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4-2010.pdf

  • 《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4-2010.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6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2-01-20
  • 发 布 人: tina0614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5法兰、螺纹等连接处的密封材料,应选用金属石墨垫、聚

    氟乙烯带、氯丁橡胶密封液或甘油一氧化铝;与制冷剂氨接触的管 路附件,不得使用铜和铜合金材料;与制冷剂接触的铝密封垫片应 使用纯度高的铝材; 6管道的法兰、焊缝和管路附件等不应理于墙内或不便检修 的地方;排气管穿过墙壁处应加保护套管,排气管与套管的间隙宣 为10mm。管道绝热保温的材料和绝热层的厚度应符合设计的规 定;与支架和设备相接触处,应垫上与绝热层厚度相同的垫木或绝 热材料。

    2.1.6阀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制冷设备及管路的阀门,均应经单独压力试验和严密性试 验合格后,再正式装至其规定的位置上;试验压力应为公称压力的 1.5倍,保压5min应无泄漏;常温严密性试验,应在最大工作压力 下关闭、开启3次以上,在关闭和开启状态下应分别停留1min,其 填料各密封处应无泄漏现象; 2阀门进、出介质的方向,严禁装错;阀门装设的位置应便于 操作、调整和检修; 3电磁阀、热力膨胀阀、升降式止回阀、自力式温度调节阀林业标准, 等阀以及感温包的安装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热力膨胀阀 的安装位置宜靠近蒸发器

    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调整和试验;其动作正确无误后,再安 定的位置上。

    2.2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和压缩机组

    1气缸盖、吸排气阀及曲轴箱盖等应拆下检查,其内部的清 洁及固定情况应良好;气缸内壁面应加少量冷冻机油;盘动压缩机 数转,各运动部件应转动灵活、无过紧和卡阻现象: 2加入曲轴箱冷冻机油的规格及油面高度:应符合随机技术 文件的规定; 3冷却水系统供水应畅通; 4安全阀应经校验、整定,其动作应灵敏、可靠; 5压力、温度、压差等继电器的整定值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 的规定; 6控制系统、报警及停机连锁机构应经调试,其动作应灵敏、 正确、可靠; 7点动电动机应进行检查,其转向应正确; 8润滑系统的油压和曲轴箱中压力的差值不应低于 0.1MPa。

    2.2.2压缩机和压缩机组的空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

    1应拆去气缸盖和吸、排气阀组,并应固定气缸套; 2应启动压缩机并运转10min,停车后检查各部位的润滑和 温升,无异常后应继续运转1h; 3运转应平稳、无异常声响和剧烈振动; 4 主轴承外侧面和轴封外侧面的温度应正常; 5 油泵供油应正常; 6 氨压缩机的油封和油管的接头处,不应有油滴漏现象; 7,停车后应检查气缸内壁面,应无异常磨损。 2.2.3 开启式压缩机的空气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 1吸、排气阀组安装固定后,应调整活塞的止点间隙,并应符 合随机技术文作的规定:

    2压缩机的吸气口应加装空气滤清器; 3在高压级和低压级排气压力均为0.3MPa时,试验时间不 应少于1h; 4油压调节阀的操作应灵活,调节的油压宜高于吸气压力 0.15MPa~0.3MPa; 能量调节装置的操作应灵活、正确; 6当环境温度为43℃、冷却水温度为33℃时,压缩机曲轴箱 中润滑油的温度不应高于70℃; 7气缸套的冷却水进口水温不应高于35℃,出口水温不应 高于45℃; 8运转时,应平稳、无异常声响和振动; 9吸、排气阀的阀片跳动声响应正常; 10各连接部位、轴封、填料、气缸盖和阀件应无漏气、漏油 漏水现象; 11空气负荷试运转后,应拆洗空气滤清器和油过滤器,并应 更换润滑油。

    中润滑油的温度不应高于70℃; 7气缸套的冷却水进口水温不应高于35℃,出口水温不应 高于45℃; 8运转时,应平稳、无异常声响和振动; 9吸、排气阀的阀片跳动声响应正常; 10各连接部位、轴封、填料、气缸盖和阀件应无漏气、漏油、 漏水现象; 11空气负荷试运转后,应拆洗空气滤清器和油过滤器,并应 更换润滑油。 2.2.4空气负荷试运转合格后,应用0.5MPa~0.6MPa的干燥 压缩空气或氮气,对压缩机和压缩机组按顺序反复吹扫,直室排污 口处的靶上无污物, 2.2.5压缩机和压缩机组的抽真空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关闭吸、排气截止阀,并应开启放气通孔,开动压缩机进

    压缩空气或氮气,对压缩机和压缩机组按顺序反复吹扫,直至排污 口处的靶上无污物

    1应关闭吸、排气截止阀,并应开启放气通孔,开动压缩 抽真空; 2压缩机的低压级应将曲轴箱抽真空至15kPa,压缩机的 级应将高压吸气腔压力抽真空至15kPa。

    2.2.6压缩机和压缩机组密封性试验应将1.0MPa的轰

    空气充入压缩机中,在24h内其压力降不应天于试验压大 6。使用氮气和氟利昂混合气体检查密封性时,氟利昂在混合 分压力不应少于0.3MPa。

    统充灌少量制冷剂,且应将系统内压力升至0.1MPa~0.2MPa后 进行检查,系统应无泄漏现象。

    1制冷剂的规格、品种和性能应符合设计的要求; 2系统应抽真空,真空度应达到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应将 制冷剂钢瓶内的制冷剂经干燥过滤器干燥过滤后,由系统注液阀 充灌系统;在充灌过程中,应按规定向冷凝器供冷却水或蒸发器供 载冷剂; 3系统压力升至0.1MPa~0.2MPa时,应全面检查无异常 后,继续充灌制冷剂; 4系统压力与钢瓶的压力相同时,可开动压缩机; 5充灌制冷剂的总量,应符合设计或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 2.2.9压缩机和压缩机组的负荷试运转,应在系统充灌制冷剂后 进行。负荷试运转除应符合本规范第2.2.3条第4款~第10款 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启动压缩机前,应按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将曲轴箱中的润 滑油加热; 2运转中开启式机组润滑油的温度不应高于70℃;半封闭 式机组不应高于80℃: 3最高排气温度不应高于表 2. 2. 9 的规定;

    表2.2.9压缩机的最高排气温度

    注:机组安装场地的最高温度38℃

    1脱开联轴器,单独检查电动机的转向应符合压缩机要求; 连接联轴器,其找正充许偏差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 2盘动压缩机应无阻滞、卡阻等现象; 3应向油分离器、贮油器或油冷却器中加注冷冻机油,油的 规格及油面高度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 4油泵的转向应正确;油压宜调节至0.15MPa~0.3MPa; 应调节四通阀至增、减负荷位置;滑阀的移动应正确、灵敏,并应将 骨阀调至最小负荷位置; 5各保护继电器、安全装置的整定值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 规定,其动作应灵敏、可靠; 6机组能量调节装置应灵活、可靠; 7机组的安全阀门应动作灵敏、不漏气、安全可靠。 2.3.2开启式机组在组装完毕经空负荷和空气负荷试运转后,其 次扫、抽真空试验、密封性试验、系统检漏和充灌制冷剂,应符合本 规范第2.2.4条~第2.2.8条规定。 2.3.3压缩机组的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按要求供给冷却介质; 2机器启动时,油温不应低于25℃; 3启动运转的程序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 4调节油压宜大于排气压力0.15MPa~0.3MPa;精滤油器 前后压差不应高于0.1MPa; 5冷却水温度不应高于32℃。采用R22、R717制冷剂的压 缩机的排气温度不应高于105℃,冷却后的油温宜为30℃~65℃; ·6吸气压力不宜低于0.05MPa,排气压力不应高于 1.6MPa; 7运转中应无异常声响和振动,压缩机轴承体处的温升应

    8机组密封应良好,不得渗漏制冷剂;氨制冷机组运行 轴封处的渗油量不应大于3mL/h

    2.4.1机组试运转前,应符合下列要求: 1冲洗润滑系统,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 2加入油箱的冷冻机油的规格及油面高度,应符合随机技术 文件的规定; 3抽气回收装置中压缩机的油位应正常,转向应正确,运转 应无异常现象; 4各保护继电器的整定值应整定正确; 5导向叶片实际开度和仪表指示值,应按随机技术文件的规 定调整一致。

    1压缩机吸气口的导向叶片应关闭,浮球室盖板和蒸发器上 的视孔法兰应拆除,吸、排气口应与大气相通; 2冷却水的水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循环冷却水处 理设计规范》GB50050的有关规定; 3启动油泵及调节润滑系统,其供油应正常; :4点动电动机应进行检查,其转向应正确,转动应无阻滞现 象; ·5启动压缩机,当机组的电机为通水冷却时,其连续运转时 间不应小于0.5h;当机组的电机为通氟冷却时,其连续运转时间 不应大于10min;同时应检查油温、油压和轴承部位的温升,机器 的声响和振动均应正常; 6导向叶片的开度应进行调节试验:导向叶片的启闭应灵 活、可靠;当导向叶片开度大于40%时,试验运转时间宜缩短。 2.4.3制冷机组经空负荷和空气负荷试运转后,其吹扫、抽真空

    2.4.3制冷机组经空负荷和空气负荷试运转后,其吹

    试验、密封性试验、系统检漏和充灌制冷剂应符合本规范第2.2.4 条~第2.2.8条的规定。用卤素仪进行检查时,泄漏率不应大于 14g/a

    试验、密封性试验、系统检漏和充灌制冷剂应符合本规范第2.2.4 条~第2.2.8条的规定。用卤素仪进行检查时,泄漏率不应大于 14g/a。 2.4.4 机组的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接通油箱电加热器:应将油加热至50℃~55℃; 2 冷却水的水质,应符合本规范第2.4.2条第2款的规定; 3 载冷剂的规格、品种和性能,应符合设计的要求; 4 应启动油泵、调节润滑系统:其供油应正常; 应按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启动抽气回收装置,并应排除系 统中的空气; 6启动压缩机应逐步开启导向叶片,并应快速通过喘振区; 7 机组的声响、振动和轴承部位的温升应正常;当机器发生 瑞振时,应立即采取消除故障或停机的措施; 8油箱的油温宜为50℃~65℃,油冷却器出口的油温宜为 35℃~55℃; 9能量调节机构的工作应正常; 10机组载冷剂出口处的温度及流量,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 的规定。

    2.5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

    2.5.1真空泵安装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抽气连接管应采用真空胶管,并宜缩短设备与真空泵间的 管长; 2真空泵用油的规格及加油量,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 定; 3真空泵应进行抽气性能的检验;在泵的吸入管上应装真空 度测量仪,并应关闭真空泵与制冷系统连接的阀门,启动真空泵, 将压力抽至0.0133kPa后,应停泵观察真空度测量仪,真空度测 量仪应无泄漏显示。

    2.5.2 系统气密性试验的气体应采用净的空气或氮气。试验

    2.5.3系统抽真空试验应在气密性试验合格后进行,试

    压缩机吸、排气截止阀关闭,启动真空泵将系统内绝对压力 0.0665kPa后,关闭真空泵上的抽气阀门,其24h后压力的 不应大于0.0266kPa

    2.5.4系统气密性试验和抽真空试验后,应用0.5MPa~ 0.6MPa的干燥压缩空气或氮气按顺序反复吹扫,并应直至排污口 处的标靶上无污物

    2.5.5制冷系统的加液,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按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配制漠化锂溶液;配制后,溶液 应在容器中进行沉淀,并应保持洁净,不得有油类物质或其他杂物 混人; 2应后动真空泵,并应将系统抽真空至0.0665kPa绝对压 力以下;当系统内部冲洗后有残留水分时,可将系统抽至环境温度 相对应的水蒸气饱和压力,其压力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 3加液连接管应采用真空胶管,连接管的一端应与规定的阀 门莲接,接头密封应良好;管的另一端应插入加液桶中,直应浸没 在溶液中,与桶底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4开启加液阀门,应将溶液注系统;漠化锂溶液的加入量 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加液过程中,应防止将空气带人系 统。

    1应向冷却水系统和冷水系统供水,当冷却水温度低于 20℃时,应调节阀门减少冷却水供水量; 2)启动发生器泵、吸收器泵,应使溶液循环;

    3应慢慢开启蒸汽或热水阀门,向发生器供蒸汽或热水;对 以蒸汽为热源的机组,应在较低的蒸汽压力状态下运转, 无异常现象后,再逐渐提高蒸汽压力至随机技术文件的 规定值; 4)当蒸发器冷剂水液囊具有足够的积水后,应启动蒸发器 泵,并调节制冷机,且应使其正常运转; 5)启动运转过程中,应启动真空泵,抽除系统内的残余空气 或初期运转产生的不凝性气体。 2运转中应做好检查与实测记录,检查项自应符合下列要 求; 1)稀溶液、浓溶液和混合溶液的浓度、温度,冷却水、冷媒水 的水量和进、出口温度差,加热蒸汽的压力、温度和凝结 水的温度、流量或热水的温度及流量,均应符合随机技术 文件的规定; 2)混有溴化锂的冷剂水的比重不应大于1.04; 3)系统应保持规定的真空度; 4)屏蔽泵的工作应稳定,并无阻塞、过热、异常声响等现象: 5)各安全保护继电器的动作应灵敏、正确,仪表的指示应准 确。

    2.6.1组合冷库的制冷系统设备的安装,应符合本规范第2.1节~ 第2.5节的有关规定。 2.6.2组合冷库的库体安装前,应检查金属库板,金属库板表面 应平整、无翘曲、无明显的划碰伤和凹凸不平等现象;其板芯泡沫 塑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和填充量,应符合设计规定。

    2库板接缝处密封材料应符合设计规定;现场配制的发泡 剂,其配合比应符合密封的要求; 3总装后,库体外观应无明显缺陷;库门应开闭灵活、无变 形、密封良好,并应装带有安全脱扣的门锁; 4库体表面涂层应色泽均匀、光滑平整、无明显划痕和擦伤 与金属板结合应牢固,且应无锈蚀和剥落现象。 2.6.4气调冷库的气调系统设备安装,除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 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气调设备、管道及控制阀门应排列整齐,安装牢固; 2管道及阀门的接头和密封处,不应有漏气、滴水等现象;气 调管道长度不应超过100m。各管道挠度不应天于1/350;管道上 不应有下垂的U形弯管;管道应坡向气调间内;管道与气调机的 连接处应米用软管连接; 3燃烧降氧的设备应设断水报警装置;燃气、燃料应置于气 调设备间外,且应符合有关防火安全规定。 2.6.5气调冷库在库体安装后,应进行库体气密性试验,库体气 密性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将库门打开,库内外空气应充分交换,库门打并时间不应 小于24h; 2应堵塞所有与库外相通的孔洞,并应用密封胶密封; 3应关闭气密门,气密门密封应良好; 4应启动鼓风机,并应待库内压力达到100Pa后停机,同时 应开始计时; 5库内压力值应每隔1min记录一次,读数应准确到5Pa; 当试验至10min时,库内剩余压力不应小于50Pa 7 应绘制库内压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2.6.6气调冷库在库体气密性试验后应进行气调试验,气调试验 应符合下列要求: 1气调系统的管线及阀门应畅通,非气调间阀门应关严;

    2应启动气调设备,并应记录气调试验开始的时间; 3试验开始后,库内氧气、二氧化碳的含量应每隔1h记录一 次,其采用分析仪表的精度不应低于0.1%; 4当库内氧气含量达到(3土0.5)%、二氧化碳含量达到(5土 0.5)%后,应关闭气调设备,并应记录试验结束的时间,其气调试 验的试验时间不应大于表2.6.6的规定;

    表2.6.6气调试验的试验时间

    5应绘制库内气体含量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2.6.7组合冷库的空库降温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试验环境应避免日光直射,场地周围应无各种热流影响 环境温度波动不应超过4℃: 2应关闭库体和库内的照明灯,库内应用电加热器预热;当 库内温度达到32℃时,应稳定1h后进行测试; 3应保持库内温度为(32士1)℃,并应测定其电加热器输人 的热量,同时应保持该输入热量: 4在测试时间内,输入热量的波动值不应大于1%; 5 应启动制冷机对冷库进行降温,并应记录降温起始时间; 6 地坪表层为混凝七的大、中型组合冷库的空库降温试验 在降至1℃~3℃时,应对地坪与库板结合处、地坪面等处进行检 查,无异常变化后应将库温逐步降至设计温度;高温库、气调库可 直接降至设计温度,并应保持24h; 7地坪表层为非混凝土的小型组合冷库的空库降温试验,可 将库温直接降至设计温度; 8库温降至设计温度后,库体外表面应无结露、结霜等现象; 9空库降温开始后,应记录库内初始温度,开始30min内应 每隔5min记录一次,30min后应每隔10min记录一次;

    10当测试过程中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应每隔30min修正 一次向库内输入的热量,热量修正值应按下式计算:

    表2.6.7组合冷库的空库隆温时间(h)

    13 应用同时间内库内各测点的平均值绘制降温试验曲 线。 2.6.8 组合冷库的库温分类,应根据库温按表2.6.8的规定确 定。

    表2.6.8组合冷库的库温分类

    降温试验结束后,制冷机组继续运行15min,其库内各测温点温度 差值符合表2.6.9的要求:

    表2.6.9库内各测点温度差值

    3.1.1分馏塔的防水和抗冻基础,应具有检验合格记录;当隔冷 层采用膨胀珍珠岩混凝土时,其抗压强度不应小于7.5MPa,导热 系数不应大于0.23W/(m·K),并不应有裂纹。 3.1.2吸附剂、绝热材料的规格和性能,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 规定;无规定时,吸附剂和绝热材料的选用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大中型空气分离设备》B/T8693的有关规定。 3.1.3空气分离设备的黄铜制件不得接触氨气,铝制件不得接触 碱液;充氮气密封的部分,在保管期间高压腔压力宜保持10kPa~ 20kPa,低压腔压力应保持1kPa

    3.1.2吸附剂、绝热材料的规格和性能,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

    3.1.4空气分离设备的脱脂,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与氧或富氧介质接触的设备、管路、阀门和各总油设备均 应进行脱脂处理; 2脱脂方法和脱脂剂的选用,宜按现行国家标准《机械设备 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的有关规定执行; 3脱脂后,脱脂件表面油脂的残留量不应超过125mg/m; 4制造广已做过脱脂处理,但经抽查脱脂件表面油脂的残留 量超过125mg/m?时,应再进行脱脂处理。 3.1.5受压设备就位前,其压力试验和气密性试验应符合下列要 求:

    1制造厂已做过压力试验并有合格证的可不做压力试验,但 应做气密性试验;当发现设备有损伤或在现场做过局部改装时,应 做压力试验;对充氮气保护的受压设备,运抵现场后经检测氮气保 护压力低于8kPa时,应做压力试验和气密性试验:

    压力容器的试验压力与保压时

    查无泄漏后,应继续升至试验压力的50%,并应保压5min;当无异 常后,应按试验压力的10%的速度逐级升至试验压力,并应保压 10min;无异常后,应降至设计压力,并应保压30min,经检查应无 泄漏和变形现象; 5气密性试验时,其压力应缓慢上升至试验压力,在试验压 力下所有焊缝和连接部位应涂抹检查液,并应无泄漏现象。 3.1.6阀门应按系统压力做气密性试验,其泄漏量不应超过随机 技术文件的规定;自动阀的密封面可采用煤油做渗漏检查,并应保 持5min后无渗漏现象。 3.1.7安全阀的开启压力应按随机技术文件规定的整定值进行 调整,无规定时,应按设计压力进行调整;调整达到要求后,应进行 铅封。

    3.1.8氧气管道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氧气及相关气体安全

    1冷弯或热弯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5倍;无缝或碳 钢压制焊接弯头,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1.5倍;不锈钢或铜 基合金无缝或压制弯头,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严禁采用折皱 弯头; 2变径管变径部分长度不宜小于两端管外径差值的3倍; 3工作压力小于或等于0.6MPa的法兰密封,宜采用石棉橡 校垫片;工作压力大于0.6MPa的法兰密封,应采用经退火软化的 铝或紫铜垫片、缠绕不锈钢垫片、聚四氟乙烯垫片: 4碳钢管道、不锈钢管道对接焊缝焊接应采用氩弧焊打底; 铝、铜管道焊接应采用钨极氩弧焊或熔化极氩弧焊,不得米用气 焊或电弧焊;其焊接的质量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

    3.1.9氧气管道中的切断阀,严禁使用闸阀;

    3.1.11忌油设备进行试压和吹扫时,其介质应采用清洁、干燥、 无油的空气或氮气;当采用氮气时,应采取防室息措施。当进行吹 扫时,宜将气流吹在白色滤纸或白布上,经10min后观察,纸上应 无油污和杂质。

    3.2.1直接安放整体分馏塔的基础,其表面水平度不应大于

    3.2.1直接安放整体分馏塔的基础,其表面水平度不应大于 1.5/1000。 3.2.2现场组装分馏塔的基础,其表面水平度不应大于5/1000。 全长上标高的偏差不应大于15mm。 3.2.3保冷箱基础框架的安装水平,应在型钢水平面上纵、横向 进行检测,其偏差不应大于1/1000。 3.2.4设备的就位、找正和调平,应符合下列要求:

    3.2.1直接安放整体分馏塔的基础,其表面水平度不应大于 1.5/1000

    筛板式结构的精馏塔安装铅垂度

    4可逆式换热器或主换热器安装铅垂度充许偏差为换热器 高度的1.5%,且不应大于10mm; 5其他设备的铅垂度偏差,不应大于设备高度的2%; 6整体分馏塔调平时,应使外筒壳的上、下标记对准所挂的 铅垂线。

    3.2.5冷箱的组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冷箱面板每片对角线长度及四边垂直度的充许偏差,应符 合表3.2.5的规定;

    表3.2.5冷箱面板每片对角线长度及四边垂直度的充许偏差(ml

    2冷箱安装的铅垂度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无规定 时,冷箱安装铅垂度偏差不应大于1.5/1000,冷箱总高垂直偏差 不应大于20mm; 3外表面的连续焊缝应无漏焊,其外观检查应合格并无漏水 现象; 4 立式液体泵法兰的平面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于1/1000。 3.2.6 分馏塔平台标高的偏差不应大于10mm;各立柱的铅垂度 偏差不应大于1/1000,全长上的偏差不应大于10mm。

    1壁厚大于3mm的管子配管前,应加工焊缝坡口;管道和 管件应进行脱脂处理; 2配管的顺序应先大管、后小管,先主管、后辅管,先下部管、 后上部管,且不得强行配管;直径大于45mm的管道配接或预装 时,应留段作为最终接管,并应在其他段管道连接焊好后焊 接: 74

    5计器管应安置在保护架内,并应用管卡或带子固定:严禁 卓接固定;保护架应固定年固,并应防止积水。 3.2.9分馏塔外部管路装配时,管内应无锈蚀、杂物和油污现象

    3.2.9分馏塔外部管路装配时,管内应无锈蚀、杂物和油污现象

    次扫前后准备工作,应符合下

    1在吹扫系统中,当未设与大气相通的吹扫阀时,可在有利 于吹扫的部位开设吹扫孔,吹扫结束后,应用盲板封堵; 2膨胀机和液氧泵的进、出口管应加盲板断开,其人口管过 滤器芯子应拆除; 3流量计孔板应卸下,待吹扫后应按原样装复; 4吹扫可逆式换热器时,应将自动阀箱人孔打开,其低压侧 自动阀孔应用育板封堵;吹扫后应及时将自动阀装上,并应检漏和 将人孔封闭。

    3.3.2分馏留塔的吹扫应先吹塔外系统,后吹塔内系统,

    0.4MPa,低压系统宜为 0.04MPa~0.05MPa。

    间不应少于4h,应用沾湿的白色滤纸或白布放在吹扫出口处,经 5min后观察,滤纸或白布上应无机械杂质,

    3.4.1分馏塔吹扫洁净后,各压力系统应用盲板分开并进行气密 性试验

    3.4.2解体出厂现场组装的分馏塔气密性试验压力、

    残留率的要求,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无规定时,应 3. 4. 2 的规定。

    表3.4.2气密性试验压力、保压时间和残留率

    4 P.(273+t2)

    式中: △ 系统中气体的残留率(%); P1一 开始时系统中气体的绝对压力(MPa); P2 结束时系统中气体的绝对压力(MPa); t1~ 开始时系统中气体的温度(℃); t2 结束时系统中气体的温度(℃)。

    3.4.4气密性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试验用的压缩空气应洁净、十燥、无油;开压应缓慢平稳, 应在无异常现象后逐步升压至试验压力; 2采用无脂肥皂或二丁蔡硫酸钠溶液检漏后,应立即用热水 将皂液或溶液擦洗干净;

    3气密性试验,应在试验压力稳定30min后开始记录起点 压力和温度,并应准时记录终点压力和终点温度; 4气密性试验合格后,应将盲板拆除复原,并应按工作压力 进行整体通气检查。

    4气密性试验 进行整体通气检查。 3.4.5分馏塔内的吸附过滤器、液氧循环吸附器等需切换再生操 作的设备,应单独做气密性试验,保压时间宜为4h,其进、出口阀 门范围内气体的残留率不应小于99%。 3.4.6整体安装的分馏塔就位和装完附件后,分馏塔的气密性试 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按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对分馏塔内、外系统进行吹扫; 2安全阀前不应加育板; 3应按高压、中压、低压系统分别试压及检漏; 4分馏塔内、外的各主要设备气密性试验的保压时间和充许 压力降,应符合表3.46的规定

    的设备,应单独做气密性试验,保压时间宜为4h,其进、出 范围内气体的残留率不应小于99%。

    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按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对分留塔内、外系统进行吹扫; 2安全阀前不应加盲板; 3应按高压、中压、低压系统分别试压及检漏; 4分馏塔内、外的各主要设备气密性试验的保压时间和充许 压力降,应符合表3,46的规定

    3.4.6分留塔内外的各主要设备气密性试验的保压时间和允许压

    3.4.7系统的压力降应按下式计算:

    3.4.7系统的压力降应按下式计算:

    △P=P1 (273+ti) XP2 (273+t)

    式中:△P 系统的压力降(MPa); P, 开始时系统中气体的绝对压力(MPa); P2 结束时系统中气体的绝对压力(MPa);

    t一开始时系统中气体的温度(℃); t一一结束时系统中气体的温度(℃)。

    .1整体裸冷试验前,应对分馏塔进行全面加温和吹冷;空 宿机、膨胀机、切换阀和仪表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及安全 装置应做好运转的准备工作。

    .5.1整体保冷 文:工 压缩机、膨胀机、切换阀和仪表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及安全保 护装置应做好运转的准备工作。 3.5.2整体裸冷试验应按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并应依次将 精馏塔、冷凝蒸发器等主要设备冷却到最低的温度,并应保持11 一2h后冷却整个分馏塔,应使所有的设备、管路外表面上结白霜 后,再保持3h~4h。

    留塔、冷凝蒸发器等主要设备冷却到最低的温度,并应保持 h后冷却整个分留塔,应使所有的设备、管路外表面上结白 再保持3h~4h。

    3.5.3设备启动后,应密切监视各工况的变化情况,整个

    环节应无异常,并应每隔0.5h做一次压力、温度等记录。 态下,应检查各部位有无变形,应根据结霜情况判断有无泄氵 立将泄漏点的位置做出标记

    3.5.4在裸冷试验后和化霜前,应将保冷箱内所有法兰及阀门的

    3.5.5分馏塔恢复到常温后,应以工作压力对整个系统,

    3.5.5分馏塔恢复到常温后,应以工作压力对整个系统通气检 查,系统应无泄漏。

    .6整体裸冷试验后,当有补焊、密封面处理和局部改装时, 井行裸冷试验

    3.6.1装填绝热材料应在整体裸冷试验合格后进行,并应使分馏 搭和基础上表面保持干燥

    答和基础上表面保持干燥。 .6.2 装填绝热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绝热材料内不应混有可燃物; 2绝热材料不得受潮,并不得在雨、雪天装填; 3不应损伤计器管和电缆;

    绝热材料内不应混有可燃物; 2绝热材料不得受潮,并不得在雨、雪天装填; 3不应损伤计器管和电缆;

    4装填应密实建筑管理,不得有空穴。

    4 装填应密实,不得有空穴。 3.6.3当装填绝热材料时,分馏塔内各设备、管路均应充气,充气

    4装填应密实,不得有空穴。

    压力宜为45kPa~50kPa;并应微开各计器管阀门通气,同时应接 通铂热电阻电路,观察计器管和电缆有无故障

    3.7稀有气体提取设备

    3.7.1稀有气体提取设备的调平、配管和试压等应符合本规范第 3章的有关规定。 3.7.2真空容器在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有明显损伤时,应做 真空度检查。

    3.7.3纯化和分离系统中需抽真空的区段信息技术标准规范范本,其气密性

    工悦 △t一一两次测量的时问问隔(s)。 3.7.4吸附器、纯化器、催化器在装填吸附剂、催化剂前,应采用 干燥无油的热空气吹干、吹净;热空气的排出温度宜为60℃~ 80℃。

    干燥无油的热空气吹干、吹净;热空气的排出温度宜为60℃~

    ....
  • 设备标准
  • 相关专题: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