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51/T 009-2018 四川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完整清晰正版).pdf

  • DBJ51/T 009-2018  四川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完整清晰正版).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19.4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1-11-02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立即下载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DBJ51/T 009-2018  四川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完整清晰正版)

    在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 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 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在全生命周期内可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影 响,具有满足使用要求的性能以及“节能、减排、安全、便利和 可循环”特征的建材产品

    城市内一个区域的气温与郊区气温的差别,用二 点气温的差值表示,是城市热岛效应的表征参数。

    2.0.4年径流总量控制圣

    根据多年日降雨量统计分析计算道路标准规范范本,场地内累计全年得到控制 的雨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百分比。

    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 原的统称。

    2.0.7再生水reclaimedwatern

    污水经处理后,达到规定水质标准、满足一定使用要求

    污水经处理后,达到规定水质标准、满足一定使用要求的非 饮用水。

    不同于传统地表水供水和地下水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 雨水、海水等。

    不改变物质形态可直接再利用的,或经过组合、修 接再利用的回收材料。

    2.0.10可再循环材料

    2.0.11自保温墙体材料

    具有良好热工性能,且构成的墙体符合建筑自保温墙体热工 性能指标的墙体材料

    2.0.12建筑施工废弃物

    价单栋建筑时,凡涉及系统性、整体性的指标,应基于该栋建筑 所属工程项目的总体进行评价。

    价单栋建筑时,凡涉及系统性、整体性的指标,应基于该栋建筑 所属工程项目的总体进行评价。 3.1.2绿色建筑的评价分为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设计评价应 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通过后进行,运行评价应在建筑 通过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一年后进行。

    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通过后进行,运行评价应在建筑 通过工验收并投人使用一年后进行。

    3.1.3申请评价方应进行建筑全寿命期技术和经济分析,合

    3.1.3申请评价方应进行建筑

    确定建筑规模,选用适当的建筑技术、设备和材料,对规划、设 计、施工、运行阶段进行全过程控制,并提交相应分析、测试报 告和相关文件。

    3.1.4评价机构应按本标准的有关要求,对申请评价方提交的 报告、文件进行审查,出具评价报告,确定等级。对申请运行评 介的建筑,尚应进行现场考察

    3.2.1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应由建筑规划与设计

    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应由建筑规划与设计、节地单

    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 利用、室内环境质量、施工管理、运营管理等8类指标组成。建 筑规划与设计指标全部为控制项,其余指标包括控制项和评分项。 评价指标体系统一设置加分项

    3.2.3控制项的评定结果应为满足或不满足,评分项和加分项

    3.2.4绿色建筑评价应按总得分确定等级

    3.2.5除“建筑规划与设计”指标外,其余7类指标各自的评 分项得分Q1、Q2、Q3、Q4、Qs、Q6、Q应按参评建筑该类指标 的评分项实际得分值除以适用于该建筑的评分项总分值再乘以 100分计算。

    定。加分项的附加得分Q:为各加分项得分之和。当加分项得分大 于10分时,应取为10分。

    评价指标体系7类指标评分项的权重W1Wz按表3.2.7取值

    评价指标体系7类指标评分项的权重W1~W按表3.2.7取值。 0=wO. + w.0. + w.0. +w.0. +w0. + w.0. + w.0. +0. (3.2.7)

    表3.2.7绿色建筑各类评价指标的权重

    :表中“一”表示施工管理和运营管理两类指标不参与设计评

    级的绿色建筑均应满足本标准所有控制项的要求,且每类指标的 评分项得分不应小于40分。当绿色建筑总得分分别达到50分、 60分、80分时,绿色建筑等级分别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逐条对整栋建筑适用的区域进行评价,确定各评价条文的得分。

    4.0.1项目的建筑规划与设计应符合各地区城市总

    .0.1坝日的建巩规 规划、区 或城市设计及城市景观设计的要求。 .0.2建筑规划与设计应尊重自然地貌,充分利用地形条件和 自然资源,不宜深挖高填;建筑总体布局应结合当地的自然与地 理环境特征,不应破坏自然生态环境。 4.0.3建筑设计应尊重所在区域的历史传承与文化内涵,建筑 风貌应具有地域文化特色和时代特征。 .0.4应组织好人、车流线,对货流及废弃物通道进行合理规 划,综合考虑废弃物的收集、管理、输出及对环境的影响。 .0.5建筑规划与设计应与城市肌理有机协调,建筑体量、尺 度及主体色彩应与所处地块的整体空间相融合,建筑的形体应比 例均衡。

    及主体色彩应与所处地块的整体空间相融合,建筑的形体应比 例均衡。

    4.0.6居住区建筑布局合理,建筑朝向应处于当地合理建筑朝 向范围内。

    4.0.8实施低影响开发的建设项目应合理控制地下

    5.1.1项目选址应符合所在地城乡规划,且应符合各类保护区、 文物古迹保护的建设控制要求。 5.1.2场地应无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威胁,无危 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危险源的威胁,无电磁辐射、含土壤等 危害。

    5.1.1项自选址应符合所在地城乡规划,且应符合各类保护区

    5.1.3场地内不应有排放超标的污染源

    5.1.4建筑规划布局应满足日照标准,且不得降低周边建筑的 日照标准。

    耐候性强、病虫害少、对人体无害的植物。不砍伐、破坏建设场 地内树龄大于5年或树径大于10cm的具有一定生态价值树木, 当确实不能避免时,应对树木进行移栽

    5.2.1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评价总分值为19分。又

    5.2.2场地内合理设置绿化用地,评价总分值为9分,并按下

    一1住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评分

    2)公共绿地满足规划要求且同社会公众开放,

    )公共绿地满足规划要求且向社会公众开放,得2分。 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评价总分值为6分,按表5.2.

    5.2.3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评价总分值为6分,按表5.2.3 的规则评分

    表5.2.3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评分规则

    5.2.4建筑外立面及室外京观照明设计应避免产生光污染,评 价总分值为4分,并应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玻璃幕墙可见光反射比不大于0.2,得2分。 2室外夜景照明光污染的限制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夜 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163的规定,得2分。

    通风,评价总分值为6分,并应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在冬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应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 并累计: 1)建筑物周围人行区风速小于5m/s,且室外风速放大系 数小于2,得2分; 2)除迎风第一排建筑外,建筑迎风面与背风面表面风压 差不大于5Pa,得1分。 2过渡季、夏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应按下列规则分 别评分并累计: 1)场地内人活动区不出现涡旋或无风区,得2分: 2)50%以上可开启外窗室内外表面的风压差不大于 0.5Pa,得1分

    5.2.7采取措施降低热岛强度,评价总分值为

    1)红线范围内户外活动场地有乔木、构筑物遮阴措施的 面积达到10%,得1分;达到20%,得2分; 2)超过70%的道路路面,建筑屋面的太阳辐射反射系数 不小于0.4,得2分。 2模拟法:场地室外日平均热岛强度不高于1.5℃,得4分

    血交通设施与公共服务

    5.2.11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评价总分值为6分,并应按下列 规则评分: 1居住建筑,满足下列要求中3项,得3分;满足4项及 以上,得6分: 1)场地出人口到达幼儿园的步行距离不大于300m; 2)场地出入口到达小学的步行距离不大于500m; 3)场地出入口到达商业服务设施的步行距离不大于500m 4)相关设施集中设置并向周边居民开放; 5)场地1.000m范围内设有5种及以上的公共服务设施: 6)居住小区提供开放式公共空间。 2公共建筑,满足下列要求中2项,得3分;满足3项及 以上,得6分: 1)2种及以上的公共建筑集中设置,或公共建筑兼容 种及以上的公共服务功能; 2)配套辅助设施设备共同使用、资源共享; 3)建筑向社会公众提供开放的公共空间; 4)室外活动场地错时向周边居民免费开放。

    5.2.12结合地形地貌现状进行场地设计与建筑布局,保护场地 内原有的自然水域、湿地和植被,采取表层土利用等生态补偿措 施,评价分值为3分。 5.2.13充分利用场地空间合理设置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对大于 10hm的场地进行雨水专项规划设计,评价总分值为9分,并应 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下回式绿地、雨水花园等有调蓄雨水功能的绿地和水体 的面积之和占绿地面积的比例达到30%,得3分。 2合理衔接和弓导屋面雨水、道路雨水进入地面生态设施 并采取相应的径流污染控制措施,得3分。 3硬质铺装地面中透水铺装面积的比例达到50%,得3分 5.2.14合理规划地表与屋面雨水径流,对场地雨水实施外排总 量控制,评价总分值为6分。其场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海绵 城市专项规划的指标要求,或不小于70%,得3分;场地年径流 总量控制率比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指标提高5个百分点,或不小于 75%,得6分。 5.2.15合理选择绿化方式,科学配置绿化植物,评价总分值为 6分,并应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种植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其占全部植物种 类的比例不小手70%,采用乔、灌、草结合的复层绿化,种植区

    量控制,评价总分值为6分。其场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海绵 城市专项规划的指标要求,或不小于70%,得3分;场地年径流 总量控制率比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指标提高5个百分点,或不小于 75%,得6分

    1种植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其占全部植物种 类的比例不小于70%,采用乔、灌、草结合的复层绿化,种植区 域覆土深度和排水能力满足植物生长需求,得3分。

    2居住建筑绿地配植乔木不少于3株/100m,得3分。 3公共建筑采用屋顶绿化或垂直绿化方式,满足下列要求 中任意一项,得3分: 1)屋面绿化面积占屋面可绿化总面积的比例不小于30%; 2)垂直绿化面积占建筑外立面可绿化总面积的比例不小 于10%

    6.1.1建筑设计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现行相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中强制性条文的规定。 6.1.2除规范许可外,不应采用电直接加热设备作为供暖空调 系统的供暖热源和空气加湿热源。 6.1.3冷热源、输配系统和电气照明等各部分能耗应进行分项 计量,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应安装能耗监测系统 系统应具有数据远传功能

    6. 1. 4 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

    6.2.1结合场地自然条件,对建筑的体形、朝向、楼距、窗墙 比等进行优化设计,评价分值为6分。 6.2.2外窗、玻璃幕墙的可开启部分能使建筑获得良好的通风, 评价总分值为6分,并应按下列规则评分:

    开后面积比例达到5%,得4分,达到10%,得6分。 2设外窗且不设玻璃幕墙的建筑,外窗可开启面积比例达 到30%,得4分;达到35%,得6分。 3设玻璃幕墙和外窗的建筑,对其玻璃幕墙透明部分和外 窗分别按本条第1款和第2款进行评价,得分取两项得分的平 均值。

    窗分别按本条第1款和第2款进行评价,得分取两项得分的平 均值。 6.2.3建筑屋面、外墙、地下室外墙、外窗的热工性能满足现 行相关节能设计标准中热工性能限值的要求,评价分值为2分。 6.2.4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优于现行国家相关建筑节能设计 标准的规定,评价总分值为8分,并应按下列规则评分: 1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比现行国家相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 定的提高幅度达到5%,得4分:达到10%,得8分。 2供暖空调全年计算动态负荷降低幅度达到5%,得4分; 达到10%,得8分

    6.2.3建筑屋面、外墙、地下室外墙、外窗的热工性能满足现 行相关节能设计标准中热工性能限值的要求,评价分值为2分。 6.2.4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优于现行国家相关建筑节能设计 标准的规定,评价总分值为8分,并应按下列规则评分

    标准的规定,评价息分值为8分,开应按下列规则评分: 1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比现行国家相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 定的提高幅度达到5%,得4分;达到10%,得8分。 2供暖空调全年计算动态负荷降低幅度达到5%,得4分; 达到10%,得8分。

    6.2.5供暖空调系统的冷、热源机组能效均优于现行国家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的规定以及现行有关国家标 准能效限定值的要求,评价分值为6分。对电机驱动的蒸气压缩 盾环冷水(热泵)机组,直燃型和蒸汽型漠化锂吸收式冷(温) 水机组,单元式空气调节机、风管送风式和屋顶式空调机组,多 联式空调(热泵)机组,燃煤、燃油和燃气锅炉,其能效指标比 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规定值的提高

    或降低幅度满足表6.2.5的要求;对房间空气调节器和家用燃气 热水炉,其能效等级满足现行有关国家标准的节能评价值要求。

    表6.2.5冷、热源机组能效指标比现行国家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的提高或降低幅度

    6.2.6采取措施降低供暖空调系统输配系统的能耗,评价总分

    6.2。6采取措施降低供暖空调系统输配系统的能耗,评价总分 直为6分,并应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集中供暖系统热水循环泵的耗电输热比和风道系统的单 位风量耗功率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等的有关规定,得3分。 2空调冷热水系统循环水泵的耗电输冷(热)比比现行国 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的规 定值低20%,得3分。

    分,根据系统能耗的降低幅度或空调综合制冷性能系数提高幅度 按表6.2.7的规则评分

    交通标准表6.2.7评分规则

    6.2.8采取措施降低过渡季节供暖、通风与空调系

    6.2.9采取措施降低部分负荷、部分空间使用下的

    .2.9采取措施降低部分负荷、部分空间便用下的供暖、通风 与空调系统能耗,评价总分值为9分,并应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 并累计: 1区分房间的朝向,细分供暖、空调区域,对系统进行分 区控制,得3分。 2合理选配空调冷、热源机组台数与容量,制定实施根据 页荷变化调节制冷(热)量的控制策略,且空调冷源的部分负荷 生能系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 的规定,得3分。

    3水系统、风系统采用变频技术,且采取相应的水力平衡 借施,得3分。 5.2.10空调室外机位置和进、排风流道等设施布置合理,冷凝 水单独有组织排放,评价分值为2分。

    6.2.11走廊、楼梯间、门厅、大堂、地下停车场等场所的照明 系统采取分区、定时、感应等节能控制措施,评价分值为5分。 6.2.12照明功率密度值达到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 准》GB50034中规定的目标值,评价总分值为8分。主要功能房 间满足要求,得4分,所有区域均满足要求,得8分。 6.2.13合理选用电梯和自动扶梯,并采取电梯群控、扶梯自动 启停等节能控制措施,评价分值为3分。 6.2.14合理选用节能型电气设备,评价总分值为6分,并应按 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三相配电变压器满足现行国家标准《三相配电变压器能 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0052的节能评价值要求,得3分。 2水泵、风机等设备,及其他电气装置满足相关现行国家 标准的节能评价值要求,得2分。 3设计选用的光源、镇流器的能效值满足相关现行国家标 准的节能评价值要求,得1分。

    IV能量综合利用 .15排风能量回收系统设计合理并运行可靠暖通标准规范范本,评价分

    6.2.15排风能量回收系统设计合理开运行可靠,评价分值 为3分。 6.2.161 合理采用蓄冷蓄热系统,评价分值为3分。 6.2.17合理利用余热废热解决建筑的蒸汽、供暖或生活热 水需求,评价分值为4分。 6.2.18根据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合理利用可再生能 源,评价总分值为10分,应按表6.2.18的规则评分,表中3类 指标可同时得分,但累计得分不得超过10分。

    表6.2.18可再生能源利用评分规则

    ....
  • 相关专题: 绿色建筑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