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T 2774-2020 地貌遥感调查技术要求(1:50 000).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踏勘路线的布设要求目的明确、针对性强。选区布置踏勘路线应不少于2条,路线宜采用穿越法为 主,以典型的地貌类型为主要观测点,建立典型地貌解译标志。
5.3编写野外踏勘总结
包括踏勘计划,踏勘路线,填写踏勘记录卡、照片等资料,建立典型地貌解译标志,编写野外踏勘 工作总结。
漆包线标准7.1设计书编写的主要依据
设计书编制内容包括如下: a)项目任务书(或合同书)、实物工作量、野外踏勘总结、设计书编写提纲: b 地貌遥感影像特征、以往工作程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C) 有关技术标准和经费预算标准; d)预期成果(图件、报告)
7.2设计书编制内容与要求
DB23/T27742020
根据任务书(或合同书)要求阐明项目来源、目标任务,预期成果。概述调查区自然地理概况、 乍程度,工作内容,制定技术路线,明确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项目总体部署和部署依据、工作 非和可落实的工作量等。
7. 2. 2附图附件
7. 2. 3 编写要求
设计书必须做到任务明确,依据充分,工作部署合理、技术方法可行、文字简明扼要、 所附图表清晰齐全。设计书编写提纲应符合附录A。
设计书应由项目上级主管部门组织设计审查与审批;通过审查的设计书,应由项目主管部 组织实施。
B. 3. 1 控制点选择
为了保证影像图的止射校止精度,要求控制点拟合申误差在1.5个~2个像元;每景图像 数1316点,且分布均匀,八象限都有控制点。图像重采样方法选择双线性内插法或三次卷 影像图制作应按照GB/T15968的规定执行。
8.3.2数字高程模型选择
以1:50000的DEM或3A级ASTER遥感数据、国产立体像对数据生成的DEM为基准,在 地形图或现有更大比例尺影像上选取控制点进行正射校正
8.3.3控制点误差要求
制点误差要求应按照GB/T15968的规定执行
DB23/T27742020
影像选取合适的融合方法,融合后影像目视解译效果好,色调均匀、反差适中、清晰、不变色,纹理清 晰,特征明显,能够满足对调查目标目视解译要求。
针对中高空间分辨率数据波谱特点,进行地貌解译时应尽量选择真彩色波段合成。该波 下地物层次丰富、边界轮廓清晰。在地貌情况复杂,可解译程度低的区段,对影像进行亮度 增强、滤波、主成分分析、彩色空间变换等信息增加处理,提高可解译程度。
影像镶嵌具体要求如下: a 在相邻图像重叠区内选择同名点作为镶嵌控制点,两景同名地物严格对准,拟合中误差在1 个像元左右。 6) 镶嵌图像间进行亮度匹配,以降低灰度差异。镶嵌拼接线的选择无论是采用交互法还是自动选 择,均需是一条折线或曲线。 C 在拼接点两旁需选用“加权平均值方法”进行灰度圆滑,
图廓整饰内容包括:内图廓、外图廓、坐标注记。 内图廓线是曲线,图廓线宽度为图上一个像元。外图廓线平行于内图廓线,与内图廓线间隔为10mm, 主图廓线宽度为1mm,副图廓线宽度为一个像元,两者互相平行,距离为2mm。图廓线坐标注记内容 是经纬度和公里网,图廓四角的经纬度注记标于内图廓四角的延长线两侧,公里网注记要求每条方格线 在图廓间注出其坐标值的两位公里数,首末方里线及百公里数方里注记应标出完全的公里数。
图面注记要求标注图名、图幅接合表、数学比例尺和线比例尺。图名用横列注记在北图廓外居申位 置,图名下方注记图幅编号。比例尺标注于南图廓外正中位置,同时绘制数字比例尺和直线比例尺。南 图廓外西边注记包括所采用的遥感资料种类、时相和波段组合,控制资料等。南图廓外东面注记作业单 立
遥感地貌调查内容如下: a) 调查中应充分采用遥感技术,通过卫星影像解译和分析反映调查区内地貌特征,获取地貌类型、 成因形态、物质形态、微地貌等专题因子相关参数、研究地貌分布规律。编制相应的遥感解译 图件,提供遥感解译资料。 6 划分不同地貌单元,确定地貌成因类型、地貌形态及水系特征,判定地形地貌、水系分布发育 与地质构造的相互关系。调查地貌的成因、物质类型、地貌形态及分布,形成专题成果图件。 其中,针对黑龙江省自然环境的特点,其省域范围内的地貌成因类型可划分为构造地貌(I)、 火山地貌(II)、冰缘地貌(I)、流水地貌(IV)、湖成地貌(V)、风成地貌(VI)、人 工地貌(V)7类。地貌成因形态:褶断剥蚀侵蚀申山、褶断剥蚀侵蚀低山、褶断剥蚀丘陵、
DB23/T27742020
剥蚀火山熔岩低山、剥蚀火山熔岩丘陵、火山熔岩台地、冻融剥蚀申低山、侵蚀冰水倾斜平原、 侵蚀冰水台地、冲积、洪积平原、冲积平原、剥蚀冲积、湖积高平原、冲积、湖积低平原、剥 蚀冲积、湖积台地、风蚀风积砂地15类。针对丘陵区调查微地貌类型,包括平原丘陵、低倾 缓丘陵、中倾缓丘陵和高倾缓丘陵4类。地貌分类可参见附录B。
9. 2. 1 初步解译
在资料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中,结合对照遥感图像,形成地貌单元遥感影像解译标志,并对图 像进行初步解译。从区域地貌入手,了解区域地貌形成条件与成因,区域主要的地貌形成特征,对各种 标识进行综合分析和对比分析,编制地貌遥, 解译成果的初步解译图
9. 2. 2详细解译
在野外踏勘的基础上应进行地貌详细解译。详细解译的任务是进一步完善地貌详细解译标志。通过 影像特征开展地貌单元之间的相互关系,识别异常地貌与其它景观,进行综合分析、类比和推演,形成 详细的地貌解译成果图。
综合解译应在野外检查验证工作基本完成后进行。结合野外检查验证和地面测量成果,对详细解 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充分应用图像解译与野外调查相结合、相互印证的方法确保成果数据的准确性 步修改完善,编制遥感综合解译成果图。
1:50000比例尺解译地貌图只标定直径天于 于500m的闭合地貌单元;宽度大于50m,长度 m的块状地貌单元。具有重要意义的地貌 微地貌可令大表示
野外验证内容及相关要求如下: a) 根据已有工作程度的不同,确定不同地区工作程度要求,即实测、编测或修测; b) 野外调查前,应在调查区或区选择典型地貌地段,建立科学系统的遥感解译标志,统一工作 方法; C 观测点布置原则:野外实地调查图斑量不小于解译图斑总量的5%。每个观测点和重要现象, 必须配有详细记录、GPS经纬度坐标、照片或录像等; 观测路线的布置:以穿越法为主,对地貌单元疑问解译图斑采用穿越法与追索法相结合的调查 方法; e 地面调查手图采用的比例尺应比实际调查精度大一倍或以上;文 重要的地貌单元布设适量的控制点或者路线进行调查; 名 野外调查工作完成后及时做好外业资料的整理,对野外记录本和调查实际材料图进行认真整 理、检查,记录卡格式应符合附录C。
10.1地貌遥感调查图编制
DB23/T27742020
编图单元:四级地貌单元类型; 地貌单元界线:按照地貌单元级别划分。一级地貌单元界线,线宽0.9mm;二级地貌单元界线
10.2遥感影像图编制
数据库建设内容主要如下: 资料收集数据。应包括所使用的遥感影像数据;收集的区域地质、水工环、生态地质等基础地 质和专项调查研究的成果资料; b 野外数据。由各种野外调查数据组成,应包括野外工作总结、各类调查点、野外记录卡片、照 片等数据; 综合数据。由管理技术文档资料组成,应包括任务书(或合同书)、设计书、审查验收意见等 过程管理文档资料;地貌遥感调查图、调查成果报告及相关专题报告;野外实际材料图等各类 图件。
数据库建设基本要求主要如下: )数据库建设应贯穿地貌遥感调查全过程。 在资料收集与整理分析阶段,应完成资料收集数据的入库,在野外调查阶段中应完成野外数据 入库,在成果编制阶段应完成综合数据入库。 数据库应具有数据更新、查询、统计等功能,并能和环境地质空间信息分析系统相连接,
1:50000地貌遥感调查成果报告编写内容及相关要求如下: 综合利用、充分反映调查所取得的成果。遥感专题解译地貌部分应简述所选用的遥感数据,获 取时相,图像制图步骤,工作方法和工作内容,详细叙述地貌遥感解译标志,地貌成因类型、 物质形态、微地貌类型影像特征; 结合地方政府需求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出合理、有效的国土空间规划布局和有建设性的 地学建议; 1:50000地貌遥感调查成果报告编写提纲应符合附录D。
告、专题报告、附图、附表、附件及评审意见书 0遥感影像图:
DB23/T27742020
1:50000地貌遥感调查图; c)1:50000地貌遥感调查数据库成果资料; d)1:50000地貌遥感解译成果报告。
50000地貌遥感调查图; 50000地貌遥感调查数据库成果资料; 50000地貌遥感解译成果报告。
图、野外实际材料图、各种野外调查点的记录薄及记录卡片、照片、野外调查小结。 文件类
野外手图、野外实际材料图、各种野外调查点的记录薄及记录卡片、照片、野外调
书(或合同书),设计书、设计与成果审批意见
A. 1 第一章 绪言
A.1.1第一节项目概况
项目来源、目的任务、工作内容、预期成果。
A.1.2第二节工作区概况
周查区范围、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
A.2 第二章 以往工作程度
A.2.1第一节调查区以往工作程度
DB23/T27742020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地貌遥感调查设计书编写提纲
以往地貌、地质、土地利用基本概况、调查工作程度情况;附调查区以往工作程度图,分析总 区存在问题。
A. 2. 2 第二节 调查区遥感地貌特征
描述调查区内典型地貌遥感基本特征。
A.3第三章工作方法与技术要求
A.3.1第一节技术路线
述项目实施过程中采用的技术路线、工作层次。
A.3.2第二节工作方法
论述项目实施过程中采用的工作方法(包资料收集、影像数据获取、图像制作、专题信息提取 斑的勾绘方法、野外验证、图件编制、成果报告编写)。
A.3.3第三节相关要求
引用的技术标准、解译精度控制方法等
用的技术标准、解译精度控制方法等
A.4.1 第一节工作部署原则
总体工作思路、部署原则
A. 4. 2 第二节总体工作部署
DB23/T27742020
部署各阶段主要工作内容,工作布置、工作量、各年度工作计划。
A.5第五章实物工作量
表说明总体工作部署和分年度各类实物工作量
A.6第六章组织管理和保障措施
A.6.1第一节组织机构及人员安排
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项目组成员安排。
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项目组成员安排
A. 6. 2 第二节 组织管理与保障措施
全面质量管理措施:技术保证措施:设备配置:安全及劳
根据项目类型准确选择预算类别,明确预算编制依据,详细列出各科目经费支出安排,附预算编制 说明及明细表。
DB23/T2774—2020附录C(资料性附录)野外调查验证观测记录表表C.1野外调查验证观测记录表表C.1野外调查验证观测记录表项目名称:图像类型:验证点编号:天气:记录表顺序号野外观测点号观测点所在图幅号观测点所在图幅名观测点地理位置观测点所在经纬度观测点遥感影像特征遥感解译类别实地观测类别实地观测记录解译正确性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口正确口基本正确口不正确野外实地照片调查人:记录人:检查人:观测日期:13
DB23/T27742020
D. 1 第一章 绪言
D.1.1第一节项目概况
顶目来源、目的任务、工作内容、预期成果。
D. 1.2 第二节 工作完成情况
工作完成情况(附工作量完成统计表)、工作进
工作完成情况(附工作量完成统计表)、工作进月
D.1.3 第三节 取得主要成果
b.1.4第四节提交成果
提交成果资料(各类成果图件、成果报告等)。
D.2 第二章 调查区自然地理与地质概况
D.2.1第一节调查区自然地理概况
调查区位置、交通、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
D.2.2第二节调查区地质概况
D.2.3第三节以往工作完成程度
周查工作程度情况;附调查区以往工作程度图,分析总结调查区存在问题。
D.3第三章工作方法与技术路线
D.3.1第一节技术路线
项目实施过程中采用的技术路线、工作层次
D.3.2第二节工作方法
论述项目实施过程中采用的工作方法。
D.3. 3 第三节 质量评述
项目成果质量的自评(影像质量、解译准确程度、野外验证精度)。 D. 3. 4 第四节 相关要求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地貌遥感调查成果报告编写要求
螺旋钢管标准引用的技术标准、解译精度控制方法等
D. 4. 1 第一节 取得主要成果
论述调查区地貌结构、地貌形成因素,地貌形态类型
论述调查区地貌结构、地貌形成因素,地貌形态类型。
D.4.2第二节地貌发育史
总结本次调查所取得的认识、结论及相应建议
配电网标准规范范本DB23/T27742020
DB23/T27742020
....- 相关专题: 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