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苏省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技术问答(江苏省建设工程设计施工图审查管理中心2021年12月).pdf

  • 2021年江苏省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技术问答(江苏省建设工程设计施工图审查管理中心2021年12月).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3.5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1-12-26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立即下载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2021年江苏省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技术问答(江苏省建设工程设计施工图审查管理中心2021年12月)

    答:此种情况下的楼梯间首层外门之间没有间距要求

    答:此种情况下的楼梯间首层外门之间没有间距要求。

    海洋标准接开向室外的普通外门可计入自然通风面

    然通风的面积要求设置外窗?

    2.4汽车库与非机动车库 1、汽车库疏散距离是否可以跨越停车位? 答:汽车库内最远点疏散距离的计算,可不考虑停车位的影响,但需要考虑墙 体、机械停车装置等固定障碍物的影响

    2.4汽车库与非机动车库

    5、公共建筑楼梯间外窗与相邻房间的外窗处于转角(阳角)外墙上时,外窗 间距1.0m能否按折线计算(如下列图示)?

    4、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与建筑物之间有低矮灌木,是否认定为障碍物? 答:可不认定为障碍物。

    手结构专业施工图审查技术

    2.甲级、乙级基试桩尚末完成,施工图审查阶段能否在图纸上注明“试桩尚 未完成,桩基施工图不得用于实际施工”,不向审图中心提供试桩报告,工程桩施 工前保证有试桩报告即可? 答:住建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2013版)第3.2.4条对 试桩报告的要求源自《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版)(见图1)。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版)第4.4.3条结构设计总说明第2 款11)项中,试桩报告要求已修改为“采用桩基时应按相关规范进行承载力检测并 提供检测报告”,应遵照执行。

    4.某小区大底盘地下室,主楼基础采用桩基(抗压),纯地库部分采用天然基 础加抗拔桩,沉降计算时抗拔桩、抗压桩实际刚度如何考虑?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 题? 答:本例所述小区带整体地下室,主楼基础采用桩基(抗压)、纯地库部分采 用天然基础加抗拨桩,属于常见的设计做法,且通常会沿主楼周边设置沉降后浇带 以消除因差异沉降产生的大部分次应力。 采用软件进行计算时,桩的刚度、土体基床系数均应按所采用软件的使用说明 并结合地质勘察报告和实际工程经验取值。 自前常用的结构计算软件均可以考虑设置后浇带前、后的内力计算。即使设置 了沉降后浇带,并不能完全消除差异沉降。设计时应说明沉降后浇带封闭的条件, 并注意加强主楼与周边地下室部分的梁、板配筋以抵抗沉降后浇带封闭后因差异沉 降产生的次应力。

    7.当场地内存在较软弱土层,勘察报告根据GB50011第4.1.1条划分为抗震不 利地段,当位于地下室范围的较软弱土层被挖除后,该场地是否可按抗震一般地段 考虑? 答:GB50011第2.1.8条对场地定义:“工程群体所在地,具有相似的反应谱 特征;其范围相当于厂区、居民小区和自然村或不小于1.0km的平面面积。”地质 勘察时根据GB50011表4.1.1划分建筑场地对建筑抗震有利、一般、不利和危险的 地段,是将地形、地貌和岩土特性的影响综合在一起加以评价。地震造成建筑的破 坏,除地震动直接引起结构破坏外,还有场地条件的原因,如地震引起的地表错动 与地裂、地基土的不均匀沉陷、滑坡和粉、砂土液化等。可见规范所定义的场地对 建筑抗震有利、一般、不利和危险地段划分,与建筑物采用的基础形式、地下室深 度等无关联

    因此,建于抗震不利地段的建筑物,当位于地下室范围的较软弱土层被挖除后! 仍处于抗震不利地段,

    8.按照JGJ476,直径大于250mm的拉力型锚杆是否可以认作抗浮微型桩? 答:关于按直径区分“锚杆”与“桩”的问题,可参阅JGJ476第2.1.17 18条条文说明(见图2):

    8.按照JGJ476,直径大于250mm的拉力型锚杆是否可以认作抗浮微型桩? 答:关于按直径区分“锚杆”与“桩”的问题,可参阅JGJ476第2.1.17、 1.18条条文说明(见图2):

    2.1.17、2.1.18我国抗浮工程中作为竖向锚固构件的主要有抗 浮锚杆和抗浮桩。目前,在工程界抗浮锚杆与抗浮桩的概念比较 混淆,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源于我国的标准体系和工 程习惯。国际上“锚杆anchors”一般特指“预应力锚杆pres tressedgroundanchors”,所谓“非预应力锚杆”或“全长粘结 锚杆”是我国特有的概念,在国际上一般不称之为锚杆,而归类 于构造及功能上与之相似的“微型桩micropiles”,或称之为与 地基基础接近的竖向小直径结构构件,承拉的较大直径构件称为 “抗浮桩tensionspiles”。我国工程中习惯上认为,小直径为锚 杆,大直径为桩。根据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标准》JGJ94 2008对桩的分类,其中按桩径大小分类为:小直径桩d≤ 250mm,中等直径桩250800mm 按欧洲标准“Executionofspecialgeotechnicalworks—Micro piles”EN14199:2005的定义,直径小于300mm的钻孔桩及直 径小于150mm的打人桩均属于微型桩,而且对桩长、倾斜度 长细比、扩径和扩底均没有限制。由上可知,按直径分类,抗浮 桩完全可覆盖抗浮锚杆。但为尊重工程习惯,本标准仍沿用按直 径区分锚杆和桩的方法,其中也隐含施工工艺和锚固体材料的差 异问题

    2.1.17、2.1.18我国抗浮工程中作为竖向错固构件的主要有抗 浮锚杆和抗浮桩。目前,在工程界抗浮锚杆与抗浮桩的概念比较 混淆,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源于我国的标准体系和工 程习惯。国际上“锚杆anchors”一般特指“预应力锚杆pres tressedgroundanchors”,所谓“非预应力锚杆”或“全长粘结 锚杆”是我国特有的概念,在国际上一般不称之为锚杆,而归类 于构造及功能上与之相似的“微型桩micropiles”,或称之为与 地基基础接近的竖向小直径结构构件,承拉的较大直径构件称为 “抗浮桩tensionspiles”。我国工程中习惯上认为,小直径为错 杆,大直径为桩。根据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标准》JGJ94 2008对桩的分类,其中按桩径大小分类为:小直径桩d≤ 250mm,中等直径桩250800mm。 按欧洲标准“ExecutionofspecialgeotechnicalworksMicro piles”EN14199:2005的定义,直径小于300mm的钻孔桩及直 径小于150mm的打人桩均属于微型桩,而且对桩长、倾斜度 长细比、扩径和扩底均没有限制。由上可知,按直径分类,抗浮 桩完全可覆盖抗浮锚杆。但为尊重工程习惯,本标准仍沿用按直 径区分锚杆和桩的方法,其中也隐含施工工艺和锚固体材料的差 异问题。

    9.地基基础软弱下卧层验算时,Es1/Es2=1.4或Es1=6.99MPa、Es2=5.92MPa (刚度接近),地基压力扩散角0可否参考JGJ94表5.4.1取值? 答:GB50007表5.2.7未给出Es1/Es2<3时的地基压力扩散角。Es1/Es2<3,说明 待力层与下卧层的刚度相差不太大,可以采用均质土层的应力分布的计算方法计算 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应力,应力系数可按GB50007附录K.0.1取值

    11.GB50011第4.4.5条(液化土和震陷软土中桩的配筋范围,应自桩顶至液 化深度以下符合全部消除液化沉陷所要求的深度,其纵向钢筋应与桩顶部相同,箍 筋应加粗和加密)为强条,对不同液化等级的场地如何执行?对管桩如何执行?对 轻微液化场地,可否不作为强条提出审查意见? 答:GB50011第4.4.5条为强制性条文,对液化程度未作区分。因此,不论地 基液化等级如何,只要存在液化土层,均应执行。对管桩位于液化土层和震陷软土 中的桩身应根据该条规定及设计实际需要提出定制要求。 12.抗浮桩在估算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特征值时,是否要考虑桩身周围液化土 层的影响,按JGJ94第5.3.12条或勘察报告提供的折减系数进行折减? 答:如同估算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一样,按桩承受全部地震作用估算单 桩竖向抗拔承载力特征值时,应考虑桩周液化土层的影响,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提供

    12.抗浮桩在估算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特征值时,是否要考虑桩身周围液化士 层的影响,按JGJ94第5.3.12条或勘察报告提供的折减系数进行折减? 答:如同估算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一样,按桩承受全部地震作用估算单 竖向抗拨承载力特征值时,应考虑桩周液化土层的影响,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提供 的折减系数,折减液化土的桩周摩阻力。但应注意:为设计提供依据的试桩和工程 验收检测所要求的竖向抗拨承载力特征值,不应折减液化土的桩周摩阻力(验收 检测时液化土层并未液化)

    (1)塔楼带外扩裙房,裙房高度不大于塔楼高度的20%,塔楼宽度小于底盘 宽度的75%,塔楼与底盘质心相差不大于底边的20%,此种情况下裙房屋面及上 下层竖向构件是否需按JGJ3竖向收进相应要求加强?裙房高度(层数)在什么范 围可以不按竖向不规则考虑? (2)塔楼带外扩裙房,塔楼与底盘质心相差大于底边的20%,但裙房高度 (层数)较低,如只有二层,此种情况是否可不作为特别不规则项考虑?裙房多少 层可按此标准控制? 答:(1)JGJ3第3.5.4条明确“立面收进”的定义,即“抗震设计时,当结构 上部楼层收进部位到室外高度H1与房屋高度H之比大于0.2,上部楼层收进后的水 平尺寸B1不宜小于下部楼层水平尺寸B的75%·····”。本例中裙房高度不大于塔 楼高度的20%,不属于立面收进的范畴,可不执行JGJ3第10.6节相关要求 (2)《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建质【2015】67号) 表3中“塔楼偏置”(见图3)是针对底盘高度大于塔楼高度的20%的情况,如底盘 高度小于塔楼高度的20%,不属于表3中的“塔楼偏置”情况

    表3:具有下列2项或同时具有下表和表2中某项不规则的高层建筑工程(不论高度是否大于表1

    3.大量建筑一层门厅挑空,造成二层楼板局部跨楼板宽度小于该层楼板典型宽 度的50%,二层楼板局部不连续,但二层剩余楼板面积仍超出楼层面积的70%, 该项是否计入不规则项(仅有一层楼板不连续的情况)? 答:《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建质【2015】67号)表 2中“楼板不连续”(见图4)明确下列三种情况均属于楼板不连续的范畴:楼板有 效宽度小于50%、开洞面积大于30%或错层大于梁高。

    表2:同时具有下列三项及三项以上不规则的高层建筑工程(不论高度是否大于表1)

    本例中仅有一层楼板不连续,属于表2第7款“局部不规则”,要视其位置、 数量等对整个结构影响的大小判断是否计入不规则的一项。

    净宽度不宜小于5m,且开洞后每一边的楼板净宽度不应小于2m”;JGJ3第3.4.7 条要求“十字形、井字形等外伸长度较大的建筑,当中央部分楼板有较大削弱时, 应加强楼板以及连接部位墙体的构造措施,必要时可在外伸段凹槽处设置连接梁或 车接板”等。 【提醒注意】当建筑平面有深凹口,即使在凹口处设置楼面连梁,但该连梁不 足以使两侧楼板的位移符合刚度无限大的假定,只能作为局部弹性板计算,则仍属 于凹凸不规则,该连梁只能作为凹凸不规则的加强措施,不能作为楼板开洞处理。 对于平面凹凸不规则的建筑,在凹口处增加拉梁或设置连接板,宜根据建筑功 能和实际工程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L型平面突出主体房屋的长度已大于总宽度的50%,是否需要设置抗震缝,宜 银据建筑功能和实际工程具体情况掌握。如不设置抗震缝,应进行有针对性的计算 分析和采取必要的抗震构造加强措施

    5.钢筋混凝土楼层楼板面积少于相邻上层楼板面积的多少算作局部夹层?夹层 楼板面积小于上层楼板面积多少时要作并层计算?是否按并层模型计算结果判定薄 弱层、软弱层?并层模型计算的位移角是否应符合规范限值? 答:建筑夹层具有以下特征:夹层面积小于所在楼层面积的40%,夹层竖向构 牛基本无梁连接,典型带夹层结构平面见图5。对于带夹层的结构进行层刚度比判 定时,可在计算模型将夹层楼面标高处的梁以层间梁建入,可不将夹层作为模型计 算层,忽略夹层楼盖对楼层侧移刚度的影响,按JGJ3第3.5.2条进行层刚度比判别 当夹层上下层高之和作为楼层层高大于相邻上层层高的1.5倍时,楼层侧向刚度比 直不宜小于1.1。当夹层面积大于所在楼层面积30%时,宜补充夹层楼盖作为楼层 的模型进行层刚度比判别;进行层受剪承载力比判定时,计算模型中将夹层楼面作 为计算层,以计入夹层楼盖对楼层侧移刚度的影响,求得竖向构件截面及配筋,进 行层抗剪承载力比值计算。 并层模型计算的位移角应符合规范限值。

    6.框架结构中,部分框架柱竖同倾斜角度为15。以内,是按斜柱还是按斜撑 计算?这种情况是否属于竖向不规则?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答:目前主流程序对于此种情况均采用“斜杆”进行建模(见图6),程序对于 定义混凝土材料的斜杆,隐含设置成两端固接;对于钢结构材料的斜杆,当其截面 最长边小于700mm,且与垂直方向角度大于20°时,程序将其隐含定义为两端铰 接。同时程序默认斜杆倾角小于20°,按柱进行设计,包括框架柱剪力调整等(见 图7)。带有斜柱楼层的抗剪承载力计算,程序按照其的倾角(与Z轴夹角大小)采 用三种方式考虑其受剪承载力贡献,即按框架柱考虑、按斜杆考虑和不考虑其承载 力贡献。 ·混凝土(型钢混凝土)构件:1)当其与乙轴的夹角小于支撑临界角时,按 普通框架柱的方式计算抗剪承载力;2)大于支撑临界角且小于70°时,分别计算 轴压承载力(参考混凝土柱轴压配筋公式)、轴拉承载力(只考虑混凝土截面内的 钢筋、型钢或钢管的受拉承载力),取平均值,再向平面相应分析(x或y)投影: 3)大于70°时,不考虑其受剪承载力贡献; ·钢构件:1)当其与乙轴的夹角小于支临界角时,按钢柱的计算方法计算抗 剪承载力;2)大于支临界角且小于70°时,分别计算轴压承载力(欧拉临界力)、 轴拉承载力,取平均值,再向平面相应方向(x或y)投影;3)大于70°时,不考 虑其受剪承载力贡献

    SO贝O 正刀 H 唱 1 噪 8 81 A E 墙洞斜墙 隔墙填充墙 次粱 绘墙线 绘梁线 斜梁 加胶 奋聘 服 定X 鑫 福 材料 上下对齐 构件抗入 材料强度 偏心对

    斜柱属于《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建质【2015】67 号)表2中局部不规则项,不属于竖向不规则范畴。设计时,斜柱及其相关梁构件 内力计算时应计入楼板刚度影响,楼板采用弹性板或者弹性膜单元,必要时可不考 虑楼板有利作用,将楼板设定为零刚度计算框架内力,或设置楼盖水平支撑与楼面 梁共同平衡水平拉力。另当柱轴线的竖向夹角较大时,建议在斜柱设置型钢或者钢 管混凝士,改善其工作状态。

    (1)计算要求:GB50011第3.6.6条明确楼梯构件与主体结构整浇施工,楼梯 沟件对主体刚度较小结构(如框架结构)的影响不可忽略,计算应考虑楼梯构件的 影响,采用楼梯参与计算和不参与计算两种模型的较大值进行包络设计; (2)非结构构件的连接与锚固:GB50011第3.7.3条(见图8)明确作为疏散 通道的楼梯间墙体的抗震安全性要求,提高对生命的保护:

    (3)构造要求:GB50011第6.1.15条(见图9)、JGJ3第6.1.4(见图10)、 4条(见图11)明确构造要求。

    6.1.15楼梯间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宜来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 2对于框架结构,楼梯间的布置不应导致结构平面特别不规则;楼梯构件与主体 结构整浇时应计入楼梯构件对地震作用及其效应的影响,应进行楼梯构件的抗震 承载力验算;宜来取构造措施,减少楼梯构件对主体结构刚度的影响。 3楼梯间两侧填充墙与柱之间加强拉结。

    6.1.4抗震设计时,框架结构的楼梯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楼梯间的布置应尽量减小其造成的结构平面不规则。 2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楼梯结构应有足够的抗倒塌能力。 3宜采取措施减小楼梯对主体结构的影响。 4当钢筋混凝土楼梯与主体结构整体连接时,应考虑楼梯对地震作用及其效应的 影响,并应对楼梯构件进行抗震承载力验算

    述,规范中并无对楼梯四角必须设置框架

    8.高层建筑四角处能否采用一学墙?不同烈度区如何处理加强? 答:此处用文字表述的内容尚无法量化,宜根据具体情况掌握。 9.“回"字建筑(见图12),建筑外轮廓尺寸76.8mX62.7m,是否可不设缝?如 中间空洞面积大于总面积的30%,四周刚度较大,是否可不按楼板不连续计入 卡规则项?

    8.高层建筑四角处能否采用一字墙?不同烈度区如何处理加强? 答:此处用文字表述的内容尚无法量化,宜根据具体情况掌握,

    9.回字建筑(见图12),建筑外轮尺寸76.8mx62.7m,是否可不设缝?如 果中间空洞面积大于总面积的30%,四周刚度较大,是否可不按楼板不连续计入 不规则项?

    于竖向抗侧力体系的一部分: (2)传递水平力至竖向抗侧力体系,可将每层楼板看作一根水平深梁,将风 或地震产生的力传递至各种抗侧力构件; (3)将不同的抗震体系中的各组成部分连成一体,并提供适当的强度、刚度 以使整个建筑能整体变形与转动。 因此,应根据楼板开洞的部位是否阻碍了水平力的传递、开洞的尺寸是否已影 响了板作为水平放置的深梁的承载力等方面,衡量该洞口是否可以设置。如图12 中,洞口位于房屋的中部,犹如一根梁在中部开有洞口,对梁承载力影响很小,尽 管中间开洞较大,可能有效楼板宽度小于总宽度的50%或者开洞面积大于总面积的 30%,但是楼盖的实际刚度较好,能够有效地传递和分配水平力,可以不作为楼板 不连续判断。开洞一侧楼板的长宽比较大时,如1/b>3(见图13),能否不作为楼板 不连续,宜根据计算分析结果进一步判定。

    《工标》)采用。《建标》第3.2.1条明确建筑结构安全等级基于结构破坏的后果 严重性确定(见图14)。相比于旧版《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 2001,删除了“建筑物类型”,删除了与设防分类挂钩的规定,将其改到条文说 明提示。

    3.2.1建筑结构设计时,应根据结构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即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 损失、对社会或环境产生影响等的严重性,采用不同的安全等级。建筑结构安全等级 的划分应符合表3.2.1的规定。

    表3.2.1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

    第3.2.1条文说明指出:(《建标》)按建筑结构破环后果的严重性统一划分为 三个安全等级,其中,大量的一般结构宜列入中间等级;重要结构应提高一级; 次要结构可降低一级。至于重要结构与次要结构的划分,则应根据建筑结构的破 环后果,即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对社会或环境产生影响等的严重程度 确定。甲类建筑、乙类建筑、丙类建筑的安全等级划分要求同《工标》表A.1.1 (见图15)。按该条文说明关联抗震设防类别和安全等级,虽然使实际应用更方 便,但毕竟竞这两个事项强调的侧重点不同,这样简单的归并会造成概念上的误解 和应用上的混乱。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的甲类建筑和乙类建筑,其安全等级宜规定为一级;丙类建 筑,其安全等级宜规定为二级;丁类建筑,其安全等级宜规定为三级。

    般来说,安全等级考虑的是正常使用状态下的可靠度,安全等级二级保证延 生结构的可靠性指标β=3.2,这对于大多数结构的安全性是足够的。提高到一级, 相当于β=3.7,仅仅适用于重要的建筑物,如人民大会堂等。 抗震设防类别考虑的是地震时人员的伤害情况。丙类建筑适用于一般结构,对

    可能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的结构提高到乙类。可见,因地震较正常使用状态具有更大 的不确定性和危害性,所以说乙类的建筑物范围比安全等级一级的建筑物范围要广 旦抗震重要性与结构重要性不完全等同。设计单位仅对重要构件(竖向抗侧力构件 转换构件、悬挑桁架等)的重要性系数取1.1,在现阶段是可行,很多超限项目审 查也是这样要求的。 JGJ94第3.1.7.5条规定“桩基结构安全等级、结构使用年限和结构重要性系数 应按有关建筑结构规范的规定采用,除临时性建筑外,重要性系数应不小于1.0”。 桩基设计所采用的作用效应组合和抗力是根据计算或验算的内容相适应的原则确定 (1)确定桩数和布桩时,由于抗力是采用基桩或复合基桩极限承载力除以综 合安全系数K=2确定的特征值,故采用荷载分项系数G、YQ=1的荷载效应标准 组合; (2)计算荷载作用下基桩沉降和水平位移时,考虑土体固结变形时效特点, 应采用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计算水平地震作用、风荷载作用下桩基的水平位移时 应按水平地震作用、风载作用效应的标准组合: (3)验算坡地、岸边建筑桩基整体稳定性采用综合安全系数,故其荷载效应 采用G、YQ=1的标准组合; (4)在计算承台结构和桩身结构时,应与上部混凝土结构一致,承台顶面作 用效应应采用基本组合,其抗力应采用包含抗力分项系数的设计值;在进行承台和 身的裂缝控制验算时,应与上部混凝土结构一致,采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和荷载 效应准永久组合; (5)桩基结构作为结构体系的一部分,其安全等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应 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一致。考虑到桩基结构的修复难度更大,故结构重要性系数 Yo除临时性建筑外,不应小于1.0

    土结构考虑温度作用组合,在计算软件中

    答:超长混凝土结构考虑温度作用时,首先在软件中应勾选“计算温度荷载 选项(见图16),“考虑收缩徐变的混凝土构件折减系数”可取0.3,该值仅对温度 单工况下内力的折减;混凝土刚度退化系数可取0.85。计算温度荷载时应将全楼楼 板属性定义为“弹性板”,如果要同时考虑楼板在温度应力下配筋,则应对相关楼

    层的楼板定义为“弹性板6”

    12.梁板结构的楼板按“弹性板6模型”计算时,输出的梁配筋比按“刚性板 模型”减小较多,此时梁配筋可否按“弹性板6模型”计算结果直接配置? 答:楼盖具有承担重力荷载、协调传递水平荷载、保持结构整体性的重要作用 在重力荷载作用下,板作为梁翼缘,的确是增加了梁的抗弯刚度,同时板亦参与弯 曲变形,分担了梁部分弯曲应力。在进行结构计算时,对于楼板的假定通常有四种 分别为刚性板、弹性板6、弹性板3、弹性膜。这四种板模型的属性如下表所示, 般情况下如果设计时对于所设计的模型中楼板不做特别指定的话,程序都会默认 布置的楼板属性为“刚性板”

    电算中楼板采用“弹性板6”进行模拟,由于“弹性板6”既有面内刚度又有 面外刚度,部分竖向楼面荷载将通过楼板的面外刚度直接传递给竖向构件,导致楼 面梁的弯矩减少,相应的配筋也比刚性楼板假定减少 纸箱包装标准,同时楼面梁受力模式亦发生 变化,由纯受弯构件(“刚性板”假定)变为拉弯、压弯构件(“弹性板6”假定), 而过去所有关于梁的工程经验都是与“刚性板”假定前提下的配筋安全储备相对应 的,因此在实际工程中要谨慎使用“弹性板6”。如必须使用时,可参阅《实用高层 建筑结构设计》(傅学怡著)第14章“整浇钢筋混凝土楼盖”相关内容进一步研究 确定。

    13.大地库地下室顶板上局部一层(如配电间、楼梯间门厅等)框架柱直接置 于地下室顶板上,柱下无梁、板上仅作局部倒柱帽加强(见图17、图18),是否需 要补充计算并参照厚板转换相关构造?

    答:此种情况目前较为普遍。地库顶板宜按整体模型(含上部配电间、楼梯间 门厅等)复核其承载力,并满足冲切计算要求

    14.GB50011规定甲、乙类建筑以及高层的内类建筑,不应采用单跨框架结构: 多层的丙类建筑不宜采用单跨框架结构。当不可避免时需采取哪些抗震加强措施? 答:2018年9月《施工图审查及全国质量检查常见问题分析(结构)》已回复 该问题,现摘录如下: (1)多层丙类建筑采用单跨框架结构时,应采取比规范更严格的设计措施 必要时进行抗震性能设计; (2)甲、乙类建筑应避免采用,但无法避免时,应进行抗震性能化设计; (3)建筑超过3层时应进行大震弹塑性变形验算;

    15.关于住宅楼板配置双层双向钢筋的问是

    16.框架结构无地下室时,底层布置双向地梁不设楼板但设置刚性地坪,是否 可将刚性地坪作为嵌固部位? 答:当设有刚性地坪时,可取室外地面以下500mm处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 【提醒注意】所谓“刚性地坪”可参考建筑地面做法,当地面有200~300mm 享素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层,即可认为对结构底部竖向构件提供了很好的侧向约束 可视为“刚性地坪”

    19.是否需要控制风荷载作用下位移比

    答:位移比、轴压比、周期比等均为控制结构耗能、延性的指标,主要是由于 地震作用的不确定性。风荷载与地震作用相比,大小是确定的,主体结构属于弹性 阶段消防标准规范范本,可以仅从刚度和承载力方面进行控制,无需考虑其耗能、延性的能力。

    ....
  • 相关专题: 施工图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