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预应力施工规程》CECS180:2005.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预应力筋在承受拉应力情况下,由手腐蚀介质作用而发生的 腐蚀现象。
预应力筋张拉时在张拉端所施加的应力值。
预应力筋张拉过程中和张拉后,由于材料特性、结构状态和 工艺等因素引起的预应力筋应力降低的现象。预应力损失 :摩擦损失、锚固损失、弹性压缩损失、热养护损失、预应力筋 松弛损失和混凝士收缩徐变损失等。
应力损失完成后,在预应力筋中保持的应力值。 6体外预应力束externalprestressingtendon 置在结构构件截面之外的预应力筋。通过与结构构件相连 回端块和转向块将预应力传递到结构上。
电子标准布置在结构构件截面之外的预应力筋。通过与结构构件相连
在索网结构、吊挂结构、整体张拉结构和结构稳定措施中承受 拉力的钢索或钢棒的总称。
2.0.18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ce
为了保证预应力工程的质量而预先编制的质量保证文件。包 括预应力工程设计、材料采购及工程施工等各阶段的质量保证措 施和检香要求。
为了保证最终的工程质量,根据已批准的施工方案和质量 文件,对各阶段工程进行连续监控的过程,
由同一的施工条件并有一定数量的材料或作业项目组成的 检验单元。
3.1.1预应力筋按钢材品种可分为钢丝、钢绞线、高强钢筋和钢
3.1.1预应力筋按钢材品种可分为钢丝、钢绞线、高强钢筋和钢 棒等。预应力筋应根据结构受力特点、环境条件和施工方法等选 用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中,宜采用高强度低松弛 钢绞线。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宜采用刻痕钢丝、螺旋肋钢 丝和钢绞线等。对直线预应力筋或拉杆,也可采用精轧螺纹钢筋 或钢棒。
3.1.3预应力筋的品种、直径和强度等级应按设计要求选
1同一品种同一强度级别、不同直径的预应力筋代换后,预 应力筋的截面面积不得小于原设计截面面积; 2同一品种不同强度级别或不同品种的预应力筋代换后,预 应力筋的受拉承载力不得小于原设计承载力; 3预应力筋代换后,总张拉力或总有效预应力不得小于原设 计的要求; 4预应力筋代换后,构件中的预应力筋布置应满足设计规范
和本规程第4章的构造要求;代换后如锚固体系有变动,应重新验 算锚固区的局部受压承载力。
3.1.4预应力筋进场时,每一合同批应附有质量证明
挂有标牌。在质量证明书中应注明供方、需方、合同号、预应力筋 品种、强度级别、规格、重量和件数、执行标准号、盘号和检验结果、 检验日期、技术监督部门印章。在标牌上应注明供方,预应力筋品 种、强度级别、规格、盘号、净重、执行标准号等
1钢丝的外观质量应逐盘(卷)检查,钢丝表面不得有油污 氧化铁皮、裂纹或机械损伤,表面充许有回火色和轻微浮锈; 2钢丝的力学性能应按批抽样试验,每一检验批重量不应大 于60t;从同一批中任取10%盘(不少于6盘),在每盘中任意一端 截取2根试件,分别做拉伸试验和弯曲试验;拉伸或弯曲试件每6 根为一组,当有一项试验结果不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士 用钢丝》GB/T5223的规定时,则该盘钢丝为不合格品:再从同, 一 批未经试验的钢丝盘中取双倍数量的试件重做试验,如仍有一项 试验结果不合格,则该批钢丝判为不合格品,也可逐盘检验取用合 格品;在钢丝的拉伸试验中,同时测定弹性模量,但不作为交货条 件。 对设计文件中指定要求的钢丝应力松弛性能、疲劳性能、扭转 性能、镦头性能等,应在订货合同中注明交货条件和验收要求。
3.1.6钢绞线进场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绞线的外观质量应逐盘检查,钢绞线表面不得有油污、 锈斑或机械损伤,允许有轻微浮锈;钢绞线的捻距应均匀,切断后 不松散; 2钢绞线的力学性能应按批抽样检验,每一检验批重量不应 大于60t;从同一批中任取3盘,在每盘中任意一端截取1根试件 进行拉伸试验;拉伸试验、结果判别和复验方法等应符合本规程第 3.1.5条的规定,试验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
钢绞线》GB/T5224的规定。 对设计文件中指定要求的钢绞线应力松弛性能、疲劳性能和 偏斜拉伸性能等,应在订货合同中注明交货条件和验收要求。
3.1.7高强钢筋进场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精轧螺纹钢筋的外观质量应逐根检查,钢筋表面不得有裂 纹、起皮或局部缩颈,其螺纹制作面不得有凹凸、擦伤或裂痕,端部 应切割平整; 2精轧螺纹钢筋的力学性能应按批抽样试验,每一检验批重 量不应大于60t;从同一批中任取2根,每根取2个试件分别进行 拉仲和冷弯试验;当有一项试验结果不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时,应 取双倍数量试件重做试验,如仍有一项复验结果不合格,则该批高 强钢筋判为不合格品。
3.1.8预应力钢棒进场验收应符合设计文件中采用的有
3.2.1涂层预应力筋按涂层材料可分为镀锌钢丝、镀锌钢绞线、
3.2.1涂层预应力筋按涂层材料可分为镀锌钢丝、镀锌钢绞线、 环氧涂层钢绞线、无粘结钢绞线、缓粘结钢绞线等。涂层预应力筋 应根据环境类别、防腐蚀要求、与混凝士粘结状态等选用。 在体外索、拉索及其他环境条件恶劣的工程结构中,宜采用镀 锌钢丝、镀锌钢绞线和环氧涂层钢绞线。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 构件中,应采用无粘结钢绞线。无粘结钢绞线也可用于体外索、拉
3.2.2镀锌钢丝和镀锌钢绞线的规格和力学性能必
国家标准《桥梁缆索用热镀锌钢丝》GB/T17101和现行行业标准 《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热镀锌钢绞线》YB/T152的规定。 环氧涂层钢绞线和缓粘结钢绞线的规格和力学性能应符合设 计文件中采用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3.2.3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的涂包质量,应符合现行行
1外观要求:护套表面应光滑、无凹陷、无裂缝、无气孔、无明 显褶皱和机械损伤; 2润滑脂用量:对$12.7钢绞线不应小于43g/m,对15.2 钢绞线不应小于50g/m,对$15.7钢绞线不应小于53g/m; 3护套厚度:对一、二类环境不应小于1.0mm,对三类环境 应按设计要求确定。 3.2.4涂层预应力筋进场时,每一合同批应附有质量证明书,每 盘应挂有标牌。在质量证明书中,应包括本规程第3.1.4条规定 的内容,并应注明涂层和护套检验结果。 3.2.5涂层预应力筋进场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丝和钢绞线的力学性能必须按本规程第3.1.5条和第 3.1.6条的要求进行复验; 2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的外观质量应逐盘检查,润滑脂用量 和护套厚度应按批抽样检验,每批重量不大于60t,每批任取3盘 每盘各取1根试件。检验结果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无粘结预应 力钢绞线》G161的规定; 3镀锌钢丝、镀锌钢绞线和环氧涂层钢绞线的涂层表面应均 匀、光滑、无裂纹;涂层的厚度、连续性和粘附力应符合国家现行有 关标准的规定; 4缓粘结钢绞线的涂层材料、厚度、缓粘结时间应符合设计 文件中采用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3.3锚、夹具和连接器
3.3.1预应力筋用锚具,可分为夹片锚具、墩头锚具、螺母锚具、 挤压锚具、压接锚具、压花锚具、冷铸锚具和热铸锚具等。预应力 筋用锚具应根据预应力筋品种、锚固要求和张拉工艺等选用。 对预应力钢绞线,宜采用夹片锚具,也可采用挤压锚具、压接 锚具和压花锚具;对预应力钢丝束,宜采用镦头锚具、也可采用冷
铸锚具和热铸锚具:对高强钢筋和钢棒,宜采用螺母锚具。 夹片锚具没有可靠措施时,不得用于预埋在混凝土中的固定 端;压花锚具不得用于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承受低应力或动荷载 的夹片锚具应有防松装置
准《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的规定。 钢绞线夹片锚的规格和尺寸可按附录C选用
验测定的锚具效率系数(n)和达到实测极限拉力时组装件受力长 度的总应变(eapu)确定。锚具效率系数(na)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Fapu la np: Fm
锚具的静载锚固性能应同时满足下列两项要求:
Ta≥0. 95,eapu≥2. 0%
循环次数为50次的周期荷载试验。试验应力上限:对钢丝 线应为抗拉强度标准值的80%;对精轧螺纹钢筋应为屈服强 的90%,试验应力下限均为相应强度的40%,
3.3.6锚具应满足分级张拉、补张拉和放松拉力等张拉工
求。锚固多根预应力筋的锚具,除应具有整体张拉的性能外,尚 具有单根张拉的可能性,
累母夹具等。夹具应具有良好的自锚性能、松锚性能和重复使 生能。
测定的夹具效率系数n确定。夹具效率系数n应满足下列 代要求:
3.3.9永久留在混凝土结构或构件中的预应力筋连接器,应符合 锚具的性能要求。在施工中临时使用并需要拆除的预应力筋连接 器,应符合夹具的性能要求,
锚具的性能要求。在施工中临时使用并需要拆除的预应力筋连接 器,应符合夹具的性能要求。 3.3.10锚具进场时,每一合同批应附有质量证明书和装箱单。 在质量证明书中,应注明供方、需方、合同号、锚具品种、数量、各项 指标检查结果和质量监督部门印记等,
.3.10锚具进场时,每一合同批应附有质量证明书和装箱
3.3.11锚具进场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外观检查:从每批中抽取10%且不应少于10套锚具,检 查外观质量和外形尺寸;锚具表面应无污物、锈蚀、机械损伤和裂 纹。当有一套表面有裂纹时,应逐套检查; 2硬度检验:对硬度有严格要求的锚具零件,应进行硬度检 验。对新型锚具应从每批中抽取5%且不少于5套,对常用锚具 每批中抽取2%且不少于3套,按产品标准规定的表面位置和硬 度范围做硬度检验。当有一个零件硬度不合格时,应另取双倍数
3.12夹具进场验收时,应进行外观检查、硬度检验和静载锚 能试验。检验和试验方法与锚具相同;但静载试验结果应符 规程第3.3.8条的规定。
3.4.1后张预应力构件中预理制孔用管材有金属波纹管(螺旋 管)、钢管和塑料波纹管等。梁类构件宜采用圆形金属波纹管,板 类构件宜采用扁形金属波纹管,施工周期较长时应选用镀锌金属 波纹管。塑料波纹管宜用于曲率半径小、密封性能好以及抗疲劳 要求高的孔道。钢管宜用于竖向分段施工的孔道。抽芯制孔用管 材可采用钢管或夹布胶管。
3.4.2金属波纹管和塑料波纹管的规格和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
1波纹管的内径、波高和壁厚等尺寸偏差不应超过允许值。 2金属波纹管的内外表面应清洁、无油污、无锈蚀、无孔洞、 无不规则的褶皱,咬口不应有开裂或脱扣。 3塑料波纹管的外观应光滑、色泽均匀,内外壁不充许有隔 体破裂、气泡、裂口、硬块和影响使用的划伤。 注:对波纹管用量较少的一般工程,当有可靠依据时,可不做刚度、抗渗漏性能或 密封性的进场复验。
3.5.1孔道灌浆用水泥应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其质量应符合现 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的规定。 3.5.2孔道灌浆用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的规定。
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的规定,
β.5.3孔道灌浆用水泥和外加剂进场时应附有质量证明书,并做 进场复验。 注:对孔道灌浆用水泥和外加剂用量较少的一般工程,当有可靠依据时,可不做材 料性能的进场复验,
3.5.3孔道灌浆用水泥和外加剂进场时应附有质量证明书,并做
3.6.1预应力材料必须保持清洁,在装运和存放过程中应避免机 械损伤和锈蚀。进场后需长期存放时,应定期进行外观检查。 3.6.2预应力筋应分类、分规格装运和堆放。在室外存放时,不 得直接堆放在地面上,应垫枕木并用防水布覆盖。长期存放时应 设置仓库,仓库应干燥、防潮、通风良好、无腐蚀气体和介质。在潮 湿环境中存放,宜采用防锈包装产品、防潮纸内包装、涂敷水溶性 防锈材料等。
3.6.3涂层预应力筋装卸时,吊索应包橡胶、尼龙带等柔
应轻装轻卸,不得摔掷或在地上拖拉,严禁锋利物品损坏涂层
护套。 无粘结预应力筋存放时,严禁放置在受热影响的场所,且不得 直接堆放在地面上。环氧涂层预应力筋不得存放在阳光直射的场 所。缓粘结预应力筋的存放时间和温度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3.6.4波纹管应分类、分规格堆放。搬运时,不得抛
室外存放时,应垫枕未并用防水布覆盖。长期存放时应设置仓库。 金属波纹管吊装时,不得在其中部单点起吊。塑料波纹管 存时应远离热源和化学品污染源,并应避免曝晒。 3.6.5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在装运、存放及使用期间均应妥善保 护。不同广家、不同时期的产品应分别堆放,不得混淆。主要锚固 零件宜采用镀膜防锈。
护。不同厂家、不同时期的产品应分别堆放,不得混淆。主要锚固 零件宜采用镀膜防锈。
4.1.1先张法预应力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应符合表4.1.1
1.1先张法预应力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应符合表4. 规定
表 4. 1. 1先张法预应力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
4.1.2当先张法预应力钢丝难以按单根方式配筋时,可采用相同 直径钢丝并筋方式配筋。并筋的等效直径,对双并筋应取单筋直 径的1.4倍,对三并筋应取单筋直径的1.7倍。并筋的保护层厚 度、锚固长度和预应力传递长度等均应按等效直径考虑。 4.1.3先张法预应力筋的净间距不应小于其公称直径或等效直 径的1.5倍,且应符合下列规定:对单根钢丝,不应小于15mm;对 1×3钢绞线,不应小于20mm:对1×7钢绞线,不应小于25mm。 4.1.4对先张法混凝土构件,预应力筋端部周围的混凝土应采取 下列加强措施: 1对单根配置的预应力筋,其端部宜设置长度不小于
4.1.2当先张法预应力钢丝难以按单根方式配筋时,可采用相同 直径钢丝并筋方式配筋。并筋的等效直径,对双并筋应取单筋直 径的1.4倍,对三并筋应取单筋直径的1.7倍。并筋的保护层厚 度、锚固长度和预应力传递长度等均应按等效直径考虑。
1×3钢绞线,不应小于20mm:对1×7钢绞线,不应小于25mm。 4.1.4对先张法混凝土构件,预应力筋端部周围的混凝土应采取 下列加强措施: 1对单根配置的预应力筋,其端部宜设置长度不小于
150mm,且不少于4圈的螺旋筋;当有可靠经验时,也可利用支座 垫板上的插筋代替螺旋筋,但插筋数量不应少于4根,其长度不宜 小于120mm; 2对分散布置的多根预应力筋,在构件端部10d(d为预应 力筋的直径)范围内应设置3~5片与预应力筋垂直的钢筋网; 3对采用预应力钢丝配筋的薄板,在板端100mm范围内应 适当加密横向钢筋。 4.1.5当采用先张长线法生产有端横肋的预应力混凝土肋形板 时,应在设计和制作上采取防止放张预应力时端横肋产生裂缝的
4.1.5当采用先张长线法生产有端横肋的预应力混凝土肋形板 时,应在设计和制作上采取防止放张预应力时端横肋产生裂缝的 有效措施。
4.2后张有粘结预应力
2.1预应力筋孔道的内径宜比预应力筋和需穿过孔道的连 外径大10~15mm,孔道截面面积宜取预应力筋净面积的3.5 b倍。
4.2.2预应力筋孔道的净间距和保护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预制构件,孔道的水平净间距不宜小于50mm,孔道至 构件边缘的净间距不宜小于30mm,且不宜小于孔道直径的一半; 2在现浇框架梁中,预留孔道在竖直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于 孔道外径,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宜小于孔道外径的1.5倍。从孔 壁算起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梁底不应小于50mm;梁侧不应小于 40mm;板底不应小于30mm。 4.2.3预应力筋孔道的灌浆孔宜设置在孔道端部的锚垫板上:灌 浆孔的间距不宜大于30m。对竖向构件,灌浆孔应设置在孔道下 端;对超高的竖向孔道,宜分段设置灌浆孔。灌浆孔直径不宜小于 20mm。 预应力筋孔道的两端应设有排气孔。曲线孔道的高差大于 0.5m时,在孔道峰顶处应设置泌水管,泌水管可兼作灌浆孔。
件,在预应力筋弯折处曲率半径可适当减小。 曲线预应力筋的端头,应有与曲线段相切的直线段,直线段长 度不宜小王300mm
4.2.5预应力筋张拉端可采取凸出式和凹人式做法。采取凸出
式做法时,锚其位于梁端面或杜表面,张拉后用细石馄凝工到裘。 采取凹人式做法时,锚具位于梁(柱)凹槽内,张拉后用细石混凝土 填平。 凸出式锚固端锚具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外露预应 力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处于一类环境时,不应小于20mm;处 于二、三类易受腐蚀环境时,不应小于50mm。 4.2.6预应力筋张拉端锚具的最小间距应满足配套的锚垫板尺 寸和张拉用千斤顶的安装要求。锚固区的锚垫板尺寸、混凝土强 度、截面尺寸和间接钢筋(网片或螺旋筋)配置等必须满足局部受 压承载力要求。锚垫板边缘至构件边缘的距离不宜小于50mm。 当梁端面较窄或钢筋稠密时,可将跨中处同排布置的多束预 应力筋转变为张拉端竖向多排布置或采取加腋处理。 4.2.7预应力筋固定端可采取与张拉端相同的做法或采取内埋 式做法。内理式固定端的位置应位于不需要预压应力的截面外, 且不宜小于100mm。对多束预应力筋的内埋式固定端,宜采取错 开布置方式,其间距不宜小于300mm,且距构件边缘不宜小于 40mm。 4.2.8多跨超长预应力筋的连接,可采用对接法和搭接法。采用 对接法时,混凝土逐段浇筑和张拉后,用连接器接长。采用搭接法 时,预应力筋可在中间支座处搭接,分别从柱两侧梁的顶面或加宽 的梁侧面处伸出张拉,也可丛加厚的楼板延伸至次梁处张拉。
凸出式锚固端锚具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外露预 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处于一类环境时,不应小于20mm; 二、三类易受腐蚀环境时,不应小于50mm。
..0预应力肋张拉端钳 寸和张拉用千斤顶的安装要求。锚固区的锚垫板尺寸、混凝土强 度、截面尺寸和间接钢筋(网片或螺旋筋)配置等必须满足局部受 压承载力要求。锚垫板边缘至构件边缘的距离不宜小于50mm。 当梁端面较窄或钢筋稠密时,可将跨中处同排布置的多束预 应力筋转变为张拉端竖向多排布置或采取加腋处理。 4.2.7预应力筋固定端可采取与张拉端相同的做法或采取内埋 式做法。内理式固定端的位置应位于不需要预压应力的截面外, 且不宜小于100mm。对多束预应力筋的内埋式固定端,宜采取错
和张拉用干斤顶的安装要求。锚固区的锚垫板尺寸、混凝土 截面尺寸和间接钢筋(网片或螺旋筋)配置等必须满足局部 承载力要求。锚垫板边缘至构件边缘的距离不宜小于50mm 当梁端面较窄或钢筋稠密时,可将跨中处同排布置的多束 力筋转变为张拉端竖向多排布置或采取加腋处理。
做法。内埋式固定端的位置应位于不需要预压应力的截面 不宜小于100mm。对多束预应力筋的内理式固定端,宜采取 布置方式,其间距不宜小于300mm,且距构件边缘不宜小 Dmm。
4.2.8多跨超长预应力筋的连接,可采用对接法和搭接法
接法时,混凝土逐段浇筑和张拉后,用连接器接长。采用搭挂 十,预应力筋可在中间支座处搭接,分别从柱两侧梁的顶面或力 梁侧面处伸出张拉,也可从加厚的楼板延伸至次梁处张拉。
4.3后张无粘结预应力
注,当防火等级较高、混凝士保护层厚度不能满足表列要求时,应使用防火
4.3.2板中无粘结预应力筋的间距宜采用200500mm,最大间 距可取板厚的6倍,且不宜大于1m。抵抗温度应力用无粘结预应 力筋的间距不受此限制。单根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曲率半径不宜小 于2.0m。 板中无粘结预应力筋采取带状(2~4根)布置时,其最大间距 可取板厚的12倍,且不宜大于2.4m。 4.3.3当板上开洞时,板内被孔洞阻断的无粘结预应力筋可分两 侧绕过洞口铺设。无粘结预应力筋至洞口的距离不宜小于 150mm,水平偏移的曲率半径不宜小于6.5m,洞口四周应配置构 造钢筋加强
4.3.4在现浇板柱节点处,每方向穿过柱的无粘结预应 应少于2根。
布置,间距不宜小于60mm,合力线的位置应不变。当一块整体式 锚垫板上有多排预应力筋时,宜采用钢筋网片。
构造可采用不同体系,但必须满足局部受压承载力要求。无粘结 预应力筋和锚县的防护应符合结构耐久性要求
预应力筋和锚具的防护应符合结构耐久性要求。 4.3.7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固定端宜采取内埋式做法,设置在构件 端部的墙内、梁柱节点内或梁、板跨内。当固定端设置在梁、板跨 内时,无粘结预应力筋跨过支座处不宜小于1m,且应错开布置,其 间距不宜小于300mm。
端部的墙内、梁柱节点内或梁、板跨内。当固定端设置在望 内时,无粘结预应力筋跨过支座处不宜小于1m,且应错开不 间距不宜小于300mm。
4.4.1对不受其他构件约束的后张预应力构件的端部锚固区,在 局部受压钢筋配置区外,构件端部长度l不小于3e(e为预应力筋 合力点至邻近边缘的距离)且不大于1.2h(h为构件端部截面高 度)、高度为2e的范围内,应均匀配置附加箍筋或网片,其体积配 筋率不应小于0.5%(图4.4.1)
图4.4.1防止沿孔道劈裂的配筋范围 一局部受压间接钢筋配置区:2一附加配筋区:3一构件端面
4.4.2在构件中凸出或凹进部位锚固时,应在折角部位混
4.2在构件中凸出或凹进部位锚固时,应在折角部位混五 已置附加钢筋加强。对内埋式固定端,必要时应在锚垫板后面 量传递拉力的构造钢筋。
4.4.3构件中预应力筋弯折处应加密箍筋或沿弯折处内
,4.3构件中预应力筋弯折处应加密箍筋或沿弯折处内侧设 网筋网片。
预应力筋孔道铺设,可将吊筋移位,或改为等效的附加箍筋
U形防崩裂的构造钢筋,并与外侧钢筋骨架焊牢。 4.4.6当框架梁的负弯矩钢筋在梁端向下弯折碰到锚垫板等埋 件时,可缩进向下弯、侧弯或上弯,但必须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 4.4.7在框架柱节点处,预应力筋张拉端的锚垫板等埋件受柱主 筋影响时,宜将柱的主筋移位,但应满足柱的正截面承载力要求。 4.4.8在现浇结构中,受预应力筋张拉影响可能出现裂缝的部 位,应配置附加构造钢筋
4.5.1大面积预应刀王深板结构施工时,应考虑多跨梁 加预应力和混凝土早期收缩受柱或墙约束的不利因素,宜设 浇带或施工缝。后浇带的间距宜取50~70m,应根据结构受 点、混凝土施工条件和施加预应力方式等确定
4.6.1钢结构预应力筋的布置原则:在预应力作用下,应使
,01钢绍构顶应 具有最多数量的卸载杆和最少数量的增载杆。 .6.2钢结构的弦杆由钢管组成时,预应力筋可穿在弦杆钢管 内,利用定位支架或隔板居中固定。钢结构弦杆由型钢组成时,预 应力筋应对称布置在弦杆截面之外,并在节点处与钢弦杆相连,
4.6.2钢结构的弦杆由钢管组成时,预应力筋可穿在弦杆钢管
4.6.3当采用设置于钢套管内的裸露钢绞线时,应在张拉后灌券
预应力筋采用无粘结钢绞线时,护套的厚度不应小于1.2mm。
4.6.4预应力筋锚固节点的尺寸应满足张拉铺固体系的要求,并
应考虑多根预应力筋的合力应作用在弦杆截面的形心。锚固 应采取加劲肋加强措施,并应验算节点的局部承载力和稳定性
4.6.6钢结构张拉端锚具防护应采用封锚钢罩,罩内应充
4.6.6钢结构张拉端锚具防护应采用封锚钢罩,罩内应充填水泥 浆或防腐油脂。
5.1预应力筋下料长度
:1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和钢构件中采用钢绞线束夹 具时,钢绞线的下料长度L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图5.1.1):
L=1+2(+1+100)
L=12(100)十12
式中{一—一构件的孔道长度,按实际尺寸;
厂房标准规范范本5.1.2采用镦头锚具时钢丝的下料
批链工件:么 :3 纳丝宋:4 油外 缘: 轴极 张法构件采用长线台座生产工艺时,预应力筋的下料长 下列公式计算(图5.1.3):
5.1.3先张法构件采用长线台座生产工艺时,预应力
度L给水排水标准规范范本,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图5.1.3):
式中 长线台座长度; 张拉装置长度(含外露工其式拉杆长度): 3 固定端所需长度; 14 张拉端工具式拉杆长度: 固定端工具式拉杆长度。
图5.1.3长线台座法预应力筋的下料长度 张拉装置;2一钢横梁3一台座;4一工具式拉杆: 5一预应力筋;6一连接器7一待浇混凝土构件
....- 相关专题: 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