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5023-2022 施工脚手架通用规范(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 GB 55023-2022  施工脚手架通用规范(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24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2-09-23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GB 55023-2022  施工脚手架通用规范(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

    4支撑脚手架上移动的设备、工具等物品应按其自重计算 可变荷载标准值。 4.2.5在计算水平风荷载标准值时,高耸塔式结构、悬臂结构 等特殊脚手架结构应计入风荷载的脉动增大效应。 4.2.6对于脚手架上的动力荷载,应将振动、冲击物体的自重 乘以动力系数1.35后计入可变荷载标准值。 4.2.7脚手架设计时,荷载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

    4.2.7脚手架设计时,荷载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

    极限状态计算的需要分别进行组合,并应根据正常搭设、使用或 拆除过程中在脚手架上可能同时出现的荷载,取最不利的荷载 组合。

    4.3.1脚手架设计计算应根据工程实际施工工况进行

    网正人 4.3.2脚手架结构设计计算应依据施工工况选择具有代表性的 最不利杆件及构配件,以其最不利截面和最不利工况作为计算条 件,计算单元的选取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选取受力最大的杆件、构配件; 2应选取跨距、间距变化和几何形状、承力特性改变部位 的杆件、构配件; 3应选取架体构造变化处或薄弱处的杆件、构配件; 4当脚手架上有集中荷载作用时城市道路标准规范范本,尚应选取集中荷载作用 范围内受力最大的杆件、构配件。 4.3.3脚手架杆件和构配件强度应按净截面计算;杆件和构配 件稳定性、变形应按毛截面计算。 4.3.4当脚手架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应采用荷载基本 组合和材料强度设计值计算。当脚手架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 时,应采用荷载标准组合和变形限值进行计算。 4.3.5脚手架受弯构件容许挠度应符合表4.3.5的规定

    表4.3.5脚手架受弯构件容许挠度

    弯构件的计算跨度,对悬挑构件为悬伸长月

    4.3.6模板支撑脚手架应根据施工工况对连续支撑进行设

    莫板支撑脚手架应根据施工工况对连续支撑进行设计计

    算,并应按最不利的工况计算确定支撑层数。

    4.4.1脚手架构造措施应合理、齐全、完整,并应保证架体传 力清晰、受力均匀。 4.4.2脚手架杆件连接节点应具备足够强度和转动刚度,架体 在使用期内节点应无松动。

    层应满铺脚手板,并应满足稳固可靠的要求。当作业层边缘与结 构外表面的距离大于150mm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2采用挂钩连接的钢脚手板,应带有自锁装置且与作业层 水平杆锁紧。 3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竹芭脚手板应有可靠的水平 杆支承,并应绑扎稳固。 4脚手架作业层外边缘应设置防护栏杆和挡脚板。 5作业脚手架底层脚手板应采取封闭措施。 6沿所施工建筑物每3层或高度不大于10m处应设置一层 水平防护。 7作业层外侧应采用安全网封闭。当采用密目安全网封闭 时,密目安全网应满足阻燃要求。 8脚手板伸出横向水平杆以外的部分不应大于200mm。 4.4.5脚手架底部立杆应设置纵向和横向扫地杆,扫地杆应与 相邻立杆连接稳固。 4.4.6作业脚手架应按设计计算和构造要求设置连墙件,并应 符合下列要求: 1连墙件应采用能承受压力和拉力的刚性构件,并应与工 程结构和架体连接牢固; 2连墙点的水平间距不得超过3跨,竖向间距不得超过 3

    步,连墙点之上架体的悬臂高度不应超过2步; 3在架体的转角处、开口型作业脚手架端部应增设连墙件 连墙件竖向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层高,且不应大于4m。 4.4.7作业脚手架的纵向外侧立面上应设置竖向剪刀撑,并应 符合下列规定: 1每道剪刀撑的宽度应为4跨~6跨,且不应小于6m,也 不应大于9m;剪刀撑斜杆与水平面的倾角应在45°~60°之间; 2当搭设高度在24m以下时,应在架体两端、转角及中间 每隔不超过15m各设置一道剪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当搭设高度在24m及以上时,应在全外侧立面上由底至顶连续 设置; 3悬挑脚手架、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应在全外侧立面上由底 至顶连续设置。 4.4.8悬挑脚手架立杆底部应与悬挑支承结构可靠连接;应在 立杆底部设置纵向扫地杆,并应间断设置水平剪刀撑或水平斜 撑杆

    当搭设高度在24m及以上时,应在全外侧立面上由底至顶连续 设置; 3悬挑脚手架、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应在全外侧立面上由底 至顶连续设置。 4.4.8悬挑脚手架立杆底部应与悬挑支承结构可靠连接;应在 立杆底部设置纵向扫地杆,并应间断设置水平剪刀撑或水平斜 撑杆。

    4.4.8悬挑脚手架立杆底部应与悬挑支承结构可靠连接;应 立杆底部设置纵向扫地杆,并应间断设置水平剪刀撑或水平余 撑杆。

    1竖向主框架、水平支承桁架应采用架或刚架结构,杆 件应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 2应设有防倾、防坠、停层、荷载、同步升降控制装置, 各类装置应灵敏可靠; 3在竖向主框架所覆盖的每个楼层均应设置一道附墙支座: 每道附墙支座应能承担竖向主框架的全部荷载: 4当采用电动升降设备时,电动升降设备连续升降距离应 大于一个楼层高度,并应有制动和定位功能 4.4.10应对下列部位的作业脚手架采取可靠的构造加强措施: 1附看、支承于工程结构的连接处; 2平面布置的转角处; 3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物料平台等设施断开或开

    4楼面高度大于连墙件设置竖向高度的部位; 5工程结构突出物影响架体正常布置处。 4.4.11 临街作业脚手架的外侧立面、转角处应采取有效硬防护 措施。 4.4.12 支撑脚手架独立架体高宽比不应大于3.0。 4.4.13 支撑脚手架应设置竖向和水平剪刀撑,并应符合下列 规定: 1 剪撑的设置应均匀、对称; 24 每道竖向剪刀撑的宽度应为6m~9m,剪刀撑斜杆的倾 角应在45°~60°之间。 4.4.14支撑脚手架的水平杆应按步距沿纵向和横向通长连续设 置,且应与相邻立杆连接稳固。 4.4.15脚手架可调底座和可调托撑调节螺杆插入脚手架立杆内 的长度不应小于150mm,且调节螺杆伸出长度应经计算确定,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插入的立杆钢管直径为42mm时,伸出长度不应大 于200mm; 2当插入的立杆钢管直径为48.3mm及以上时,伸出长度 不应大于500mm。 4.4.16可调底座和可调托撑螺杆插入脚手架立杆钢管内的间隙 不应大于2.5mm

    5.1.1搭设和拆除脚手架作业应有相应的安全措施,操作人员 应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应穿防滑鞋。 5.1.2在搭设和拆除脚手架作业时,应设置安全警戒线、警戒 标志,并应由专人监护,严禁非作业人员入内。 5.1.3当在脚手架上架设临时施工用电线路时,应有绝缘措施 操作人员应穿绝缘防滑鞋;脚手架与架空输电线路之间应设有安 全距离,并应设置接地、防雷设施, 5.1.4当在狭小空间或空气不流通空间进行搭设、使用和拆除 脚手架作业时,应采取保证足够的氧气供应措施,并应防止有毒 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

    5.2.1脚手架应按顺序搭设,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落地作业脚手架、悬挑脚手架的搭设应与主体结构工程 施工同步,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最上层连墙件2步,且自由高 度不应大于4m; 2剪刀撑、斜撑杆等加固杆件应随架体同步搭设; 3构件组装类脚手架的搭设应自一端向另一端延伸,应自 下而上按步逐层搭设;并应逐层改变搭设方向; 4每搭设完一步距架体后,应及时校正立杆间距、步距, 垂直度及水平杆的水平度。

    5.2.2作业脚手架连墙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连墙件的安装应随作业脚手架搭设同步进行; 当作业脚手架操作层高出相邻连墙件2个步距及以上时

    在上层连墙件安装完毕前,应采取临时拉结措施

    在上层连墙件安装完毕前,应采取临时拉结措施。 5.2.3悬挑脚手架、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在搭设时,悬挑支承纟

    5.2.4脚手架安全防护网和防护栏杆等防护设施应随架体搭设 同步安装到位。

    5.2.4脚手架安全防护网和防护栏杆等防护设施应随架体搭设

    5.3.1脚手架作业层上的荷载不得超过荷载设计值 5.3.2雷雨天气、6级及以上大风天气应停止架上作业;雨、 雪、雾天气应停止脚手架的搭设和拆除作业,雨、雪、霜后上架 作业应采取有效的防滑措施,雪天应清除积雪。 5.3.3严禁将支撑脚手架、缆风绳、混凝土输送泵管、卸料平 台及大型设备的支承件等固定在作业脚手架上。严禁在作业脚手 架上悬挂起重设备。

    5.3.4脚手架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检查并形成记录

    5.3.4脚手架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检查开形成记录,脚 手架工作状态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主要受力杆件、剪刀撑等加固杆件和连墙件应无缺失、 无松动,架体应无明显变形; 2场地应无积水,立杆底端应无松动、无悬空; 3安全防护设施应齐全、有效,应无损坏缺失; 4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支座应稳固,防倾、防坠、停层、荷 载、同步升降控制装置应处于良好工作状态,架体升降应正常 平稳; 5悬挑脚手架的悬挑支承结构应稳固。 5.3.5 当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对脚手架进行检查并应形成 记录,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使用: 1承受偶然荷载后; 2 遇有6级及以上强风后; 3 大雨及以上降水后; 冻结的地基土解冻后;

    5.3.5当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对脚手架进行检查并应

    5停用超过1个月; 6架体部分拆除; 7其他特殊情况。 5.3.6脚手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时,应及时排除;当 出现下列状态之一时,应立即撤离作业人员,并应及时组织检查 处置: 1 杆件、连接件因超过材料强度破坏,或因连接节点产生 滑移,或因过度变形而不适于继续承载; 2 脚手架部分结构失去平衡; 3 脚手架结构杆件发生失稳; 4 脚手架发生整体倾斜; 5地基部分失去继续承载的能力。 5.3.7支撑脚手架在浇筑混凝土、工程结构件安装等施加荷载 的过程中,架体下严禁有人。 5.3.8在脚手架内进行电焊、气焊和其他动火作业时,应在动 火申请批准后进行作业,并应采取设置接火斗、配置灭火器、移 开易燃物等防火措施,同时应设专人监护。 5.3.9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在脚手架立杆基础下方及附近实 施挖掘作业。 5.3.10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在使用过程中不得拆除防倾、防坠 停层、荷载、同步升降控制装置。

    5.3.11当附看着式升降脚手架在升

    5.4.1脚手架拆除前,应清除作业层上的堆放物。

    1架体拆除应按自上而下的顺序按步逐层进行,不应上 司时作业。 2同层杆件和构配件应按先外后内的顺序拆除;剪刀撑

    斜撑杆等加固杆件应在拆卸至该部位杆件时拆除。 3作业脚手架连墙件应随架体逐层、同步拆除,不应先将 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架体。 4作业脚手架拆除作业过程中,当架体悬臂段高度超过2 步时,应加设临时拉结。 5.4.3作业脚手架分段拆除时,应先对未拆除部分采取加固处

    理措施后再进行架体拆除。

    6.0.1对搭设脚手架的材料、构配件质量,应按进场批次分品 种、规格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6.0.2脚手架材料、构配件质量现场检验应采用随机抽样的方 法进行外观质量、实测实量检验。 6.0.3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支座及防倾、防坠、荷载控制装置 悬挑脚手架悬挑结构件等涉及架体使用安全的构配件应全数 检验,

    6.0.4脚手架搭设过程中,应在下列阶段进行检香,检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基本情况 17 二、本规范编制单位、起草人员及审查人员 18 · 三、术语 21 四、条文说明 22 1 总则 22 2 基本规定 23 3 材料与构配件· 25 4 设计 27 5 搭设、使用与拆除· 35 检查与验收 41

    二、本规范编制单位、起草人员及审查人

    (一)编制单位 重庆大学 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东南大学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建研院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模板脚手架协会 中建四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 中建五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重庆市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监督总站 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凯瑞模架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浙江宝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国质(北京)建设工程检测鉴定中心 江西志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建筑机械化研究院有限公司 郎坊凯博建设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天恒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中建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城建北方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京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建研机械检验检测(北京)有限公司 重庆建工住宅建设有限公司 重庆安谐晟达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南通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中铁大桥局集团第八工程有限公司 宁波宁大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山东德建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市建设机械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沈阳建筑大学 重庆林鸥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云南大力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易安德模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品茗安控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省建科院研究所有限公司 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建工工业有限公司 成都建工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二)起草人员 华建民蒋立红黄乐鹏杨少林葛兴杰享 郭正关 应惠清 何瑞 陈 红 张有闻 秦桂娟古 胡兆 王平 刘子金 何昌杰 冯大阔 月覃川年 钟

    管小军 石立国 张典 于海祥 姚磊 任志平 戴超 张静涛 李吉凯 吴红艳 高渭泉 周予启 杨金锋 刘玉涛 王振兴 吴胜通 方明涛 张赤宇 汤坤林 韦东 陈硕晖 方敏进 岳伟保 龚剑 刘承桓 赵安全 夏为民 费毕刚李鹏 钟和平 杨露涛 袁梅 李生海 伍艺高峰 陈怡宏 肖波 王峰 张意 李国荣 肖方豪 王春萱 邱峰 崔宏伟 何向东 源 刘强 陈波 吴立华 (三)审查人员 周绪红 金 睿周显毅陈 浩 李爱群 李国强 刘新玉 纪颖波 陈振明谷倩勾红叶

    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规范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 作为理解和把握规范规定的参考。

    1.0.1本规范规定了工程建设中所使用的各类脚手架的材料与 构配件、设计、搭设、使用、拆除以及检查与验收的基本原则 基本要求,是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人身健康、工程安全、 公众权益和公共利益,以及促进资源节约及有效利用为基点,以 脚手架在工程建设中应用全过程为范围,其目的是使应用的各类 脚手架能够确保安全,满足施工要求,并符合国家技术经济政策 的要求。

    构配件、设计、搭设、使用、拆除以及检查与验收的基本原则 基本要求,是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人身健康、工程安全、 公众权益和公共利益,以及促进资源节约及有效利用为基点,以 脚手架在工程建设中应用全过程为范围,其目的是使应用的各类 脚手架能够确保安全,满足施工要求,并符合国家技术经济政策 的要求。 1.0.2条文内容规定是国家工程建设控制性底线要求,具有法 规强制性效力,必须严格遵守。 1.0.3本条规定了脚手架应用的目标和原则。脚手架是一项应 用技术,各类脚手架在应用时,应遵循国家资源节约利用、环 保、防灾减灾、应急管理的经济政策。保障人身和公共安全、提 高脚手架质量和安全施工水平,是本规范制订的目的,也是脚手 架应用管理的目标,通过提高脚手架的搭设质量,进而提高和保 障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本规范鼓励脚手架技术创新,鼓励各种 新型脚手架的研发及应用。 1.0.4工程建设强制性规范是以工程建设活动结果为导向的技 术规定,突出了建设工程的规模、布局、功能、性能和关键技术 借施,但是,规范中关键技术措施不能涵盖工程规划建设管理采 用的全部技术方法和措施,仅仅是保障工程性能的“关键点”, 很多关键技术措施具有“指令性”特点,即要求工程技术人员去

    “做什么”,规范要求的结果是要保障建设工程的性能,因此,能 否达到规范中性能的要求,以及工程技术人员所采用的技术方法 和措施是否按照规范的要求去执行,需要进行全面的判定,其 中,重点是能否保证工程性能符合规范的规定。 进行这种判定的主体应为工程建设的相关责任主体,这是我 国现行法律法规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 量管理条例》《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突 出强调了工程监管、建设、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检 则、造价、咨询等各方主体的法律责任,既规定了首要责任,也 确定了主体责任。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执行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 是各方主体落实责任的必要条件,是基本的、底线的条件,有义 务对工程规划建设管理采用的技术方法和措施是否符合本规范规 定进行判定。 同时,为了支持创新,鼓励创新成果在建设工程中应用,当 拟采用的新技术在工程建设强制性规范或推荐性标准中没有相关 规定时,应当对拟采用的工程技术或措施进行论证,确保建设工 程达到工程建设强制性规范规定的工程性能要求,确保建设工程 质量和安全,并应满足国家对建设工程环境保护、卫生健康、经 济社会管理、能源资源节约与合理利用等相关基本要求。

    2.0.1脚手架是由多个稳定结构单元组成的。对于作业脚手架 是由按计算和构造要求设置的剪刀撑、斜撑杆、连墙件等将架体 分割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稳定结构单元,这些相对独立的稳定结 构单元牢固连接组成了作业脚手架。对于支撑脚手架,是由按构 造要求设置的竖向(纵、横)和水平剪刀撑、斜撑杆及其他加固 牛将架体分割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稳定结构单元,这些相对独立 的稳定结构单元牢固连接组成了支撑脚手架。只有当架体是由多 个相对独立的稳定结构单元体组成时,才可能保证脚手架是稳定 结构体系。脚手架的承力结构件基本上都是长细比较大的杆件,

    其结构件必须是在组成空间稳定的结构体系时,才能充分发挥 作用。 脚手架是根据施工需要而搭设的施工作业平台,必须具有规 定的性能。能满足承载力设计要求是指在搭设和使用期内的预期 荷载,将哪些荷载作为预期荷载应在设计时考虑。不发生影响正 常使用的变形,是指使架体承载力明显降低的变形。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脚手架结构不得发生改变,是对脚手架 使用过程中保持基本性能的要求。脚手架是采用工具式周转材料 搭设的,且作为施工设施使用的时间较长,在使用期间,节点及 杆件受荷载反复作用,极易松动、滑移而影响脚手架的承载性 能。因此,本规范要求架体的节点连接性能及承载力不能因上述 等原因而降低 2.0.2不同的脚手架使用功能和环境,对于脚手架的结构、构 造等重要参数的设计要求不同。因此在设计脚手架前,应对其使 用功能、使用环境进行调查,开展针对性的设计工作。 2.0.3脚手架的搭设和拆除作业是一项技术性、安全性要求很 高的工作,专项施工方案是指导脚手架搭设和拆除作业的技术文 件。如果无专项施工方案而盲目进行脚手架的搭设和拆除作业: 极易引发安全事故。 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的目的,是要求在脚手架搭设和拆除作业 前,根据工程的特点对脚手架搭设和拆除进行设计和计算,编制 出指导施工作业的技术文件,并按其组织实施。 根据工程特点是指编制的专项施工方案应符合工程实际,满 足施工要求和安全承载、安全防护要求;应根据工程结构形状、 构造、总荷载、施工条件等因素,经过设计和计算确定脚手架搭 设和拆除施工方案。 强调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审核把关,按专项施工方案的审批 程序进行审查批准。对于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危险性较大的分 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37号)和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办质【2018】31号)和 《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 (2009]254号)文件规定需进行审核论证的专项施工方案,应 组织专家审核论证,并应按专家的意见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 修改。 实施是指脚手架搭设、检查验收、使用、维护与安全管理、 拆除,强调按方案指导施工。 施工图是指可用于指导脚手架搭设、拆除施工的平面图、立 面图、部面图、节点图、大样详图等。 应急预案应根据危险因素编制,应对所应用的脚手架进行施 工风险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编制应急预案。 2.0.4在脚手架搭设和拆除作业前,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人或项 目技术负责人应向项目技术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操作 人员等讲明并使其懂得本工程脚手架搭设及拆除作业的方法、技 术要求、质量安全控制要点、注意事项等内容。 2.0.5脚手架的结构体系的完整、合理是保证脚手架安全的基 本条件。在完成脚手架设计并形成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后,应严 格按照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执行,不得随意改变脚手架的结构体 系,避免事故发生。 2.0.6本条强调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的“权威性”。按照我国当 前施工管理制度,施工过程中检查、审查、验收等是保证工程安 全和质量的重要手段。施工方案作为施工过程的重要技术文件, 施工前应当严格履行审查、审批程序,施工过程中应当严格执 行,必须要保持其“权威性”,随意修改施工方案或不严格执行 施工方案势必造成安全“隐患惠”。但在施工过程中,面对复杂的 施工环境和条件,确需修改施工方案时,必须严格按照制定方案 匠上

    前施工管理制度,施工过程中检查、审查、验收等是保证工程安 全和质量的重要手段。施工方案作为施工过程的重要技术文件, 施工前应当严格履行审查、审批程序,施工过程中应当严格执 行,必须要保持其“权威性”,随意修改施工方案或不严格执行 施工方案势必造成安全“隐患”。但在施工过程中,面对复杂的 施工环境和条件,确需修改施工方案时,必须严格按照制定方案 的程序,履行审批手续,修改后的施工方案在审批后方可执行。

    3.0.1本条是对脚手架材料、构配件性能指标与质量的基本要

    3.0.1本条是对脚手架材料、构配件性能指标与质量的基本要

    求。脚手架材料与构配件的种类、规格、型号比较多,但是无论 可种脚手架,其材料与构配件质量必须符合其使用功能的设计要 求,并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工程上所使用的脚手架材 料、构配件质量必须是合格品。对于本规定,施工现场应给予足 够的重视。

    .0.2施工现场所使用的脚手架材料、构配件应有合格证等产 品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对于附着升降脚手架还应有产品使用议 书。

    3.0.2施工现场所使用的脚手架材料、构配件应有合格让

    对于新购置的脚手架材料、构配件,其合格证等产品质量让 月文件应向供应商索取;对于多次周转使用的脚手架材料、构酉 ,其合格证等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可提供复印件,但应加盖复印 自位的公章,并标明原件存放处,

    3.0.3目前,脚手架材料和构配件的种类、型号越来越多,也

    越来越复杂。很多材料和构配件的设计、使用都是针对某一种特 定的规格或型号,如果不配套使用,可能会导致架体性能下降, 从而引发事故。 脚手架所用杆件、节点连接件、安全装置等材料和构配件 设备应能配套使用,是保证架体搭设时能够顺利组配、搭设,并 能够满足架体构造要求、搭设质量及使用安全的必要条件。脚手 架的材料、构配件、设备配套,一般是指下列内容: (1)脚手架的各类杆件、构配件规格、型号配套: (2)杆件、构件与连接件配套; (3)安全防护设施、装置与架体配套; (4)锁具吊具、设备与架体使用功能、荷载配套; (5)底座、托座、支座等承力构件与立杆规格、架体结构 配套; (6)其他配套

    3.0.4脚手架材料与构配件在施工现场是多次周转使

    条要求在每使用一个搭设拆除周期后,应对其进行检验、分类 准修,并及时淘汰受损变形的杆件、构配件。维修检验标准应在

    脚手架专业规范中制定,包括杆件、构配件的分类标准、维修标 准、检验标准等。对周转使用的脚手架材料、构配件的检验,是 采用外观检验的方法全数检验

    3.0.5脚手架构配件的受力性能应由产品生产商提供。在施

    现场多次周转使用的脚手架构配件,可能受到损伤而不能通过结 构分析、外观检查和测量检查确定其受力性能,此时应通过试验 来确定。构配件的受力性能对于脚手架安全使用非常重要,应给 予重视。

    4.1.1脚手架结构设计是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讠 计法进行设计,设计表达式采用分项系数法进行表达。目前我目 对脚手架的试验数据还不够多,以试验数据为基础的理论统计 沂还不够充分,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应通过试验和实践总结,进 步丰富脚手架结构的理论

    4.1.2脚手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可理解为架体结构或结构件

    挥最大充许承载能力的状态。结构件由于连接节点滑脱或由于塑 性变形而使其几何形态发生显著改变,虽未达到最大承载能力 但已彻底不能使用,也属于这一状态。对于脚手架来说,承载能 力极限状态一般包括:结构整体稳定承载力、构件稳定承载力 构件截面强度、连接强度、脚手架支承部位的承载力及连接强 度等。 脚手架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可理解为架体结构或结构件变形达 到使用功能上充许的某个限值的状态,主要是针对架体结构或桌 些结构件的变形必须控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范围而言。过大的变 形会造成使用的不安全和心理上的不安全,支撑脚手架如发生过 大变形可能会影响工程结构质量。

    4.1.3地基是脚手架稳定承载的基本条件,本条规定了脚手架

    地基基础的构造要求,场地积水容易导致地基土软化下沉,而影 响架体安全。

    4.1.4脚手架支承在工程结构上或附着在工程结构上时,对工

    脚手架搭设在工程结构上需对工程结构进行承载力验算,是 为了防止出现因工程结构承载力不足而发生倒塌类事故,特别是 在施工期间工程结构的强度或稳定没有达到设计要求的工况下 上述验算更为必要。 对于支撑在大地下室顶板上的脚手架或连续多层混凝土模板 支撑脚手架,不但需要设计计算施工楼层的作业脚手架或模板支 撑脚手架承载力,也需要验算该施工楼层下的地下室顶板或楼层 板承载能力是否满足安全承载要求。验算时应充分考虑该施工楼 层下的地下室顶板或楼层板的支撑荷载比较大,或者其混凝土强 度还未达到设计强度的实际工况,依据上部施工荷载的设计值及 实际混凝土的强度值,对该施工楼层下的地下室顶板或楼层板结 构强度、变形进行验算,当不满足安全承载要求时,可采取对地 下室顶板或楼层板加固支撑、缓拆除地下室顶板或楼层板模板支 撑脚手架等措施

    4.2.1~4.2.3脚手架荷载划分为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两部分。 对于脚手板、安全网、栏杆等划分为永久荷载,是因为这些附件 的设置虽然随施工进度变化,但对用途确定的脚手架来说,它们 的重量、数量也是确定的。架体上的建筑材料及堆放物(含钢 筋、模板、混凝土、钢结构件等),也将其荷载划分为永久荷载 是因为其荷载在架体上的位置和数量是相对固定的。 可变荷载分为施工荷载、风荷载、其他可变荷载。其中施工 荷载是指人及随身携带的小型机具自重荷载;其他可变荷载是指 除施工荷载、风荷载以外的其他所有可变荷载,包括雪荷载、振

    动荷载、冲击荷载、架体上移动的机具荷载等,应根据实际情况 累计计算。在北方地区,需特别注意对雪荷载的考虑。 4.2.4本条第1款、第2款是作业脚手架施工荷载标准值取值 的规定。其中:墙体砌筑作业时,脚手架作业层上需堆放砖块、 摆放砂浆桶,因此规定取施工荷载标准值为3kN/m;混凝土结 构和其他主体结构施工时,作业脚手架主要是作为操作人员的作 业平台,作业层上一般只有作业人员和其使用的工具及少量材料 荷载,本规范确定其施工荷载标准值取值为2.0kN/m。 本规范强调脚手架施工荷载标准值的取值要根据工程施工的 实际情况确定,对于特殊用途的脚手架,应根据架上的作业人 员、工具、设备、堆放材料等因素综合确定施工荷载标准值的取 值。本条所说的防护架,主要指的是用于洞口防护、临边防护、 高压线路防护等不上人、不起支撑作用的脚手架 本条第3款、第4款是支撑脚手架施工荷载标准值取值的规 定。应注意的是,支撑脚手架施工荷载标准值的取值大小,与施 工方法相关。如空间网架或空间桁架结构搭设施工,当采用高空 散装法施工时,施工荷载是均匀分布的;当采用地面组拼后分段 整体吊装法施工时,分段吊装组拼搭设节点处支撑脚手架所承受 的施工荷载是点荷载,应单独计算,并应对支撑脚手架采取局部 加强措施。

    入风振系数,对于高算作业脚手架、悬挑和跨空支撑脚手架、搭 设在超高部位的脚手架应考虑风振系数的影响。

    4.2.6对于脚手架上可能出现的振动、冲击荷载,其标

    按物体的自重乘以动力系数取值,将动荷载转化为静荷载的方 来处理。必要时,也可通过实测的方法确定其荷载标准值

    4.2.7在脚手架设计时,应根据施工过程中脚手架上可拿

    出现的荷载分别进行荷载组合,取各自最不利的荷载组合进 设计。

    4.3.1脚手架设计时应根据架体结构、工程概况、搭设部位、 使用功能要求、荷载等因素具体确定。需要说明的是,脚手架的 设计计算内容是因架体的结构和构造等因素不同而变化的,在设 计计算内容选择时,应具体分析确定。一般来说,对于落地作业 脚手架和支撑脚手架应包括下列内容: (1)作业脚手架 ①水平杆件抗弯强度、刚度; ②立杆稳定承载力; ③地基承载力; ④立杆基础下的支撑结构承载力与变形; ③连墙件杆件强度、稳定承载力、连接强度; ③当水平杆与立杆连接节点处有竖向力作用时,应进行节 点抗滑移验算; ②当有缆风绳时,应计算缆风绳承载力及连接强度。 (2)支撑脚手架 ①水平杆件抗弯强度、刚度; ②立杆稳定承载力; ③架体抗倾覆能力; ④地基承载力; 5连墙件杆件强度、稳定承载力、连接强度; ③当水平杆与立杆连接节点处有竖向力作用时,应进行节 点抗滑移验算; ②当有缆风绳时,应计算缆风绳承载力及连接强度。 4.3.2对于脚手架的设计步骤,一般是根据工程概况和有关技 术要求先进行初步方案设计并进行验算、调整,经再验算、再调 整过程,直至满足技术要求后最终确定架体搭设方案。计算时, 先对架体进行受力分析,在明确荷载传递路径的基础上,再选择 具有代表性的最不利杆件或构配件作为计算单元进行计算。

    4.3.3本条规定在计算脚手架杆件、构配件强度、变形及稳定 承载力时,杆件、构配件截面积的选取方法

    和材料、构配件物理性能和抗力值的选择方法。对于不同的极限 状态应选择对应的荷载组合中最不利的荷载组合值进行计算

    4.3.5本条给出了脚手架结构受弯构件的容许挠度值,是受弯 构件变形计算的依据

    4.3.6在多层和高层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

    业面楼层支设模板、浇筑混凝土等施工时,其对应的下部楼层梁 板混凝土结构因受混凝土养护时间、施工荷载、施工环境条件、 上部作业面预施工楼层及下部已施工楼层混凝土梁板厚度、结构 等因素影响,需对下部支撑模板脚手架的楼板强度、变形进行验 算,当下部支撑模板脚手架的楼板强度、变形不满足要求时,应 设置连续模板支撑脚手架。在对下部楼层板强度、变形进行验算 时,应以下部楼层板混凝土的实际强度为依据,按上部浇筑混凝 土楼面新增荷载和最不利工况,分析计算连续多层模板支撑脚手 架和混凝土楼面承担的最大荷载效应,确定合理的最少连续支模 层数。

    4.4.1保障脚手架的稳定承载力,一是靠设计计算,二是靠构 造,而且构造具有非常关键的重要作用。本规范要求脚手架的架 体必须具有完整构造体系,使架体形成空间稳定的结构,保证脚 手架能够安全稳定承载。架体各部分杆件的搭设方法、结构形状 及连接方式等必须齐全完整、准确合理;架体杆件的间距、位置 等必须符合施工方案设计和本规范的构造要求;架体的结构布置 要满足传力明晰、合理的要求;架体的搭设依据施工条件和环境 变化,满足安全施工的要求。本条是对脚手架构造的总体要求。 4.4.2不同种类的脚手架,其杆件连接方式存在差异,但无论

    何种类别脚手架均应满足本条要求。连接节点的强度、

    般是指:水平杆与立杆连接节点的抗滑移承载力;水平杆与立杆 连接节点竖向抗压承载力;水平杆与立杆连接节点水平抗拉承载 力、水平抗压承载力;水平杆与立杆连接节点转动刚度;立杆对 接节点的抗压承载力、抗压稳定承载力、抗拉承载力;节点的其 他强度要求。节点无松动是要求在脚手架使用期间,杆件连接节 点不应出现由于施工荷载的反复作用而发生的松动。

    4.4.3本条对脚手架的立杆间距和架体步距提出限制,是由于

    4.4.3本条对脚手架的立杆间距和架体步距提出限制,是由于 却手架的立杆纵向和横向间距过大时,会明显降低杆端约束作月 而使脚手架的承载能力降低

    脚手架的立杆间距和架体步距是脚手架设计计算的主要 也是施工现场脚手架搭设过程中搭设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 搭设的脚手架立杆间距和架体步距与专项施工方案设计有行 差别,则架体的承载力也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应严格

    户设施,并且应按本规范的要求设置。当作业脚手架作业层边纟 与结构外表面的距离大于150mm时,极易发生人员坠落安全事 改,因此本规范要求采取防护措施,可在作业脚手架作业层内位 设置翻板、挡板等措施防护

    4.4.5落地作业脚手架、支撑脚手架、满堂支撑脚手架的扫地

    杆应在架体的纵向、横向的两个方向设置,且要求与相邻立杆连 接稳固。脚手架扫地杆具有两个作用:一是减少脚手架立杆的计 算长度;二是对架体受力最大部位起到连接拉结作用,

    作业脚手架设计计算的主要基本假定条件,对作业脚手架连墙件 设置作出规定的目的是控制作业脚手架的失稳破坏形态,保证架 体达到专项施工方案设计规定的承载力。 当连墙件按竖向间距2步或3步设置时,作业脚手架的主要 破坏形式是在抗弯刚度较弱的方向(纵向或横向)呈现出多波鼓 曲失稳破坏;当连墙件做稀疏布置,其竖向间距大到4步~6步 时,作业脚手架是在横向大波鼓曲失稳破坏,这种失稳破坏的承

    载力低于前一种破坏形式。作业脚手架的计算公式是根据连墙件 按小于或等于3步的条件确定的;否则,计算公式的应用条件也 不再成立。 要求连墙件既能够承受拉力也能够承受压力,是要求连墙件 为可承受拉力和压力的刚性杆件。因为连墙件的受力较为复杂 而且其受力性质经常随施工荷载、风荷载、风向的变化而变化 所以要求连墙件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连墙件设置的位置、数量是根据架体高度、工程结构形状 楼层高度、荷载等因素经设计和计算确定的;架体与工程结构可 靠连接,是作业脚手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整体稳定和在水平风 荷载作用下的安全可靠承载的保证 架体顶层连墙件以上的悬臂高度不充许超过2步,是从操作 安全的角度来考虑的,否则架体不稳定。在作业脚手架的转角 处,开口型作业脚手架端部都是架体的薄弱环节,因此应增加连 墙件的设置。 当按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布置莲墙件时,可能设置连墙件的 位置正好赶在工程洞口的位置,此种情况可在洞口处设置强度和 刚度均满足要求的型钢梁或钢桁架,将连墙件固定在型钢梁或钢 桁架上。

    要构造措施,应按要求设置。竖向剪刀撑在作业脚手架24m高

    作业脚手架外侧纵向设置的每道竖向剪刀撑的宽度不应过 宽,也不应过窄,否则会降低竖向剪刀撑的作用效果。作业脚手 架外侧立面竖向剪刀撑连续设置时,竖向剪刀撑斜杆间的距离也 应该是符合上述每道剪刀撑宽度时的剪刀撑斜杆间的距离。悬挑 式脚手架、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因是离开地面空中搭设的脚手架, 施工可变的因素增大,因此本规范要求竖向剪刀撑在全外侧立面 上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不可随意布设。悬挑脚手架上部架体的搭设与一般落地作业脚手 架基本相同,重点是底部悬挑支承结构件的安装应牢固,不得侧 倾或晃动。在底部立杆上设置纵向扫地杆和间断设置水平剪刀撑 或水平斜撑杆是为了防止悬挑支承结构纵向动

    4.4.9本条是对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基本构造要求。

    看式开降脚手架应根据此要求提出具体的构造措施。竖向主框架 和水平桁架采用桁架或刚架结构,节点采用焊接或螺栓莲接,是 因为二者均是附看式升降脚手架的主要承力结构。水平桁架相当 于一个设在空中的悬吊平台,架体荷载由其承担,水平桁架悬吊 在竖向主框架上,竖向主框架通过支座将架体的所有荷载传递给 工程结构。竖向主框架和水平桁架杆件的节点莲接,如果不采用 焊接或螺栓连接,难以保证结构的安全 竖向主框架所覆盖的每个楼层处均应设置一道附墙支座,这 是保证竖向主框架整体稳定,使荷载能有效传递到工程结构上。 在竖向主框架处于工作状态时,各楼层上的支座很难做到均匀传 力,特别是受顶层新浇混凝土结构实际强度的影响,因此,要求 每道附墙支座应能承担竖向主框架的全部荷载。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要求应设有防倾、防坠、停层、荷载及后 步升降控制装置,并且要求各类装置应灵敏可靠,是因为这些装 置对保障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全特别重要,必须按相关规定设 置。应注意的是,于万不可将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防倾、防坠 停层、荷载及同步升降控制装置人为拆除或人为失效。 附看式升降脚手架采用电动升降设备时,电动升降设备应具 有制动和定位功能是架体在升降作业时可控的必要条件。 4.4.10本条规定了作业脚手架应采取可靠加强构造措施的部 位。加强构造措施的做法应根据作业脚手架的种类、施工工况 益裁等因麦经过设计计管并在专项施工方安中明确

    4.4.11本条规定应设有效硬防护措施是为了避免尖硬物化

    4.4.12支撑脚手架的高宽比是指其高度与宽度(架体平面尺

    中的短边)的比。支撑脚手架高宽比的大小,对架体的侧向稳定 和承载力影响很大,随着架体高宽比的增大,架体的侧向稳定变 差,架体的承载力也明显降低,

    4.4.13剪力撑是保证支撑脚手架整体稳定、传递水平荷载、增

    强案体整体别度的主要杆件,也是体的加回件, 支撑脚手架的竖向、水平剪刀撑或斜撑杆的设置因支撑脚手 架的种类不同而有所不同,应根据支撑脚手架的种类、施工工 况、荷载等因素选择,并应在专项施工方案中明确。应注意的 是,剪刀撑或斜撑杆、交叉拉杆布置密度大小,对支撑脚手架的 承载力存在较大影响,在立杆间距和水平杆间距不变的情况下 剪力撑或斜撑杆、交叉拉杆加密设置可显著提高架体的承载力。 4.4.14水平杆在支撑脚手架中具有重要作用,是架体的主要结 构杆件,其按本规范要求设置也是支撑脚手架设计计算必须满足 的基本假定条件。对支撑脚手架水平杆设置作出规定,目的是控 制支撑脚手架的失稳破坏形态,保证架体达到专项施工方案设计 规定的承载力。随着技术发展,有其他形式的水平杆设置方式 时,应按本规范第1.0.4条进行合规性判定。 4.4.15用于脚手架的可调底座、可调托座调节螺杆的外伸长度 不宜过长,否则会降低脚手架立杆的稳定承载力。本规范要求调 节螺杆的外伸长度应经计算确定,同时要求其外伸长度不应大于 本规范的规定值。 4.4.16可调底座和可调托座螺杆插入脚手架立杆钢管的配合公 差应小于2.5mm,这主要是为了要求螺杆插入脚手架立杆后保 证垂直,而不产生倾斜。如果螺杆插入脚手架立杆后间隙过大 立润虎麻术润 而低出

    4.4.16可调底座和可调托座螺杆插入脚手架立杆钢管

    4.4.16可调底座和可调托座螺杆插入脚手架立杆钢管的配

    应小于2.5mm,这主要是为了要求螺杆插入脚手架立杆后保 垂直,而不产生倾斜。如果螺杆插入脚手架立杆后间隙过大 调底座或可调托座在外力的作用下会产生倾斜而降低承载力

    5.1.1搭设和拆除脚手架的作业均是高处作业,不符合高处作

    5.1.1搭设和拆除脚手架的作业均是高处作业,不符合高处件

    业条件的人员不应上架作业。搭设、拆除脚手架的高空作业具有 一定危险性,应在操作面上临时铺设供作业人员站立的脚手板, 操作人员应佩戴安全帽、安全带、防滑手套,穿防滑鞋。

    5.1.2搭设和拆除脚手架作业的操作过程中,由于部分杆件、

    构配件处于非紧固不稳定状态,极易落物伤人,造成安全事故 因此,搭设、拆除脚手架作业时,应设置警戒线、警戒标志,主 应派专人监护,禁止非作业人员入内,

    安全的因素,同时极端环境也容易诱发重大事故,脚手架与其1 特安全距离以规避灾害事故的发生。脚手架应严防与带电体 触,且应采取接地、防雷措施。在施工期间遇有雷击或雷雨时 脚手架上的作业人员应及时撤离。

    5.1.4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脚手架的搭设、拆除作业,或利用

    脚手架从事其他作业施工,因空间狭小、空气不流通等原因,极 易导致有毒有害气体、易燃易爆气体集聚,在此环境下施工应特 别加强通风措施,特别是在此环境下从事防腐油漆涂刷、防水层 铺设等施工,更应加强通风措施。在长时间停工后进入有限的空 间内作业时,应先行通风后进入施工。

    5.2.1脚手架搭设应按顺序施工,这是因为选择合理搭设顺序 和施工操作程序,是保证脚手架搭设安全和减少架体搭设积累误 差的重要措施之一。斜撑杆是指用固定件固定在两个立杆间的 斜杆。 作业脚手架搭设与工程施工同步,这是为了满足工程施工的 需求;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最上层连墙件2个步距,且不应天 于4m,是为了保证搭设施工安全。 剪刀撑、斜撑杆等加固杆件对架体有加固作用,应与架体同 步搭设,这是为了避免在架体搭设时产生变形或危及施工安全 不允许先搭设架体而后搭设加固杆件

    门架等构件组装类脚手架的搭设由一端向另一端延伸,自下 而上按步架设,并逐层改变搭设方向,是为了减少搭设积累误 差,并便于搭设过程中调校。 脚手架每搭设一步架后,应进行检查、校正工程标准规范范本,避免产生积累 误差。

    5.2.2连墙件是保证作业脚手架稳定的重要构件,必须与作业 脚手架同步搭设并连接牢固。本条规定连墙件安装与作业脚手架 同步进行、作业脚手架操作层高出相邻连墙件以上2个步距(含 2个步距)时应设置临时拉结措施,其目的是防止架体在搭设过 程中出现严重变形或倒塌,危及作业安全。 作业脚手架的连墙件如果不是随架体搭设进度同步安装,而 是滞后安装,则已搭好架体处于悬空状态,会产生严重变形,并 且有倒塌的危险。 当作业层高出相邻连墙件以上2个步距(含2个步距)时 架体的上部悬臂段过高,架体上部会产生晃动,危及架体安全 因此应设置临时拉结措施。

    5.2.2连墙件是保证作业脚手架稳定的重要构件,必

    行锚固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是依靠附着支座与工程结构进行固 定的,悬挑支承结构和附着支座均应同工程结构固定稳固,这是 悬挑脚手架和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搭设和使用安全的保障。为保证 悬挑支承结构和附着支座固定牢固,其预埋件和锚固件的品种、 数量、规格和预理锚固位置、间距、连接紧固及预理锚固处混凝 土强度等应符合技术要求

    业层操作人员安全,也是为了防止坠物伤人。本条规定强调

    5.3.1控制脚手架作业层的荷载粉煤灰标准,是脚手架使用过程中安全管 理的重要内容,规定脚手架作业层上严禁超载,是为了在脚手架

    ....
  • 相关专题: 脚手架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