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设计快速入门 刘铮编著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1.08_12916574.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2钻孔点所对应的各层土质1一1竖向剖面
吉构设计快速入门(第
一条强制性规范,过去一段时简勘察单位出具的勘察报告中往往不太重视饱和软 土在地震作用下的液化判别,大部分报告不明确提供液化判别,也许是因为提供 比液化判别,就要相应作大量细致的技术工作,另外提供准确了当然没问题,提 共不准确要冒一定风险,也要承担责任,所以于脆就不提及这部分内容。但在现 在肯定不行,既然抗震规范中已经将它明确为强制性内容,就意味着没有突破的 余地。我们的设计人员如果发现没有饱和软土液化判别的勘察报告,完全有权力 退回报告,让勘察设计院重新补充且明确液化判别,这样做会保护设计人员自 已,万一由于土质液化问题而造成了工程囊害或工程事故,设计院将会不承担任 何责任。 为什么液化判别如此受到重视,下面展开来说一下饱和软土的液化问题对建 筑物地震时的破坏性影响。一般来说,高宽比再大的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 在强震时,往往不会发生整体倾覆,这是个重要工程经验,要切记。有过这方面 的计算结果表明,8度地震区,二类场地土,钢筋混凝土建筑的高厚比假定为5, 在常遇地震时地面处的倾覆安全系数为3,安全储备相当大。估计是因为地震震 动的反复性,当震动经历第一个半周期时,建筑物竖向一侧假定被拉屈,而经历 了第2个半周期时,这一侧又被压实,如此反复循环,所以不会整体倾倒。实际 上即使遭遇到罕遇地震时,建筑物一般也是塌而不会倾覆,唐山大地震震害也 印证了这个观点。但对液化地基上的建筑倾斜或是倾倒却是很可能的,这是因为 平时地基土中的水分同土“紧密团结”为一体,与土共同承托支持整个建筑物的 重量,这时土中水分是有利的。而当地震时,地基土会被振实下沉,而水分会漂 上来,基础原来是坐落在坚实的地基上,而此时却落脚在含水量急剧加大后的地 基上,类似完全漂浮在水上,可想而知,泡了水的地基土承载力会大幅度丧失 于是漂浮在水中的建筑物会整体倾斜甚至倾倒在水中。 综上所述,我们可形象地理解饱和软土的液化判别对地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项技术指标,必须要求明确提供,责任重大,不得含糊。 (4)重点看两个水位一一历年来地下水的最高水位和抗浮水位。 现在的报告一般要提供几个水位,其中有2个对设计来说是必要的水位, 个是历年来地下水的最高水位,比如某勘察报告这样写:“历年来地下水的最高 水位:1959年、1971~1973年水位接近自然地面。”一般设计地下构件如地下混 凝土外墙配筋时,要使用这个水位,来计算外墙受到的水压力。 另外一个是抗浮水位,抗浮水位顾名思义是对于地下室层数较多,地下水的 浮力对建筑物较大,而地上层数少的竖向荷载小的低矮建筑物,为了防止建筑物 施工完成后活荷载未施加(通俗地说人还没踩到楼地面上去)时,在水浮力的作 用下,“漂浮”起来的设计水位。当估计建筑物有可能抵抗浮力不满足要求时 般设计院会要求勘察单位提供明确的抗浮水位。抗浮水位一般要比历年来地下
水的最高水位低一些,有时则会低很多。抗浮水位过去的勘察报告,由于种种原 因,一般不太重视,有很长一段时间不明确提供。只有当设计院特别明确要求补 充时才被动补充,而且一般不会把抗浮水位提供的很准确,大部分情况都是让设 计人员照搬历年来的最高水位。可想而知,抗浮水位提得越高,结构设计就要采 取加大压重或者多设置抗拨桩等方法,来“压住”这高水头产生的浮力,这必然 造成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事实上,抗浮水位不可能同历年来最高水 立一样高,而且一般要比历年来的最高水位低很多,这就要求设计人员首先当看 到地下室层数较多而地上层数不多的工程,有可能不满足抗浮要求时,要坚持要 求勘察单位配合,补充提供准确的抗浮水位。其次要根据工程经验,具体分析报 告中可能不合理的水位,及时同勘察单位沟通,互相协商配合,最终要求勘察单 位提供真实、科学、合理的抗浮水位数据,作为设计的正确依据。 举个工程实例,笔者刚参加工作时,曾经设计过北京××住宅小区的一个3 的框架一剪力墙结构的高层住宅的裙房。此裙房局部有3个地下室,地下 2.2m的层高,作为变电室夹层,夹层地面采用常用的结构抗水板。笔者预估当 抗浮水位很高时,裙房抵抗浮力可能不满足要求。当时依据的勘察报告没有提供 抗浮水位,只是提及“历年来地下水的最高水位:1971~1973年水位接近自然 地面。”于是笔者要求勘察院补充。儿天后,勘察单位来文补充,写到“抗浮水 位可以考虑同于历年来地下水的最高水位。”如果按照来文设计,不仅地下室地 面要压重接近2.5m的素混凝土或钢渣混凝土,而且还要在地下室柱间地面标高 处安装近1.3m高的大地梁,来抵抗抗水板传来的很大浮力,这样势必造成很大 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况且常识也告诉笔者,抗浮水位不可能达到历年来 最高水位的自然地面,北京地区历年来最高水位也是在好几种最不利情况,叠加 组合后才会达到,如北京官厅水库放水,南水北调,或北京拟建的地下水库建 成等不利情况一起发生时,才会接近自然地面。所以笔者以上述为依据,同勘 察单次再次协商,要求重新提供合理准确的抗浮水位。勘察单位这次也很配 合,作了很细致的实际工作,再次提供了合理的水位数据,比第一次下降了近 3m,也即抗浮水位完全在地下室地面以下,这样笔者设计的结构抗水板,板 厚和配筋设计均可按照规范构造的最低要求设计。原先用来压重的素混凝土或 钢渣混凝土,以及用来抵抗浮力的高截面大尺寸的反地梁一并取消,为甲方节 省了一大笔工程造价。 (5)特别“扫读”一下结束语或建议中定性的预警语句,并且必要时将其转 写进基础的一般说明中。 一般勘察报告结语或建议中,常有这样的“套话”,比如“1.本工程地下水 位较高,基槽边界条件较为复杂,应妥善选择降水及基坑边坡支护方案,并在施 工过程中加强观测。降水开始后需经设计人员同意方可停止。”“2.采用机械挖
房屋建筑标准规范范本建筑结构设计快速入门(第2版)
土时严禁扰动基底持力层土,施工时应控制机械挖土深度,保留300mm厚土 层,用人工挖至槽底标高,如有超挖现象,应保持原状,并通知勘察及设计单位 进行处理,不得自行夯填。”“3.基槽开挖到位后应普遍针探,并及时通知勘察 及设计单位共同验槽,确认土质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下步施工。” 年轻的设计人员往往觉得这些内容数据信息量不大,就不读或漏读这些内 容,其实这些信息,虽没有定量的东西,但往往是勘察单位传达给设计人员和施 工单位的重要的预警或预报语句。比如“施工时应注意,在降水时应采取有效措 施,避免影响相邻建筑物。建议对本幢楼沉降变形进行长期观测。”如果设计人 员不在总说明或基础的一般说明中,突出表达出这类警告,万一发生工程意外, 比如降水时产生流沙,造成相邻建筑物倾斜、倾倒或其他不利影响,设计者本人 也要负一定责任。 因此建议年轻结构设计人员每逢遇到报告中的此类用语,一定要不厌其烦的 用重点符号标识出来,并且将它们转写进基础的一般说明中,这样做是为了突出 矛盾,一方面在脑海中加深印象,告自已这些地方日后挖土时可能存在安全隐 患,可能会出现一些非结构自身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加深施工单位对这些 问题的印象,挖槽时先敲响警钟。比如“持力层以下埋藏有砂层,且有承压水的 条件下,施工时应注意不宜针探,以免造成涌砂,降低地基承载力和加大基础沉 降量。”这样的警告,设计人如果不写在图样中,施工单位不可能钎探时注意, 必定是按常规做法进行普遍钎探,于是有可能造成安全隐患,或发生工程事故。 设计人员原引或转写这些预控的建议,施工中因为轻视万一出了问题,很显然设 计人员可以不负责任。换个角度说,这些看似“套话”式的基础一般说明,实际 并不一般,其实是设计人保护自已的文字依据。 经过对几个工程的提炼,总结了一些具备共性的“套话”,基本“放之四海 皆准”,每个工程都适用。建议结构设计工程师基础一般说明中必写的一些“套 话”如下:“1.本工程地下水位较高,基槽边界条件较为复杂,应妥善选择降水 及基坑边坡支护方案,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观测。降水开始后须经设计人员同意 方可停止(此条款多用于北京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2.采用机械挖土时严禁 扰动基底持力层土,施工时应控制机械挖土深度,保留300mm厚土层,用人工 挖至槽底标高,如有超挖现象,应保持原状,并通知察及设计单位进行处理, 不得自行夯填(此条款各个工程基本通用)”。“3.基槽开挖到位后应普遍针钎探, 并及时通知勘察及设计单位共同验槽,确认土质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下步施 工(此条款各个工程基本通用)”。“4.基槽开挖较深,施工时应注意,在降水时 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影响相邻建筑物(此条款各个工程基本通用)”。“5.建议 对本幢楼沉降变形进行长期观测(此条款多用于加层、扩建建筑物和基础设计等 级为甲级或者复合地基或软弱地基上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建筑物与受到邻近深
土的类型划分和剪切波速范围
注fak为由载荷试验等方法得到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Us为岩土剪切波速。
Us =d./t t=2(d / )
式中se一土层等效剪切波速(m/s); d。一计算深度(m),取覆盖层厚度和20m两者的较小值; t一剪切波在地面至计算深度之间的传播时间; d;一一计算深度范围内第i土层的厚度(m); 一计算深度范围内土层的分层数。
建筑结构设计快速人门(第2版)
各类场地的覆盖层厚度
剪切波从地表到20m深度范围的传播时间:
(d,/)=(9.5/170+10.5/135)s=0.134s
煤工程场地地质钻孔地质资料
do 4. 90 2.50 1.50 200 280 310
2.次要地看哪些东西 比如好的土层下是否存在不良工程地质中的局部软弱下卧层。 一般持力层下面存在局部软弱下卧层的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实际工程中比较 少见,所以笔者建议设计人员次要的看,只需扫读一下勘察报告是否含有此内 容。如果有,也不必紧张,根据自已所作的基础形式验算一下。局部软弱下卧层 验算的计算原理,概念上很容易理解,就是将原来基础基底的附加压应力,再叠 加上局部软弱下卧层项部以上的自重压应力,与软弱下卧层承载力特征值作个比 较,如果大于其承载力特征值,说明不满足承载要求,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处理, 要么局部深挖到好土,要么局部换填处理。 验算方法和过程:当地基持力层范围内有软弱下卧层时,应按式(1-3)验算
式中6——矩形基础或条形基础底边的宽度; 1一一矩形基础底边的长度; P。一一基础地面出土的自重压力值; 之一——基础底面至软弱下卧层顶面的距离 O一—地面压力扩散线与垂直线的夹角,
b(pk=p) D 6+2ztand
Es1为上层土压缩模量; 2.2/b<0.25时取0=0,必要时,宜由试验决定;之/6>0.50时9值不变
要求:验算基底宽度 【解析】第一步,持力层验算
+20d=3 300 2+20×0.5=160kPa
第二步,软弱下卧层验算
Es /Es=1.8 =5
筑结构设计快速入门(
Ja=fak2+naYm(d一 验算: pz+p=78.1kPa+45kPa=123.1kPa~faz=120kPa(可以) 所选基础埋深及底面尺寸合适。 如果假定:地下水位在基础底面处,黏性土的饱和度重度sat2=19kN/m, 试重新对软弱下卧层进行验算。
p=18×0.5kPa+(19—10)×2kPa=27kPa
faz=84kPa+1.0X10.8X(2.5—0.5)kPa=105.6kPa 验算: p,+pc=78.1kPa+27kPa=105.1kPa
尤其是建筑场地类别,一般在结构进行三维地震电算的时候,是设计人员必须录 入的一项数据;除了必读部分外,我们就可以比较放松地,次要地看下述内容: 比如持力层土质下是否存在不良工程地质中的局部软弱下卧层,如果有,根据自 已所做的基础形式简单验算一下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在基础设计 手算地基变形时,可能使用到土的压缩性指标中的压缩模量Es,但现在一般用 软件协助计算,因此对于压缩模量可以一扫而过;地层岩性及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综合统计表以及勘察原理和方法可以忽略不看
1.1.2如何配合建筑专业拟订结构布置方案
结构设计快速人门(第
且由于研究生宿舍双层床位的净空必须保证,于是建筑专业给定各个专业层高为 2.8m,净高最少要2.3m高,这样扣去建筑3.5cm的楼面做法,结构梁高只能 是465mm高,不足500mm的梁高对于8.35m的跨度,梁高跨比接近1/18,远 超出了梁的高跨比1/15~1/10的常规范围,另外由于甲方控制工程档次和造价 的原因,不准备把研究生公寓建造的过于豪华和铺张,因此不建议结构设计采取 代价较大的预应力梁设计,否则甲方分析总造价要上涨25%~31%。于是在结
结构设计快速入门(第
地下一层项板架结构平面1:100
本工程在上述两个难题的解决上,充分发挥了结构专业的创造性,极大限度 的配合和支持了建筑专业设计,赢得了建筑师的好评。 关于大跨度混凝土梁由于种种原因反而不能作预应力梁的工程实例,笔者在 某体育中心游泳跳水馆工程中作设计代表时,还接触到一个类似实例。 「工程实例27工程概况:某大型体育中心游泳跳水馆,主体结构为3层混
凝土框架一剪力墙结构,两层单边 看台,为承托看台板主梁一般做斜 梁,因建筑大空间需要,该游泳跳 水体育馆有若干根斜梁,跨度长达 18m,且纵向为折线形,该斜折梁 最大受荷从属面积达18m×9m (图1-8)(见文后插页),又因其为 折线梁,不能考虑做预应力混凝土 梁,否则预拉后的高应力钢筋会在 转折处将梁混凝土崩开,于是只能 设计为非预应力的普通混凝土梁。 这种18m大跨度的非预应力的 普通混凝土梁,国内设计还比较少
见,这样的大跨梁势必造成截面很大,但建筑净空不允许被梁高占用过多,此梁 成为设计的一个难点。为了极大限度的满足建筑大净空的要求,经过反复计算, 受荷最大的梁截面设计为900mm×1600mm,高跨比为1/11.25,斜折梁大样如 图1-9所示。对如此大截面大自重,对结构极关键的梁,由于该梁自重和受力 都很大,结构设计稍有不慎,非但不能实现建筑设计意图,做出好的成品,同时 也会给体育馆投入使用后留下极大的安全隐患。设计方和施工方对此梁均极度重
视,设计人经过多种软件(PKPMSAP,SATWE等)和有限单元法的电算,进 行了较严谨的试算分析,加之配以手算校核,最后确定了梁高跨比仅为1/11.25 的结构方案,该梁主筋配筋率不足1.4%,经济合理,赢得了甲方的好评。这种 18m的大跨度用普通混凝土梁来实现承载和抗震,一般认为是不可思议的设计 选择。现体育馆结构已顺利封顶,实践证明该设计禁得起检验和推敲,笔者现给 出此方案,仅供设计施工人员探讨和参考。 通过这个工程实例,笔者无非想建议年轻的结构师在做设计时,能“放下疑 虑,解放思想”,只要设计概念清晰,以合理正确的计算为依据,没有结构专业 不敢和不能实现的难题。 最后笔者展开介绍另外一个工程实例,该实例由笔者亲身参与,带有一些结 构创意和科研性质,集中体现了为满足建筑创造平面和竖向活动大空间的要求, 结构专业极大限度地发挥专业能动性和创造性,希望通过这个实例能给年轻结构
配结构设计快速入门(
通过此工程的设计参与,笔者对钢骨混凝土设计施工有以下几点切身体会, 仅供设计师指正和推敲。 (1)钢骨混凝土不同于纯钢结构,由于混凝土的侧向约束,同纯钢结构相 比,钢骨长细比一般可放为50%~60%。 (2)当框支梁上下配钢骨时,可于梁跨中及与框支次梁相交处配一钢连柱: 增强内置钢结构的整体性。 (3)框支梁中钢骨要考虑让柱筋上升,锚固;尽量避免柱筋在梁钢骨翼缘上 穿孔过筋,否则对钢骨翼缘支座抗弯不利。为避免梁柱节点区钢筋碰撞,可考虑 梁筋穿钢骨柱腹板后与小钢板块穿孔塞焊锚固。 (4)钢骨柱翼缘要窄、厚,建议翼宽为250mm左右,便于混凝土墙、梁 筋穿过,钢骨梁中型钢翼缘宽建议也同柱要求,当钢板厚度大于等于36mm 时,板厚方向断面收缩率要求不小于《厚度方向性能钢板》(GB5313)Z15级规
建筑结构设计快速入门(第2版)
(5)节点要保证钢筋锚固,保证混凝土浇捣密实,必要时可以采用自流平 七
1.1.3如何初估各种结构构件的截面尺寸
一般结构布置方案确定后,接下来会进人初步设计阶段,此时建筑专业就要 我们柱子估计要多大,梁高要多高。有经验的老设计师一般当场就能确定,一 次给定尺寸或者初估的尺寸八九不离十。而年轻人往往却不知所措,于是说 “不好说,要试算一下才知道。”实际上,众所周知,计算机也不会直接算出合 适的梁柱的具体断面尺寸,一般必须先初估一个大致尺寸,然后让计算机去试 算和验证初估的合理准确性。如果经过电算验证,满足要求,“全部绿灯”,就 认可通过。否则要经过局部“微调”或者全部“大调”,再次试算,直到完全 满足要求为止。有经验的工程师可能初估一次尺寸,就能直接过关,或者只经 过很少次数的“微调”就能到位。有两个原因,一是他们积累了丰富的工程经 验,也就是“做的工程类型多”;二是他们积累了丰富的常识性的工程数据, 也就是“记的常数多”。当然年轻设计人员也期望能少走弯路,一下具备足够 的设计经验,这就需要年轻设计人员主动去记忆一些常识性的工程数据,比如 梁板的跨高比,剪力墙墙厚,平常注意积累分析,多问多算,大工程做细,小 工程做精
下面就将前人总结和提炼的一些结构构件用于初估时的参考截面尺寸列为表 格(表1-6),仅供设计人参考。本表格只列举一些常用和常规情况,视具体情 况,以后还要在各章中进一步补充。
注1.表中L为梁的计算跨度(井字梁为短跨)。 2.梁的荷载较大时,截面高度取较大值,必要时应计算挠度及裂缝宽度,梁的设计荷载的大小 一般可以均布设计荷载40kN/m为界,可认为是属于荷载较大。 3.在计算挠度时,应考虑梁受压区现浇板(翼缘)的有利作用。 4.在验算挠度时,可将计算所得挠度值减去构件的合理起拱值。 5.双向密肋梁截面高度可适当减少
人的大脑容量往往是很有限的,这么多数据要都牢记,对谁来说都非易事。 记忆这些数据也有几个技巧。 (1)找典型代表记忆,例如主梁高跨比只需记住1/15,单向板高跨比只需记 住1/30,双向板高跨比只需记1/40,悬挑板高跨比1/10,悬挑梁高跨比1/5。 (2)根据设计常识和概念定性记忆,这样不会记混记反,比如单向板单向受 力(两个支座承载),支座少于双向受力的双向板(四个支座承载),所以因为帮 忙承载的支座少,于是自身厚度要求就要高于支座多的双向板,于是高跨比 1/30要求厚的一定是单向板的要求,而非双向板。另外,同是悬挑构件,挑梁 一般是挑板的支座,因此挑梁要比挑板更重要,要求更严格,一定是高度要大 些,大些的高跨比1/5一定是属于挑梁的,而小些的高跨比1/10则应该归属于 挑板,这样记混或记反尺寸的现象就避免了。再比如框支梁往往支撑上部的很多
建筑结构设计快速入门(第2版)
剪力墙的沉重荷载,重要性不亚于挑梁,梁高要求应该很严格,它的梁高要求根 据定性分析,应该很接近或者基本等于挑梁的高跨比1/5,表格中的1/7不难 记忆。 值得注意的是,跨度1的含义和取值还有长跨和短跨的区分,以及何时取长 跨,何时取短跨,也要根据设计常识和概念定性记忆,机械记忆很容易记反。比 如双向板跨度肯定取短跨,因为短向跨度受力大,厚度肯定要和受力大的主要受 力方向相关。井字梁高跨比的跨度1,指的是短跨也不难理解,可以采用极限的 想法,假定井字梁间距趋近于零,此时井字梁比邻,等同于一个很厚的双向板, 确定梁高实为确定一块厚双向板的板厚,因为双向板的板厚是由短向跨度确定 那么井字梁的梁高也就无疑由短向跨度确定
1.1.4熟记民用建筑设计荷载
一般民用住宅荷载经验取值
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注1.本表所给各项活荷载适用于一般使用条件,当使用荷载较大或情况特殊时,应按实际情况 采用。 2.第6项书库活荷载当书架高度大于2m时起重机标准规范范本,书库活荷载尚应按每米书架高度不小于2.5kN/m 确定。 3.第8项中的客车活荷载只适用停放载人少于9人的客车;消防车活荷载是适用于满载总重为 300kN的大型车辆;当不符合本表的要求时,应将车轮的局部荷载按结构效应的等效原则, 换算为等效均布荷载。 4.第11项楼梯活荷载,对于预制楼梯踏步平板,尚应按1.5kN集中荷载验算。 5.本表各项荷载不包括隔墙自重和二次装修荷载。对于固定隔墙的自重应按恒荷载考虑,当隔 墙位置可灵活自由布置时,非固定隔墙的自重应取每延米长的墙重(kN/m)的1/3作为楼面 活载的附加值(kN/m)计人,而且附加值不小于1.0kN/m。
4.0kN/m用于人或物有可能更集中更密集的楼面,比如健身房是人和健身 器械很集中的地方,再如看台(包含有固定座位和无固定座位的看台),舞厅: 商店,旅客等候室,展览厅,消防疏散楼梯,人群可能集中的阳台,也是人流很 集中的地方,而餐厅的厨房和车库分别是厨具、灶具和轿车很密集的地方,所以 取值为4.OkN/m,可想而知当然要比“较集中的楼面”更大些(顺便解释 一 下,按规范规定,商店、旅客等候室,无固定座位的看台,消防疏散楼梯,人群 可能集中的阳台,活荷载取为3.5kN/m,一般一律近似记为4.0kN/m,一方 面更偏于安全,另一方面仅相差0.5kN/m,属于工程可以忽略的范畴,也无须 在多记一个3.5,破坏了分类)。 7.0kN/m则用于两个机房和一个变电室,即通风设备机房、电梯机房和高 玉变电室。笔者在此特别提出来作为一类,是为了醒目和突出。因为刚参加工作 的同志,在整体电算时,经常将电梯机房和变电室活荷载误输为2.5kN/m或 4kN/m的错值。电梯几乎每一个多高层建筑都要接触到,所以7.0kN/m实在 是很关键的常用数据,应该牢记。为什么活荷载这种地方达到7.0kN/m,道理 不难理解,比如电梯机房,进去过的人都会知道,机房除了电引机设备外,还有 电气控制柜。通过楼板上的预留孔,电引钢丝绳牵拉着沉重的电梯轿厢。钢丝绳 牵拉轿厢的牵拉力很大,且直接作用在结构楼板上。 而高压变电室,配合过电气专业的人会知道,在变电室重,布满了很多排巨 大的高压电气控制柜,大柜子里面盘绕着很多匝很粗的线圈,这种房间的功能和 布局势必造成楼面的活荷载很大,7.OkN/m是不算过分的荷载数值。 最后特别提一下,通风设备机房为什么活荷载也取7.OkN/m。其实和设备 专业经常配合的结构设计人员,应该会有这样的经验。当设备专业给结构提条件 时,往往所提的设备重量不会很重,最大的不过1~2t,再等效均勾分布在结构 楼板上大部分也不足2.0kN/m,于是怀疑规范规定7.0kN/m是否太大,偏于 保守。但实际上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为设备专业提供的只是设备本身的重量: 而且大而重的设备一般不会直接搁置在结构楼板上,否则设备工作时的起伏振动 和其他动力因素对楼板会产生不利影响,为此设备于楼板之间通常要作设备基 础,来缓解设备动力振动对结构的不利影响。设备专业提供的设备自重当然不会 包含设备基础的重量,因为不知道基础的大小。笔者手算过一个等效折算后活荷 载大致为2.0kN/m的设备基础,而设备基础的重量均匀分摊到楼板上的荷载大 约4.7kN/m,叠加后为6.7kN/m,所以规范规定通风设备机房的活荷载取值 为7.0kN/m,并非是个保守值,而是有科学依据的,这里特别提醒刚工作不久 的同志,不要仅仅把设备专业提供的设备自重直接当最终活荷载套用,而漏算了 设备基础的关键重量,方案阶段或估算时候,设备机房可按照7.0kN/m取值 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
结构设计快速入门(第
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分类助记表
建筑结构设计快速入门(第2版)
100mm左右,于是记住6或98的钢筋初始面积就能根据这个规律,连续推算 记忆出全部不同规格的单个钢筋面积。
服务质量标准各种规格的钢筋截面积
....- 电力标准 建筑标准
- 相关专题: 建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