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JT 389-2016 组装式桁架模板支撑应用技术规程.pdf

  • JGJT 389-2016  组装式桁架模板支撑应用技术规程.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22.6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2-01-11
  • 发 布 人: tina0614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2.1.2组装式水平桁架

    由水平桁架单元通过螺栓组装而成的不同跨度的架,简利 水平桁架。

    2.1.4组装式竖向桁架assembledverticaltruss

    由不同类型的竖向桁架单元按一定顺序承插暖通空调设计、计算,并使用定型 杆水平承插连接而成的竖向支架,简称竖向桁架。

    由竖向架及其上部承插连接的扣件式钢管架体组合而成的 竖向支架。

    竖向桁架间纵向连接的交叉斜杆。

    2.1.7连接托撑connection

    连接托撑connectionforkhead

    承插于落地立杆或多跨楼板模板中间竖向支撑顶端:与水平 行架端部螺栓连接的可调节尺寸的杆件

    2.1.8顶部托撑top forkhead

    承插于竖向架混合支撑顶端,承托水平桁架端杆的可调书 尺寸的杆件

    1.9桁架基本跨度basicspano

    组装式水平架端部节点板间的距离。

    2.2.1荷载、荷载效应

    W. 竖向桁架立杆的截面模量; k竖向桁架混合支撑横向排数; 一长细比。

    2.2.4计算系数及其他

    W. 竖向桁架立杆的截面模量; k一竖向桁架混合支撑横向排数; 入一长细比。 算系数及其他 螺栓受力不均匀系数; m 参与组合的永久荷载数; n 参与组合的可变荷载数; 挡风系数; 稳定系数; Yo 结构重要性系数; ? 系数; 立杆计算长度系数;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风荷载体型系数; Ast 迎风面桁架体型系数; μstw 竖向桁架混合支撑的整体体型系数; YG 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 YQ 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 山 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

    儿X 其构配件的材质与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用组装式桁架 及支撑》JG/T476的规定,选用规格应符合本规程附录A的 要求。 3.0.2水平桁架中所使用的螺栓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六角头 螺栓》GB/T5782的规定,其机械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GB/T3098.1的规定, 螺栓的等级不应低于5.6级,其规格应采用M12。 3.0.3水平桁架的组装、竖向支撑点的设置及作用于水平桁架 上弦的永久荷载标准值应符合本规程附录B的规定。 3.0.4竖向架混合支撑搭设应根据工程实际,宜按本规程附 录C规定选用。 3.0.5组装式桁架模板支撑地基或楼板应满足安全承载要求。 3.0.6组装式桁架模板支撑的构造设计,应能保证结构体系的 稳定。 3.0.7由竖向桁架混合支撑承托的混凝土梁截面高度不应大于 1000mm,宽度不应大于500mm。 3.0.8水平桁架单跨基本跨度不应大于5.0m,竖向桁架混合支 撑底端至水平桁架上弦杆中心线距离不应大于5.8m。 3.0.9组装式架模板支撑中的扣件式钢管支撑应符合现行行 业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的 规定。 3.0.10组装式桁架模板支撑在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编制专项

    4.1.1作用于组装式桁架模板支撑的荷载可分为永久宿 变荷载

    4.1.2永久荷载应包括下列内容:

    1 组装式架模板支撑、模板系统自重G; 2 新浇筑混凝土自重G2; 3 钢筋自重G3。 4.1.3 可变荷载应包括下列内容: 施工荷载Q1; 2 附加水平荷载Q2; 风荷载Q3。

    4.2荷载标准值与荷载分项系数

    4.2.1永久荷载标准值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模板系统应按材料自重取值; 2组装式桁架模板支撑应按材料、构配件自重取值; 3新浇筑混凝土应根据混凝土实际重力密度取值,普通混 凝土可取24kN/m; 4钢筋自重标准值应根据设计施工图确定;一般梁板结构, 楼板的钢筋自重标准值可取1.1kN/m3,梁的钢筋自重标准值可 取1.5kN/m。 4.2.2施工荷载标准值应根据工程实际确定,且不应小于 2.5kN/m

    竖向永久荷载标准值的2%取值,并沿水平方向作用在竖向桁架

    4.2.4作用于组装式桁架模板支撑上的风荷载标准值应按下式 计算:

    Wk =μlz μs wa

    式中:k 风荷载标准值(kN/m); 0 基本风压值(kN/m),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 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取重现期为n10 所对应的风压值; 从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 荷载规范》GB50009规定取用; 从 风荷载体型系数,取1.2。 4.2.5组装式桁架模板支撑(图4.2.5)风荷载体型系数s的 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图4.2.5组装式桁架模板支撑风荷载整体体型系数

    垂直于风荷载方向的模板的体型系数应取1.3: 竖向桁架混合支撑的体型系数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Ustw=μst st = pus

    表 4. 2. 5n系数

    行架混合支撑宽度(mm);lb为竖向桁架混合支

    表4.2.6荷载分项系数

    4.3.1组装式析架模板支撑设计时,根据正常搭设和使用过程

    4.3.1组装式桁架模板支撑设计时,根据正常搭设和使用过程 中可能同时出现的载 应按承裁能力极限状太和正觉伟田极限

    中可能同时出现的荷载,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 状态分别进行荷载组合,并应取各自最不利的荷载组合进行 设计。 4.3.2对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应采用荷载基本组合的效应设计 值,基本组合的荷载参与项应符合表 4.3.2的规定。

    4.3.2对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应采用荷载基本组合的效应设计 值,基本组合的荷载参与项应符合表4.3.2的规定。

    4.3.2对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应采用荷载基本组合的效应设计

    表4.3.2基本组合的荷载参与项

    中的“十”仅表示各项荷载参与组合,面不表

    4.3.3组装式桁架模板支撑的荷载基本组合的效应设计

    3组装式桁架模板支撑的荷载基本组合的效应设计值Sd, 下列荷载组合值中取用最不利的效应设计值确定: 1由可变荷载控制的效应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

    2 由永久荷载控制的效应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

    S = c,Sc,k +,,SQ,k

    4.3.4对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应采用荷载的标准组合效应设计 值,标准组合的荷载参与项应符合表4.3.4的要求,

    4.3.4对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应采用荷载的标准组合效应设计

    表4.3.4标准组合的荷载参与项

    注:表中的“十”仅表示各项荷载参与组合,而不表示代数相加

    4.3.5组装式桁架模板支撑的荷载标准组合的效应设计值, 按下式计算:

    5.1.1组装式桁架模板支撑结构设计应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 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以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进行计算。 5.1.2组装式桁架模板支撑结构及构件承载力应符合下式要求:

    5.1.1组装式架模板支撑结构设计应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

    5.1.3组装式桁架模板支撑的设计验算应包括下列内容: 1水平桁架承载力、挠度验算; 2拼装节点承载力验算; 3竖向桁架混合支撑稳定承载力验算; 4抗倾覆验算; 5地基或混凝土楼面承载力验算。 5.1.4组装式桁架模板支撑构件强度应按构件的净截面计算, 稳定承载力应按构件的毛截面计算。 5.1.5水平桁架压杆的计算长度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弦杆在水平架平面内的计算长度取节点间距离,平面 外的计算长度取侧向支撑点间距离; 2腹杆的计算长度取节点间距离。 5.1.6 水平桁架应按下列规定验算承载力: 上弦杆应按压弯构件进行稳定承载力验算; 2 腹杆应按轴心受力构件进行强度和稳定承载力验算: 3下弦杆应按轴心受拉构件进行强度验算; 4 拼装节点应进行连接强度验算。

    其中弯矩计算可仅考虑风荷载作用,由风荷载产生的弯矩标准值 应按本规程第5.3.4条规定计算。

    5.1.8钢材的强度设计值与弹性模量应按表5.1.8的规定取值。

    钢材的强度设计值与弹性模量(N/mm

    5.1.9螺栓连接的强度设计值应符合表5.1.9的规定

    5.1.9螺栓连接的强度设计值应符合表5.1.9的规定。

    5.1.10组装式桁架模板支撑中模板系统的设计计算应符合国家 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5.2.1单榻水平桁架(图5.2.1)杆件内力标准值应按组装工 况通过结构计算确定,当采用本规程附录A的水平桁架,也可 按下列公式计算:

    永久荷载作用下杆件内力标准值

    1永久荷载作用下杆件内力标准值

    图5.2.1水平桁架荷载简图

    图5.2.1水平桁架荷载简图

    一桁架基本跨度;α一桁架端部两支撑立杆间

    L一桁架基本跨度;α一桁架端部两支撑立杆间的距离

    2可变荷载作用下杆件内力标准值

    NGk=kGl+kiq VGk=kG2+k2q Mck = kc3 + k3ql

    NQk = kiq VQk = k2q Mok = k3q

    5.2.2水平桁架受拉杆件的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5.2.3水平架受压杆件的稳定承载力应按下式计算:

    分别为水平桁架杆件在永久荷载作用 下产生的轴力、剪力、弯矩标准值; 分别为水平架杆件在可变荷载作用 下产生的轴力、剪力、弯矩标准值; 分别为水平桁架自重产生的各杆件轴 力、剪力、弯矩标准值,取值应分别 符合本规程附录D表D.0.1、表 D.0.2、表D.0.3的规定; 分别为在水平桁架上弦单位均布荷载 作用下产生的各杆件轴力、剪力、弯 矩标准值,取值应分别符合本规程附 录D表D.0.4、表D.0.5、表D.0.6 的规定; 作用在水平桁架上弦的均布荷载标准 值(q)与单位线荷载之比,单位线 荷载按1.0kN/m取值。 的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应根据受压构件的长细 比入按本规程附录E取值,其中入二lo/i;

    式中:M一作用于桁架上弦杆的最大弯矩设计值(N·mm); W一一上弦杆毛截面模量(mm3)。 5.2.5水平桁架下弦杆拼接节点单个螺栓受拉承载力设计值应 按下列公式计算:

    5.2.6组装式水平桁架上弦杆拼接节点单个螺栓受剪承载力设 计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5.2.6组装式水平桁架上弦杆拼接节点单个螺栓受剪承

    计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5.2.7组装式架端部拼接节点螺栓同时承受剪力和轴向拉力 其承载力应按下式计算:

    其承载力应按下式计算

    .2.8水平桁架最大挠度应满足下

    水平桁架最大挠度应满足下式要求:

    UG.max + Umaxq ≤ af. lim

    式中: UG,max 水平桁架自重作用下最大挠度值(mm),按本 规程附录F表F.0.1的规定取值; Umax 单位均布永久荷载作用下水平桁架最大挠度值 (mm),按本规程附录F表F.0.2的规定取值; af,lim 水平桁架挠度限值(mm),按本规程第5.2.9 条的规定取值。

    (mm),按本规程附录F表F.0.2的规定取值; af.lim 水平桁架挠度限值(mm),按本规程第5.2.9 条的规定取值。 5.2.9水平桁架度限值应根据结构工程要求确定,并宜符合 下列规定: 1对结构表面外露的工程,其挠度限值宜取水平桁架基本 跨度的1/400; 2对结构表面隐蔽的工程,其挠度限值宜取水平桁架基本 跨度的1/250。

    1对结构表面外露的工程,其挠度限值宜取水平桁架基本 跨度的1/400; 2对结构表面隐蔽的工程,其挠度限值宜取水平桁架基本 跨度的1/250。

    5.3竖向桁架混合支撑

    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不组合风荷载时,应按下式计算:

    2组合风荷载时,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由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

    N = YG, ZNG,k + YQ, NQ,k + YQ, 4e, NQk +wysw Nw!

    由永久荷载控制的组合:

    暖通空调施工组织设计N = c, Neck + YQ, NQqk + , N

    式中: NG,k 分别为由组装式桁架模板支撑及模板系统自重、 新浇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产生的立杆轴向力标 准值(N); NQk 一 由施工荷载产生的立杆轴向力标准值(N); 由附加水平荷载产生的立杆轴向力标准值(N), 单位附加水平荷载产生的立杆轴向力标准值应按 本规程附录G规定取值; Nwk 由风荷载产生的立杆最大轴向力标准值(N), 应按本规程公式(5.3.3)计算。 5.3.2竖向桁架、落地立杆、托梁桁架立杆稳定承载力计算应 符合下列规定: 1竖向架的稳定承载力按下列公式计算: 当室内或无风工况时:

    5.3.2竖向桁架、落地立杆、托梁架立杆稳定承载力计算应 符合下列规定: 1竖向架的稳定承载力按下列公式计算: 当室内或无风工况时:

    从 竖向桁架立杆计算长度系数,应按本规程附录H 取值; 参与组装的最大竖向桁架构件高度(mm),其中I 型时为1750mm,Ⅱ型时为1450mm; I一一竖向桁架立杆换算截面惯性矩(mm4),其中I型 为2.706×10mm*,Ⅱ型为2.573×10mm*。 2落地立杆、托梁桁架立杆的稳定承载力按下列公式计算 当室内或无风工况时:

    从 竖向桁架立杆计算长度系数,应按本规程附录 取值; ho 参与组装的最大竖向桁架构件高度(mm),其中 型时为1750mm,Ⅱ型时为1450mm; I一一竖向桁架立杆换算截面惯性矩(mm4)暖通空调管理,其中I型 为2.706×105mm*,Ⅱ型为2.573×105mm4 2落地立杆、托梁桁架立杆的稳定承载力按下列公式计算 当室内或无风工况时:

    5.3.3风荷载作用于组装式桁架模板支撑结构(图5.3.3

    Fwfk+Fwmi(2+ m Fwlk = Whilb Fumi = Wnkhmil l

    ....
  • 相关专题: 模板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