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T 5970-2012 复杂断块油田开发方案编制技术要求 开发地质与油藏工程部分.pdf

  • SY/T 5970-2012  复杂断块油田开发方案编制技术要求 开发地质与油藏工程部分.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2.8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2-05-09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立即下载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SY/T 5970-2012  复杂断块油田开发方案编制技术要求 开发地质与油藏工程部分

    5.2.3.1储层岩石学特征

    描述储层岩石类型、矿物成分、粒度中值、 胶结物及含量、胶结类型、成分和结构成熟度等

    5.2.3.2沉积相研究

    在区域沉积背景研究基础上,应用岩心、测并、地震、分析化验等资料,确定相标志,开展岩 相、测井相、地震相等研究,确定目的层段的沉积类型,按照单井相、剖面相、平面相的研究顺序划 分沉积亚相和微相给水排水标准规范范本,并对主力含油小层沉积微相展布特征进行研究,

    5.2.3.3储层分布研究

    充分利用井资料与沉积相研究成果, 一般采用地震储层预测技术(如测井约束反演、地震多属 斤技术等)开展“相控储层预测研究”,对主力小层的空间发育和展布情况进行研究,描述砂体 大小、连续性、稳定性、平面分布、纵向分布状况

    5.2.3.4储层参数解释

    以岩心分析化验资料为基础,岩心标定测井对储层进行测井二次解释研究,描述储层物性特 有效孔隙度、渗透率、泥质含量、含油饱和度等

    5.2.3.5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宏观非均质性描述包括:层间非均质性、平面非均质性、层内非均质性。通过分层系数、隔层分 布、层间渗透率差异反映储层层间非均质性;分析砂体平面连通性、渗透率在平面的变化反映储层平 面非均质性;分析层内夹层分布、层内纵向渗透率差异反映储层层内非均质性。 微观非均质性描述包括:储集层的微观孔隙结构一一孔隙类型、孔喉形态、最大喉道半径、平均 喉道半径、孔喉分布及配置关系

    5.2.3.6储层敏感性分析

    5.2.3.7储层综合评价

    平面上以断块、纵向上以小层为单位,依据储集层厚度、孔隙度、渗透率、砂体连续性等 价参数进行综合评价和分类。

    5. 2.4. 1油水界面

    结合储层参数测井二次解释研究成果,利用动态资料标定测井资料,正确识别油、水层,分断 块、分小层描述油水界面分布特点。

    5. 2. 4. 2油层分布

    根据测井解释结果,统计油层厚度特征参数:平均单井钻遇层数、厚度,单层厚度分布范围,最 大、最小单层厚度,平均单层厚度等,分析油层分布特点及控制因素。

    5.2.4.3流体性质

    油、气、水的化学组成、物理性质(包括原油的高压物性)、流变性质。

    5.2.4.4温度压力系统

    5. 2. 4. 5油酶类型

    综合上述地质特征,对目标区主要的油藏类型进行开发地质命名。

    5. 2.5 地质储量

    5. 2. 5. 1 计算单元

    平面上分断块、纵向上分小层,以“层块” 单一自然断块的某一小层为基本计算单元

    5.2.5.2储量计算及综合评价

    按SY/T10011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5.2.6小层综合评价

    确定评价参数(静、动态结合),主要包括合 油小层有效厚度、分布范围、储层物性、平均孔

    5.2.7三维地质建模

    综合以上研究,利用通用的建模软件,建立三维地质模型,主要包括构造模型、相模型、属性模 型等,并对模型进行可靠性评估

    据试油、试采资料分析油藏的天然能量状况、油井产能变化规律、含水变化规律、油井自喷能 为油藏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SY/T59702012

    依据测试资料、试井资料确定岩石表面润湿性、分析毛管压力曲线变化特征、相对渗透率曲 规律,分析室内水驱油实验的规律,确定储层敏感性对渗流的影响。

    5.5油藏工程方案设计

    除应按SY/T10011中有关规定执行外,重点要遵循以富集区为单元的滚动勘探开发工作基本程 序:整体部署、分批实施、及时调整、逐步完善

    选择有效的驱动方式,研究利用天然驱动能量开发的可行性,要尽可能利用天然能量开发。从技 术和经济效益方面,研究有无采用人工补充能量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对应采用人工补充能量方式开发 的层系,应分析确定最佳的能量补充方式和时机

    5.5.2.1天然能量开发可行性分析

    依据同类油藏调研、封闭弹性驱物质平衡方程及溶解气驱法计算、弹性产率、每采1%地质储量 地层压力下降值等参数分析天然能量开发可行性。对高渗透率、低黏度、高产能、强边(底)水驱的 断块油藏,可以充分利用天然能量长期自喷开采

    5.5.2.2人工补充能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通过同类油藏调研、经验公式计算和数模研究进行分析

    5.5.2.3注水时机及合理压力保持水平

    对应采用人工补充能量方式开发的层系,应分析确定最佳的能量补充方式和时机以及合理的压力 保持水平。以弹性驱动为主、天然能量不足的油藏,凡具备注水条件的均应采取早期注水开发。注水 时机的优选方法包括同类油藏对比法、最小流压法、数模优化法。天然能量充足的油藏应充分利用天 然能量开采,当油藏压力降至静水柱压力附近再转入注水开发

    5.5.2.4注水方式

    根据油藏类型、能量状况等确定分阶段的合理采油方式,包括自喷采油和各类人工举升: 式。

    依据储量、储层非均质性、油层分布及油水关系等研究成果和开发原则进行合理的开发层系划 分。一般考虑以下因素: a)通常层系划分必须符合同一层系储层及流体性质、压力系统、构造形态、油水边界比较 接近。

    SY/T59702012

    b)一个独立的开发层系应具备一定的地质储量,能满足一定的采油速度,达到较好的 效益。 c)各开发层系间必须具备良好的隔层,以防止注水开发时发生串通和干扰。 d)要考虑当前采油工艺的技术水平,在分层工艺能解决的范围内,层系划分应尽量简化。

    5.5.5并网并距井型优化

    油藏的并网并距要根据油层的分布规

    5.5.5.1并网形式优化

    注水的切割方向应垂直于油砂体的延伸方向和垂直于断层,河流相储层要考虑河道方向。对含油 宽度窄的条带形断块油藏,则应沿主断块构造高部位采用排状布井法。初期开发井网要适应发挥主力 油层作用的特点:要使主力油层的水驱储量控制最大,要使全区年采油速度达到要求,要具有进一步 调整的灵活性,便于后期层系、井网、注采系统的调整和各种分层开采工艺的调整。一般通过数模进 行优化选取不规则井网或面积注水方式中的某种井网形式

    5.5.5.2合理并网密度

    居油田实际情况,研究不同井网密度下的开发指标和开发效果,确定合理并网密度。开发初期 受资,可采用适当稀一些的井网,为后期加密留有余地。计算方法主要有经验公式、相似油田 值模拟等方法。

    5.5.5.3并型优化

    为实施少井高效开采,提高油层钻遇 行不同并型复杂结构并优化设计。

    5.5.5.3.1复杂结构并可行性分析

    与直井对比单井控制储量、单井产量、开发预测期累积产油等指标,对水平并、多靶点定向斜开 等复杂结构井开采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5.5.5.3.2复杂结构井优化设计

    、位置、水平段长度、分支数及分支位置的优化

    5.5.6开发并的生产和注入能力

    根据测试结果、系统试井结果、储层特征、流体性质等资料,并参考类似油田的开发经验,论证 开发井投产初期的合理生产能力和注人能力,包括: a 生产井合理的每米采油指数、生产压差等工作制度参数及合理产能。 b) 比较直井、大斜度井与水平井(复杂结构井)的产能关系。 c) 注人井的参数及注人能力,应说明启动压力、注入压差、吸水指数、吸水与采油能力的 关系。

    5.5.7合理采油速度

    根据开发井的生产能力、注水井的注人能力,并参考类似油田的实际资料,确定技术上可行、 济上合理的采油速度。

    5. 5. 8采收率预测

    5.5.8.1天然能量开采采收率预测

    弹性驱动开采和枯竭式开采采收率预测两种情

    5.5.8.2注水开发采收率预测

    SY/T 59702012

    主要有以下方法:相关经验公式法预测采收率、数值模拟方法预测采收率、流管法计 类比法推测采收率。

    5.5.9方案设计、优化及评价

    5.5.9.1油藏工程方案

    根据以上开发技术政策论证结果, 依据储层的分布规律 特点在确定的范围内布井,充分利用目 前正在生产和可利用的老井,充分利用水平井开发,提出若可对

    5.5.9.2方案初步经济

    按SY/T6511的有关规定执行

    Y/T6511的有关规定执

    5.5.9.3最佳方案优选

    采用油藏工程综合分析或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对各方案指标进行预测分析,预测15年的平均单井 日产油、油田年产油、综合含水、年注人量、采出程度,以及无水采收率及最终采收率等开发指标, 进行对比分析,并分析各方案的储量控制、储量损失等优缺点,优选出开发效果好、经济效益好(依 据5.5.9.2中的经济评价指标)的方案作为推荐实施的最佳方案。 据方案的预测指标确定油田产能建设规模

    综合考虑研究资料基础及品质和目前研究技术水平,对开发方案设计和实施中可能存在的风 及其对方案实施影响程度进行分析

    5. 6. 1构造风险

    从构造的复杂程度、完钻井数及平面控制程度、地震资料质量等方面,分析构造解释的 度

    从储层分布是否稳定、地震预测技术是否成熟等方面,分析储层预测,描述结果是否可靠。

    从油层描述是否准确、各项储量计算参数取值是否准确等方面,判断储量是否落实。

    施工标准规范范本5.7开发方案实施要求

    5.7.1钻并顺序要求

    根据对油藏的认识及滚动勘探开发要求,提出钻并顺序要求

    根据油藏特点,选择合适的测并系列。

    5.7.3钻采及地面工程要求

    5.7.4开发监测及取资料要习

    矿山标准规范范本按SY/T6102的有关规定执行。

    按SY/T5842的有关规定执行。

    ....
  • 技术标准
  • 相关专题: 地质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