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Z/T 0386-2021 陆地油气资源远景区优选技术要求.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DZ/T 0386-2021 陆地油气资源远景区优选技术要求
主要包括野外地质调查,重力、磁力、电法、地震调查,地球化学调查,地质调查井钻探、测录井及地层 含油气性测试等
按照资料收集与整理、野外踏 、远景区评价优选、成果缩制、成果江 交等工作程序开展调查工作
沥青路面标准规范范本针对具体关键地质间题设立的专题研究工作应与野外调查工作同期部暑、协调实施:调查比例尺在 不同地区可视已有工作程度适当调整
5.1.1资料收集内容
5. 1.1.1 地形图、地质图
收集工作区及邻区相应比例尺的地形图、地质图。
5. 1.1. 2 测严资料
5.1.1.3地理资料
收集工作区及邻区自然地理资料,包括山脉、河流、湖泊、海洋、植被、气象、地质灾害提醒等资料;收 集工作区及邻区经济地理资料,包括交通运输、工矿、农牧业、居民点分布、民族风俗、物资供应等资料;收 集工作区及邻区环境敏感区资料,包括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风景名胜、饮用水资源、文物保护区、 军事基地等。
5.1.1.4 抗测资料
收集航空相片、卫星照片、遥感和航空物探资料
1.1.5地质矿产等资料
收集工作区及邻区各类地质矿产资料,包括: a)矿区分布及叠置状况,各种区域地质调查、油气勘探资料; b)物探(重力、磁力、电法、放射性、地震等)、化探、钻探资料; c)水文地质资料; d)地质专题研究报告、论文、图件、照片
DZ/T03862021
e)地质样品试验、分析、鉴定资料; f)群众找矿、报矿资料; R)有关单位对地质工作的要求和存在间题。
5.1.2资料整理与图件编制
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制资料目录,建立资料档案。根据需要缩制工作程度图、综 油气地质综合柱状图、构造纲要图等图件,供野外踏勘、设计编制和野外调查等工作使用
5.2.1.1直然地理条件踏勘
包括地形地貌与环境条件、交通及通信倩况、气候条件、人文条件和自然生态保护区等
5.2.1.2地质条件踏期
确定地质及油气地质基本条件,包括各类地质体的基本特征、分布及重要的接触关系、主要地层单元 的特征和填图单元的划分标志、地质构造类型与复杂程度、岩层裸露程度、覆盖物类型及分布特征、油气 显示及区域分布等。
2.1.3安全与环境踏勘
包括洪水、泥石流、崩璟、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易发生地区,地方民族风俗与注意事项及其他不安全因 素等。
5.2.1.4专题性踏勘
包据典型地质构造、地质体和地质现象,代表性的油气显示及其区域展布特征、标准地层剖面、有代 表性的含油气层系等。
5. 2. 2.1地面踏期
5.2.2.1.1概略性路线踏勘勤
用于研究程度较低地区,主要工作内容包括: a)依据航测相片及地质图,对不同的构造类型、不同的地质体及自然景观区,进行穿越路线踏勘; b)重点了解典型的地层剖面、地质现象和油气苗。
5. 2. 2. 1.2 专题性重点踏勃
a)标准地层剖面和有代表性的含油气层系; b)典型的地质构造、地质体和地质现象; c)代衣性的油气苗或油气显示点。
5. 2. 2.2航空目测踏期
DZ/T03862021
在通行、穿越条件困难 林区、荒无人烟的近远区)和只能用 时间踏勘大面积的工作区时, 不充踏斯观察内签
5.3.1.1设计书应在资料收集整理和野外踏勘的基础上编写。内容主要包括:项目概况、区域地质背 景、以往地质工作程度、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工作内容与工作部署、实物工作量、预期成果、组织机构与 人员安排、经费预算及说明、设备使用与购置计划、质量保障与安全措施、绩效评价目标等。编写提纲参 见附录A。
5. 3. 2设计缩审
项目实施过程中,若出现设计内容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时,应及时向设计审批单位提出设计 请,得到批复后,方可继续组织实施。
6.1.1地层部面测号
6. 1. 1.1 地层剖面种类
根据实测层段完整释度,实测地层削面可分为两类。 a)全层段地层剖面:对工作区内出露的全部地层进行详细分层,研究岩层厚度、成分、结构、分层标 志、含油气特征、地层层序、接触关系、时代归属等,系统采集岩样和古生物标本,建立地层剖面 综合柱状图等。 b) 重点层段地层剖面:对含油气层系及其盖层、古生物特征进行研究,重点了解各填图单元的标 志、厚度、岩性和岩相变化
6.1.1.2剖面布设原则
6.1.1.2.1能代表一个区域或一个小区地层岩性和厚度特征。 6.1.1.2.2地层露头连续分布、完整清楚、横向上掩盖少。 6.1.1.2.3尽量选择在构造简单的地段。在确认位置非常重要,但又无法避开断层或覆盖时,就近分段 连接应使用明显的标准层连接剖面,标准层应相互重复一段。当无法满足上述要求时,应布置剥土、坑探 和槽探工作。
DZ/T03862021
6.1.1.3剖面测制
6.1.1.3.1分层时综合考虑岩石的颜色、成分、结构、构造等特征和矿物、化石、层间接触关系、沉积间断 等因素。 6.1.1.3.2分层厚度大小根据成图比例尺决定。重点地层的柱状剖面图比例尺一般规定为1:1000, 以解决油气地质问题为原则,具体要求参照SY/T5517执行。 6.1.1.3.3分层时应特别注意研究生储盖层、有特征意义的岩层和标准层,不论厚度大小均应单独分 层,或单卡厚度综合措述,具体要求参照DZ/T0259执行。 6.1.1.3.4对于特殊结构和特殊交互层、舌生物夹层等,应辅以放大比例尺的柱状部剖面图,辅以高清照 片,甚至用素描图准确表达。 6.1.1.3.5地层分层应能与区域剖面对比。 6.1.1.3.6对地层间的接触关系,应在横向上追索,找到足够的证据。 6.1.1.3.7岩性描述要求真实全面、重点突出,岩石分类命名具体参照DZ/T0259执行。 6.1.1.3.8应进行系统采样,采样应有目的性和代表性,相关采样要求具体参照DZ/T0259执行。 6.1.1.3.9对于不同比例尺的地质填图,地层标准面两次支量的总厚度相对误差不得大于2%,厚度 单位为米(m),读数至小数点后两位。 6.1.1.3.10应附信手横面图、素描图和照片,具体要求参照SY/T5517执行。 6.1.1.3.11充分应用现场检测仪和无人机扫描系统等适合野外调查的先进技术
6. 1. 1.4剖面图件编制
编制标准剖面、辅助剖面油气地质综合柱状图,主要内容包括:典型地质现象、地层层序、沉积相、岩 性描述、生储盖组合、油气显示、测试分析结果等
[6. 1. 1. 5测量精度
标准地层部面测量比例尺为1:500或1:1000,辅助地层部面测量比例尺为1:2000。
6.1.2油气地质填图
6.1. 211工作原则
部署的调查路线和调查点应尽可能均匀分布,重点地区或地质条件复杂地区应加密部署;应考交 通和地形条件等因素,因地制宜部署调查路线和调查点;每条路线的部署以观察到尽可能多的重要地质 现象为宜。
6. 1. 2. 2技术要求
6.1.2.2.1调查的地质现象都应实地观察,实地定点,现场播述记录;严禁事后用标本、样品、地形图等 补做追忆式的定点和描述, 6.1.2.2.2凡能表示在地形图上的地质现象和地质体,如地质界线、褶皱轴线、断层线、超覆、尖灭、相 变、火成岩和变质岩体、地貌分区线、油气苗、沥青和地蜡分布点、水泉、有用矿产、井坑位置等,均应在现 场用符号填绘在地形底图上。严禁事后在室内根据观察路线和观察点的描述补绘。 6.1.2.2.3地质填图过程中,如发现原定分层标准与实地情况不一致时,可以增加辅助界线;不得擅白 变动或更改填图单位和统一的分层标准。 6.1.2.2.4油气样品采集具体要求参照DZ/T0259执行。
6.1.2.3调查成果
DZ/T03862021
包活油气地顶旗封 造纲要图、穿趣越主要地质单元的主干割面
6. 1.2. 4 精度要求
6.2.1重力、磁力、电法调查
6. 2.1.1区域重力磁力调查
6. 2.1.1.1调查原则
根据调查区地质背景,可单独部署区域重力调查或区域磁力调查,也可配套部署区域 调查。
6.2.1. 1. 2技术要求
区域重力调查精度与质量要求参照SY/ I5819执行,区域重力调查与区域磁力调查配套实施 测点密度(或测网点线距)应统一。区域磁力调查测点密度(或测网点线距),仪器准备、数据采集 理等各项工作内容的质量要求也参照SY/T5819执行
6.2.1. 13调查成果
主要包括: a)区域重力、磁力测量调查报告; b)各项原始数据采集记录和质量记录等; 区域重力调查主要成果图件:布格重力异常图、剩余重力异常图、重力垂直一阶导数图、重力水 平总梯度图、主密度界面埋深图、主要地层单元厚度图、局部构造预测图、断裂系统图、构造单元 划分图、综合解释剖面图等,图件编制要求参照SY/T6055执行; d 区域磁力调查主要成果图件:AT等值线图、AT剩余异常等值线图、AT上延化极等值线图、 △T水平导数等值线图、△T垂直一阶导数等值线图、磁性体最小埋深等值线图、断裂系统图、基 底埋深等值线图等,图件编制要求参照SY/T6055执行
6.2.1.2重力一磁力一电法剖面调查
6. 2. 1. 2.1 调查原则
DZ/T03862021
基岩出露区。根据区域地质条件的不同,主干测线的线距为5km20km,根据主干测线长度 确定联络测线,每个测区不少于1条联络测线。 d)电法剂面调查的探测深度应大于盆地基底理深
6.2.1.2.2技术要求
王要包活如下技术要求。 a)重力调查点距一般为1km,线距一般为4km,与磁力调查配套实施时重磁调查点距一致;与电 法调查配套实施时,可以参考电法点距进行布设。其仪器准备、数据采集、资料处理等精度要求 参照SY/T5819执行。 b)磁力调查的点距、数据采集、资料处理、质量控制等要求应参照SY/T5819执行。 c) 电法调查点距一般为0.5km~2km,线距一般为2km4km,具体点距应根据目标任务确定。 数据采集,资料处理、质量控制等要求参照SY/T5820.SY/T7072执行
6.2.1.2. 3 调查成果
王要包括: a)重磁电剖面调查报告; b) 各项原始数据采集记录和质量记录等; c)重磁剖面测量主要图件:重力剖面图、磁力综合剖面图、综合解释剖面图、推断剖面成果图等; d 电法剖面调查主要图件:各向异性断面图、视电阻率断面图、阻抗相位断面图、定性解释图、定量 解释图等。
重磁电剖面调查报告; 各项原始数据采集记录和质量记录等; 重磁面测量主要图件:重力剖面图、磁力综合剖面图、综合解释剖面图、推断剖面成果图等; 电法剖面调查主要图件:各向异性断面图、视电阻率断面图、阻抗相位断面图、定性解释图、定 解释图等,
6.2. 2 地层调查
6.2.2.1调查原则
6.2.2.1.1主测线应尽可能垂直或近于垂直主要地质构造走向,穿越不同构造单元;联络测线尽可能与 主测线垂直,以达到构成控制调查区地震测网的目的。 6.2.2.1.2测线部署应尽可能控制调查区的主要构造单元,以揭示主要构造单元和地层的时空展布特征。 6.2.2.1.3若同时开展重力、磁力、电法或地质大剖面调查工作,应尽量安排在相同或相近的位置,力求 多种地球物理方法相互验证,以查明沉积盆地的地质结构和构造格架。 6.2.2.1.4二维地震调查应结合地腹地层和构造情况进行部署,通过野外踏勘选择在地表地震地质条 件较好的位置,并尽可能采用直线, 6.2.2.1.5二维地震剖面应采用先进施工方法,其施工参数应通过论证和现场试验确定。排列长度原 则上不小于目的层的最大埋深,地表结构复杂时,应配套安排低速带调查工作。
6.2. 2. 2技术要求
6.2.2.2.2地震资料处理的技术流程和质量要求应参照DZ/T0180、SY/T5332
要求应参照DZ/T0180,SY/T5314执行。 6.2.2.2.2地震资料处理的技术流程和质量要求应参照DZ/T0180、SY/T5332执行, 6.2.2.2.3地震资料解释的技 照DZ/T0180SY/T5481热行
6.2.2.3调查成果
主要包括: a)地震调查报告:
主要包括: a)地震调查报告:
DZ/T03862021
b)各项原始数据来集记录和质量记录等; c)主要图件:地震地质解释综合剖面图、目的层构造图、埋深图与厚度图、调查区油气综合预测 图等。
测点布设分为线状剖面布设和面积网状布设两类,测点间距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等间距或不等间距 布设,当韵面或测网经过重要构造或可能的油气活跃区时,应加密布设测点。在实施油气化探调查时,至 少应选择两种以上方法,相互补充、验证,
6.3.2.1线距2.5km~5km,点距1km~2km 6.3.2.2样品采集最佳位置为氧化一还原转换面,取样深度为距地面50cm~200cm。 6.3.2.3野外现场测试若发现异常,应进行异常检查,检查点数不少于异常点数的10%,总检查点数不 少于20个。 6.3.2.4油气的采样粒度为80目~150目,每件样品质量不少于120g。 6.3.2.5样品处置要求参照GB/T31456执行
主要包括: a)油气地球化学调查报告; b)各项原始数据采集记录和质量记录等; c)主要调查图件:实际材料图、单指标异常图、多指标异常叠合图、多指标综合异常图、综合异常评 价图等。
6.4.1.1应根据地面和地下地质条件,并考虑经济和钻探效果,设计最佳的并位、井深、井身结构、完井 方式。具体要求参照SY/T5431、SY/T5965执行。 6.4.1.2井位应尽可能选在揭示地层最全、钻遇有利日的层最多、有利于关键地质问题解决的部位。 6.4.1.3钻升施工应配套实施必要的测升工作,确保取全钻退地层的综合物性数据,为地球物理调查资 料的地质解释提供依据。
2.1油气地质调查井具体施工要求参照DZ/T0227、SY/T5593执行。 2.2录井应符合以下技术要求: a)钻时录井、气测录井应连续测量、整米记录 b)岩芯、岩屑、气测录井参照SY/T5251、SY/T6243、SY/T5788.2、SY/T6438执行; c 荧光录并应对岩芯逐层进行湿照、平照,储集层逐层取样滴照。对岩屑应逐包进行湿照、 砂岩储集层逐层取样滴照。非取芯层段或岩芯收获率低的层段,要求对岩屑逐包进行湿!
b)岩芯、岩屑、气测录井参照SY/T5251、SY/T6243、SY/T5788.2、SY/T6438执行; c)荧光录并应对岩芯逐层进行湿照、平照,储集层逐层取样滴照。对岩屑应逐包进行湿照、 砂岩储集层逐层取样滴照。非取芯层段或岩芯收获率低的层段,要求对岩屑逐包进行湿
DZ/T03862021
照和漓照。具体要求参照SY/T6611执行。 4.2.3测井应符合以下技术要求: a)标准测井:比例尺1:500,全井段测量; b)组合测井:比例尺1:200,全井段测量; c)井斜测井:比例尺1:200,自并底测至井口; d)具体操作及要求参照SY/T6691执行
和稀限。化 4.2.3测井应符合以下技术要求: a)标准测井:比例尺1:500,全段测量; b)组合测井:比例尺1:200,全井段测量; c)井斜测井:比例尺1:200,自并底测至井口; d)具体操作及要求参照SY/T6691执行
主要包括: a)钻井工程总结报告; b)录井总结报告; c)测井解释报告: d完井油气地质综合研究报告
6.4.3.2原始资料与图件
主要包括: a)钻井岩芯编录、班报等原始资料与记录; b)取芯段或全井段岩芯照片、典型地质现象和沉积构造照片; c)岩屑录井、钻时录井、荧光录井、气测录井、泥浆录井等原始录井资料; d 测井原始资料主要包括:标准测井曲线图、电阻率测井曲线图、地层倾角测井曲线图、按设计要 求所需的测井曲线图,
主要包括: a)钻井岩芯编录、班报等原始资料与记录; b)取芯段或全井段岩芯照片、典型地质现象和沉积构造照片; c)岩屑录井、钻时录井、荧光录井、气测录井、泥浆录井等原始录井资料; d》测井原始资料主要包括:标准测井曲线图、电阻率测并曲线图、地层倾角测并曲线图、按设计要 求所需的洲井曲线图
6.4. 3.3成果资料与图件
主要包括: a)钻遇地层一沉积一油气地质综合柱状图(比例尺1:500); 主要目的层段或油气显示层段录井综合柱状图(比例尺1:200); 选择性成果图件:砂泥岩剖面测井数据处理成果图、复杂岩性部面测井数据处理成果图、地层倾 角测井数据处理成果图等
对油气显示较好的油气资源调查井,为进一步评价储层含油气性,获取油气资源潜力评价参数,优选 油气层显示好的层段进行中途测试和完井测试。有多个层段需要测试时,自下而上逐层测试。具体要求 参照SY/T5440.SY/T5483.SY/T5486,SY/T6013热行
主要针对烃源岩,兼顾油气有利目的层系采集的野外剖面及钻井样品,开展有机地球化学(TOC、氯 仿沥青A”、岩石热解、R。、干骼根显微组分、油气组分等)、岩石矿物(X一衍射、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全 岩成分、微量元素)、岩石物性(孔隙度、渗透率)、地层水(化学组成、总溶解固体)等方面的分析测试,获取 评价参数。具体要求参照GB/T19145、SY/T5118.SY/T5124、SY/T5735、SY/T6385执行。
主要包括: a)调查区地质构造形态和断层性质、分布、封堵性及演化; b)地层层序格架、各地层的岩性横向变化; c)烃源岩、储集岩和盖层品质、分布及其相互关系; d)盆地埋藏史、生烃史、排烃史、热史和运移聚集史, e)可能的圈闭类型、要素和分布 f)油气成裁匹配分析; g)调查区油气资源量估算; h)远景区优选,
DZ/T03862021
a 穿越调查区地球物理剖面图或全区不同层位的构造图以及地层等厚图; b 调查井录井测井资料、分层地层厚度、暗色泥岩厚度和其他各种岩性厚度、各层砂泥岩含量和各 层沉积相分布图; c) 各个构造运动期、各时期扁部构造、断层以及沉积间断时间、剥蚀厚度和不整合面分布等有关 资料; d 各层源岩等厚图、有机碳含量和成熟度分布图: 各层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及热演化实验分析资料; f 烃源(油气源岩与油气)对比分析资料; 煤系地层中煤岩含碳量、煤气发生率、密度等资料; h)各层储集岩等厚图、沉积相分布图: i)实测岩石孔隙度、渗透率、密度等物性资料; i)致密储集体裂隙孔洞、发育和分布资料; k)区城盖层分布及保存条件资料; 1)油、气、水流体物理化学性质资料; m)开下静压力资料及水动力资料; n)各类已知油藏分布和圈闭位置,以及与成藏有关的资料与图表
a 穿越调查区地球物理剖面图或全区不同层位的构造图以及地层等厚图; b) 调查井录井测井资料、分层地层厚度、暗色泥岩厚度和其他各种岩性厚度、各层砂泥岩含量和各 层沉积相分布图; c 各个构造运动期、各时期扁部构造、断层以及沉积间断时间、剥蚀厚度和不整合面分布等有关 资料; 山 各层源岩等厚图、有机碳含量和成熟度分布图: e 各层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及热演化实验分析资料; f 烃源(油气源岩与油气)对比分析资料; g)煤系地层中煤岩含碳量、煤气发生率、密度等资料; h)各层储集岩等厚图、沉积相分布图: i)实测岩石孔隙度、渗透率、密度等物性资料; i)致密储集体裂隙孔洞、发育和分布资料; k)区城盖层分布及保存条件资料; 1)油、气、水流体物理化学性质资料; m)开下静压力资料及水动力资料; n)各类已知油藏分布和圈闭位置,以及与成藏有关的资料与图表
Z/3.1油气条件评价
评价对象包括调查区烃源条件、保存条件 气条件评价通过概率法利用三种评价对象各 自发生概率的乘积表示,计算方法见公式(1)
Pyo=PryXPcXP
DZ/T03862021
1,量纲为一,范围介于0~1之间 Pec—保存条件评价参数的赋值,量纲为一,范围介于0~1之间
出口产品标准7.3.2油气资源评价
通过类比法分析调查区的地质特征并选定已知类比对象,根据类比对象之间的具体参数指标确定 相似性与相似系数,确定调查区的关键参数一一资源丰度值。利用资源丰度值,采用对应的面积 积丰度得到调查区的总资源量。具体要求参照GB/T19492、DZ/T0217、SY/T5118、SY/T512 5519,SY/T5735,SY/T5867.SY/T6385SY/T6942执行。
通过类比法分析调查区的地质特征并选定已知类比对象,根据类比对象之间的其体参数指标确定两 者的相似性与相似系数,确定调查区的关键参数一一资源丰度值。利用资源丰度值,采用对应的面积丰 度、体积丰度得到调查区的总资源量。具体要求参照GB/T19492、DZ/T0217、SY/T5118、SY/T5124、 SY/T5519.SY/T5735SY/T5867.SY/T6385.SY/T6942执行
根据调查区油气条件一资源量评价结果进行油气资源远景区优选,评价参数体系与取值标准参见附 录B表B.1。根据评价分值分为I、Ⅱ、血类,分别代表好、中、差: a)I类远景区:评价分值大于或等于0.4; b)Ⅱ类远景区:评价分值介于[0.2,0.4)之间; C)川类远景区:评价分值小于0.2。
主要内容包括调查区概况、调查工作概况、评价工作流程、评价参数研究、油气地质评价、油气资源量 计算、油气资源远景区评价与优选
医院标准规范范本主要包括: a) 综合柱状剖面图; b) 主要目的层沉积相剖面图、平面图; c) 盆地结构及其演化剖面图、平面图; d) 地震地质综合解释剖面图; e) 主要目的层构造平面图; D 主要目的层厚度图; g) 主要目的层烃源岩综合评价平面图; 盆地石油地质特征(生储盖组合)横剖面图; i) 盆地油气系统划分与评价图; j 油气资源远景区分布预测图。
8.1.1检查项目工作部署、工程布置、工作质量和工作进度,是否按项目审批意见书、任务书、 进行。
DZ/T03862021
....-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