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JT420-2017〗聚苯模块保温墙体应用技术规程.pdf

  • 〖JGJT420-2017〗聚苯模块保温墙体应用技术规程.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4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1-07-13
  • 发 布 人: 薛晓禅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2)相邻建筑物的安全状况、基础形式及理置深度; 3)周围建筑物的防振、防噪声的要求: 4)附近类似工程地质条件场地的桩基工程试桩资料和单 桩承载力设计参数。 4.1.3现浇X形桩复合地基的桩间距、桩帽尺寸、加筋垫层的 性能,应根据地质条件、设计荷载和试桩结果综合分析确定 4.1.4现浇X形桩复合地基设计应进行下列计算和验算: 1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2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3 复合地基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 4.1.5 软弱土地基中的现浇X形桩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宜选择中、低压缩性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 1 2应采取减小挤土效应对成桩质量、邻近建筑物、道路、 地下管线和基坑边坡等产生不利影响的技术措施。 4.1.6 位于坡地、岸边的现浇X形桩复合地基设计应符合下列 规定: 人 1对位于坡地、岸边的现浇X形桩复合地基,不得将现浇 X形桩支承于边坡潜在的滑动体内:桩端进入潜在滑裂面以下稳 定土层内的深度应能保证桩基的稳定; 2现浇X形桩复合地基外边缘应与边坡坡肩保持水平安全 距离,当有崩塌、滑坡等危险存在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 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对边坡进行整治; 3新建坡地、岸边场地的现浇X形桩复合地基工程应与建 筑边坡工程统一规划,同步设计,合理确定施工顺序; 4对位于坡地、岸边的现浇X形桩复合地基,应验算其在 最不利荷载效应组合下的整体稳定性和水平承载力。 4.1.7现浇X形桩复合地基的设计应包括监测和检测要求。

    4.1.5软弱土地基中的现浇X形桩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选择中、低压缩性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 2应采取减小挤土效应对成桩质量、邻近建筑物、道路、 地下管线和基坑边坡等产生不利影响的技术措施。

    4. 2.1王 现浇X形桩复合地基应由桩体、桩帽和加筋垫层构成。

    电力标准规范范本4.2.1现浇X形桩复合地基应由桩体、桩帽和加筋垫

    4.2.2现浇X形桩复合地基的桩帽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20,桩帽宜为正方形,边长不宜小于1000mm,厚度不宜小于 200mm。桩帽配筋宜通过计算确定,且不应小于最小配筋率 要求。 4.2.3桩帽顶部应设置褥垫层,褥垫层的厚度宜为150mm 500mm,当桩距大时褥垫层厚度宜取高值。褥垫层材料宜采用 中砂、粗砂、级配砂石或碎石等,级配砂石最大粒径不宜大于 30mm,夯填度不得大于0.9。 4.2.4褥垫层内宜设1层或2层加筋材料。加筋材料可选用土 工格栅、钢塑格栅、土工编织物等其抗拉强度不应小于 50kN/m,延伸率不应大于10%△ 4.2.5现浇X形桩的桩尖可通过活瓣桩靴灌注混凝土形成,或 采用预制桩尖。预制桩尖外轮廓应为 X形,顶部预留卡口与 X 4.3现浇X形桩设计 4.3.1现浇X形桩的截面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 1现浇X形桩的截面尺寸(图4.3.1)由外包圆直径d 开弧间距6和弧度θ控制,其中:桩身截面周长u和横截面面积

    4.2.5现浇X形桩的桩尖可通过活瓣桩靴灌注混凝土

    现浇形桩的截面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 1现浇X形桩的截面尺寸(图4.3.1)由外包圆直径d 开弧间距6和弧度控制,其中:桩身截面周长u和横截面面积 A,可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

    图4.3.1现浇X形桩截面参数

    2与现浇X形桩等横截面积的圆形桩等效直径D可按下式 计算。对应等效直径D。为 377mm、426mm和700mm 的现浇 X 形桩截面参数可按表4.3.1取值。

    De = 1.128VAps

    表4.3.1现浇X形桩截面参数

    4.3.2现浇形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应通过单桩静载荷试验 确定。初步设计时,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可按下列公式估算:

    Quk = E,βxu qsikl; +SpQpkAp

    式中: Ra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kN); Quk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kN); K 安全系数,可取K=2; u 桩身周长(m); n 桩长范围内所划分的土层数; Ss 桩侧阻力异形效应修正系数,可取0.9; Sp 桩端阻力修正系数,可取1.0; qsik 桩侧第i层土(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kPa);

    当无当地经验时,可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桩基 技术规范》JGJ94的规定取值; qpk 极限端阻力标准值(kPa);当无当地经验时:可 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的 规定取值; 桩穿越第i层土的厚度(m); 充盈修正系数,按表4.3.2取值

    桩穿越第i层土的厚度(m); Bx 充盈修正系数,按表4.3.2取值

    表4.3.2现浇X形桩充盈修正系数

    4.3.3当现浇X形桩需要穿过松散填土层、欠固结软土层、自 重湿陷性士层时,设计计算应计及负摩阻力的影响。单桩竖向极 限承载力特征值R。只计算中性点以下部分侧阻值及端阻值,并 应符合下式规定:

    式中: de 一 单根桩分担的处理地基面积的等效圆直径(m): 等边三角形布桩时d=1.o5do;正方形布桩时d =1.13do;矩形布桩时d=1.13/did2;do、di d2分别为桩间距、纵向桩间距和横向桩间距(m); Pk—对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在复合地基上的 平均压力值(kPa)。 4.3.4桩身混凝土强度应满足桩的设计承载力要求,对于竖向 受压桩应符合下式规定:

    平均压力值(kPa)。 4.3.4桩身混凝土强度应满足桩的设计承载力要求,对于竖向 受压桩应符合下式规定:

    4Ra feu.k≥ Aps

    式中:feu,k 混凝土试块标准养护28d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kPa)。

    4.4现浇X形桩复合地基设计

    4.4.1现浇X形桩宜在加固场地边线内布桩,桩轴线到加固场 地边线的距离不宜小于1倍外包圆直径。 4.4.2现浇X形桩桩中心间距宜取2.5倍4.0倍外包圆直径, 外包圆直径大时宜取小值。 4.4.3现浇X形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复合地基竖向 抗压载荷试验确定,或综合单桩竖向抗压载荷试验和桩间土地基 竖向抗压载荷试验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综合确定。当处理松散填 土层、欠固结软土层、自重湿陷性土层等有明显工后沉降的地基 时,应根据单桩竖向抗压载荷试验结果并计及负摩阻力影响确定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4.4.4初步设计时,现浇X形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

    4.4.5当现浇X形桩复合地基处理范围下有软弱下卧层时,

    pz + pez < f az

    式中:力z 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软弱下卧层顶面的附加压力 值(kPa); Pcz 软弱下卧层项面处地基土的自重压力值(kPa); faz 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经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 值(kPa)。 17 .4.6现浇X形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基础宽度修正系数应取为 ;基础埋深的承载力修正系数应取为1.0。修正后的现浇X形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按下式计算:

    fa = fspk +m(D0. 5)

    式中:fa 修正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fspk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Ym 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kN/m),地下 水位以下取浮重度; D 基础埋置深度(m),在填方整平地区,可自填土 地面标高算起,但填土在上部结构施工完成后进行 时,应从天然地面标高算起。 .4.7 现浇X形桩复合地基的桩帽以上垫层和填土层的变形应

    在施工期完成在计算工后沉降时可忽略不计。 4.4.8现浇X形桩复合地基沉降可采用下列公式计算:

    Z Po =dss s sEsi i=1 fspk S= fak ZA, E = ZA Es

    =fspk f ak E=L ZA A SE

    5.1.1采用现浇X形桩复合地基的场地,应进行下列评价 工作: 1 施工场地的交通运输条件;。 2建筑场地中孤石、坚硬夹层、±洞和液化土层等不良地 质现象及岩面坡度对桩基施工的影响; 3现浇X形桩沉桩施不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5.1.2现浇X形桩复合地基施工前应具备下列技术资料 1 建筑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工程施王图设计文件; 3建筑场地和相邻区域内的建筑物、道路、地下管线和架 空线路等相关资料。 5.1.3现浇X形桩复合地基施工准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进行设计交底; 施工场地应平整,场地承载力应满足运输车辆和施工机 械作业的要求; 3应保证施工用水、电及建筑材料供应; 4地下和空中的障碍物应进行处理,施工场地及周边排水 应保持通畅。 5.1.4现浇X形桩复合地基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施工方 案应包括下列内容: 1工程概况; 2场地岩土特性及成桩条件: 3 施工总体部署及桩机的选择; 4施工工艺要点;

    施工质量、安全、环境保护措施: 6 季节性施工措施: 桩机安装、拆除技术要求及安全措施: 8 施工场地及相邻既有建(构)筑物的防护、隔振措施 9 应急预案。 1 5.1.5 施工前应按设计要求进行配合比试验,施工时应按配合 比配置填充料。 V 5.1.6 现浇X形桩施工前应进行桩的试验性施工,并应符合下 创圳宝

    1施工工艺参数应根据设计要求的数量、位置的试验性施 工确定; 2试桩的规格、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试验场地应具有代 表性,试验桩与工程桩的施工工艺条件应一致; 3应根据试验桩的参数优化设计,并应根据试验桩的结果 调整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施工方案。

    5.1.7施工机械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7

    1施工机械应根据设计要求和桩的试验性施工确定; 2现浇X形桩桩模宜采用厚度为12mm~15mm的无缝钢 管焊接而成,每隔1.0m~1.5m设置4块中隔板,中隔板宜设置 在距焊缝30mm~70mm处; 3X形桩模的模板弧度应与设计截面相一致; 4现浇X形桩活瓣桩尖宜由4块曲面三角形钢板组成,钢 板外侧设置加强肋 5.1.8现浇X形桩施工过程中发现实际地质条件与勘察报告不 符时应进行地质补充勘察。 5.1.9当桩基施工影响邻近建筑物、地下管线的正常使用和安 全时,应合理安排沉桩施工顺序,并可采用以下一种或多种辅助 措施:

    5.1.9当桩基施工影响邻近建筑物、地下管线的正常使用

    1 沉桩时,可采用“静压法”施工; 2在施工场地与被保护对象间开挖缓冲沟,根据挤土情况

    可反复在缓冲沟内取土; 3全部或部分桩采用引孔沉桩,减小挤土影响; 4在饱和软土地区设置砂井或塑料排水板,以消除部分孔 隙水压力; 5控制沉桩的速率; 6对被保护建筑物进行加固处理。 5.1.10当桩基施工毗邻边坡或在边坡上施工时,应监测施工对 边坡的影响:在临近湖、塘的施工场区,应防止由于水位的升降 及施工时挤土效应影响而产生桩位偏移和倾斜。 5.2现浇X形桩施工 5.2.1现浇X形桩桩位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桩点测放应根据桩位平面图、建筑红线和主要基轴线确 定,桩位误差精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沉桩时桩机定位应准确、平稳,确保在施工中不会发生 倾斜、移动; 3桩位经放线定位后,打桩应对桩位复核。在沉桩过程中, 应随时检查桩位标记的保护,防止桩位标记发生错乱和移位。 5.2.2现浇X形桩施工工艺流程应包括场地平整、桩机就位 振动沉模、浇筑填充料、振动上拔等步骤,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1桩机就位时,将与X形桩模连接的活瓣桩尖对准桩位或 把桩管对准预先布设在桩位上的预制桩尖,放松卷扬机钢丝绳: 利用桩机和X形桩模自重,把桩尖竖直压入地基中。 2振动沉模开始时应控制X形桩模下沉速度,避免偏位或 倾斜。桩模穿透表层硬土后,改为静压沉模,当发生桩架拾起 时,应采用振动法沉模至设计深度。 3X形桩模到达设计深度后灌注填充料,用振动锤振捣填 充料,用卷扬机并加轻微振动拔模,拨模过程中尚应向模内补充 填充料,满足灌注量的要求。 4拔模完毕后,宜在桩顶插入连接桩帽的构造钢筋

    5.2.3现浇X形桩的沉模顺序应减少挤土效应及其对周围环境

    5.2.3现浇X形桩的沉模顺序应减少挤主效应及其对周围环境 的影响,宜符合下列规定: 1当桩布置较密集且离建(构)筑物较远、施工场地开阔 时,成桩顺序宜从施工场地中间开始向外进行。 2当桩布置较密集且场地较长,成桩顺序宜从施工场地中 间开始向两端进行。 3当桩较密集且一侧靠近建(构)筑物,成桩顺序宜从靠 建(构)筑物一侧开始向另一侧进行。 4宜先施工长桩,后施工短桩;先施工大直径桩,后施工 小直径桩。 5对于靠近边坡的地段,宜从靠边坡向远离边坡方向进行 6密集群桩施工时,可采用跳打、控制沉模速率、优选成 桩顺序等措施。 5.2.4现浇X形桩成孔应符合下列规定: 1X形桩模下沉时应保证机架底盘水平×机架垂直,机架 垂直度的允许偏差应为土1%; 2应在距桩机不受影响范围内成9Q°方向各设置一台经纬 仪校准桩模垂直度; 沉模时,出现贯人度反常、桩模倾斜或偏移等异常情况 时,应停止沉模,待查明原因并取得确实有效的处理方案后方可 施工; 4当发现有地下障碍物时,应及时清除: 5在淤泥质土及地下水丰富区域施工时,宜在沉模前先灌 入高度不小于1m的与桩身相同配合比的填充料,防止水或淤泥 进人模内; 6现浇X形桩模端部封口宜采用活瓣桩尘或预制钢筋混凝 土桩尖; 7严格控制沉模时最后30s的电流、电压值,其值应根据 试验桩参数确定; 8现浇X形桩模上应有明显长度标记

    5.2.5现浇X形桩终止成孔的控制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桩端位于坚硬、硬塑的黏性土、砾石土、中密以上的砂 土或风化岩等土层时,应以贯入度控制为主,桩端设计标高控制 为辅; 2桩端位于软弱土层时,应以桩端设计标高控制为主; 3桩端标高未达到设计要求时,应连续激振3阵,每阵持 续1min,并应根据其平均贯入度确定。 5.2.6现浇X形桩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扩体、缩 颈和断桩。

    5.2.7桩身填充料灌注应符合

    1沉模至设计标高后应及时浇灌填充料。 2填充料制作、用料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拌混凝 土》GB/T14902的规定。填充料施工配合比应根据填充料用料 试验确定。填充料非泵送时落度宜为80mm~120mm,泵送时 X 3现浇X形桩填充料灌注应连续进行,实际灌注量的充盈 4桩顶填充料超灌高度不应小于0.5m。 5.2.8现浇X形桩振动上拔成桩应符合下列规定: 1桩模内灌入填充料后,先振动30s,再开始拔模,并应 边振边拨,每拨0.5m~1.0m,停拨振动5s~10s,如此反复直 至桩模全部拔出。 2为保证桩顶及其下部填充质量,一般土层内拨模速度宜 为1.2m/min~1.5m/min;较软弱土层拔模速度宜为0.8m/min 一1.0m/min;在软硬土层交替处的拨模速度不宜大于1.2m/ min,并在该位置停拔留振10s。 3在拨模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添加填充料,满足桩顶标 高要求。 4距离桩顶5.0m时宜一次性成桩,不宜停拔。 5.2.9成桩过程中,应抽样制作填充料试块,进行标准养护后

    测定其立方体抗压强度

    测定其立方体抗压强度。 5.2.10施工过程中应按本规程附录A表A的要求做好记录, 及时汇总并办理验交、签认等手续。 5.2.11桩体凝固后,当桩顶施工标高大于设计标高时,应进行 截桩。截桩应采用锯桩器切割,并应保证截桩后桩的质量不会下 降;严禁采用大锤横向敲击方式或强行扳拉方式截桩。

    5.2.12施工安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

    管理规范》GB50656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施工单位应建立项目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现场安全管理 制度及保证体系: 2施工人员应经过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熟悉安全技术操作 规程,并应自觉遵守; 3厂 应经常检查机械及防护设施; 4 机械设备安装、拆除应由专业人员担任; 5 施工过程中应防止因过载造成桩机倾斜; 6桩机在移位行走时,非操作人员不得靠近; 7遇到暴风、暴雨、雷电时,应暂停施工并切断电源;雨、 雪后施工应排除积水或扫除积雪。 5.2.13环境保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采取措施降低施工噪声的影响; 2水泥运输、混凝土搅拌应采取覆盖、封闭等措施防尘: 3废弃浆液应集中处理

    5.3现浇X形桩复合地基施工

    5.3.1现浇X形桩施工结束后:桩顶标高大于设计标高时应进 行桩头清理,挖土和截桩时应保护桩身及桩间土,不得造成桩身 开裂、桩间土扰动等。 5.3.2现浇X形桩的桩帽宜现浇。桩帽浇筑时,应确保桩帽与 桩的同心度。桩帽高出地面时,桩帽之间的空隙应采用砂土、石 笙回填

    5.3.1现浇X形桩施工结束后:桩顶标高天于设计标高时应进 行桩头清理,挖土和截桩时应保护桩身及桩间土,不得造成桩身 开裂、桩间土扰动等,

    桩的同心度。桩帽高出地面时,桩帽之间的空隙应采用砂土、石 屑等回填。

    5.3.3褥垫层的施工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复合地基技术规范》 GB/T5078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的规定。 5.3.4褥垫层应铺设平整。当铺设厚度大于300mm时应分层 压实。 5.3.5褥垫层加筋体铺设的经纬方向应与布桩的纵横向相同。 5.3.6垫层以上的填土,应分层压实,压实度应达到设计要求 5.3.7采用现浇X形桩复合地基的工程应进行监测,并应符合 下列规定: 1监测设计人员应根据工程情况 监测目的、监测要求等 制定监测实施方案,选择合理的监测仪器、仪器安装方法,采取 妥当的仪器保护措施,遵循合理的监测流程 2监测设计人员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设计监测断面或监测 点、监测项目、监测手段监测数量、监测周期和监测频率等。 3监测人员应根据施工、指标变化和环境变化等情况,动 态调整监测频率。V X 4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挤压等不利影响的工程,应监测地 表竖向位移、侧向位移,饱和软黏土层宜监测孔隙水压力。施工 振动对周围环境影响显著时,应进行振动监测。 5监测时应记录施工、周边环境变化等情况,监测结果应 及时反馈。

    其周围土体力学指标基本稳定后进行

    6.1.4现浇X形桩复台 定付合下划 规定: 1 施工出现异常情况的部位; 2设计认为重要的部位; 3局部岩土特性复杂可能影响施工质量的部位; 74当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检测时,应根据前一种检测 方法的监测结果确定后一种检测方法的检测位置。 6.1.5当检测结果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应查找原因,必要时应 采用原检测方法或准确度更高的检测方法扩大抽检

    6.2.1现浇X形桩质量检查应包括成孔、填充料拌制及灌注等 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查,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检查和填写相应的质 量检查记录: 1填充料拌制应对原材料质量和计量、填充料配合比、 落度、填充料强度进行检查; 2沉模前应检查桩位的放样偏差,其充许偏差应为

    ±200mm;3沉模过程中应检查桩模的垂直度及最后30s的电流<电压值;4填充料灌注前应对成孔垂直度、孔深进行检查;5填充料灌注应检查填充料充盈系数、桩顶标高和振动拔模速度。6.2.2现浇X形桩沉桩记录应齐全、真实、清晰经相关人员签字确认后,方可作为有效的施工记录,并应符合本规程附录B表B的规定。6.2.3现浇X形桩成桩质量检查标准应符合表6.2.3的规定。表6.2.3现浇X形桩成桩质量检查标准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或允许值检查方法测现浇X形桩模长度,查桩长 (mm)+300施工记录检查每3根桩的平均灌2填充料充盈系数1.00~1.25注量3桩身混凝土强度设计要求试块报告或切割取样送检桩位(mm)200~±200开挖后量桩中心5垂直度(%)1~+1测X形桩模垂直度需扣除桩顶浮浆层及劣质桩顶标高(mm)—50~+30桩体拔模速度软弱土层0.8~1.0测量机头上升距离和时间(m/min)其他土层1.2~1.56.2.4每个台班应留置不少于3组试块。试块检验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50107的规定。6.3桩身质量检测6.3.1月成桩14d后应现场开挖检查桩身质量,开挖深度不宜小于2m。检查数量宜为总桩数的0.2%~0.5%,且每个单体工程不得少于3根。22

    6.3.2当桩身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且不低于15MP

    5.3.2当桩身混疑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且不低于15MIPa 时,可采用低应变法检测桩身质量,低应变检测时传感器宜布置 在桩顶沿尖角方向距桩心0.2d~0.25d的区域;低应变检测数 量不得少于总桩数的10%。对于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 性低的工程桩,抽检数量不得少于总桩数的20%。

    时,可采用低应变法检测桩身质量,低应变检测时传感器宜布置 在桩顶沿尖角方向距桩心0.2d~0.25d的区域;低应变检测数 量不得少于总桩数的10%。对于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 6.3.3应在成桩28d后进行单桩静载荷试验;对地质条件复杂 成桩质量可靠性低的工程桩,应分别采用单桩静载荷和单桩复合 地基载荷试验方法进行检测。单桩静载荷和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 验的检测数量宜为总桩数的0.2%~0.5%,且每单体工程不得 少于3根。

    6.3.3应在成桩28d后进行单静载荷试验:对地质

    成桩质量可靠性低的工程桩,应分别采用单桩静载荷和单桩 地基载荷试验方法进行检测。单桩静载荷和单桩复合地基载 验的检测数量宜为总桩数的0.2%~0.5%,且每单体工程 少于3 根。

    6.3.4现浇X形桩的桩身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6.3.4的规

    表6.3.4现浇X形桩桩身质量检验标准

    6. 4 工程质量验收

    6.4.1当桩顶设计标高与施工场地标高相近时,复合地基验收 应在桩身质量检测完毕后进行;当桩顶设计标高低于施工场地标 高时镀锌板标准,复合地基验收应在开挖至设计标高后进行验收。 6.4.2现浇X形桩验收应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进行 并应具备下列验收资料: 1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桩基施工图、图纸会宙及设计交底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桩基施工图、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

    纪要、设计变更等; 2 原材料的质量合格证和复验报告: 桩位测量放线图,包括工程桩位线复核签证单; 4 填充料质量检验报告; 5 施工记录及检验记录; 桩体质量检测报告: 7 复合地基或单桩承载力检测报告; 8 开挖至设计标高的桩壁厚和成型情况检查记录、基桩竣 工平面图;; 9 工程质量事故及事故调查处理资料 6.4.3 现浇X形桩分项工程质量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原材料质量合格;× 2各检验批工程质量验收合格; 3具备完整的质量验收文件; 试验检测结果符合设计要求。

    附录A现浇X形桩施工原始记录表

    表A现浇X形桩施工原始记录表

    蝶阀标准附录B现浇X形桩质量检验记录表

    表B现浇X形桩质量检验记录表

    本规程用词说明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 “可”。 X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 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
  • 相关专题: 保温墙体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