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1476-2011 辽宁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pdf

  • DB21T 1476-2011 辽宁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4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1-07-23
  • 发 布 人: 青沐诚信咨询工作室
  • 原始文件下载:
  • 立即下载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附录A辽宁省主要城镇气候区属采暖期热 工计算气象参数及耗热量指标

    A.0.1依据采暖度日数(HDD18)和空调度日数(CDD26)范围,可将 辽宁地区划分为表A.0.1所示的二个子气候区。

    路桥施工组织设计 表A.0.T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气象子区

    表A.0.2辽宁省主要城镇居住建筑节能计第气象签数

    图B.0.3典型地面构造图

    附录C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εi 和封闭阳台温差修正系数

    附录C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εi

    C.0.1太阳辐射对外墙、屋面传热系数的影响可采用传热系数的 修正系数6,修正其影响程度。 C.0.2外墙、屋面传热系的修正系数8,可按按表C.0.2确定。

    表C.0.2外墙、屋面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g值

    1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6;值取1: ②不采暖楼梯间的内墙、户门和上部楼板等用温差修正。按照《民用建筑热工设 计规范》GB50176的温差修正系数n值确定,≤8层取0.6、≥9层值取0.5, .0.3外窗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s.值由表C.0.3确定

    表C.0.3外窗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e.值

    附录D月 居住建筑采暖耗热量指标计算

    AT =qH+9H+9Hd +9Hm

    中:9一折合到单位建筑面积上的通过墙的传热量 (W/m) ; 4一折合到单位建筑面积上的通过屋顶(包括顶层 采暖封闭阳台的顶板)的传热量(W/m); 9If一折合到单位建筑面积上的通过地面(包括接触 室外空气的楼板、底层凸窗的底板、不采暖地 下室的顶板)的传热量(W/m); qme一折合到单位建筑面积上的通过门、窗的传热量 (W/m)。 折合到单位建筑面积上的通过外墙的传热量9按D.0.3

    式中:t一全部房间室内平均计算温度,一股住宅建筑取18 t一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根据附录A规定确定; 8一外墙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根据附录C规定确定; Ki一外墙平均传热系数W/(m·K),根据附录E规定 或式3.2.3计算确定; Fs一外墙传热面积m,根据附录F的规定计算确定; As一建筑面积m,根据附录F的规定计算确定。 .0.4折合到单位建筑面积上的通过门、窗的传热量4mc控 04式计#

    F%一屋项的传热面积m,根据附录F的规定计算确定; Ao一建筑面积m,根据附录F的规定计算确定。 D.0.6折合到单位建筑面积上的通过地面的传热量按D.0.6 式计算

    Z Kf(; ) An

    式中:1;一全部房间室内平均计算温度,一般住宅建筑取189 t。一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根据附录A规定确定; F一地面的面积(包括接触室外空气地板、不采暖地 下室上部地板、底层采暖封闭阳台的底板)m, 根据附录F的规定计算确定; K一(与F对应的)地面传热系数按附录B的规定 计算确定,W/(m·K); 8;一地面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取1.0; Ao一建筑面积m,根据附录F的规定计算确定。 D.0.7折合到单位建筑面积上的空气渗透耗热量INF: 1楼梯间及外廊不采暖

    式中:t一全部房间室内平均计算温度,一般住宅建筑取18℃ t一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根据附录A规定确定; Emi一外门、窗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根据附录C规定 确定; Ki一外门J、窗传热系数W/(m·K); F一外门、窗传热面积m,参照附录F的规定计算确 定; Ao一建筑面积m,根据附录E的规定计算确定。 D.0.5折合到单位建筑面积上的通过屋项的传热量·9按D.0.5 式计

    0.6bV qINF = A.

    0.65bV AINF= (D.0.72) A0

    式中:t;一全部房间室内平均计算温度,一般住宅建筑取18℃ t一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根据附录A规定确定; e一屋顶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根据附录C规定确定; K.i一屋项传热系数W/(m·K):

    式中:h一空气渗透耗热量系数(W/m),根据附录A规定 采用; Ao一建筑面积m,根据附录F的规定计算确定: Vo一建筑物体积m,根据附录F的规定计算确定

    附录E平均传热系数、热桥线传热 系数计算方法

    W/(m·K) 4

    式中K.一单元墙体的平均传热系数,W/(m·K); K一单元墙体的主断面传热系数,W/(m·K): 山一单元墙体上的第个结构性热桥的线传热系数, W/(m·K); l一单元墙体第j个结构性热桥的计算长度,m; A一单元墙体的面积,m。 .0.2在建筑外围护结构中,墙角、窗间墙、凸窗、阳台、屋 、楼板、地板等处形成的热桥称为结构性热桥(图E.0.2)。线 性热桥对墙体、屋面传热的影响利用线性传热系数出描述

    图E.0.2建筑外围护结构性热桥示意图

    图E.0.3墙面典型结构性热桥示赢图

    E.0.4热桥线传热系数应按下式计算。

    020 I(. 1.) ((. 1.) KC

    图E.0.5墙面典型结构性热桥的截面示意回图

    图E.0.6墙面平行热桥示意

    附录F关于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F.0.1建筑面积(Ao),应按各层外墙外包线围成的平面面积的 总和计算,包括半地下室的面积,不包括地下室的面积。 F.0.2建筑体积(V。),应按与计算建筑面积所对应的建筑物外 表面和底层地面所围成的体积计算。 F.0.3换气体积(V),楼梯间及外廊不采暖时,按V=0.60V。 计算:楼梯间及外廊采暖时,按V=0.65V。计算。 F.0.4屋项或顶棚面积,应按支承屋顶的外墙外包线围成的面积 计算。应减去不采暖楼梯间及外廊的屋项或项棚面积。 F.0.5外墙面积,应按不同朝向分别计算。某一朝向的外墙面 积,由该朝向的外表面积减去外门、窗面积构成,并减去不采暖 楼梯间及外廊的外墙面积。 F.0.6外窗(包括阳台门上部透明部分)面积,应按不同朝向和 有无阳台分别计算,取洞口面积。 F.0.7外门面积,应按不同朝向分别计算,取洞口面积。 F.0.8阳台门下部不透明部分面积,应按不同朝向分别计算,取 洞口面积。 F.0.9地面面积,应按外墙内侧围成的面积计算。 F.0.10地板面积,应按外墙内侧围成的面积计算,并区分为接 触室外空气的地板和不采暖地下室上部的地板。 F.0.11凸凹墙面的朝向归属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某朝向有外凸部分时,凸出部分的长度(垂直于该朝 向的尺寸)小于或等于1.5m,该凸出部分的全部外墙面积计人 该朝向的外墙总面积; 2凸出部分的长度大于1.5m,该凸出部分按各自实际朝向 计入各自朝向的外墙总面积:

    3某朝间有内凹部分时,凹人部分的宽度(平行于该朝间 的尺寸)小于5m,且回入长度小于或等于凹人部分的宽度,该 凹入部分的全部外墙面积计人该朝向的外墙总面积; 4凹人部分的宽度(平行于该朝向的尺寸)小于5m,且凹 入长度大于凹人部分的宽度,则该凹人部分的两个侧面外墙面积 计入北向的外墙总面积,该凹人部分的正面外墙面积计入该朝向 的外墙总面积; 5凹入部分的宽度大于或等于5m,则该凹人部分按各实际 潮向计入各自朝向的外墙总面积。 F.0.12内天井墙面的朝向归属应符合下列规定: 1内天并的高度大于等于内天并最宽边长的2倍时,内天 并的全部外墙面积计人北向的外墙总面积: 2内关并的高度小于内天并最宽边长的2倍时,内天并的 外墙按各实际朝向计入各自朝向的外墙总面积

    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 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 采用“可”。 标准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时,写法为:“应符 的规定(或要求)”或“应按·执行”

    本标准是在《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1/T14762006 的基础上并严格遵循了《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 准》JGJ26一2010的规定修订而成的。本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 容: 1.“辽宁地区气候子区及室内热环境计算参数”按采暖度日 数细分了气候子区,规定了冬季采暖计算温度和计算气象参数。 2.“建筑物与围护结构热工设计”规定了体形系数和窗墙面 积比,并按新划分的气候子区规定了围护结构热工参数限值;围 护结构热工性能的节能设计判定方法和要求;采用稳态计算方 法,给出该地区居住建筑的采暖耗热量指标。 3.“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节能设计”提出对热源、热力站 及热力网、采暖系统、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设计的基本规定,并 与当前我省城市的供热改革相结合,提出相应的指导原则和技术 措施。 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 本标准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 编制了本标准的条文说明。

    总则 50 术语和符号 51 2.1术语 51 . 建筑与围护结构热工设计 52 3.1一般规定 52 3.2围护结构热工设计 56 3.3设计建筑的节能设计判定 60 4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节能设计 62 4.1般规定 62 4.2热源、热力站及热力网 63 4.3采暖系统 73 4.4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 80

    2.1.1本标准的采暖度日数以18℃为基准,用符号HDD18表示, 某地采暖度日数的大小反映了该地区寒冷的程度, 2.1.2本标准的空调度日数以26℃为基准,用符号CDD26表示。 某地空调度日数的大小反映了该地区热的程度。 2.1.3计算采暖期天数是根据当地连续近30年的平均气象条件 计算出来的,仅供建筑节能设计计算时使用。当地的法定采暖日期 是根据当地的气象条件从行政的角度确定的。两者有一定的关系, 但计算采暖期天数和当地法定的采暖天数不一定相等。 2.1.10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主要是由室内外温差引起的,但同时 还受到太阳辐射、天空辐射以及地面和其他建筑反射辐射的影响。 围护结构传热量因受太阳辐射影响而改变,改变后的传热量与未 受太阳辐射影响原有传热量比值,定义为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修 正系数

    3建筑与围护结构热工设计

    气象台站每天4次的实测值的平均值。 2、逐年计算,每日平均最高温度低于18℃时,用日平均温 度与18℃的差值乘以日平均气温低于18℃的天数。 本标准CDD26计算步骤如下: 1、选择近30年的年日平均温度作为计算基础。日平均温度 取气象台站每天4次的实测值的平均值。 2、逐年计算,每日平均最高温度高于26℃时,用日平均温 度与26℃的差值乘以日平均气温高于26℃的天数。 3.1.2建筑群的布置和建筑物的平面设计合理与否与建筑节能关 系密切。建筑节能设计首先应从总体布置及单体设计开始,应考 虑如何在冬季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能来取暖,多获得热量和减少 热损失,以达到节能的目的。具体来说,就是要在冬季充分利用 日照,朝向上应尽量避开当地冬季主导风向。 3.1.3太阳辐射得热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很大,冬季太阳辐射得热 可降低采暖负荷。由于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的变化规律,南北朝 向的建筑冬季可以增加太阳辐射得热。计算证明,建筑物的主体 朝向如果由南北改为东西向,耗热量指标明显增大。从本标准表 C.0.2表C.0.3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e:值可见,南向外 墙、外窗(门)的ε:值,低于其他朝向。根据严寒及寒冷各地 区夏季的最多频率风向,建筑物的主体朝向为南北向,也有利于 自然通风。因此南北朝向是最有利的建筑朝向。但由于建筑物的 朝向还要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制约,不可能都作到南北朝向,所 以本条用了“宜”字。 各地区特别是严寒地区,外墙的传热耗热量占围护结构耗热 量的28%以上,外墙面越多则耗热量越大,越容易产生结露、滋 生霉菌的现象。如果一个房间有三面外墙,其散热面过多,能耗 过大,对建筑节能极为不利 3.1.4室内热环境质量的指标体系包括温度、湿度、风速、壁面 温度等多项指标。本标准只提了温度指标和换气次数指标,原因 是考虑到一般住宅极少配备集中空调系统,湿度、风速等参数实

    际上无法控制。另一方面,在室内热环境的诸多指标中,对人体 的舒适以及对采暖能耗影响最大的也是温度指标,换气指标则是 从人体卫生角度考虑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指标。冬季室温控制在 18℃,基本达到了热舒适的水平。 本条文规定的18℃只是一个计算能耗时所采用的室内温度, 并不等于实际的室温。在严寒和寒冷地区,实际的室温由采暖系 统保证。 换气次数是室内热环境的另外一个重要的设计指标。冬季室 外的新鲜空气进入室内,一方面有利于确保室内的卫生条件,但 另一方面又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要确定一个合理的换气次数。 本条文规定的换气次数也只是一个计算能耗时所采用的换气 饮数数值,并不等于实际的新风量。实际的换气次数是由住户自 己控制的。由于冬季室内外温差很大,居民很注意窗户的密闭 性,很少长时间开窗通风。 3.1.5建筑物体形系数是指建筑物的外表面积和外表面积所包围 的体积之比。 建筑物的平、立面不应出现过多的凹凸,体形系数的大小对 建筑能耗的影响非常显著。从降低建筑能耗的角度出发,应该将 体形系数控制在一个较小的水平上。 但是,体形系数不只是影响外围护结构的传热损失,它还与 建筑造型,平面布局,采光通风等紧密相关。体形系数过小,将 制约建筑师的创造性,造成建筑造型呆板,平面布局困难,甚至 损害建筑功能。因此,如何合理确定建筑形状,必须考虑本地区 气候条件,冬、夏季太阳辐射强度、风环境、围护结构构造等各 方面因素。应权衡利弊,兼顾不同类型的建筑造型,尽可能地减 少房间的外围护面积,使体形不要太复杂,凹凸面不要过多,以 达到节能的自的。 表3.1.5中的建筑层数分为四类,是根据目前大量新建居住 建筑的种类来划分的。如1~3层多为别墅、托幼、疗养院,4~ 8层的多为大量建造的住宅,其中6层板式楼最常见。9~13

    (如选择保温性能好的窗框和玻璃,以降低窗的传热系数,加厚 外墙的保温层厚度以降低外墙的传热系数等。)并按照本章3.3 设计建筑的节能设计的定,将建筑物耗热量指标控制在标准规定 的范围内。 3.1.7冬季室内外温差大,楼梯间、外走廊如果散开会增加楼梯 间、外走廊的隔墙和户门的散热,因此需要封闭。

    3.2围护结构热工设计

    式阳台和直接联通的房间之间理应有隔墙和门、窗。有些开发商 为了增大房间的面积吸引购买者,常常省去了阳台和房间之间的 隔断,这种做法不可取。一方面容易造成过大的采暖能耗,另一 方面如若处理不当,房间可能达不到设计温度,阳台的顶板、窗 台下部的栏板还可能结露。因此,本条文第1款规定,阳台和房 间之间的隔墙不应省去。本条文第2款则规定,如果省去了阳台 和房间之间的隔墙,则阳台的外表面就必须当作房间的外围护结 构来对待。封闭式阳台作为冬天的储物空间,本条文的第3款就 是针对这种情况提出的要求。朝南的封闭式阳台,冬季常常像一 个阳光间,本条文的第4款就是针对这种情况提出的要求,在阳 台的外表面保温,白天有阳光时,即使打开隔墙土的门窗,房间 也不会多散失热量。晚间关上隔墙上的门窗,阳台上也不会发生 结露。阳台外表面的窗墙面积比放宽到0.60相当于考虑3m层 高,1.8m窗高的情况。 3.2.7随着外窗(门)本身保温性能的不断提高,窗(门)框与 墙体之间缝隙成了保温的一个薄弱环节,如果为图省事,在安装 过程中用水泥砂浆填缝,这道缝隙很容易形成热桥,不仅大大抵 销了窗(门)的良好保温性能,而且容易引起室内侧窗(门)周 边结露,在严寒地区尤其要注意 3.2.8居住建筑室内表面发生结露会给室内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给居住者的生活带来不便。如果长时间的结露则还会滋生霉菌, 对居住者的健康造成有害的影响,是不允许的。室内表面出现结 露最直接的原因是表面温度低于室内空气的露点温度。 一般说来,住宅外围护结构的内表面大面积结露的可能性不 大,结露大都出现在金属窗框、窗玻璃表面、墙角、墙面、屋面 上可能出现热桥的位置附近。本条文规定在住宅设计过程中,应 注意外墙与屋面可能出现热桥的部位的特殊保温措施,核算在设 计条件下可能结露部位的内表面温度是否高于露点温度,防止在 室内温、湿度设计条件下产生结露现象。另一方面,热桥是出现 高密度热流的部位,加强热桥部位的保温,可以减小采暖负荷。

    值得指出的是,要彻底杜绝内表面的结露现象有时也是非常困难 的。由于特殊原因,房间的相对湿度非常高在这种情况下就很容 易结露。“室内空气温度、湿度设计条件下”就是一般正常情 况,不包括室内特别潮湿的情况。 3.2.9变形缝是保温的薄弱环节,加强对变形缝部位的保温处 理,避免变形缝两侧墙面出现结露问题,也减少通过变形缝的热 量损失。 变形缝的保温处理方法多种多样。可采取沿着变形缝填充 定深度的保温材料措施,事变形缝成一个与外部空气隔绝的密闭 空腔。还可着变形缝填充一定深度的保温材料或采取将缝两侧 的墙面做内保温的措施。 因此应沿着变形缝填充一定深度的保温材料外,再将缝两侧 的墙做内保温的措施效果更好。 3.2.10地下室或半地下室的外墙,虽然外侧有土壤的保护,不 直接接触室外空气,但土壤不能完全代替保温层的作用,墙体也 应采取良好的保温措施,减少通过地下室的传热。辽宁地区,即 使没有地下室,也应将外墙外侧的保温延伸到地坪以下,有利于 减小周边地面(未采暖地下室地面和冰冻线下侧墙可不做保温处 理)以及地面以上儿十厘米高的周边外墙(特别是墙角)热损 失,提高内表面温度,避免结露。 3.2.11近年来与保温材料和保温工程相关的建筑火灾频发,给 人们敲响了建筑保温工程防火警钟。纵观多起建筑外墙保温火灾 特点,一是蔓延速度极快,二是燃烧隐匿。每起火灾都把消防人 员弄得云里雾里,不知所措。所以,外墙外保温的防火设计必须 做好“防”字的设计。选择材料的耐火等级及系统防火设计是根 本的根本

    3.3设计建筑的节能设计判定

    3.3.1本标准3.2.2条对辽宁省主要城镇各子气候区的居住建筑 围护结构提出了明确的热工性能要求。如果设计建筑的体形系

    数、窗墙面积比、窗的气密性、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等均满足本 标准要求,则可认定该设计建筑为节能建筑设计,若其中项不 满足标准规定性指标限值要求,则应进行建筑物耗热量指标计 算。 3.3.2按标准要求经计算外围护结构保温性能指标均满足相关的 限值要,即能达到建筑物的耗热量指标的要求,所以可以直接判 定该设计建筑为节能建筑设计。 3.3.3当设计建筑不满足体型系数、窗墙面积比、围护结构的传 热系数等,其中一项不满足限值要求时,就必须进行建筑物耗热 量指标计算。调整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参数,使设计建筑的耗热 量指标达到本标准耗热量指标限值要求。

    4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节能设计

    4.2热源、热力站及热力网

    4.2.2当前有些地区城镇已做了集中供热规划设计,但限于经济 条件,大部分规模较小,有不少小区无网可入:只能先搞过渡性 的锅炉房,因此提出该条文。 4.2.3根据《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 2695中第5.1.2条: 1根据燃煤锅炉单台容量越大效率越高的特点,为了提高 热源效率,应尽量采用较大容量的锅炉; 2考虑住宅采暖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锅炉的设置台数应在不 少于两台,因此对于规模较小(设计供热负荷低于14MW小区, 单台锅炉容量可以适当的降低

    4.2.2当前有些地区城镇已做了集中供热规划设计,但限于经济 条件,大部分规模较小,有不少小区无网可入:只能先搞过渡性 的锅炉房,因此提出该条文。 4.2.3根据《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 2695中第5.1.2条: 1根据燃煤锅炉单台容量越大效率越高的特点,为了提高 热源效率,应尽量采用较大容量的锅炉; 2考虑住宅采暖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锅炉的设置台数应在不 少于两台,因此对于规模较小(设计供热负荷低于14MW小区, 单台锅炉容量可以适当的降低

    定单台锅炉的最低负荷为60%。对于燃煤锅炉来说,不论是多 台锅炉联合运行还是只有单台锅炉运行,其负荷都不应低于额定 负荷的60%。对于燃气锅炉,由于燃烧调节反应迅速,一般可 以适当放宽。 4.2.7燃气锅炉的效率与容量的关系不太大。关键是锅炉的配 置、自动调节负荷的能力等。有时,性能好的小容量锅炉会比性 能差的大容量锅炉效率更高。燃气锅炉房供热规模不宜太大,是 为了在保持锅炉效率不降低的情况下,减少供热用户,缩短供热 半径,有利于室外供热管道的水力平衡,减少由于水力失调形成 的无效热损失,同时降低管道散热损失和水泵的输送能耗。 锅炉的台数不宜过多,只要具备较好满足整个冬季的变负荷 调节能力即可。由于燃气锅炉在负荷率30%以上锅炉效率可接 近额定效率,负荷调节能力较强,不需要采用很多台数来满足调 节要求。锅炉台数过多,必然造成占用建筑面积过多,一次投资 增大等问题。 模块式组合锅炉燃烧器的调节方式均采用一段式起停控制, 冬季变负荷调节只能依靠台数进行,为了尽量符合负荷变化曲线 应采用合适的台数,台数过少易偏离负荷曲线,调节性能不好, 8台模块式锅炉已可满足调节的需要。模块式锅炉的燃烧器一般 采用大气式燃烧,燃烧效率较低,比非模块式燃气锅炉效率低不 少,对节能和环保均不利。以楼栋为单位来设置模块式锅炉房 时,因为没有室外供热管道,弥补了燃烧效率低的不足,从总体 上提高了供热效率。反之则两种不利条件同时存在,对节能环保 非常不利。因此模块式组合锅炉只适合小面积供热,供热面积很 大时不应采用模块式组合锅炉,应采用其他高效锅炉。 4.2.8低温供热时,如地面辐射采暖系统,回水温度低,热回收 效率较高,技术经济很合理。散热器采暖系统回水温度虽然比地 面辐射采暖系统高,但仍有热回收价值。 冷凝式锅炉价格高,对一次投资影响较大,但因热回收效果 好,锅炉效率很高,有条件时应选用

    4.2.92005年末开始国家有关部委要求楼内住户可以依据不向的 方法(设备)进行室内参数(比如热量、温度)测量,然后结合 楼前热表的测量值对全楼的用热量进行住户间分摊。 由于楼前热表为该楼所用热量的结算表,要求有较高的精度 及可靠性,价格相应较高,可以按栋楼设置热量表,即每栋楼作 为一个计量单元。对于建筑用途相同、建设年代相近、建筑形 式、平面、构造等相同或相似、建筑物耗热量指标相近、户间热 费分摊方式一致的的小区(组团),也可以若干栋建筑,统一安 装一块热量表。 对于只根据住户的面积进行整栋楼耗热量按户分摊时(比如 既有居住建筑改造时),应每栋楼设置各自的热量表。 4.2.10户式燃气采暖炉包括热风炉和热水炉,已经在一定范围 内应用于多层住宅和低层住宅采暖,在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较 好(至少达到节能标准规定)和产品选用得当的条件下,也是一 种可供选择的采暖方式。本条根据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得失,从节 能角度提出了对户式燃气采暖炉选用的原则要求。 对于户式供暖炉,在采暖负荷计算中,应该包括户间传热 量,在此基础上可以再适当 留有余量。但是设备容量选择过大,会因为经常在部分负荷 条件下运行而大幅度地降低热效率,并影响采暖舒适度。另外, 因燃气采暖炉大部分时间只需要部分负荷运行,如果单纯进行燃 烧量调节而不相应改变燃烧空气量,会由于过剩空气系数增大使 热效率下降。因此宜采用具有自动同时调节燃气量和燃烧空气量 功能的产品。 为保证锅炉运行安全,要求户式供暖炉设置专用的进气及排 气通道,燃气设备安装的房间依据相关专业规范配置报警、安全 保护等设施。目前的一些实际工程中有些采用每户直接向大气 排放废气的方法,不利于对建筑周围的环境保护;另外有一些建 筑由于房间密闭,没有专有进风通道,可能会导致由于进风不良 引起燃烧效率低下的间题;还有一些将户式燃气炉的排气直接排

    特性一起对阀门的实际工作特性起着决定性作用。当S1时, 4P.全部降落在调节阀上,调节阀的工作特性与理想特性是一致 的;在实际应用场所中,随着S值的减小,理想的直线特性趋向 于快开特性,理想的等百分比特性趋向于直线特性。 对于自动控制的阀门(无论是自力式还是其他执行机构驱动 方式),由于运行过程中开度不断在变化,为了保持阀门的调节特 性,确保其调节品质,自动控制阀的阀权度宜在0.3~0.5之间。 对于静态水力平衡闵,在系统初调试完成后,阀门开度就已 固定,运行过程中,其开度并不发生变化;因此,对阀权度没有 亚严格要求。 对于以小区供热为主的热力站而言,由于管网作用距离较 长,系统阻力较大,如果采用动态自力式控制阀串联在总管上, 由于阀权度的要求,需要该阀门的全开阻力较大,这样会较大的 增加水泵能耗。因为设计的重点是考虑建筑内末端设备的可调 性,如果需要自动控制,我们可以将自动控制阀设置于每个热力 入口(建筑内的水阻力比整个管网小得多,这样在保证同样的阀 权度情况下阀门的水流阻力可以大为降低),同样可以达到基本 相同的使用效果和控制品质。因此,本条第二款规定在热力站出 口总管上不宜串联设置自动控制阀。考虑到出口可能为多个环路 的情况,为了初调试,可以根据各环路的水力平衡情况合理设置 静态水力平衡阀。静态水力平衡阀选型原则:静态水力平衡阀是 用于消除环路剩余压头、限定环路水流量用的,为了合理地选择 平衡阀的型号,在设计水系统时,一定仍要进行管网水力计算及 环网平衡计算,按管径选取平衡阀的口径(型号)。对于旧系统 改造时,由于资料不全并为方便施工安装,可按管径尺寸配用同 样口径的平衡阀,直接以平衡阀取代原有的截止阀或闸阀。但需 要作压降校核计算,以避免原有管径过于富裕使流经平衡阀时产 生的压降过小,引起调试时由于压降过小而造成仪表较大的误 差。校核步骤如下:按该平衡阀管辖的供热面积估算出设计流 量,按管径求出设计流量时管内的流速v(m/sec),由该型号平衡

    2原条文在不同的管道长度下选取的aL值不连续,在执 行过程中容易产生的一些困难,也不完全符合编制的思路(管道 较长时,允许EHR值加大)。因此,本条文将α值的选取或计 算方式变成了个连续线段,有利于条文的执行。按照条文规定 的&ZL值计算结果比原条文的要求略微有所提高。 3由于采暖形式的多样化,以规定某个供回水温差来确定 EHR值可能对某些采暖形式产生不利的影响。例如当采用地板 福射供暖时,通常的设计温差为10℃,这时如果还采用20℃或 25℃来计算EHR,显然是不容易达到标准规定的。因此,本条 文采用的是“相对法”,即同样的系统的评价标准一致,所以对 温差的选择不作规定,面是“按照设计要求选取”。 4.2.17、二次热水管网的敷设方式,直接影响供热系统的总 投资及运行费用,应合理选取。对于庭院管网和二次网,管径一 般较小,采用直埋管敷设,投资较小,运行管理也比较方便。对 于一次管网,可根据管径大小经过经济比较确定采用直埋或地沟 敬设。 4.2.18管网输送效率达到92%时,要求管道保温效率应达到 98%。根据《设备及管道保温设计导则》中规定的管道经济保温 层厚度的计算方法,对玻璃棉管壳和聚氨酯保温管分析表明,无 论是直埋敷设还是地沟敷设,管道的保温效率均能达到98%。为 此严寒地区每个气候子区分别给出了最小保温层厚度,而寒冷地 区统一给出最小保温层厚度。如果选用其他保温材料或其导热系 数与附录G中值差异较大时,可以按照式4.2.18对最小保温厚 度进行修正。 4.2.19锅炉房采用计算机自动监测与控制不仅可以提高系统的 安全性,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而且,还可以取得以下效果: 1全面监测并记录各运行参数,降低运行人员工作量,提 高管理水平; 2对燃烧过程和热水循环过程进行能有效的控制调节,提 高并使锅炉在高效率运行

    大幅度的节省运行能耗,并减少大气污染: 3能根据室外气候条件和用户需求变化及时改变供热量, 提高并保证供暖质量,降低供暖能耗和运行成本, 因此,在锅炉房设计时,除小型固定炉排的燃煤锅炉外,应 采用计算机白动监测与控制。 条文中提出的五项要求,是确保安全、实现高效、节能与经 济运行的必要条件。它们的具体监控内容分别为: 1)实时检测:通过计算机自动检测系统,全面、及时地了 解锅炉的运行状况,如运行的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避免凭 经验调节和调节滞后。全面了解锅炉运行工况,是实施科学的调 节控制的基础 2)自动控制:在运行过程中,随室外气候条件和用户需求 的变化,调节锅炉房供热量(如改变出水温度,或改变循环水 量,或改变供汽量)是必不可少的,手动调节无法保证精度。 计算机自动监测与控制系统,可随时测量室外的温度和整个 热网的需求,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通过调节投人燃料量(如炉 排转速)等手段实现锅炉供热量调节,满足整个热网的热量需 求,保证供暖质量。 3)按需供热:计算机自动监测与控制系统可通过软件开发 配置锅炉系统热特性识别和工况优化分析程序,根据前几天的运 行参数、室外温度,预测该时段的最佳工况,进而实现对系统的 运行指导,达到节能的日的。 4)安全保障:计算机自动监测与控制系统的故障分析软件, 可通过对锅炉运行参数的分析,作出及时判断,并采取相应的保 护措施,以便及时抢修,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设备损坏严重, 保证安全供热。 5)健全档案:计算机自动监测与控制系统可以建立各种信 息数据库,能够对运行过程中的各种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并根据 需要打印各类运行记录,处:存历史数据,为量化管理提供了物质 基础

    4.3.1实践证明,采用热水作为热媒,不仅对采暖质量有明显提 高,而且便于对节能调节。 4.3.2要实现室温调节和控制,必须在末端设备前设置调节和控 制的装置,这是室内环境的要求,也是“供热体制改革”的必要 措施,双管系统可以设置室温调控装置。如果采用顺流式垂直单 管系统,必须设置跨越管,采用顺流式水平单管系统时,散热器 采用低阻力两通或三通调节阀、以便调节室温 4.3.3楼前热量表是该栋楼供热单位进行用热(冷)量结算的依 据,而楼内住户则进行按户热(冷)量分摊,所以,每户应该有 相应的装置作为对整栋楼的耗热(冷)量进行户间分摊的依据。 目前已有“热量分摊”方法,并有较大规模的应用。其方 法的原理、应用时需要注意的事项简要介绍,供选用时参考。

    1散热器热量分配表法 该方法是利用散热热量分配计所测量的每组散热器的散热量 比例关系,来对建筑的总供热量进行分摊。散热器热量分配计为 蒸发式热量分配计与电子式热量分配计两种基本类型。蒸发式热 量分配计初投资较低,但需要人户读表。电子式热量分配计初投 资相对较高,但该表具有人户读表与遥控读表两种可供选择。热 分配计方法需要在建筑物热力人口设置楼栋热量表,在每台散 热器的面上安装一台散热器热量分配计。在采暖开始前和采暖结 束后分别读取分配表的读数,并根据楼前热量表计量得出的供热 量,进行每户住户耗热量计算。应用散热器热量分配计时,同一 栋建筑物内应采用相同形式的散热器;在不同类型散热器上应散 热器分配表时,首先要进行刻度标定。由于每户居民在整幢建筑 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即便同样居住面积,保持同样室温,散热器 热量分配计上显示的数学确是不同的。所以,收费时,要将散热 器热量分配计获得的热量进行住户位置的修正。 该方法适用于以散热器为散热设备的室内采暖系统,尤其适 用于采用垂直采暖系统的既有建筑的热计量收费改造,但这种方 法不适用于地面辐射供暖系统。 原建设部已批准《蒸发式热分配表》CJ/T271一2007为城镇 建设行业产品标准。 2温度面积方法 该方法是利用所测量的每户的室内温度,结合每户建筑面积 来对每栋建筑的总供热量进行分摊。其具体做法是,在每户主要 房间安装一个温度传感器用来对室内温度进行测量,通过采集器 采集的室内温度经通讯线路送到热量采集显示器;热量采集显示 器接收来白采集器的信号,并将采集器送来的用户室温送至热量 采集显示器:热量采集显示器接受采集显示器、楼前热量表送来 的信号后,按照规定程序将热量进行分摊。 这种方法的出发点是按照住户的平均温度来分摊热费。它与 住户的位置无关,收费时不必进行住户位置的修正。这种方法使

    散热器恒温控制阀的特性及其选用,应遵循行业标准散热 器恒温控制阀》JG/T195的规定。 安装了散热器恒温阀后,要使它真正发挥调温、节能功能, 持别在运行中,必须要有一些相应的技术措施,才能使采暖系统 正常运行。首先是对系统的水质,必须满足本标准4.2.13条的规 定。因为散热器恒温阀是个阻力部件,水中总浮物会堵塞其流 道,使得恒温阀调节能力下降,甚至不能正常工作。同时,不应 该在采暖期后将采暖水系统的水卸去,要保持“湿式保养”。另 外,对于在原有供热系统热网中并入了安装有散热器恒温阀的新 建造的建筑后,必须对该热网重新进行水力平衡调节。因为,一 般情况下,安装有恒温阀的新建筑水力阻力会大于原来建筑,导 致新建建筑的热水量减少,甚至降低供热品质。 4.3.5散热器暗装在罩内时不但散热器的散热量会大幅度减少 旬且由于散热器罩内空气温度远远高于室内温度,从而使罩内墙 本的温差传热损失大大增加。因此应避免这种做法。散热器外表 面涂刷非金属涂料实验证明,其散热量比涂刷金属性涂料增加 10%左右。 4.3.6对于不同材料管道,提出不同的设计供水温度。对于以热 水锅炉作为直接供暖的热源设备来说,降低供水温度对于降低锅 护排烟温度、提高传热温差具有较好的影响,使得锅炉的热效率 得以提高。采用换热器作为采暖热源时,降低换热器二次水供水 温度可以在保证同样的换热量情况下减少换热面积,节省投资。 由于目前的一些建筑存在大流量、小温差运行的情况,因此本标 准规定采暖供回水温差不应小于25℃。在有可能的条件下,设 计时应尽量提高设计温差。 4.3.7低温地板辐射采暖是国内近年以来发展较快的新型供暖方 式,埋管式地面辐射采暖具有温度梯度小、室内温度均匀、脚感 温度高等特点,在同样的舒适的情况下,辐射供暖房间的设计温 度可以比对流供暖房间低2~3℃,因此房间的热负荷随之减小。 室内家具、设备等对地面的遮蔽,对地面散热量的影响很

    敏)执行机构+带内置阀芯的分水器”。与模式I基本类似,差 异在于房间温度控制器同时控制多个回路,其输出信号不是直接 至电热(电敏)执行机构,而是到分配回路,通过分配器再控制 各回路的电热(电敏)执行机构,带动内置阀芯动作,从而同时 改变各回路的电热(电缴)执行机构,带动内置阀芯动作,从而 司时改变各回路的水流量,保持房间的设定温度。 模式Ⅲ:“带无线电发射器的房间温度控制器+无线电接收 器+电热(热敏)执行机构+带内置阀芯的分水器”。利用无线 发射器的房间温度控制器对室内温度进行设定和监测,将监测到 的实际值进行比较,然后得出的偏差信息发送给无线电接收器 (每间隔10min发送一次信号),无线电接收器将发送器的信息转 化为电热(热敏)式执行机构的控制信号,使分水器上的内置阀 芯开启或关闭,对各个环路的流量进行调控,从而保持房间的设 定温度。 模式V:“自力式温度控制阀组”。在需要控制房间的加热 盘管上,装置直接作用式恒温控制阀,通过恒温控制阀的温度控 制器的作用,直接改变恒温阀的开度,保持室内的设计温度。 为了测得有代表性的室内温度,作为温控阀的动作信号,温 度阀或温度转换器应安装在室内距地面1.5m处。因此,加热管 必须嵌墙抬升至该高度处。由于此处极容易积聚空气,所以要求 直接作用恒温控制阀必须具有排气功能。 模式V:“房间温度控制器(有线)+电热(电敏)执行机 构+带内置阀芯的分水器”。选择有代表性的部位(如起居室), 设置房间温度控制器,通过该控制器设定和监测室内温度;在分 水器的进水支管上,安装电热(电敏)执行器和二通阀。房间温 度控制器将监测到的实际室内温度与设定温度比较后,将偏差信 号发送至电热(电敏)执行机构。从而改变二通阀的阀芯位置, 改变总的供水流量,保证房间所需要的温度。 本系统的特点是投资较少、感受室温灵敏、安装方便。缺点 是不能精确地控制每个房间的温度,且需要外接电源。一般用适

    电力弱电施工组织设计2单元式空气调节机组能效比

    表3多胜式空调(热泵)机组制冷综合性能系数LPLV(C

    4.4.4分体式空调器的能效除与空调器的性能有关外,同时也与 室外机合理的布置有很大关系。为了保证空调器室外机功能和能 力的发挥,应将它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不应设置在通风不良 的建筑竖井或封闭的或接近封闭的空间内,如内走廊等地方。如 果室外机设置在阳光直射的地方,或有墙壁等障碍物使进、排风 不畅和短路,都会影响室外机功能和能力的发挥,而使空调器能 效降低。实际工程中,因清洗不便,室外机换热器被灰尘堵塞, 造成能效下降甚至不能运行的情况很多。因此,在确定安装位置 时,要保证室外机有清洗的条件。 4.4.6本条对居住建筑中的风机盘管机组的设置作出规定: 1要求风机盘管具有一定的冷、热量调控能力,既有利于 室内的正常使用,也有利于节能。三速开关是常见的风机盘管的 调节方式,由使用人员根据自身的体感需求进行手动的高、中、 低速控制。对于大多数居住建筑来说,这是一种比较经济可行的 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省冷、热消耗。但此方式的单独使用 只针对定流量系统,这是设计中需要注意的。 2采用人工手动的方式,无法做到实时控制。因此,在投 资条件相对较好的建筑中,推荐采用利用温控器对房间温度进行

    表C.0.3增加注:封闭不采暖阳台内部的外密、门、增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按同朝向无阳台的外窗、门、增传热系数的修正 系数取值。

    表C.0.3增加注:④封闭不采暖阳台内部的外密、门 系数:,取值 删掉“C.0.4不同朝向的阳台温差修正系数5可按表C.0.4确定”,其用表C.0.3的注规定取代。 条文说明中3.3.3...等,其中一项不满足限值要求时,...**。改为:3.3.3当设计建筑不满足体 型系数、密墙面积比、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等,其中一项或多项不满足限值要求时,就必须进行建筑物 耗热量指标计算。调整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参数,使设计建筑的耗热量指标达到本标准耗热量指标限值 要求。

    系数,取值。 删掉“C.0.4不同朝向的阳台温差修正系数5可按表C.0.4确定”,其用表C.0.3的注规定取代。 条文说明中3.3.3....等,其中一项不满足限值要求时,.**。改为:3.3.3当设计建筑不满足体 型系数、窗墙面积比、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等,其中一项或多项不满足限值要求时,就必须进行建筑物 耗热量指标计算。调整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参数,使设计建筑的耗热量指标达到本标准耗热量指标限值 要求。

    3建筑与围护结构热工设讯

    表3.15居住建筑的体形系数限值

    3.1.6建筑物的窗墙面积比不应大于表3.1.6规定的限值。当窗 墙面积比大于表3.1.6的限值时,必须按照本标准的规定计算采 暖耗热量指标H值。 3.1.7楼梯间及外走廊与室外连接的开口应设置窗或门防水标准规范范本,且该窗 和门应能密闭。

    ....
  • 相关专题: 节能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