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0019-2015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1.0.1 为了工业企业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和人身安全,在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中采用先进技术,合理利用和节约能源与资源,保护环境,制定本规范。
1. 0. 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工业建筑物及构筑物的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本规范不适用千有特殊用途、特殊净化与特殊防护要求的建筑物、洁净厂房以及临时性建筑物的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9.10 Coolingwater system (96) 9. 11 Refrigeration and heating room (98) 10 Mine air conditioning (101) 10. 1 Mine air heating (101) 10.2 Mineair cooling (103) 11 Monitor and control (105) 11. 1 General reguirements (105) 11. 2 Transducerand actuator (107) 11. 3 Monitor and control of heating system (109) 11. 4 Monitor and control of ventilation system (109) 11. 5 Monitor and control of exhaust gas cleaning system (110) 11. 6 Monitor and control of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110) 11. 7 Monitor and control of heating and cooling source (111) 12 Noise reduction and vibration isolation (114) 12. 1 General requirements (114) 12. 2 Noise reduction and sound insulation (115) 12.3 Vibrationisolation (115) 13 Heat insulation and corrosion prevention (117) 13.1Heating insulation (117) I3.2Corrosionprevention (118) Appendix A Outdoor air design conditions (120) Appendix B Simplified statistic methods for outdoor air design temperature (246) Appendix C Global solar irradiance for summer (248) Appendix D Solar irradiance through standard window glass for summer (262) Appendix E Distribution map of atmospheric transparency for summer air conditioning : (284) Appendix F Heat loss for heating cold air infiltrated
through gaps of doors andwindows (285 Appendix G Orientation correction factor for cold air infiltration (288 Appendix H Calculation of natural ventilation (294 Appendix J Calculation of local air supply system :: (297 Appendix K Minimum velocity in the dust removal pipe .. (299 Appendix L Capacity of ice storage equipment and standard rating of duplex refrigerating machine (300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 (302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303 Addition :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305
机械标准through gaps of doors and windows (285) Appendix G Orientation correction factor for cold air infiltration (288) Appendix H Calculation of natural ventilation (294) Appendix J Calculation of local air supply system : (297) Appendix K Minimum velocity in the dust removal pipe .. (299) Appendix L Capacity of ice storage equipment and standard rating of duplex refrigerating machine (300)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 (302)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303) Addition :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305)
1.0.1为了工业企业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产品 质量和人身安全,在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中采用先进技术, 合理利用和节约能源与资源,保护环境,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工业建筑物及构筑物的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本规范不适用于有特殊用途、特殊净 化与特殊防护要求的建筑物、洁净厂房以及临时性建筑物的供暖、 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
1.0.3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方案应根据生产工
筑物的用途与功能、使用要求冷热负荷构成特点、坏境条件, 状况,结合现行国家相关卫生、安全、节能、环保等方针政策 相关专业通过综合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在设计中宜采用新 文、新丁工艺、新设备、新材料
1.0.4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中,应明确施工及验收
1.0.5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除应符合本规
industrial building
生产厂房、仓库、公用辅助建筑以及生活、行政辅助建筑的统 称。
2. 0. 2 活动区
activity area
本规范中特指建筑物内人的活动区,一般指从地面、楼面或操 作平台以上3m以内的空间。
人员从事职业活动或进行生产管理而经常或定时停留的岗位 或作业地点。
2.0.4爆炸性气体环境
大气条件下,气体、蒸气或雾状的可燃物质与空气构成的混合 ,在该混合物中点燃后,燃烧将传遍整个未燃烧混合物的环境
2. 0. 5 干式除尘
捕集下来的粉尘或烟尘呈泥浆状的除尘方法。
2. 0. 7工艺性空调
wet separation
指以满足生产工艺要求为主、人员舒适为辅,对室内温度、 洁净度有较高要求的空调系统
足人员工作与生活需要设置的
2. 0. 9 分区两管制水系统
按建筑物的负荷特性将空气调节水路分为冷水和冷热水合月 两个两管制系统。
0.10 二流体加湿 two fluid humidification 利用压缩空气雾化水,并利用细水雾加湿空气的技术。
利用压缩空气雾化水,并利用细水雾加湿空气的技
严寒及寒冷地区的矿井,为了防止冬季井口结冰或为了维持 作业面一定的环境温度,对矿并进风进行加热的技术;以及原始岩 温较高的热井或深井,为了维持作业面定的环境温度,对矿井进 行人工制冷、空调降温的技术。
3.0.1建筑室内环境的热舒适性评价应符合现行国家标推《中等 热环境PMV和PPD指数的测定及热舒适条件的规定》GB/T18049 的有关规定,评价指标预计平均热感觉指数(PMV>值宜大于或等 于一1,并宜小于或等于1,预计不满意者的百分数(PPD)值宜小 于或等于27%。
合现行国家标准《高温作业分级》GB/T4200的有关规定,并应对 作业环境进行分级、评价。
3.0.9 蒸汽凝结水应回收利用。 3.0.10供暖、通风、空调系统在技术经济条件合理时,应进行余 热回收。 3.0.11供暖、通风、空调水系统设备、管道及其部件等,其工作压 力不应大于允许承压。
4.1.1冬季室内设计温度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采用,并应符合下 列规定: 1生产厂房、仓库、公用辅助建筑的工作地点应按劳动强度 确定设计温度,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轻劳动应为18℃~21℃,中劳动应为16℃~18℃,重劳 动应为14℃~16℃,极重劳动应为12℃~~14℃; 2)当每名工人占用面积大于50m,工作地点设计温度轻劳 动时可降低至10℃,中劳动时可降低至7℃,重劳动时可 降低至5℃。 2生活、行政辅助建筑物及生产厂房、仓库、公用辅助建筑的 辅助用室的室内温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浴室、更衣室不应低于25℃; 2)办公室、休息室、食堂不应低于18℃: 3)洗室、厕所不应低于14℃。 3生产工艺对厂房有温、湿度有要求时,应按工艺要求确定 室内设计温度。 4采用辐射供暖时,室内设计温度值可低于本条第1款~第 3款规定值2℃~3℃。 5严寒、寒冷地区的生产厂房、仓库、公用辅助建筑仅要求室 内防冻时,室内防冻设计温度宜为5℃。 4.1.2设置供暖的建筑物,冬季室内活动区的平均风速应符合下 列规定: 1生产厂房,当室内散热量小于23W/m3时,不宜大于
0.3m/s:当室内散热量大干或等于23W/m3时不官大王05m/s.
/s;当室内散热量大于或等于23W/m时,不宜大于0.5m/s; 公用辅助建筑,不宜大于0.3m/s.
1工艺性空气调节室内温湿度基数及其允许波动范围应根据 厂艺需要及卫生要求确定。活动区的风速,冬季不宜大于0.3m/s,夏 季宜采用0.2m/s~0.5m/s;当室内温度高于30℃时,可大于0.5m/s。 2舒适性空气调节室内设计参数宜符合表4.1.3的规定。
表4.1.3空气调节室内设计参数
1.4当工艺无特殊要求时,生产厂房夏季工作地点的温度可 居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及其与工作地点的充许最大温差进行 十,并不得超过表4.1.4的规定
表4.1.4惠季工作地点温度(C
表4.1.5生产厂房不同相对湿度下空气温度的上限值
4.1.6高温、强热辐射作业场所应采取隔热、降温措施并应符合 下列规定: 1人员经常停留或靠近的高温地面或高温壁板,其表面平均 温度不应大于40℃,瞬间最高温度不宜大于60℃。 2在高温作业区附近应设置休息室。夏季休息室的温度宜
为26℃~30℃ 3特殊高温作业区应采取隔热措施,热辐射强度应小于 700W/m,室内温度不应大于28℃。
700W/m,室内温度不应大于28℃。 4.1.7热辐射强度较高的作业场所采用局部送风系统时,工作地 点的温度和平均风速应符合表4.1.7的规定
专 4. 1. 7工作地点的温度和平均风
注:1轻劳动时,温度宜采用表中较高值,风速宜来用较低值;重劳动时,温度宜采 用较低值,风速宜采用较高值;中劳动时,其数据可按插入法确定。 2 表中夏季工作地点的温度,对于夏热冬冷或夏热冬暖地区可提高2℃;对于累 年层热自平均温度小王的地区可低2
工业建筑室内空气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室内空气质 及职业卫生标准的规定。 工业建筑应保证每人不小于30m/h的新风量。
4.1.8工业建筑室内空气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室
4.2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4.2.1供暖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累年平均每年不保证5d的日平 均温度。 4.2。2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历年最冷月月平均温度的 平均值。 4.2.3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累年平均每年不保证 1d的日平均温度。 4.2.4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相对湿度应采用历年最冷月月平
干均 4.2.3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累年平均每年不保证 1d的日平均温度。 4.2.4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相对湿度应采用历年最冷月月平 均相对湿度的平均值。
保证50h的干球温度,
4.2.6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湿球温度应采用累年平均每年不 保证50h的湿球温度。 4.2.7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历年最热月14时平均温度 的平均值。 4.2.8夏季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应采用历年最热月14时平均 相对湿度的平均值。 4.2.9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应采用累年平均每年 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温度。 4.2.10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逐时温度可按下列公式确定:
4.2.8夏季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应米用历年最热月14 相对湿度的平均值,
4.2.9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应采用累年平
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温度。 .2.10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逐时温度可按下列公式确定:
tsh=twp+t . twg" wp 0.52
中:tsh 室外计算逐时温度(); twp 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目平均温度(℃),按本规范第 4.2.9条采用; 3 室外温度逐时变化系数,按表4.2.10采用; At 夏季室外计算平均目较差; twg 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干球温度(℃),按本规范第 4. 2. 5 条采用
表 4. 2. 10 室外温度逐时变化系数
4.2.11当室内温、湿度确需全年保证时,应另行确定空气调节室 外计算参数
1冬季室外平均风速应采用累年最冷3个月各月平均风速 的平均值。 2冬季室外最多风向的平均风速应采用累年最冷3个月最 多风向(静风除外)的各月平均风速的平均值。 3夏季室外平均风速应采用累年最热3个月各月平均风速 的平均值
4.2.13最多风向及其频率的采用应符合
1冬季最多风向及其频率应采用累年最冷3个月的最多风 向及其平均频率; 2夏季最多风向及其频率应采用累年最热3个月的最多风 向及其平均频率; 3年最多风向及其频率应采用累年最多风向及其平均频率 4.2.14冬季日照百分率应采用累年最冷3个月各月平均日照百 分率的平均值。
4.2.15室外大气压力的采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冬季室外气压力应采用累年最冷3个月各月平均 压力的平均值; 2夏季室外大气压力应采用累年最热3个月各月平均 压力的平均值。
2夏季室外天气压力应采用累年最热3个月各月平均天气 玉力的平均值。 4.2.16设计计算用供暖期天数及供暖室外临界温度的选取应符 合下列规定: 1设计计算用供暖期天数应按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 等于供暖室外临界温度的总日数确定; 2丁业建筑供暖室外临界温度宜采用5℃。
4.2.17极端最高气温应采用累年极端最高气
4.2.19 历年极端最高气温平均值应采用历年极端最高气温的平 均值。 4. 2. 20 历年极端最低气温平均值应采用历年极端最低气温的平 均值。 4. 2. 21 累年最低日平均温度应采用累年日平均温度中的最低 值。
4.2.22累年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应采用累年月平均温度最高的
2.22累年最热月平均相对碰度应米用累年月平均温度最高 月份的平均相对湿度
,2.23夏季空气调节室外逐时计算熔值可采用24个时刻累
应按实有年份采用,但不得少于10年;少于10年时,应对统计结 果进行修正。
地地理和气候条件接近的气象合站中选取。确有必要时,应自行 调查室外气象参数,并应按本规范第4.2.14.2.24条确定的统 计方法形成设计用室外空气计算参数。基本观测数据不满足使用 要求时,其冬夏两季室外计算参数,可按本规范附录B所列的简 化统计方法确定。
4.3夏季太阳辐射照度
4.3.1夏季太阳辐射照度应根据当地的地理纬度、大
4.3.2建筑物各朝向垂直面与水平面的太阳总辐射照度可按本 规范附录 C 采用。
4.3.4采用本规范附录C和附录D时,当地的大气透明
表4.3.4大气透明度等级
5.1.1供暖方式的选择应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及规模,所在地区气 象条件、能源状况、能源政策、环保等要求,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 定。
5.1.2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5℃的日数大
1.3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地区,有余热可供利用或经济条件
1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5℃的日数为60d 2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5℃的日数不足6 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8℃的日数大于或等于75
1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5℃的日数为60d~89d 2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5℃的日数不足60d,但 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8℃的日数大于或等于75d。 5.1.4严寒地区和寒冷地区的工业建筑,在非工作时间或中断使 用的时间内,当室内温度需要保持在0℃以上,面利用房间蓄热量 不能满足要求时,应按5℃设置值班供暖。当工艺或使用条件有 持殊要求时,可根据需要另行确定值班供暖所需维持的室内温度。 5.1.5位于集中供暖区的工业建筑,如工艺对室内温度无特殊要 求,且每名工人点用的建筑面积超过100m时,宜在固定工作地点 设置局部供暖,作地点不固定时应设置取暖室。 5.1.6除外窗、阳台门和天窗外,设置全面供暖的建筑物,其围护 结构的最小传热阻不得小王按下列公式计算所得值
5.1.4严寒地区和寒冷地区的工业建筑,在非工作时间或
用的时间内,当室内温度需要保持在0℃以上,而利用房间者 不能满足要求时,应按5℃设置值班供暖。当工艺或使用务 特殊要求时,可根据需要另行确定值班供暖所需维持的室内
5.1.5位于集中供暖区的工业建筑,如工艺对室内温
注:t,为冬季室内计算温度(℃),td为屋项下的温度(℃),g为工作地点温度(℃),
冬季围护结构室外计算温度t
内表面换热系数,和换热阻值P
注:h为肋高(m),5为肋间净距(m)
5.1.7集中供暖系统的热媒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供热情况和当 地气候特点等条件,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厂区只有供暖用热或以供暖用热为主时,应采用热水作 热媒: 2当厂区供热以工艺用蒸汽为主时,生产厂房、仓库、公用辅助 建筑物可采用蒸汽作热媒,生活、行政辅助建筑物应采用热水作热媒; 3利用余热或可再生能源供暖时,热媒及其参数可根据具体 情况确定; 4热水辐射供暖系统的热媒应符合本规范第5.4节的规定
冬季供暖通风系统的热负荷应根据建筑物下列耗热量和
5.2。1冬季供暖通风系统的热负荷应根据建筑物下列
应米用小时平均值。 1 围护结构的耗热量; 2 加热由门窗缝隙人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 3 加热由门、孔洞及相房间侵入的冷空气的耗热量; 4 水分蒸发的耗热量; 5 加热由外部运入的冷物料和运输工具的耗热量; 6 通风耗热量; 7 最小负荷班的工艺设备散热量: 8 热管道及其他热表面的散热量: 9 热物料的散热量; 10通过其他途径散失或获得的热量。 5.2.2 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应包括基本耗热量和附加耗热量
5.2.2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应包括基本耗热量和附加耗
5.2.4围护结构平均传热系
d K d +Rk+ αn a 入 αw
2.5与相邻房间的温差大于或等于5℃时,应计算通过隔墙可或 板等的传热量。与相邻房间的温差小于5℃,但通过隔墙和 等的传热量大于该房间热负荷的10%时,此项传热量应计人该 间热负荷
立昇迪划通简取 楼板等的传热量。与相邻房间的温差小于5℃,但通过隔墙和楼 板等的传热量大于该房间热负荷的10%时,此项传热量应计人该 房间热负荷。 5.2.6围护结构的附加耗热量应按其占基本耗热量的百分率确 定。各项附加(或修正)百分率选用宜符合下列规定: 1围护结构耗热量朝向修正率应根据当地冬季日照率、辐射 照度、建筑物使用和被遮挡等情况选用,宜符合下列规定: 1)北、东北、西北宜为0~10%,东、西宜为一5%,东南、西 南宜为10%~一15%,南宜为15%~~一30%; 2)冬季日照率小于35%的地区,东南、西南和南向的修正
照度、建筑物使用和被遮挡等情况选用,宜符合下列规定: 1)北、东北、西北宜为0~10%,东、西宜为一5%,东南、西 南宜为10%~一15%,南宜为15%~~一30%; 2)冬季日照率小于35%的地区螺钉标准,东南西南和南向的修正
率宜采用一10%~0,东、西向可不修正。 2在不避风的高地、河边、海岸、旷野上的建筑物,以及城镇、 *区内特别高出的建筑物,垂直的外围护结构风力附加率取值宜 为5%~10%。 3短时间开启的、无热空气幕的外门,外门附加率取值宜符 合下列规定,其中n为建筑物的楼层数: 1)一道门宜为 65%×n; 2)两道门且有一个门斗时,宜为80%×n; 3)三道门且有两个门斗时,宜为60%×n; 4)主要出人口宜为500%。 5.2.7除楼梯间外的供暖房间高度大于4m时,围护结构基本耗 热量可采用下列简化的计算方法: 1本规范式(5.2.3)中t应采用室内设计温度; 2计算结果采用高度附加率修正。采用地面辐射供暖的房 间,高度附加率取(H一4)%,且总附加率不宜大于8%;采用热水 吊顶辐射或燃气红外辐射供暖的房间,高度附加率取(H一4)%, 且总附加率不宜天于15%:采用其他供暖形式的房间,高度附加 率取2(H一4)%,且总附加率不宜于15%。H为房间高度。 5.2.8间歇时间较长,只要求在使用时间保持室内温度时,可间 歇供暖。间歇供暖应采用能快速反应的供暖系统,并应对房间供 暖热负荷进行附加,间歇附加率选取宜符合下列规定: 1仅白天使用的房间不宜小于20%; 2不经常使用的房间不宜小于30%。 5.2.9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应根据建筑 物的内部隔断、门窗构造、门窗朝向、室内外温度和室外风速等因 素确定,宜按本规范附录F和附录G进行计算,也可来用计算机 模拟方法计算。
率宜采用一10%~0,东、西向可不修正。 2在不避风的高地、河边、海岸、旷野上的建筑物,以及城镇、 厂区内特别高出的建筑物,垂直的外围护结构风力附加率取值宜 为 5%~10%。 3短时间开启的、无热空气幕的外门,外门附加率取值宜符 合下列规定,其中n为建筑物的楼层数: 1)一道门宜为65%×n; 2两道门且有一个门斗时,宜为80%×n; 3)三道门且有两个门斗时,宜为60%×n; 4)主要出人口宜为500%。
5.2.10采用辐射供暖作局部供暖时;局部供暖的热负荷
表5.2.10局部辐射供暖负荷计算
1应根据供暖系统的压力要求确定散热器的工作压力,并应 符合国家现行相关产品标准的规定; 2放散粉尘或防尘要求较高的工业建筑应采用易于清扫的 散热器; 3具有腐蚀性气体的工业建筑或相对湿度较大的房间应采 用耐腐蚀的散热器; 4采用钢制散热器时应满足产品对水质的要求,在非供暖季 节供暖系统应充水保养; 5采用铝制散热器时,应选用内防腐型铝制散热器,并应满 足产品对水质的要求; 6蒸汽供暖系统不应采用板型和扁管型散热器,并不应采用 薄钢板加工的钢制柱型散热器; 7安装热量表和恒温阀的热水供暖系统采用铸铁散热器时: 应采用内腔无砂型; 8应采用外表面刷非金属性涂料的散热器。 5.3.2布置散热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散热器宣安装在外墙窗台下; 2 两道外门之间的门斗内不应设置散热器: 3 楼梯间的散热器宜布置在底层或按一定比例分配在下部各层。 5.3.3散热器应明装。确实需要暗装时建筑安全管理,装饰罩应有合理的气流 通道、足够的通道面积,并应方便维修
通道、足够的通道面积,并应方
....- 工业标准 供暖标准
- 相关专题: 供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