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T 5481-2021 地震资料构造解释技术规程.pdf

  • SY/T 5481-2021  地震资料构造解释技术规程.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12.4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2-03-27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立即下载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SY/T 5481-2021  地震资料构造解释技术规程

    4.2基础资料整理及检查

    4.2.1检查地震资料的极性

    根据地震资料处理报告、道头字等资料检查地震资料的极性

    4.2.2深度域地震资料对并误差分析

    GBT标准规范范本4.2.3加载前基础资料整理、检查内容

    加载前应对基础资料进行整理和检查,确保使用的资料正确有效,内容应包括: a)二维地震资料解释工区应整理、检查的内容: 1)二维地震工区的坐标范围 ;

    2)每条地震测线的起点、拐点、终点坐标: 3)必要时整理检查每条地震测线的地表高程、浮动基准面高程及静校正量; 4)地震测线总条数,每条地震测线的线名、总道数、道间距、道增量、起点和终点的道号以 及不少于两个点的炮道对应关系; 5)每条地震测线的数据类型、记录格式、采样间隔、第一个采样点的时间、记录长度、要加 载的时间范围; 6)地震数据的存储介质顺序号、起止文件号、测线条数、测线名及排列顺序; 7)应特别注意每条地震测线的处理时间、处理单位、处理员及出站时间是否与所使用的纸质 部面一致。 b)三维地震资料解释工区应整理、检查的内容: 1)三维地震工区边界拐点的坐标; 2)地表高程、浮动基准面高程和基准面静校正量资料; 3)测线的最大、最小线号与条数,线号增量及每条纵测线方向上最大、最小CMP号与道号 增量,线间距、道间距,线道显示方向; 4)地震数据的类型、记录格式、采样间隔、第一个采样点的时间、记录长度和要加载的时间 范围。 c)钻并资料应整理、检查的内容: 1)井号、并类型、并位坐标、补心高度及补心海拔高度; 2)井轨迹资料; 3)钻井地质分层数据; 4)每口井的时深转换关系数据 d)测并资料应整理、检查的内容: 1)数据来源:测井单位、测井时间、测井数据的类型(原始带、处理成果带、测井曲线数字 化的数据); 2)原始数据记录的内容、井号、井深范围、记录格式、 曲线名称、深度与幅度单位、深度采 样间隔。

    4.2.4加载后基础资料的分析、检查内容

    加载后基础资料的分析、检查内容应包括: a)屏幕上地震测线位置底图应分析检查: 1)二维地震工区:将输入的炮道关系等原始数据与对应的原始资料提供的数据进行核对,检 查屏幕底图与纸质地震测线位置图对比有无差别;并位与测线的位置关系是否正确; 2)三维地震工区:首先检查屏靠底图与纸质地震测线位置图有无差别、并位与地震测线的位 置关系是否正确。地震工区建立后计算的线号、道号、道间距与实际地震工区是否一致。 b)屏幕上地震部面检查: 1)二维地震资料:起止炮道号、道数、剖面长度、反射特征、反射时间、不正常道的位置、 地震测线交点等应与对应的纸质地震部面一致: 2)三维地震资料:要求加载的垂直剖面、时间切片与对应的纸质剖面及时间切片的特征 一致。 c)屏幕上井资料检查: 1)开号要正确无误,深时转换后的测开曲线数据要齐全,曲线名要正确; 2)并曲线与钻并地质分层、并轨迹、地震反射层、地震反射特征应有正确的对应关系。

    4.3地震资料品质评价

    地震资料品质应分层系评价,评价结果从高到低分为一级、二级、三级: a)一级:波组特征清晰、可识别性强,断层断点干脆、地质现象清楚,目的层能可靠对比追踪 b)二级:波组特征清晰、容易识别,部分断层断点干脆、地质现象可识别,自的层可进行对比追踪; c)三级:波组特征不清晰、难以识别,断层断点不干脆、地质现象不清,目的层不能进行可靠 对比追踪

    4.3.2评价结果表达方式

    技术设计的内容应包括: a)以往区域构造特征、地质研究和地震资料解释等成果 b)工区的地震勘探程度、钻探程度和油气勘探的主要历程, c)地质任务及技术指标; d)地震资料解释工区的地震资料品质及特征: e)完成地质任务存在的资料和地质难点; f)地震解释方法与参数论证,提出解释技术方案 g)制订质量控制措施; h)制订资源配备方案和进度计划安排; i)明确完成的解释成果。

    地震资料解释的技术方法、研究进度、内容、提交的成果发生变更时,应说明变更原因并履行变 更手续。

    6地震反射地质层位的标定

    层位标定需要的资料应包括

    a)井旁地震资料; b)平均速度、层速度及相关速度资料; c)地表或海底高程、基准面、低降速带表层调查数据及相关资料; d)钻并地质分层数据及测并资料,包括钻并地质综合柱状图、地质分层数据、综合测并曲线、 完井报告; e)垂直地震剖面法(VSP)资料,包括速度资料(深度一时间、深度一平均速度、深度一层速 度)、下行波场、上行波(时移校正后)正常极性、反正常极性剖面、走廊叠加正常极性、反 正常极性面; f)邻区的地震地质层位标定成果。

    层位标定的资料应满足如下要求: a)用于层位标定的地震资料品质宜在二级及以上; b)并筒资料应是经过必要校正的成果资料; c)优选钻探地层较全、测井资料质量较好 平面均匀分布的井进行标定。

    6.2 地震反射层层位的命名

    地震反射地质层位命名按照SY/T5933的规定执行。 时间域地震反射层位标定方法 .1合成地震记录标定 合成地震记录标定的技术要求如下: a)合成地震记录与井旁地震资料的时间基准面应 b)地震子波的频谱特征应与井旁地震道的频谱特征相似。 当地震资料深浅层频谱特征差异较大 时,应使用时变子波进行标定。 c)应使用声波、密度测井资料制作不同主频子波的正常极性、反正常极性合成地震记录。 d)合成地震记录的极性应与地震剖面的极性一致,相位特征接近, e)通过合成地震记录与地震资料进行对比,建立地震反射层与地质分层之间的关系

    6.3.1合成地震记录标定

    6.3.2VSP 时间域资料标定

    VSP时间域资料标定的技术要求: a)应对零并源距VSP资料进行表层低降速带、基准面、高程、采集仪器系统时差等校正; b)VSP资料与井旁地震资料的时间基准面应一致; c)VSP上行波场应与地震资料极性一致,相位特征接近; d)桥式标定:通过零井源距VSP直达波与上行波的交点确定地质分层的反射时间,建立地质分 层与地震反射时间的联系;显示方式应由单井综合柱状图、测并曲线、上行波场、走廊叠加 和地震剖面等资料组成,样式按照SY/T5331的规定执行; e)VSP走廊叠加标定:应将VSP走廊叠加资料与地震资料进行对比,建立地震反射层与地质分 层之间的关系。

    6.4深度域地震反射层位标定方法

    6.4.1 录并、测并等资料标定

    利用工区内的单并综合柱状图、测并曲线、地质分层等资料与深度域地震资料直接对比,确定地 震反射层与地质分层的对应关系。

    6.4.2VSP深度域资料标定

    VSP深度域资料标定的主要技术要求: a)对VSP资料进行低降速带表层校正、基准面校正、高程校正等,并应考虑采集仪器系统时差 校正,使VSP资料与深度域地震数据的零线一致。 b)VSP上行波场极性应与地震数据反射波极性一致。 c)利用与叠前深度偏移地震数据相配套的层速度将上行波场和VSP走廊叠加转换到深度域。 d)VSP资料桥式标定连接方法: 1)利用深度域的VSP直达波与工行波交点作为桥梁,将钻井地质分层与地震反射层相联; 2)VSP资料对地震反射层标定的显示方式主要由单井综合柱状图、测井曲线、上行波场、 走廊叠加和地震部面等资料组成 e)将深度域的VSP走廊叠加资料与深度域地震资料进行对比,建立地震反射层与地质分层之间 的关系。

    时深域联动合成地震记录标定的主要技术要求: a)利用与叠前深度偏移地震数据相配套的层速度场将深度偏移地震数据体转换到时间域; b)在时间域提取井旁地震子波; c)使用声波、密度测井资料制作正常极性、反正常极性、 不同滤波参数的合成地震记录; d)合成地震记录的极性应与地震数据的极性相一致 e)利用与叠前深度偏移地震数据相配套的层速度场将时间域合成记录转换到深度域; f)时深域联动,利用合成地震记录同时在时间域和深度域对地震剖面进行标定。

    其他标定方法可包括: a)利用地质露头资料的地质界线,建立地震反射层与地质分层之间的关系; b)利用邻区已知地质层位及对应的地震反射特征,对本区进行层位标定

    层位解释的基本要求: a)了解区域地质情况,以地质模式指导层位解释。 b)选择过关键井或连并地震剖面,以垂直构造走向为主建立基干剖面网格。 c)根据层位标定结果,确定地震解释层位,追踪波峰、波谷或过零点。 d)应首先解释区域不整合、主要标准反射层,然后依次解释其他层位。 e)地震资料对比解释宜包括:

    1)优先选择波形稳定、振幅强、连续性好,与上、下接触关系清楚的反射标准层进行追踪; 2)运用波的动力学及运动学特征,以目的层为重点,兼顾浅、中、深层标准层对比解释; 3)在地震剖面上准确识别不整合面、超覆点、尖灭点及异常反射等; 4)局部小层层位追踪时,应考虑地层沉积等时性特征; 5)利用三维可视化、切片等辅助手段解释层位或其他地质现象

    7.2二维地震资料层位解释

    7.2.2 地震层位对比解释

    层位对比解释的要求: a)使用水平叠加剖面和偏移面相互参照进行解释; b)在反射波对比追踪的同时,还要识别出绕射波、断面波、侧面波、回转波、多次波及其他各 种性质的地震波; c)识别出不整合、超覆、尖灭及异常反射; d)运用波的动力学及运动学的各种特征,以目的层为重点,浅、中、深层全面解释对比,同时 要注意层间构造; e)用偏移剖面解释时,以水平叠加剖面交点闭合为基础,使地震反射层的相位达到一致; f)水平叠加剖面上的波组对比及波形对比闭合差应不大于半个相位; g)冲断带的剖面解释应参考相应的构造模式,解释方案应平衡、合理。

    7.3三维地震资料层位解释

    7.3.1 基干剖面网解释

    7.3.2网格加密解释

    网格加密解释的主要技术要求: a)在层位追踪时,同一解释层位相位(或极性)宜一致,应考虑地层厚度变化、波组特征变化 及上、下反射层接触关系; b)主要岩性段对比中,应考虑各岩性段反射特征在横向上的变化,必要时参照属性部面进行 解释; )解释测网密度主测线不低于每四条线解释一条线,联络线不低于每八条线解释一条线。

    7.3.3层位自动追踪

    层位自动追踪的主要技术要求: a)在同一解释层位的不同空间位置给定适量种子点; b)选择合适的层位自动追踪算法开展层位追踪解释; c)层位自动追踪结果调整与完善应包括: 1)检查各目的层自动追踪结果的是否闭合和合理; 2)对自动追踪不合理的区域,采用人工解释和自动追踪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整

    7.3.4切片的分析和应用

    切片的分析和应用的主要技术要求: a)识别构造、断层、地质异常体及岩性变化等各种地质现象在切片上的显示特征; b)用切片对层位解释的合理性进行检查,检查时应与剖面上所追踪的相位(波峰或波谷)一

    7.3.5=维可视化应用

    5二维可视化应用 三维可视化应用的主要技术要求: a)利用旋转、透视、颜色变化等可视化功能对三维地震数据体进行立体显示; b)对层位和断层的接触关系、空间形态进行分析; c)对特殊类型地质体的空间形态进行雕刻。 地震资料断层解释 基本要求 断层解释的基本要求应包括: a)根据地震反射异常确定断层上、 下两盘的断点位置,根据反射层的断层识别标志确定断层性 质、类型: b)不同方向的剖面上同一条断层断面应闭合,解释不漏掉落差大于半个相位的断层; c)利用地质露头辅助断层解释; d)利用上、下层位的断裂体系叠合辅助解释及组合断层; e)断层解释结果分三级:一级断层(控制盆地、坳陷或凹陷边界的断层)、二级断层(控制二级 构造带发育和形成的断层)、三级断层(控制局部断块、圈闭、高点的断层,以及零星分布的 断层: f)充分使用连井线、任意线,检查断层的落实程度; g)对探井钻遇的断层位置、落差、断层倾角等进行检查; h)对断裂位置、断裂组合、断层落差、延伸长度等进行检查。

    d)利用上、下层位的断裂体系登合辅助解释及组合断层; e)断层解释结果分三级:一级断层(控制盆地、坳陷或凹陷边界的断层)、二级断层(控制二 构造带发育和形成的断层)、三级断层(控制局部断块、圈闭、高点的断层,以及零星分布 断层); f)充分使用连井线、任意线,检查断层的落实程度; g)对探井钻遇的断层位置、落差、断层倾角等进行检查; h)对断裂位置、断裂组合、断层落差、延伸长度等进行检查

    8.2二维地震资料断层解释

    a)在水平叠加部面和偏移部面上,根据反射层的断层识别标志确定正断层和逆断层: b)在面上,断层上、下两盘的断点位置应有明确的标记; c)断层在平面上组合时,要分析不同方向的剖面特征,综合区域构造特征进行断层平面和空间 组合。

    8.3三维地震资料断层解释

    8.3.1窄方位地震资料断层解释

    窄方位地震资料断层解释的内容包括: a)宜使用断层增强处理(如构造导向滤波)后的地震数据进行断层解释。 b)使用相干、曲率、方差、倾角等能反映断层分布的地震属性辅助解释断层。 c)使用三维可视化、相干体或曲率体等属性切片辅助解释及组合断层。 d)使用单一或融合属性体刻画断层,辅助进行断层平面组合。 e)断层解释结果的调整与完善应包括: 1)采用平面与韵面结合的方式,检否断层解释结果的合理性: 2)调整不合理的断层解释结果,补充未解释出的断层,完善断层平面组合 3)不同方向的剖面上,同一断层面应闭合。

    8.3.2宽方位地震资料断层解释

    9.1标签(样本)数据建立

    标签(样本)数据建立要求: a)在构造模式指导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有效标签(样 b)地震标签(样本)数据总量应满足深度学习的要求。

    9.2人工智能解释模型建立及应用

    人工智能解释模型建立及应用的内容应包括: a)根据地震资料特征构建解释模型; b)以标签数据为标准训练解释模型,满足精度要求; c)解释模型预测结果满足精度要求; d)将最终模型应用于实际地震资料,开展智能构造解释

    9.3人工智能构造解释结果质量控制和修正

    人工智能构造解释结果质量控制和修正应包括: a)智能构造解释结果应符合研究区地质规律; b)地震解释层位和断面应闭合; c)智能解释不合理的区域,采用人工解释进行修正

    10.1图件编绘基本要求

    构造图的比例尺应根据测网密度(或勘探程度)和地质任务确定。二维地震资料时间构造图、 图(深度图)概查、普查区域的成图比例尺以1:500000或1:200000或1:100000或1:500 宜;详查、精查区域的成图比例尺以1:50000或1:25000为宜,三维地震资料时间构造图、构 (或深度图)比例尺以1:25000或1:20000或1::10000为宜

    10.1.2 断点符号和断点的平面组合

    断点符号和断点的平面组合应包括: a)断层平面和空间组合应合理,并符合地质规律。 b)不同级别的断层应用粗细不同的断层线表示,不可靠断层应用虚线表示。 c)断层上、下盘应标明掉向。 d)断层的水平断距在图面上大于5mm 时要区分断层上下盘。 e)大比例尺编图时,断层应用双线表示。正断层上升盘为细实线,下降盘为粗实线,掉向在粗 实线上标注;逆断层上升盘为细实线,下降盘为粗虚线,掉向在粗虚线上标注,断面倾向在 细实线上标注;小比例尺编图时,断层可采用单实线表示。 f)断层符号表示按照 SY/T 5615 的规定执行

    10.1.3 等值线编绘

    等值线编绘应包括: a)等值线线距应视作图比例尺、勘探目标及地层倾角大小而定。同一张图应用相同等值线线距, 在特殊部位可加密等值线,以点划线表示。 b)等值线的编绘既要充分依据实际资料,又要符合地质规律。 c)等值线应匀称、圆滑,偏离数据的位置应小于等值线线距的三分之一。 d)构造图等值线的标注值应为海拔高度,高于海拔零线用正值表示,低于海拔零线用负值表 示;深度图等值线标注值均为正值。 e)地震剖面(段)品质为三级的区域或不可靠区域,等值线用虚线表示。 f)逆断层下盘逆掩部分等值线用虚线表示,上盘等值线用实线表示,或上、下盘分别编图。 g)断层上、下盘的等值线应与断层掉向及落差符合。

    10.1.4地质符号使用

    编图时地质符号的使用按照SY/T5615的规定执行。

    10.1.5制图系统制作构造图

    制图系统制作构造图的技术要求: a)制图系统成图时要进行网格化方法和参数的试验以确定最佳网格化方案; b)制图系统生成的构造图可适当编辑,对等值线的修改幅度应小于等值线间距的三分之

    10.1.6 构造图图式与样式

    构造图图式与样式按照 SY/T 5331、SY/T 5615 的规定执行。 10.1.7图件名称、井位标注、图件说明 图件名称、地震测网、并位标注、图件说明等按照SY/T5331、SY/T5615的规定执行

    10.2时间域地震资料构造图编

    10.2.1 时间构造图编绘

    10.2.1.1 二维地震资料时间构造图编绘

    二维地震资料时间构造图编绘的要求应包括: a)用时间偏移剖面编图时,以主测线数据为主,联络测线数据作为参考; b)1:500000比例尺的等值线间隔以100ms~250ms为宜,1:200000比例尺的等值线间隔以 100ms~200ms为宜,1:100000比例尺的等值线间隔以50ms~100ms为宜,1:50000比例 尺的等值线间隔以25ms~50ms为宜,1:25000比例尺的等值线间隔以10ms~25ms为宜; c)图件编绘基本要求按照10.1的规定执行。 0.2.1.2三维地震资料时间构造图编绘 三维地震资料时间构造图编绘的要求应包括: a)1:25000比例尺的等值线间隔以10ms~50ms 为宜,1:20000比例尺的等值线间隔以10ms~ 25ms为宜,1:10000比例尺的等值线间隔以5ms~25ms为宜; b)不应漏掉幅度大于10ms、面积大于0.2km的构造圈闭; c)不应漏掉延伸长度大于10个地震道的断层; d)断层在平面上的组合应与时间切片上显示的组合特征一致: e)时间构造图应与时间剖面解释结果一 f)图件编绘基本要求按照10.1的规定执行。

    2.2构造图(或深度图

    10.2.2.1速度建场

    速度建场的技术要求包括: a)利用声波测井、VSP资料、速度谱及岩心测试等资料,建立层速度及平均速度场; b)在剖面上,层速度应沿层分布,纵向变化应与VSP或声波测并趋势一致; c)平均速度平面分布应与时间构造图具有相关性

    10.2.,2,2时深转换

    宜采用以下时深转换方法: a)用综合平均速度曲线进行转换 b)用空变的平均速度场进行转换,

    10.2.2.3并震深度误差

    并震深度误差校正的要求应包括:

    a)时深转换后,应进行并震误差分析,如深度误差超出标准规定的误差范围,应修改速度场, 确保深度误差符合要求; b)并震深度误差校正符合GB/T33684的规定要求。 10.2.2.4构造图(或深度图)基准面确定 基准面确定分为: a)构造图应换算到海拔高度零米的水平面上; b)深度图需要明确标注出参考面的海拔高度

    10.2.2.5二维地震资料构造图编绘

    二维地震资料构造图编绘的要求应包括: a)1:500000比例尺的等值线间隔以100m~250m为宜,1:200000比例尺的等值线间隔以 100m~150m为宜,1:100000比例尺的等值线间隔以50m~100m为宜,1:50000比例尺 的等值线间隔以25m~50mm 为宜,1:25000 比例尺的等值线间隔以10m~25im 为宜; b)在有倾角测井资料的地区,可参考使用倾角测井资料修正构造图; c)构造图(深度图)编绘基本要求按照 10.1的规定执行。 10.2.2.6三维地震资料构造图编绘 三维地震资料构造图编绘的要求应包括 a)1:25000比例尺的等值线间隔以10m~50m为宜,1:20000比例尺的等值线间隔以10m~ 25m为宜,1:10000比例尺的等值线间隔以5m~25m为宜; b)图面上断层的级别、断层延伸长度、断层组合、掉向应与时间构造图一致; c)不应漏掉幅度大于15m、面积大于0.2km的构造圈闭 d)构造图编绘基本要求按照10.1的规定执行。

    二维地震资料构造图编绘的要求应包括: a)1:500000比例尺的等值线间隔以100m~250m为宜,1:200000比例尺的等值线间隔 100m~150m为宜,1:100000比例尺的等值线间隔以50m~100m为宜,1:50000比例 的等值线间隔以25m~50m为宜,1:25000比例尺的等值线间隔以10m~25m为宜; b)在有倾角测并资料的地区,可参考使用倾角测井资料修正构造图:

    10.3深度域地震资料构造图编绘

    10.3.1并震深度误差校正

    深度误差校正要求: a)对网格化后的各地震解释层位统计并点的并震深度误差,并形成误差场; b)用深度误差场校正各地震解释层位的深度; c)并震深度误差精度要求按照GB/T33684的规定执行。

    10.3.2深度域地震资料构造图(或深度图)编绘

    深度域地震资料构造图(或深度图)分二维及三维地震资料编绘,具体编绘要求按照10.1、10.2.2 2.5或10.2.2.6的规定执行。

    成果精度符合GB/T33684的规定要求。

    构造特征描述的内容应包括: a)主要断层展布及发育特征; b)基底结构及上覆地层构造特征分析; c)构造带划分及构造样式; d)局部构造特征。

    构造演化分析的内容应包括: a)构造发育期次、成因机制分析 b)构造演化分析及特征,

    11.3构造圈闭特征描述

    构造圈闭特征描述的内容应包括 a)目的层地层及地震反射特征: b)构造圈闭类型、形态及要素; c)构造圈闭形成时间和控制因素

    12.1 层序地层研究内容

    层序地层研究内容应包括: a)建立等时地层格架; b)确定岩性地层界线与层序地层界线的关系; c)研究盆地(凹陷)内沉积体系的时空分布规律 d)恢复盆地(凹陷)主要沉积时期的古沉积环境: e)对地震异常反射进行地质解释: f)预测生、储、盖层的分布及空间组合关系; g)对目的层段储层物性及含油气性等进行预测; h)对目的层段地层、岩性和复合圈闭的分布进行落 i)为盆地、区带的油气评价提供基础资料。

    层序地层研究需要准备的资料应包括: a)选择若干条穿越盆地(凹陷)不同沉积相带并延伸至盆地边缘的基干地震剖面,剖面应过较 多的参数井或探井,并尽可能与地质露头韵面相连; b)具有代表性的参数井和探井的钻井、测井资料、周边露头资料; c)古生物资料、同位素资料、地球化学等资料; d)区域沉积及构造资料。

    12.3 层序和体系域解释

    12.3.1钻、测井资料层序地层解释

    占、测井资料层序地层解

    钻、测井资料层序地层解释的内容应包括: a)利用测井曲线、岩性特征及古生物信息进行单井层序地层分析,识别出初次海(湖)泛面 最大海(湖)泛面和不整合面; b)识别出准层序、分析准层序组合方式; c)确定层序、体系域等地层单元; d)不整合面特征分析; e)判别层序类型(I类层序、Ⅱ类层序); f)沉积相分析; g)层序地层学解释的连井对比部面

    12.3.2地震资料层序地层解释

    地震资料层序地层解释的内容应包括 a)识别出地震面中各种地震反射终止方式如削截、顶超、上超、下超、视蚀等 b)解释不整合面、初次海(湖)泛面、最大海(湖)泛面 c)确定层序、体系域等地层单元。 2.3.3综合层序地层分析 综合层序地层分析的内容应包括

    12.3.3综合层序地层分

    综合层序地层分析的内容应包括: a)对比分析露头层序、钻井层序 b)建立综合层序地层格架; c)建立综合层序的地震剖面控制 d)以体系域(或层序)为单元的 e)结合钻井资料,将地震相转化

    12.4目的层段沉积微相研究

    12.4.1 单并划相

    单井划相的内容应包括: a)以钻井取心资料为基础,综合相应的录井资料,进行微相划分; b)对同一地区、同一层段多口井岩心和录井资料分析,建立目的层段单井相剖面及沉积微相模 式图: c)将单井相剖面及沉积微相模式图中的岩性、岩相组合等特征与相应层段的测井曲线组合特征 对比,建立对应关系; d)分析测并曲线形态及它们纵向和平面的组合特征,判定沉积微相分布

    12.4.2 沉积相研究

    沉积相研究的内容应包括: a)利用地震反射特征、地震属性等信息进行地震相分析 b)利用钻井、测井资料、地震信息进行储层预测:

    c)目的层段连井沉积微相对比分析; d)利用地震相、单并相、储层预测、连并相分析等成果,开展沉积相或沉积微相研究

    12.5层序地层图件 层序地层图件宜包括: a)年代地层图; b)区域海(湖)平面相对变化周期图; c)层序(体系域)层速度平面图; d)层序(体系域)砂泥岩百分比图; e)层序(体系域)地层视厚度图; f)层序(体系域)地震相分布图; g)层序(体系域)沉积相(体系)图; h)目的层段储层物性预测图; i)烃源岩分布预测图; j)有利储层分布预测图; k)有利盖层分布图; 1)有利勘探区带预测图。 13地层、岩性和复合等圈闭解释 13.1地层、岩性和复合等圈闭主要类型 地层、岩性和复合圈闭类型主要包括 a)地层圈闭主要包括:地层超覆圈闭、 不整合遮挡圈闭、地层尖灭圈闭; b)岩性圈闭主要包括:砂岩透镜体圈闭、砂岩上倾尖灭圈闭、礁体圈闭、浊积砂体圈闭、火成 岩圈闭、成岩圈闭; c)古潜山圈闭; d)异常压力圈闭; e) 复合圈闭。

    13 地层、岩性和复合等圈闭解释

    地层、岩性和复合等圈闭解释需要的基础资料应包括: a)使用相对保持振幅处理的地震资料: b)层序、体系域研究成果,研究区的钻井、测井资料及区域地质研究成果。

    13.2.2解释过程中需要的其他资料

    家具标准解释过程中需要的其他资料应包括: a)地质模型及正演数据; b)波阻抗数据体; c)相十数据体; d)其他地震属性数据体。

    13.3 地层、岩性和复合等圈闭识别与解释要

    ,1 地层圈闭识别与解料

    地层圈闭识别与解释的内容应包括: a)目的层段的标定; b)超覆点、尖灭点、剥蚀点位置识别; c)圈闭顶、底板地层的岩性预测; d)目的层储层物性分析; e)油源及运移途径分析。

    13.3.2 岩性圈闭识别与解释

    .3.3 古潜山圈闭识别与

    地层、岩性和复合等圈闭的层位解释按照7.2或7.3的要求执行,断层解释按照8.2或8.3的要求 执行。

    13.5 地层、岩性和复合等圈闭评价图件

    螺旋钢管标准地层、岩性和复合等圈闭评价图件主要包括: a)圈闭所在层系的单并相、地震相、沉积相图; b)圈闭顶面、底面形态图; c)圈闭的顶、底板岩性预测图; d)圈闭储层厚度图; e)圈闭储盖组合及油源分析图; f)油藏模式图或油藏剖面图; g)圈闭综合评价图; h)其他相关图件。

    ....
  • 技术标准
  • 相关专题: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