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十四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第三节建设高效集约的融合基础设施 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现代化建设中,重点推进传统基础设 施智能升级以及智慧产业、智慧民生、数学治理等基础设施 建设,深化“六网会战”“万企融合”和“智慧黔城”建设 形成传统与新型相融合的发展格局,助力我省新型工业化 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四化”建设。 推进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推动路网、水网、电网、 管网、油气网与互联网基础设施同步规划、设计、建设、运 维管理,加强“补短、成网、联动、配套、共享”,形成全 要素、全周期数学化管理的基础设施新形态。综合运用5G、 移动物联网、光网、北斗及遥感卫星,高质量推动传统基础 没施领域智能感知网络建设,优先在事故易发区、重要设备 和重点线路等关键区域实现全天候、精准状态感知。丰富融 合应用场景,在更大范围推进智能网联汽车、能源互联网、 “5G+VR”智能巡检和远程运维、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管理等 试点应用。 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构建覆盖各市(州)、各行业的 工业互联网网络体系,为工业企业提供高性能、高可靠、高 灵活、高安全的网络服务。运用新型网络技术和先进适用技 术改造建设企业内网。完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加快 示识规模应用推厂。支持重点领域龙头企业推进跨领域综合 型、面向重点行业的特色型以及面向特定技术领域的专业型 等多层次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深化工业资源要素集聚,加 速生产方式和产业形态创新变革。加快基础工业软件和工业
平台”核心功能,强化一云统揽、一网通办、一平台服务。 推进基于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的政务服务共性基础设 施建设。优化完善全省统一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促进政务 数据跨部门、跨区域共享,提高业务协同办理效率。推动各 市(州)加快完善城市大脑和社会“神经元”系统,打通社 区未端、织密数据网格,整合城市运行、互联网等数据资源, 深化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积极推动移动物联网、大数据 三维建模等技术在生态环境治理领域设施化发展,建设覆盖 生态环境全要素的生态大数据业务支撑和应用体系。推进新 型基础测绘研究,探索建立新型基础测绘体系。 第四节布局产学研融合的创新基础设施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点围绕基础科研、传统 产业升级、前沿新兴产业发展等现实需要,完善重大科技基 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布局,夯实我省科技创新能 力底座,助力特色科技强省建设。 完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重大科学研究平台, 科技创新基地布局,形成以国家级平台为龙头、省级平台为 骨干、市级平台为支撑的创新平台体系。聚焦国家战略布局 和贵州省发展需要,积极争取大数据安全等数字技术核心领 域的大科学装置落地贵州。依托科技重大专项,进一步加大 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平台培育力度,推动平台提档 升级,构建具有影响力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力争在现代 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公共大数据、煤矿机械化智能化、喀斯 特地区生态治理与资源利用等领域取得突破
构建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梯次格局。聚焦“云大物移 智”等新兴领域,在贵阳贵安、遵义等市(州),打造一批 持色产业集聚区,优化产业创新布局,集聚创新要素。以国 家级创新平台为率引,按照“储备一批、培育一批、升级一 批”的思路,强化项自储备,梯次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企 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产学研示范基地、小型微型企 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等“三中心两基地 一示范”建设。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上水平、上规模、 提能力,提升对十大工业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服务 支撑能力。 第五节构建多维立体的安全基础设施 围绕“云管边端”各层次各环节,加快建立从顶层设计、 部署实施到安全运行的新型安全防护模式,推进先进的网络 与信息安全技术和监管机制向新型基础设施各领域全面覆 盖,积极应对新技术、新应用带来的新挑战、新风险 加强安全防护能力建设。遵循全域防御理念,建立健全 新型基础设施安全防护体系,确保安全设施同步规划、建设 和使用。推进大数据、通信网络、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以及 交通、政务等垂直领域应用场景安全设施新建和改造,提升 安全态势感知和风险评估能力,形成覆盖终端、用户、网络、 云、数据、应用的多层级安全防控能力。围绕关键数学基础 设施和重要信息系统,开展主动防御试点,提高防攻击、防 篡改、防病毒、防瘫痪、防窃密水平。支持网络安全技术的 研发和应用,推户安全可信的网络产品和服务,推动安全技
术、产品和服务创新。 健全安全保障体制机制。建立健全新型基础设施安全保 障机制,构建安全风险联防联控机制,强化跨领域、跨部门 协作和政企合作,提高风险评估、检查测评、应急处理、数 据恢复等安全服务水平。全面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的信 息通报和预警机制,发挥企业、联盟、协会等各方面力量: 组建技术支撑队伍,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全省安全应急处置 和保障服务能力。落实相关企业的网络安全工作主体责任, 指导企业落实相关安全标准要求并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安全 能力认证和监督检查。 第四章重大行动 第一节实施算力枢纽节点创建行动 集群化部署数据智能设施。支持贵阳贵安建设一批有国 际影响力的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开展超算中心、智能计 算中心建设,推进政务、金融、交通、工业、数学内容等国 家级大数据、灾备中心建设和升级,构建数据中心集群,建 成国家西南地区算力枢纽。支持有条件的市(州)按需推动 城市内部数据中心建设,作为算力“边缘”端,优先满足金 融市场高频交易、虚拟现实、超高清视频、车联网、联网无 人机、智慧电力、智能工厂、智能安防等实时性要求高的业 务需求。统筹全省云计算、边缘计算、超算、智能计算等算 力布局,构建多层次算力供给体系,强化算力统筹与智能调 度,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园林造价,积极承接全国范围后台加工、离线 分析、存储备份等非实时算力需求,打造面向全国的非实时
性算力保障基地。推动数据中心向分析中心、算法中心、算 力中心等多元高级形态转型升级。鼓励存量数据中心开展绿 色化改造,提升算力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 加快建设高效互联的算力网络。加快建设云网融合、数 网协同的算力网络,推动与其他国家枢纽节点间形成数据环 网,打造国家算力网络核心节点。充分发挥贵州根服务器镜 象节点、顶级域名节点和贵阳·贵安国家级互联网骨十直联 点作用,建设贵阳贵安与京津翼、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 成渝、内蒙古、甘肃、宁夏等数据中心集群和关键城市间的 数据中心高速直联网络。依托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贵 州)枢纽节点建设,争取建设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优 化交换中心与接入节点之间的传输网络,提高企业间数据交 互质量和效率。 全力打造国家数据生产要素核心枢纽。建设完善人口基 础库、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数据库、主题数据库等战略 数据资源池。建立完善数据资源采集、处理、确权、使用、 流通、交易体系,优化升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数据开放平 台、大数据交易平台,形成分层分级管理、统筹调度和开发 利用机制,促进数据要素跨地域流动。建设国家数据超脑西 南数据大脑,融合跨部门、跨行业、跨层级数据,构建数据 接入、开发、应用和运营能力。鼓励十大工业产业以及医疗、 教育、交通、能源、水利、生态环保等重点行业争创国家级、 区域级行业数据大脑,引导企业上云用云。 构建均衡发展的算力服务体系。加快面向公共服务、社
会管理、智能化生活、经济建设等领域的云服务平台建设, 打造服务全国、面向全球的云服务基地。加快建立完善云资 源接入和一体化调度机制,整合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内部 算力资源,对贵阳贵安数据中心进行一体化调度。在公有云、 行业云等领域推进多云管理服务,加强多云之间、云和数据 中心之间、云和网络之间的一体化资源调度,将贵阳贵安基 地打造成为全国一流的算力资源调度枢纽。支持政企合作, 打造集成基础算力资源和公共数据升发利用环境的公共算 力服务。鼓励企业创新商业模式,提供集成专业算力资源和 行业数据开发利用环境的行业算力服务。探索建立东西部算 力互补协作服务机制,与东部地区探索建设云、边、端协同 的算力服务体系。打造一批面向重点行业的数据加工厂,有 效承接东部地区清洗、标注等数据基础加工业务需求。 专栏1算力枢纽节点建设重点工程
云资源接入和一体化调度能力提升工程。建立完善云资源接入 和一体化调度机制,统筹政务、科学、教育、医疗等公共算力服务 资源,搭建全省统一的高水平云服务平台,推动公共算力服务资源 开放,提供低成本、户覆盖、可靠安全的公共算力安全服务;支持 华为、腾讯、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等云服务供应商优化算力服务, 支撑行业数学化转型和新业态新模式培育。 跨部门跨区域数据流通与治理工程。优化升级省数据共享交换 平台、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加强安全多方计算、联邦学习等技术在 数据服务模式方面的创新应用,促进融资服务、健康医疗、生态环 境、交通出行、教育、水利、人社服务、城市管理等公共数据资源 开发利用,推动公共数据资源与行业数据资源融合应用,实现数据 资源要素的高效配置和经济社会的高效协同,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数据中心高速直联网络建设工程。通过租赁、合作各运营商跨 省传输通道等方式,建设贵阳贵安基地与北京、成都、重庆、长沙 南宁、福州、上海、广州等主要互联网节点城市数据中心集群之间 的通信直联链路,实现跨域数据中心高速互联互访,解决与非骨于 直联关键城市间的快速通信问题 第二节实施创新技术服务平台建设行动 统筹构建人工智能平台。探索建设一批集数据资源、算 寸资源、算法框架等底层能力于一体的高性能人工智能开源 通用平台。升级人工智能大数据云服务平台,加快人工智 支术研发创新平台、智能语音开放创新平台、自动驾驶和窄 能机器人研发平台等建设。支持省内重点研发机构建设人工
智能标准测试与认证公共服务平台。支持贵阳贵安、遵义等 市(州)围绕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 重点领域建设一批人工智能专用平台,打造一批人工智能融 合创新典型应用场景。建设面向重点行业的人工智能数据集 促进人工智能数据开放共享和融合应用。依托贵阳贵安、黔 南、铜仁等大数据加工基地,搭建图像、语音等数据自动化 标注公共服务平台,助力打造西南地区数据生产与资源服务 高地。 积极打造区块链平台。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建设区块链 氏层技术开源平台,提供自主可控、互联互通的区块链基础 能力支撑,构建创新活跃的区块链开源生态。推进基于联盟 链的区块链公共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争取区块链服务网络 (BSN)重要节点落地贵州。鼓励云服务商搭建具有跨链能力 的区块链即服务(BaaS)云服务平台,服务企业上链、资源 要素上链。支持贵阳贵安、遵义等市(州)围绕金融服务 供应链管理、产品溯源、数据共享以及数学身份、数据存证、 城市治理、公共资源交易等领域建设区块链公共服务平台 推动区块链与实体经济、公共服务深度融合,助推产业高质 量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提升。加快区块链与物联网、工 业互联网等技术融合创新,实现链网融合发展。推动区块链 与大数据融合发展,探索构建基于区块链的认证可溯大数据 服务平台,促进数据合规有序确权、共享和流动。探索利用 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区块链运行效率和节点间协作的智能化 水平。
专栏2创新技术服务平台建设重
块链基础资源以及区块链开发、部署、测试和数字资产交易服务。 北斗智能协同精密定位平台建设工程。运用北斗、5G、物联网 等技术,构建面向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于万级用户的位置云服务 平台,优化北斗实时高精度云处理系统,搭建网络辅助北斗位置服 务系统与多源定位数据协同处理系统。加强北斗大数据与自然资源 要素数据、高分影像数据、三维空间数据等的深度融合,构建贵州 省时空大数据中台。
有的骨十站点升级,加快重要站点、普通站点、加密站点建 设和设施升级,建成更加泛在的高精度区域基准站网
专栏3新型网络基础设施部署重点工程
个普通加密站点,全面提升北斗卫星基准站网的全省覆盖范围和综 合应用能力
第四节实施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升级行动 积极打造智慧交通基础设施。升级“六省一市”跨区域 交通运输云数据中心。建设完善贵州省交通基础云平台、综 合交通大数据分中心、交通运输行业专网、交通地理信息数 据中心,打造智慧交通“一朵云、一中心、一张网、一幅图”。 推动各市(州)建设和升级交通大脑。加快建设智能网联汽 车试点示范和测试基地,支持公交车、出租车、环卫车、旅 游观光车等开展车联网改造和应用示范,建立完善智慧路网 云控平台。开展景区、园区、港口等重点区域城市道路设施 数学化改造,逐步推动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学化升级 加快部署智慧水利基础设施。整合部门现有系统,建设 “水利大系统”。围绕贵州省两大流域、八大水系以及重点 水利工程,依托“水利大系统”,建设全方位综合透彻感知 的水利智能感知网。整合水利基础、监测、业务数据及其他 行业数据,形成共享数据资源池。优化贵州省“水利一张图”, 扩充多时相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等数据资源,强化与业务应用 间协同,实现与水利部、流域一张图基础数据联动更新。扩 展水利视频会议覆盖范围,形成全省一体化水利视频监控体 系。 健全完善智慧电网基础设施。有序推动发电侧至用电侧 全环节智能终端建设,运用无人机、智能巡检机器人等实现 对电厂、变电站、杆塔、输电导线、地下管廊的远程智能管
理。试点电网控制保护、电网状态感知、智慧用能、远程诊 断、现场人工智能辅助等“5G+智能电网”应用。加快推进多 表合一,促进远程自动集采集抄、实时计量、信息交互与主 动控制。以智能电网为基础,推进能源互联网智能化运行控 制,支撑多种能源形态灵活转化、高效存储、智能协同,提 高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稳步建设数学管网及油气网设施。运用5G、物联网、大 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逐步推进现役城镇污水收集管网、 雨水管网、城市公共供水管网、地下综合管廊和油气管线智 能化改造。探索推动新建地下管网、油气管线系统、油品储 备设施与非接触式采集监测系统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和管 理
专栏4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重点工程
第五节实施智慧应用基础设施普及行动 有序推动工业内外网升级改造。聚焦工业产业园区、产 业集聚区、大型工业企业,运用5G、全光网推进高可靠、大 带宽、可定制的企业外网建设,支持高性能、高灵活、高安 全的新型企业专线应用。支持企业利用时间敏感网络、工业 无源光网络、工业软件定义网络、新型智能网关等技术升级 改造企业内网,加快工业现场“亚设备”网络互联能力改造, 探索在既有系统上叠加部署新网络、新系统,建设一批工业 企业内网标杆。 着力完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建设完善工业互联网标 识解析国家顶级(贵阳)灾备节点,积极推进电子、电网、 白酒、磷化等行业国家级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和递 月节点的建设运营,加快面向重点行业的主动标识载体规模 化部署,推进标识解析体系应用推产创新中心建设。深化“贵 州工业云”等综合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和应用,支持贵阳、 遵义、黔南等市(州)在化工、电子、建材等领域搭建一批 全国领先、具备跨省服务能力的区域级、行业级、企业级工
业互联网平台,形成各有侧重、协同集聚发展的工业互联网 平台体系。争取建设区域一体化平台,开展技术、产品、服 务和解决方案的试验验证,促进区域产业协同和生态构建。 加强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应用,大力培育智能化制造、网络 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数学化管理等新模式 全力打造智能制造基础设施。推进现代能源、优质烟酒 现代化工、先进装备制造、大数据电子信息等于大工业产业 买施智能制造升级改造。深化“5G+工业互联网”,鼓励工业 企业建设5G全连接工厂,加强维护、码垛、焊接、装配等工 业机器人和外骨骼机器人研发应用,提升机床整机数控化 智能化水平,建设一批具备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 行、自适应功能的数学车间、智能工厂,培育一批智能制造 系统集成供应商和服务企业。加快工业设备上云、业务系统 云化改造迁移。推动贵州工业大数据平台建设,支持企业级 大数据平台建设,提升工业互联网数据资源管理能力。 加快布局智慧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和 500亩以上坝区为重点,依托智慧农场重大科技项目建设: 加快智能物联网监测设施部署,打造一批农业物联网示范基 地。鼓励利用无人机监测、个体体征智能监测、智能控制等 技术推进数字田园、数字农场、数字牧场、数字渔场建设 买现农牧渔等产品信息动态采集和生产过程远程控制。优先 在水稻种植、生猪养殖和蔬菜大棚等领域开展农业生产、销 售、物流全流程团环管理。深化农业农村大数据基础设施建 设,升级完善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和平台,深入推进数据共
享升放,强化数据挖掘、分析预测能力建设。推进智慧农业 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和升级,提供农副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农 作物储运监管等服务。推动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生鲜超市 等智能化改造,打通农产品线上线下营销通道,助推“黔货 出山”。 推进建设数学文旅基础设施。升级贵州省全域旅游数学 化平台,打通省内、市(州)间数据通道,连通气象、交通 等部门,实现平台要素及行业要素的全面融合。支持各市(州 建设完善智慧旅游大数据中心,促进旅游数据集成、分析、 存储、处理和融合。加快推进景区景点、旅游场馆、主要乡 村旅游点等区域合理布设视频、人流、位置、环境等智能监 测设备。开展智慧文化场馆建设,实现省内各级各类公共文 化服务场馆高速网络全覆盖。推动优秀文化资源数学化改造 运用4K/8K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全息影像等新技术,打 造交互式文化体验专区。 统筹部署智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运输物流公 共信息平台,鼓励物流企业加强与政府公共信息平台有效衔 接,实现物流数据互通、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推进智慧物 流园区建设,部署分揉机器人、自动导引运输车、智能高速 穿梭车等智能设备以及射频、申子标签抹货系统。鼓励贵阳、 遵义、六盘水、黔西南、黔南等冷链物流基地采用智能移动 冷库箱、射频温湿度采集设备等智能设备,加快运输、仓储、 配送等全过程智能化改造。加快布局智能快递未端设施,推 动全省城市住宅小区无接触智能快件箱部署。推动县、乡
专栏5智慧产业基础设施普及重点工程
5G智慧农业示范工程。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 等技术,在农作物大田种植、畜牧水产规模养殖、设施农业等领域 开展5G应用场景试点,在线采集环境、动植物生长过程、土壤 情、气象等信息,实现远程自动浇灌施肥用药、自动投料、管理等 功能。建设可视化、智能化、可追溯的智慧农业综合平台。到2025 年,建成不少于10个5G智慧农业示范基地 农业智能装备规模应用工程。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装备 制造业结合,支持研发制造高端智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研制和 推小型智能化、多功能、组合式农机装备,开展土地宜机化改造 加快推进智能农机装备在畜牧、水产、由间管理等领域应用。支持 优势企业对接条件成熟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一批智慧农业装 备应用示范样板。 农业农村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整合现有农业种质、农业 机械、畜牧养殖、渔业渔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农业生产端数据 资源,完善农业数据标准体系,强化数据汇聚,实现农业生产数据 关联分析和智能决策,推动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巩固现有农业“天 空地人”四位一体的农业大数据可持续采集更新体系,提升对原始 数据采集、传输、汇总和管理能力。优化完善农业产业脱贫攻坚大 数据库和大数据平台,形成完整可追溯、不可篡改和多方可信的关 键数据集群,为智慧农业发展提供数据支撑。 “大数据+全域智慧旅游”建设工程。以“一码游贵州”平台建 设为依托,整合旅游景区监控系统、云上贵州平台等资源,加强数 据资产归集,建立健全贵州省智慧旅游标准规范体系,夯实旅游信 息化基础支撑。加速文化和旅游行业应急指挥、市场执法监督、信
用信息体系建设,形成集产品推户、预约购票、服务预订、预售结 算、实时查询、智能导览、投诉受理、一键报警等功能于一体的智 能化信息服务平台,提升旅游管理精细化水平。推动全省景区数字 化改造升级,加强景区智能监控设施建设,实现景区全节点、全地 或的数学化统一管理,融合多种系统应用,优化再造景区业务流程 和智能化运营管理,提升游客的服务质量。推进传统旅行社、酒店 民宿、旅游厕所的智慧化建设,打通线上线下服务渠道,实现旅游 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旅游产品的精准化营销、旅游数据的全方位感 知。率先推动梵净山、黄果树、百里杜鹃、镇远古城、荔波小七孔 等5A级景区和遵义会议纪念馆、瓮安猴场会议、强渡鸟江等红色 旅游景区,拓展虚拟沉浸式观景旅游体验、AR智能互动式文旅等示 范应用。到2025年,国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和国家旅游度假区基 本实现智慧化。 智慧物流园区建设工程。加快推进贵州茅台双龙智慧物流园、 贵州安顺·黔中城投智慧物流园、红果经济开发区中心物流园、贵 州黔北现代物流新城、龙里快递物流园等大型智慧物流园区升级改 造,大力提升酒类、中药材、刺梨、辣椒等贵州特色专业物流园区 的智能化水平。以双龙航空港经济区、都拉营国际陆海通物流港、 黔货云仓水城区节点仓、贵定昌明国际陆港、福泉一瓮安大宗工业 品物流港等重要港仓为重点,建设现代物流枢纽智能化基础设施, 打造智慧化、数字化、可视化的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和生产服务型 国家物流枢纽
大力发展智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基础大数据中心 整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数据,完善全省教育基础数据库。全
大力发展智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基础大数据中心 整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数据,完善全省教育基础数据库。全
收集、分析。加快完善防控救治基础设施,推动医疗机构率先在传 染治疗及疫区管理等环境中应用护理机器人、医疗废弃物处理机器 人等无人系统,支持社区、机场、车站、商场等场所加强异常体征 感知、公共区域视频采集、防护物资储备等防控能力建设。基于互 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完善涵盖重点医护资源、应急 装备物资的管理调度功能,加强药品医疗器械应急功能建设。到 2025年,基本建成有效应对重大公共安全卫生事件的新型基础设施 体系。 大数据金融云建设工程。推进贵州省综合金融服务系统、地方 金融综合监管系统、金融风险监测和应急指挥系统和金融统计分析 系统建设。到2025年,建成覆盖省市县三级的“贵州省大数据金融 云平台”
市政设施智能化改造。推进公共领域多功能智慧杆塔改造和 新建,统一承载摄像、射频、传感、雷达等低成本、低功耗、 高可靠智能感知设施,探索跨领域、跨部门感知资源互联共 享,建立全域全时段城市透彻感知网络,搭建城市级物联网 管理平台。推动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城市信息模型、共性 技术赋能与应用等平台建设,打造城市运行中枢。深化各市 (州)、县(区)数字化城市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构建多级 联动、一体化指挥的城市“智慧大脑”。深入推进“智慧黔 城”建设,全面提升县城品质,促进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 展。建设省级城市大数据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构建全景化 效能化、智慧化的城市综合管理模式。 优化完善智慧生态基础设施。完善大气环境、水环境等 生态环境智能监测网建设和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网建设。持 续打造“微服务”底座,完善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建立生 态环境质量、污染源管理和生态环境空间等基础数据库,加 强与自然资源、气象、水利、农业、住建等领域数据共享交 换。运用三维建模、区块链等技术升级省市县三级联动的“环 保大脑”,完善大气、水、土壤、固废环境管理以及环境应 急等应用。完善“防灾减灾云平台”,加强省、市级云融通。 探索建立新型基础测绘体系。推进地形级实景三维贵州 建设,选取2至3个城市或乡镇开展市级、部件级实景三维 建设试点。重点在传统基础测绘向新型基础测绘转换、新型 基础测绘分类体系和地理实体库建立、新型基础测绘成果应 用突破等方面升展研究。
兰7数字治理基础设施普及重点
政府数据大脑建设工程。建设数据资源中心、政务治理应用基 础平台、区块链平台,数据中台、业务中台、云资源平台、视频中 台、信用中台、物联网中台,基础库、主题库和业务库等,构建政 府数据大脑,形成贵州省数据资源中心、应用支撑中心、AI能力中 心和李生能力中心。 智能终端共享承载体建设工程。实施道路照明灯杆、信号灯杆 电警杆等杆体合杆整治工程,逐步在全省推进“一杆多用、多杆合 一”。推动管道、基站站址和机房、基站接入传输线路开放共享, 探索开展“多站融合”建设试点。到2025年,全省建成智慧杆塔15 万个。 “智慧黔城”建设工程。在全省88个县(市、区)中选择有条 件的区域为试点,加快推进环卫管理、市政设施管理、公园管理, 人防、消防等领域智能感知设施部署,建设城市级“智慧大脑”, 开展城市全流程化管理。推动全省88个县(市、区)的“县城智慧 化改造”工程,促进“新基建”与智慧城市、数学贵州的深度融合 数学李生城市试点工程。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运用建 筑信息模型(BIM)、城市信息模型(CIM)等技术开展贵阳市经开 区、贵阳市数博大道数字李生体试点建设,逐步推进贵阳贵安、遵 义、黔南等市(州)数学李生城市建设,实现城市运行状态实时呈 现,城市规建管和决策仿真应用。 智慧社区建设工程。率先在贵阳、遵义、安顺、黔东南、黔南 等市(州)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开展社区市政基础设施和安防系统 智能化改造,推进门禁管理、停车管理、智慧养老、公共活动区域
监测等智能设施和社区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到2025年,打造200个 智慧社区样板。 污染智能化防控城市建设工程。优先在黔中地区,以贵阳、安 顺、遵义、黔南等市(州)为重点,针对燃煤火电、水泥、钢铁, 化工等行业,综合应用无人机、摄像头等设备,实时采集污染排放 生产与治污设施运行状态、现场视频等数据。到2025年,打造5个 左右污染智能化防控城市。 防灾减灾云平台升级工程。在省级“防灾减灾云平台”基础上 进一步推进市级平台建设,推动系统功能从单因子向多因子、多灾 种应急管理功能拓展,强化数据分析处理功能,同时加强各级平台 融通,实现利用大数据助推重点监管和精准监管。
第六节实施重大创新平台构建行动 前瞻布局科技创新平台。积极申建喀斯特领域国家实验 室,统筹基础研究、前沿技术、工程技术研发。围绕生物医 学、科技文献、天文、遥感、北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重 点领域和前沿领域开展科技基础公共设施建设、重点方向攻 关和应用研究。加快贵州射申天文台建设,支撑围绕500米 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构建世界一流科技基础设施集群。聚焦 装备制造、电子元器件、新材料、现代化工、煤炭、矿床学、 中药等优势领域,加大对省内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的 培育力度,依托数据要素流通、智能制造、智能采掘等科技 重大专项,打造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 统筹布局产业创新平台。繁密围绕省内重点产业,多渠 道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培育建设引领行业发展、技术水平占
据制高点的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创新中心,搭 建一批省级、市级重点产业创新平台。充分发挥“1+8”国家 级开放创新平台载体作用,不断提升产业创新平台质量效益 争创一批国家级重点创新平台。兼顾科研与产业培育,建设 一批前沿交叉研究平台,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跨界融合。探 素以科研院所牵头、高校和重点行业龙头企业协同参与的模 式,推进建设基于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的试验 验证平台,打造5G、车联网、区块链等复杂场景的应用试验 基地,加快技术应用,促进产业发展。 高层次搭建产学研协同平台。创建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 化示范区,建设一批创新成果产业化基地,引导创新成果对 接地方特色产业需求转移转化。鼓励省内高校、科研院所联 合行业龙头企业,建设集科技创新、产业技术研究、人才引 进、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上市等于一体的新型研究机构。支 持省内高校高标准部署一批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推进贵阳市 大数据研学实训基地、百鸟河数学经济产教融合基地提质升 级。推动贵州科学城、花溪大学城联动发展,引进全球前沿 技术和国内外著名高校院所资源,加快先进适用科技成果向 市县转移转化。 高质量建设创业创新服务设施。发挥贵阳软件园、贵阳 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贵阳科学城以及大学科技园等“科 技+产业”孵化基地的作用,逐步建立省市联合孵化机制,支 持具备科研基础的市场主体积极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 空间、星创天地。加强对省级以上专业化众创空间等孵化载
体的评估及考核,引导众创空间向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升级。 支持省内创业基地、创业园、孵化器等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 新基地,优化设施和环境,集聚优质资源,提升服务水平, 打造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探索建 立离岸孵化创新基地,创新柔性引才和离岸人才使用模式
暖通空调图纸、图集专栏8重大创新平台构建重点工
国家评估标准,高质量建设一批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创业创新孵化 载体。到2025年,培育200个以上创业创新孵化载体,力争培育 75个国家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第七节实施安全可信基础设施构筑行动 加快构建大数据安全基础设施。以国家大数据及网络安 全示范试点城市建设为统揽,加快构建安全可靠的大数据安 全体系,全面提升大数据安全保障能力。创新云安全服务和 大数据安全服务模式,推动基础电信企业、互联网企业加强 灾备能力建设,提高灾害响应能力。完善海量数据汇聚融合 的风险识别与防护技术、数据脱敏技术、数据安全合规性评 古认证、数据加密保护机制及相关技术监测手段,同步规划 同步建设、同步使用安全技术措施,保障业务稳定和数据安 全。推进大数据网络安全服务中台建设,将安全资源能力化、 服务化,为数学化系统提供标准化、规范化、集成化的服务 接口,保障数字化平台安全。建设基于大数据云安全防护的 网络安全平台,面向全省提供可快速弹性配置的网络安全服 务。 完善升级通信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强化5G网络安全建 设,采用多种方式提升重要物理路由、网络节点、应用基础 设施的可靠性和抗毁性,在重要区域部署高抗灾基站。加强 5G核心系统、网络切片、移动边缘计算平台等新对象的网络 安全防护,强化5G网络安全架构建设,加强自主可控设备研 发与应用。升级省级网络安全监控平台,提升关键信息基础 设施防护水平。完善移动物联网安全监管技术手段,提升安
全态势感知、卡端管理、风险预警等实时监测能力。 推进建设工业互联网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省级工业互联 网安全技术保障平台,鼓励省内重点工业企业建设企业级安 全平台,强化与国家平台对接、协作。督促工业企业部署针 对性防护措施,加强工业生产、主机、智能终端等设备安全 接入和防护,强化控制网络协议、装置装备、工业软件等安 全保障。加强对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APP的安全检测评估 及工业互联网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能力建设,推进标识解析 系统的建设运营单位按照相关标准升展安全防护技术能力 建设,分层部署安全防护措施。 全面部署垂直领域应用安全设施。推动政务、交通、水 利等垂直领域建设本行业、本地区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平台。 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建设漏洞库、病毒库等网络安全基础资源 军,推动相关资源行业内共享。推动国产商用密码、指纹识 别、人脸识别等技术应用与创新,构建和完善密码服务平台 完善网络身份认证体系。支持云服务企业、网络安全企业联 合建设安全运营服务中心。推动各领域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 护,及时做好定级、备案和测评等工作
专栏9安全可信基础设施构建重点工程
数学李生城市靶场建设工程。结合城市级新型数学基础设施建 设,从城市物理、信息和社会三个维度出发,构建贯通智慧城市感 知层、通信网络层、存算数据层、应用层的安全体系,打造数字李 生城市靶场,实现数据安全的整合与分析,建立态势感知、智能监 控、主动防御、快速恢复和溯源反制的城市网络空间生态。 基于大数据云安全防护的网络安全平台建设工程。通过搭建 平台基础设施、大数据云安全防护网络平台、大数据安全应用一体 化平台,面向全省提供可快速弹性配置的网络安全服务,提升我省 大数据网络安全能力。 贵州省网络安全监控平台升级工程。采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提 升网上调控管控水平,加强网络生态治理,提高技术治网能力,强 化网络数据安全监管,建设和完善5G安全监测和管理相关技术平 台。 贵州省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建设工程。围绕工业互 联网设备、控制、网络、平台和数据等多层次要素,利用流量分析 主动探测等技术,打造工业互联网资产识别、监测预警、态势感知 应急处置等功能能力,上联国家级平台,对接企业级平台,构建上 下联动、政企协同的工业互联网安全保证体系,提升保证能力。
第五章保障措施 第一节加强统筹协调
建立贵州省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协调专班及联席会 议制度,统筹推进全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各项工作。各市 (州)、县(市、区)政府要建立相应工作专班和联席会议 机制建筑施工图集,研究出台地方性支持政策。推动各市(州)、各行业
....- 相关专题: 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