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61T 181-2021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程.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由滑坡、崩塌、碎屑流和泥石流等组合而成的地质灾害, 有滑动、倾倒、流动等特征。 2.1.15.地质灾害链 geological hazard chain 启动失稳、运动迁移、堆积停留全过程具有成灾类型和模 转化特征的地质灾害。
岩土体或结构面黏聚力; 岩土体或结构面内摩擦角; P 岩土体重度; Y w一 岩土体含水率; 岩土体密度; 0 6. 湿陷系数;
a 岩土体压缩系数; Eo—岩土体变形模量; F一一稳定系数; K一一岩土体渗透系数; l一一滑面(带)长度; P—滑坡剩余下滑力; Q一一地震作用; R一一抗滑力; T一一下滑力; U一滑面水压力; 建设标准 V一后缘裂隙水压力: W一自重与相应地面荷载之和: 一滑面倾角,水位变动带稳定坡角; α 刻览专用 β一一地下水流线平均倾角,水上稳定坡角; 亚一滑坡剩余下滑力传递系数; αh—基本地震加速度; αw——水平地震系数; 8变异系数; 算术平均值; 标准值; 标准差。 K
纺织标准3.1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等级划分
3.1.1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等级可根据地质灾害造成的潜
损失、威胁对象及威胁设施重要性等因素,按表3.1.1划分为 级、二级和三级
表3.1.1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等级划
3.1.2威胁设施的重要性可根据设施类别和规模,按表3.1.2
表3.1.2威胁设施重要性分类表
3.2地质灾害分类与分级
3.2.3根据泥石流的水源类型、地貌部位、流域形态、
2.4地质灾害灾情分级可根据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按 3.2.4划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和小型四个等级。
表3.2.4地质灾害灾情分级表
注:当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不在一个等级时,按照就高原则进行分级
3.3地质灾害勘查基本要求
3.3.1地质灾害测绘与调查应在勘查的前期阶段进行,宜采用 nSAR、LiDAR、无人机航测等遥感和地面核查等手段,对正在 发生变形及将来可能发生变形的地质灾害体进行提前判识,分析 和识别灾害体位置、形变范围与方向及灾变可能性等。
施工勘查三个阶段,当地质环境条件简单或应急抢险治理时, 合并相关阶段进行勘查。
进行调查测绘、勘探和测试等工作,初步查明地质灾害的形成 件、基本特征、成因和危害。初步勘查须提出至少两种防治工 方案,并针对所提方案进行工程地质条件勘查,精度应满足地 灾害防治工程方案可行性论证工作需要。
查阶段确定的治理方案,进行调查测绘、勘探和测试等工作,查 明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基本特征、成因和危害,精度应满足地 质灾害防治工程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工作需要。
3.3.5施工阶段发现地质情况与详细勘查结论差别较大时,应
1查明勘查区的位置与交通状况、气象条件、水文条件、 植被生态、土地利用状况、社会经济概况等自然地理条件。 2查明勘查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工程地质岩组、易 崩易滑地层、斜坡结构、软弱层、风化程度、岩体结构、地下水 特征、沟谷特征、人类工程活动等孕灾地质环境条件。 3查明灾害类型、变形破坏模式、分布范围、发育现状 规模、形态、地质结构特征、岩土体结构及物理力学性质、滑动 面或软弱结构面位置、变形迹象与活动历史、运动形式及路径 影响因素和诱发因素、威胁对象及其易损性等地质灾害或地质灾 害隐惠基本特征。 4分析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评价灾害体在不同工况条件 下的稳定性、可能的变形破坏模式、运移路径、致灾范围、危险 性和危害性。 5提供防治工程设计所需要的地质资料、参数、建筑材料 及防治建议等。
4.1.3地质灾害测绘与调查应包括以下工作内容: 1收集气象、水文、区域地质、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 震、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人类工程活动,以及地质灾害现状与 防治方面资料,了解前人工作程度并梳理存在的问题。 2对地形地貌、地质灾害类型、规模等进行野外踏勘,分 析地质灾害所在区域地质基本情况 3对滑坡、崩塌、泥石流场地进行地面调查,包括灾害区 调查、灾害体调查、灾害成因调查、危害对象调查及现有防治情 况调查 4.1.4地质灾害测绘与调查采用的比例尺及精度应符合下列 要求: 1初步勘查阶段测绘比例尺宜取1:500~1:1000,详细勘 查阶段宜取1:200~1:500,其中复杂场地勘查宜取较大比例 尺。地质灾害的剖面测绘比例尺不宜小于1:200。 2图上调查点,初步勘查阶段10cm×10cm范围内不少于1 个,详细勘查阶段10cm×10cm范围内不少于3个。 3图上不小于2mm的地质灾害标志或有关地质界线应进行 标绘,小于2mm的特殊迹象可采用符号标注,并进行详细描述, 4重要观测点的定位米
般观测点采用便携式仪器结合地形地物定位 4.1.5地质灾害测绘与调查宜采用无人机航测、InSAR、LiDAR 等新技术新方法,成果宜由实际材料图、野外地质草图、实测地 质剖面图、各类观测点的记录卡片、立面图、地质照片集等 组成。 4.1.6地质灾害勘探应满足地质灾害稳定性分析评价及治理设 计和施工的要求;勘探宜采用钻探、并探、物探、坑探或槽探相 结合的方法。物探可采用孔内弹性波、井下电视、地电层析扫 描、高密度电法或地质雷达等方法。 4.1.7地质灾害勘查测试宜采用原位测试与室内测试相结合的
一般观测点采用便携式仪器结合地形地物定位。 4.1.5地质灾害测绘与调查宜采用无人机航测、InSAR、LiDAR 等新技术新方法,成果宜由实际材料图、野外地质草图、实测地 质剖面图、各类观测点的记录卡片、立面图、地质照片集等 组成。
计和施工的要求;勘探宜采用钻探、井探、物探、坑探或槽探 结合的方法。物探可采用孔内弹性波、井下电视、地电层析 描、高密度电法或地质雷达等方法。
4.2.2工程地质测绘宜在高光谱遥厚
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地面调查和工程地质测绘,应查明滑坡 如下特征: 1滑坡的地理位置、地貌部位、斜坡形态、地面坡度、相 对高差、沟谷发育、河岸冲刷、堆积物、地表水以及植被;滑坡 体周边地层及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 2滑坡体的形态与规模、表部特征、内部结构及特征、变 形活动特征。 3 形成滑坡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特征。 4/滑坡形成、发展、发生历史,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环 境破坏和潜在威胁等现状。 5滑坡的已有灾害勘查、监测、工程治理措施等防治现状 及效果。
4.2.3初步勘查阶段应符合以下要求:
表4.2.3滑坡初步勘查阶段勘探点线间距布置
4.2.4详细勘查阶段应符合以下要求: 又1应根据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结合防治工程方案,对 初步勘查阶段的勘探线进行加密勘探,勘探点、线间距布置可按 表 4. 2. 4 确定。 2勘探孔深度应满足防治工程设计的要求。 3设桩位置应进入滑面以下不少于滑体厚度的1/2,且不 少于5m。 4应在加密勘探点上采取滑体、滑带试样,开展滑带与滑 体岩(土)物理、水理与力学性质指标测试。 4.2.5滑坡现场调查应填写滑坡调查表,可按本规程附录C
滑坡详细勘查阶段勘探点线间距布置
主勘探线宜沿危岩可能崩塌方向布置,辅勘探线宜布设在危岩的 代表性部位或变形强烈带。 3勘探线(部面)应由钻探、并探、槽探及物探等勘探点 构成,每条主勘探线的勘探点不宜少于2个,勘探点布设应能揭 示地质结构、危岩体形态、节理裂隙及地下水等特征。 4控制性钻孔深度应能探明危岩深部崩裂面或潜在裂滑面 般勘探孔应穿过最底层危岩崩滑面(带),进人稳定岩(土) 体(危岩基座)的深度应不少于3m;水平(倾斜)钻孔、平碉 应穿过危岩后缘裂缝(或卸荷带)进入稳定岩体的深度应不少 于3m。 5宜采用槽探或物探的方法查明卸荷带特征、控制性裂隙 分布及充填情况;宜采用槽探和井探的方法查明软弱基座分布范 围:宜采用平碱、水平孔或倾斜钻孔的方法查明控制性结构面深 部的特征。 6试验样品应在母岩及治理工程可能涉及范围内采集,当 结构面中充填土质时应采集土样。土样宜在探槽、探井或探洞中 采集。 7勘探点、线间距应根据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结合崩 塌规模,按表4.3.3确定。
1应根据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结合防治工程方案, 初步勘查阶段的勘探线的基础上进行加密勘探,勘探点线间距
置,可按表4.3.4确定。 2应在勘探点上采取试样,对岩(土)物理、水理与力学 性能指标进行测试。
表4.3.4崩塌详细勘查阶段勘探点线间距布置
表4.4.2泥石流地质条件调查内容
调查区 调查内容 调查地势高低,流域最高处的高程,山坡稳定性,沟谷发育程度,冲沟 形成区 切割深度、宽度、形状和密度,流域内植被覆盖程度,植物类别及分布状 况,水土流失情况等 调查流通区的长度、宽度、坡度,沟床切割情况、形态、平剖面变化,沟 流通区 谷冲、淤均衡坡度,阻塞地段石块堆积,以及跌水、急弯、卡口情况等 调查堆积区形态和面积大小、堆积过程、速度、厚度、长度、层次、结 堆积区 构,以及颗粒级别、坚实程度、磨圆程度,堆积扇的纵横坡度、扇顶、扇腰 及扇线位置,堆积扇发展趋势等? 4.4.3勘查工作应对泥石流已有的勘查、监测、工程治理措施 等防治现状及效果进行调查。 4.4.4泥石流范围内的滑坡、崩塌,应按滑坡、崩塌灾害的要 求进行勘查。 4.4.5重点物源、拦沙坝、排导槽等应布置勘探线,勘探线布 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重点物源应至少布置1条纵向勘探线。 2拟设拦沙坝、谷坊坝等应布置一纵一横两条勘探线。 3排导槽及防护堤沿中轴线应布置至少1条勘探线。 4拟建或需改造的既有构筑物应布置至少1条横向勘探线。 4.4.6重点物源、拦沙坝、排导槽等勘探线上应有勘探点,勘 探点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重点物源勘探宜采用探并、探槽,每条勘探线应不少于 2个勘探点。 2拦沙坝、格栅坝宜采用钻探、并探;拟设高坝(高度 H≥10m)应至少有1个钻孔控制。 3谷坊坝宜采用探槽、探井。 4排导槽及防护堤宜采用探槽、探井,勘探点间距宜为
5.1.1滑坡勘查的试验测试项目应包括滑体土滑带
5.1.1滑玻勘查的试验测试项目应包括滑体王、滑带土及滑 岩土体的常规土工试验、天然及饱和状态的抗剪试验:当滑带 以黏性土为主时,宜作亲水矿物的含量分析 5.1.2崩塌勘查的试验测试项目应包括岩土体的物理性质利 学性质试验,软弱夹层或结构面充填土的颗粒级配、物质成分 验和强度试验。
验和岩石物性、强度及变形试验:在堆积区应进行固体物质 量、颗粒分析、泥石流体稠度、表观密度及底摩擦带抗剪强度 现场试验。
应小于85mm,高度不应小于150mm。探槽、探井中原状土 应小于200mm×200mm×200mm。钻孔原状土样直径不应小 89mm,高度不应小于150mm。 5.1.5进行水、土对建筑材料腐蚀性试验时,每个场地采集 土试样均不应少于2件。
5.2.1潜在滑带土体的室内试验,宜首先选取三轴压缩试 其次可采用慢剪试验。
5.2.1潜在滑带土体的室内试验,宜首先选取三轴压缩试验 其次可采用慢剪试验。 5.2.2剪切试验宜结合现场含水情况和排水条件,可选择天然 快剪、饱和快剪、天然固结快剪、饱和固结快剪等方法。
5.2.3进行抗剪试验的土样含水状态应与滑坡、崩塌区
不排水快剪、固结快剪或三轴固结不排水快剪;碎石类土及结 面的抗剪试验方法宜进行原位剪切试验,剪切方向应与可能滑 方向相同。
1当不需要提供有效应力强度指标时,饱和黏性土加荷 速度较快时宜采用不固结不排水(UU)试验,饱和软土应先 对试件在有效自重压力下预固结后再进行固结不排水(CU) 试验。 2当需验算水位迅速下降时的斜坡稳定性时,可采用固结 不排水(CU)试验。 3当需要提供有效应力强度指标时,应采用固结不排水 (CU)试验测孔隙水压力。
5岩土室内试验工作量宜符合
表5.2.5室内试验单项试验数量
初步勘查阶段在该表的基础上可适当减少,但不得少于表中地质环境条 件简单区试验数量的最小值。 母岩、滑体、滑带、软弱夹层、基座岩性不同时,分岩性取表中数值。
5.3.1对于一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宜对滑体土、滑带土、固
5.3.1对于一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宜对滑体土、滑带土、固
5.3.1对于一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宜对滑体土、滑带土、 结泥石流残体的底摩擦带、岩土体结构面和岩体与混凝土胶结 进行现场抗剪断强度试验和抗剪试验(摩擦试验)。
5.3.2一个滑坡(或地质条件相同且相邻的几个滑坡)或固结 泥石流现场直剪试验点不应少于3个。当难以取得原状土样时 现场直剪试验点不应少于6个。每个试验点试件数量,土样不应 少于3件,岩样不应少于5件。 5.3.3现场直剪试验的试件尺寸,岩体(含结构面)不应小于 500mm(长)×500mm(宽)×350mm(高):对土体不应小于 500mm(长)×500mm(宽)×500mm(高)。试验前应对试件的饱 水状态及物质组成等特征进行描述:试验结束后应对剪切面特征 进行描述,量测其剪切角和实际剪切面积,并修正剪切结果, 5.3.4粗粒土密度试验宜采用容积法,试坑体积应根据土的成 分、粒径确定,可通过注水或充填标准砂测量,试坑尺寸不宜小 于500mm,试验宜采用容积法试坑
5.3.2 月 收地贝 蚁回结 泥石流现场直剪试验点不应少于3个。当难以取得原状土样时, 现场直剪试验点不应少于6个。每个试验点试件数量,土样不应 少于3件、岩样不应少于5件。
1致灾地质体内地下水量较小时,可采用简易抽水试验 (提筒抽水)。 2致灾地质体内地下水量较大时,应进行一次最大降深抽 水试验,其稳定时间应为4h~8h。 3致灾地质体底界上下具多个含水层时,应进行分层抽水 试验。 5.3.6土质滑坡、崩塌地区及裂隙贯通性不清楚的地段,在条 件允许且确保不诱发灾害发生时,可采用钻孔注水试验或试坑渗 水试验查证。
5.4.1岩土性质指标统计前应根据岩十的性质差异划分不同的
5.4.1岩土性质指标统计前应根据岩土的性质差异划分不同的 统计单元,并根据采样方法、测试方法及其他影响因素对测试结 果的可靠性和适用性做出评价
5.4.2每一个测试值均应参与统计,当统计的变异系数大于
时,应分析原因,并删除异常值。
理性指标和抗剪强度指标不应少于6个,其他指标不应少于9 个。强度指标测试数量达不到数理统计要求时,可采用平均值乘 以0.85~0.95的折减系数修正,初步勘查阶段取较小值。 5.4.4岩土性质指标测试值统计结果应包括范围值、算术平均 值、标准差、变异系数及标准值。室内抗剪试验和三轴压缩试验 成果可按图解法及最小二乘法进行分析整理
5.5岩土体性质指标的选用
5.5.1应根据现场测试及室内试验资料提供稳定性评价及治理 工程设计需要的岩体性质指标值。岩土体的抗剪强度指标应取 标准值,各种物理性指标和压缩性指标应取平均值。X 1当无试验资料时,岩体结构面抗剪强度指标标准值可按 本规程附录D表 D.0.1和表D.0.2并结合当地经验确定 2当现场测试标准值和室内试验标准值因数量不足不能进 行数理统计时,可用以试验值为基础的经验值代替。综合确定 时,应考虑现场试验和室内试验条件的差异与试样的差异。 3当滑体土中块碎石含量较多,测试结果难以反映土体的 真实情况时,用于土压力计算的抗剪强度指标可采用等效内摩擦 角代替。 ×4当室内岩土抗剪试验指标与现场直剪试验指标相差较大 时,应以现场直剪试验值为主,通过加权平均确定内摩擦角和黏 聚力标准值。 5当结构面不起控制作用时,岩体抗拉强度及抗压强度等 性质指标,可根据岩体完整程度和裂隙发育程度进行适当折减。 5.5.2滑带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应以测试结果为基础,结合宏观 地质判断、工程类比和地区经验综合确定,并应通过反演分析进 行校核。 1当滑带土中粗颗粒含量较高时,其抗剪强度指标宜以现 场大剪试验测试值为主并参考室内试验值确定。综合取值时宜将 室内快剪试验得出的内摩擦角乘以1.15~1.25的增大系数
2进行反演分析时应根据滑坡所处演变阶段确定滑坡稳定 性系数F。值。对处于强变形阶段的滑坡,F。可取1.00~1.05; 对处于滑动阶段的滑坡,F。可取0.95~1.00;对处于弱变形阶 段的滑坡滑面c、9值不应低于根据F。为1.05反算出的结果 当采用两条剖面进行联合求解时,两条剖面的F。值应相当 5.5.3岩土体抗剪强度指标标准值取值时应根据滑坡所处演变 阶段及含水状态分别选用峰值强度指标、残余强度指标(或两者 之间的强度指标)以及天然强度指标、饱和强度指标(或两者 之间的强度指标)。 1处于弱变形阶段的滑坡可取峰值强度指标。 2处于滑动阶段的滑坡可取滑面残余强度指标。 3处于强变形阶段和停滑阶段的滑面可在峰值强度指标与 我余强度指标之间取值。 4处于强变形阶段、滑动阶段或停滑阶段的滑坡体内的潜 在滑面可取滑体土峰值强度指标。
6.1.1地质灾害评价应进行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 王 6.1.2地质灾害稳定性评价在初步勘查阶段和详细勘查阶段均 应进行,评价深度应与勘查阶段相适应。 6.1.3稳定性评价应结合地质特征和变形演化过程,选择相适 应的评价方法,
6.2.1确定滑带土抗剪强度指标时,应根据试验成果,并结合 参数反演和工程类比,综合确定稳定性计算参数 6.2.2滑坡稳定状态的分析及稳定性评价应以定性为基础,并 结合定量的方式进行。 6.2.3滑坡稳定系数计算应考虑滑坡变形历程、参数试验方法 和所采用的计算模型间的关联性,并据此计算相应的推力,
结合定量的方式进行。 6.2.3滑坡稳定系数计算应考虑滑坡变形历程、参数试验方法 和所采用的计算模型间的关联性,并据此计算相应的推力。 6.2.4滑坡稳定状态根据滑坡稳定系数确定,可按表6.2.4划 分为不稳定、欠稳定、基本稳定和稳定四种状态
表6.2.4滑坡稳定状态划分
6.2.5滑坡滑带抗剪强度参数指标应结合滑坡稳定状态和试验 方法综合考虑,可按表6.2.5进行选取。 6.2.6滑坡稳定性评价应根据滑动面类型和物质组成选用恰当 的方法,并可参考数值模拟方法结果
表6.2.5滑带抗剪强度指标取值表
6.2.7滑坡稳定性评价和推力计算可采用如下方法
6.3.1在进行崩塌稳定性计算之前,应根据崩塌范围、规模、 地质条件、破坏模式及已有变形破坏迹象,可采用地质类比法对 稳定性做出定性判断,
6.3.2危岩稳定状态可根据危岩稳定系数(F),按表6.3.2划 分为不稳定、欠稳定、基本稳定和稳定四种状态。
表6.3.2危岩稳定状态划分
6.3.3/危岩稳定安全系数应根据崩塌防治工程等级和破坏模式 按表 6. 3. 3 确定。
表6.3.3危岩稳定安全系数(F)
6.3.4危岩稳定状态应根据定性分析和危岩稳定性计算结果 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计算为辅综合判定。 6.3.5当危岩破坏模式难以确定时,应对可能破坏模式均进行 稳定性评价,并进行稳定状态判断。 6.3.6危岩稳定性计算应考虑基本荷载(危岩自重、工程荷 载)、水压力和地震作用。 6.3.7危岩稳定性计算宜分别采用天然工况(工况1)、暴雨 (融雪)工况(工况2)、地震工况(工况3)3种工况。当采用 3种工况进行计算时,采用的暴雨强度重现期应为20年的暴雨 强度。 6.3.8考虑降雨(融雪)对危岩稳定性的影响时,除应计算暴
载)、水压力和地震作用。 6.3.7危岩稳定性计算宜分别采用天然工况(工况1)、暴雨 (融雪)工况(工况2)、地震工况(工况3)3种工况。当采用 3种工况进行计算时,采用的暴雨强度重现期应为20年的暴雨 强度。 6.3.8考虑降雨(融雪)对危岩稳定性的影响时,除应计算暴 雨(融雪)时水压力外,还应分析降雨(融雪)引起的土体物 质的迁移及上覆土体的自重应力增加。
雨(融雪)时水压力外,还应分析降雨(融雪)引起的土体 质的迁移及上覆土体的自重应力增加。
其危岩重心。当危岩稳定性计算剖面未通过危岩重心且危岩断面 尺寸变化较大时,危岩稳定性计算应按空间问题进行计算
6.4.1泥石流勘查应根据勘查区的物质来源、水源、汇水条件 和地形特征对泥石流形成的可能性进行预测。 6.4.2泥石流勘查应对泥石流峰值流量、泥石流一次过程总量 泥石流运动距离、泥石流整体冲击力、泥石流大块冲击力、泥石 流冲起高度和泥石流弯道超高等进行评价。 6.4.3泥石流范围内的滑坡、崩塌稳定性评价可按本规程第6.2 节和第6.3节的有关规定执行。
5.4.3泥石流范围内的滑坡、崩塌稳定性评价可按本规程第6.2 节和第6.3节的有关规定执行。
7.1.1地质灾害监测宜为在勘查阶段进行的监测工作。 7.1.2地质灾害监测工作布置宜以简易监测为主。 7.1.3地质灾害监测结果应为后期滑坡、崩塌、泥石流评价 供依据。
.1地面监测和地下监测网应根据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 质环境条件、变形特征、影响范围、视通条件和施测要求进行 没,应能达到系统监测地质灾害的变形量、变形方向和引发因 掌握其时空动态和发展趋势的要求
变形方向。在泥石流的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均应布设 数量的监测点。 7.2.3位移监测基准点应设置在变形区域以外的稳定地质体 并构成可以进行稳定性监测的简单网形;基准点应满足对变形 进行位移监测的各种观测条件。
7.3.1/监测应根据灾害体特点和防治工程等级,选择合适的监 则仪器或设备:仪器或设备布置应本着“普适性、少而精”的 原则进行
7.3.2监测内容应以地面变形和位错为主,并应包括建(构) 筑物变形与开裂。
监测断面,每断面监测点不少于3个。 7.3.4勘查区内存在两处以上滑坡变形区时,宜统一布置监 测网。 7.3.5对于明显受地下水动态控制的灾害体,应开展地下水位 监测,并应同时进行降雨量和地表水监测。 7.3.6监测资料分析应配合其他勘查成果,相互校核。 7.3.7 应定期提供监测报告及附图
7.4.1应根据滑坡、崩塌体物质组成、变形破坏方式以及弓 因素等,结合监测结果分析滑坡、崩塌稳定性或失稳概率,及 进行滑坡、崩塌灾害预警预报。
结合监测结果分析泥石流爆发的可能性,及时进行泥石流地质 害的预警预报。
8.1.1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应遵循安全可靠、绿色环保、经济合 理、技术可行的原则。 8.1.2地质灾害治理应因地制宜,防治措施应结合当地的治理 经验,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X 8. 1.3 设计方案宜采用新技术、新方法
多种措施进行综合整治。 8.2.2滑坡排水措施应结合地形地质条件、地下水情况及降雨 强度等,制订地表排水、地下排水或地表排水与地下排水相结合 的设计方案。 8.2.3抗滑桩应嵌固在滑动面以下的稳定岩(土)体中,抗滑 桩的桩截面尺寸应根据滑坡推力的大小、桩顶位移量以及嵌固段 地基的土压力等因素确定。 8.2.4抗滑挡土墙宜设置在滑坡前缘,可采用重力式抗滑挡墙 扶壁式挡墙、桩板式挡墙和石笼式挡墙等。 8.2.5减载反压措施包括削坡减载和回填压脚,其实施应满足 下列要求: 1削坡减载措施包括滑坡后缘减载、表层滑体或变形体的 清除、削坡降低坡度及设置马道等。黄土削坡边坡坡率可按 表 8. 2. 5 进行设计,
表8.2.5黄土地区削坡边坡坡率
2采用填方压脚措施治理滑坡时,压坡材料宜优先选用码 土或碎石类土。采用透水性小的材料时,应按照反滤要求做好 内排水、坡面排水和防渗等措施。
类土或碎石类土。采用透水性小的材料时,应按照反滤要求做好 坡内排水、坡面排水和防渗等措施。 8.3月 崩塌防治措施 8.3.1崩塌防治宜采用综合治理措施,可按表8.3.1进行选择
表8.3.1崩塌防护结构常用形式
镀锌电焊网标准续表 8. 3. 1
8.3.2当危岩体、土质崩塌坡体有清除条件时,可采用清除 施,清除应按从上而下的顺序进行,清除放坡后,可采取绿色 坡或防护工程进行防护。
8.3.3倾倒式及浅表层滑移式崩塌可采用锚杆锚固,大型滑
网措施;保护对象上方有小型高位崩塌危岩且危岩、孤石分散难 以清除时可采用被动防护网措施。
法兰标准8.3.5坡度小于35°且地表有一定宽度平台地段的中、小型崩
可采用拦石墙措施,拦石墙的布置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落石 运动路径和施工条件综合考虑。 8.3.6底部悬空或空腔较大的倾倒、坠落式崩塌体可采用支撑 措施;底部有小空腔倾倒、坠落式崩塌体可采用嵌补措施, 8.3.7中、大型滑移式崩塌可采用抗滑桩措施:岩体完整性较 好、厚层一巨厚层状硬质岩滑移式崩塌可采用抗滑键措施,布设 方式可采用排桩式,梅花形、矩形方式。 8.3.8/高位发育、规模较大的危岩下部有重要线状或带状结构 物(道路、管线)需要保护,且难以采用锚固、清除、拦截措 施进行防治和绕避时可采用棚洞措施,可选择墙式棚洞、钢架式 棚洞、柱式棚洞、悬臂式棚洞、拱形棚洞等类型。 8.3.9小型、低位滑移式崩塌体坡脚加固和阻滑时可采用挡土 墙措施可选择重力式挡土墙(分为俯斜式仰斜式直立式)
....- 相关专题: 地质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