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50T-327-2019 建设工程水文地质勘察标准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DBJ50T-327-2019 建设工程水文地质勘察标准
2.1.11 水文地质物探 hydrog eophysical prospecting
采用地球物理探测方法,通过测量,分析其物理场的分布,至 化规律来进行水文地质勘察的一种勘探手段,
建筑管理2.1.12 同位素示踪法
isotopic tracer method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作为示踪剂对研究对象进行标记的微 分析方法。
2. 1. 13 同位素示踪测并
radioactive tracer logging
利用人工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大然流场或人工流场中钻孔 的地下水流,测定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的方法。
2.1.14水文地质试验
hydrogeological test
为评价水文地质条件和敢得含水层参数而进行的各种测重 和试验工作。
2.1.15水文地质参数
表征地层水文地质特征的数量指标,包括渗透系数,导水 数,释水系数,给水度,越流参数等。
2.1.16水文地质单元
具有统一边界和统一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的地下水分 区域。
2.1.17单孔抽水试验singlewellpumpingtest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抽水孔同时抽水,客孔的水位和水量有明 显相互影响的抽水试验。
在抽水过程中,流量和水位同时相对稳定,并有一定延续时 的试验。
2.1.20非稳定流抽水试验
在抽水钻孔中权保持抽水量稳定,或保持水稳定,观测含 层中地下水位和抽水量变化的抽水试验。
2. 1. 21 给水度
饱和岩石在重等作用下释出的水的体积和岩石的体积 上比。
2. 1.22 释水系数
水头下降(上升)一个单位时,从底面积为一个单位高度等于 水层厚度的柱体中所释放(储存)的水量。
water burst
water burst
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地下水突然大
在地下施工过程中,充填于洞穴,构造破碎带中的粘性土,碎 石和水,在地下水头作用下,突然大量涌出的现象。
2.1.25最大涌水量
遂洞或其它工程某段在含水体中掘进时的峰值涌水量。
2. 1. 26观测孔
用作抽水试验或地下水动态观测
H 抽水试验前潜水含水层厚度: 孔 潜水含水层在抽水试验前和抽水试验时的厚度的平 均值; 水位恢复时的潜水含水层厚度: 过滤器长度: 试验结束时水的渗人深度。 探头半径: 过滤器半径: 测试孔滤水管内半径: 影响半径; 水位恢复时的剩余下降值: 水位降深; U 试坑(内环)中水厚度;
抽水试验前潜水含水层厚度: 潜水含水层在抽水试验前和抽水试验时的厚 均值; 水位恢复时的潜水含水层厚度: 过滤器长度: 试验结束时水的渗人深度。 探头半径: 过滤器半径: 测试孔滤水管内半径: 影响半径: 水位恢复时的剩余下降值: 水位降深: 试坑(内环)中水厚度;
3.1.1建设工程水文地质勘察应查明建设工程场地的水文地质 条件,为各阶段工程设计提供水文地质资料。 3.1.2建设工程水文地质勘察应在搜集已有工程地质和水文地 责资料的基础上,采用调香与测绘,物探,钻探,测试,试验,动态 观测·监测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勘察方法。 3.1.3水文地质勘察成果应包括拟建工程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和 特征,水文地质参数,工程建设对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影响评价以 及相关防治措施建议等内容。 3.1.4当建设工程为地下工程或有深基坑并在地下水位以下
3.1.4当建设工程为地下工程或有深基坑并在地下水位以
3.2水文地质勘察类型划分
水文地质勘察类型划分应符合表
3.2.2工程建设与地下水环境相互影响程度应符合表3.2.2
工程建设与地下水环境相互影响程
2.3建设T程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应符合表3.2.3的
3.2.3建设T程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应符合表3.2.3的 规定。
3.2.3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划分
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应由复杂向筒单推定,有任一地下水类型首先满足某 较高等级时,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即为该等级。
高等级时,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即为该等
相应工程设计方案重大调整,以及工程运行期间可能出现严重水 文地质问题时,应进行专项水文地质勘察。
3.3一般水文地质勘察
3.3.1一般水文地质勘察应根据工程要求,掌握下列水文地质 条件: 1 区域性气候资料,如年降水量,蒸发量及其变化和对地下 水位的影响: 2地下水的类型和赋存状态; 3 主要含水层的分布规律及其渗透特性: 4 可能影响工程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的地表水资料,如江,
河,湖特征水位,以及相关水库水位调度方案: 5地下水的补,径,排特征,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水力联系及 其对地下水位的影响: 6勘察时的地下水位水位变化趋势和主要影响因素: 7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水质,腐蚀性及其污染源情况。 3.3.2不同类型的地下水勘察除应符合3.3.1条要求外,尚应 符合下列要求: 1松散岩类孔隙水应查明岩土层的颗粒组成.富水性: 2碎屑岩类裂隙水应调查裂隙性质,空间分布特征,连通性 等,层状或脉状地下水的发育分布规律及其承压性质,确定壹 水带: 3可溶岩类溶隙.溶洞岩溶水应调查岩溶发育特征.岩溶水 与岩性,构造岩溶发育的关系及其不均匀性。
下水主要分布区域或施工降.排水疏干的影响范围
1搜集分析建设工程区已有水文地质资料,划分水文地质 单元,开展水文地质测绘与调查,必要时辅以相应的水文地质物 探,钻探,水文地质试验,测试工作: 2勘探孔钻进过程中应观测地下水位及水量的变化,详细 记录水.漏水的深度水头高度,量测稳定水位前,应抽干勘探 孔中的钻探循环水: 3采集地表水.地下水水样进行水质分析,查明地下水的化 学特性及其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4确定水文地质参数: 5评价地下水对工程建设及地质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 的防治措施建议。
3.3.5勘探点应根据建设工程特点和水文地质条件布
要含水层宜布置不少于1个地下水勘探孔进行抽水试验和参数 计算,并采集水样进行水质分析。 3.3.6水文地质钻孔深度应达到与工程建设紧密相关的含水层 (组).含水构造带的岩层层位
3.3.6水文地质钻孔深度应达到与工程建设紧密相关的含水层
3.4专项水文地质勘察
3.4.1专项水文地质勘察除应符合3.3节的相关规定外,尚应 包括下列工作内容: 1编制专项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纲要: 2查明断层破碎带的性质,地层岩性,走向,长度,断距,破 碎率带厚度,含水性与导水性等特征以及水文地质意义: 3查明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埋藏条件,地下水类型、流向水 立及其变化幅度,当场地有多层对工程有影响的地下水时,应分 层量测地下水位或承压水头,并查明相互之间的补排关系: 4查明岩溶发育规律,主要洞穴的发育层位,规模形态、理 藏深度,连通性与充填情况,富水性,覆盖层厚度及性质,岩溶类 型与地下水分布的关系,垂直渗流带,水平径流带,深部缓流带的 分布位置及其特征,地下水分水岭位置,高程等: 5查明可能对拟建工程有影响的暗河走向,理藏深度,规 模水位水深.流速等; 6查明场地地质条件对地下水赋存和渗流状态的影响;必 要时应设置观测孔,或在不同深度处理设孔隙水压力计,量测压 力水头随深度的变化特征: 7应进行专项水文地质关试验工作,测定岩土层的渗透 系数.涌水量等水文地质参数: 8预测地下洞室区可能的涌水量地下水压力分布.突水突 呢,对围岩稳定性影响,以及对建设工程的影响等题,并应同时 分析评价工程建设对水文地质环境的影响;
9对缺乏常年地下水位监测资料的地区,当水文地质条件 工程有重大影响时,应设置长期观测孔,对有关层位的地下水 行长期观测。
文地质条件和已有工作的深度综合考愿确定。勘察范围应包括 影响工程的水文地质单元,地下水流动系统或工程建设降,排水 疏干的影响范围。
不等。勘探线应接顺地下水流向和垂直地下水流向分别布置,水文 地质条件复杂区可敢小值,在工程与地下水相互影响程度大的地段 可适当加密。主要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单元宜布置不少于3个水文 地质试验孔。一个工程场地每一含水层宜布置不少于1个地下水
层(组).含水构造带和岩层层位外,对于岩溶地区勘探孔深度 应进入土层以下基岩不小于10m,其间揭露溶洞时,应进人落 底板以下不小于10m。
1 断层破碎带: 2 岩溶负地形区: 3 可溶岩覆盖层厚度较大地段: 4 物探资料反映出可能存在隐伏岩溶区或地下水富集区: 5 对建设工程可能有影响的相对富水地段: 6当附近有影响工程的地表水体时,宜在场地与地表水体 之间布置一定数量的勘探孔或观测孔,了解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 的水力联系。
3.4.6在可溶岩地区及地下水富集区应开展专项水文地
要求: 1地面物探工作重点布置在可溶岩分布的槽谷和低洼地 带,查明岩溶管道和富水区段的空间分布情况: 2采用的物探方法应满足拟建地下工程的深度要求: 3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地面物探部面尽量与勘探部面重 合,便于两种勘探手段的相互验证 4水文物探测井的孔数不少于水文地质钻孔的1/2。 3.4.7专项水文地质勘察应进行水文地质试验,试验应符合下 列规定: 1对工程建设可能涉及到的每个含隔水层均应有相应的试 验工作获取独立的水文地质参数: 2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孔段,应进行抽水试验,当地下水位埋 深较大,抽水困难时,可选择压水试验或注水试验: 3对松散层中的客主要含水层宜采用带观测孔的抽水试验 准确测定含水层的客种参数,每一主要含水层试验组数不应少于 3组,观测孔宜平行或垂直地下水流向布置: 4对地下工程或深基坑涉及的客主要含水层,应分层进行 抽水试验,每层含水层试验组数不应少于3组: 5当需要评价岩体各向异性渗透性时,宜进行定向压水 试验: 6当隧洞内水压力超过300m水头时,宜进行高压压水试 验,单孔试验段数不宜少于3段: 7钻孔钻进中遇承压水时应测定承压水头,当承压水头高 出孔口时应进行水试验,并测量水温,采集水样作水质分析: 8钻孔遇有流动地下水的重要洞穴时和有水注人的落水洞 均应进行示踪试验;试验时应测定投放点与接收点的地下水位。 3.4.8勘探钻孔可能加剧含水层破坏或对拟建工程有不良影响 时,除监测孔外应及时采敢灌浆,止水等封堵措施,对钻孔进行全 孔封闭
4.1.1水文地质测绘工作应在搜集研究区域地质,区域
质资料基础上进行,专项水文地质勘察的水文地质测绘应单独 行,一般水文地质勘察的水文地质测绘宜与工程地质测绘 进行。
水文地质条件决定,宜涵盖与工程有关的一个或多个完整的水 地质单元。一般水文地质勘察水文地质测绘范围应以地下水 互影响范围为界。
4.1.3水文地质测绘比例尺应根据工程建设与地下水环境木
影响程度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等条件确定,宜按1:2000 1:10000比例尺选敢。线状工程宜采用1:10000~1 50000,点状工程宜选择1:2000~1:10000。一般水文地质 察时,可与工程地质测绘同精度进行
1 沿垂直岩层,构造线走向: 沿地貌变化显著方向: 3 沿河谷.沟谷和地下水露头多的地带: 4含水层(带)走向。 1.5水文地质测绘的观测点,宜布置在下列位置: 1地层界线,断层线.褶皱轴线.标志层·典型露头和岩性 相变化带,含隔水层分界线等: 2地貌分界线和自然地质现象发育处: 3井,泉,钻孔矿井,地表班陷.岩溶水点(如暗河出人口
落水洞,地下湖)和地表水体等。
4.1.6水文地质测绘观测点密度和路线长度可按表4.1. 确定。
4.1.6水文地质测绘观测点密度和路线长度可报
表4.1.6水文地质测绘观测点数和观测路线长度表
4.1.7水文地质测绘定点,宜根据精度需要,采用半权器法或仪 器法定点。
4.2水文地质测绘内容和要求
4.2.1 水文地质测绘时应搜集下列资料: 气温,降水量,蒸发量及其季节性变化和多年变化: 2 工程建设场地及邻近河流.湖泊的有关水文资料: 3 地下水的类型和赋存状态: 4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补排 关系: S 地下水位及其季节变化和多年变化: 6 地下水的水质及其受污染状况 地下水与区域地质,地质构造.地貌: 8人类工程活动引起的采空区,洞穴等。 .22 地貌调香宜包括下内容,
1地貌的形态,成因类型及客地貌单元间的界线和相互 关系: 2地形.地貌与含水层的分布及地下水的埋藏,补给径流, 排泄关系。
4.2.3地层调查宜包括下列内客
1地层的成因类型,时代,层序,接触关系,厚度及分 范围: 2不同地层的透水性,富水性及其变化规律,
4.2.4地质构造调查宜包括下列内容
1褶皱的类型,轴的位置,长度及延伸和倾伏方向;两翼和 核部地层的产状裂隙发育特征及富水地段的位置: 2断层的位置.类型.规模.产状,断距,力学性质和活动性: 断层上,下盘的节理发育程度;断层带充填物的性质和胶结情况 3不同岩层层位和构造部位中节理的力学性质发育特征 充填情况,延神和交接关系及其富水性: 4测区所属的地质构造类型,规模,等级和测区所在的构造 部位及其富水性。
4.2.6水井调查宜包括下列内容
1井的类型.深度.并壁结构.井周地层部面.出水量.水 水质及其动态变化: 2地下水的开采方式开采量·用途和开采后出现的问题 3选择有代表性的水井进行简易抽水试验。
4.2.7地表水调查宜包括下列内容
1地表水的流量水位.水质.水温,含砂量及动态变化 表水(包括农田灌溉和污水排放等)与地下水(包括暗河和泉)
补排关系: 2利用现状及其作为人工补给地下水的可能性: 3 河床,湖底,水库底岩性和淤塞情况,以及岸边的稳定性。 4.2.8山间河谷及冲洪积平原地区的调查,宜包括下列内容: 1古河道的变迁.古河床的分布和多种成因沉积物的叠置 情况及其特点: 2 阶地的形态分布范围·地质结构成因和叠置关系。 4.2.9 冲洪积扇地区的调查宜包括下列内容: 1冲洪扇的边界,规模和分布,扇轴的位置和走向,沿扇轴 方向的岩性变化规律: 2地下水溢出带的位置和水文地质特征。 4.2.10 可溶岩地区除满足以上要求外,还应重点调查下列 内容。 1微地貌(岩溶漏斗,竖井和洼地等)和岩溶泉与地下水分 布的关系: 2构造.岩性地下水径流和地表水文网等因素与岩溶发育 的关系: 3暗河(地下湖)的位置,规模水位和流量,及其补给条件 和开发条件:
2.11取样要求应包括下列内容
2水质分析内容应满足工程建设腐蚀性评价需要: 3 当工程建设有特殊要求时,应按相关规定采敢水样: 应防止水样在采取,运送保存过程中,受人为污染或 变质: 从取样到化验的限制时间应根据试验项自按试验要求 执行。 4.2.12泉水流量测量方法宜根据流量大小采用堰测法,容积
法,排水法浮标法及流速仪法
法,排水法,浮标法及流速仪法
.排水法,浮标法及流速仪法。 2.13水文地质测绘中泉点、水井.地表水等项目的调查表宜 附录A水文地质调查点系列表填写
4.3水文地质遥感解译
1室内判释:室内判释结束后应提出遥感水文地质初判成 果图; 2野外工作:经野外检验和补充修正的影像判释成果应编 出遥感水文地质判释图: 3资料整理与成图:全部工作完成后应编出遥感水文地 质图。
出遥感水文地质判释图: 3资料整理与成图:全部工作完成后应编出遥感水文地 质图。 4.3.2遥感影像资料的选用,宜符合下列要求: 1遥感图像的比例尺与填图的比例尺接近,宜为1:50000 ~1:10000; 2遥感数据时相选择宜配置丰水期和枯水期两个时相的 图像。 4.3.3遥感解译的内容,宜符合下列要求: 1遥感解译内容应分重点地区和非重点地区进行。初步解 译,一般在比例尺1:50000或1:25000的航天航空遥感图像 上进行:详细解译,一般在1:10000的航空遥感图像上进行: 2遥感解译应从地质研究程度高地质资料丰富的地区开 始,从区域性宏观解译逐渐向局部性微观问题研究过渡,从直观 地质信息提取逐渐向复茶因素组成的地质体的信息提取过渡,从 定性地质信息提取向定量地质信息提取过渡。 4.3.4在初步解译的基础上,应编制地质地貌水系及水文地 质初步解译草图和解译标志表,为野外踏勘提供必要的水文地质 依据,并布置适当的踏勘工作量。 18
1遥感图像的比例尺与填图的比例尺接近,宜为1:50000 1:10000: 2遥感数据时相选择宜配置丰水期和枯水期两个时相的 像。
4.3.3遥感解译的内容,宜符合下列要求
1遥感解译内容应分重点地区和非重点地区进行。初步解 泽,一般在比例尺1:50000或1:25000的航天航空遥感图像 上进行:详细解译,一般在1:10000的航空遥感图像上进行: 2遥感解译应从地质研究程度高,地质资料丰富的地区开 始,从区域性宏观解译逐渐向局部性微观问题研究过渡,从直观 地质信息提敢逐渐向复杂因素组成的地质体的信息提取过渡,从 定性地质信息提取向定量地质信息提取过渡。 4.3.4在初步解译的基础上,应编制地质.地貌.水系及水文地 质初步解译草图和译标志表,为野处踏勘提供必要的水文地质
4.3.4在初步解译的基础上,应编制地质,地貌,水系及
质初步解译草图和解译标志表,为野外踏勘提供必要的水文地 依据,并布置适当的踏勘工作量。
4.3.5遥感影像填图的野外工作,宜包括下列内容
1观察影像特征的客项要素,特别是与水文地质现象有关 的客项要素,如地表水体,地下水溢出带,泉点,冲洪积扇的分布 与叠置关系,古河道带以及土壤湿度等: 2在地质点和水文地质点野外描述中,应注明该点所在像 片编号和增加描述与影像特征有关的内容。典型的解译标志和 重要的地质界线,应有野外素描图或实地拍摄的照片: 3水文地质观测路线的布置,应充分考愿遥感图像的初步 解译成果。观测点,观测路线要尽量布置在露头好,遥感图像所 反映地质现象的关键部位。地质观测路线的密度应根据地质,水 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和像片解译程度综合确定。
4.3.6遥感影像填图的野外工作量,每平方公里的观测点数
路线长度,宜符合下列规定: 1地质观测点数宜为水文地质测绘地质观测点数的30% ~50%; 2水文地质观测点数宜为水文地质测绘水文地质观测点数 的70%~~100%: 3观测路线长度宜为水文地质测绘观测路线长度的40% ~60%。 4.3.7遥感资料提交时,应提供以下的资料: 1 有关遥感图像: 2有关遥感图像处理.解译和实况调查的原始资料: 3典型遥感影像解译记录卡:
有关遥感图像: 2 有关遥感图像处理.解译和实况调查的原始资料 典型遥感影像解译记录卡: 4 遥感解译的各种图件及报告
5.1.1水文地质物探可分为地面物探和水文测并
5,:人东文地质物探可分对地面物探和东文测开。 5.1.2针对地下水理深和流向,隐伏地质体古河床冲洪积扇 岩溶,断裂,软弱夹层等)的形态和规模,覆盖层的厚度以及基岩 面起伏形态等水文地质问题,通常可采用地面物探方法。
5.1.2针对地下水理深和流向,隐伏地质体(古河床,冲洪积
场地。 5.1.4地面物探应符合以下规定: 1地面物探应在水文地质调绘的基础上,于钻探工作开始 之前展开,探测深度应大于钻探控制深度,以指导勘探钻孔的合 理布置: 2地面物探应以物性差异为基础,以物探方法试验为前提: 针对勘察任务,结合实际地形条件,因地制宜,选择合理,有效的 物探方法: 3由于物探方法本身的非唯一性,宜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 的物探方法进行综合探测:实际工作过程中,可视道踪物探异常 的需要,增加(或调整)物探方法或工作量: 4野外作业中工作参数的选择检查点的数量.观测精度 测地工作,仪器的定期检查,操作和记录,应符合有关物探规范 要求;
5地面物探的成果资料应结合工程场地的地质.水文条件 钻探验证等资料,充分考愿地质情况和探测结果的内在联系与可 存在的干扰因素,进行综合解释,并对水文地质条件做出评价
钻探验证等资料,充分考愿地质情况和探测结果的内在联系与可能 存在的干扰因素,进行综合解释,并对水文地质条件做出评价。 5.1.5利用水文地质钻孔协助地层划分判定含水层之间的补 给关系,确定地下水涌出点位置以及含水层层位与厚度,判别断 裂(或裂隙)的位置和厚度,估算地下水流速与涌水量等水文地质 参数.量测孔径与孔斜以及观察套管或孔内地层影像时,通常应 展开水文测井工作,
给关察·确定地下水涌出点位置以及含水层层位与厚度.判别 裂(或裂隙)的位置和厚度,估算地下水流速与涌水量等水文地! 参数.量测孔径与孔斜以及观察套管或孔内地层影像时,通常! 展开水文测井工作,
5.1.6物探异常解释应符合以下规定:
1解释工作应在掌握测区各项物性参数和地质资料的基础 上,按照从已知到未知,先易后难,点面结合,反复认识的原则 进行: 2解释结论应符合客测点的解释与测区总的概念统一,定 量解释与定性解释统一,物性解释与客观规律统一的要求; 3由于地形及其他干扰因素影响,而不能达到勘探自的时, 应做出无法解释的结论: 4解释工作必须与地质T作相结合,解释成果应使用地质 语言来表达
5.2.1物探方法的选择,应根据被探测地质体与围岩的物性 异工程所在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勘察自的,结合物探方法本 的特点合理选择。
2.2 地面物探方法的选择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 具有足够的勘探深度: 具备展开野外工作的地形条件: 3 可清晰地探测勘察目标与围岩的异常: 具有足够的勘探精度。
5.2.2地面物探方法的选择应备下列基本条件:
5.2.3地面物探方法主要有直流电法,电磁法,弹性波法,层析
成像法放射性法等,可根据工作区具体水文地质条件及要解决 的主要水文地质问题进行选择。 1解决浅部水文地质问题,可采用电阻率部面法,电测深 法高密度电阻率法.激发极化法自然电位法充电法瞬变电磁 法,核磁共振法,弹性波法,地质雷达法,α卡法等,需要详细了解 孔间水文地质问题,可选择层析成像法: 2解决中深部水文地质问题,可采用音频大地电磁法,电磁 测深法卡法等: 3客种技术方法可以解决的问题,应用条件和主要技术要 求可参考附录B地面物探方法的选择。 5.2.4水文测并中使用的主要方法有电测并.放射性测并孔内 地层成像,声波测井,井温测井,孔径,孔斜测并等,应根据工作区 具体水文地质条件及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进行选择。 1了解钻孔技术参数时,可选用孔径·孔斜测并: 2划分含水层的位置,厚度;划分破碎带的厚度,可选用电 测井(地层视电视率自然电位测井及井液电阻率测井等): 3测定钻孔中不同岩层的弹性波速度,判定岩体的完整性, 可选用声波测井: 4确定孔内地下水的温度变化情况,可选用井温测井: 5需要直观了解钻孔内地层完整性,确定裂隙、破碎带.出 水点的发育深度,特征,状况,并协助划分地层,判断岩性和确定 孔内事故时,可选用孔内地层成像。 6客种技术方法可以解决的问题,应用条件和主要技术可 参考附录C水文测井方法的选择
5.2.4水文测并中使用的主要方法有电测并放射性测并,于
题,考物探方法固有的特点以及探测目标体的规模与埋深等! 素,结合测区地形,地物条件,因地制宜,合理布置物探测线,
5.3.2地面物探工作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地面物探工作应重点布置在地面调查难以判断而文驱待 解决问题的地段.钻探实验地段或钻探工作困难地段: 2物探测线方向宜垂直地层,构造或主要探测地质体的走 句,并宜布置在地形起伏较小的地段;地形起伏较大时,宜沿等高 线布置:线状地质体勘探时,可平行或垂直地质体布置纵测线或 横测线; 3物探测线宜与地质勘探线一致,并应尽量避开地形或其 他干扰的影响: 4测网和工作比例尺的选择应能反映探测的目标体,并可 在平面图上清楚地标识出其位置和形态: 5物探测线和测点的间距视勘察详细程度,勘探对象规模 和满足地质体道踪的需要确定,原则上可按先粗后细,局部加密 原则布置,发现异常应加密探测点。物探测线间距宜取10m~ 30m,测点间距视物探工作方法宜符合表5.3.2的规定。
表5.3.2常用物探方法测点间距
注:本表测点间距应视勘察的具体要求进行选择。如探测覆盖层的厚度、基岩面 起伏形态等,可取上表之大值;当需要详细探测隐伏岩溶、断裂、软弱夹层等,测点间距 宜敢上表之小值。
5.3.3水文测并工作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水文测井的孔数不少于水文地质钻孔的1/2; 2水文测井一般在裸孔中进行: 3应采用多种测井方法进行对比或补充: 4电测并声波测井钻孔内应无金属导管,有并液:孔内地 会成像测井宜安排在其他测井之前进行,测试前应对孔内进行清 水冲洗:孔径测量应在电缆提升时测试:井温·井液电阻率测井应 在井液稳定后进行。
5.4水文地质物探成果资料
5.4.1物探资料的解释与推断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物探工作范 围内的水文地质资料,反复论证种物探异常现象,特别是应用 综合物探成果资料,应通过综合分析,充分考愿水文地质情况和 物探探测结果的内在联系与可能存在的干扰因素。 5.4.2地面物探工作成果的编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物探成果资料应包括物探平面图、物探解释图,平纵断 面成果图及数据表,观测质量检查数据.评定表: 2物探成果报告主要内容应包括工程概况与工作任务,地 形与地质简况地球物理特征,物探方法的选择与技术措施.资料
5.4.物探资料的解释与推断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物探工作范 围内的水文地质资料,反复论证客种物探异常现象,特别是应用 综合物探成果资料,应通过综合分析,充分考虑水文地质情况和 物探探测结果的内在联系与可能存在的干扰因素。
1物探成果资料应包括物探平面图.物探解释图.平.纵断 面成果图及数据表,观测质量检查数据.评定表: 2物探成果报告主要内容应包括工程概况与工作任务,地 形与地质简况地球物理特征,物探方法的选择与技术措施.资料 解释与成果分析,结论与评价,问题与建议:
3物探成果图件应包括成果部面图或平面图,图件可以是 曲线图,等值线图或图像,物探成果图与成果解释图宜绘制在 张图上,上部绘制物探成果图,下部绘制成果解释图,图性比例尺 宜与水文地质勘察成果的比例尺一致。 5.4.3水文测井工作成果的编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测井曲线应清晰,深度记号标注齐全: 2应根据各种测井曲线的分层特征,对不同参数曲线进行 对比分析,结合地质,钻探等资料,按物性和地质名称分层,确定 地层或地质体的深度和厚度: 3地质条件相近的地区,解释原则应统一: 4水文测并曲线的深度比例尺宜与钻孔柱状图的比例尺 致,同一测区宜采用同一深度比例尺。对同一钻孔进行的电测 并.放射性测并.钻孔电视,声波测并.并温测并.孔径.孔斜测井 等方法,其测并曲线均应绘制在一张综合测并解释图上,对客种 则并的解释成果均应以文字形式反映到综合测井并解释图上,
3物探成果图件应包括成果部面图或平面图,图件可以是 曲线图,等值线图或图像,物探成果图与成果解释图宜绘制在 一 张图上,上部绘制物探成果图屋面标准规范范本,下部绘制成果解释图,图件比例尺 宜与水文地质勘察成果的比例尺一致。
6.1.1 水文地质钻探工作应遵循水文地质测绘,物探,钻探的 作程序。
6.1.2水文地质钻探记录应在钻探过程中逐回次记录,记录应 真实准确
6.1.2水文地质钻探记录应在钻探过程中逐回次记录
6.2水文地质钻孔类型与结构
2.2水文地质钻孔的孔身结构包括孔径,孔段和孔深。孔身 构应根据钻孔类型.水文地质条件终孔直径及深度,钻进工艺 法edi标准,水文试验方法,物探测井及钻探设备等因素综合确定。
6.2.2水文地质钻孔的孔身结构包括孔径,孔段和孔深
....- 相关专题: 地质勘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