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编制依据 9
1.1 编制说明 9
1.2依据内容 9
1.2.1招(投)标文件或合同文件 9
1.2.2设计文件 9
1.2.3主要规程、规范、标准一览表 9
1.2.4主要图集一览表 11
1.2.5项目管理、各种管理制度及管理体系文件 12
1.2.6项目质量计划 12
1.3工程承建范围 13
1.3.1合同范围 13
1.3.2主要分包工程 13
2.工程概况 14
2.1项目简介 14
2.2工程概况 15
2.2结构设计概况 16
2.4水文条件 16
2.5地质条件 17
2.6地理位置、地形、地貌 17
2.7工程管理目标 17
2.8工程施工重难点及应对措施 18
2.9技术管理的重点、难点分析及对策 21
3.施工部署 23
3.1项目管理目标 23
3.1.1质量目标 23
3.1.2安全目标 23
3.1.3工期目标 23
3.1.4成本目标 23
3.1.5环境目标 23
3.1.6科技推广目标 23
3.1.7文明施工目标 25
3.2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 25
3.2.1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建立原则 25
3.2.2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 25
3.2.3项目部各岗位人员职责 26
3.3办公区及生活区临建搭设 36
3.3.1办公区临建搭建 36
3.3.2生活区临建搭建 38
3.3.4施工现场临建搭设 40
3.3主要施工方法、施工顺序及流水段划分 47
3.3.1总体施工区、段划分 48
3.3.2施工顺序及流水划分 48
3.4主要生产资源配置 48
3.4.1劳动力计划及管理措施 48
3.4.2主要材料需用量 49
3.4.3施工机具及设备需用量计划 50
3.4.4测量仪器、检验试验设备使用计划 52
3.4.5试验检测计划 53
3.5专项方案的编制计划 54
3.6.施工进度计划 56
3.6.1进度计划编制说明 56
3.6.2工期控制节点 57
3.6.3工期控制措施 57
4.施工准备 58
4.1施工技术准备 58
4.1.1做好施工现场的接收工作 58
4.1.2做好图纸会审的准备工作 58
4.1.3准备与本工程有关的规程、规范、图集 59
4.1.4了解场地及周边环境状况 59
4.1.5轴线、标高控制点引测 59
4.1.6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方案的准备 59
4.1.7编制施工预算 59
4.2 施工现场准备 59
5.施工平面布置图 60
5.1 施工平面布置原则 60
5.2 各施工阶段平面布置 60
5.2.1二次土方开挖平面布置 60
5.2.2 基础及地下室主体施工阶段平面布置 60
5.2.3 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平面布置 61
5.2.4装饰装修(园林景观)阶段施工平面布置 61
5.3 办公区及生活区平面布置 61
5.3.1 项目部办公区及生活区 61
5.3.2工人生活区 61
5.4 施工临时用水 62
5.4.1临时用水平面布置 62
5.4.2 供水系统规则 64
5.5 施工用电计算 66
5.4.1 施工临时用水计算 66
5.4.2施工临时用布置规则 67
6.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70
6.1测量工程 70
6.1.1测量质量标准 70
6.1.2测量准备工作 70
6.1.3测量校核 71
6.1.4定位测量 71
6.1.5平面控制测量网的建立 72
6.1.6高程控制测量网的建立 73
6.1.7控制测量网的细化 73
6.1.8装修测量 74
6.1.9沉降观测 75
6.1.10施工测量管理措施 75
6.2土石方工程 75
6.2.1施工内容 75
6.2.2土方开挖 76
6.2.3土方回填 76
6.2.4质量保证措施 77
6.3钢筋工程 77
6.3.1钢筋采购和验收 77
6.3.2钢筋施工特点 77
6.3.3钢筋材料及试验要求 78
6.3.4钢筋加工 79
6.3.5钢筋绑扎 82
6.3.6质量控制要点 86
6.4模板工程 87
6.4.1基础模板 87
6.4.2地下室挡土墙墙体模板支设 89
6.4.3柱模板 90
6.4.4墙模板 91
6.4.5梁模板 93
6.4.6板模板 94
6.4.7楼梯模板 95
6.4.8洞口模板 95
6.5混凝土工程 96
6.5.1桩基础混凝土施工 96
6.5.2旋挖桩混凝土施工 97
6.5.3 旋挖桩混凝土施工较桩基础施工混凝土的优势................................................................99
6.5.4地下室侧墙及顶板施工..........................................................................................................99
6.5.5连续式膨胀加强带施工 100
6.5.6质量控制要点 100
6.5.7主体结构混凝土工程施工 100
6.6砌体工程 106
6.6.1填充墙设计要求 106
6.6.2施工准备 106
6.6.3施工流程及施工工艺 107
6.6.4墙体锚拉筋留置 108
6.6.5构造柱圈梁留置 108
6.6.6质量保证措施及注意事项 111
6.7垂直运输与脚手架工程 111
6.7.1垂直运输 111
6.7.2脚手架工程 115
6.8装修工程 125
6.8.1地面工程 125
6.8.2抹灰工程 126
6.8.3门窗工程 127
6.8.4吊顶工程 128
6.8.5饰面板(砖)工程 130
6.8.6涂饰工程 131
6.8.7真石漆工程 132
6.8.8细部工程 134
6.9防水工程 135
6.9.1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138
6.9.2抗渗混凝土 140
6.9.3 JS防水涂料 141
6.9.4水泥基渗透结晶 143
6.9.5后浇带施工 144
6.9.6施工缝 146
6.9.7细部防水处理 147
6.9.8质量标准 149
6.9.9质量保证措施 150
6.9.10成品保护措施 150
6.10屋面工程 151
6.11安装工程 152
6.11.1给水系统工程 152
6.11.2排水系统工程 153
6.11.3电气系统工程 154
7.主要施工管理及技术组织措施 165
7.1保证进度目标控制措施 165
7.2保证质量目标控制措施 166
7.2.1建立质量保证管理体系及质量责任制度 166
7.2.2.做好调查工作 169
7.2.3组织保证措施 169
7.2.4材料、成品、半成品的检验、计量、试验控制 170
7.2.5工程质量的过程控制与管理措施 170
7.3保证安全目标控制措施 171
7.3.1安全管理及措施 171
7.3.2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 172
7.3.3施工安全用电防护措施 172
7.4 保证成本目标控制措施 174
7.4.1施工成本预测 174
7.4.2施工阶段成本控制计划编制 174
7.4.3施工阶段成本控制计划执行 174
7.5 季节性施工措施 175
7.6.9.1冬季施工措施 175
7.6.9.2雨季施工措施 175
7.6.9.3夏季施工措施 176
7.6.9.4农忙及节假日节时施工措施 176
7.6绿色施工措施 176
7.6.1环境目标 177
7.6.2管理措施 177
7.6.3环保技术措施 177
7.6.5节能措施 178
7.7文明施工与CI保证措施 179
7.7.1场容管理措施 179
7.7.2环境卫生管理措施 179
7.7.3现场材料管理措施 180
7.7.4 CI施工保证措施 180
7.8成品保护措施 180
7.8.1成品保护原则 180
7.8.2成品保护组织机构 180
7.8.3成品保护职责 181
7.8.4成品保护管理制度 182
7.8.5成品保护一般措施 183
7.8.6材料成品保护措施 184
7.8.7各分部成品保护措施 185
7.9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87
7.10创优措施 193
7.10.1创优目标 193
7.10.2过程管理 194
7.10.3创优技术措施 194
7.10.4创优申报与组织 197
7.11总包管理 197
7.11.1总包管理原则 198
7.12对分包单位的管理措施 199
7.13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 200
7.13.1 施工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 200
7.13.2高空坠落、物体打击紧急处理措施 200
7.13.3机械伤害紧急处理措施 200
7.13.4车辆伤害紧急处理措施 201
7.13.5坍塌紧急处理措施 201
7.13.6倾覆事故紧急处理措施 201
7.13.7火灾紧急处理措施 202
7.13.8触电事故紧急处理措施 202
7.13.9现场中暑紧急处理措施 203
7.13.10现场骨折紧急处理措施 203
7.13.11现场食源性毒物中毒紧急处理措施 203
7.14 应急预案 203
7.14.1边坡危险源的分析 203
7.14.2施工各类应急预案 204
7.14.3边坡工程专项应急预案 206
7.14.5应急救援 207
8.新技术开发与应用 208
8.1 钢筋等强度剥肋滚压直螺纹连接技术 208
8.2 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209
8.2.1原材料要求 209
8.2.2配合比要求 209
8.2.3施工要求 210
8.3自密实混凝土技术 210
8.3.1主要技术内容 210
8.3.2 技术指标 211
8.4 预拌砂浆技术 212
8.4.1主要技术内容 212
8.4.2技术指标 212
8.5 管线综合布置技术 212
8.5.1主要技术内容 212
8.5.2技术指标 212
8.6 BIM技术 213
8.6.1 BIM功能特点 213
8.6.2技术指标 214
8.6.3 BIM技术在本项目施工阶段中应用 215
8.8 EPS装饰线条安装施工 216
8.8.1主要技术内容 216
8.8.2 技术指标 217
8.9 LED照明技术 218
8.9.1主要技术内容 218
8.9.2技术指标 218
8.10剪力墙模板外墙接缝防漏浆技术 219
8.10.1主要技术内容 219
8.11 PVC直埋技术 219
8.11.1主要技术内容 220
8.11.2 技术指标 220
8.12建筑垃圾减量化技术 220
8.12.1主要技术内容 220
8.12.2技术指标 221
8.13 施工道路自动喷洒防尘技术 221
8.13.1主要技术内容 221
8.13.2 技术指标 221
8.14 防水保温技术 222
8.14.1屋面防水技术 222
8.14.2卫生间防水技术 226
8.14.3外墙 227
8.14.4地下室防水技术 230
8.14.6泳池、消防水池、水箱间防水技术 233
9.项目策划 234
9.1观摩工地策划 234
9.1.1观摩目标 234
9.1.2观摩范围 234
9.1.3观摩内容 234
9.1.4观摩路线 235
9.2 BIM技术应用策划 236
9.2.1涉及软件 236
9.2.2项目BIM管理目标 236
9.2.3项目BIM技术应用要点 236
9.2.4实施计划和阶段性目标 245
9.2.5问题记录 245
9.4项目创优策划 245
9.4.1创优管理构架 245
9.4.2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方法 245
9.4.3工程项目质量基础管理 245
9.4.5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制度 246
9.4.6 工程质量检测体系 251
9.6项目质量策划 253
9.6.1质量检查程序详图 253
9.6.2特殊过程与关键部位控制及监测计划 254
9.6.3管理制度及管理职责 255
9.6.4文件和记录控制 265
9.6.5材料采购 267
9.6.6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 267
9.6.8施工质量过程控制 268
9.6.9检验和试验 269
9.6.10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270
9.6.11纠正和预防措施 270
9.6.12搬运、贮运、防护及交付 271
9.6.13质量记录的控制 271
9.6.14内部质量审核 271
9.6.15服务 271
9.7QC活动策划 271
9.7.1QC活动课题分类 271
9.7.2QC活动组织机构 273
9.7.3计划申报QC小组活动项目 274
10.组织协调管理措施 275
10.1与建设单位的组织协调 275
10.2与监理单位的组织协调 275
10.3与设计单位的组织协调 275
10.4与分包单位的组织协调 275
11.工程回访与保修 276
11.1竣工验收 276
11.2工程移交 276
11.3工程回访 276
11.3.1回访程序 276
11.3.2回访组织 276
11.4工程服务及保修 276
11.4.1工程保修期 276
11.4.2保修程序 277
11.4.3保修措施 277
11.4.4保修记录 278
附件1:施工总进度计划
附件2:项目总平面布置图
附件3:项目区段划分平面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