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28.1-2010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pdf

  • GBT228.1-2010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2.8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1-12-03
  • 发 布 人: 月光忆江南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GBT228.1-2010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所示,或用于解释不同力学性能的测定)。然而,对于曲线上一已定义点的总描述和定义,符号“力”和“应力 或“延仲”“延伸率”和“应变”相互之间是可以互换的。

    抗拉强度tensilestrength Rm 相应最大力F.对应的应力

    铁路标准规范范本抗拉强度tensilestrength

    抗拉强度tensilestrength Rm 相应最大力F㎡对应的应力

    屈服强度yieldstrength 当金属材料呈现服现象时,在试验期间达到塑性变形发生而力不增加的应力点。应区分上届服 强度和下屈服强度门。

    试样发生屈服而力首次下降前的最大应力。见图2

    图2不同类型曲线的上底服强度和下屈服强度

    GB/T 228.12010

    3.10.2.2 下屈服强度loweryieldstrength ReL 在屈服期间,不计初始瞬时效应时的最小应力!。见图2。 3.10.3 规定塑性延伸强度proofstrength,plasticextension R, 塑性延伸率等于规定的引伸计标距L。百分率时对应的应力13。见图3。 注:使用的符号应附下脚标说明所规定的塑性延伸率,例如,R0.2表示规定塑性延伸率为0.2%时的应力。

    图3规定塑性延伸强度R,(见13.1)

    规定总延 R, 总延伸率等于规定的引伸计标距L。百分率时的应力。见图4。 注:使用的符号应附下脚标说明所规定的总延伸率,例如,Re.5表示规定总延伸率为0.5%时的应力。

    GB/T228.1—2010

    图4规定总延伸强度R

    卸除应力后残余延伸率等于规定的原始标距L。或引伸计标距L。百分率时对应的应力)。见图5 注:使用的符号应附下脚标说明所规定的残余延伸率。例如,R,o.2,表示规定残余延伸率为0.2%时的应力。

    图5规定残余延伸强度R

    断裂fracture 当试样发生完全分离时的现象。 注.在附录A的图A.2给出了计算机控制试验机用断裂的判据

    GB/T228的本部分使用的符号和相应的说明贝

    试验系用拉力拉伸试样,一般拉至断裂,测定第3章定义的一项或几项力学性能。 除非另有规定,试验一般在空温10℃~35℃范围内进行。对温度要求严格的试验,试验温 23℃±5℃。

    [6. 1. 1一般要求

    样的形状与尺寸取决于要被试验的金属产品的形状与尺寸。 常从产品、压制坏或铸件切取样坏经机加工制成试样。但具有恒定横截面的产品(型材、棒材、线 口铸造试样(铸铁和铸造非铁合金)可以不经机加工而进行试验。

    试样横截面可以为圆形、矩形、多边形、环形,特殊情况下可以为某些其他形状。 原始标距与横截面积有L。=kS。关系的试样称为比例试样。国际上使用的比例系数的值为 5.65。原始标距应不小于15mm。当试样横截面积太小,以致采用比例系数k为5.65的值不能符合 这一最小标距要求时,可以采用较高的值(优先采用11.3的值)或采用非比例试样。 注:选用小于20mm标距的试样,测量不确定度可能增加。 非比例试样其原始标距L。与原始横截面积S。无关。 试样的尺寸公差应符合附录B~附录E的相应规定(见6.2),

    能很重要,如相应的附录(见6.2)中对过渡半径未作规定时,建议应在相关产品标准中规定, 试样夹持端的形状应适合试验机的夹头。试样轴线应与力的作用线重合。 试样平行长度L.或试样不具有过渡弧时夹头间的自由长度应大于原始标距L。

    [6.1.3不经机加工的试样

    如试样为未经机加工的产品或试棒的一段长度,两夹头间的自由长度应 与夹头有合理的距离(见附录B~附录E)。 铸造试样应在其夹持端和平行长度之间以过渡孤连接。此弧的过渡半径的尺寸可能很重要,建议 在相关产品标准中规定。试样夹持端的形状应适合于试验机的夹头。平行长度L。应大于原始标 距L

    录B~附录E中按产品的形状规定了试样的主要类型,见表2。相关产品标准也可规定其他访

    产品标准或GB/T2975的要求切取样坏和制备

    宜在试样平行长度中心区域以足够的点数测量试样的相关尺寸。 原始横截面积S。是平均横截面积,应根据测量的尺寸计算。 原始横截面积的计算准确度依赖于试样本身特性和类型。附录R~附录F给出了不同类型试样原 始横截面积S.的评估方法,并提供了测量准确度的详细说明

    应用小标记、细划线或细墨线标记原始标距,但不得用引起过早断裂的缺口作标记。 对于比例试样,如果原始标距的计算值与其标记值之差小于10%L。,可将原始标距的计算值按 GB/T8170修约至最接近5mm的倍数。原始标距的标记应准确到士1%。如平行长度L。比原始标距 长许多,例如不经机加工的试样,可以标记一系列套叠的原始标距。有时,可以在试样表面划一条平行 于试样纵轴的线,并在此线上标记原始标距。

    试验机的测力系统应按照GB/T16825.1进行校准,并且其准确度应为1级或优于1级。 引伸计的准确度级别应符合GB/T12160的要求。测定上屈服强度、下届服强度、屈服点延伸率、 规定塑性延伸强度、规定总延伸强度、规定残余延伸强度,以及规定残余延伸强度的验证试验,应使用不 务于1级准确度的引伸计;测定其他具有较大延伸率的性能,例如抗拉强度、最大力总延伸率和最大力 塑性延伸率、断裂总延伸率,以及断后伸长率,应使用不劣于2级准确度的引伸计。 计算机控制拉伸试验机应满足GB/T22066并参见附录A。

    10.1设定试验力零点

    在试验加载链装配完成后,试样两端被夹持之前,应设定力测量系统的零点。一且设定了力 在试验期间力测量系统不能再发生变化。 注:上述方法一方面是为了确保夹持系统的重量在测力时得到补偿,另一方面是为了保证夹持过程中产生的 影响力值的测量。

    10.2试样的夹持方法

    应使用例如楔形夹头、螺纹夹头、平推夹头、套环夹具等合适的夹具夹持试样。 应尽最大努力确保夹持的试样受轴向拉力的作用,尽量减小弯曲(例如更多的信息在ASTME1012 中给出)。这对试验脆性材料或测定规定塑性延伸强度、规定总延伸强度、规定残余延伸强度或屈服 强度时尤为重要。 为了得到直的试样和确保试样与夹头对中,可以施加不超过规定强度或预期屈服强度的5%相应 的预拉力。宜对预拉力的延伸影响进行修正。

    GB/T 228.12010

    GB/T 228.12010

    10.3应变速率控制的试验速率(方法A)

    上屈服强度R.或规定延伸强度R,、R和R,自

    3.3下屈服强度R.和屈服点延伸率A,的测定

    二屈服强度之后,在测定下屈服强度和届服点延伸率时,应当保持下列两种范围之一的平行长度

    10.3.4抗拉强度Rm,断后伸长率A,最大力下的总延伸率Agt,最大力下的塑性延伸率Ag和断面收缩

    10.4应力速率控制的试验速率(方法B)

    试验速率取决于材料特性并应符合下列要求。如果没有其他规定,在应力达到规定屈服强度 之前,可以采用任意的试验速率。超过这点以后的试验速率应满足下述规定,

    10.4.2测定屈服强度和规定强度的试验速率

    10.4.2. 1上属服强度R.m

    在弹性范围和直至上屈服强度,试验机夹头的分离速率应尽可能保持恒定并在表3规定的应力速 率范围内。 注:弹性模量小于150000MPa的典型材料包括锰、铝合金、铜和钛。弹性模量大于150000MPa的典型材料包括 铁、钢、钨和镍基合金

    10.4.2.2下座服强度R

    GB/T228.1—2010

    10.4. 2. 3上属服强度R和下屈服强度R

    10.4.2.4规定塑性延伸强度R,、规定总延仲强度R,和规定残余延伸强度R

    10.4.2.5横梁位移速率

    如试验机无能力测量或控制应变速率,应采用等效于表3规定的应力速率的试验机横梁位 直至屈服完成,

    10.5试验方法和速率的选择

    除非另有规定,只要能满足GB/1228的本部分的 试验速率。

    10. 6试验条件的表示

    a)屈服前的第1个峰值应力(第1个极大值应力)判为上届服强度,不管其后的峰值应力比它大 或比它小; b)屈服阶段中如呈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谷值应力,舍去第1个谷值应力(第1个极小值应力)不 计,取其余谷值应力中之最小者判为下屈服强度。如只呈现1个下降谷,此谷值应力判为下届 服强度; c)届服阶段中呈现屈服平台,平台应力判为下屈服强度;如呈现多个而且后者高于前者的屈服平 台,判第1个平台应力为十屈服强度; d)正确的判定结果应是下屈服强度一定低于上屈服强度。 为提高试验效率,可以报告在上屈服强度之后延伸率为0.25%范围以内的最低应力为下屈服强 度,不考虑任何初始瞬时效应。用此方法测定下届服强度后,试验速率可以按照10.3.4增加。试验报 告应注明使用了此简捷方法。 注:此规定仅仅适用于呈现明显屈服的材料和不测定屈服点延伸率情况。

    13规定塑性延伸强度的测定

    图6规定塑性延伸强度R(见13.1)

    验时,当已超过预期的规定塑性延伸强度后,将力降至约为已达到的力的10%。然后再施加

    14规定总延伸强度的测定

    15规定残余延伸强度的验证和测定

    试样施加相应于规定残余延伸强度的力,保持力10s~12S,卸除力后验证残余延伸率未超过规定 百分率(见图5)。 注:这是检查通过或未通过的试验,通常不作为标准拉伸试验的一部分。对试样施加应力,允许的残余延伸由相关 产品标准(或试验委托方)来规定。例如:报告*R.o.s=750MPa通过”意思是对试样施加750MPa的应力,产生 的残余延伸小于等于0.5%。 如为了得到规定残余延伸强度的具体数值,应进行测定,附录K提供了测规定残余延伸强度的 例子。

    16屈服点延伸率的测定

    说明: A。—屈服点延伸率; 延伸率; 应力; 一上届服强度; 经过均匀加工硬化前最后最小值点的水平线。 b经过均匀加工硬化前届服范围的回归线。 “均匀加工硬化开始处曲线的最高斜率线。

    17最大力塑性延伸率的测定

    外墙外保温标准规范范本图7属服点延伸率A.的不同评估方法

    18最大力总延伸率的测定

    Agt = × 100

    L。一引伸计标距; △L—最大力下的延伸。 力对应的总延伸率(见图1)

    19断裂总延伸率的测定

    I。—引伸计标距; AL断裂总延伸。

    ...........................4

    20.1应按照3.4.2的定义测定断后伸长率。 为了测定断后伸长率,应将试样断裂的部分仔细地配接在一起使其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并采取特 别措施确保试样断裂部分适当接触后测量试样断后标距。这对小横截面试样和低伸长率试样尤为 重要。 按式(5)计算断后伸长率A:

    L。一一原始标距; L一断后标距。 应使用分辨力足够的量具或测量装置测定断后伸长量(L一L。),并准确到士0.25mm。 如规定的最小断后伸长率小于5%,建议采取特殊方法进行测定(参见附录G)。原则上只有断裂 处与最接近的标距标记的距离不小于原始标距的三分之一情况方为有效。但断后伸长率大于或等于规 定值,不管断裂位置处于何处测量均为有效。如断裂处与最接近的标距标记的距离小于原始标距的三 分之一时,可采用附录H规定的移位法测定断后伸长率。 20.2能用引伸计测定断裂延伸的试验机,引伸计标距应等于试样原始标距,无需标出试样原始标距的 标记。以断裂时的总延伸作为伸长测量时槽钢标准,为了得到断后伸长率,应从总延伸中扣除弹性延伸部分。为 了得到与手工方法可比的结果,有一些额外的要求(例如:引伸计高的动态响应和频带宽度,见A.3.2)。 原则上,断裂发生在引伸计标距L。以内方为有效,但断后伸长率等于或大于规定值,不管断裂位置 处于何处测量均为有效。 如产品标准规定用一固定标距测定断后伸长率,引伸计标距应等于这一标距。 20.3试验前通过协议,可以在一固定标距上测定断后伸长率,然后使用换算公式或换算表将其换算成 比例标距的断后伸长率(例如可以使用GB/T17600.1和GB/T17600.2的换算方法)。 注:仅当标距或引伸计标距、横截面的形状和面积均为相同时,或当比例系数()相同时,断后伸长率才具有可 比性。

    ....
  • 相关专题: 金属材料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