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方案.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方案
从而更好地使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相统一,以达到生态经济 最优目标。 一规划衔接,统筹划定的原则。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应充分与主 体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及土地利用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乡发 展布局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规划相衔接,与永久基本农田保护 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相协调,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当前监管能力相 适应,统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提高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合理性和可 行性。 一坚守底线,严格保护的原则。生态保护红线是国土空间开发 的底线,是生态安全的生命线。因此,对照国家及省市新政策、新标 准、新要求,牢固树立底线意识,在政策落实中体现优先,把生态保 护红线作为编制各类空间规划的“底图”和刚性约束,强化用途管制, 严禁任意改变用途,杜绝不合理开发建设活动对生态保护区域的破坏。 (三)划定内容 1、纳入内容知售无 (1)国家级和省级禁止开发区域应全部纳入生态保护红线。国 ELLIGENCEGROUP 家级和省级禁正开发区域主要包括: 一国家公园; 一自然保护区; 一一森林公园的生态保育区和核心景观区; 一一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 一一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保护区; 一一世界自然遗产的核心区和缓冲区; 湿地公园的湿地保育区和恢复重建区;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方案
饮用水水源地的一级保护区; 一一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核心区; 一一其他类型禁止开发区的核心保护区域。 对于上述禁止开发区域内的不同功能分区,应根据生态评估结果 最终确定纳入生态保护红线的具体范围。位于生态空间以外或人文景 观类的禁止开发区域,不纳入生态保护红线。 (2)其他各类保护地明确边界范围后纳入生态保护红线。除上 述禁止开发区域以外,各地可结合实际情况,根据生态功能重要性评 估和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估结果,将有必要实施严格保护的各类保护地 明确范围界定后,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主要涵盖:极小种群物科 分布的栖息地、国家一级公益林、重要湿地(含滨海湿地)、国家级 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退耕还林自然封禁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 野生植物集中分布地、自然岸线、雪山冰川、高原冻土等重要生态保 护地。 3)统筹考虑生态保护红线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保护,将分散的 红线小图斑整合成大区块,便于管理和区块登记。整合过程中相对分 散的村庄、农田、商品林及小面积在建或已有的资源开发项目、基础 设施工程、旅游设施用地可保留在生态保护红线内。同时,必须严格 控制建设用地规模,禁止扩大生产规模。满足退出条件的,要建立退 出机制,有序开展生态修复。 2、扣除内容 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应与各类规划、区划空间边界及土地利用现状 充分衔接,扣除以下非生态用地,合理确定开发与保护边界。 (1)扣除生态保护红线中成片分布、面积较大的永久基本农田
建筑技术交底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方案
红线(2017年国土部门划定)。 (2)扣除国土空间规划中2030年城镇与园区开发边界。 (3)对于国家重点规划开发的矿产资源又在重要生态功能区, 需要经过专家论证,决策层权衡决定,该退出保护的划进红线,需要 开发的扣除。 (4)扣除生态保护红线内集中连片的商业林。 (5)对取得省级以上主管部门批准的已建或在建项目,按照整 体性保护需求,确定扣除或保留。对于已纳入“十三五”发展规划或 近期建设规划的拟建项目,有明确选址范围的,在不影响区域生态完 整性的前提下,可适度预留开发空间;没有明确选址范围的资源开发 建设项目,建设项目选址时应尽可能避让生态保护红线。 (6)对明确布局落位或选线走向,或纳入国家或省级“十三五” 规划,或已通过国家或省级部门审批的基础设施与民生工程,可不划 入生态保护红线,预留适当的建设空间。 7)上述扣除内容出于禁止开发区域内的不予扣除。 (四)管控要求百业集 生态保护红线原则上按禁止开发区域的要求进行管理。严禁不符 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严禁任意改变用途,确保生态功能 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生态保护红线须依据生态服务功 能类型和管理严格程度实施分类分区管理,做到“一线一策”。生态 保护红线一旦划定,应满足以下管控要求: 一功能不降低。生态保护红线内的自然生态系统结构保持相对 稳定,退化生态系统功能不断改善,质量不断提升。 一面积不减少。生态保护红线边界保持相对固定,生态保护红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方案
线面积只能增加,不能减少。 一性质不改变。严格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严 禁随意改变用地性质。
五、技木流程 按照定量评估与定性判定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科学评估,识别生态 保护的重点类型和重要区域,合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确保区域具有 重要生态功能的区域、重要生态系统以及主要物种得到有效保护,维 护基本生态安全,满足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基本需求,提高生态产 品供给能力,为区域生态保护与建设、自然资源有序开发和产业合理 布局提供重要支撑。 (一)开展科学评估 开展科学评估,是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基础性工作。在国土空间 范围内,按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技术方法 开展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估和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估,确定水源涵养、生 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等生态功能极重要区域及极敏感 GROUF 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科学评估的主要步骤如下: 1、确定基本评估单元 根据生态评估参数的数据可获取性,统一评估工作精度要求。原 则上评估的基本空间单元应为250m×250m网格,有条件的地区可进 一步提高精度。评估工作运行环境采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2、选择评估类型与方法 根据本地区生态环境特征和主要生态问题,确定生态功能和生态 环境敏感性类型,并结合数据杀件,选取适宜的评估方法。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方案
3、数据准备 根据评估方法,搜集评估所需的各类数据,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土地利用现状及年度调查监测数据、气象观测数据、遥感影像、地表参 量、生态系统类型与分布数据等。评估的基础数据类型为栅格数据,非 栅格数据应进行预处理,统一转换为便于空间计算的网格化栅格数据。 4、模型运算 根据评估公式,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中输入评估所需的各项参数 计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和生态环境敏感性指数。
3、数据准备 根据评估方法,搜集评估所需的各类数据,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土地利用现状及年度调查监测数据、气象观测数据、遥感影像、地表参 量、生态系统类型与分布数据等。评估的基础数据类型为栅格数据,非 栅格数据应进行预处理,统一转换为便于空间计算的网格化栅格数据。 4、模型运算 根据评估公式,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中输入评估所需的各项参数 计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和生态环境敏感性指数。 5、评估分级 根据评估结果,将生态功能重要性依次划分为一般重要、重要和 极重要3个等级,将生态环境敏感性依次划分为一般敏感、敏感和极 敏感3个等级。 6、现场校核 根据相关规划、区划中重要生态区域空间分布,结合专家知识, 综合判断评估结果与实际生态状况的相符性。针对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评估结果开展现场核查校验与调整,使评估结果趋于合理。 (二)校验划定范围 RCHINTELLIGENCEGROUP 根据科学评估结果,将评估得到的生态功能极重要区和生态环境 极敏感区进行叠加合并,并与国家级和省级禁止开发区域、其他各类 保护地进行校验,形成生态保护红线空间叠加图,确保划定范围涵盖 国家级和省级禁止开发区域,以及其他有必要严格保护的各类保护地 (三)确定红线边界 将纳入红线的各类禁止开发区域与科学评估确定的生态功能极 重要区和生态环境极敏感脆弱区进行空间叠加,形成叠加图件。通过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方案
边芥处理、现状与规划衔接、跨区域协调、上下对接等步骤,最终确 定生态保护红线边界。 1、边界处理 采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对图层进行图斑叠加聚合处理。综合考 虑生态保护红线的生态完整性和连续性,扣除生态功能极重要区及生 态环境极敏感脆弱区独立细小斑块、基本农田和人工用地,并与省水 土保持、退耕还林等工程空间分布进行叠加核实边界。 2、规划衔接 将生态保护红线边界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林地 保护利用规划、资源开发规划及旅游发展规划等各类规划、区划空间 边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及土地利用现状相衔接,综合分析开发 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关系,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合理确定开发与保 护边界,提高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合理性和可行性 3、跨区域协调 根据生态安全格局构建需要,综合考虑区域或流域生态系统完整 性,以地形、地貌、植被、河流水系等自然界线为依据,充分与周边 此邻省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进行衔接与协调,开展跨区域生态保 护红线技术对接,确保生态保护红线空间连续,实现跨区域生态系统 整体保护。 4、征求意见 坚持上下结合的原则,尊重地方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主体责任 在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不同阶段,及时征求地方意见,加强沟通协调 对有争议的地块开展实地调查研究,修改完善后达成一致意见,确定 生态保护红线边界。充分尊重地方增加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范围的意愿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方案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方案
形成生态保护红线常态化执法机制,开展日常巡查与执法监督。 合理制定考核评价指标,开展红线区生态功能的状况与变化评估,在 评估的基础上建立以生态功能保护成效为导向的评估考核制度。
图1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流程图
六、成果内容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成果主要包括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文本、图 件、登记表、台账数据库和生态红线划定技术报告。具体如下: (一)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文本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文本内容 必要性,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措施,生态保护红线汇总表 1、综述 (1)重要性和必要性 (2)指导思想 (3)基本原则 (4)总体目标 2、区域概况 (1)自然环境与资源概况 (2)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3、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1)生态环境破碎化严重 (2)沙化程度不断加剧 (3)管理手段落后 4、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理动 (1)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理 (2)生态保护红线空间范目 (3)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氵 5、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总则 (1)划定原则 (2)划定依据 (3)技术路线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方案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文本内容主要包括: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重 必要性,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生态保护红线类型与概运 措施,生态保护红线汇总表。 1、综述 (1)重要性和必要性 (2)指导思想 (3)基本原则 (4)总体目标 2、区域概况 (1)自然环境与资源概况 (2)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3、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1)生态环境破碎化严重 (2)沙化程度不断加剧 (3)管理手段落后 智业集团 NCEGROUP 4、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理论和技术方法 (1)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理论基础 (2)生态保护红线空间范围划定的指标体系 (3)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法及适用性分析 5、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总则 (1)划定原则 (2)划定依据 (3)技术路线
(1)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理论基础 (2)生态保护红线空间范围划定的指标体系 (3)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法及适用性分析 5、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总则 (1)划定原则 (2)划定依据 (3)技术路线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方案
6、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法 (1)红线划定的技术方法 (2)各条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法 7、生态保护红线的识别与划定 (1)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保护红线的识别与划定 (2)土地沙化敏感性生态保护红线的识别与划定 (3)禁止开发区生态保护红线识别与划定 (4)森林生态保护红线识别与划定 (5)江河湖库敏感性生态保护红线识别与划定 (6)生态保护划定结果 8、生态保护红线的管控措施 (1)管控措施 (2)各条红线管控措施 (3)生态补偿以及监督管理和考核 附件:生态保护红线汇总表 生态保护红线图件制作是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下数字化成图,采 用地图学规范方法表示,层次清晰,图式、图例、注记齐全。底图包 括行政区域界线、地表主要水系、水库、湖泊、交通线路、重要城镇 等要素。 1、图件内容 生态保护红线图件采用地图学常用方法表示,层次清楚,清晰直 观,图式、图例、注记齐全,符合国家地图相关标准要求。主要包括 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图、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估系列图、生态环境敏感性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方案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方案
(1)自然环境状况 (2)经济社会概况 (3)生态环境保护状况 2、主要生态问题 (1)主要问题 (2)原因分析 3 总则 (1)指导思想 (2)划定目标 (3)划定原则 (4)划定依据 (5)技术路线 4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法 (1)划定方法 (2)具体步骤工知口 业集团 5、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范围识别 (2)生态极敏感区 (3)禁止开发区域 (4)其他生态保护地 6、生态保护红线方案确定 (1)生态保护红线叠加分析 (2)生态保护红线协调性分析 (3)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确定
4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法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方案
(4)生态保护红线成效分析 7、生态保护红线管控措施 8、附件 包括与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相关的技术资料、管理文件等。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方案
区域实地踏勘,了解区域资源环境并票赋、地形地貌现状、产业 发展、交通状况、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基础情况。主要内容包括: (1)自然环境特征:包括所处地理位置和范围、自然地理特征、 自然资源状况、生态系统类型等。 (2)经济社会概况:包括区内人口、社区数量与分布、土地利 用状况、所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类型、产业结构与布局,以及 其他人类活动特征等。 (3)存在的问题:现存的或潜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引起生 态环境问题的驱动力和原因。 (4)保护目标: 包括生态功能红线保护的主导生态功能和次要 生态功能情况。 4、收集资料 (1)各生态保护红线类型规划资料。收集各红线类型的相关规划 区划等资料,包括相关图件、规划文本、拐点坐标、规划原始图件等。 (2)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资料。包括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地名 (3)其他相关资料。收集与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相关的主体功能 区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所在区域的城市总体规划、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资源开发规划及旅游发展规划等资料,作为红线 划定过程中的辅助参考文件。 第三阶段:形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成果 我公司组织专家及专业规划人员进行具体分工、专业协作、充分 论证,形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文本》、图件、登记表、台账数据库 和《生态红线划定技术报告》。
涂料标准规范范本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方案
第四阶段:讨论修订、论证、形成定 讨论修订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成果,并论证、形成成果定稿。 (三)项目成果效果及验收 项目成果验收以项目组织编制机关评审论证通过为准,最终运用 干指导实践工作。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方案
国土空间:指国家主权与主权权利管辖下的地域空间,是国民生 存的场所和环境,包括陆地、陆上水域、内水、领海、领空等。 生态空间:指具有自然属性、以提供生态服务或生态产品为主体 功能的国土空间,包括森林、草原、湿地、河流、湖泊、滩涂、岸线、 海洋、荒地、荒漠、戈壁、冰川、高山冻原、无居民海岛等。 重点生态功能区:指生态系统十分重要,关系全国或区域生态安 全,需要在国土空间开发中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 以保持并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的区域,主要类型包括水源涵养区、 水土保持区、防风固沙区和生物多样性维护区。 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指生态系统稳定性差,容易受到外界活动 影响而产生生态退化且难以自我修复的区域。 禁止开发区域: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域 以及其他禁止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需要特殊保护的重点生态功能 生态安全:指在国家或区域尺度上,生态系统结构合理、功能完 善、格局稳定,并能够为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提供生态服务 的状态,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安全格局:指由事关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的关键性保护地构 成的结构完整、功能完备、分布连续的生态空间布局。 勘界定标:指对已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边界进行实地勘查、测绘, 核准拐点坐标,勘定精确界线,设立统一规范的界碑界桩和标识标牌 的行为。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方案
中研智业集团简介 中研智业集团起步成立于2006年,是我国专业从事政府咨询产 业化运营的集团化股份公司,是我国县域决策服务高端智库,集团定 位于“中国县域经济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中国市县空间规划(多 规合一)创新引领者”。 技术机构:东西部经济研究院、东西部规划设计院、东西部旅游 规划设计院、东西部工程设计院、东西部能源技术研究院、林业科技 开发设计研究院。 专业平台:北京中研智库、中研众创工场、规划咨询行业联盟。 0 业务体系:“两翼引领、四轮驱动”业务体系。两翼引领:以空 间规划“多规合一”(三区三线划定、一张图构建等)、项目全过程咨 询服务(项目策划研究、规划设计、运营管理等)为核心统领。四轮 驱动:以经济产业研究(经济社会、产业发展规划等)、城乡规划设 计(城乡、园区、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等)、资源环境规划(环境资源 承载能力基础评价、国土开发适宜性评价、土地利用、资源环境遥感 监测、生态环境调查与规划等)、信息系统集成(多规合一信息平台、 智慧园区、智慧城镇等)四轮驱动的业务体系。 服务体系:以中研众创工场、规划咨询行业联盟等为平台,形成 研究、咨询、规划、设计、投资及招商运营为一体的全过程规划咨询 服务和技术总包服务体系。 技术资质:城乡规划资质、旅游规划资质、土地规划资质、工程 咨询资质、园林景观资质。 专著成果:正式出版专著11部,《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实证研究》
GBT标准规范范本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方案
《现代园区规划》《政府咨询之综合解决方案》《智慧园区》《中国循 不经济发展模式与案例分析》《产业循环链条100例》《低碳经济》《中 国西部县域经济研究(2015)》《中国西部县域经济研究(2016)》《空 间规划(多规合一)百问百答》《空间规划(多规合一)综合解决方 案》;正在出版专著3部,《图解“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研究》 《中国西部县域经济研究(2017)》。 公司业绩:服务700余个市、区县政府部门、园区管委会、企业 等,业务辐射我国的西北、西南、华北、中部及华南等20余省市(自 治区),累计完成各类规划咨询服务项目2000余项。
....- 相关专题: 生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