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ZSQX 008-2020 建设工程全过程质量行为导则.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1质量管理总目标。 2质量管理组织体系。 3 企业管理制度与项目工作岗位职责的衔接。 4项目开工前应建立的质量管理制度。 5项目质量检查、检测、测试与调试策划。 6质量管理资源与保证措施。
1质量管理总目标。 2质量管理组织体系, 3 企业管理制度与项目工作岗位职责的衔接。 4项目开工前应建立的质量管理制度。 5项目质量检查、检测、测试与调试策划。 质量管理资源与保证措施。
8对分供方质量管理的策划
贝里 识别与防范。策划内容应完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确定的实体质量总目标及分项目标。 2遵循的质量标准。 3资源与保证措施园林养护管理,人员与机械设备组织方案。 4技术准备。 5工期节点与流水段划分 6 质量控制风险识别与控制要点。 5.2.6 应有质量管理流程,管理流程应涵盖质量管理全过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设计或深化设计的管理流程。 施工质量监督检查的管理流程。 3 质量问题、质量事故、不合格产品的管理流程。 质量改进的管理流程。 5.2.7 应有专项质量管理策划及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要求 2 关键工序、特殊过程的专项质量管理策划。 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点。 5.2.8 应有建设工程全过程的文件、资料管理策划。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建设前期许可证书、合同等文件。 2 勘察、设计文件与收发管理。 3 有效施工标准规范发放的动态管理文件。 4施工过程文件同步收集。包括过程控制、检验试验、过程验收、图纸、监理和管理文件 5 建设工程专项验收、竣工验收、备案文件。 影像资料策划与管理。 关于工程文件编制套数、编制费用及归档要求的合同或协议
6.1.1建设工程应按基本建设程序完成立项、用地许可、规划许可、环评批复、施工许可、图纸审查 等各项建设许可手续。 5.1.2建设工程发包单位,不得迫使承包方以低于成本的价格竞标,不得任意压缩合理工期。建设单 位不得明示或者暗示设计单位或者施工单位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降低建设工程质量。
6.2.1建设工程应坚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开展建设工作,不得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 6.2.2建设工程开工前资金准备情况应符合国家、地方相关要求,工程造价合理。 6.2.3 建设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调试等各建设阶段的程序应全部符合国家规定。 1 按法定程序,选择具有相应资格(资质)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调试、检测、监测等单 位,通过合同明确各建设阶段的建设任务。 2通过合同明确各阶段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明确质量管理的目标、责任以及奖惩条件等, 3 各阶段均建立质量保证、质量监督、质量改进的制度和措施。 6.2.4 建设工程的总建设周期及各阶段工期应合理。 建设总周期合理,与工程建设规模,勘察、设计、施工难度,工程造价等相符。 工程勘察周期合理。 3 工程设计周期合理。 4 工程施工工期合理。 试车、试运行周期合理。 6.2.5 建设过程中不得任意、盲自压缩合理周期。 超大型、超复杂工程的建设总周期及各阶段周期应经过论证确定。 2 压缩建设总周期、勘察周期、设计周期、施工周期的,宜经过论证。 3 不得任意、盲目压缩合理工期, 6.2.6 建设工程开工前应做好风险评估及工程质量监督等工作。 应当依法提供真实、准确、齐全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工程周边环境等资料。 2 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重大质量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并作为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的 依据。 3建设单位应当组织勘察、设计等单位在施工招标文件中列出危大工程清单,要求施工单位在投 标时补充完善危大工程清单并明确相应的管理措施。 4向相应的政府质量监督机构办理工程质量监督(备案)手续。 5重大工程项目宜对勘察、设计阶段工作进行监理。 6.2.7明确项目档案收集、整理、归档、移交等管理要求。
7.1.1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等勘察标准实施勘察工作,包括方案策划、 野外作业、室内试验及成果分析等。应符合现行工程勘察相关标准的强制性条文要求。
7.2.1与委托单位签订勘察任务书。勘察任务书内容应翔实、准确。任务书应包括下列内容: 1项目的意图,各设计阶段(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或施工图设计)要求提交勘察文件的内容 现场及室内的测试项目以及其他勘察技术要求。 2勘察工作所需要的各类资料;适用的国家、行业及地方技术标准;地形图、水准点、地质、水文 气象、地震、自然灾害等有关资料。 3应明确勘察人员执业(职业)资格、经验要求 7.2.2工程勘察质量管理策划应全面、完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勘察质量目标、勘察过程控制、勘察成果要求、勘察现场服务等。 2施工过程配合服务及相关配合记录。 3 策划工作应在勘察现场工作正式开始前基本完成
7.2.3完善勘察大纲审批程序,并进行必要的专家评审;勘察工作应在勘察大纲批准后开始。 1 应形成《工程项目勘察计划》《工程项目勘察质量计划》,针对策划的各项要求提出具体措施。 2勘察文件应满足勘察任务书委托要求及合同约定。 3勘察文件应满足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的要求。 4对勘察文件进行内部及外部审查,应确保勘察成果的真实性、准确性。 5勘察文件资料应齐全;勘察、测绘过程的各项记录齐全,记录的内容应翔实,并准确反映勘察 则绘详细过程。 6工程概述应表述清晰、无遗漏,包括工程项目、地点、类型、规模、荷载、拟采用的基础形式 等。 7勘察文件应满足工程设计需求。应根据工程实际及工程周边环境资料,在勘察文件中说明地质 条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风险。 8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不得随意更改,确需更改的,须经相关方审核同意后进行更改。 9对于工程勘察报告,应向参建的相关使用单位进行技术交底。 7.2.4 勘察、测绘的仪器与设备管理完善。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勘察、测绘的仪器、设备均在检定有效期之内。 2有勘察、测绘仪器、设备管理台账。 3 保管条件符合仪器、设备技术要求。 4有勘察过程仪器使用记录及保养记录,出现损坏的有处理记录 7.2.5必要时,建设单位需委托实施文物探查等特殊勘察工作, 确保文物保护等工作的落实
8.1.1设计文件应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地方政策,符合工程建设设计标准与规范的强制性条文要求。 8.2一般项
拍佰个限宁人 1设计成果质量目标、设计岗位质量职责, 2进度计划、设计接口,工程风险识别与控制。 3 设计评审、验证、确认。 4新技术应用、节能与环保。 5设计现场服务。 8.2.2设计依据文件应齐全,应包括项目各项审批文件、设计合同、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勘察测绘 成果资料、专项设计(如有)、超限设计的专家论证结论意见等。 8.2.3设计任务书宜对拟建项目的投资规模、工程内容、质量要求等做出清晰界定。 1设计任务书宜对拟建项目的投资规模、工程内容、经济技术指标、质量要求、建设进度(如有 等做出清晰界定。 2明确表达设计意图、设计功能和要求。 3在设计文件中应当注明涉及危大工程的重点部位和环节,提出保障工程周边环境安全和工程施 工安全的意见,必要时进行专项设计及专家评审
8.2.4对设计文件应组织全面的内部评审,专业定案、综合
1设计单位(项目)应对设计文件贯彻执行国家、地方及行业有关方针、政策、规范、 兄进行必要说明。 2设计任务书、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文件的编制深度应符合现行的《建
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其他类型工程可参考。 3方案设计及初步设计执行情况应明晰,设计依据应充分,设计内容应完整,文件标识宜齐全 规范。 4应对采用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方法的适宜性进行评审。 5应对规划、合同、工程概算的符合性等进行评审。 6 应进行设计方案比选,并对设计成果进行优化。 8.2.5根据“适用、经济、绿色、美观”原则,对初步设计及扩大初步设计的内容进行内部评审,并 形成评审记录。 1贯彻国家、行业及地方有关方针、政策、标准规范的情况。 2各阶段设计文件均应体现上一阶段审查、评估、鉴定意见。 3方案比选及推荐方案依据的可靠性、论据的充分性。重大工程设备与工艺选择应经过评审。 4 设计文件编制的深度、完整性应满足任务书要求。 5 采用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方法的适宜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符合合同、规划、工程概算(限额设计)的要求 8.2.6 施工图文件全过程质量控制。 设计总进度控制计划编制。 2 各单位、各专业设计原则编制与会审。 3 各单位、各专业接口的实施管理。 4 总体方案和专业方案的评审与优化。 5各单位、各专业设计文件的校审与专业之间的会签。 6 设计文件总体审定与建设单位对设计文件的意见反馈与处置 7 施工过程中的设计服务及相关技术问题的反馈、处置及时限要求 8.2.7 严格执行对设计文件进行专业校对、审核、审定、会签的签审程序。 人员应具有相应的岗位执业(职业)资格。 2 各专业设计文件应符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要求和其他有关规定。 3专业之间衔接配合、图面表示无差错,有完整的图纸会审记录。 4 施工图设计强制性审查合格 5 评审记录与评审意见落实到位。 6 按程序进行设计变更,重大变更应重新报审。 7 按程序进行设计交底、图纸会审。 8深化设计文件应经设计单位确认。
9.1.1采购招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等法
.1采购计划(采购质量管理策划) 律和企业采购制度的规定,依据工程合同、 体目标进行编制,明确招标采购流程和实施方式,管理与控制的程序和方法。 1应有采购计划。采购计划应在采购工作开始前编制,并经过相关部门批准后实施。
2采购计划主要内容包括编制依据、采购控制质量目标和措施、采购的范围及分工、采购全过程 主要工作程序和工作原则、采购组织机构和职责、风险控制和文件资料管理等。 9.2.2采用招标、询价和其他采购方式实施。 1采购工作应按批准的采购计划实施。 2采购单位应建立合格分供商名录,做好对分供商的选择、评审工作。 3采购单位应与经过评审确定的分供商签订采购合同,采购合同中应明确供需双方的权利和义 务,供货范围、合同价格与结算方式、技术质量要求、验收标准、质量保证期限、违约责任以及解决 争议的方式等。
3采购单位应与经过评审确定的分供商签订采购合同,采购合同中应明确供需双方的权利和义 务,供货范围、合同价格与结算方式、技术质量要求、验收标准、质量保证期限、违约责任以及解决 争议的方式等。 9.2.3为确保采购产品满足规定要求,采购的产品应通过检验、试验、测量、外观检查、工艺验证 提供合格证明文件等验证活动,确认合格后方可进场。 1进场物资验收有记录。必要时,应组织联合验收并形成验收记录。 2设备进场应进行开箱检验,确保设备完好以及随箱资料完整,并做好随机文件资料清点、移交 和归档。 3对采购的物资设备有法定强制检测和试验要求的,采购单位或分供商应按要求委托有相应资质 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4检测项目及检验、复验的抽样数量、代表批量符合标准、规范或合同规定, 9.2.4不合格品处理程序应符合有关管理制度的规定,有详细记录。 1制定不合格品处理程序,规定不合格品控制和处置的有关职责和权限,确保不符合要求的产品 得到识别和控制。 2有不合格品处理的详细记录,包括但不限于隔离、标识、退场的记录。 9.2.5保管单位应制定物资设备保管措施,并按技术要求做好物资设备保管、保养,并形成记录。 1存放条件符合要求,满足不同物资的防火、防盗、防水、防潮、防腐、防尘、防霉、防爆等存 放要求。 2物资码放整齐。码放的方式、高度、间距等符合相关标准。 3标识清晰,标识信息(供货单位、名称、规格、数量、用途、检验状态、时间等)完整、准确 9.2.6大型工程设备宜有入厂监造、强制性检验;有运输或超限运输、保管、存放、检查验收方案 大型施工设备宜有监理工程师进场验收记录。
10.1.1施工单位应依据有效的设计文件及现行的国家、地方或行业标准、规范组织施工。工程施工 文件与过程应符合工程建设标准与规范强制性条文的要求。 10.1.2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以工序质量控制为核心,做到“五必须”:施工作业前必须编制施工方案; 插工方案必须按规定审批或论证;施工过程中必须按施工方案进行施工;施工作业前必须进行技术交底; 施工工序完成后必须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10.2.1施工单位应依据施工承包合同中确定的质量目标开展质量管理策划。应包含工作质量策划、 实体质量策划。 1质量管理策划应在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前完成;实体质量策划在各专业施工图会审后,施工 方案编制前完成。 2项目经理部应以“用工作质量保证施工质量”为原则,开展项目工作质量策划;以工序一检验 批一分项工程一分部工程逐级质量保证的管理思路,按分部工程开展实体质量策划。 3施工总承包单位应选用具备相应资质等级且信用良好的专业分包单位,明确质量标准,将分包
工程的质量管理纳入项目经理部质量管理体系中。专业分包单位应按施工总承包单位的要求,在所承 担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之前完成相应的质量管理策划,报施工总承包单位审批。 4质量管理策划内容宜包括总体质量目标、分阶段质量目标;质量管理流程,质量管理制度,岗 位职责与考核机制;资源配置,工期节点、流水段划分;分部分项及工序的质量标准,施工工艺,检验 式验,专业协调,成品保护;关键工序、特殊过程的识别与质量控制措施;文件资料管理等。 10.2.2施工单位应保证施工依据充分,施工技术文件齐备。 1施工图纸应经过相关部门审核,施工过程中的变更洽商应签字齐全,现场配备的相关标准与规 范应齐全有效。 2建设(施工总承包)单位统一组织各专业及各专业分包单位进行图纸会审,建立各专业及各专 业分包之间沟通渠道。形成图纸会审记录,发现的问题应在施工开始前予以解决。 3工程开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前应编制施工方案、技术交底等技术文件,并严格遵照 实施,保持动态更新,使总体质量策划和分部工程实体质量策划结果得到落实。 4技术交底应按施工组织(总)设计交底、专业施工组织设计交底、专项施工方案交底、施工作 业交底等不同层次进行。 5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方法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进行专项施工技术交底。 10.2.3施工组织设计于工程开工前完成审批;审批程序、批准人应符合相关规定。 1在开工前完成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审核、审批。 2总体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总设计)应由总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 计可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授权的技术人员审批。 3施工方案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批。 4重点、难点分部(分项)工程和专项工程施工方案应由施工单位技术部门组织相关专家评审 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 5项目经理向项目经理部全体管理人员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的交底 6发生工期等重大条件变化时,应重新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编制补充施工组织设计。 10.2.4项目经理及现场专业管理人员应具有相应的执业(职业)资格。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1项目经理执业资格应满足相关要求。 2焊工、起重工等特种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 3质检员、安全员、试验员、测量员、资料员等应持证上岗。 10.2.5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制定施工物资管理制度,对物资的进场验收、检验、储存、搬运、使用 保管及不合格品的处理等做出规定,并保证制度的落实。 1对进场的材料、构配件、设备进行检验,并按规定进行复试,保证复试数量和批次符合相关规 定要求;检验、复试不合格的,应予以清退。 2对涉及结构安全和建筑功能的项目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现场取样检测,保证取样数量满足相关 规定。 3施工物资的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齐全,国家规定强制认证、生产许可或 需第三方抽检的产品,其认证证书、许可证及检验报告等应齐全、有效。 4生产仪器、设备应处于完好状态。建立仪器、设备台账;有仪器、设备操作规程,维修保养记 录。不合格仪器、设备有退场记录。 10.2.6建设工程的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以工序质量控制为核心,建立工序质量管控制度。 1专业工程师是工序质量的第一责任人,通过对作业班组的技术交底和过程检查落实质量控制责 任。应随时监控工序质量,避免造成返工。 2项目经理部应严格落实技术质量例会制度、样板制度、实测实量制度、检查验收制度等,严格 过程检查。
3关键工序、特殊过程的质量监督检查应形成记录,上道工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4专业分包工程施工质量应由其质检员、技术负责人签字认可形成检查记录,报施工总承包单位 检查。 5施工单位应制定质量事故报告处理流程和相应的管理制度,发生质量事故后依法、依规按流程 报告和处理,不得谎报、瞒报。 10.2.7施工单位应以有效的设计文件及现行的国家、地方或行业标准、规范为依据对隐蔽工程、检 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单位工程等分别进行过程质量验收。验收后应形成记录,明 确验收结论,并由参加验收人员签字确认。 1隐蔽工程验收前,被隐蔽工程所涉及的试验、检测应全部完成且自检合格。 2检验批应严格按已批准的施工方案或单独批准的检验批划分及验收计划进行验收。检验批的主 控项目必须全部合格;一般项目采用计数抽检时,合格点率应符合有关专业验收标准、规范规定。 3分项工程验收应在该分项工程所包含的全部检验批验收合格后进行。全部功能性试验、检测记 录齐全,其结果均应满足设计要求及标准、规范规定。 4分部(子分部)工程验收应在该分部(子分部)工程所包含的全部分项工程验收合格后进行 全部功能性试验、检测记录齐全,其结果均应满足设计要求及标准、规范规定。 5单位(子单位)工程验收应在全部分部工程验收合格后,由建设单位的项目负责人组织,总监 理工程师、勘察单位项目负责人、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施工总承包单位以及专业分包的技术、质量 负责人、项目经理及有关人员参加;必要时,质量监督单位人员可参加,其结果均应满足设计要求及标 隹、规范规定。 10.2.8深化设计宜采用自审、互审、专业审核的三级审核制度;项目设计人负责自审,项目设计人之
4专业分包工程施工质量应由其质检员、技术负责人签字认可形成检查记录,报施工总承包单位 检查。 5施工单位应制定质量事故报告处理流程和相应的管理制度,发生质量事故后依法、依规按流程 报告和处理,不得谎报、满报。 10.2.7施工单位应以有效的设计文件及现行的国家、地方或行业标准、规范为依据对隐蔽工程、检 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单位工程等分别进行过程质量验收。验收后应形成记录,明 确验收结论,并由参加验收人员签字确认。 1隐蔽工程验收前,被隐蔽工程所涉及的试验、检测应全部完成且自检合格。 2检验批应严格按已批准的施工方案或单独批准的检验批划分及验收计划进行验收。检验批的主 控项目必须全部合格;一般项目采用计数抽检时,合格点率应符合有关专业验收标准、规范规定。 3分项工程验收应在该分项工程所包含的全部检验批验收合格后进行。全部功能性试验、检测记 录齐全,其结果均应满足设计要求及标准、规范规定。 4分部(子分部)工程验收应在该分部(子分部)工程所包含的全部分项工程验收合格后进行。 全部功能性试验、检测记录齐全,其结果均应满足设计要求及标准、规范规定。 5单位(子单位)工程验收应在全部分部工程验收合格后,由建设单位的项目负责人组织,总监 理工程师、勘察单位项目负责人、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施工总承包单位以及专业分包的技术、质量 负责人、项目经理及有关人员参加;必要时,质量监督单位人员可参加,其结果均应满足设计要求及标 准、规范规定。 10.2.8深化设计宜采用自审、互审、专业审核的三级审核制度;项目设计人负责自审,项目设计人之 间进行互审,专业审核人员负责专业审核。审核主要内容如下: 1原设计图及变更资料、计算模型及计算书、深化设计三维模型、深化施工图纸等。 2结构及节点计算模型、计算书;材质与规格尺寸。 3连接节点的正确性及合理性。 4与原设计的一一对应关系。 5设计变更资料的处理。 6 图纸的完整性、合法性。 7 深化设计经建设单位(原设计单位)认可批准后实施。 10.2.9危大工程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审批程序、批准人等应符合规定。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 的专项施工方案,以及涉及新材料、新技术应用的专项施工方案均应按规定进行专家论证。专家组织、 论证程序等应符合有关规定。专项施工方案实施前,编制人员或者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向施工现场管理 人员进行方案交底。 1施工前,编制危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危大工程实行分包的,由分包单位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实行施工总承包的,专项施工方案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组织编制。 2危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应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加盖单位公章;危大工程实行分包 并由分包单位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的,专项施工方案应由总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及分包单位技术负责人 共同审核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 3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以及涉及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方法可能影 向工程施工安全,尚无国家、行业及地方技术标准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均应按规定进行专家论证。 4对于按照规定需要验收的危大工程,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 经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及总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验收人员应符合相关规定。 10.2.10应做好施工过程中的检验和试验管理,并遵循“依据充分、方法正确、仪器(设备)合格 内容完整、数据真实、结论明确”的基本原则。检验、试验计划应经过审批。
1混凝主试块的取样部位、制作模具、制作环境、尺寸及外观质量、制作数量等应符合标准、规 范规定。 2标准养护室(箱)的温度、湿度控制,试件码放符合相关要求;同条件试件放置位置、养护方 法,温湿度记录符合相关要求。 3焊接、机械连接均有工艺评定或工艺检验,接头质量抽检部位、数量、代表批量等应符合标 准、规范规定,且与工程的实际相符。 4所使用的计量器具、仪器设备应在检定有效期内。 10.2.11应落实质量管理全过程文件、资料管理策划。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资料管理工作不允许外包。 2施工资料随工程同步形成,专业分包施工资料由施工总承包单位负责汇总,实行统一管理。 3应包括建设前期许可证书、合同等文件。 4施工过程文件包括过程控制、检验试验、过程验收、图纸、施工日志等,且内容应真实有效, 具有可追溯性。 5专项验收和竣工验收资料。 6影像资料真实。 7按政府或业主跨工文件归档要求进行整理。
.1.1工程监理工作应符合标准与规范的强制性条文要求。应编制监理规划,并应在召开第一 议前报送建设单位。应当结合危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编制监理实施细则,并对危大工程施工实 巡视检查。
.2.1监理规划应明确工作范围、目标、内容、依据、机构组织形式、人员配备计划、岗位职 程序、方法及措施
11.2.2应做好开工准备工作
1项目总监、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具备相应的执业(职业)资格。 2监理人员应熟悉工程设计文件,总监理工程师应参加图纸会审、设计交底会议、第一次工地 会议。 3项目监理机构应审查施工单位报审的施工组织设计,确认符合要求后,应由总监理工程师签认 后报建设单位 4项目监理机构应审查施工单位现场的质量管理组织机构、管理制度,专职管理人员、特种作业 人员的上岗资格和人员数量。 5项目监理机构应检查施工单位提交外委试验室的资质证明文件,包括试验室所开展的试验、检 测项目、主要仪器、设备;法定计量部门对计量器具的标定证明文件;试验检测人员上岗资格证明;试 验室管理制度等。 6总监理工程师应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施工单位报送的工程开工报审表及相关资料,具备条 件时,报建设单位批准后,签发开工令。 11.2.3应做好施工过程质量检查与纠正工作。 1审查、批准施工方案。 正音
2专业监理工程师应检查、复核施工单位报送的施工控制测量成果及保护措施,并签署意见 3参加设备开箱检验,参加进场材料、设备、构配件等检查验收,并按相关规定进行见证 行检验。
4通过审核文件、现场巡视、旁站、见证取样或平行检验、验收等方式监督施工过程质量,发现 质量问题,提出监理处置意见。 5对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应及时向施工单位发出监理通知,并根据监理通知回复单对整改情况 进行复查,提出复查意见。 6组织、参加质量专题或专家会议,参与研究解决发生的质量问题, 7 处理工程洽商,监督施工单位按设计变更与工程洽商进行施工。 8 当施工单位未执行监理质量工作指令,且拒不整改时,应当书面报告建设单位或有关部门, 9 应编制监理月报、阶段监理工作总结、专题报告,定期向建设单位报告质量工作。 112.4应做好施工质量的验收工作
2确认安全、功能性检验全部合格。 3确认工程项目检验批、分项工程质量符合验收标准。 4 组织分部、分项工程验收及相关检验批的质量验收。 5 组织单位工程竣工预验收,参加单位工程验收。 6 编制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7 审查施工单位编制的单位工程竣工验收资料。
1对各分部工程的关键工序、特殊过程的施工方法、技术交底做好审查、确认 2对各分部工程的关键工序、特殊过程做好旁站监理。 3危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应当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加盖单位公章,并由总监理工程 币审查签字、加盖执业印章后方可实施。监理应参加危大工程验收。 11.2.6对于采用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方法可能影响工程施工安全,尚无国家、行业及地方打
2对各分部工程的关键工序、特殊过程做好旁站监理。 3危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应当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加盖单位公章,并由总监理工程 师审查签字、加盖执业印章后方可实施。监理应参加危大工程验收。 11.2.6对于采用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方法可能影响工程施工安全,尚无国家、行业及地方技 术标准的分部分项工程,按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进行监理。 1必要时要求施工单位编制应用该类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方法分部分项工程的专项施工 方案。 2参与应用该类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方法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的专家论证。
12.1.1调试、试车工作应符合标准与规范的强制性条文要求。
式车工作应符合标准与规范的强制性条文要求
2.2.1调试、试车工作开始前应进行质量管理策划。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调试、试车质量目标、内容、程序、方法、评判标准 2调试、试车质量管理机构,调试、试车人员的职责。 3 调试、试车管理制度和相应的质量管理流程。 2.2.2在调试、试车前,应做好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编制调试、试车大纲和专项实施方案或作业指导书。 2 编制调试、试车质量计划。 3有专业试运行适用的操作规程, 4 列明调试、试车适用的法律法规和执行标准清单。 质量检测项目和合格指标。 调试、试车相关专业运行安全质量技术措施。
7调试、试车阶段安全管理和重大事故预防及应急处理预案。 8确定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测试单位并签订协议。 12.2.3做好调试、试车过程质量控制。 1调试、试车程序和质量要求应符合所属行业的相关标准规定。 2调试、试车人员资格符合行业有关规定,并持证上岗。 3调试、试车使用的检测仪器、工具应经过校准或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调试、试车所需材 料及备件的合格证、检验记录应齐全。 4调试、试车大纲、措施或方案应经过审核、批准。 5调试、试车前对相关人员进行质量安全技术交底。操作人员应熟练掌握操作要领和应急事故处 理方法。 6设备或系统启动前,应符合试运行条件;经过联合检查和确认,且投用合格的联锁保护。 7联锁、保护定值及控制逻辑应经过审核审批,调试过程中保护定值及逻辑修改应执行审批程序 8调试、试车应按单体试运行、空载联动试运行和负荷联动试运行三个阶段进行,且调试、试车 应统一指挥。 9施工实体质量检查计划应与调试、试车计划协调一致。机械设备的试运转及缺陷修复应符合质 量验收规范。 10调试、试车数据记录及时。检测测试工作应严格按规定的方法、标准和程序进行,保证检测 测试项目和内容完整,数据充分、真实、准确,且不得擅自修改 11分部工程调试、试车结束后,由调试、试车单位填写质量检验评定表,并由相关单位进行质量 验收。 12热试车的产品应符合国家及行业相关产品标准、规范中合格品的要求。 12.2.4调试、试车发生质量不符合项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 1由建设单位(或委托监理单位)组织各相关单位共同分析问题、查找原因,采取措施,按调试 方案或有关措施进行。 2由调试、试车单位填写质量不符合项报告,列明纠正措施及评估意见,上报监理及建设单位 经批准后由责任单位组织实施,重新进行质量评定,直至达到质量验收标准、规范要求。 3造成设备损坏的质量事故,相关责任方应采取应急、纠正措施。 12.2.5应编制完成调试、试车技术文件。 1管道及仪器图。 2设备索引、设备规格书。 3供货商文件。 4 回路清单、仪表索引、回路图、回路数据表。 5 技术图纸(危险区域划分图、电气及仪表设备平面布置图、柜内布置图等)。 6功能图及逻辑图。 7正式运行维护操作手册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8 调试、试车质量记录。 9各专业系统检测、调试、试车合格后的测试报告。 10施工单位的调试、试车报告和监理单位的验收评定报告。 12.2.6调试、试车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严格遵循下列要求: 1调试、试车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且考核合格。 2安全联锁、监测仪器等应及时投用。 3消防措施应符合要求。 4一应设立调试、试车禁区,无关人员不得入内
5调试、试车期间,应设有试车安全人员。 6调试、试车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有关规范标准。
13.1.1项目应制定关于产品(含工程)服务的文件。 1产品使用说明书。 2产品保修项目与期限
3.2.1在工程实体形成过程中,各方应提供必要的服务。 1工程勘察单位应在基础施工阶段提供驻场服务。 2工程设计单位应在施工全过程中派驻现场设计代表。 3设备、仪器等分供商协助现场调试、试车及不符合项处理。 4相关方按规定参加隐蔽工程、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子单位) 的质量验收。
明确保修内容及维护条款。 2 明确服务人员数量与资格。 37 相关文件移交规定。 4 准备易损件更换及相关维护条款。 5 移交程序规定。 6 故障反馈机制。 13.2.3应开展产品质量或服务满意度评价调查活动。 1开展客户回访活动。 2产品质量满意度调查。 3服务满意度调查
建设工程各质量责任主体选用表格建议
建设单位:表B.1~表B.3,表B.4,表B.7,表B.11 工程总承包单位:表B.1~表B.3,表B.4~表B.8,表B.10~表B.11 勘察单位:表B.1~表B.3,表B.5,表B.11 设计单位:表B.1~表B.3,表B.6,表B.11 施工单位:表B.1~表B.3,表B.4,表B.7~表B.8,表B.10~表B.1 监理单位:表B.1~表B.3,表B.4,表B.7,表B.9~表B.11
建设工程全过程质量行为要素表
表B.1质量管理体系要素表 表 B.2 质量管理制度与职责要素表 表 B.3 质量目标与策划要素表 表 B.4 建设前期要素表 表B.5 工程勘察要素表 表 B.6 工程设计要素表 表 B.7 工程采购要素表 表 B.8 工程施工要素表 表 B.9 工程监理要素表 表 B.10 工程调试、试车要素表 表 B.11 服务要素表
表B.1质量管理体系要素表 表B.2 质量管理制度与职责要素表 表B.3 质量目标与策划要素表 表B.4 建设前期要素表 表B.5 工程勘察要素表 表 B.6 工程设计要素表 表B.7 工程采购要素表 表B.8 工程施工要素表 表B.9 工程监理要素表 表 B.10 工程调试、试车要素表 表B.11 服务要素表
表B.1质量管理体系要素表
表B.2质量管理制度与职责要素表
表B.3质量目标与策划要素表
表B.4建设前期要素表序号条文编号主要内容6.1.1建设工程按基本建设程序完成立项、用地建设工程按基本建设程序完成立项、用地许可、规划许可、环评批复、施工许可、规划许可、环评批复、施工许可、图纸审查许可、图纸审查等各项建设许可手续等各项建设许可手续6.1.2建设工程发包单建设工程发包单位,不得迫使承包方以低于成本的价格竞标,不得任意压缩2位,不得迫使承包方以低合理工期于成本的价格竞标,不得任意压缩合理工期。建设单位不得明示或者暗示设建设单位不得明示或者暗示设计单位或者施工单位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3计单位或者施工单位违准,降低建设工程质量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降低建设工程质量6.2.1建设工程应坚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建设工程应坚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开展建设工作,不得边勘4原则开展建设工作,不得察、边设计、边施工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6.2.2建设工程开工前资金准备情况应符合国家、地方相关要求,工建设工程开工前资金准备情况应符合国家、地方相关要求,工程造价合理程造价合理按法定程序,选择具有相应资格(资质)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调66.2.3建设工程的勘察、试、检测、监测等单位,通过合同明确各建设阶段的建设任务设计、施工、调试等各通过合同明确各阶段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明确质量管理的目标、责任以及7建设阶段的程序全部符奖惩条件等合国家规定80各阶段均建立质量保证、质量监督、质量改进的制度和措施9建设总周期合理,与工程建设规模,勘察、设计、施工难度,工程造价等相符102工程勘察周期合理6.2.4建设工程的总建11设周期及各阶段工期应3工程设计周期合理12合理4工程施工工期合理13 试车、试运行周期合理14超大型、超复杂工程的建设总周期及各阶段周期应经过论证确定156.2.5建设过程中不得任意、盲目压缩合理周期压缩建设总周期、勘察周期、设计周期、施工周期的,宜经过论证16不得任意、盲目压缩合理工期17应当依法提供真实、准确、齐全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工程周边环境等资料2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重大质量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并作为工程勘18建设工程开工前察、设计和施工的依据6.2.619应做好风险评估及工程质建设单位应当组织勘察、设计等单位在施工招标文件中列出危大工程清单,量监督等工作要求施工单位在投标时补充完善危大工程清单并明确相应的管理措施20 向相应的政府质量监督机构办理工程质量监督(备案)手续21 重大工程项目宜对勘察、设计阶段工作进行监理6.2.7明确项目档案收22 集、整理、归档、移交等明确项目档案收集、整理、归档、移交等管理要求管理要求· 20·
表B.5工程勘察要素表序号条文编号主要内容7.1.1应按照《岩土工程应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等勘察标准实施勘察工作,包括方案策划、野1勘察规范》等勘察标准实外作业、室内试验及成果分析等施勘察工作,包括方案策划、野外作业、室内试验2及成果分析等。应符合现2应符合现行工程勘察标准与规范的强制性条文要求行工程勘察标准与规范的强制性条文要求项目的意图,各设计阶段(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或施工图设计)要求提交3勘察文件的内容,现场及室内的测试项目以及其他勘察技术要求7.2.1与委托单位签订勘察任务书。勘察任务书内勘察工作所需要的各类资料;适用的国家、行业及地方技术标准;地形图4容应翔实、准确水准点、地质、水文、气象、地震、自然灾害等有关资料5应明确勘察人员执业(职业)资格、经验要求6勘察质量目标、勘察过程控制、勘察成果要求、勘察现场服务等7.2.2工程勘察质量管理7施工过程配合服务及相关配合记录策划应全面、完整0策划工作应在勘察现场工作正式开始前基本完成应形成《工程项目勘察计划》《工程项目勘察质量计划》,针对策划的各项要9求提出具体措施102勘察文件应满足勘察任务书委托要求及合同约定113勘察文件应满足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的要求12 4对勘察文件进行内部及外部审查,应确保勘察成果的真实性、准确性7.2.3完善勘察大纲审勘察文件资料应齐全;勘察、测绘过程的各项记录齐全,记录的内容应翔实,13批程序,并进行必要的专并准确反映勘察、测绘详细过程家评审;勘察工作应在勘察大纲批准后开始工程概述应表述清晰、无遗漏,包括工程项目、地点、类型、规模、荷载、14 拟采用的基础形式等157勘察文件应满足工程设计需求。应根据工程实际及工程周边环境资料,在勘察文件中说明地质条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风险16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不得随意更改,确需更改的,须经相关方审核同意后进行更改17 9。对于工程勘察报告,应向参建的相关使用单位进行技术交底18勘察、测绘的仪器、设备均在检定有效期之内197.2.4勘察、测绘的仪2有勘察、测绘仪器、设备管理台账20器与设备管理完善3保管条件符合仪器、设备技术要求21有勘察过程仪器使用记录及保养记录,出现损坏的有处理记录7.2.5必要时,建设单位需委托实施文物探查等必要时,建设单位委托进行文物探查等特殊勘察工作,确保文物保护等工作22特殊勘察工作,确保文物的落实保护等工作的落实·21.
表B.6工程设计要素表序号条文编号主要内容8.1.1设计文件应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地方政策,设计文件应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地方政策,符合工程建设设计标准与规范1符合工程建设设计标准与的强制性条文要求规范的强制性条文要求2设计成果质量目标、设计岗位质量职责38.2.1设计策划内容应进度计划、设计接口,工程风险识别与控制包含设计成果质量目标、4设计评审、验证、确认质量职责、设计评审、设5计变更、设计现场服务等新技术应用、节能与环保65设计现场服务8.2.2设计依据文件应设计依据文件应齐全,包括项目各项审批文件、设计合同、法律法规、技术7齐全,应包括项目各项审标准、勘察测绘成果资料批文件、设计合同、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勘察测绘成果资料、专项设计8专项设计(或有)、超限设计的专家论证结论意见(或有)、超限设计的专家论证结论意见等设计任务书宜对拟建项目的投资规模、工程内容、经济技术指标、质量要98.2.3:设计任务书宜对求、建设进度(或有)等做出清晰界定10 拟建项目的投资规模、明确表达设计意图、设计功能和要求工程内容、质量要求等做出清晰界定在设计文件中应当注明涉及危大工程的重点部位和环节,提出保障工程周边11环境安全和工程施工安全的意见,必要时进行专项设计及专家评审设计单位(项目)应对设计文件贯彻执行国家、地方及行业有关方针、12政策、规范、规定的情况进行必要说明设计任务书、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文件的编制深度应符合现行13的《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其他类型工程可参考8.2.4对设计文件应组织全面的内部评审,专方案设计及初步设计执行情况应明晰,设计依据应充分,设计内容应完整,14 业定案、综合定案文件标识宜齐全规范15应对采用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方法的适宜性进行评审16应对规划、合同、工程概算的符合性等进行评审176应进行设计方案比选,并对设计成果进行优化18贯彻国家、行业及地方有关方针、政策、标准规范的情况192各阶段设计文件均应体现上一阶段审查、评估、鉴定意见8.2.5根据“适用、经20济、绿色、美观”原则,方案比选及推荐方案依据的可靠性、论据的充分性。重大工程设备与工艺选对初步设计及扩大初步设择应经过评审21计的内容进行内部评审,设计文件编制的深度、完整性应满足任务书要求并形成评审记录22 5采用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方法的适宜性、安全性和可靠性23符合合同、规划、工程概算(限额设计)的要求· 22·
表B.7工程采购要素表
表B.8工程施工要素表
续表B.8序号条文编号主要内容10.2.5施工总承包单位施工物资的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齐全,国家规定强制27应制定施工物资管理制认证、生产许可或需第三方抽检的产品,其认证证书、许可证及检验报告等应度,对物资的进场验收、齐全、有效检验、储存、搬运、使用、保管及不合格品的处4生产仪器、设备应处于完好状态。建立仪器、设备台账;有仪器、设备操作28理等做出规定,并保证制规程,维修保养记录。不合格仪器、设备有退场记录度的落实专业工程师是工序质量的第一责任人,通过对作业班组的技术交底和过程检29 查落实质量控制责任。应随时监控工序质量,避免造成返工2项目经理部应严格落实技术质量例会制度、样板制度、实测实量制度、检查30 验收制度等,严格过程检查10.2.6建设工程的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以工序质量关键工序、特殊过程的质量监督检查应形成记录,上道工序验收合格后方可31控制为核心,建立工序质进人下道工序施工量管控制度32 4专业分包工程施工质量应由其质检员、技术负责人签字认可形成检查记录,报施工总承包单位检查33 5施工单位应制定质量事故报告处理流程和相应的管理制度,发生质量事故后依法、依规按流程报告和处理,不得谎报、满报34隐蔽工程验收前,被隐蔽工程所涉及的试验、检测应全部完成且自检合格检验批应严格按已批准的施工方案或单独批准的检验批划分及验收计划进行验收。检验批的主控项目必须全部合格;一般项目采用计数抽检时,合格点率10.2.7施工单位应以有应符合有关专业验收标准、规范规定效的设计文件及现行的国家、地方或行业标准、规分项工程验收应在该分项工程所包含的全部检验批验收合格后进行。全部功36范为依据对隐蔽工程、检能性试验、检测记录齐全,其结果均应满足设计要求及标准、规范规定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单位工4分部(子分部)工程验收应在该分部(子分部)工程所包含的全部分项工程37程等分别进行过程质量验验收合格后进行。全部功能性试验、检测记录齐全,结果均应满足设计要求及收。验收后应形成记录,标准、规范规定明确验收结论,并由参加验收人员签字确认5单位(子单位)工程验收应在全部分部工程验收合格后,由建设单位的项目负责人组织,总监理工程师、勘察单位项目负责人、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施38工总承包单位以及专业分包的技术、质量负责人、项目经理及有关人员参加;必要时,质量监督单位人员可参加,其结果均应满足设计要求及标准、规范规定原设计图及变更资料、计算模型及计算书、深化设计三维模型、深化施工图39 纸等40结构及节点计算模型、计算书;材质与规格尺寸10.2.8深化设计宜采用41自审、互审、专业审核的连接节点的正确性及合理性三级审核制度;项目设计42 人负责自审,项目设计人4与原设计的一一对应关系之间进行互审,专业审核43 人员负责专业审核5设计变更资料的处理44图纸的完整性、合法性45深化设计经建设单位(原设计单位)认可批准后实施·26.
表B.9工程监理要素表
续表B.9序号条文编号主要内容11.2.1监理规划应明确工作范围、目标、内容、监理规划应明确工作范围、目标、内容、依据、机构组织形式、人员配备计3依据、机构组织形式、人员配备计划、岗位职责、划、岗位职责、工作程序、方法及措施工作程序、方法及措施4项目总监、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具备相应的执业(职业)资格52监理人员应熟悉工程设计文件,总监理工程师应参加图纸会审、设计交底会议、第一次工地会议项目监理机构应审查施工单位报审的施工组织设计,确认符合要求后,应由6总监理工程师签认后报建设单位11.2.2应做好开工准备项目监理机构应审查施工单位现场的质量管理组织机构、管理制度,专职管7工作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上岗资格和人员数量项目监理机构应检查施工单位提交外委试验室的资质证明文件,包括试验室8所开展的试验、检测项目、主要仪器、设备;法定计量部门对计量器具的标定证明文件;试验检测人员上岗资质证明;试验室管理制度等96总监理工程师应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施工单位报送的工程开工报审表及相关资料,具备条件时,报建设单位批准后,签发开工令10审查、批准施工方案112专业监理工程师应检查、复核施工单位报送的施工控制测量成果及保护措施,并签署意见12 3参加设备开箱检验,参加进场材料、设备、构配件等检查验收,并按相关规定进行见证取样或平行检验通过审核文件、现场巡视、旁站、见证取样或平行检验、验收等方式监督施13工过程质量,发现质量问题,提出监理处置意见11.2.3应做好施工过程14 对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应及时向施工单位发出监理通知,并根据监理通知质量检查与纠正工作回复单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提出复查意见15 6组织、参加质量专题或专家会议,参与研究解决发生的质量问题16处理工程洽商,监督施工单位按设计变更与工程洽商进行施工178当施工单位未执行监理质量工作指令,且拒不整改时,应当书面报告建设单位或有关部门9应编制监理月报、阶段监理工作总结、专题报告,定期向建设单位报告质量18工作19 确认隐蔽工程施工质量20 2确认安全、功能性检验全部合格21确认工程项目检验批、分项工程质量符合验收标准11.2.4应做好施工质量22 组织分部、分项工程验收及相关检验批的质量验收的验收工作23 5组织单位工程峻工预验收,参加单位工程验收24 6编制工程质量评估报告25 审查施工单位编制的单位工程峻工验收资料· 28·
表B.10工程调试、试车要素表
表B.11服务要素表
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于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用“可”。 2本标准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应执行..·标准”或“应符合的要 求(规定)”。非必须按所指定的标准或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可参考……”。
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于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用“可”。 2本标准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应执行..·标准”或“应符合.的要 求(规定)”。非必须按所指定的标准或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可参考….”
1《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 2《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 3《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190 4《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19001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T50319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
下条说明本导则的编制目
各方质量责任主体,主要指参加工程建设的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 位,即五方责任主体。 1.0.2本条说明本导则的主要编制依据。
各方质量责任主体,主要指参加工程建设的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 立,即五方责任主体。
1.0.2本条说明本导则的主要编制依据
2.0.1本条明确了本导则以工程项目为工作对象, 各方质量责任主体均可使用本导则进行建设工程质量行为管理 2.0.2本条说明合规合法是开展工程建设的前提条件。 2.0.3本条说明控制项是质量行为管理的底线要求。
人防标准规范范本2.0.1本条明确了本导则以工程项目为工
3.1.1本条说明了项目经理部质量管理体系的执行依据、企业义务及项目经理部责任。 项目经理部指建设、勘察、设计、施工总承包、施工专业分包、监理、监测、调试等单位的项目 部和项目管理团队。 各方质量责任主体项目经理部均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保证体系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建设工 程项目法人单位或工程总承包(EPC)企业通过与各方质量责任主体签订合同,使其质量管理体系覆盖 工程建设全过程的各环节和各专业。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将全部分包单位纳入统一的项目质量管理体系, 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应支持施工总承包单位对所有分包单位统一管理
3.2.1本条明确项目经理部质量管理体系核心为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指各方项目部和项目管理团 队负责人。 3.2.2本条要求项目经理部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包括各部门及人员的质量职责分工,质量管理要素、 任务及流程。
队负责人。 3.2.2本条要求项目经理部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包括各部门及人员的质量职责分工,质量管理要素 任务及流程。 项目质量保证体系是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子体系。 3.2.3本条要求项目经理部应建立以项目质量总监为核心的质量监督体系,说明对质量监督机构及人 员的要求,明确项目质量总监的监督责任,并要求保证质量监督管理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项目质量监督体系是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子体系。 3.2.4本条要求项目质量管理体系覆盖全员、全过程、全要素,全员包括项目全部参与方,并说明对 全过程、全要素质量工作的要求。 3.2.5本条说明质量管理体系阶段性运行评价的频次及内容要求。如有重大变化(法规、标准规范 作业环境),应及时更新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3.2.6本条要求开展项目人员质量管理培训教育,并保存记录,包括项目管理人员及现场作业人员 其中项目管理人员包括项目主要负责人,工程、技术、质量管理及质量监督等人员。 3.2.7本条要求对分供方进行质量管理并保存记录,包括分供方人员操作资质(格)检查记录,确定
粮油标准持证上岗。本导则中分供方包括分包方。
3.2.8本条主要说明质量检查、评价奖惩、问题处理及持续改进要求。
工程质量管理实行“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DCA)循环工作方法,不断改进质量过程控 开展质量风险评估及管理,收集分析质量数据,制定控制措施,逐步消除或减少质量风险源, 险管理水平,不断改进产品质量
....- 质量标准
- 相关专题: 建设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