6多年冻土下限
每年寒李冻结、暖季融化的地壳表层,其下卧层为融土层或 衔接多年冻土层
每年寒季冻结、暖季融化的地壳表层,其下卧层为多年冻土 层。
在一定负温条件下,冻土中未冻水质量与王土质量之比
2.1.12地温年变化深度
groundtemperature
地表以下,地温在一年内变化不超过士0.1℃的深度,也称年 零较差深度。
2.1.14冻土地温特征参数
ground temperature
groundtemperature
冻土年平均地温,地温年变化深度,活动层底面以下的冻土地 温年平均值、年最高值和年最低值的总称,
2.1.15融化下沉系数
2. 1.17 冻胀量
土体在冻结过程中的冻胀变形增量
2. 1. 19 冻胀力
2.1.21泥炭化程度
2. 1. 22冻土现象
中易溶盐的质量与土骨架质量之比
土体中水的冻结和融化作用所产生的新形成物和中小型地 形,如冰椎、冻胀丘、融冻泥流和热融滑塌等冻土现象。
2. 2. 1 冻土物理特性指标:
3. 1.1寒区冻土应按下列要求进行分类
3冻土分类和冻胀、融沉性分级
1应按冻结状态的持续时间,分为多年冻土、隔年冻土和季 节冻土,并应符合本规范第A.0.1条规定; 2应根据多年冻土形成和存在的自然条件,分为高纬度多年 冻土和高海拔多年冻土; 3应根据多年冻土分布的连续程度,分为大片多年冻土、岛 状融区多年冻土和岛状多年冻土。 3.1.2寒区冻土应按冻土冻融活动层与下卧土层关系,分为季节 冻结层(季节冻土区)和季节融化层(多年冻土区),并应符合本规 范第A.0.3条规定。
3.1.3多年冻土应按下列要求进
1可按冻土的含冰量及特征分为少冰冻土、多冰冻土、富冰 冻土、饱冰冻土和含土冰层五种冻土工程类型,含冰特征描述应符 合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其中少冰冻土、多冰冻土应划分为低含 冰量冻土,富冰冻土、饱冰冻土和含土冰层应划分为高含冰量冻 土; 2当冰层厚度大于25mm,且其中不含土时,应定名为纯冰 (ICE); 3可根据多年冻土的年平均地温分为高温冻土和低温冻土; 其中高温冻土年平均地温不应低于一1.0℃,低温冻土年平均地温 应低于一1.0℃; 4可按体积压缩系数(αfo)或总含水率()划分为坚硬冻土、 塑性冻土和松散冻土;其中坚硬冻土体积压缩系数αo不应大于
)盐渍化冻土的盐渍度()应按下式计算:
=×100(%) gd
1)泥炭化冻土的泥炭化程度(),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m一 冻土中含植物残渣和泥炭的质量(g);
me×100(%) gd
土的冻胀和多年冻士融沉性分级
3.2.1李节冻土和李节融化层土的冻胀性分级,应根据土层的平 均冻胀率"的大小划分为不冻胀、弱冻胀、冻胀、强冻胀和特强冻 胀五级,并应符合表3.2.1的规定。冻土层的平均冻胀率n应按 下式计算:
式中:△,一地表冻胀量(mm); h冻结层厚度(mm)。
表3.2.1季节冻土与季节融化层土的冻胀性分级
续表 3. 2. 1
注:1p为塑限,w为冻前天然含水率在冻层内的平均值(%)。 2盐渍化冻土不在表列。 3塑性指数大于22时,冻胀性降低一级。 4小于0.005mm粒径含量大于60%时,为不冻胀土。 5当碎石类土的填充物大于全部质量的40%时,其冻胀性按填充物土的类别判定。 6隔水层指季节冻结、季节融化活动层内的隔水层。 7对冻胀变形敏感的工程尚应分析冻胀类别为“不冻胀”土的微冻胀性对工 程的影响。 8表中设计冻深Z.按本规范附录D计算
注:1Wp为塑限,为冻前天然含水率在冻层内的平均值(%)。 2盐渍化冻土不在表列。 3塑性指数大于22时,冻胀性降低一级。 4小于0.005mm粒径含量大于60%时,为不冻胀土。 5当碎石类土的填充物大于全部质量的40%时,其冻胀性按填充物土的类别判定。 6隔水层指季节冻结、季节融化活动层内的隔水层。 7对冻胀变形敏感的工程尚应分析冻胀类别为“不冻胀”土的微冻胀性对工 程的影响。 ? 表中设计冻深Z.按本规范附录D计算
注:1,为塑限,为冻前天然含水率在冻层内的平均值(%
3.2.2多年冻士的融化下沉性分级.应根据冻十的融化下没系数
5.2.2多年冻王的融化下沉性分级,应根据冻土的融化下沉系数 8。的大小划分为不融沉、弱融沉、融沉、强融沉和融陷五级,并应 符合表3.2.2的规定。冻土层的平均融化下沉系数。应按下式 计算:
武中:h1、ei 分别为冻土试样融化前的高度(mm)和孔隙比 h2 e2 分别为冻土试样融化后的高度(mm)和孔隙比
表3.2.2多年冻土的融沉性分级
续表 3. 2. 2
主:1为总含水率(%),包括冰和未冻水;Wp为塑限, 2盐渍化冻土、泥炭化冻土、腐殖土、高塑性黏土不在表列。
4冻土工程地质勘察基本要求
4.1.1冻土工程地质勘察应包括冻土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勘
4.1.1冻土工程地质勘察应包括冻土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勘 探、冻土取样、室内试验和原位测试、观测,以及冻土工程地质条件 评价、预测
4.1.2冻土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应包括下列内容
4.1.2冻土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应包括下列内
1搜集工程建设项目的规模及建筑的类别,地基基础设计 施工的特殊要求及设计参数; 2搜集、整理与分析有关勘察报告、航卫片、室内外试验结果 及科学研究文献报告,根据冻土的非均质性及随时间、人为活动的 可能变化,确定勘察方法和工作量; 3通过搜集资料、踏勘、调查与测绘,初步了解建筑场地冻土 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主要的冻土工程地质问题: 4应用搜集或勘察的资料,结合工程经验的判断和分析,对 冻土工程地质条件作出评价,对设计、施工、防治处理及环境保护 方案提出建议,并对建筑后的冻土工程地质条件变化作出预测
4.1.3工程重要性等级可根据冻土地区建设工程的重要性及冻
王工程地质问题造成工程破坏后果的严重性,按下列规完分级
程且破环后果不产重,应为三级工程。 .1.4冻土地区建设工程场地的复杂程度可按下列规定分级: 1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应为一级场地(复杂场地): 1)冻土现象强烈发育; 2)对建设工程抗震危险地段、不利地段:
3)不良地质作用强烈发育; 4)冻土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5)地形地貌复杂。 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应为二级场地(中等复杂场地): 1)冻土现象一一般发育; 2)对建设工程抗震一般地段; 3)不良地质作用一般发育; 4)冻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5)地形地貌较复杂。 3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应为三级场地(简单场地): 1)冻土现象不发育; 2)对建设工程抗震有利地段; 3)不良地质作用不发育; 4)冻土生态环境未遭到破环; 5)地形地貌简单。 .1.5地基等级可根据冻土地区建设工程地基的复杂程度,按下 创规定分级: 1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应为一级地基(复杂地基): 1)岩土种类多,性质变化大,冻土层上水、层间水发育; 2)厚层地下冰发育; 3)冻土工程类型属含土冰层或饱冰冻土; 4)岛状多年冻土地段; 5)冻土温度高于一1.0℃。 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应为二级地基(中等复杂地基): 1)岩土种类较多,性质变化较大,冻土层上水、层间水较发 育; 2)地下冰较发育; 3)冻土工程类型属富冰冻土或多冰冻土; 4)冻土温度为一1.0℃~一2.0℃。
3)不良地质作用强烈发育; 4)冻土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5)地形地貌复杂。 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应为二级场地(中等复杂场 1)冻土现象一般发育; 2)对建设工程抗震一般地段; 3)不良地质作用一般发育; 4)冻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5)地形地貌较复杂。 3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应为三级场地(简单场地): 1)冻土现象不发育; 2)对建设工程抗震有利地段; 3)不良地质作用不发育; 4)冻土生态环境未遭到破环; 5)地形地貌简单。
3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应为三级地基(简单地基): 1)岩土种类单一,性质变化不大; 2)地下冰不发育; 3)冻土工程类型属少冰冻土; 4)冻土温度低于一2. 0℃。
4.1.6冻土工程地质勘察等级可根据冻土地区工程重要性等纟
在冻王地区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地基复 杂程度等级中有一项为二级或二级以上的冻土工程地质勘察项 目,应为甲级勘察; 2在冻土地区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地基复 杂程度等级均为三级的冻土工程地质勘察项目,应为乙级勘察。 4.1.7冻土工程地质勘察宜分阶段进行,勘察阶段应与设计阶段 相适应。
4.1.8勘探点可分为一般性勘探点和控制性勘探点,控制
点的数量不应少于勘探点总数的1/3。勘探线和勘探点间距应 据不同行业、勘察阶段及地基复杂程度等级确定
4.1.9冻土的描述内容应包括颜色、有机质含量泥炭化
渍化程度、颗粒组成、冻土构造、冻结程度、分凝冰的肉眼可见程度 及大小等,其中冻土构造野外鉴别描述应符合本规范附录E规定
4.1.10冻土工程地质勘察可按勘察阶段要求进行原位测试和
内试验,其测试、试验方法应按本规范附录F、附录G、附录H及 现行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规定执行
4.1.11多年冻王地区工程地质勘察应设地温观测孔,并应进行
度等级均为一级的工程项目,应设定位观测点。观测内容宜包括 多年冻土地温、地基土的冻胀与融沉特性,以及人为工程活动、自
然条件变化引起的相关现象和变化过程。
4.2.1多年冻土地区工程地质勘察应包括下列工作内谷:
4.2.1多年冻王地区工程地顶勋察应包宿 1查明多年冻土类型、分布范围和特征,及其与地质一地理 环境的相互关系; 2查明季节融化深度与多年冻土层厚度,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3查明多年冻土层的物质成分、含冰率及冻土工程类型、冻 土构造类型、地下冰层的厚度及分布特征; 4查明多年冻土层年平均地温、地温年变化深度; 5查明多年冻土层物理力学及热学性质、冻土融化下沉特 性,提供设计所需参数; 6查明多年冻土区内融区的成因、分布特征,及其与冻土条 件、自然因素和人为工程活动的关系; 7查明地表水及地下水的贮运条件,及其与多年冻土层的相 互关系和作用; 8查明冻土现象类型、特征和发育规律及其对工程的影响与 危害; 9对冻土工程地质条件作出评价,预测工程建设及运营期间 冻土一工程一环境条件的变化和相互影响,提出合理的措施与建议。 4.2.2季节冻土地区工程地质勘察宜包括下列工作内容: 1 查明季节冻结深度和特征及其与地质一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2 查明季节冻结层的含冰特征及其空间分布和变化; 3 查明季节冻结层的物质成分与含水特征; 4查明季节冻结层岩土的物理力学及热学性质,土的冻胀特 性,提供设计所需参数; 5查明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及与地表水的关系; 6查明场地冻土现象类型、成因、分布,评价场地和地基稳定 性及其发展趋势。
4.3冻土工程地质区划原则
4.3.1冻土工程地质区划应反映冻土工程地质条件并上
4.3.1冻土工程地质区划应反映冻土工程地质条件,并应根据不 同建设项目的勘察阶段的相应要求,提出冻土工程地质评价
同建设项目的勘察阶段的相应要求,提出冻土工程地质评价
4.3.2冻土工程地质区划原则,应符合下列规定
1第一级分区应按多年冻土或季节冻土分布的区域性和地 带性特征划分; 2第二级分区应在第一级分区的基础上,按冻土地温、地质 构造、地貌特征划分; 3第三级分区应在第二级分区的基础上,按冻土工程地质条 件、主要物理力学及热学特征、地下冰、冻土现象的分布划分。 4.3.3各级分区应包括第一级分区、第二级分区和第三级分区,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第一级分区应包括下列内容: 1)多年冻土类型、分布、范围与厚度; 2)地貌单元; 3)多年冻土的年平均地温; 4)冻结沉积物的成因类型; 5)主要冻土现象及主要冻土工程问题等。 2第二级分区除应包括本条第1款的内容外,还应包括下列 内容: 1)冻土地温带,划分应符合表4.3.3的规定:
4.3.3多年冻土地温带划分
2)冻王的成分、冰包裹体的性质、分布及其所决定的冻土构 造和埋藏条件; 3)多年冻土及融区的分布面积、厚度及其连续性; 4)季节冻结层及其与下卧多年冻土层的衔接关系; 5)表明各地带的冻土现象、年平均气温、地下水、雪盖及植 被等基本特征。 3第三级分区除应包括本条第1、2款的内容外,还应包括下 列内容: 1)各建筑地段冻土的含冰程度及冻土工程类型、物理力学 和热学性质; 2)按冻土工程地质条件及其物理力学参数,划出不同的冻 土工程地质分区地段,并作出评价。
4.4冻土工程地质评价
4.4.1冻王工程地质评价应包括冻土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和自然 条件变化、人类活动影响所引起的冻土工程地质条件及环境变化 的评价
4.4.2冻土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应包括下列内容
1冻王类型及分布、成分、构造、性质、厚度评价; 2冻土现象的类型、规模、动态变化及其发育规律; 3冻土温度状况的评价,包括可能由地表积雪、植被、水体 沼泽化、大气降水渗透作用、土壤含水率、地形等因素所引起的变 化; 4季节冻结与季节融化深度; 5冻土物理力学及热学性质; 6冻土工程地质条件因外界环境因素变化的预测及评价。 4.4.3对冻土工程地质环境变化的影响,其评价应包括下列内 容: 1自然条件改变对冻土工程地质环境所造成的影响:
2人类工程活动对多年冻土工程地质环境所造成的影响; 3 冻土现象类型及其变化特点; 4 冻土工程地质条件变化状况; 5工程建设及运营期间冻土工程地质条件的变化情况; 6 冻土工程地质环境因外界因素变化的预测及评价。 4.4.47 冻土工程地质评价应提出地基土的利用原则及其相应的 保护和防治措施的建议
4.5冻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4.5.1冻士工程地质勘察成果报告应在搜集、调查、测
4.5.1冻土工程地质勘察成果报告应在搜集、调查、测绘、动探 测试、试验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分析和编制。 4.5.2冻土工程地质勘察成果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1拟建工程概述; 2勘察目的、要求和任务; 3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布置及工作量; 4场地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不良地质及特殊岩 土、冻土特征、冻土现象、物理力学性质、热学性质; 5冻土试验参数的分析与选用; 6冻土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及环境变化影响评价; 场地稳定性和适用性的评价; 8 地基冻胀性和融沉性评价; 9 场地利用、整治、改造方案及地基基础设计原则的建议; 10工程建设和运营期间可能发生的冻土工程地质问题的预 测、监控、预防措施的建议。 4.5.3 冻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可包括下列图件: 1 勘探和试验点平面布置图; 2 冻土工程地质平面分区图; 3 冻土工程地质面图(纵、横部面); 4 冻土工程地质柱状图(包括冻土工程地质综合柱状图);
5 室内试验资料及图表; 6 原位测试及地温观测图表; 1 冻土利用、整治、改造方案的有关图表; 8 冻土工程计算图表; 9 其他有关资料(包括素描、照片和图件)等。 .5.4 除冻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外,可根据任务要求,提交单项
5 室内试验资料及图表; 6 原位测试及地温观测图表; 冻土利用、整治、改造方案的有关图表; 冻土工程计算图表; 其他有关资料(包括素描、照片和图件)等。 .5.4 除冻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外,可根据任务要求,提交单项
5冻士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
5.1.1冻士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可行性研究勘察阶段,应收集航片、卫片、区域地质、区域 冻土和地区性建设经验等有关资料,并应进行现场踏勘; 2初步勘察阶段,对一般场地应进行冻土工程地质调查,对 冻土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的场地,应进行冻土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 3详细勘察阶段,应在初步勘察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拟建工 程特性对专门的冻土工程地质问题进行补充调查; 4大范围和长距离线性工程,宜结合遥感解译进行。 5.1.2冻土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的范围与比例尺,应符合下列规 定: 1冻土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范围应结合区域地质构造、多年 冻土特征、水文地质条件、冻土现象分布特征、拟建工程特性等因 素综合确定; 2测绘比例尺,可结合勘察阶段选用,对冻土工程地质条件 复杂的场地和对工程安全影响严重的冻土现象,其测绘比例尺和 范围宜放大。
1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抗震设防烈度、地震动参数、地形地 貌特征; 2多年冻土的类型、厚度、含冰程度及冻土工程类型、上(下) 限埋深、分布特点、多年冻土年平均地温及地温年变化深度,其中 冻土上限埋深可结合本规范附录K确定,地温年变化深度等参数 可按本规范附录L计算;
3多年冻土及活动层的岩性成分; 4地表植被的类型、分布特点及覆盖度; 5地表水体的类型、分布及补给、排泄条件; 6地下水的类型、水位理深、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7冻土现象的类型、分布、发生发展规律及对工程建设和运 营的影响; 8融区的类型、规模、分布及其对工程建设和运营的影响; 9多年冻土环境的特点、变化特征: 10收集气温、降水量等工程设计所需气象资料,评价建筑场 地的地表排水条件; 11收集已有冻土工程建筑经验的冻土地基类型、建筑基础 形式、人为上限、工程措施及有效性、环境保护措施等相关资料。 5.1.4冻土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提交的资料,应包括下列内容: 1 调查、测绘说明书; 冻土工程地质测绘实际材料图; 3 综合冻土工程地质图或分区图: 4 冻土工程地质剖面图; 5 综合地质柱状图; 6各种素描图、照片、录像资料等。
5.2冻土现象调查与测绘
5.2.1在多年冻土地区,应对危害工程的冰椎、冻胀丘、厚层地下 冰、融冻泥流、热融滑塌、热融湖塘、热融洼地、冻土沼泽、冻土湿地 等冻士现象进行调查与测绘
5.2.2冻土现象的调查与测绘的工作深度应根据工程类型和勘 察阶段确定。测绘可采用目测法、半仪器法或仪器法进行。在冻 土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地段,对工程有重大影响的冻土现象,应设观 测点进行观测。
1 调查与测绘说明书; 2综合冻土工程地质图; 3 冻土工程地质剖面图; 4勘探、观测、试验及影像资料等。 5.2.4 冰椎、冻胀丘的调查与测绘,应符合下列规定: 1调查与测绘时,应区分季节性和多年生冰椎、冻胀丘,遇下 列情况时,应按冰椎与冻胀丘地段进行工作: 1)泉水出露的斜坡地段; 2)存在较大范围的土丘或鼓丘痕迹地带; 3)有冰椎及冻胀丘活动纪录的地点。 2调查、测绘范围应包括冰椎、冻胀丘分布区及对冰椎、冻胀 丘发育过程有明显影响的相邻地段。 3冰椎、冻胀丘的调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1)冰椎与冻胀丘分布区的气温、季节冻结与季节融化深度、 多年冻土特征及地温状况; 2)冰椎、冻胀丘的成因、规模、发育状况、变化规律与分布范 围; 3)冰椎、冻胀丘分布地段的地形地貌、植被、地层岩性、地质 构造与水文地质条件; 4)根据工程设计需要采取代表性土样、水样进行有关试验。 4冰椎、冻胀丘的调查宜在其发育期每年的1月~4月进 行,可采用钻探与地球物理勘探相结合的方法,勘探点和剖面的布 置数量应能查明该地段地层结构、岩性成分、水文地质条件,钻孔
5.2.5厚层地下冰的调查与测绘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冻土中冰层厚度大于300mm或间隔20mm~30mm冰 层累计厚度大于300mm时,应按厚层地下冰进行勘察; 2调查、测绘范围应包括厚层地下冰分布地段和对厚层地下 冰发育有明显影响的相邻地段;
3厚层地下冰调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1)分布区的气候、地形地貌、植被: 2)地下冰的成因、类型及其发育状况; 3)地下冰的围岩性质及其与冻土特征、地温及厚度的关系; 4)分布区的水文地质特征; 5)分布区的人类活动状况; 6)采集代表性土样、水样、冰样进行有关试验。 4厚层地下冰的调查,可采用坑探、钻探与地球物理勘探相 吉合的方法进行,勘探点及剖面数量应能查明厚层地下冰的分布 和厚度,应选择代表性勘探孔进行地温观测
3厚层地下冰调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1)分布区的气候、地形地貌、植被; 2)地下冰的成因、类型及其发育状况; 3)地下冰的围岩性质及其与冻土特征、地温及厚度的关系; 4)分布区的水文地质特征; 5)分布区的人类活动状况; 6)采集代表性土样、水样、冰样进行有关试验。 4厚层地下冰的调查,可采用坑探、钻探与地球物理勘探相 结合的方法进行,勘探点及部面数量应能查明厚层地下冰的分布 和厚度,应选择代表性勘探孔进行地温观测。 5.2.6融冻泥流、热融滑塌的调查与测绘应符合下列规定: 1多年冻土区遇下列地形地貌时,应按融冻泥流与热融滑塌 地段进行工作: 1)斜坡地表有动或滑动痕迹的地带; 2)斜坡坡度大于5°的厚层地下冰发育且地表有破环迹象 的地段; 3)地表面破坏前缘有泉水、湿地或泥流的地段; 4)有产生融冻泥流及热融滑塌纪录的地带。 2融冻泥流、热融滑塌调查与测绘的范围,应包括整个滑动 发育区及两侧各不小于20m的宽度范围,必要时,可扩大到滑体 堆积区; 3融冻泥流、热融滑塌的调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1)滑动区地面坡度、植被、地层结构、岩性成分; 2)调查区的年平均气温、地温、年降水量、气温冻结指数及 气温融化指数; 3)分布区的地形地貌、土的性质、颗粒成分及其含水率; 4)分布区的季节融化深度、地下冰、多年冻土分布特征; 5)分布区山坡坡度、地表水排泄条件和土的渗透性; 6)分布区土的冻胀性与融滑后的流动性;
7)分布区人为活动对其植被和地面的破坏状况及融冻泥流 或热融滑塌的形成原因; 8)采集代表性土样、水样、冰样进行有关试验。 4融冻泥流、热融滑塌的调查,宜在其发育期每年的7月~9 月进行,可采用钻探、坑探、地球物理勘探相结合的方法,钻孔的深 度应超过滑动面以下2.0m。 5.2.7热融湖塘、热融洼地的调查与测绘,应符合下列规定: 1多年冻土地区遇有下列地形地貌时,应按热融湖塘或热融 洼地进行工作: 1)湖状积水洼地; 2)坡度不大于5°的厚层地下冰发育地段地表破坏形成的 低洼处; 3)干阔湖形凹地。 2热融湖塘和热融洼地调查与测绘的范围,应包括热融湖塘 和热融洼地的分布区及其可能扩大的周围地段; 3热融湖塘和热融洼地的调查与测绘,应包括下列内容: 1)热融湖塘与热融洼地的成因、发育阶段,湖塘、洼地的形 状和分布范围; 2)热融湖塘和热融洼地分布地段的地形地貌、地表植被类 型与覆盖度; 3)调查区的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地温; 4)热融湖塘与热融洼地的地层结构、岩性成分、多年冻土的 工程类型、分布情况及天然上限埋深、年平均地温; 5)热融湖塘、热融洼地中水的深度和聚集、排泄条件,热融 湖塘分布地段地下水类型及其与湖塘水的补给关系; 6)采取湖塘地表水试样、地下水试样、融土及冻土试样进行 有关试验; 7)热融湖塘湖底融区的发育特征,评价热融湖塘边岸的稳 定性;
8)评价热融湖塘和热融洼地的发展趋势及对拟建工程的影 响。 4热融湖塘、热融洼地的调查,可采用钻探与地球物理勘探 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钻孔深度不应小于15m,应选择有代表性钻孔 进行地温观测。
5.2.8冻土沼泽、冻土湿地的调查与测绘,应符合下列
1多年冻王区,遇有地表潮湿、富水、植被茂密、分布较厚的 泥炭层的平川、沟谷、山前坡地、山间洼地等情况时,应按冻土沼 泽、冻土湿地进行工作; 2冻土沼泽、冻土湿地调查与测绘的范围,应根据建设工程 的需要而定,且应大于工程分布区200m; 3冻土沼泽、冻土湿地的调查与测绘,应包括下列内容: 1)冻土沼泽、冻土湿地分布地段的地形地貌、地表植被类 型、分布区的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 2)冻土沼泽、冻土湿地的分布范围、汇水面积、地表径流条 件、水的来源及其变化情况; 3冻土沼泽、冻土湿地的地层结构、岩性成分、泥炭层(草炭 层)和软弱地层的厚度及分布特征、多年冻土类型、天然 上限埋深、年平均地温及地温年变化深度; 4)冻土沼泽、冻土湿地分布地段地下水的类型、补给、排泄 条件及其与沼泽、湿地地表水体的关系; 5)根据工程需要采集地表水、地下水、泥炭(草炭)土、冻土 试样进行有关试验; 6)钻孔深度不应小于15m,并进行地温观测; 7)分析冻土沼泽、冻土湿地基底发生融沉的可能性,评价建 设工程的稳定性,提出相应的措施建议
6冻土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
6.1.1多年冻土地区勘探宜根据冻土环境条件采用钻探、坑探、 槽探、地球物理勘探相结合的综合勘探方法。 6.1.2冻土工程地质勘探应结合多年冻土特点、工程类型、勘探 目的、交通条件、机具设备和勘探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等选择在适宜 的时间内进行。
6.1.4钻探应采用干钻或单动双管岩芯管低温冲洗液钻进。
6.2.1根据冻土层类别选择钻探方法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冻土层为第四系低含冰量松散地层时,宜采取低速钻进方 法,回次进尺宜为0.20m~0.50m; 2冻土层为高含冰量黏性土时,可采取快速钻进方法,回次 进尺不宜大于0.80m; 3冻结的碎石类土和基岩,宜采用低温冲洗液钻进方法,回 次进尺宜为0.15m~0.30m。 6.2.2在冻土地区进行钻探时,宜符合本规范附录M的规定。 6.2.3冻土钻探的成孔口径,应符合下列要求:
6.2.3冻土钻探的成孔口径车库设计规范和图纸,应符合下列要求:
1冻土钻探的开孔直径不应小于130mm,终孔直径不宜小 于110mm;
2对于取不出完整冻结土样的岩土,可按常规钻探的有关规 定执行。
6.2.4冻土钻探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设置护口管及套管封水或采取其他止水措施; 2取得土的最大冻结与融化深度资料,应在地表开始融化或 冻结前进行钻探; 3在钻探和测温期间,应减少对场地地表植被的破坏,已破 坏的应在任务完成后,进行植被的恢复; 4对需要保留的观测孔和测温孔,应按勘察阶段要求处理 工作完成后应及时回填封孔。
1钻探记录应按钻进回次逐段填写,岩芯应及时准确鉴定; 2冻土的描述和定名可按本规范附录B、附录E进行; 3钻探成果可用钻孔柱状图表示纸箱标准,冻结岩、土芯样可拍彩照 并应纳入成果资料。
....- 相关专题: 地质勘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