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现行】GB50275-2010风机、压缩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最新现行】GB50275-2010风机、压缩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pdf
2.2.2具有滑动轴承的离心通风机除应符合本规范第2.2.1条 的要求外,其轴瓦与轴颈的接触弧度及轴向接触长度、轴承间隙和 压盖过盈量,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当不符合规定时,应进 行修刮和调整;无规定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 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的有关规定。 23离心通风机机壳组装时应以转子轴线为其准球正机壳的
2.2.3离心通风机机壳组装时,应以转子轴线为基准找正机壳的
间隙,应调整到随机技术文件规定的范围内(图2.2.3)外墙标准规范范本,并应使机 壳后侧板轴孔与主轴同轴,并不得碰刮;无规定时,轴向重叠长度 应为叶轮外径的8%~12%;径向间隙沿圆周应均匀,其单侧间隙 值应为叶轮外径的1.5%~4%
图2.2.3机壳进风口或密封圈与叶轮进口圈之间的安装尺寸 S1机壳进风口或密封圈与叶轮进口圈的轴向重叠长度; S2一机壳进风口或密封圈与叶轮之间径向间隙
2.2.4离心通风机机壳中心孔与轴应保持同轴。压力小于3kPa 的通风机,孔径和轴径的差值不应大于表2.2.4的规定,且不应小 于2.5mm。压力大于3kPa的风机,在机壳中心孔的外侧应设置 密封装置。
表2.2.4机壳中心孔径与轴径的差值
2.2.5离心通风机试运转除应符合本规范第2.1.12条的要求 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启动前应关闭进气调节门; 2点动电动机,各部位应无异常现象和摩擦声响:
3风机启动达到正常转速后,应在调节门开度为0°~5°时进 行小负荷运转; 4小负荷运转正常后,应逐渐开天调节门,但电动机电流不 得超过额定值,直至规定的负荷,轴承达到稳定温度后,连续运转 时间不应少于20min; 5具有滑动轴承的大型风机,负荷试运转2h后应停机检查 轴承,轴承应无异常现象;当合金表面有局部研伤时应进行修整 再连续运转不应少于6h; 6高温离心通风机进行高温试运转时,其升温速率不应大于 50℃/h;进行冷态试运转时,其电机不得超负荷运转; 7试运转中,在轴承表面测得的温度不得高于环境温度 40℃,轴承振动速度有效值不得超过6.3mm/s;矿并用离心通风 机振动速度有效值不得超过4.6mm/s;其振动的检测及其限值应 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 8试运转中应按本规范第2.1.12条第6款的要求进行检 查,其动作应灵敏、正确、可靠,并应记录实测的数值备查。
2.3.1轴流通风机的清洗和检查除应符合本规范第2.1.3条的 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整流罩、集流器、转子叶片等应无损伤,连接应牢固、无 松动;其叶片的角度方向和调节范围,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 规定; 2 轴承箱、变速器和冷却水腔应无泄漏。 2.3.2整体出厂的轴流通风机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机组的安装水平和铅垂度应在底座和机壳上进行检测,其 安装水平偏差和铅垂度偏差均不应大于1/1000; 2通风机的安装面应平整,与基础或平台应接触良好; u th r t n t n thh htr
2.3.2整体出厂的轴流通风机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机组的安装水平和铅垂度应在底座和机壳上进行检测,其 安装水平偏差和铅垂度偏差均不应大于1/1000; 2通风机的安装面应平整,与基础或平台应接触良好; 3直联型风机的电动机轴心与机壳中心应保持一致;电动机
座下的调整垫片不应超过两层,
2.3.3解体出厂的轴流风机组装和安装时,应符合下!
? 1通风机的安装水平,应在基础或支座上风机的底座和轴承 座上纵、横向进行检测,其偏差均不应大于1/1000; 2·转子轴线与机壳轴线的同轴度不应大于$2mm; 3应按随机技术文件规定的顺序和出广标记进行组装; 4导流叶片、转子叶片安装角度与名义值的允许偏差为土2° 叶轮与机壳的径向间隙应均匀;叶轮与机壳的径向间隙应为叶轮 直径的1.5%~3.5%;叶片的手动和自动调节范围应符合随机技 术文件的规定;可调动叶片在关闭状态下与机壳间的径向间隙应 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无规定时,其间隙值宜为转子直径的 1%~2%;在静态下应检查可调叶片及调节装置的调节功能、调节 角度范围、安全限位,叶片角度指示刻度与叶片实际角度的允许 偏差为土1°; 5机壳的连接应对中和贴合紧密,结合面上应涂抹一层密封 胶;叶片的固定螺栓和机壳法兰连接螺栓,应按随机技术文件规定 的力矩紧固和锁紧; 6进气室、扩压器与机壳之间,进气室、扩压器与前后风筒之 间的连接应对中和贴平。各部分的连接,不得使机壳(主风筒)变 形:影响叶顶间隙的改变。 : 2.3.4具有中间传动轴的轴流通风机机组找正时,应符合下列要 求: 1驱动机为转子穿心电动机时,应确定磁力中心位置,并应 计算且留出中间轴的热膨胀量和联轴器的轴向间隙后,再确定两 轴之间的距离; 2检测同轴度时,应转动机组的轴系,每隔90°分别检测中 间轴两端、每对半联轴器两端面之间四个位置的间隙差,其差值应 控制在图2.3.4的范围内。
图2.3.4半联轴器的两端面间隙差值
2.3.5轴流通风机试运转前除应符合本规范第2.1.12条的要求 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电动机转向应正确;油位、叶片数量、叶片安装角、叶顶间 隙、叶片调节装置功能、调节范围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 2叶片角度可调的风机,应将可调叶片调节到随机技术文件 规定的启动角度; 3盘车应无卡阻,并应关闭所有人孔门; 4应启动供油装置并运转2h,其油温和油压应符合随机技 术文件的规定。 2.3.6轴流通风机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 1启动时各部位应无异常现象; 2启动在小负荷运转正常后,应逐渐增加风机的负荷,在规 定的转速和最大出口压力下,直至轴承达到稳定温度后,连续运转 时间不应少于20min; 3轴流通风机启动后调节叶片时,电流不得大于电动机的额 定电流值;轴流通风机运行时,严禁停留于喘振工况内; 4试运转中,应按本规范第2.1.12条第6款的要求进行检 查,其动作应灵敏、正确、可靠,并应记录实测数值备查;
:5试运转中,一般用途轴流风机在轴承表面测得的温度不得 高于环境温度40℃;电站式轴流通风机和矿井式轴流通风机,滚 动轴承正常工作温度不应超过70℃,瞬时最高温度不应超过95℃ 温升不应超过60℃;滑动轴承的正常工作温度不应超过75℃; 6轴流通风机的振动速度有效值应符合表2.3.6的要求,其 检测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
表2.3.6轴流通风机振动速度有效值
应检查管道的密封性,停机后应检查叶顶间隙。
2.4罗茨和叶氏鼓风机
2.4.1罗茨和叶氏鼓风机的安装水平,应在主轴和进气口、排气 口法兰面上纵、横向进行检测,其偏差均不应天于0.2/1000。: 2.4.2罗茨和叶氏鼓风机安装时,应检查正、反两个方向转子与 转子间、转子与机壳间、转子与墙板的间隙以及齿轮副侧的间隙, 其间隙值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 2.4.3罗茨和叶氏鼓风机外露部件结合处应平整,机壳与墙板的 结合处和剖分的机壳、墙板的结合处错边量不应大于5mm。 2.4.4.罗茨和叶氏鼓风机试运转除应符合本规范第2.1.12条的 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启动前应全开鼓风机进气和排气口阀门; 2进气和排气口阀门应在全开的条件下进行空负荷运转,运 转时间不得少于30min; 3空负荷运转正常后,应逐步缓慢地关闭排气阀,直至排气 压力调节到设计升压值时,电动机的电流不得超过其额定电流值; 4负荷试运转中,不得完全关闭进气和排气口阀门,不应超
负荷运转,并应在逐步卸荷后停机,不得在满负荷下突然停机; 5负荷试运转中,鼓风机应在规定的转速和压力下各部位温 度稳定后,连续运转不少于.2h;其轴承温度不应超过95℃,润滑油 温度不应超过65℃,振动速度有效值不应大于11.2mm/s。
2.5.1离心鼓风机的清洗和检查除应符合本规范第2.1.3条的 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出已装好的机壳垂直中分面不应拆卸清洗;筒型结构机 器的清洗,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 2扩压器和回流器组装成一体的隔板、与机壳固定在一起的 轴承箱等在清洗时不应拆卸; 3带调整垫结构和旋转结构的组件拆洗时应做好标记,并不 得互换组别或位置。 2.5.2机组安装前,垫铁和底座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按机组体积的大小选择成对斜垫铁;转速超过3000 /min的机组,各块垫铁之间和垫铁与底座之间的接触面面积均 不应小于70%,局部间隙不应大于0.05mm; 2座浆法平垫铁的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天于0.10/1000,且各 部分的平垫铁应保持在同一标高位置上,其标高的允许偏差为 土1mm;无垫铁安装法埋设的临时垫铁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于 0.2/1000,其标高允许偏差为土2mm;采用压浆法施工时,应及时 检查垫铁之间的间隙; 3应检查轴承座与底座之间未拧紧螺栓时的间隙,不应大于 0.05mm
2.5.1离心鼓风机的清洗和检查除应符合本规范第2.1.3条的 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出厂已装好的机壳垂直中分面不应拆卸清洗;筒型结构机 器的清洗,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 2扩压器和回流器组装成一体的隔板、与机壳固定在一起的 轴承箱等在清洗时不应拆卸; 3带调整垫结构和旋转结构的组件拆洗时应做好标记,并不 得互换组别或位置。
1应按机组体积的大小选择成对斜垫铁;转速超过3000 /min的机组,各块垫铁之间和垫铁与底座之间的接触面面积均 不应小于70%,局部间隙不应大于0.05mm; 2座浆法平垫铁的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天于0.10/1000,且各 部分的平垫铁应保持在同标高位置上,其标高的允许偏差为 土1mm;无垫铁安装法埋设的临时垫铁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于 0.2/1000,其标高允许偏差为土2mm;采用压浆法施工时,应及时 检查垫铁之间的间隙; 3应检查轴承座与底座之间未拧紧螺栓时的间隙,不应大于 0.05mm; 4底座上的导向键与机体间的配合间隙应均匀,并应符合随 机技术文件的规定无规定时,其水平导向键在固定键槽内的过盈 宜为0mm~0.03mm;在滑动键槽内的两侧总间隙宜为0.03mm~
大于或等于0.3mm;垂直导向键的轴向间 m(图.2.5.2); 5不应在底座上钻孔安装其他设备。
图2.5.2导向键和键槽 CCz一滑动键槽侧间隙;S1、S2一垂直导向
2.5.3机组中基准设备找正、调平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设备中心的标高和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允许偏差为 土2mm; 2以鼓风机为基准时,纵向安装水平应在主轴上进行检测 其偏差不应大于0.05/1000;横向安装水平应在机壳中分面上进 行检测,其偏差不应大于0.10/1000: 3以增速器为基准时,横向安装水平应在箱体中分面上进行 检测,纵向安装水平应在大齿轮轴上进行检测,其偏差均不应大于 0.05/1000。
1纵向安装水平应以基准设备为准进行找正、调平;横向安 装水平应符合本规范第2.5.3条的要求;与基准设备的横向安装 水平方向应一致; 2联轴器的端面间隙、径向位移和轴向倾斜,应符合随机技 术文件的规定。
2.5.5在电动机、汽轮机、燃汽轮机与增速器、离心鼓风机之间
行找正、调平时,其同轴度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
随机技不文件的规定 2.5.6离心鼓风机找正、调平时,轴承座和下机壳与底座之间的 接合应符合下列要求: 1轴承座与底座之间或机壳锚爪与底座之间的局部间隙,不 应大于0.05mm; 2有导向键的轴承座或机壳锚爪与底座之间连接螺栓的固 定,应有利于机壳热膨胀,螺栓与螺栓孔的间隙和螺母与机座间的 间隙,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无规定时,其螺母与机座间的 间隙宜为0.03mm~0.06mm[图2.5.6(a)],螺栓在螺栓孔内应 为偏心放置[图2.5.6(b)7。
图2.5.6连接间隙
一螺母与机座间的间隙;L1一螺栓与螺栓孔的纵向 L2螺栓与螺栓孔的横向间隙 α一机壳横向膨胀方向:b一机壳纵向膨胀方向
一螺母与机座间的间隙;L1一螺栓与螺栓孔的纵向间隙; L2螺栓与螺栓孔的横向间隙 α一机壳横向膨胀方向:b一机壳纵向膨胀方向
2.5.7径向轴承与轴颈的接触面积要求和顶间隙、侧间隙,推力 轴承与止推盘的接触要求和轴向间隙,轴承与轴承盖的过盈量,均 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不符合规定时,应进行调整。可倾瓦 轴承组装后,每块瓦应能自由摆动,并应无卡阻。
的气密间隙,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
密封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密封元件及密封轴或轴套表面,应无毛刺和轴向沟槽,并 立清洗洁净; 2:各密封元件的有关配合尺寸和轴与浮环间的径向间隙,应 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不符合规定时,应进行修整或更换; 3内环和外环的位置不得装错; 4浮环安装时,应在浮环内圆表面和端面涂上透平油。 2.5.10径向振动探头检测的转子轴传感部位,应与轴承轴径同 轴心。轴传感部位以及径向振动和轴向位移位置,不得用铁笔和 划线器刻划符号。 2.5.11上下机壳的结合面应贴合;未拧紧螺栓前,其局部间隙应 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无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工作压力小于或等于1MPa时,间隙值不应大于 0.12mm;工作压力大于1MPa时,间隙值不应大于0.10mm; 2·当间隙超过本条第1款的数值时应查我原因,并应消除内 装件过盈或局部堆高;因机壳变形引起超差,在拧紧螺栓后又能消 除间隙且不影响机器装配精度时,可不做修整; 3结合面之间无特殊要求时,应均匀涂上密封胶,不得在结 合面间增加填料和垫层。 2.5.12增速器组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行星齿轮增速器的组装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 2增速器底面与底座应紧密贴合;未拧紧螺栓之前应用塞尺 检查,其局部间隙不应大于0.04mm; 3轴瓦与轴颈配合的顶间隙、侧间隙、接触要求、轴瓦与轴承 压盖的过盈值等,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当不符合规定时, 应进行调整; 4齿轮组轴间的中心距、平行度、齿侧间隙和齿面接触要求: 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
1.行星齿轮增速器的组装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 2增速器底面与底座应紧密贴合;未拧紧螺栓之前应用塞尺 检查,其局部间隙不应大于0.04mm; 3轴瓦与轴颈配合的顶间隙、侧间隙、接触要求、轴瓦与轴承 压盖的过盈值等,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当不符合规定时, 应进行调整; 4齿轮组轴间的中心距、平行度、齿侧间隙和齿面接触要求 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
5增速箱中分面的局部间隙,不应大于0.06mm; 6齿轮副的接触迹线和接触斑点的检验与调整,应符合下列 要求: 1)应在大齿轮的若干齿面上均匀涂上颜色,将小齿轮擦净, 并对小齿轮施加一定阻力。转动大齿轮数次,应用胶带 粘揭被印在小齿轮上的色迹,其色迹线长度应符合随机 技术文件的规定; 2)试运转前,应在大齿轮若干齿面上涂上一层不溶于油的 颜色;试运转后,应根据颜色的脱落状况测得动态接触斑 点,并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 3)齿轮接触斑迹图形应超过齿轮有效宽度的60%,并应集 中在啮合处的中心上; 4)高速圆弧圆柱齿轮增速器,其静态接触迹线长度不应小 于齿长的70%,动态接触斑点长度不应小于90%;接触 位置距齿顶的高度,凸齿应为法向模数的(0.45士0.2) . 倍,凹齿应为法向模数的(0.75土0.2)倍;渐开线齿轮增 速器,其接触斑点长度不应小于齿长的70%,高度不应 小于齿高的50%; 5)同时对轮齿接触迹线调整与齿轮轴线平行度调整有困难 时,应满足齿轮接触的质量要求,其平行度可不做调整。 2.5.13管路与离心鼓风机不应强行连接;连接时,应采用百分表 监控风机联轴器的移动。复检离心鼓风机的找正、调平精度时,应 保持在连接前的状态或允许范围之内。 2.5.14离心鼓风机的油管润滑点、密封、控制和与油接触的机器 零件和部件,应进行循环冲洗,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按随机技术文件规定使用的润滑油进行冲洗; 2冲洗前,润滑点上游的节流阀应全部打开,并应保持最大 流速; 3 冲洗油的温度应与机组运行温度相同或冷热交替:
零件和部件,应进行循环冲洗,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按随机技术文件规定使用的润滑油进行冲洗: 2 冲洗前,润滑点上游的节流阀应全部打开,并应保持最大 流速; 3 冲洗油的温度应与机组运行温度相同或冷热交替
:4·冲洗中,视油的清洁程度应经常清洗滤油器,并应定期轻 敲油管; 5冲洗时间不得少于24h 6滤油器过滤网上不得留有硬质颗粒;在油温相同的条件 下,滤油器前、后压差应在5h内保持稳定。 2.5.15离心鼓风机试运转时,应先试驱动机、增速器,后试整机。 整机的试运转应先将进气节流门开至10°~15°进行小负荷试运 转,然后进行负荷试运转。 2.5.16离心鼓风机试运转前除应符合本规范第2.1.12条的要 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按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将润滑系统、密封系统和液压控 制系统清洗洁净,并应做循环清洗; 2加注润滑油的规格和数量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 3润滑、密封和控制等系统的连锁装置、机组的防喘振装置 水路系统的调节装置等以及阀门、仪表均应灵敏可靠,并应符合随 机技术文件的规定: 4阀件和控制装置应处于随机技术文件规定的使风机为最 小负荷时的启动位置; 5机组各辅助设备均应按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单机试 运转,单机试运转应合格。 2.5.17离心鼓风机的整机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
1启动润滑、密封和控制油系统,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 定。无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轴承润滑油的进油温度宜为40℃士5℃,启动时的油温 不应低于25℃;轴承的进油压力宜为0.1MPa~0.15MPa 当油压小于0.08MPa时应报警,并应启动辅助油泵;当 油压下降到0.05MPa时应停机;
3)轴颈处测得未滤波的轴振动双振幅值,或采用接触式测
注:N为最高连续运转转速(r/min)
4)各级排气压力和温度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 8停机后20min或轴承回油温度降到低于40℃后,应停止 泵工作;停机后的盘车,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 9试运转完毕,应将各有关装置调整到准备启动状态。
2.6.1轴流鼓风机的各主要部件、机壳、调节缸、叶片承缸和转子 在装配吊运过程中应保持水平,且不得损伤。 2.6.2埋设底座调整螺栓的支承垫板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机 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的有关规定外, 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垫板底层混凝土的耐压强度不应低于35MPa;厚度宜为 30mm~50mm;每块垫板的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3/1000; 2每块垫板的标高充许偏差为土3mm。 2.6.3轴流鼓风机的底座找正、调平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通过底座上的调整螺栓和地脚螺栓,调平底座各支撑机 壳的支座面、连接纵向键座的结合面或固定轴承座的结合面:各支 座的安装水平,应在支座上平面纵、横向进行检测,其偏差均不应 大于0.1/1000;各结合面上的纵、横向安装水平偏差均不应大于 0.05/1000; 2拧紧底座上的调整螺栓时,螺栓露出底座下平面的长度应 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
2.6.3轴流鼓风机的底座找正、调平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通过底座上的调整螺栓和地脚螺栓,调平底座各支撑机 壳的支座面、连接纵向键座的结合面或固定轴承座的结合面;各支 座的安装水平,应在支座上平面纵、横向进行检测,其偏差均不应 大于0.1/1000;各结合面上的纵、横向安装水平偏差均不应大于 0.05/1000; 2拧紧底座上的调整螺栓时,螺栓露出底座下平面的长度应 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
2.6.4机组中当以主机作为找正、调平基准设备时,纵向安装水 平应在轴颈上进行检测,其偏差不应大于0.04/1000;横向安装水 平应在机壳中分面上进行检测,其偏差不应大手0.06/1000。机 组中非基准设备的找正、调平,应符合本规范第2.5.4条的要求。 2.6.5下机壳找正、调平除应符合本规范第2.5.4条的要求外: 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除去机壳四个支撑面的毛刺和飞边; 2下机壳与底座的支座连接时,应将支承导向键涂上二硫化 钼油,并应轻轻推入键槽,不得强行打入; 3应使四个支座的定位螺栓位于孔中心;找正、调平时,可采 用更换纵向导向键和支承导向键不同厚度的垫片进行调整。 2.6.6定子部分的内装件的装配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 连接调节缸和伺服马达时,图2.6.6所示两端面之间A、B、C距离 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
图2.6.6连接调节缸和伺服马达时A、B、C距离 机壳;2一调节缸;3连接板;4球形螺母,5挡板;6伺 A一件3、件4端面之间的距离;B一件5、件6端面之间的距
C一件1、件2端面之间的距离
2.6.7静叶角度值、调节缸位移与静叶角度曲线、转子跳动值、动 叶和静叶的叶顶间隙值、密封间隙值轴承间隙值、轴承压盖过盈 直、油封间隙值、转子在轴承箱中的轴向和径向位置尺寸、机壳中 分面的自由间隙等,应按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检测和调整,
2.6.8增速器的找正、调平,应符合本规范第2.5.3条~第2. 条的规定。
2.6.9机组找正前应符合下列要
1轴承应安装完毕,轴承与轴颈的间隙和接触状况应符合规 定; 2·盘动转子,应转动灵活、无卡碰; 3叶顶间隙值、转子和联轴器的跳动值应符合要求。 2.6.10机组找正的同轴度要求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无 规定时,联轴器的径向位移宜为0.02mm~0.04mm,轴线倾斜度 不应大于0.1/1000。 2.6.11 连接刚性的中间轴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分别连接中间轴的一端;应检查未连端法兰的径向跳动 值,径向跳动值应符合下式的要求!
(2. 6. 11)
2.6.12管路的装配应符合下列要求:
1进气、排气和润滑等管路,应在机组找正、调平后配制与连 接;: 2各管路连接所造成的外加于机器法兰的外加力矩,不得大 于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管路连接时,应采用百分表监控联轴器的 移动;连接后,应复测机组的找正、调平精度; 3'放风阀和旁通阀的安装位置,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 定:
6.14机组的停机应符合下列
1停机前应将静叶角度调节到最小工作角或静叶关闭状态 并应打开放空阀和关闭排气阀; 2停机后,应慢速盘动转子,直到轴承与主机排气侧之间的 主轴温度低于50℃时,润滑油泵再停机。
注:D为叶轮直径, 4防爆通风机进口法兰上钻孔的孔距充许偏差为 土o.5mm; 5离心防爆通风机轮盖内径的圆跳动偏差,应小于或等于叶
轮与进风口最小径向单侧间隙的1/2; 6叶片出口边对轮盘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叶轮出口宽度的 1%; 7离心防爆通风机叶片出口安装角的允许偏差为土1°; 8离心防爆通风机机壳和进风口应平整,不应有压伤、凹凸 不平和歪斜等缺陷。 2.7.2消防排烟通风机除应符合本章相应类型的风机安装要求 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轴流式消防排烟通风机电动机动力引出线,应有耐高温隔 离套管或采用耐高温电缆; 2消防排烟通风机进出口法兰连接孔的位置偏差,不应大于 1.5mm; 3轴流式消防排烟通风机机壳与叶轮的径向间隙应均匀,径 向单侧最小间隙应符合表2.7.2的要求;
表2.7.2径向单侧最小间隙
4离心式消防排烟通风机进风口与叶轮轮盖进口的径向 侧间隙和进风口与叶轮轮盖的轴向重叠长度,应符合本规范算 2. 2.3条的要求。
1.零件、部件和附属设备应无损伤和锈蚀等缺陷; 2零件、部件和附属设备应清洗洁净,清洁度的检测及其限 值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无规定时,应符合本规范附录B 的规定;清洗后应将清洗剂和水分除净,并应在加工面上涂一层润 滑油。无润滑压缩机及其与介质接触的零件和部件不得涂油;气 阀、填料和其他密封件不得采用蒸汽清洗; 3压缩介质为氧气及易燃易爆气体的压缩机,凡与介质接触 的零件和部件、附属设备和管路均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安 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的有关规定进行脱脂;与 氧气直接接触的零部件其油脂残留量不得天于125mg/m;脱脂 后应采用无油干燥空气或氮气吹干,并应将零件、部件和管路两端 口做无油封闭; 4清洗检查应采取劳动保护、防火、防毒、防爆等安全措 施; 5压缩机或压力容器内部严禁使用明火查看。 3.1.2压缩机和其附属设备的管路应以最大工作压力进行严密 性试验,且应保压10min后无泄漏。 3.1.3大型压缩机的机身油池应用煤油进行渗漏试验,试验时间 不应少于4h,且应无渗漏。 3.1.4安全阀应安装在不易受振动等干扰的位置,其全流量的排 放压力不应超过最大工作压力的1.1倍。当额定压力小于或等于 10MPa时,整定压力应为额定压力的1.1倍:额定压力大干
10MPa时,整定压力应为额定压力的1.05倍~1.10倍。氧气压 缩机每级安全阀或连锁保险装置,应确保级间压力不超过其公称 值的25%,末级压力不超过公称值的10%
OMPa时,整定压力应为额定压力的, .05倍~1.10倍。笔气压 缩机每级安全阀或连锁保险装置,应确保级间压力不超过其公称 值的25%,末级压力不超过公称值的10%。 3.1.5压缩机的各连接管路、接头及连接处应密封、无泄漏。泄 放的气体和液体应回收或引放到安全处。 3.1.6压缩机在其规定的使用环境和最终排气压力为额定排气 压力下稳定运转时,各级排气温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气缸内有润滑油的各级排气温度不应超过180℃; 2气缸内无润滑油的各项排气温度不应超过200℃; 3喷油回转压缩机的各级排气温度不应超过110℃。 3.1.7压缩机振动速度有效值检测及其限值,应符合本规范附录 A的宝
3.1.5压缩机的各连接管路、接头及连接处应密封、无泄漏。氵
1气缸内有润滑油的各级排气温度不应超过180℃; 2气缸内无润滑油的各项排气温度不应超过200℃; 3 喷油回转压缩机的各级排气温度不应超过110℃。 3.1.7 压缩机振动速度有效值检测及其限值,应符合本规范附 A的规定。
3.2整体出厂的压缩机
3.2.1压缩机安装时,设备的清洗和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1往复活塞式压缩机应对活塞、连杆、气阀和填料腔进行清 洗和检查; 2隔膜式压缩机应拆卸清洗缸盖、膜片、吸气阀和排气阀,并 应无损伤和锈蚀等缺陷。
洗和检查: 2隔膜式压缩机应拆卸清洗缸盖、膜片、吸气阀和排气阀,并 应无损伤和锈蚀等缺陷。 3.2.2检验压缩机的安装水平,其偏差不应大于0.20/1000,检 则部位应符合下列要求: 1卧式压缩机、对称平衡型压缩机应在机身滑道面或其他基 准面上检测; 2立式压缩机应拆去气缸盖,并应在气缸顶平面上检测; 3其他型式的压缩机应在主轴外露部分或其他基准面上检 测。
1卧式压缩机、对称平衡型压缩机应在机身滑道面或其他 准面上检测; 2立式压缩机应拆去气缸盖,并应在气缸顶平面上检测; 3其他型式的压缩机应在主轴外露部分或其他基准面上样 测。
3解体出厂的往复活塞式压缩
件和部件应按标记进行组装: 1机身轴承座、轴承盖和轴瓦; 2同一列机身、中体、连杆、十字头、气缸和活塞; 3机身与相应位置的支承架; 4填函、密封盒应按级别与其顺序进行组装。 3.3.2机身和中体的组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检验机身的纵、横向安装水平,应在下列部位进行检测,其 偏差均不应大于0.05/1000: 1)卧式压缩机、对称平衡型压缩机的横向安装水平应在机 身轴承孔处进行检测,纵向安装水平应在滑道的前、后两 点的位置上进行检测(图3.3.2);
图3.3.2测量机身纵、横向安装水平 1一轴承孔;2一水平仪;3下滑道
2)立式压缩机应在机身接合面上检测; 3)L型压缩机应在机身法兰面上检测。 2 两机身压缩机主轴承孔轴线的同轴度应为g0.05mm; 3 组装中体时,十字头滑道轴线的水平度偏差不应大于
0.05/1000;十字头滑道轴线对曲轴轴线的垂直度偏差应 0.10/1000,
3.3.3组装曲轴和轴承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3.3.4气缸的组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气缸组装后,其冷却水路应按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严 密性试验,并应无渗漏; 2卧式气缸轴线对滑道轴线的同轴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3.3.4的规定,其倾斜方向应与滑道倾斜方向一致。在调整气缸轴 线时,不得在气缸端面加放垫片;
表3.3.4卧式气缸轴线对滑道轴线的同轴度允许偏差(mm)
3立式气缸找正时,活塞在气缸内四周的径向间隙应均匀, 其最大与最小间隙之差不应大于活塞与气缸间平均间隙值的1/2
1油路应清洁和畅通; 2厚壁的连杆大头瓦与曲柄轴颈的接触面面积不应小于大 头瓦面积的70%;薄壁的连杆天头瓦不宜研刮,薄壁外径小于或 等于200mm时,与瓦座的接触面积不应小于85%;薄壁外径大于 200mm时,与瓦座的接触面积不应小于75%;薄壁连杆小头轴套 (轴瓦)与十字销的接触面面积,不应小于小头轴套(轴瓦)面积的 70%; 3连杆大头瓦与曲柄轴颈的径向间隙、轴向间隙,应符合随 机技术文件的规定; 4连杆小头轴套(轴瓦)与十字销的径向间隙、轴向间隙,应 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 5连杆螺栓和螺母应按随机技术文件规定的预紧力,均匀 紧和锁牢。
3.3.6十字头的组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十字头滑履与滑道接触面面积不应小于滑履面积的 60%; 2十字头滑履与滑道间的间隙在行程的各位置上,应符合随 机技术文件的规定; 3对称平衡型压缩机的十学头组装时,应按制造厂所作的标 记进行,且应保持活塞杆轴线与滑道轴线重合; 4十字头销的连接螺栓和锁紧装置,应拧紧和锁牢。 3.3.73 组装活塞和活塞杆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活塞环表面应无裂纹、夹杂物和毛刺等缺陷; 2除非金属环外的活塞环应在气缸内做漏光检查。在整个 圆周上漏光不应超过2处;每处对应的弧长不应大于36°,且与活 塞环开口的距离应大于对应15°的弧长; 3活塞环与活塞环槽端面之间的间隙、活塞环放人气缸的升 口间隙,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 4活塞环在活塞环槽内应能自由转动;手压活塞环时,环应 能全部沉入槽内;相邻活塞环开口的位置应互相错开; 5活塞与气缸镜面之间的径向间隙和活塞在气缸内的内、外 止点间隙,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 6轴承合金的活塞支承面与气缸镜面的接触面面积,不应小 于活塞支承弧面的60%: 7 活塞杆与活塞、活塞杆与十字头应连接牢固,并应锁紧。 3.3.8 填料和刮油器的组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油、水、气孔道应清洁和畅通; 2各填料环的装配顺序不得互换; 3填料与各填料环端面、填料盒端面的接触应均匀,其接触 面面积不应小于端面面积的70%; 4填料、刮油器与活塞杆的接触面积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 规定;无规定时,填料、刮油器与活塞杆的接触面积不应小于该组 环面积的70%,且接触应均匀;
5.刮油刃口不应倒圆;刃口应朝向来油方向; 6填料和刮油器组装后,各处间隙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 定,并应能自由转动; 7 填料压盖的锁紧装置应锁牢。 3.3.9 气阀的组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气阀弹簧的自由长度应一致;阀片和弹簧应无卡住和歪 斜; 2 阀片的升程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 3气阀组装后应注人煤油进行严密性试验,并应无连续的滴 状渗漏。
3.10盘车装置的组装,应符合
1盘车装置可在曲轴就位后进行组装:并应符合随机技术文 件的规定; 2应调整操作手柄的各个位置,其动作应正确可靠。
3.4.1压缩机的冷却器、气液分离器、缓冲器、干燥器、储气罐、滤 清器、放空罐、消声器等附属设备就位前,应检查管口方位、地脚螺 栓孔和基础的位置,并应与施工图相符;各管路应清洁和畅通。 3.4.2附属设备中的压力容器在规定的质量保证期内安装时,可 不做强度试验,但应做严密性试验。当发现压力容器有损伤或在 现场做过局部改装时,应做强度试验。 3.4.3卧式设备的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于1/1000;立式设备的 铅垂度偏差不应大于1/1000。 3.4.4淋水式冷却器排管的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于1/1000,排 管立面的铅垂度偏差不应大于1/1000,其溢水槽的溢水口应水 平。
3.4.4淋水式冷却器排管的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于1/1000,排 管立面的铅垂度偏差不应大于1/1000,其溢水槽的溢水口应水 平。
3.4.5空气吸入口应安装过滤器或筛网;高架平台的梯子倾斜
4.6DN150mm以上或有腐蚀性、有毒性或易燃性气体管道的 接,应采用焊接或法兰连接。
5.2压缩机空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
3.5.2压缩机空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
应将各级吸、排气阀拆下; 应启动冷却系统、润滑系统,其运转应正常; 3 应检查盘车装置,应处于压缩机启动所要求的位置;
.4点动压缩机,应在检查各部位无异常现象后,依次运转 5min、30min和2h以上,每次启动运转前,应检查压缩机润滑情况 且应正常; 5运转中润滑油压不得小于0.10MPa,曲轴箱或机身内润 滑油的温度不应高于70℃; 6各级冷却水排水温度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无规定 时,各级冷却水排水温度不应高于45℃; 7运转中各运动部件应无异常声响,各紧固件应无松动
3.5.3压缩机空气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
1空气负荷试运转前,应先装上空气滤清器,并应逐级装上 吸、排气阀,再启动压缩机进行吹扫;应从一一级开始,逐级连通吹 扫,每级吹扫不应小于30min,直至排出的空气清洁为止; 2吹扫后,应拆下各级吸、排气阀清洗洁净,且应随即装上复 原; 3升压运转的程序、压力和运转时间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 规定;无规定,且排气压力为额定压力的1/4时,应连续运转1h; 排气压力为额定压力的1/2时,应连续运转2h;排气压力为额定 压力的3/4时,应连续运转2h;在额定压力下连续运转不应小于 3h;升压运转过程中,应在前一级压力下运转无异常现象后再将 压力逐渐升高; 4压缩介质不是空气的压缩机,当采用空气进行负荷试运转 时,其最高排气压力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 5一级吸气压力、各级排气温度和末级排气压力应符合随机 技术文件的规定; 6运转中润滑油压不得低于0.10MPa;曲轴箱或机身内润 滑油的温度,氧气压缩机不应高于60℃,其他压缩机不应高于 70℃; 7各级冷却水排水温度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无规定 时,各级冷却水排水温度不应高于45℃;
3.5.4压缩机在空气负荷试运转中,应进行下列各项检查和记
润滑油的压力、温度和各部位的供油情况; 2 各级吸、排气的温度和压力: 3 各级进、排水的温度、压力和冷却水的供应情况; 4 各级吸、排气阀的工作应无异常; 5 运动部件应无异常响声; 6 连接部位应无漏气、漏油或漏水; 7 连接部位应无松动; 8 气量调节装置应灵敏; 9 主轴承、滑道、填函等主要摩擦部位的温度; 10 电动机的电流、电压、温升; 11 自动控制装置应灵敏、可靠; 12 机组的振动。 55 压缩机空气负益试运娃后应非险气路和气箍中的剩全压
3.5.5压缩机空气负荷试运转后建筑标准,应排除气路和气罐中的剩
,清洗油过滤器和更换润滑油,排除进气管及冷凝收集器和汽缸 管路中的冷凝液;需检查曲轴箱时,应在停机15min后再打开 轴箱。
3.6.1无润滑压缩机及其附属设备的安装,除应符合本规范第 3.1节~第3.4节的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组装前,对防锈油封零件应进行清洗和脱脂;气缸镜面、活 塞杆表面不应有锈迹; 2填函组件的各处间隙,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 3支承环与气缸镜面的间隙、支承环与环槽端面的间隙,应 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
4刮油器组装时,其刃口应朝向来油的方向,活塞杆上的挡 油圈应组装牢固: 5采用内部冷却的活塞杆,其冷却液进、排管路应畅通,管接 头应装配牢固
4刮油器组装时,其刃口应朝向来油的方尚,活塞杆上的挡 油圈应组装牢固: 5采用内部冷却的活塞杆,其冷却液进、排管路应畅通,管接 头应装配牢固。 3.6.2无润滑压缩机的试运转,应按随机技术文件规定的介质和 程序进行;无规定时农业标准,除应符合本规范第.3.5节的规定外,尚应符 合下列要求: 1运转中活塞杆表面温度、各级排气温度、排液温度应符合
油圈应组装牢固; 5采用内部冷却的活塞杆,其冷却液进、排管路应畅通,管接 头应装配牢固。 3.6.2无润滑压缩机的试运转,应按随机技术文件规定的介质和 程序进行;无规定时,除应符合本规范第.3.5节的规定外,尚应符 合下列要求: 1运转中活塞杆表面温度、各级排气温度、排液温度应符合 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无油冷却液应供应正常; 2运转中活塞杆表面的刮油情况应良好,曲轴箱和十字头的 润滑油不得带人填函和气缸内; 3在逐级升压过程中,应待排气温度达到稳定状态、填函密 封良好、无卡阻等现象后,再将压力逐级升高。 3.6.3施工完毕或试运转暂停期间,应在吸气管内通入无油干燥 氮气,并应缓慢转动压缩机,经放空阀排出,使氮气吹尽气缸内的 水分后关闭吸、排气管阀门,并应防止生锈;气缸夹套内的冷却水 应放空。
3.6.2无润滑压缩机的试运转,应按随机技术文件规定的介质 程序进行;无规定时,除应符合本规范第.3.5节的规定外,尚应 合下列要求:
....- 相关专题: 压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