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03-27-2011内蒙古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11.pdf

  • DBJ03-27-2011内蒙古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11.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14.1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1-10-11
  • 发 布 人: 青沐诚信咨询工作室
  • 原始文件下载:
  • 立即下载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缝隙的空气渗透量不应大于1.5m3,且每小时每平方米面积的空气渗透量不应大于1.2m3)。 3.2.11建筑总平面布置和建筑物内部空间设计,应合理确定冷热源和风机机房的位置,尽可能缩短冷热水系统和通风 系统的输送距离。 3.3围护结构构造设计 3.3.1外墙、屋顶以及楼地面应优先采用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中适用于严寒地区的公共建筑节能保温系统与构造设 计。 3.3.2外墙、屋项应首选外保温系统,当选定某一外保温系统后不得随意更改系统的构造和组成材料。 3.3.3外墙与屋项采用外保温系统时,应尽量减少混凝:1:出挑构件和附墙构件。 3.3.4当外墙有混凝土出挑构件和附墙构件时,应对外墙出挑构件以及附墙部件采取隔断热桥或保温措施。应对窗口列 侧四周墙面进行保温与防护处理,应对变形缝处屋面、外墙的缝隙采用弹性保温材料加以封闭。 3.3.5屋面不宜采用架空、蓄水和种植屋面。 3.3.6外保温屋面的天沟、檐沟应铺设保温层;天沟、檐沟、檐口与屋面的交接处,有挑檐的保温屋面保温层的铺设至 少应延伸到墙内,其伸入的长度不应小于墙厚的1/2。 3.3.7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宜采用外保温系统, 3.3.8底层地面除下设保温层并达到设计要求外,在基础的外侧(或内侧)宜设保温层并向下延伸至当地冻土层的1/2 深度以下。 3.3.9外门窗、幕墙的细部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 1门窗、幕墙的面板缝隙应采取良好的密封措施;玻璃或非透明面板四周应采用弹性好且耐久的密封条或密封胶密 封。 2开启扇应采用双道或多道密封,并采用弹性好且耐久的密封条。推拉窗开启扇四周应采用中间带胶片毛条或橡胶密 封条密封。 3门窗和幕墙周边与墙体或其它围护结构连接处应为弹性构造,采用防潮型保温材料填塞,缝隙应采用密封剂或密封 胶密封。 4外窗和幕墙应进行结露验算,在设计计算条件下,其内表面温度不宜低于室内的露点温度。外窗、玻璃幕墙的结露 验算应符合《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的规定。 5璃幕墙与隔墙、楼板或梁之间的间隙以及幕墙的非透明部分内侧,应采用高效、耐久且防火性能好的保温材料(如 岩棉、超细玻璃棉)进行保温。保温材料所在空间应充分隔气密封,防止冷凝水进入保温材料中。 6四问的外窗和透明玻璃幕墙宜设置一定的夏季遮阳构件

    链隙的空气渗透量不应大于1.5m,且每小时每平方来面积的空气渗透量不应大于1.2m)。 3.2.11建筑总平面布置和建筑物内部空间设计,应合理确定冷热源和风机机房的位置,尽可能缩短冷热水系统和通风 系统的输送距离。

    拉伸强度测试标准3.3围护结构构造设计

    3.4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征

    :4:1首先计党菱源建现在规定条件下的金年采暖和究气调节能耗: 然后计算所设计建筑在相同条件下的 气调节能耗,当所设计建筑的采暖和空气调节能耗不大丁参照建筑的采暖和空气调节能耗时,判定围护结构 能符合节能要求。当所设计建筑的采暖和空气调节能耗大于参照建筑的采暖和空气调节能耗时,应调整设计 算,直至所设计建筑的采暖和空气调节能耗不人于参照建筑的采暖和空气调节能耗,

    能符合节能要 调节能耗时,应调整设计参数里新计 算,直至所设计建筑的采暖和空气调节能耗不人于参照建筑的采暖和空气调节能耗, 3.4.2参照建筑的形状、大小、朝向、内部的空间划分和使用功能与所设计建筑完全致。当所设计建筑的体形系数大 十0.4时,参照建筑的每面外墙均应按比例缩小,使参照建筑的体形系数小于或等于0.4。当所设计建筑的窗墙面积比大 于本标准第3.2.4条的规定时,参照建筑的每个窗户(透明幕墙)均应按比例缩小,使参照建筑的窗墙面积比符合本标 准第3.2.4条的规定。当所设计建筑的屋顶透明部分的面积大于屋顶总面积的20%时,参照建筑的屋顶透明部分的面积

    3.4.4所设计建筑和参照建筑全年采暖和空气调节能耗的计算必须按照《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9 的规定条件,利用已经通过鉴定的同一能耗动态计算软件进行计算。

    3.5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简化权衡计算

    3.5.1在建筑设计的方案论证或技术扩初阶段,为了及时帮助建筑师掌握所设计建筑在建筑节能方面的合理性与可行 性,推荐使用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简化权衡计算。 3.5.1.1在严寒地区,建筑的使用能耗以采暖期用护结构的耗热量为主,建筑热工节能设计算以计算和比较所 没计建筑与参照建筑冬季围护结构采暖耗热量指标为主。 3.5.1.2在冬季围护结构采暖耗热量指标计算中,参照建筑与所设计建筑采用的气象参数、空间划分、形状、大 小以及朝向完全一致,所设计建筑与参照建筑的室内外温差、空气渗透耗热量以及建筑内部的得热量完全相等。 3.5.1.3所设计建筑与参照建筑不同的是所设计建筑的体形系数、某一方向的窗墙面积比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项指标中至少有一项突破了参照建筑的限值,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动态计算,可以简化为参照建筑与所设计建年 围护结构总传热性能(Z&;K;F)对比计算。 3.5.1.4具体计算内容与要求参见附录D围扩结构热T性能的简化权衡计算表。

    4.1.1施工图设计阶段,必须对每一采暖、空调房间或空调区域进行热负荷和逐项逐时的冷负荷计算,作为选择末端装 置、确定管道直径,选择冷热源设备容量的基本依据。 4.1.2冬季宜设热水集中采暖系统,不宜采用空调系统进行冬季采暖。 1.1.3集中采暖系统室内计算温度宜符合表4.1.3.1的规定;空气调节系统室内设计参数宜符合表4.1.3.2的规 定。 表4.1.3.1集中采暖系统室内计算温度

    4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节能设计

    4.1.1施工图设计阶段,必须对每一采暖、空调房间或空调区域进行热负荷和逐项逐时的冷负荷计算,作为选择末端装 置、确定管道直径,选择冷热源设备容量的基本依据, 4.1.2冬季宜设热水集中采暖系统,不宜采用空调系统进行冬季采暖。 4.1.3集中采暖系统空内计算温度宜符合表4.1.3.1的规定;空气调节系统室内设计参数宜符合表4.1.3.2的规 定。 表4.1.3.1集中采暖系统室内计算温度

    4.2.1集中采暖系统应采用热水作为热

    4.2.2设计集中热水采暖系统时,管路宜按南、北向分环供热原则进行布置并分别设置室温调控装置。 4.2.3集中采暖系统在保证能分室(区)进行室温调节的前提下,可采用下列任一制式;系统的划分和布置应能实现分 区热量计量。 1上/下分式垂直双管; 2下分式水平双管; 3上分式垂直单双管; 4上分式全带跨越管的垂直单管: 5下分式全带跨越管的水平单管, 2.4选择散热器时,必须考核和比较其传热系数和金属热强度等指标。散热器外表面应刷非金属性涂料。除特殊要求 外,散热器散热面积的确定按明装计算。 1.2.5散热器的散热面积,应根据热负荷计算确定。确定散热器所需散热量时,应扣除室内明装管道的散热量。 4.2.6公共建筑中的高大空间,宜采用辐射采暖方式。 1.2.7集中采暖系统供水或回水管的分支管路上,应根据水力平衡要求设置水力平衡装置。必要时在每个供暖系统的入 口处,应设置热量计量装置。 2.8集巾热水采暖系统热水循坏水泵的耗电输热比(EHR),应符合下列规定: 1耗由输热比(EHR)的限值应不大半按下式计管断得新值

    4.2.2设计集中热水采暖系统时,管路宜按南、北向分环供热原则进行布置并分别设置室温调控装置。 4.2.3集中采暖系统在保证能分室(区)进行室温调节的前提下,可采用下列任一制式;系统的划分和布置应能实现分 区热量计量。 1上/下分式垂直双管; 2下分式水平双管; 3上分式垂直单双管; 4上分式全带跨越管的垂直单管: 5下分式全带跨越管的水平单管, ,2.41选择散热器时,必须考核和比较其传热系数和金属热强度等指标。散热器外表面应刷非金属性涂料。除特殊要求 外,散热器散热面积的确定按明装计算。 4.2.5散热器的散热面积,应根据热负荷计算确定。确定散热器所需散热量时,应扣除室内明装管道的散热量。 4.2.6公共建筑中的高大空间,宜采用辐射采暖方式。 1.2.7集中采暖系统供水或回水管的分支管路上,应根据水力平衡要求设置水力平衡装置。必要时在每个供暖系统的入 口处,应设置热量计量装置。 2.8集中热水采暖系统热水循坏水泵的耗电输热比(EHR),应符合下列规定: 1耗电输热比(EHR)的限值,应不大于按下式计算所得数值:

    EHR≤0.0056(14+α>L)/A

    4.3通风与空气调节

    4.3通风与空气调节

    3.18空气调节冷却水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具有过滤、软化、缓蚀、阻垢、杀菌、灭藻等水处理功能; 2冷却塔应设置在空气流通条件好的场所: 3冷却塔补水总管上宜设置水流量计量装置:

    1冷却塔宜采用变频调速风机。

    4.3.19空气调节系统送风温差应根据熔湿图(h一d)表示的空气处理过程计算确定。空气调节系统采用上送风气流组 织形式时,宜加大夏季设计送风温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送风高度小于或等于5m时,送风温差不宜小于5℃: 2送风高度大丁5m时,送风温差不宜小丁10℃: 3采用置换通风方式时,不受限制。 1.3.20建筑空间高度大于或等于10m、且体积大于1000m时,宜采用分层空气调节系统。 4.3.21有条件时,空气调节送风宜采用通风效率高、空气龄短的置换通风型送风模式, 4.3.22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空气的冷却过程,宜采用直接蒸发冷却、问接蒸发冷却或直接蒸发冷却与问接蒸发 冷却相结合的二级或三级冷却方式。 4.3.23除特殊情况外,在同一个空气处理系统中,不应同时有加热和冷却过程。

    式中: w。一—单位风量耗功率[W/(m3/h)]; 风机全压值(Pa):

    中: 一单位风量耗功率[W/(m3/h)]: 风机全压值(Pa):

    W=P/(3600nt)(4.3.24)

    表4.3.24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限值[W/(m/h)

    :1普通机械通风系统中不包括厨房等需要特定过滤装置的房问的通风系统: 2严寒地区增设预热盘管时,单位风量耗功率可增加0.035W/(m3/h); 3当空气调节机组内采用湿膜加湿法时,单位风量耗功率可增加0.053W/(m/h)。 4采用热回收装置时,耗功率可根据热回收装置的阻力特性增加,

    注:1普通机械通风系统中不包括厨房等需要特定过滤装置的房问的通风系统; 2严寒地区增设预热盘管时,单位风量耗功率可增加0.035W/(m3/h); 3当空气调节机组内采用湿膜加湿法时,单位风量耗功率可增加0.053W/(m/h) 4采用热回收装置时,耗功率可根据热回收装置的阻力特性增加。

    4.3.25空气调节冷热水系统的输送能效比(ER)应按下式计算,且不应大丁表4.3.25中的规定值。 ER=0. 002342H/ (△T · n)(4. 3. 25)

    II一一水泵设计扬程(m); △T一一供回水温差(℃)

    II一一水泵设计扬程(m); △T——供回水温差(℃)

    3.25空气调节冷热水系统的最大输送能效比(ER)

    1.3.26空气调节冷热水管的绝热厚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设备及管道保冷设计导则》GB/T15586的经济厚度和防表 面结露厚度的方法计算,建筑物内空气调节冷热水管亦可按本标准附录C的规定选用。 4.3.27空气调节风管绝热层的最小热阻应符合表4.3.27的规定。

    表4.3.27空气调节风管绝热层的最小热阻

    ,28空气调节保冷管道的绝热层外,应设置隔汽层和

    4.4空气调节与采暖系统冷热源

    ,4,2除」符合 电热水器作为直接采暖和空气调节系统的热源; 1电力充足,供电政策支持和电价优惠地区的建筑 2以供冷为主,采暖负荷较小且无法利用热泵提供热源的建筑 3无集中供热与燃气源,用煤、油等燃料受到环保或消防严格限制的建筑: 4夜间可利用低谷电进行蓄热,且供热不用高峰电和平段电的建筑; 5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地区的建筑:

    4.4.3锅炉的额定热效率,不应低于表4.4.3中的规定

    4.4.3锅炉的额定热效率,不应低于表4.4.3中的规定

    表4.4.3锅炉额定热效率

    4.4.4燃油、燃气或燃煤锅炉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锅炉房单台锅炉的容量应确保在最大热负荷和低谷热负荷时都能高效运行:

    .4.5电机驱动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在额定制冷工况和规定条件下,性能系数(COP)不应低于表4.4.5 的规定

    表4.4.5冷水(热泵)机组制冷性能系数

    4.4.6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的综合部分荷性能系数(IPLV)不宜低于表4.4.6的规定。

    表4.4.6冷水(热泵)机组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费

    注:IPLV值是基于单台主机运行工况

    =2.3%XA+41.5%XB+46.1%XC+10.1%XD

    式中: 100%负荷时的性能系数(W/W),冷却水进水温度30℃; B一一 75%负荷时的性能系数(W/W),冷却水进水温度26℃; C一 50%负荷时的性能系数(W/W),冷却水进水温度23℃; D一一25%负荷时的性能系数(W/W),冷却水进水温度19℃; 4.4.8采用名义制冷量大于7100W的电机驱动压缩机的单元式空气调节机、风管送风式和屋顶项式空气调节机组时,在名 义制冷工况和规定条件下,其能效比(EER)不应低于表4.4.8的规定。

    4.4.8单元式机组能效比

    4.4.9蒸气、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及直燃型漠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应选用能量调节装置灵敏、可靠的机 型,在名义工况下的性能参数应符合表4.4.9的规定。

    表4.4.9溴化锂吸收式机组性能参数

    4.4.10当冬季运行性能系数低于1.8或具有集中热源,燃气源时,不宜采用空气源热泵采暖。 1.1.11冷水(热泵)机组的单台容量及台数的选择,应能适应空气调节负荷全年变化规律,满足季节及部分负荷要 求。当空气调节冷负荷大于528KW时不宜少于2台。 1.4.12采用蒸汽为热源,经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应回收用汽设备产生的凝结水。凝结水回收系统应采用闭式系统。 1.4.13对」过渡季存在一定量供冷需求的建筑,经技术经济分析合理时,应利用冷却塔提供空气调节冷水, 4.4.14当冷却塔与冷却水循环泵的高差大于10米时,不应采用在冷却水循环泵处设置低位开式冷却水箱的冷却水循 系统。 4.4.15应通过详细的水力计算,确定合理的采暖和空调冷、热水循环泵的流量和扬程。并确保水泵设计T况点在高 区。

    4.5.1采暖通风与空调系统,应进行监测与控制,其内容可包括参数检测,参数与设备状态显示、故障显示、自动调 与控制、工况自动转换、自动保扩、安全联锁、能量计量以及中央监控与管理等,具体内容应根据建筑功能、标准、系经 类型等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对于大型公共建筑和机关办公建筑,应设置在线监测系统,并与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白 监控平台衔接

    4.5.2间款运行的采暖通风与空调系统,宜设自动启停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应具备按预定时间进行最优启 4.5.3对建筑面积20000m以上的全空调建筑,其空调、通风和冷热源系统宜采用直接数字控制系统(DD

    1.5.4冷、热源系统的控制应满足下列基本要求: 1对系统的冷、热量(瞬时值和累计值)进行监测,冷水机组优先采用由冷量优化 2冷水机组或热交换器、水泵、冷却塔等设备连锁启停; 3对供回、水温度及压差进行控制或监测; 4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及故障报警: 5技术可靠时,宜对冷水机组山水温度进行优化设定; 6采用间接连接的采暖系统应出一次热水的同水温度米控制一次热媒的流量: 7集中采暖系统的热源,应采用根据室外气象条件自动调节供水温度的装置。 4.5.5总装机容量较人、数量较多的人型T程冷、热源机房,宜采用机组群控方式, 4.5.6空调冷却水系统应满足下列基本控制要求: 1冷水机组运行时,冷却水最低回水温度的控制; 2冷却塔风机的运行台数控制或风机调速控制; 3采用冷却塔供应空调冷水时的供水温度控制; 4排污控制:

    5.7空调风系统(包括空调机组)应满足下列基本控制要求: 1空气温、湿度的监测和控制; 2采用定风量全空气空调系统时,宜采用变新风比焰值控制方式; 3采用变风量系统时,风机宜采用变速控制方式,且对最小新风量加以控制; 4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测及故障报警: 5需要时,设置盘管防冻保护; 6讨滤器超压报警或显示。

    1.V.1建巩帜(A 积。 A.0.2建筑体积(V。),应按与计算建筑面积所对应的建筑物外表面和底层地面所围成的体积计算。 A.0.3屋项面积,应按支承屋顶的外墙外包线围成的面积计算。 A.0.4外墙面积,应按不同朝向分别计算。某一朝向的外墙面积,由该朝向的外表面积减去外窗面积构成, 。0.5外窗面积,应按不同朝向分别计算,取润口面积。

    A.0.6外门面积,应按不同朝向分别计算,取洞口面积。 A.0.7地面面积,应按外墙内侧用成的面积计算。 A.0.8地板面积,应按外墙内侧围成的面积计算,并划分为接触室外空气的地板和不采暖地下室上部的地板

    附录B外墙平均传热系数K.的计算

    式中: Km一一外墙平均传热系数W/(m·K); K。一一外墙主体部位传热系数W/(m·K); 一外墙主体部位面积㎡: Ks一一外墙结构性热桥部位传热系数W/(m·K); F.一一外墙结构性热桥部位面积m。

    K=(K·F+K·Fp)/(F,+F) (B.

    Km一一外墙平均传热系数W/(m2·K); K。一一外墙主体部位传热系数W/(m·K): 一外墙主体部位面积m?: K.一一外墙结构性热桥部位传热系数W/(m·K); F一一外墙结构性热桥部位面积m2。 B.0.2在工程实践中,出丁主体部位与热桥部位的面积F,与F的计算比较繁琐,而.且也不易计算准确,为了方便外墙建 筑热工节能计算,可采用以下的简化方法计算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

    B.0.2在工程实践中,出丁主体部位与热桥部位的面积F。与F的计算比较繁琐,而.且也不易计算准确,为 筑热工节能计算,可采用以下的简化方法计算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

    K=(A·K,+B· K,)

    是外墙巾 体面积的比值:基它符号同上

    表B.0.2.1A与B的经验参考取值

    C.0.1所设计建筑是否满足本标准的节能要求,可利用表C.0.1和表C.0.2进行判断 表C.0.1严寒地区A区和B区建筑节能判断表

    附录C严寒地区建筑节能判断表

    页码,21/42工程名称工程编号建筑设计单位外表面积m建筑面积m地上层数建筑体积m结构类型地下层数体形系数S设计建筑各个方向的窗墙面积比(≤0.7)屋顶透明部分与屋顶总面积之比南东西北(≤0. 2)设计建筑标准限值传热系数K圈护结构部位传热系数K[W/(m·K)][W/(m.K)]体形系数≤0.30.3<体形系数≤0.4屋面≤0.35≤0.30屋顶透明部分≤2.5≤2.5外墙(包括非透明幕墙)≤0.45≤0.40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0.45≤0.40非采暖房间与采暖房间的隔墙或楼板0.60.6窗墙面积比≤0.2《3.0《2.7单一期向0.2<窗墙面积比≤0.3《2.82.5外窗(包0.3<窗墙面积比≤0.4《2.5《2.2括透明幕墙)0.4<窗墙面积比≤0.52.01.70.5<窗墙面积比≤0.7≤1.7≤1.5周边地面的热阻R[(m·K)/W]≥2.0≥2. 0非周边地面的热阻R[(m".K)/W]≥1.8≥1.8采暖地下室外墙(与土壤接触的墙)的热阻R≥2.0≥2.0(m.K)/W注:当所设计建筑的各项指标都满足标准限值时,可直接判断所设计建筑为节能建筑。设计单位:图审单位意见:项目负责人计算人(盖章)(盖章)审核人年月年月日审定人另注:当所设计建筑的各项指标不能完全满足本表的限值时,必须假设参照建筑利用权衡判断法进行节能设计权衡计算,并调整所设计建筑的材料和构造,直至使所设计建筑达到节能设计要求。表C.0.2严寒地区C区建筑节能判断表21

    页码,22/42工程名称工程编号建筑设计单位外表面积m建筑面积m地上层数建筑体积m结构类型地下层数体形系数S设计建筑各个方向的窗墙面积比(≤0.7)屋顶透明部分与屋顶总面积之比南东西北(≤0.2)设计建筑标准限值传热系数K围护结构部位传热系数K[W/(m·K)][W/(m".K)]体形系数≤0.30.3<体形系数≤0.4屋面0.45《0.35屋顶透明部分≤2.62.6外墙(包括非透明幕墙)0.50≤0.45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0.50《0.45非采暖房间与采暖房间的隔墙或楼板0.800.80窗塔面积比≤0.23.2≤2.8单一朝向0.2<窗墙面积比≤0.32.92.5外窗(包0.3<窗墙面积比≤0.42.6≤2.2括透明幕墙)0.4<窗墙面积比≤0.5≤2.11.80.5<窗墙面积比≤0.7<1.8≤1.6周边地面的热阻R[(m · K)/W]≥2.0≥2.0非周边地面的热阻R[(m.K)/W)≥1.8≥1.8采暖地下室外墙(与土壤接触的墙)的热阻R≥1.8≥1.8[(m.K)/W]注:当所设计建筑的各项指标都满足标准限值时,可直接判断所设计建筑为节能建筑。设计单位:图审单位意见:项目负责人计算人审核人(盖章)(盖章)月目年月日审定人另注:当所设计建筑的各项指标不能完全满足本表的限值时,必须假设参照建筑利用权衡判断法进行节能设计权衡计算,并调整所设计建筑的材料和构造,直至使所设计建筑达到节能设计要求。附录D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简化权衡计算表表D.0.1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简化权衡计算表22

    页码,23/42工程名称工程编号设计单位建筑面积m体形屋顶透明部分外表面建筑体系数积m积ma窗墙面积比与屋顶总面积s之比原设计建筑参照建筑南东西北调整后建筑围护结构总传热性能计算修正原设计建筑参照建筑调整后的设计建筑计算项目系数K;Fe,K;FKF:e;K,FK;F;e,K,F屋面屋顶透明部分南单一朝向外东墙(包括非西透明幕墙)北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非采暖房间与采暖房间的隔墙或楼板南单一朝向东外窗(包西括透明幕北墙)ZeK,F周边地面的热阻R2.0(m.K)/W非周边地面的热阻R1.8(m*.K)/W采暖地下室外墙(与土壤接触2.0(严寒地区A区、B区)的墙)的热阻R(m·K)/W1.8(严寒地区C区)项目负责人注:当原设计建筑的ZeKF或调整后设计建筑的ZeK,F不大于参照建筑的ZeK,F,且原设计建筑或调整后的设计建筑地面热阻与采暖地下室外墙的热阻计算人不小于参照建筑对应限值时,即可判定建筑热工设计满足节能要求。审定人附录E公共建筑设计说明节能专篇E.0.1在公共建筑设计的总说明中,要求有《节能专篇》,其中建筑热工部分的内容与要求如下:1工程名称建筑类型;结构体系2总建筑面积m:层数(地上)层:地下层:建筑体积m3:外表面积m:体型系数3本工程项日地处气候分区严寒区的区;采暖期室外计算温度℃;采暖度口数4建筑围护结构各部分的节能措施与热工性能:23

    页码,24/42采用的节能措施与构造传热系数建筑围护结构备注(W/m.K)屋面外墙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层或外挑楼板非采暖房间与采暖房间的隔墙非采暖房间与采暖房间的楼板单一朝向外窗南东窗墙气密性(包括透明幕西面积墙)北比屋顶透明部分所占气密性比例周边地面热阻值(m·K)/W非周边热阻值(m·K)/W采暖地下室外墙热阻值(m·K)/W5其它需要特别说明的节能措施及相关技术参数。E.0.2在公共建筑设计的总说明中,要求有《节能专篇》,其中建筑设备部分的内容与要求如下:1工程名称地理位置:建筑用途2窗墙面积比:(南)(东)(西)(北)()()3建筑设备的相关参数与节能措施:总热负荷W采暖(空调)建筑热负荷指标W/m负荷总冷负荷W建筑冷负荷指标W/m冷水管道空调冷热水系统最大能两管制管道热水管道效率比(ER)冷水管道四管制管道热水管道采暖系统循环水泵的耗电输热比(EHR)冷水(热泵)机组制冷性能系数W/W冷水(热泵)机组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W/W冷源单元式机组能效比W/W溴化锂吸收式机组性能系数W/W热源锅炉额定热效率(%)建筑采暖、空调水系统总阻力损失(kPa)1其它需要特别说明的节能措施及相关技术参数。附录F建筑物内采暖和空气调节冷、热水管的经济绝热厚度F0.1建筑物内采暖和空气调节冷、热水管的经济绝热厚度,亦可按表F.0.1选用。表F.0.1建筑物内采暖和空气调节冷、热水管的经济绝热厚度24

    注:1绝热材料的导热系数入: 离心玻璃棉:入=0.033+0.00023tm[W/(m·K)」; 柔性泡沫橡塑:2=0.03375+0.0001375t㎡[W/(m·K)]。 式中:t一一绝热层的平均温度(℃)。 2当采用其它绝热材料时,应根据实际导热系数进行修止计算。 3空调冷凝水管、单冷空调水管、采暖补水管等单冷管道按防结露要求计算 附录G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入及修正系数α 材料在不同使用场合的导热系数入与修正系数α可按表G.0.1选用, 表G.0.1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与修正系数a

    注:表中的标准导热系数为检测条件下的实测值,计算导热系数是在不同的使用场合、考虑影响因素修 此值仅供设计计算参考采用。

    为了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般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了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充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般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房屋建筑划分为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民用建筑又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公共建筑则包含办公建筑(有 办公楼、写字楼等),商业建筑(如商场、商店和金融类建筑等),旅游建筑(如旅馆、饭店、娱乐场所等) 建筑(包括文化、教育、科研、医疗、卫生、体育建筑等),通信建筑(如邮电、通讯、广播用房等)以及交 (如机场、车站建筑等)

    在确保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同时,以提高人民 本,合理进行建筑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设计,利用高效率的采暖、通风、空气调节与照明设备。在进行公 计时,除应满足本标准外,尚应衍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0.1透明幕墙是专指可见光可以直接透过它而进入室内的幕墙。除玻璃外,透明幕墙的材料也可以是其它透明材料。 在本标准中,设置在常规的墙体外侧的玻璃幕墙不作为透明幕墙处理。 2.0.3围扩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是种性能化的设计方法,为了降低空气调节和采暖能耗,本标准对建筑物的体形系 数、窗墙面积比以及围扩结构的热工性能规定了·系列刚性的指标,所设计的建筑有时不能同时完全满定所有这些规定的 指标。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不断调整设计参数并计算能耗,最终达到所设计建筑全年的空气调节和采暖能耗不大于参 照建筑的能耗的目的。这种过程在本标准中称之为权衡判断。 2.0.4参照建筑是进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时,作为计算全年采暖和空调能耗用的假想建筑,参照建筑的形状、 大小、朝向以及内部的空间划分和使用功能与所设计建筑完全一致,但围护结构热工参数和体形系数、窗墙比等重要参数 立符合本标准的刚性规定

    3建筑与建筑热工设计 3. 1 一般规定

    3.1.1建筑的规划设计是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要针对建筑的总平面布置、建筑的平、立、面形式、太阳辐 射、自然通风等因素对建筑能耗的影响进行分析。基本原则是在冬季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能源来取暖,尽可能多的获取热 量和减少热损尖;在夏季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太阳辐射得热,并利用自然能源来降温冷却,以达到节能日的。 在建筑节能中,朝向选择的基本原则是有利于冬季获取太阳能并避开主导风向、减少冷风渗透导致的采暖热损失,夏 李有利于自然通风并防止太阳的热辐射;但是,由于公共建筑的朝向与总平面布局的确定,需要考虑诸如城市规划、道路 条件、周边环境、地形以及历史等诸多因素。因此,在建筑朝向的选择上,依然需要多方比较、权衡得失、优化建筑的规 划设计,尽可能选择当地建筑的最佳朝向或适宜的朝向:以达到建筑节能的要求。 3.1.2强制性条文。在严寒地区建筑体形的复杂性对冬季建筑采暖的能耗影响较人。建筑体形系数越人,单位建筑面积 对应的外表面积就越人,建筑的采暖耗热量就越人。但是在体形系数较小的条件制药下,建筑造型、平面布局和采光通风 等多方面势必受到影响与制约。因此,建筑师在考虑满足建筑功能和合理确定平面形状时,必须考虑本地区的气候条件, 确定外围护结构的总表面积、构造形式和建筑造型,尽可能减少房问的外围护结构面积,使体形不宜太复杂,凹凸面不宜 过多 否则,当所设计建筑的体形系数大于0.4这一限值时,则必须按照本标准的第3.4节的规定进行权衡判断,并依据第 ,5节的方法进行简化权衡设计计算,通过计算控制后的建筑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势必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的规划设计是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要针对建筑的总平面布置、建筑的平、立、面形式、太阳辐 等因素对建筑能耗的影响进行分析。基本原则是在冬季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能源来取暖,尽可能多的获取热 大;在夏季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太阳辐射得热,并利用自然能源来降温冷却,以达到节能日的。 中,朝向选择的基本原则是有利于冬季获取太阳能并避开主导风向、减少冷风渗透导致的采暖热损失,夏 通风并防止太阳的热辐射;但是,由于公共建筑的朝向与总平面布局的确定,需要考虑诸如城市规划、道路 竞、地形以及历史等诸多因素。因此,在建筑朝向的选择上,依然需要多方比较、权衡得失、优化建筑的规 能选择当地建筑的最佳朝向或适宜的朝向,以达到建筑节能的要求。

    、建筑的平、立、剖面形式、太阳辐 时、自然通风等因素对建筑能耗的影响进行分析。 并利用自然能源来降温冷却,以达到节能目的, 开主导风向、减少冷风渗透导致的采暖热损失,夏 季有利于白然通风并防止太阳的热辐射: 建筑的朝向与总平面布局的确定,需要考虑诸如城市规划、道路 条件、周边环境、地形以及历史等诸多因素。因此,在建筑朝向的选择上,依然需要多方比较、权衡得失、优化建筑的规

    划设计,尽可能选择当地建筑的最佳朝向或适宜的朝向,以达到建筑节能的要求。 3.1.2强制性条文。在严寒地区建筑体形的复杂性对冬季建筑采暖的能耗影响较大。建筑体形系数越大,单位建筑面积 对应的外表面积就越大,建筑的采暖耗热量就越大。但是在体形系数较小的条件制约下,建筑造型、平面布局和采光通风 等多方面势必受到影响与制约。因此,建筑师在考虑满足建筑功能和合理确定平面形状时,必须考虑本地区的气候条件, 确定外围护结构的总表面积、构造形式和建筑造型,尽可能减少房间的外围护结构面积,使体形不宜太复杂,凹凸面不宜 过多。 否则,当所设计建筑的体形系数人于04这一限值时,则必须按照本标准的第3.4节的规定进行权衡判断,并依据第 3.5节的方法进行简化权衡设计计算,通过计算控制后的建筑外围扩结构的热工性能,势必有定程度的提高。

    3.2围护结构热工设计

    3.2.3由于围护结构中窗过梁、圈梁、钢筋混凝土抗震柱、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梁、柱等部位的传热系数 位的传热系数,形成热流密集通道,即为热桥。本条规定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冬季采暖期热桥内壁表面温度太 构内表面的局部温度低丁室内的露点温度时,对应的内壁表面就不可避免地产生结露现象,并导致内表面的 响室内环境质量。

    3.2.4强制性条文。每个朝向窗墙面积比是指每个朝向外墙面上的窗、门及幕墙的透明部分的总面积与所 外墙面的总面积(包括该朝向上的窗、门及幕墙的透明部分的总面积)之比, 本条规定对公共建筑达到节能目标是十分关键的,非常重要的。如果所设计的建筑满足不了规定指标的 限值,则必须按本标准第3.4节的规定对该建筑进行权衡判断。权衡判断时,参照建筑的窗墙面积比、窗的 频遵守本条规定。 本条标准充许采用“面积加权”的原则,使某个朝问整个玻璃(或其它透明材料)幕墙的热工性能达到 表中的要求。例如某宾馆大厅的玻璃幕没有达到要求,但是可以通过提高该朝向墙面上其它玻璃(或其它透明 性能的方法,使该朝向整个墙面的玻璃(或其它透明材料)幕墙达标。

    3.2.6建筑中庭空间高大,在炎热的夏季,中庭内的温度较高。因此,应考虑在中庭上部的侧面开设一些窗户或其它形 式的通风口,充分利用自然通风,达到降低中庭温度的目的。必要时,应考虑在中庭上部的侧面设置排风机械加强通风, 改善中庭热环境

    3.2.7在公共建筑 止至 气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关键。适时开启外窗通风降温是建筑节能与提高室内热舒适性的重要手段 为了保证室内具有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本条明确规定外窗的可开启面积不应小于窗面积的30%。在室外气象条件较 好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合理、适时地开启外窗通风来获得热舒适性和良好的室内空气品质。 3.2.8公共建筑的性质决定了其外门开启频繁。在严寒地区的冬季,外门的频繁开启导致室外冷空气大量进入室内,从 而增加采暖能耗。设置门斗可以避免冷风直接进入室内,在节能的同时,还能提高门厅的热舒适性。 3.2.9公共建筑一般室内热环境条件较高,为了保证建筑的节能,要求外窗具有良好的气密性,防止冬季冷空气的大 渗透。故外窗的气密性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1级标准。 3.2.10日前国内的幕墙工程,主要考虑幕墙围护结构的结构安全性、日光照射的光环境、隔绝噪声、防止雨水渗透以 及防火安全等方面的要求,较少考虑幕墙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冷凝等节能问题。为了节约能源,幕墙体系不仪要满足热 工性能的明确规定,而且其气密性也必须达到本条的规定,

    3.3围护结构构造设计

    到多种适合我国国情的保温体系,例如:EPS板(模塑聚苯板)外墙外保温系统、胶粉EPS颗粒保温浆料外墙外保温系统、 XPS板(挤塑聚苯板)外墙外保温系统、硬泡聚氨酯板外保温系统等,这种探索还在进行之中。 3.3.2建筑保温系统有内保温、外保温、夹心保温和自保温等系统。实践证明在严寒地区外墙、屋顶应首选外保温系 统。外保温系统具有以下的优点: 1外保温系统因为保温层设在墙体的外侧,使混凝土梁、柱等易产生热桥的部位都得到保温处理,可以最大限度避免 热桥。 2外保温系统其内侧的结构实墙,可以充分发挥其蓄热作用,有利于冬季采暖期室内温度保持稳定。 3可以提高外墙内表面温度,有效降低内壁表面对人体形成的冷辐射,有利于提高室内热环境质量。 4外保温系统可以使内部的结构构件免受室外雨、雪、冻、融、T、湿等气候变化的影响,减少了因室外温度变化所 导致的结构变形产生的应力,减少空气中的酸、碱以及紫外线对结构构件的侵蚀,从而减轻围扩结构的裂缝、变形、破 损,延长墙体乃至建筑的寿命。 5有利于提高填充墙体砌块的防水性和气密性。 6适用范围广,便于旧房改造,不影响室内装修,充分发挥保温材料的特性等。当选定某一外保温系统后,各层材料 的性能与有效连接是确保这一保温系统性能的前提条件,所以不得随意更改、替换系统的构造和组成材料。 3.3.3在外保温体系中,出挑构件、附墙构件、门窗洞口外侧墙面易形成热桥,热损失较大,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应特别 注意。为了减少热损失,原则.上应尽可能减少出挑和附墙构件与主体结构的连接面积。对基层墙体与外挑混凝土构件均应 有闭合的保温层

    :3.4外墙的出挑与附墙构件是指阳台、 靠外墙阳台栏板、空调室外机搁板、附壁柱、女儿 线等,均应采取隔断热桥和保温措施。外窗尽可能外移至与基层墙的外表面平齐,减少窗框周边的热桥面 桥的部位应做保温处理

    3.3.8从实践经验中得知:在确保周边地面热阻值的条件下,外墙的保温层向下延仲至冻土层附近的处理方法,能更有 助丁防止地面周边的冷凝和冻涨。因此,底层地面除下设保温层并达到设计要求外,在基础的外侧(或内侧)宜将憎水性 的保温层向下延伸至当地冻土层的1/2深度以下。 3.3.9门窗、幕墙首先应满足热工的基本要求,其次还应满足构造设计要求,以减少门窗、幕墙与墙之间的热损失。全 玻璃幕墙与隔墙和梁之间的间隙填充保温材料后,不仅可以降低建筑物的窗墙面积比,而且可以有效减少建筑的能耗。保 温材料应采用岩棉等防火性能好的保温材料,以满足防火、隔声的要求

    3.4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

    幕墙建筑的窗墙面积比和对应的玻璃热工性能很可能突破第3,2.2条的规定限制。为了尊重建筑师的创造性工作,同时 又使所设计的建筑能够符合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特引入建筑围护结构总体热工性能是否达到节能要求的权衡判断。权衡 判断不拘泥丁要求建筑围护结构各个局部的热工性能,而是着眼丁总体热工性能是否满足节能标准的要求。 3.4.2权衡判断是一种性能化的设计方法,具体做法是先构想出一栋虚拟的建筑,称之为参照建筑,分别计算参照建筑 和实际设计的建筑的全年采暖和空调能耗,并依照这两个能耗的比较结果做出判断。当实际设计的建筑能耗人于参照建筑 的能耗时,调整部分设计参数(例如提高窗户的保温隔热性能,缩小窗户的面积等),重新计算所设计建筑的能耗,直至 设计建筑的能耗不大于参照建筑的能耗为止。 每一栋实际设计的建筑都对应一栋参照建筑。与实际设计的建筑相比,参照建筑除了在实际设计建筑不满足本标准的 些重要规定之处作了调整外节能标准规范范本,其它方面都相同。参照建筑在建筑围护结构各个方面均应完全符合本节能设计标准的规 ,

    3.4.3建筑形状、大小、朝向以及内部空间划分和使用功能都与采暖和空调能耗直接相关,因此在这些方面参照建筑必 须与所设计建筑完全一致。在形状、大小、朝向以及内部空间划分和使用功能等都确定的条件下,建筑的体形系数和外立 面的窗墙面积比对采暖和空调的能耗影响也很大,因此参照建筑的体形系数和窗墙面积比分别符合第3.1.2条和第3. 2.1条的规定是非常重要的。当所设计建筑的体形系数大于第3.1.2条的规定时,本条规定要缩小参照建筑每面外墙尺 寸是一种计算措施,并不真正调整所设计建筑的体形系数。 当所设计建筑的体形系数小于第3.1.2条的规定时,参照建 筑不作体形系数的调整。当所设计建筑的窗墙面积比小于第3,2.4条的规定时,参照建筑也不作窗墙面积比的调整

    3.4.3建筑形状、大小、朝向以及内部空间划分和使用功能都与采暖和空调能耗直接相关,因此在这些方面参照建筑必 须与所设计建筑完全一致。在形状、大小、朝向以及内部空间划分和使用功能等都确定的条件下,建筑的体形系数和外立 面的窗墙面积比对采暖和空调的能耗影响也很大,因此参照建筑的体形系数和窗墙面积比分别符合第3.1.2条和第3. 2.1条的规定是非常重要的。当所设计建筑的体形系数大于第3.1.2条的规定时,本条规定要缩小参照建筑每面外墙尺 寸是一种计算措施,并不真正调整所设计建筑的体形系数。 当所设计建筑的体形系数小于第3.1.2条的规定时,参照建 筑不作体形系数的调整。当所设计建筑的窗墙面积比小于第3,2.4条的规定时,参照建筑也不作窗墙面积比的调整

    4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节能设计

    调其重要性,要求设计人员必须执行。 4.1.2制定本条文的目的是要求我区(属于严寒地区)的公共建筑,冬季宜设热水集中采暖系统。也就是说空调系统宜 采用单冷型。 计算和调研一致证实,由于我区的采暖室内外计算温差大,采暖期长,采用热水集中采暖系统供暖,比采用空调系统 的风机盘管或热风供暖更经济、更节能。特别在有些建筑层高较高的房间,如大堂、中庭等,由于受浮力的影响,传统的 全空气空调系统,在采用顶送或上侧送风气流组织时,采暖效果都不好。采用热水集中采暖系统时,由于受浮力的影响较 小,因此,采暖效果比热风采暖好, 另设热水集中采暖系统,会增加一定的初投资。但是,采用热水集中采暖系统时,可以采用较高的热媒温度和较大的 共回水温差,使热水的循环流量减少60%左右,同时,循环水泵的耗电也相应减少;而且,未端设备不再需要消耗电能。 以长春为例,经综合计算,所增加投资的回收期约为5年。毫无疑问,这是得大于失。正因为如此,西欧和北欧的公共建 筑,大都采用热水集中采暖系统,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不锈钢板标准4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节能设计

    采用单冷型。 计算和调研一致证实,由于我区的采暖室内外计算温差大,采暖期长,采用热水集中采暖系统供暖,比采用空调系统 的风机盘管或热风供暖更经济、更节能。特别在有些建筑层高较高的房间,如大堂、中庭等,由于受浮力的影响,传统的 全空气空调系统,在采用顶送或上侧送风气流组织时,采暖效果都不好。采用热水集中采暖系统时,由于受浮力的影响较 小,因此,采暖效果比热风采暖好, 另设热水集中采暖系统,会增加一定的初投资。但是,采用热水集中采暖系统时,可以采用较高的热媒温度和较大的 供回水温差,使热水的循环流量减少60%左右,同时,循环水泵的耗电也相应减少;而且,末端设备不再需要消耗电能。 以长春为例,经综合计算,所增加投资的回收期约为5年。毫无问,这是得大于失。正因为如此,西欧和北欧的公共建 筑,大都采用热水集中采暖系统,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
  • 相关专题: 节能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