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工程地质图图例及色标 GBT 12328-1990.pdf

  • 综合工程地质图图例及色标 GBT 12328-1990.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8.6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0-11-22
  • 发 布 人: yanbin03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5.6地貌与外动力地质现象

    风化壳(强风化带>3m) 滑坡(箭头示滑坡方向) 数字为体积:m3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5.9主要天然建筑材料

    5.10勘探点、试验点及部面图例

    5.10勘探点、试验点及部面图例 5.10.1用于平面图

    GB12328—90

    6.3色标3土体类型

    6.5色标5网纹编号

    GB 1232890

    综合工程地质图编制原则及方

    综合工程地质图编制原则及方法 比例尺1:5万~1:20万

    比例尺1:5万~1:20万

    出版更大比例尺综合工程地质图参考。 1:5方~1:20方综合工程地质图是多目的、多功能的综合性中、小比例尺图件。它主要反映区内 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问题、环境地质问题及其规律,为国土开发和整治、环境保护、各类工程建设的 规划和合理布局提供较直观的区域性工程地质资料,为区内进一步开展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研究、进一步 开展较大比例尺工程地质调查或编制专门性工程地质图提供方向、范围和依据。 A1.2编制综合工程地质图的一般原则 A1.2.1工程地质图应在收集已有资料的基础上,根据1:5方、1:20万工程地质调查规范的技术要 求和内容,进行野外调查并经资料整理后编制;在资料较多和地质研究程度较高时也可以以编为主,编 调结合。 A1.2.2 综合工程地质图反映下列内容: 8. 地形地貌。 b.岩、土体工程地质制图单元及其工程地质特征。 地质构造、新构造、现今活动构造,尤其是活动性断裂:火山活动、地形变和地应力测量资料:地 震烈度及震中、地震造成的灾害地质现象。 d水文地质要素,包括岩土体透水性和富水性、地下水位埋深及变幅、地下水侵蚀性等,必要时反 映地下水资源。 e. 内、外动力地质现象和强度,地质灾害。 f. 工程地质问题和环境地质问题。 名 控制性勘探工程、岩土体等主要工程地质特性指标和工程地质长期观测资料。 h. 主要的天然建筑材料、矿产资源和景观资源。 工程地质分区及其评价。 A1.2.3图面上反映的内容按照统一规定的图例、花纹、符号、颜色表示。 A1.2.4 图面应层次清楚、重点突出、配置合理、美观易读。

    A1.2编制综合工程地质图的一般原则

    A2综合工程地质图的编制

    亲合工程地质图由平面图、剖面图、岩土体综合工程地质分类说明表(或岩、土体综合工程地) 日例和必要的镶图等组成。若图面空间允许,还应增添工程地质分区说明表。 底图 图采用与编图比例尺相同的新版地形地质图

    底图采用与编图比例尺相同的新版地形地质图

    底图采用与编图比例尺相同的新版地形地

    岩、土体工程地质分类,根据我国的分类法结合国际工程地质制图委员会的划分法,分为岩性组岩

    合体、岩性类型、工程地质类型四级。1:5万1:20万综合工程地质图的岩、土体以岩性综 制图单元。若1:5万图的研究程度较高,在可能的情况下,岩、土体基本制图单元可以用岩性 :20万图的研究程度较差或在图面上无足够面积量级时,岩、土体基本制图单元可用岩性组 幅图内,同类岩、土体在工程地质单元的划分精度上必须一致。

    A2.2.1.1岩体工程地质单元的划分及其表示方法

    岩体工程地质制图单元,主要考虑岩石类型、岩体结构和岩石强度等因素划分。 岩体工程地质制图单元的命名方法:在组成岩体工程地质制图单元的岩石类型前冠以岩石强度和 岩体结构类型,例如: 8. 坚硬中厚层状碳酸盐岩夹碎屑岩岩性综合体; b. 较坚硬薄层状页岩泥岩岩性综合体; C, 较坚硬~软弱薄层状页岩泥岩岩性综合体; d. 坚硬~较坚硬中厚层状碎屑岩岩性组; e. 较坚硬中厚层状薄层状碎屑岩岩性组; . 坚硬块状花岗岩岩性类型等。碳酸盐岩前还应加上岩溶发育程度等级的形容词。 岩体工程地质制图单元的表示方法:岩体工程地质制图单元用规定的颜色普染,相同的岩石类型用 同一基色表示。同一岩石类型不同强度者用同一基色的不同深浅色调表示,如上例中的b和c即属这种 情况。若岩石类型相同结构不同,且图面能够表示出来,其结构类型可用规定的花纹表示,如上例e中两 种结构类型的表示即可用此种方法。不同的岩溶发育程度等级,也可用不同的花纹表示。 岩体工程地质制图单元,应注明所含地层的代号,代号外加),以区别于普通地层单元,如(C3~ P.1.T等

    .2.1.2土体工程地质单元的划分及其表示

    土体工程地质制图单元主要根据土的粒度成分和工程地质特性划分,制图单元用规定的颜色普染 相同的岩性类型用同一基色表示;同一岩性类型的不同胶结程度、密实程度和高低压缩性,用同一基色 的不同深浅色调表示。 对特殊类土,除用规定的颜色普染外,还以不同花纹符号反映其特性。同类特殊土的不同强弱级别, 如湿陷性黄土的强、中、弱湿陷性,膨胀土的强、中、弱胀缩性等,用同一基色的不同深浅色调表示。 土体各基本制图单元,除须在图例中说明所含地质体时代范围和成因类型外,还须在平面图上标明 其代号。 土体结构类型划分,根据土体基本制图单元间的叠置关系,将深度30m(城市和沿海地区可根据情 兑适当加深)以浅的土体划分为三种结构类型: a.单一结构类型:由一种土层构成,其中夹层的单层厚度小于1m,累计厚度小于总厚度的10%; b.双层结构类型:由同一成因类型的两种岩性(如阶地的二元结构)或两种时代或两种成因类型 的土层所构成; c:多层结构类型:由同一成因类型中三种以上不同岩性的土层构成,或由不同时代、不同成因及 不同岩性的沉积物所组成, 单一结构类型用组成该结构层的制图单元的普染颜色表示。双层结构类型,是在第一结构层的普染 色上加画水平的平行单线,注记第二结构层的名称代号和顶板理深范围。多层结构类型,一般表示到第 三层,是在第一结构层的普染色上加画水平的平行双线,注记第二、三结构层代号和顶板埋深范围;若反 映四层结构,依此类推。 A2.2.1.3岩土体工程地质果线用黑色线划表示

    .2.2地貌与外动力地质现象及其表示方法

    a,地貌。重点反映影响工程地质条件的地貌成因类型及其形态,用符号表示。 外动力地质现象。各类外动力地质现象,如风化、崩塌、滑坡、泥石流、黄土湿陷、水土流失等,用

    GB 123289 0

    表示。外动力地质现象集中的地区或地段,如剧强风化层厚度大于3m的、水土严重流失的、泽 上液化的、崩滑体发育的地区或地段等,只要有一定面积量级,均可直接圈定其分布范围,并注 面积内的数量或其他表示发育程度的数据,

    A2.2.3地质构造与地震及其表示方法

    图区内的构造格局、新构造与构造现今活动特点、地震活动规律,都是工程地质图需要反映的主要 内容,是评价区域地壳稳定性等工程地质条件的依据。图上应表示如下内容: a.断裂。重点表示区域性深大断裂、近以来和现今有活动的断裂、发震断裂等。对较大断裂和节 理裂隙密集带,还应表示其宽度或范围。断裂、裂隙密集带及其性质用不同的符号表示。 b.沉积岩区和变质岩区,应标出适量的岩层产状或片理产状符号;褶皱发育区可用适量的背、向 斜轴线符号表示其形态;岩浆岩区应用符号标出适量的流层、流面产状;火山岩区用个体符号表示火山 口、熔岩燧道等。 c.地震。用不同的符号表示历史记载的和仪器实测的地震震中位置及其震级。最低表示到哪一级 地震和地震数量、位置的选择,以能反映地震活动规律为准。同时,还应表示VI度及其以上地震烈度的 分布范围,并按“度”划出界线,标注烈度数据。地震引起的现象如地震崩塌、地震裂缝等用符号表示。 d。代表区域性地应力特征的地应力测量点及其数据,应全部放在图上,地形变用等值线或符号表 示。

    内容,是评价区域地壳稳定性等工程地质条件的依据。图上应表示如下内容: a.断裂。重点表示区域性深大断裂、近以来和现今有活动的断裂、发震断裂等。对较大断裂和节 理裂隙密集带,还应表示其宽度或范围。断裂、裂隙密集带及其性质用不同的符号表示。 b.沉积岩区和变质岩区,应标出适量的岩层产状或片理产状符号;褶皱发育区可用适量的背、向 斜轴线符号表示其形态;岩浆岩区应用符号标出适量的流层、流面产状;火山岩区用个体符号表示火山 口、熔岩燧道等。 c,地震。用不同的符号表示历史记载的和仪器实测的地震震中位置及其震级。最低表示到哪一级 地震和地震数量、位置的选择,以能反映地震活动规律为准。同时,还应表示VI度及其以上地震烈度的 分布范围,并按“度”划出界线,标注烈度数据。地震引起的现象如地震崩塌、地震裂缝等用符号表示。 d。代表区域性地应力特征的地应力测量点及其数据,应全部放在图上,地形变用等值线或符号表 示。 A2.2.4水文地质要素及其表示方法 a.控制性水点。水文地质钻孔(井)、泉、暗河等,选择有代表性者,用不同的符号加注记表示。 b.地下水埋深。在平面区,重点反映潜水和浅层承压水最高、最低水位埋深,用等值线表示;资料 不足时,可用水位埋深区间界线加数字注记表示。在山区,选用一定数量的钻孔,并注记主要含水层 (组)中的最高、最低水位埋深值;在资料不足时可注记任意水位及其观测时期, c。地下水的水量和水质。地下水的水量,采用水点旁注记出水量或注记出水量及其降深值表示。 地下水水质,着重反映水对混凝土的侵蚀性、侵蚀类型和侵蚀强度数据,用符号与注记分别表示。当具侵 蚀性的地下水分布范围较大时,应圈出其范围,用面状符号表示,并标注侵蚀性强度数据。 A2.2.5主要工程地质、环境地质问题及其表示方法 a.水库渗漏、淤积和库岸崩滑、浸没,水库诱发地震,大坝地基岩体变形、失稳和渗漏、渗透变形 等。 b。江、河(包括人工河、渠)、湖、海等堤防决口、塌、渗漏和渗透变形,以及由渗漏和两岸地下水 位升高引起的浸没、冷浸田、盐碱化和沼泽化,闸(泵)站地基土体变形、失稳等。 c。城市、厂矿等工业民用的地基变形和三废污染、因抽汲地下水、气、油和采矿引起的地面沉降、 地面塌陷、地下建筑物的围岩崩落、岩爆、突水等。 d.其他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问题。 以上各种工程地质、环境地质问题及其现象,均用符号表示。 A2.2.6天然建筑材料、矿产和可供观赏、旅游的景观资源,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用不同的符号和注

    2.2.4水文地质要素及其表示方法

    a:水库渗漏、积和库岸崩滑、浸没 交形、天德相修、修选逆形 等。 b江、河(包括人工河、渠)、湖、海等堤防决口、塌、渗漏和渗透变形,以及由渗漏和两岸地下水 位升高引起的浸没、冷浸田、盐碱化和沼泽化,闸(泵)站地基土体变形、失稳等。 c。城市、厂矿等工业民用的地基变形和三废污染、因抽汲地下水、气、油和采矿引起的地面沉降、 地面塌陷、地下建筑物的围岩崩落、岩爆、突水等。 d.其他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问题。 以上各种工程地质、环境地质问题及其现象,均用符号表示。 A2.2.6天然建筑材料、矿产和可供观赏、旅游的景观资源,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用不同的符号和注 记(编号、储量和勘探精度)表示。

    A2.3.1工程地质分区原则

    工程地质分区是在综合归纳图区工程地质条件及其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其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的 科学归纳。工程地质分区侧重考虑区域地壳稳定性、地貌条件、地质构造和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等因素 一般进行三级划分,即工程地质区、工程地质亚区、工程地质地段。对1:20万综合工程地质图,如面积 量级太小可进行二级划分。 工程地质区是一级单元,根据影响图区工程地质条件差异性最突出的区域地壳稳定性、地貌一级形 态成因类型、岩土体类型及其特征等划分。区的命名通式是:地名十划分因素。

    工程地质亚区是二级单元,根据区内地貌二级形态成因类型、岩土体结构特征、地震烈度区划、水文 地质条件等因素划分。亚区命名通式是:地名十次级划分因素十岩、土体特征。 工程地质地段是三级单元,以亚区内更次一级的地貌、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外动力地质现象和工 程地质问题或环境地质问题为主,综合各类工程建筑的适宜性划分。地段命名通式是:地名十更次级划 分因素十工程建筑的适宜性。 我国地域辽阔,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各地区在进行工程地质分区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和上述原则灵 活应用。 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一般可分为稳定、基本稳定、较不稳定(或次稳定)和不稳定四级,它们和地震 烈度的大致对应关系如下

    地震烈度≤VI度 稳定 地震烈度VII度 基本稳定 地震烈度VII度 较不稳定(或次稳定) 地震烈度≥IX度 不稳定

    A2.3.2工程地质分区的表示方法

    a.在主图上,工程地质分区界线可借用控制工程地质条件的一种或两种旁科界线,但不要强求旁 科界线。工程地质分区用代号表示。 b.当主图反映的内容较多时,为减轻其负担,工程地质分区可用镶图的形式表示。1:20万综合 L程地质图中的工程地质分区镶图比例尺为1:100方,1:5方综合工程地质图的工程地质分区镶图 的比例尺可根据反映的内容和图面空余情况来定。分区用不同颜色普染,同一区给一个基色,亚区和地 段用区基色的不同深浅色调区分,在最小一级工程地质分区内注记代号、区、亚区、地段的界线逐级变 细。

    A2.3.3工程地质分区说明表

    工程地质剖面图的编制目的,是使平面图的内容得到空间显示,以反映图区内工程地质条件的总体 规律。 部面图应反映:岩、土体的岩性和结构特征;构造断裂;地貌单元及其他地表形态特征的相互关系; 平面图难以反映的地质现象或问题,如风化壳发育程度和深度、岩溶发育程度和深度、冻土空间分布情 况等。有特殊意义的地质体,厚度较小时可用符号或夸大表示。同时,还应反映控制性工程地质钻孔及 其取样位置、原位试验位置及取得的试验参数;并表示地下水位埋深值、水位线等。 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与平面图相同,垂直比例尺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但一般垂直比例尺与水平比 例尺之比应控制在5~10倍范围内。 剖面图的数量,以能与平面图配合反映工程地质条件的空间特征为原则,一般以2~4个为宜。重点 编制土体区的副面图。 A2.5岩、土体综合工程地质分类说明表(或岩、土体综合工程地质柱状图)

    岩、土体工程地质分类说明表综合反映:地层单元和岩、土体工程地质制图单元之间的关系,以及后 者的主要工程地质特征,包括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等。

    尽可能编制岩、土体综合 程地 状图的基确上,通过归开或细分,入 出岩、土体工程地质制图单元、补充工程地质特征方面的内容而成

    主图中不能反映清楚的工程地质条件或工程地质问题,用镶图的形式加以补充。 镶图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如重要城市、地区及大型建设项目的专门工程地质图等。镶图的数量、比 例尺及在综合工程地质图中的位置,应根据图区的实际情况及图廓允许而定。数量一般不宜超过两个 (包括工程地质分区图)

    图例的排列要层次清楚,逻辑性强。一般按如下顺序:岩、土体工程地质制图单元,地质构造,水文地 质,地震与外动力地质现象,工程地质问题、环境地质问题及其现象,天然建筑材料、矿产资源和景观资 源,控制性孔点,各类界线,剖面图例等。图例的文字说明要简明扼要。

    图面配置应根据图廓的形状和主图 情况而定,原则上作如下规定:图的上方为 图名、图幅名称及编号,图的中央部分为综合工程地质图的主图,主图的左侧为岩、土体综合工程地质分 类说明表(或岩、土体综合工程地质柱状图),主图的右侧为图例,图例下方根据剩余空间大小,可放置工 程地质分区说明表。主图的下方为工程地质剖面图。其他空间可根据需要放置镶图,但一般应放在岩、 土体综合工程地质分类说明表下方。图廓外正下方为比例尺,左下角为署名,右下角为各类资料索引,左 上角为制图单位名称,右上角为图件密级、成图年月

    A3.2制图和出版程序

    制图和出版分为准备、编绘、清绘、制印四个阶段。 A3.2.1准备阶段 a. 制图区域内资料的搜集、分析和选择; b. 制订编图设计书; C. 建立图历簿,记载制图的全过程。 A3.2.2 编绘阶段 a, 编绘地形地质底图; b. 编绘工程地质图的作者原图; 编绘出版的过渡图一编稿原图:

    d.编绘原图的审查验收。

    清绘或刻绘印刷原图,一般采用分版清(刻)绘,等大成图的方法。 用编稿原图翻晒蓝图; b. 制订清绘计划; C. 编写植字表,植字; d. 清(刻)绘印刷原图,剪贴注记; 印刷原图的审校

    b. 制订清绘计划; C. 编写植字表,植字; d. 清(刻)绘印刷原图,剪贴注记; C, 印刷原图的审校。 .2.4 制印阶段 a. 制印前准备工作:制作分色样图和总色样图; b. 制版工作:制作印刷版,试印单色样图和套合彩色样图 C. 校批试印样图; d 正式印刷及成品验收

    a. 制印前准备工作:制作分色样图和总色样图; b. 制版工作:制作印刷版,试印单色样图和套合彩色样图; c. 校批试印样图; d. 正式印刷及成品验收

    A3.3地形地质底图的编绘

    A3.4作者原图的编绘

    首先将野外调查或搜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综合整理。然后根据综合工程地质图的编图原 将需要的工程地质内容要素逐项编制并转绘在地形地质底图的软纸图上,成为全要素的彩色 图。转绘程序一般是:先主图,后镶图、剖面图、柱状图;先图廊内后图廓外内容;先铅稿转绘 线城镇建设标准,着普染色,后着墨绘制控制点、注记和点状、线状、面状符号:最后进行图廊外整饰。

    A3.4.2对作者原图的要求

    a.编图的原始资料与数据必须完善、可靠,经校核后方可上图,编图原则与方法必须遵循编图规 范的要求; b.各种要素间的相对关系、接触关系和避让关系要处理恰当;原始资料的转绘误差,点位不超过 0.2mm,线位不超过0.3mm; c.设色按统一规定,色调分明;线划、符号按图例要求,各类注记清晰易读; d,图内外内容(包括主图、镶图、柱状图、剖面图、图名、比例尺、图例说明等)必须完整齐全,图面 配置美观,整饰符合图式规定;各要素必须与邻图接边,内容吻合一致; e.按规定注明资料来源,编制单位,编制时间;编绘人员及编制单位行政、技术负责人,必须签名 负责;对作者原图经编制单位和上一级主管单位审查验收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即编绘编稿原图;编 绘情况,审查、验收意见等,要记录在图历薄内

    A3.5编稿原图的编绘

    编稿原图一般在薄膜地形地质底图上进行编绘,把作者原图上的工程地质全部内容转绘上去 素的编稿原图。转绘时对作者原图因图纸伸缩产生的误差,用坐标网格或地物地形作控制, 逐格纠正,使误差控制在精度要求之内。分别用红、棕、墨绿、黑等色编绘线划、符号和注记, 序是:点状符号,线状符号,注记,面状符号

    A3.5.2对编稿原图的要求

    a.编稿原图的内容应齐全,图面的整饰按图式规定,图面要整洁清晰; b.各种符号和注记应按图例图式规定,线划实在,墨色饱满,反差明显,不脱落,不模糊,能满足复 照翻版要求; c。注记正确暖通标准规范范本,配置恰当,指示明确,字迹清楚; d.要素之间关系处理恰当,线划一般不间断,注记与线划相压时二者均能清楚判读;转绘要素的 点位误差不超过0.2mm,线位误差不超过0.3mm; e.要与邻幅接边,内容吻合一致,衔接自然协调;接边一般抄西北边,接东南边,也可根据成图先 后确定抄接边;抄接边情况需记载在图历薄上,注明相邻图名图号、接边日期、接边存在问题、处理意见, 以及接边者和检查者; f,编稿原图需经审核合格后方可提供制作印刷原图,编绘情况和审核意见要记录在图历薄内、

    A3.6印刷原图的清绘

    ....
  • 相关专题: 地质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