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61T 188-2021 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与管理技术规程.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6)内照明、生活、办公设施的选用需充分考虑环境友好 性、能源与资源节约性, 3.0.6预拌混凝土单位产品生产能耗限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预拌混凝土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36888的规定,且能耗 限额等级不低于2级,
4.1新建、改建与扩建
,I, 人 自两 口理不片用地方项原阳方 应产品的要求。 4.1.2新建企业设计年产能宜高于100万m,场地面积应满足
生产、环保、绿化等要求。
钙镁磷肥标准4.1.3改建与扩建生产线的绿色生产与管理要求同新建企
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GB50137和国家有关绿化率的规定。绿化应选择适宜的植物品 种,采用喷灌、微灌等高效灌溉系统进行植物培育。
4.2.6厂区道路应规范引导人员和车辆流动,应设置人车分离 的专用标识线或设施, 4.2.7厂区门前道路和环境应符合环境卫生、绿化和社会秩序 的要求。 4.2.8厂区应规划设计有生产废液处置系统和场地及环境废水 处置系统。
1.声环境功能区类型:0类指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1类指以居民住 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2 类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 安静的区域。3类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 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4类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 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 2.测试工况为上料、额定容量搅拌、出料时
注:测试工况为上料、额定容量搅拌、出料时
5.2.1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环境空气质 量标准》GB3095、《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和现 行陕西省地方标准《关中地区重点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0B61/941的要求,确定厂界和厂区内环境空气功能区类别,制 定厂区生产性粉尘监测点平面图,建立环境空气监测网络与制 度,控制厂区和厂界的环境空气质量。
染物中的总悬浮颗粒物、可吸人颗粒物和细颗粒物的厂界平均浓 度差值,应符合表5.2.2要求。
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牛
5.2.3预拌混凝土企业应采用有效的降尘、收尘设施设备,确
5.2.3预拌混凝土企业应采用有效的降尘、收尘设施
3预拌混凝土企业应采用有效的降尘、收尘设施设备,确保 生产状态下厂区粉尘排放符合表5.2.3的要求
表5.2.3预拌混凝土企业粉尘排放要求(厂区内
5.3废弃混凝土及其他废弃物
5.3废弃混凝土及其他废弃物
5.3.1预拌混凝土企业应对废弃新拌混凝土进行回收、分离。 分离出的砂、石、废液可应用于预拌混凝土生产,废弃新拌混凝土 可用于制备小型混凝土砌块。 5.3.2废弃硬化混凝土应采用破碎、分级等处置工艺,制备再生 骨料后回收再利用。废弃硬化混凝土还可委托有资质的固体废 弃物再生利用机构消纳处理。 5.3.3生产废浆经沉淀、压滤处理后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应依据 试验室试验结果或应用需求,制定专项循环利用方案。 5.3.4场地和环境废水经沉淀、压滤处理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应 制定专项处置方案
5.3.1预拌混凝土企业应对废弃新拌混凝土进行回收、分离 分离出的砂、石、废液可应用于预拌混凝王生产,废弃新拌混凝 可用于制备小型混凝土砌块
的生产废浆经均化、稀释后形成
天于5%的浆体,可取代混凝土拌合用水,取代比例应通过试验确 定。固体颗粒含量检测方法可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匀 质性试验方法》GB/T8077的规定执行。固体颗粒量计入胶凝材 料用量。 2处置后的生产废浆应经专用管道和计量装置输入搅拌主 机。 3生产废浆处置过程宜在线实时监测浆体中的固体颗粒含 量。无法实现在线监测时,应采用定期监测方式,监测时间应选 择满负荷生产时段,监测频率应每生产班组不少于1次。
1在预拌混凝土拌合用水中,可掺人适当比例的生产废水, 生产废水中所含外加剂品种应与所掺入混凝土所用外加剂品种 相同。废水掺量应通过混凝土试验确定, 2生产废水应经专用管道和计量装置输入搅拌主机。 3生产废水水质宜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 JGJ 63 的规定。 4生产废水应定期监测水质全部控制项目和主控项目。生 产废水监测时间应选择满负荷生产时段,全部控制项目的监测频 率为每年1次,可委托第三方机构完成。 5.4.3处理后的生产废液不得应用于预应力混凝土、高强混凝 土装饰混凝土和暴露于腐蚀环境的混凝土。
5.5.1场地和环境废水应做无害化处理,经检验合格,可以作为中 水使用。如遇雨季或强降雨时,应有备用水道将雨水排出场外。 5.5.2场地和环境废水不宜用王预挫混凝土的生产
水使用。如遇雨季或强降雨时,应有备用水道将雨水排出场外
5.5.2场地和环境废水不宜用于预拌混凝土的生产。
设备清洗房 弃混凝土循环利用等工艺设施应科学合理,减少能源消耗和污烫 物排放。应选用低噪声、低能耗、低排放等技术先进并满足环 要求的生产、运输和试验设备,不得使用国家和地方明令禁止的 设备。
理及循环利用等环保设施设备,并应与混凝土生产能力相匹配 实现生产废弃物零排放。环保设施应定期检查维护,同时应建立 设备运行台账。
置防护罩和安全检修保护装置。 65.1.4预拌混凝土企业宜按照区域(如办公区、生活区、生产区 及各生产单元)、设备类别(设备主机、上料系统、收尘系统等划分 类别)设置能耗计量设备或装置,实现用能分区、分类计量,
.1.61磅房粉料吹灰口、粉料高抢顶部、收尘器、揽拌楼计量 区、混凝土装料区、运输车清洗区和废弃混凝土处理等重点污染 部位应制定专项清洁管理措施并安装视频监控装置
1应采用低噪声生产和运输设备。对产生噪声的主要设施 设备需安装隔音装置进行降噪处理。 2应采用自动噪声监测仪监测噪声。噪声监测仪性能应符 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声学声级计第2部分:型式评价试验》GB/T 3785.2的要求。环境噪声测点分布和监测方法,除应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 放标准》GB12348等标准的相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监测厂区周边环境噪声时,应在站区周边均匀设置四 个以上固定的监控点,并应包含受被测声源影响较大的 位置。 2)当监测广区内环境噪声时,应在站区的骨料堆场、搅抖 楼及控制室、办公和生活等区域设置监测点,并应包括 噪声敏感建筑物。 3)各监控点应分别监测昼间和夜间环境噪声。 4)噪声测定应在无雷雨天气时进行。当不得不在特殊气 象条件下进行测量时,应采取必要措施保证测量数据的 准确性,同时应注明当时的气象情况及所采取的措施 生产性噪声监测应在被测声源正常工作时进行,同时注 明当时的工况;声环境监测时间应选择满负荷生产时 段,自行监测频次不少于1次/月,并建立监测台账。第 三方监测频次不少于1次/年
尘应进入粉料简仓或者搅拌主机回收利用。 2粉料筒仓收尘应满足如下要求: 1)粉料筒仓应配备收尘器、安全阀、报警器及自动停止上 料装置。收尘器和报警器应定期检查和维护,安全阀应 定期检查和鉴定,防止收尘器或安全阀失效带来的安全 隐惠。 2)收尘器规格应与粉尘处理量匹配,单料仓收尘器过滤面 积不宜低于24m。两个以上料仓集中收尘的,收尘器 过滤面积不宜小于60m。 3)粉料仓宜整齐集中布置,宜设置封尘平台进行密封。 4)新(改)建粉料仓宜采用集中收尘的方式,单独设计收尘 管道集中进人一个小仓,小仓选用达到排放要求的大型 脉冲反吹型除尘器。小仓收集的粉尘可充当矿物掺合 料直接进秤计量回收利用。 5)粉料筒仓除上料管、除尘器出口以及应急防爆器阀门 外,不应再有通向大气的出口。上料管应采用硬式封闭 接口,不得泄漏。粉料筒仓应标识清晰并配备料位控制 系统,并应定期检查维护。粉料筒仓压力达到规定限值 时,粉料筒仓上料处或控制室内工控机应能发出预警信 号,及时提醒值班人员采取相应措施。 【3搅拌主机进料口、顶部排气孔等扬尘点,应安装收尘装 置。 4/当监测厂界生产性粉尘排放时,应在厂界外20m处下风 口方向均匀设置2个以上监控点;当监测厂区内生产性粉尘排放 时,应在骨料堆场、搅拌站(楼)的搅拌层、称量层、办公和生活等 区域设置监控点。监测频率最小限值1次/月,并建立监测台账。
1应设置专门的固体废弃物堆场,堆场应全封闭且适合机 械作业,未作业时应保持关闭状态。 2废弃新拌混凝土可采用砂石分离机进行砂、石、浆体的分 离作业,也可采用专用成型设备制备小型混凝土制品。 3厂站内可配置废弃硬化混凝土处置设备,制备再生骨料, 处置能力应与废弃硬化混凝土的产生量相匹配,并提供单项设备 运行记录和耗电量清单。处置设备应保持完好状态,处置区应符 合环境保护要求。
1生产废浆处置系统应符合以下要求: 1)厂区应设置专门的废浆贮存池、处置池与输送设备,对 经过均化、稀释的废浆进行循环利用。处置池数量不少 于2个,总容积不宜小于70m。 2)生产废浆处置池应安装均化和稀释装置,并设置固体颗 粒含量监控点及在线实时监测设备,且应安全运行。 3)生产废浆处置系统除废浆贮存池、处置池与输送设备 外,还应包括收集生产废浆的排水系统。排水系统应覆 盖连通搅拌站(楼)装车层、砂石分离机和车辆罐体内部 清洗等区域,并通往废浆贮存池。 生产废水处置系统,应符合以下要求: 1)厂区可设置3级及以上的多级沉淀池得到澄清水。沉 淀池面积不宜小于60m。厂区可设置压滤机对废浆进 行压滤得到滤清水。 2)应配备完善的生产废水收集与处理设施设备,除沉淀 池、压滤机外,还应包括收集、处理生产废水的专用输水 管网。
6.2.5场地和环境废水
场地和环境废水应设置专用排水系统,汇入专用收集池,经 沉淀或压滤机净化处理后,实现固液分离。经处理后的场地和环 境废水可循环利用,如用于厂区绿化、道路降尘、机具与车辆冲洗 等,压滤后的固体应做无害化处理。
6.3.1搅拌站(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机械与
.现狂(按应付 混凝土搅拌站(楼)》GB/T10171和《混凝土搅拌机》GB/T914 的规定,
与待料斗实现全封闭。待料斗处加脉冲反吹收尘器,且按时 护、更换收尘器滤芯。搅拌主机和待料斗宜采用两个单独的除生 器。搅拌主机的除尘器附加集尘斗,收集的粉尘回收利用
6.3.5搅拌楼上的原料筒仓应标识清楚,不同品种与规格的 料不得混装
考虑设置清洁冲洗装置,冲洗产生的废浆宜通过专用管道接人生 产废浆处置系统。
6.3.7搅拌站(楼)控制系统宜采用远程控制,以提高信息
6.3.7搅拌站(楼)控制系统宜采用远程控制,以提高信息化 理水平,使操作人员远离噪声、粉尘。搅拌主机卸料口应采用阻 止混凝土喷溅的设施,并保持地面清洁,
6.3.8宜设置视频设备,实时监控搅拌主机内部混凝土拌合物
6.3.8宜设置视频设备,实时监控搅拌主机内部混凝土拌合物 状杰
6.4.1骨料堆场应与配料设施一起封闭,其高度应满足装卸料 配料的要求。车辆进出口宜设硬质电动门,除车辆及人员进出 大门应保持常闭状态
6.4.4不同品种、规格的骨料应分仓储存,中间设置隔墙,隔培 端应设置防撞设施。应有清晰的产品标识牌(标明产地、品种禾 规格等)。
送皮带及皮带机卸料处应封闭严密,下料斗上部应设收尘装置
送皮带及皮带机卸料处应封闭严密,下料斗上部应设收尘装置。 物料输送装置应全封闭且便于清理和维护。
施。投放过程应通过专用密闭通道投放,宜采用机械自动操作替 代人工操作,如采用人工操作,应做好劳动防护。 6.4.7液体外加剂添加应采用专门的计量系统,确保计量准确 液体外加剂应采用储存罐封闭储存,设有防沉淀、防溢出、防渗漏 措施。液体输送系统应密闭连接,无渗漏溢出,宜配置搅拌或循 环装置,防止外加剂沉淀
6.5.1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技术参数,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温 凝土搅拌运输车》GB/T26408的要求
6.5.1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技术参数,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温
6.5.1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技术参数,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混
凝土搅拌运输车》GB/T26408的要求
6.5.2鼓励预拌混凝土企业购置新能源车辆作为办公、生产万 清洁用车。 6.5.3应配备厂区地面清洁车辆(清扫车)或设备
6.5.3应配备厂区地面清洁车辆(清扫车)或设备。
6.5.3应配备厂区地面清洁车辆(清扫车)或设备。
5.6.1试验室应具备与试验项目相适应的场所,且满足试验工 作要求。不应使用临时性建筑作为试验场所。试验室应按照功 能分区,在显著位置设有平面示意图,并注明各功能区名称、面积 及主要设备位置及数量等。
6.6.2试验室面积宜大于150m
6.6.3试验室试验环境条件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
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 验方法标准》GB/T50081 和《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 验方法标准》GB/T50082的要求。原材料检测能力与生产能力 相匹配,并满足相关的试验标准条件。试验区对环境有要求的场 所应配备相应的监测、控制设备,并记录环境条件。 6.6.4试验室应配备混凝土原材料性能、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 力学性能、耐久性能等检测仪器设备。检测设备运行正常且应符 合检定周期要求。 6.6.5试验室应建立试验设备管理台账、检定或校准周期计划 台账及试验设备档案,并应建立试验设备的维护保养、日常检查 制度。 6.6.6应采用具备数据自动存储功能的试验机,开展与混凝土 LAAA
6.6.5试验室应建立试验设备管理台账、检定或校准周期计戈 台账及试验设备档案,并应建立试验设备的维护保养、日常检查 制度。
6.6.7试验场所应合理存放有关材
响环境的有毒物质等的处置,应符合环境保护、人身健康、安全会 方面的相关规定,并有相应的应急处理预案。
6.6.8试验室养护室面积应与试驶
配,宜大于30m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 方法标准》GB/T50081和《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 方法标准》GB/T50082的要求。养护室围护结构应有明确的保 温节能措施。养护室用电应有安全防护措施,用水应合理处理 盾环利用。应定期校核养护室温湿度仪表,做好记录并确保养护 室温湿度在规定范围内运行。 6.6.9试验室排水系统应至少设置二级沉淀池,沉淀池滤清水
6.6.9试验室排水系统应至少设置二级沉淀池,沉淀池滤清刀 不得排放到生产用水系统。
不得排放到生产用水系统
7.1.1原材料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和地方的相关标准 要求。 7.1.2原材料的运输、装卸和存放应采取降低噪声和粉尘的措 施。 7.1.3砂石骨料应选用有开采许可证的企业生产的砂石骨料 鼓励选用利用工业尾矿或建筑固体废弃物等加工的骨料。选用 工业尾矿骨料时,应对其组分放射性,可溶性重金属含量等关键 指标进行检测和论证,以保证混凝土的环境友好性和质量安全。 7.1.4水泥应优先选用通过清洁生产审核,且排放符合属地环 保要求的生产企业的产品。 7.1.5混凝土生产过程中不宜使用大包装的袋装粉状材料,有 特殊需求时,应制定相应的安全和防尘控制措施 7.1.6混凝土外加剂宜优先选用通过绿色建材认证的产品。 7.2混凝土配合比 7.2.1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原则,应以高性能混凝土的设计理 念为指导,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7.2.2宜采用不同粒径的单粒级骨料组合成连续级配的骨料 以降低骨料的空隙率,减少单位体积混凝土中的胶凝材料用量。 7.2.3宜复合使用矿物掺合料,发挥不同矿物掺合料的叠加效
保要求的生产企业的产品。
应,提高混凝土的综合性能。
7.3.1生产设备应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配料称量记录应 自动储存并可追溯。 7.3.2预拌混凝土企业应按照相关要求做好生产设备的维修保 养,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并做好相关记录 7.3.3预拌混凝土企业应定期对收尘、降尘、降噪及清扫设施设 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并做好相关记录。
7.3.4生产过程若出现严重粉尘、噪声或异常气味等情况,应
即停产,查明原因并及时妥善处理
7.4.1运输车辆应满足陕西省相关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 7.4.2砂石原材料运输过程中应封闭,卸完料出厂前应将车辆 外观冲洗干净。 7.4.3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放料槽处宜配置防撒漏装置,装置中 的撒漏料应及时清理回收。车辆外观应及时清洗,定期油漆罐体 等部件,保持整洁。 7.4.4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应设有搅拌罐反转报警及转弯语音 提示等装置。
等部件,保持整洁。 7.4.4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应设有搅拌罐反转报警及转弯语音 提示等装置。
7.4.5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应安装卫星定位系统和摄
运输的路况、行驶情况及浇筑过程进行监控。
理系统,加强车辆监控及合理组织生产调度
理系统,加强车辆监控及合理组织生产调度。 7.4.7混凝土运输车外观应保持清洁.标志清晰。
理系统,加强车辆监控及合理组织生产调度。
7.4.7混凝土运输车外观应保持清洁,标志清晰
7.5.1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职业健康
7.5.1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职业健康 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28001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设置安全生产管理小组和专业安全工作人员,制定安 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每年度应组织不少于 次的全员安全培训。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应取得安全培训证书,持 证上岗。 2在生产区内噪声、粉尘污染较重的场所,或混凝土生产过 程中出现二氧化氮、氨气等有害气体时,工作人员应佩戴相应的 防护器具。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个体防护装 备选用规范》GB/T11651相关规定。 3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有害工种应落实职业病岗前 在岗、离岗体检。 7.5.2厂区内易发生危险的设施设备和区域,应设置醒目的安 全标志并采取防护措施。安全标志的设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的规定。 7.5.3为确保工作人员安全,混凝土用各种主要固体原材料的放射 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要求。 7.5.4企业应对参观及临时外来工作人员进场前进行个人安全 提醒并提出相关要求。当进入生产区域时,必须佩戴安全帽等防 护装备,并应有企业相关部门人员陪同,
7.5.4企业应对参观及临时外来工作人员进场前进行个人安全 提醒并提出相关要求。当进入生产区域时,必须佩戴安全帽等队 护装备,并应有企业相关部门人员陪同
7.5.5办公区的布置满足安全、消
求。办公区与生活区必须按消防要求配置消防灭火设施。
8.0.1预拌混凝土企业宜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应用信息化管 理平台模块实现企业运营过程的数据化、可视化管理。 8.0.2信息化管理平台应包含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生产 控制系统、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各管理模块之间具备兼容性、拓 展性。 8.0.3信息化管理平台应与各区域视频监控或检测传感器连 接,状态显示与实时管理贯穿企业管理与产品管理各主要环节, 做到全过程信息化管理, 1原材料管理 信息化管理平台应具备直接统计、分析和导出原材料进厂台 张的功能,以实现原材料质量追溯。信息化平台通过料位仪等装 置可实时显示库存信息。 2生产管理 信息化管理平台应具备订单审核、设备配置、生产安排、指令 下达、车辆排队拌合过程控制以及装货与发货等功能,数据可实 时查询与统计。 3车辆管理 车辆应安装卫星定位系统及安全可视控制报警系统,运输车 辆实时调度情况应能够反馈给调度员,以合理调派车辆。通过视 频监控系统,可对车辆行驶过程路况、司机驾驶状态等进行采集 和管理。 4质量管理 信化管理平台应内置配合比设计选取、调整和历史香询
功能。同时,可依据试验数据动态优化配合比,并具有统计取样 记录、出厂目测记录的能力,全面提升企业质量过程控制能力。 5客户服务 以信息化平台为基础,可拓展客户端的工业级小程序,实现 下单服务、现场设备配对、在线交付与签收、智能结算及客户智能 评价等功能。 6数据统计 信息化管理平台应具备对材料、生产、运行、人力数据的统计 和分析功能,可结合有关经营指标、财务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优化 厂站管理水平。 8.0.4信息化管理平台可根据企业管理和发展需要,增设安全 财务、营销、人资等专业模块,与其他模块对接后形成企业大数 据。 8.0.5预拌混凝土企业宜设立信息化管理中心,将调度、质检 搅拌机操作、安全等相关岗位人员集中办公,以方便及时沟通,提 高工作效率、减少出错率,并提升从业人员工作环境 8.0.6信息化管理中心宜设置信息分析可视化系统,可将日常 生产数据、原材料库存数据、质量数据、车辆派送数据、车辆行驶 数据、设备运行信息等整合显示。 8.0.7多站点生产企业宜通过信息化手段将各站点生产数据统 一展示,实现对全部站点生产情况的监控和掌握,合理调派生产 任务和协调发挥产能。 8.0.8信息化管理平台可接入噪音、粉尘、生产废弃物处理、生 产废液利用及冲洗台状态等环保环节的监测数据与视频,以提升 企业整体绿色化管理水平。
8.0.4信息化管理平台可根据企业管理和发展需要,增设
8.0.9信息化管理平台宜具备可接入省、市政府主管部门
产过程监控功能。 8.0.10信息化管理平台宜具备企业教育、培训视讯功能,以及 信息共享、政策接收、预警响应等综合管理功能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和“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允许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的规定执行时,写法为“应 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24《机制砂生产与应用技术规程》DBJ61/T137 25《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DBJ 61/T155
总则 基本规定 32 4 厂区要求 33 4.1新建、改建与扩建 33 4.2 厂区要求 . 33 5环保要求 ... 34 5. 1 噪声 34 5. 2 生产性粉尘 34 5.3 废弃混凝土及其他废弃物 34 5.4 生产废液 35 5.5 场地和环境废水 : 35 6 设施设备 ... 36 6. 1 般规定 : 36 6. 2 环保设施 36 6.3 搅拌设备 38 6. 4 材料储存 6.6 试验室与设备 : 38 7生产管理 : 40 7. 1 原材料 .: 40 7.2 混凝土配合比 41 7.3 生产过程管理 41 7.4 运输管理 · 42 7. 5 职业健康安全 42 8 信息化平台 44
1.0.12020年7月15日,住建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工信部、 人民银行、国管局、银保监会等七部委联合发布了《绿色建筑创建 行动方案》。在该方案中明确要求,推动政府投资工程率先采用 绿色建材,逐步提高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装饰标准规范范本,打造 批绿色建材应用示范工程,大力发展新型绿色建材。预拌混凝士 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正是践行绿色生产理念,响应国家战略的号 召。
3.0.1在建设前,预拌混凝土企业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押
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并办理相关报建手续。厂址应避开环境 敏感区和居民集中居住区,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建设和验收。
防水标准规范范本4.1新建、改建与扩建
实。按照陕西省预拌混凝土企业的现状,为实现集约化生产的目 标,新建预拌混凝土企业生产线不宜低于双180站的规模。
4.2.3我国已发布了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 生产标准
- 相关专题: 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