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Z/T 0308-2017 区域地下水质监测网设计规范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区域地质资料包括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 a)地层岩性资料内容应包括区域地层层序、地质时代、成因类型、岩性岩相特征、产状、厚度、 分布及接触关系等; b 地质构造资料内容应包括区域地质构造单元、类型、性质、规模、分布、形成时代及其水文地 质意义等。
5.2.6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资料应包括: a)监测区水源地资料,地下水开采历史资料,地下水多年开采量及各含水层(组)的开采量,工 业、农业、生态和生活等地下水用水量分类统计 监测区地下水开采井位置、数量、开采量和泉位置、数量、流量等资料,并进行核查; )地下水人工调蓄工程位置、范围、调蓄量及运行情况等资料,并进行核查。
5.2.7水资源、土地利用综合规划
卫生标准水资源、土地利用综合规划资料应包括:行政区划、流域水资源规划、地下水利用与保护规划、土 地利用现状及规划等。
5.2.8地下水开发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与地质灾害
地下水开发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与地质灾害调
a)地下水水位、超采情况,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区范围、下降幅度和下降速度; b)海(咸)水入侵的范围、发生发展历史、影响因素、主要危害等; C 地下水污染范围、受污染含水层的层位、污染物类型、污染程度、污染源、发生发展历史、趋 势及危害等; d 与地下水开发利用有关的土地荒漠化及植被退化的分布、程度、发生发展历史、影响因素、发 展趋势及危害等; e) 地下水质异常引发的地方病的类型、分布、危害、演化过程及趋势等; 土壤盐渍化的分布、程度、土壤类型、发生发展历史、影响因素、发展趋势及危害等。
5.3已有监测点(水和泉)调查
5.4地下水质数据管理和信息服务状况调查
5.4.1数据管理调查
数据管理调查内容包括: a)各类与地下水质监测相关的基础资料及成果资料管理现状; b)监测数据检查的方法和手段: c)地下水质监测数据库建库情况以及地下水质监测数据录入、存储及备份状况; d)地下水质监测数据库与地理信息系统 (GIS)的结合及应用状况
5.4.2信息服务状况调查
5.5监测点(水井和泉)现状评价
6地下水质与污染源调查
6.1.1在全区开展枯水期水质取样,调查采样点根据调查目的在调查点中优选,应综合考虑区域水文 地质条件和土地利用等情况,选择能反映调查区地下水质量和污染总体状况的代表性水点。并依据污染 源调查与评价的结果具体确定。 6.1.2区域调查采样点应在区域控制的基础上,优先选择重要地下水水源地、国家级、省级地下水监 测孔、大泉(泉群)、有系列分析资料的农用井、大型工矿企业自备井、矿山排水、油田供水井、重要 污染源附近的监测井等井孔或水点。 6.1.3区域调查地下水采样点山区和丘陵区按每100平方千米1组样采集,平原地区按每100平方千 米3~4组样采集。采样主要在枯水期进行,对主要水源地分析异常点作检查采样,并采集相应的地表 水样品。 6.1.4在土壤污染、海(咸)水入侵、土壤盐渍化、地下水污染对生态系统影响等地区适度加大采样 密度。
6.2地下水污染源调查
6.2.1.1调查方法以收集资料为主,调查为辅
6. 2. 2 调查目的
查明污染源的类型,污染物的主要组分和特征,污染物的排放方式、排放强度和空间分布,污 纳场所的特征(包括废水排放去向、接纳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场所及特征),水的利用情况和废 方式及状况,地面水污染情况、污染途径、污染程度和污染范围、
污染源调查以资料收集、整理为主 重要潜在污染源应进行野外实地核查,按 B.5要求填写潜在污染源调查表和取样调查表。
6.2.4工业污染源调查
6. 2. 4.1调查目的
了解研究区主要工业企业的分布位置、规模、种类,调查废水、废渣、废气的排放量、排放过程和 处理措施。
6.2.4.2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包括: a)工矿企业名称、厂址、企业性质、规模、占地面积、产品、产量、污染物治理方式与工艺、运 行费用等:;污染物种类、数量、成分、性质,排放方式、规模、途径,排入浓度,排放口位置、 类型、数量、控制方法及污染物造成的危害调查; 6 调查时选择工业群中排放量大、排放范围广、废水中含有害物质浓度高的工矿企业进行深入调 查研究。
6. 2. 4. 3调查手段
工业废水排放量的调查可通过访问来确定,必要时对重点厂进行实测。测量排污量时要注意不 排放量的变化情况,掌握其排放规律,算出平均值。
6.2.4.4调查对象
6.2.5农业污染源调查
6.2.5.1调查目的
6.2.5.2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包括: a)污水灌区的污水成分、污灌范围、污灌次数和污灌量,多余污水入渗情况(必要时可选择典型 地段进行实测): O 农药品种,使用剂量、方式、时间,施用总量,年限,有效成分含量(有机氯、有机磷、汞制 剂、砷制剂等)及稳定性等,使用化肥的品种、数量、方式、时间,每亩平均施用量; c 水土流失情况的调查; d)牲畜粪便堆放情况等。
6.2. 6生活污染源调查
6.2.6.1调查目的
了解城市污水排放量、主要污染物及排放这
解城市污水排放量、主要污染物及排放途径
6. 2. 6. 2 调查内容
6.2.7 地表排污水系调查
调查监测区主要排污水系(河流、渠、坑塘等)的分布、规模、类型及水质状况,重点放在与上述 工业企业和生活污水排放密切相关的河流坑塘。对于地表各种形式的污水坑、池、塘、库等,应调查其 面积大小、容量、结构、衬砌情况、投入使用的时间,周边植被,包气带厚度和岩性,污水种类成分, 非污规律、排放量。池中水位变化规律,渗漏情况等。坑塘附近有井孔等地下水点时,应取水样分析。 排污渠道渗漏也应详细调查。
6.2.8编制污染源分布图
调否结束后应编制污染源分布图,具体要求见A.3.
根据已有监测并调查和监测点(水并和泉)现状评价结果,对监测区地下水质监测点(水井和泉) 的受损程度、淤堵状况、保护措施、监测层位清楚与否、监测数据完好状况及监测数据管理与服务等方 面进行评价。
按照A.4的要求,编制监测区水质监测点(水井和泉)运行状况评价分布图
8地下水价值与污染评价
8.2.1地下水的总价值由开采价值和原位价值两部分组成:地下水的开采价值可以用地下水城市供水, 工业供水,商业供水和农业供水产生的经济效益确定;地下水的原位价值主要包括:对地表水供水周期 性缺水的调节,预防或减少地面沉降,保护地下水水质,防止海水入侵,维持生物多样性和提供游乐场 所的排泄量。 8.2.2本标准推荐利用地下水质量评价和地下水水源地分级两个要素,采用矩阵叠加法对地下水价值 进行评价,具体方法见D.2。
所的排泄量。 8.2.2本标准推荐利用地下水质量评价和地下水水源地分级两个要素,采用矩阵叠加法对地下水价值 进行评价,具体方法见D.2。
8.3.1特定污染源对地下水污染的评价方法包括固体废物堆放场的污染评价、适用于农药的污染评价、 酸性沉积物的污染评价和土地污染评价。 8.3.2污染源灾害评价的方法分为两种:简单评判法和详细分级法。简单评判法应用现有污染源类型 及其所处含水层位置的信息评价对地下水造成污染的威胁。详细分级法在调查污染源的污染物类型、污 染物总量、污染物堆放方式、地层对污染物的自净作用和污染物向地下水的迁移途径的基础上对污染源 的灾害进行分级。 8.3.3对污染源分级评价的方法见D.5。
8.4.1地下水污染评价以地下水污染调查资料为依据,结合评价区的污染源分布、土地利用分区和水 文地质条件进行。评价标准采用背景值或参照值。地下水污染单项评价计算公式为:某项指标的变化指 数(I)=某项指标的实测含量(C)/某项指标的背景值或对照值(C),其中I值越大,表明地下水污 染程度越重。在进行地下水污染综合评价时,应对无机指标和有机指标的污染评价结果最后进行综合评 判,从劣不从优。
9.1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易污性评价应重点考虑潜水水位理埋深、包气带岩性、降雨补给,兼顾地形、 地表水与地下水关系、含水层特征等因素。可采用DRASTIC评价方法,参见C.1。 9.2岩溶水易污性评价应重点考虑岩溶发育特征、地下水位上覆保护层特征、降雨及入渗条件,兼顾 地形、植被状况。可采用欧洲方法(PI或COP法),参见C.2和C.3。 9.3地下水易污性评价结果分为高、较高、中等、较低、低五个等级,参见D.3。 9.4编制地下水易污性分区图,具体要求见A.8。
10地下水污染风险性评价
10.1地下水污染风险性评价应根据含水层易污性、地下水价值、污染源等级等因素综合评价。 0.2地下水污染风险的大小由地下水遭受污染的概率和污染后果的乘积表达,其中,遭受污染的概率 为概化后的面状污染源污染等级,污染的后果为地下水防护紧迫性指标。地下水保护紧迫性指标主要由 易污性分区和地下水价值评价分区叠加构成。评价方法参见附录D 0.3地下水污染风险性评价结果分为高、较高、中等、较低、低五个等级。 10.4编制地下水污染风险性评价图,具体要求见A.9。
11地下水质监测密度和频率设计
11.1.1应在地下水质调查和评价的基础上确定监测密度和频率。 1.1.2密度和频率设计应能控制不同的水文地质单元和区域主要含水层,并能反应所在区域地下水系 的环境质量状况和地下水质量的空间变化,并兼顾浅层污染源和水源地。 11.1.3布设密度的原则为主要供水区密、一般地区稀;城区密,农村稀;地下水污染严重地区密,非 污染区稀。 11.1.4地表水与地下水有密切水力联系时,应对地表水水质进行监测,地下水采样频率与时间宜与地 表水相一致。 11.1.5监测点应有代表性,兼顾实际采样的可行性、方便性,宜选取经常使用的民井、生产井以及泉 水布设监测点
11.2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平原(盆地)
11.2.1区域地下水质监测密度和频率
11. 2. 1.1监测密度
监测密度要求如下: a)区域监测密度的设计应在地下水风险性评价分区的基础上进行,参照以下推荐值: 1) 高风险区按照每100平方千米610个点布设; 2) 风险性较高地区按照每100平方千米5~6个点布设: 3) 风险性中等、较低和低的地区按照每100平方千米3~4个点布设。 b)宜加强城市泉水的水质监测; 城区可利用当地自备井进行监测
d)多层含水层区应根据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开发利用情况进行分层监测: e)遵循上述原则,设计地下水水质监测 水水质监测网设计图,具体要求见附录A.10
[1. 2. 1. 2监测频率
根据监测网设计的目的和任务,结合工作地区地下水年内变化规律,对不同位置和层位的监测并可 以设计不同的监测频率: a)高风险区的监测点,每年取样4次(每季度取样1次); b) 较高风险区的监测点,每年取样2次(枯、丰水期各取样1次); c)中等、较低、低风险区的监测点,每年取样1次(枯水期); d)地表水监测点每年取样4次(每季度取样1次)。
11.2.2污染源及附近
11.2. 2.1监测密度
[1.2.2. 2监测频率
监测频率要求如下: a)背景监测点每年取样1次(枯水期); b)污染监测点每年取样4次(每季度取样1次)
11.2.3.1监测网密度
重点地区地下水质监测应参照地下水源地保护区和目然保护区的相关规范。 水源一级保护区(100天)、水源二级保护区(第四系松散层10年,岩溶区5年)、水源准保护区(25 年)及汇流区按照密度由高到低的原则布设地下水质监测井。由供水部门负责监测的水源地一级保护区, 汇流区应纳入区域地下水质监测网
11.2.3.2监测频率
水源二级保护区每年监测4次(每季度取样1次),水源准保护区每年监测2次(枯、丰期各取样
11.3. 1监测点密度
监测点密度要求如下: a)岩溶发育均匀的区域及红层覆盖岩溶区,按照岩溶水易污性评价结果布设监测点,参照以 荐值:
1)易污性很高和高的区域按照每100平方干米4~6个点布设; 4)易污性中等的区域按照每100平方千米2~4个点布设; 5)易污性低和很低的区域按照每100平方干米0.5~2个点布设。 岩溶发育不均匀的区域,按照每100平方千米0.51个点布设监测点,对于大的地下水暗河 系统应控制主要的出口、入口、部分天窗和流量变化地段,小的地下暗河系统应控制主要的出 口;泉水以控制枯、平、丰期水质动态为原则,丰水期适当加密; C)对区域洪涝灾害具有重要影响的岩溶流域等,根据需要布设监测点
11. 3. 2监测频率
监测频率要求如下: a)自动水质监测宜每小时1次; b)重要水源地和泉水点,每年取样4次(每季度取样1次): c)其他点宜每年2次(枯、丰期各取样1次)
11.4.1监测点布设
监测点布设应考虑以下因素: a)地下水开采利用状况; b)裂隙水的类型、运动特征。
11.4.2监测点密度
11.4.2.1风化带裂隙水地区监测点密度
11.4.2.2层状裂隙水地区监测点密度
学在于成层的脆性岩层(砂岩、玄武岩 源和构造裂隙构成的层状裂隙水分布特点,测 可按网格设计,监测点密度可按照每100 重要开采区可适当加密
11.4.2.3脉状裂隙水地区监测密度
存在于断裂破碎带、火成岩体的侵入接触带、岩脉的节理的水,依据脉状裂隙水的分布特 点密度可参照每100平方千米3~4个点布设,重要地段可适当加密
11.4.3监测频率设计
监测频率设计要求如下: )对于丘陵和山区供水的重要水源,可依据裂隙水开采利用现状,结合工作地区地下水年内变 规律,每年取样1次(枯水期); 在重点开采区可每年取样2次(枯、丰水期各取样1次)
监测内容包括: a)应按照附录E所列项目进行监测,并根据地下水用途和可能出现的污染物选测有关监测项目
c)水源性地方病源流行地区增测碘、钼、硒、亚硝胺以及其他有关有机物、微量元素和重金属含 量等地方病成因物质监测项目; d)工业用作冷却、冲洗和锅炉用水的地下水增测侵蚀性二氧化碳,磷酸盐、总可溶性固体等项目: e) 沿海地区和北方盐碱区增测电导率、漠化物和碘化物等项目; f)矿泉水应增测硒、锶、偏硅酸等反映矿泉水质量和特征的监测项目: 农村地下水,可选测有机氯、有机磷农药及凯氏氮等项目:有机污染严重区域可选择苯系物 烃类、挥发性有机碳和可溶性有机碳等项目; h 海水入侵区监测站丰水期水样进行必测分析,枯水期水样可只进行氯离子浓度分析。
11.6监测成果的表现形式
测成果应以电子表格形式存储与提交。
监测成果应以电子表格形式存储与提
12.1.1成果包括报告、图件、表格及其他野外调查资料等。 12.1.2所有成果应同时提交纸介质材料和电子文档。 2.1.3纸介质材料的报告、图件和表格均应单独装订成册。 12.1.4所有成果的电子文档均应刻录成数据光盘,并附文档说明。 12.1.5图件数据应同时提供栅格文件和矢量文件两种。矢量文件应包括工程文件、各要素文件、图例、 比例尺及投影方式等,各要素文件应以单要素内容表示,每一要素为一个独立图层。以地理信息系统软 件格式提供的矢量文件,应提供字库和图库文件。 12.1.6图件的工程文件应置于以图名命名的相应文件夹下,不同图件不能共用文件夹
按照附录F的要求编制《XXX监测区地下水质监测网设计》
12. 3.1附图包括:
a)地下水质监测点现状分布图: b) 监测区水质监测点现状分布及质量评价图; c) 污染源分布图: d) 地下水化学图; e) 地下水质量评价图; f) 地下水污染评价图: g) 地下水易污性评价图: h) 地下水污染风险性评价图: i) 地下水水质监测网设计图。 12.3.2图件的具体编制要求见附录A,编图宜采用常用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也可与工程建设方达成 致,确定所用软件工具。
标准血压12.4.1附表包括: a)地下水质监测网现状调查表; b)潜在污染源调查表; c)取样调查表。 12.4.2表格的具体表式参见附录B。
a)两拼幅以上的附图,以最后一幅标绘图签为原则,其它各幅均标绘简易图签,其位置设在 外右下角,同时各接合图幅在邻接位置标绘接合图式,以示相互关系。 b) 图签长90mm;宽15mm,第1列和第3列项目栏长20mm;第2和第4列项目栏长为25mm; 图名行宽8mm第2行行宽7mm。附图图签样式见表A.1。
A.2监测区地下水质监测点现状分布图
表A.2监测点分布要素表示方法及图例
A.3监测区污染源分布图
表A.3污染源分类及图
表A.3污染源分类及图例(续)
暖通空调图纸、图集表A.3污染源分类及图例(续)
....- 水质标准
- 相关专题: 地下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