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Z/T 0270-2014 地下水监测井建设规范.pdf

  • DZ/T 0270-2014  地下水监测井建设规范.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27.1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2-10-25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DZ/T 0270-2014  地下水监测井建设规范

    8.3.1根据钻孔柱状图和测井曲线确定成井方案,选用成井材料。 8.3.2松散层孔壁与管壁的环状间隙不小于100mm,下管时应设扶正器,保证井管位于孔中心。 8.3.3滤水管长度应等于监测目的层中含水层总厚度。对巨厚(大于30m)含水层可适当减少滤水管 长度,减少长度宜不超过含水层厚度的25%。在多层含水层组中,滤水管应安置在主要含水层部位。 8.3.4沉淀管长度依含水层岩性而定,松散层不小于5m,基岩不小于3m。 8.3.5一孔多井下管,应确保管间的止水效果。 8.3.6井管与接箍连接不得使用有污染的润滑油(脂)和涂料,可用无污染耐高温高分子胶带(如“铁氟 龙胶带”)缠绕公丝扣。 8.3.7地面以上预留井管高度在0.5m~1m间,便于井口保护。 8.3.8基岩成井井口设置护孔管,完整岩石裸孔成井,岩石破碎段和有泥质充填空隙的孔段设置过 滤器。

    8.4.2砾料粒径应根据含水介质粒度确定,接照GB50027中相关要求执行。 8.4.3在投砾前按计算量和规格分段、分井堆放。按照GB50296中相关要求执行。 3.4.4投砾过程应连续记录填砾量和测量砾料面位置,达到设计位置时完成填。 8.4.5填砾高度宜高于滤水管顶端5m

    8.5.1监测井应进行永久性止水。止水材料宜选用优质黏土球或水泥等。 8.5.2止水的隔水层(段)单层厚度不宜小于5m,充填黏土球垂向厚度宜高于止水层位顶板高度2m~ 3m。 8.5.3基岩监测井应采用水泥固井,对上部第四系松散含水层止水。 8.5.4可采用管内外水位差法和压力法检验止水效果。 8.5.5对一孔多井的井组,应通过抽水试验,根据相邻含水层水位、水质的差异进一步检验止水效果。

    5.1监测井应进行永久性止水。止水材料宜选用优质黏土球或水泥等。 5.2止水的隔水层(段)单层厚度不宜小于5m,充填黏土球垂尚厚度宜高于止水层位顶板高度2 m。 5.3基岩监测井应采用水泥固井,对上部第四系松散含水层止水。 5.4可采用管内外水位差法和压力法检验止水效果。 5.5对一孔多井的井组,应通过抽水试验,根据相邻含水层水位、水质的差异进一步检验止水效果

    格,不合格时需要继续洗井,并对洗井效果进行检验钢筋工程,直到合格为止。

    用黏土和水泥封孔。在砾料(止水)顶面上宜投人黏土球至地面下2m。用水泥封并至地面,与并 台建设相衔接

    9.1.1监测井抽水试验应在洗井质量达到要求后进行。 9.1.2宜开展3个落程的定流量抽水试验,抽水稳定时间分别为8h、8h、16h。至少应开展1个落程 的定流量抽水试验,抽水稳定时间达到24h以上,并进行水位恢复观测。一孔多井监测井(组)抽水试 验时应对其他层位同时进行水位观测。 9.1.3抽水试验结束后,应编制抽水试验综合成果图表,包括:流量、水位(包括恢复水位)历时曲线、稳 定水位和流量关系曲线、水质分析成果、水文地质参数计算成果、钻孔成果综合柱状图等。参照附录D 执行。

    a)并深不小于50m时,井内沉砂不超过孔深 b)井深小于50m时,沉砂厚度不大于0.25n

    9.2.1在抽水试验结束时采集水质分析样,包括全分析和同位素氛、氛、氧18、碳13、碳14(见附录D) 水样采集与保存按照DZ/T0064.2中相关要求执行。 需采集有机质分析水样的监测井,其抽水试验应采用专用水泵抽水取样。 9.2.2根据实际情况,可增加其他同位素样品、有机污染物和特殊组分的水样采集

    DZ/T 0270—2014

    10.1应按统一要求设立孔口坐标高程测量标志,在固定位置设立隐伏坐标高程标志,建立坐标高程标 志档案。 10.2坐标高程初测应在监测井施工完成一个月以后进行,有监测井房的应在监测井房建设完成一个 月后进行。 10.3高程测量应达到四等以上水准精度。按照GB/T12898中的相关要求执行。 10.4监测井高程测量每5年复测1次,按照附录E执行;在地面沉降区加测1次

    11监测并保护与监测仪性能要求

    监测并应安装坚固的保护设施,满足监测数据自动发射和传输的要求,应采用监测井房或专 保护装置,应满足监测井孔口保护装置推荐方案的要求,参见附录F。 2炎热或高寒地区的监测井,应采取防晒和防冻措施。 3应在监测井井口或井房明显位置设置固定、持久的监测井标牌与警示标志

    11.2监测仪性能要求

    11.2.1 监测仪应具备自动测定水位、水温和数据传输的功能。必要时应具备电导率测定的功能。 11.2.2 监测仪的水位测量误差应不超过测程的1%;水温测量误差不超过士0.1℃。 11.2.3监测仪应运行稳定。

    12.1监测并(组)峻工后,应进行现场验收,包括钻探班报表、物探测井、下管、填砾与止水、洗井、封孔、 抽水试验、水样采集等原始记录及代表性岩芯,依据设计对其进行评价,具体见附录G。 12.2监测井汇交资料包括设计、原始记录、成果资料、峻工报告、验收书的纸介质和电子文档

    水监测井编码具体要求

    地下水监测井编码具体要求如下: a)地下水监测井编码由10位阿拉伯数字组成。 6) 自左向右,第1~2位、3~4位、5~6位分别为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级城市和县级行 政区的行政区划代码,具体参照GB/T2260中相关条款执行;第7~10位为监测井代码,按本 区内监测井顺序编号。 c)地下水监测井原始编号为施工时的井孔编号

    在接受监测井施工设计书后做好施工准备工作,明确施工相关责任人。应设置机长、综合记录、钻 探技术负责、水文地质技术负责各一人。每个作业班组设置作业岗位人员,各负其责,分工协作。应设 置记录员、观测员、安全员岗位。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主要包括:施工设计学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 机具维护维修制度、班前班后会交接班制度。

    C.1.2场地安装准备

    踏勘场地确保容许施工的环境条件,协调好当地各方面关系。做好场地及交通道路整修、接通水 电、塔基修建、设备安装调试、开孔护口、安全警示、转盘水平及主动钻杆垂直度校验等

    C.2.1钻探施工技术要求

    C.2.1.1进尺控制:为提高岩芯采取率,岩芯管长度原则上不超过4m,严禁超管钻进。软、流缩地层采 用钢丝钻头、阀式钻头钻进,提高岩芯采取率。 C.2.1.2泥浆维护:按照相关规程加强对泥浆的维护管理,确保泥浆参数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C.2.1.3施工污染控制:在供水水源地及其他敏感地段钻探施工,宜采用套管护壁钻进工艺减少井液 失。井液中不得添加有毒有害物质。 C.2.1.4应用导向管法扩孔钻进。

    C.2.2简易水文观测

    简易水文观测是水文 占进过程中应进行简易水文地 简易水文地质观测项目有:初见静止水位 、恢复水位、孔内水位交化、循环液温度变 液消耗漏失、自流、钻具放空及其他异 时认真记录到原始资料中

    C.2.3原始资料记录

    按照DZ/T0148和地工[1982]558号做好钻孔各项原始资料的记录与整理工作。提交的班报 真实、准确、工整,对伪造、篡改钻孔原始资料及数据者,应严肃处理。终孔验收后,应及时将各种 料立卷存档

    C.2.4岩芯(眉)采取

    C.2.4.1采用回转正循环钻进法取芯时,黏性土和完整基岩平均采取率应大于70%,单层不少于60% 砂性土、疏松砂砾岩、基岩强烈风化带、破碎带平均采取率应大于40%,单层不少于30%。无岩芯间隔

    破碎带,无岩芯间隔,宜不超过5m,个别不超过8m。当采用物探测井验证时,采取率可以放宽。采取 率的计算应以实际钻进岩层为准,无充填的溶洞、废矿坑及允许不取芯孔段的进尺,不参与计算;凡从取 粉管内捞取的岩粉,不得放人岩芯内计算。 C.2.4.2采用反循环钻进连续取芯法钻进时,要及时对地面接收的岩土样进行地层描述与编录,按钻 孔设计要求留取缩样,并按要求进行测井。 C.2.4.3当采用气、液动冲击器钻进时,可按钻孔设计要求定层定深进行取样、取芯钻进。 C.2.4.4当采用机械冲击钻进时,对于含水层,每2m~3m取样1个;非含水层,每3m~5m取样1个 样品数量应满足颗粒分析和鉴别地层的要求。

    C.2.5钻探地质编录

    钻探地质编录对监测井钻探非常重要,应及时汇总、整理、记录钻探班报原始记录的水文地质和其 他异常现象,并及时分析研究。每天对所取岩芯(屑)进行详细地质编录,主要包括:地层岩性、颜色、气 味、含水量、矿物成分、颗粒直径组分、可塑性等描述,选择有代表性样品进行有针对性化验分析,分析研 究地层变化及含水情况,指导下一步钻探施工工作,作为野外第一手的水文地质钻探原始资料应存档。

    .2.6循环液使用要求

    小口径取芯均可使用泥浆作为冲洗液。 成并钻探或扩孔过程中,松散地层、碎屑岩类地层可采用泥 浆作为循环液,块状岩类地层可采用清水钻进。

    C.2.7施工口径要求

    要求小口径取芯(174mm以下),大口径扩孔成井,但钻探机具有足够大的能力时也可一次取芯一 径成井。成井口径有特殊要求的执行其要求,无特殊要求的第四系地下水监测井成井钻头直径应大于 井管外径200mm以上,保证砾料层厚度

    C.2.8孔深校正、井深探测、沉渣清除

    钻探过程中和下管前应进行孔深校正。抽水试验后钻机撤离前探测一次井深,沉渣大于0.5m时 应进行清除。

    C.4采用黏士球正水的技术流程

    技黏土球结束后,应静置2h有 自然变化值,每30min观测一次,共观测2h。当水位埋深大于或等于10m时,采用抽(提)管

    方法,使管内外水位差达到10m,同步观测管内外水位,管外水位半小时内绝对下降值小于或等于0.5h 自然水位下降值十5cm,管内水位静止或下降,则止水有效。当水位埋深小于10m时,采用连续抽 (提)管内水的方法,使管内外水位差稳定在10m的状态,观测管外水位,管外水位0.5h内绝对下降值 小于或等于0.5h自然水位下降值十5cm,则止水有效;反之则止水不好,则需进行空压机小风量洗井, 使砾料密实下沉,同时加投一定高度的黏土球,静置后再检验

    C.5.1监测井施工安全措施

    监测井施工安全措施应包括下列内容: a)有关机台人员的安全防护要求、机台安全防护和机台防火措施,可参照DZ/T0017及安全操 作规程有关规定执行。 b)预防孔内事故的具体措施,可参照DZ/T0148中的有关条文。 C 有关防风、防洪、防寒、防雷电以及高压线附近施工安全要求,可参照DZ/T0017有关规定 执行。

    C.5.2与监测井施工有关的环境保护措施

    与监测井施工有关的环境保护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按照环境保护部门的有关规定,预计将对环境敏感区产生影响的施工作业,施工前需向当地环 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审批,办理相应的环境保护手续(登记表或公示等),经审查批准后方 可开工。 b)施工所产生的废水按照当地环境保护部门的规定,经统一收集并经处理达标后按规定排放。 施工场地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分类收集,按照当地环卫部门的规定,统一收集处理。 d) 制定清洁生产实施方案,施工中按照清洁生产方案的要求,文明施工,清洁生产,降低能耗、物 耗,尽量减少废水废渣的产生。

    C.5.3钻探施工安全预防措施

    C.5.4孔内事故预防

    C.5.4.1基本要求

    a)施工前,应掌握施工地区地层、岩性、构造、稳定状况以及以往钻孔发生事故的经验教训,针对 施工具体情况,制定预防措施。 b)施工人员应严格执行有关操作规程,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

    C.5.4.2器材质量检验

    钻具、管材需经严格质量检验,可参照DZ/T0148中的相应条文规定,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

    C.5.4.3钻进中有关安全的基本规定

    泵压升高、孔口循环冲洗液中断、钻具上提 或下放遇阻、提钻后钻具有泥包现象等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处理后方可继续作业。 b)提下钻遇阻要进行扫孔,不准强拉、硬墩。钻进、扩孔、扫孔阻力过大时,不准强行开车。当发

    现卡钻、埋钻、烧钻等事故征兆时,应立即处理后方可继续作业。 c 施工中途停钻,应将钻具上提,同时提钻后向孔内灌注冲洗液,保持孔内压力平衡,防治钻孔孔 壁塌。 d)停钻时要随时盖好孔口,防止小工具或其他物件掉入孔内

    C.5.5钻探施工事故应急预率

    C.5.5.1孔内事故处理的基本要求

    a)机台应配备专用处理事故工具:公锥、母铺、卡瓦、打捞茅、打捞筒、打捞钩、打印器、磨鞋等。施 工单位应配有反丝公锥、母锥、钻杆、反循环打捞篮、磁力打捞器、提拉旋转器、上击器、下击器、 测卡仪、爆炸松扣井下工具及套铣筒、钻头等,必要时可以快速运送至施工现场。 b)孔内事故发生后,应在机长的指挥下进行事故经过分析,我出事故发生原因,确定事故的准确 深度,根据提出钻具的损坏状况,分析为孔内焦况,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处理措施要积极、稳 妥,并留有余地,防止措施不当造成事故复杂化。 c)孔壁不稳定,要先进行护孔,再处理孔内等故。 d)孔内事故处理。对人孔的钻具及打捞工具和出孔.的事故钻具要求将规格、长度、数量详细、准 确地记录在班报表上。 e)对一些复杂难以处理的孔内事故,证,论证),:改:。 f)事故排除后,由机长组织全体人:分:明:),经险,吸取教训,制定预防措施,并 填写与报送事故报表。 .5.2钻进过程中各类孔内事故处理及应紧可参iDZ/T0148中的有关条文

    鉴于抽水试验是查明含水层特征的主要手段,本标准要求在洗井质量达到要求后方能进行抽 金,推荐填写表D.1~表D.6给出的表格,详细记录抽水试验过程,进行水样采集、签记、水质分析, 水试验的原始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

    表D.1监测并抽水试验水位观测记录表

    注2:观测间隔时间要求:1min、1min、1min、1min、2min、2min、2min、5min、5min、5min、5min、10 10min、20min、20min、20min,30min、30min、30min30min,以后每60min观测次。

    表D.2监测井抽水试验恢复水位观测记录表

    注2:恢复水位观测间隔时间要求:1min、1min、1min、1min、2min、2min、2min、5min、5min、5min、5min、 10min、10min、20min、20min、20min、30min、30min、30min、30min、以后每60min观测一次,至静水位 土10cm波动,停止观测。

    土10cm波动,停止观测

    DZ/T0270—2014表D.3样采集登记表采样孔编号采样地点水样编号水样体积物理性质气温水温提水方法水源种类分析项目采样人备注L透明度颜色气味(℃)(℃)采样人:采样日期:表 D.4水样标签孔编号样品编号采样地点采样深度m至m水源种类气温水温透明度颜色气味化学处理采样日期分析要求采样人16

    表D.5地下水监测井水质分析成果表

    果表。该表放在图D.1监测井综合成果图右侧。 2:根据本单位采样情况,可在表中增加测试指标

    表D.6地下水监测井同位素分析成果表

    1:水件的购试式由省级计量认 求列出化验质 果表。该表放在图D.1监测井综合成果图右侧, 注2:根据本单位采样情况,可在表中增加测试指标。

    E.1坐标高程标志点建

    宜在并口或保护装置便于架设设备仪器尺杆的位置设定固定标志,刻有“十”符号标示,经常性水位 观测点采用“含”符号标示。测量点与经常性水位观测点重合时用“早”符号标示。建立高程坐标标志档 案(点之记)详细记入标志建设情况,并附有照片,形成电子文档,作为原始资料归档

    E.2隐伏坐标高程点建立

    高程测量宜采用四等水准测量精度,静态GPS高程测量精度达到cm级时亦可采用,坐标测量可 采用GPS实施。应对井口测量坐标高程标志点、隐伏高程标志点、井孔附近有代表性地面高度处和经 常性水位观测点实施高程测量,并计算出地面与经常性水位观测点高度。可采用手持GPS精度以上设 备测量孔口坐标。应将初始坐标高程测量成果记录到成果资料中,标明到井口保护设施的适当部位。 从地形图上查取的坐标高程不作为验收的依据

    附录F (资料性附录) 监测井孔口保护装置推荐方案

    内保护监测井中的自动监测仪不受人为损坏,要求监测井建设配套的保护措施。在有条件的地区 监测井井房,其建筑面积不小于6m。不具备建设井房的地区应安装监测井孔口保护装置。此装 满足坚固耐用、不易被破坏,且适合无线信号发射的需要。依据北京市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经验,折 下孔口保护装置。

    保护装置主要包括一个钢筋混凝土材质的基 孔口帽(如图F1所示)。 基座高度不小于70cm,其中人地部分高度不小于30cm,露出地面高度40cm~50cm。基座的直 轻应大于孔口帽直径15cm~20cm(如图F.2)。 孔口帽钢管厚度不小于10mm,高度30cm,直径不小于34cm,并应视井管直径和井内监测井类 量(对于一井多孔监测井组)适当调整;孔口帽上设计一个专门的锁固装置,匹配专门的开锁工具;为 证自动传输信号强度,应在孔口帽顶部开一个不小于20cm的圆孔,并牢固安装工程塑料封严

    图F.1孔口保护装置外观图示例

    F.3保护装置安装程序

    图F.2孔口保护装置结构示意图

    孔口保护装置安装程序如下: 第一,清理监测井口周围,深度超过地面以下30cm以上,放人铸模,之后平整孔口; 第二,放人编好的钢筋笼,再用混凝土进行浇制,将孔口保护装置的底座固入其中; 第三,等混凝土凝固后,取下模具

    DZ/T0270—2014

    接地线标准图F3监测保护房外墙示例

    监测并基本情况见表G.1、表G.2、表G.3和表G.4

    附录G (规范性附录) 监测井验收与资料归档

    附录G (规范性附录) 监测井验收与资料归档

    表 G1监测并基本情况表

    DZ/T0270—2014表 G.2地下水监测井施工质量综合验收记录表项目名称图幅及编号钻孔位置钻孔性质受检单位施工日期序号单项质量评定单项级别单项得分I孔位是否准确2孔深是否达到设计要求3孔径是否按设计施工4高程是否测量5钻探岩芯采取能否满足设计要求施工6质量地层描述是否符合设计要求(60分)管材质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00成并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9物探测井是否满足设计要求1C抽水试验是否满足设计要求11 水样采取是否满足设计要求12 孔口保护保护设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13(10分)是否满足自动监测设备安装14 自动监测设备是否安装自动监测15 设备自动监测设备能否稳定运行(15分)16设备防护是否满足设计要求17资料是否齐全资料整理18质量控制是否满足要求(15分)19资料整理是否满足要求总分100分评语及定级注1:评级标准:(1)60分以下不合格;(2)60~75分合格;(3)75~90分良好;(4)90分以上优秀。注2:每项均按满分100分打分保温标准规范范本,最后得分为各项的平均分(因水质监测井不安装监测设备)。24

    表G.3地下水监测井施工验收记录表

    注1:评级标准:(1)60分以下不合格;(2)60~75分合格;(3)75~90分良好;(4)90分以上优秀。 注2:每项均按满分100分打分,最后得分为各项的平均分。

    ....
  • 相关专题: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