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ECS 614-2019 村镇建筑清洁供暖技术规程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通过电热元件将电能直接转换为热能,并对建筑物进 #暖。
2.0.8燃气热水锅炉
以可燃气体为燃料产生热水送入供热管网供给热月 锅炉。
石油天然气标准规范范本2.0.10生物质能供暖
是指利用生物质成型燃料、秸秆沼气、生物天然气等燃烧饣 高、清洁化的生物质燃料供暖。
3.1.1供暖热负荷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 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的有关规定。 3.1.2村镇建筑主要供暖房间室内设计温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准《农村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T50824的有关规定。 3.1.3供暖系统热源的供热参数应与末端供暖系统相适应。 3.1.4末端供暖系统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民用建筑供暖 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 程》JGJ142和《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的有关 规定。
3.2.1工程施工前应具备下列
1设计施工图纸和有关技术文件齐全; 2进场原材料及配套设备应有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出厂合 格证及检验报告; 3有完善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并已完成技术交底; 4对施工人员进行了岗前培训; 5施工现场具有供水、供电条件及储放材料的临时设施; 6 设备基础已验收,设备的基础应平整。 3.2.2管道及末端设备的施工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 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通风与空 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的有关规定。
3.2.3管道及设备绝热与防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3.2.4电缆线路和电气设施的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 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标准》GB50168和《建筑 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的有关规定。 3.2.5电气接地装置的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
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标准》GB50168和《建筑 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的有关规定,
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标准》GB50168和
3.3.2 工程调试过程中应进行记录, 3.3.3工程验收应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用户等 多方共同进行。
3.3.4工程验收时,验收资料应包括下列文件及记录,
1施工图、工图、设计变更通知书; 2主要设备、材料、成品、仪表的出厂合格证明及进场检 试)验报告; 3隐蔽工程检查和验收记录; 4 设备和管道的安装和检验记录; 5水系统冲洗和试压试验; 6 系统试运行与调试记录
3.4.1工程交付使用前,施工单位和产品生产厂家应主动对建 设单位、运行管理单位或用户进行工作原理交底和操作培训。 3.4.2运行管理单位应制定供暖系统运行管理制度、日常运行 的记录文件,规范供暖系统日常操作和维护管理
3.5.1工程验收后,宜对供暖系统实际运行能耗进行
工程验收后,宜对供暖系统实际运行能耗进行短期检测
和长期监测,并对系统效益进行评估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GB/T50801中短期和长 期测试的规定。
4.0.1村镇建筑的节能设计和改造应提开围护结构热工性能, 降低供暖负荷。 4.0.2村镇新建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农 村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T50824有关规定。 4.0.3村镇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后的热工性能宜满足国家标 准《农村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T50824的有关规定, 4.0.4村镇新建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 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的有关规定, 一
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JGJ176的有关规定
.1.1太阳能供暖系统宜优先应用于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三类 人上地区。
5.1.2太阳能供暖宜采用主被动结合的供暖系统。严寒
也区优先利用被动式太阳能供暖。被动式太阳能供暖应符合现行 业标准《被动式太阳能建筑技术规范》JGJ/T267的有关
,1.3太阳能集中供暖系统应做到全年综合利用,防止资源江 和非供暖季系统过热
5.1.3太阳能集中供暖系统应做到全年综合利用,防止资
5.1.4太阳能供暖系统的集热装置宜与建筑整合设计。
5.2.1太阳能供暖系统类型宜根据所在地区气候、太阳能资源 条件、建筑物类型、建筑物使用功能、用户要求、投资规模、安 装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
5.2.3太阳能集热器总面积计算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太阳能供 热采暖工程技术标准》GB50495的有关规定进行计算。 5.2.4太阳能供暖系统配置辅助热源时应优先选用热泵、生物 质、燃气、电等清洁能源,辅助热源应单独计量。 5.2.5太阳能集热系统和其他能源辅助加热或换热设备各自承
5.2.5太阳能集热系统和其他能源辅助加热或换热设
担的负荷量宜通过逐时动态模拟计算,按经济最优化确定。
5.2.7太阳能热水供暖系统应进行防冻设计,并采取措施防止 非供暖季集热器过热
5.2.8太阳能蓄热系统类型应根据太阳能供暖系统的特点和建 筑条件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后确定
.3.1施工安装应单独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应包括与主体 勾施工、设备安装、装饰装修等相关工种的协调配合方案和安 普施等内容。
5.3.2安装的产品、配件、材料应有产品合格证,其性自
付属设施,不得削弱建筑物在寿命期内的其他功能和承受荷载 能力
5.3.4系统中传感器的接线应牢固可靠,接触应良好。传感器
空制线应做防水处理。传感器安装应与被测部位良好接触并做 只,温度传感器四周应保温
5.3.5采用水箱蓄热时,贮热水箱
标准《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185 的有关规定;内箱应做接地处理,接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 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的有关 规定。
5.3.6采用蓄热水池蓄热时,水池应严密、无渗漏,
应做抗腐蚀处理,防腐涂料应卫生、无毒,水池构造和材料能长 期耐受所贮存热水的最高温度。
5.4.1系统安装完毕,管道保温之前,应进行耐压试验,试 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5.4.2系统安装完毕后应对管道、水箱和末端装置进行冲洗 方可投人运行。
5.4.4系统应在土建工程验收前完成隐蔽项目的现场验
收内容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技术标准 GB50495的有关规定。
5.5.1集中太阳能供暖系统交付使用后,应根据太阳能供暖系 统运行特点制定管理制度,并由专人负责运行管理。 5.5.2安装在阳台、墙面等易坠落处的太阳能集热器应进行防 护设施的检查与维护,避免因集热器损坏对人体造成伤害。 5.5.3进入冬季前,应对系统防冻设施进行检查。 5.5.4太阳能供暖系统应检查防雷设施并进行接地电阻测试。 5.5.5太阳能集热器应按年度进行全面检查,并及时清除集热 明
5.6.1太阳能供暖系统效益评估应包括节能效益、环境效益、 经济效益。
.6.2系统效益评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太阳能供热采暖工
5.6.2系统效益评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太阳能供热采
技术标准》GB50495的有关规定执行
1.1生物质能供暖可采用生物质锅炉和户用生物质燃料采 户供暖。
6.1.2生物质能供暖宜应用于生物质资源丰富、生物质燃料收 储运便利的地区。
气、生物天然气等清洁燃料。气体生物燃料供暖可按本规程第9 章燃气供暖要求执行。
6.2.1生物质能供暖系统设计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 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的有关规定执行。 6.2.2生物质锅炉房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锅炉房设计规 范》GB5004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锅炉安全技 术监察规程》TSGGOOO1的有关规定,满足安全、节能等方面 有关规定。
6.2.3生物质锅炉房设计应采取通风、除尘、水处理
台等措施,减少废气、废水、废渣和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排出的 有害物和噪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B1327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工业企业厂界环域 声排放标准》GB12348的有关规定。
6.2.4生物质锅炉的选择,应根据生物质燃料的物性、热负荷
物排放标准》GB13271的有关规定。锅炉检测、控制仪表白 起置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工业锅炉技术条件》NB/T47034口 内有关规定,并预留布置热工和环保监测与检测的测点。
安现行国家标准《锅炉烟尘测试方法》GB5468、《固定污染 非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16157的有关 见定执行。
标、安全使用要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生物质炊事采暖
标、安全使用要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生物质炊事采暖炉具通 用技术条件》NB/T34007的有关规定,
6.2.9户用生物质成型燃料采暖炉的热性能和环保性应符合现 行行业标准《民用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采暖炉具试验方法》NB/ T34005的有关规定。
6.3.1生物质供暖系统施工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 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的有关规定。 6.3.2生物质锅炉安装应由具有相应级别锅炉安装许可证的单位 完成,并按现行国家标准《锅壳锅炉第7部分:安装》GB/T
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的有关规定。 6.3.2生物质锅炉安装应由具有相应级别锅炉安装许可证的单位 完成,并按现行国家标准《锅壳锅炉第7部分:安装》GB/T 16508.7、《水管锅炉第8部分:安装与运行》GB/T16507.8、 《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3的有关规定及锅炉安 装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安装
6.4.1生物质供暖系统安装完成后应对单项设备及烟风、水系 统进行调试。
6.4.4生物质锅炉验收,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锅炉安
6.5.1生物质能供暖系统运行维护及安全规定除应符
生物质能供暖系统运行维护及安全规定除应符合本规程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技术条件》NY/T1878的有关规定。应设 置单独存放生物质燃料的贮存场地,场地应保持干燥、通风、防 火、防潮
6.6.1生物质能供暖效益评估应包括年常规能源替代量、环境 效益、经济效益。 6.6.2系统的效益评估应按本规程附录A进行评估。
7.1.1空气源热泵供暖适用于寒冷地区和夏热冬冷地区,在产 寒地区使用时,应进行经济性分析。 7.1.2空气源热泵宜作为集中供热的补充,承担单体建筑或小 区供热,也可用于供热管网、燃气管网无法覆盖地区的分散 供暖
7.1.3空气源热泵供暖可采用空气源热泵热水供暖和
热风供暖。连续供暖时宜选用空气源热泵热水供暖,间歇供暖 宜选用空气源热泵热风供暖
7.2.1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的性能应符合现行协会标准《空气 源热泵供暖工程技术规程》T/CECS564的有关规定。
7.2.1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的性能应符合现行协会标准《空气
7.2.2空气源热泵热水供暖系统的末端设计应符合下
1室内末端宜优先采用低温辐射供暖末端,且应符合现行 行业标准《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JGJ142的有关规定。 2采用散热器供暖末端应根据空气源热泵供回水温度工况 进行散热量修正,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 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的有关规定。
7.2.3空气源热泵热水供暖系统在有冻结风险的地区应有
7.2.4空气源热泵热风机在一25℃的低环温
名义工况和低温工况的制热量和制热性能系数应符合现行行业 准《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热风机》JB/T13573的有关规定
7.2.5空气源热泵室外机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确保进风与排风通畅,排出空气与吸入空气之间应不发 生明显的气流短路。 2噪声和排热应符合周围环境要求。 3化霜水应有组织排放。 7.2.6对于室内温度稳定性有较高要求的供暖系统,应设置辅 助热源与空气源热泵机组联合供热,辅助热源设置应符合下列 规定: 1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宜选用电或燃气作为辅助能源。 2当具备多种辅助能源时,在保证可靠性、经济性的前提 下,应优先选用低品位能源。 3辅助热源应具有独立的温控功能
1确保进风与排风通畅,排出空气与吸人空气之间应不 生明显的气流短路。 2噪声和排热应符合周围环境要求。 3化霜水应有组织排放
7.2.6对于室内温度稳定性有较高要求的供暖系统,应
助热源与空气源热泵机组联合供热,辅助热源设置应符 规定:
规定: 1 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宜选用电或燃气作为辅助能源。 2当具备多种辅助能源时,在保证可靠性、经济性的前提 下,应优先选用低品位能源。 3辅助热源应具有独立的温控功能
7.3.1空气源热泵系统的施工安装除应执行现行国家标准《通 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GB50738,还应满足设备安装说明书 等产品技术的各项要求。 7.3.2热泵机组安装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制冷设备、空气分 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4、《多联机空调系统 工程技术规程》JGJ174的有关规定。 7.3.3除辐射供暖地面分集水器之后的输配管和加热管外,埋 设在墙体和地面之内的管道不应有接头。 7.3.4热泵机组或循环水泵的进口和出口应安装压力表。 7.3.5热水系统管网(不包括地面下敷设的供暖输配管和加热 管)、制冷剂管道、膨胀水箱等热设备在室外或非采暖房间设置 时,应采取保温防冻措施。 7.3.6空内机组挂墙安装时,墙体和连接件应能够承受设备运
行重量,连接应牢固可靠。
还应保证气流组织合理、通畅,防止送回风短路和温度分层
保证气流组织合理、通畅,防正送回风短路和温度分层。 室外机组安装时应校核设备运行重量对屋面结构荷载和 承重能力的影响
3.9室外机组、配电箱(柜)、水泵等机电设备应设置室外图 户措施。
7.4.1空气源热泵热水供暖系统安装完成之后应按现行行业标 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检测技术规程》JGJ/T260对阀 门、散热器、风机盘管、换热设备和分集水器等进行强度和严密 性试验,
7.4.2水系统管路应进行冲洗试验,冲洗之后应保证管路及设
备中的水及冲洗液排尽,
1室内空气温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2机组实际性能系数应满足本技术规程的要求
7.4.8空气源热泵热水供暖工程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的有关规定。
7.4.9空气源热泵热风机的试运行和调试应符合下列规定: 1空气源热泵热风机安装检查工作完成后,应按使用说明 书的要求进行试运行,其运行时间不应少于1h。 2空气源热泵热风机运行稳定后,应按使用说明书要求检 查使用功能,可检测设备送、回风温度和运行电流及制冷系统压 力,以确保正常运行。 7.4.10空气源热泵热风机供暖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试运行正常后方可进行验收。 2验收时,应检查验收资料,并应包括下列文件及记录: 1)产品合格证明。 2)设备安装检查及试运行记录。 3)设备安装凭证单。 3建设单位在审查安装单位提供的验收资料后,应在验收 文件上签字验收。此后,安装单位应将所安装的设备以及全部验
1空气源热泵热风机安装检查工作完成后,应按使用说明 书的要求进行试运行,其运行时间不应少于1h。 2空气源热泵热风机运行稳定后,应按使用说明书要求检 查使用功能,可检测设备送、回风温度和运行电流及制冷系统压 力,以确保正常运行。
1试运行正常后方可进行验收。 2验收时,应检查验收资料,并应包括下列文件及记录: 1)产品合格证明。 2)设备安装检查及试运行记录。 3)设备安装凭证单。 3建设单位在审查安装单位提供的验收资料后,应在验收 文件上签字验收。此后,安装单位应将所安装的设备以及全部验 文资料交建设单位,供建设单位投入使用
7.5.1空气源热泵热水供暖系统的主要设备应进行维护保
:5:1空气源热求热水供暖 7.5.2空气源热泵热水供暖系统运行出现异常时,应委托专业 人员进行检修,并做好防冻措施。 7.5.3空气源热泵热水供暖系统冬季不用时,应采用下列措施: 1 短期不用时,可设置热泵机组的防冻模式运行。 2长期不用时,应将管路和机组内的水排放干净或在水系 统中充注防冻溶液,同时将机组断电。
7.5.3空气源热泵热水供暖系统冬季不用时,应采用下列
1 短期不用时,可设置热泵机组的防冻模式运行。 2长期不用时,应将管路和机组内的水排放干净或在水 中充注防冻溶液,同时将机组断电
空气源热泵热风机的运行使用、清洗保养等,应按照使 期书的要求进行操作。
7.5.4空气源热泵热风机的运行使用、清洗保养等,应报
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
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
7.6.1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效益评估应包括常规能源替代量、 环境效益、经济效益。 7.6.2系统效益评估应按现行协会标准《空气源热泵供暖工程
8.1.1地热能供暖可采用地源热泵和中深层地执水供
8.1.1地热能供暖可采用地源热泵和中深层地热水供暖。 8.1.2地源热泵系统方案设计前,应进行工程场地状况调查 并应对浅层地热能资源进行勘查。 8.1.3中深层地热水供暖适用于地热资源条件良好、地质条件 具备完全回灌的地区。
8.1.3中深层地热水供暖适用于地热资源条件良好、地质
1对工程场区内岩土体地质条件进行勘察。岩土体地质条 件勘察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及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7的有关规定执行。 2建筑面积在3000m~5000m时,宜进行岩土热响应试 验;建筑面积大于或等于5000m时,应进行岩土热响应试验。 8.2.2地埋管换热系统设计应进行全年动态负荷计算,最小计 算周期宜为1年。 8.2.3地埋管换热器设计宜根据现场实测岩土体及回填料热物 性参数,采用专用软件进行计算。 8.2.4地埋管换热系统应设自动充液及泄漏报警系统。需要防 冻的地区,应设防冻保护措施。 8.2.5地埋管换热系统应根据地质特征确定回填料配方,回填 料的导热系数不应低于钻孔外或沟槽外岩土体的导热系数。 8.2.6地埋管换热系统设计时若建筑物内系统压力超过地埋管 换热器的承压能力时,应设中间换热器将地埋管换热器与建筑物
8.2.7地埋管换热系统宜设置反冲洗系统,冲洗流量
3.2.7地理管换热系统宜设置反冲洗系统,冲洗流量宜为工 流量的2倍
8.2.8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方案设计前,应对工程场区地表
源、水资源利用条件、利用方式进行勘查和评价。勘查和评价的 具体内容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366的有关规定
量应满足地源热泵系统最大吸热量或释热量的需要 8.2.10开式地表水换热系统取水口应远离回水口,并宜位于回 水口上游。取水口应设置污物过滤装置,并能够进行清洗 8.2.11闭式地表水换热系统宜为同程系统。换热盘管设置处水 体的静压应在换热盘管的承压范围内
8.2.12地表水是污水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与污水连通的所有设备、部件及管道应具有过滤、清理 的功能, 2采用闭式水系统的污水源热泵,在进行污水换热器的设 计时,应计算污垢热阻
2.13地表水是海水时应符合
1与海水接触的所有设备、部件及管道应具有防腐、防生 物附着、抵抗冻裂的能力。 2与海水连通的所有设备、部件及管道应具有过滤、清理 的功能。 3当冬季海水温度较低时,可适当加大海水流量。
8.2.14地下水换热系统方案设计前,应对工程场区的水
条件进行勘查,并进行水文地质试验。具体勘查内容和试验要求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 的有关规定。
8.2.15地下水换热系统应采取可靠回灌措施,确保置换冷量或
8.2.15地下水换热系统应采取可靠回灌措施,确保置换冷量或
量后的地下水全部回灌到同一含水层建筑工程标准规范范本,并不得对地下水资源造 浪费和污染
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的有关规定,热源并设计应保证持 出水量需求及长期可靠回灌
8.2.17中深层地热水供暖项
家标准《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GB/T11615规定的预可行 勘查阶段,确定具备长期规模开发利用的资源条件,并获得地 资源主管部门的开采许可
2设置辅助调峰热源。 3采用自动控制装置。 4采用低温高效的末端装置。 8.2.19中深层地热水供暖工程应采用地热水间接供暖系统。间 接供暖系统热源除了热源井外还包括换热器等。 8.2.20中深层地热水供暖系统的地热井成井除应执行现行行业 标准《地热钻探技术规程》DZ/T0260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 合下列规定: 1地热并的设置应避开有污染的地面或地层。并口应严格 封闭,井内装置应使用对地下水无污染的材料。 2地热井布井间距设计应根据不同类型热储层确定地热井 井间距,一般井间距不小于500m。 3泵室段井斜不应大于1°;泵的入口水温度与井口出水温 度之差不应大于5℃。 4成井时含砂量的容积比不应高于1/20000,当地热水含 砂量的容积比大于1/50000时,并口应设置除砂器。 深三州
8.2.21中深层地热水供暖地热井泵宜采用耐热潜水电
深井热水泵 纸箱包装标准,具体选型计算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城镇地热供热工 程技术规程》CII138的有关规定执行。
.2.22中深层地热水供暖地热井井口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 供暖标准
- 相关专题: 清洁供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