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T 5052-2021 加热电缆地面辐射供暖技术标准.pdf

  • DB22/T 5052-2021  加热电缆地面辐射供暖技术标准.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1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1-04-21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立即下载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注:1地砖等面层,指在敷设加热电缆的保温板上铺设水泥砂浆找平层后与 地砖、石材等粘接的做法;木地板面层,指不需铺设找平层,直接 铺设木地板的做法; 2单层均热层,指仅采用带均热层的保温板,加热电缆上不再铺设均热 层时的最小厚度;双层均热层,指采用带均热层的保温板,加热电 缆上再铺设一层均热层时每层的最小厚度。 4.2.4当采用其他绝热材料时,其技术指标应按本标准表4.2.2的 规定选用同等效果绝热材料。 4.3填充层材料 4.3.1 豆石混凝土填充层材料强度等级宜为C15,豆石粒径宜为 5mm~12mm。 4.3.2 水泥砂浆填充层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应采用中粗砂水泥,且含泥量不应大于5%: 宜选用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 3 水泥砂浆体积比不应小于1:3; 4 强度等级不应小于M10。 4.3.3 在填充层可使用相变材料。 (4.4加热电缆和温控设备 4.4.1辐射供暖用的加热电缆应经国家电线电缆质量监督检验部 门检验合格。其性能应符合附录B相关要求。 4.4.2加热电缆热线部分的结构在径向上从里到外应由发热导电 体、绝缘层、接地屏蔽层和外护套等组成;其外径不宜小于 5mm。 4.4.3/加热电缆冷、热线的接头应采用专用设备和工艺连接,不 得在现场简单连接;接头应可靠、密封,并保持接地的连续性。

    主:1地砖等面层,指在敷设加热电缆的保温板上铺设水泥砂浆找平层后与 地砖、石材等粘接的做法;木地板面层,指不需铺设找平层,直接 铺设木地板的做法; 2 单层均热层,指仅采用带均热层的保温板,加热电缆上不再铺设均热 层时的最小厚度;双层均热层,指采用带均热层的保温板,加热电 缆上再铺设一层均热层时每层的最小厚度

    4.2.4当采用其他绝热材料时,其技术指标应按本标准表4.2

    4.4.4加热电缆的型号和商标应有清晰标志,冷线和热线接头位置应有明显标识。4.4.5加热电缆应经国家电线电缆质量监督检验部门检验合格。产品的电气安全性能和机械性能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4.4.6温控器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外观不应有划痕,标记应清晰,面板扣合应严密,开关应灵活自如,温度调节部件应使用正常,其控制的最大负荷应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规定,并满足控制房间加热电缆安装容量。8

    5.1.1加热电缆的表面工作温度应符合国家现行《额定电压300/ 500V生活设施加热和防结冰用加热电缆》GB/T20841标准的安 全要求桥梁工程,护套材料为聚氯乙烯的发热电缆,表面工作温度(电缆表 面充许的最高连续温度)为70℃;《美国UL认证》规定,发热电 缆表面工作温度不超过65℃。

    表5.1.2地面的表面平均温度(℃)

    5.1.3加热电缆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1加热电缆之间的最大间距不宜大于300mm,且不应小于 50mm:距离外墙内表面一般不得小于100mm。与内墙表面距离 宜为 200mm ~ 300mm; 2当敷设间距等于50mm,且加热电缆连续供暖时,加热电 缆的线功率不宜大于17W/m;当敷设间距大于50mm时,加热电 缆的线功率不宜大于20W/m; 3当面层采用带龙骨的架空木地板时,应采用散热措施,且 宜采用铠装加热电缆;加热电缆的线功率不宜大于10W/m,且功 率密度不宜大于80W/m; 4加热电缆布置时应考虑家具位置的影响。

    5.1.4加热电缆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内容和

    5.1.4加热电缆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内容和

    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施工图设计应包括: 1 图纸目录、设计说明: 2) 加热电缆平面布置图: 3) 供电系统图及相关线路平面图: 4) 温控装置及相关管线布置图,当采用集中控制系统时, 应提供相关控制系统布线图: 5) 地面构造图、伸缩缝设置示意图、标出各供暖房间的编 号; 2设计说明中应详细说明如下内容: 1) 供暖室内、外计算温度; 2) 加热电缆的总供电功率; 3 加热电缆的配电方案、类型、线功率、总长度、工作电 压、工作温度的技术数据和条件等: 4) 绝热材料的类型、导热系数、容重(密度)、规格及厚 度等; 5) 采用的温控措施和温控器型式,及其电控系统的工作电 压、工作电流等技术数据和条件;当采用集中控制时, 应说明控制要求和原理; 6)分户电能计量方式; 7)填充层、面层伸缩缝的设置要求。 5 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设计,应满足采暖和配电系统的设计

    5.1.5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设计,应满足采暖和配电系

    5.2.1加热电缆地面辐射供暖包括以下两种形式:

    加热电缆地面辐射供暖包括以下两种形式: 混凝土填充式

    5.2.2混凝土填充式加热电缆供暖地面的构造做法根据其设置位 置及施工工艺的不同,由下列全部或部分组成(参见附录A,图 A.0.1)。 5.2.3预制沟槽保温板加热电缆供暖地面的构造做法根据其设置 位置的不同,由下列全部或部分组成(参见附录A,图A.0.2)。 5.2.4 辐射地面直接与室外空气接触的楼板或与不供暖房间相邻 时,必须设置绝热层。

    5.2.3预制沟槽保温板加热电缆供暖地面的构造做法根据其设置 位置的不同,由下列全部或部分组成(参见附录A,图A.0.2)。 5.2.4辐射地面直接与室外空气接触的楼板或与不供暖房间相邻 时,必须设置绝热层, 5.2.5辐射地面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与土壤接触的底层地面作为辐射地面时,应设置绝热 会。设置绝热层时,绝热层与土壤之间应设置防潮层: 2潮湿房间的混凝土填充式供暖地面的填充层上、预制沟槽 保温板供暖地面的面层下,应设置隔离层。 5.2.6加热电缆地面辐射系统绝热层热阻应符合下列规定:

    5.2.5辐射地面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5.2.5辐射地面构造应符合下列

    1当与土壤接触的底层地面作为辐射地面时,应设置绝热 会。设置绝热层时,绝热层与土壤之间应设置防潮层: 2潮湿房间的混凝土填充式供暖地面的填充层上、预制沟槽 保温板供暖地面的面层下,应设置隔离层

    5.2.7混凝土填充式辐射供暖地面的填充层和面层构造应 列规定: 1填充层材料及其厚度宜按表5.2.7选择确定; 2加热电缆应敷设于填充层中间,加热电缆下应铺设金属 网,加热电缆不应与绝热层直接接触: 3地暖用相变储能材料及构件可采用嵌入式铺设于填充层 内,或采用平铺式铺设于面层与填充层之间。 4构造内铺设地暖用相变储能材料及构件时,宜采用水泥砂 浆填充层。 5豆石混凝土填充层上部应根据面层的需要铺设找平层: 6没有防水要求的房间,水泥砂浆填充层可同时作为面层找 平层; 7相变材料的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地暖用相变储能材 料及构件》JC/T2339标准的规定; 8采用嵌入式相变储能构件时,相变温度宜为28℃~38℃; 采用平铺式相变储能构件时,相变温度宜为24℃~28℃;

    表5.2.7填充层材料及厚度

    9填充层和面层应在相应位置设置伸缩缝。

    9填充层和面层应在相应位置设置伸缩缝 5.2.8采用预制沟槽保温板时,与供暖房间相邻的楼板,可不设 置绝热层。其他部位绝热层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土壤上部的绝热层宜采用发泡水泥,其厚度不应小于表

    2直接与室外空气或不采暖房间相邻的地板,绝热层应设在 楼板下,绝热材料宜采用泡沫塑料绝热板,其厚度不应小于表 5.2.8的数值并应满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

    表5.2.8预制沟槽保温板供暖地面的绝热层厚度

    其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均热层应设置在加热电缆与保温板之间,保证加热电缆不 与保温板直接接触: 2直接铺设木地板面层时,宜在保温板和加热电缆之上再铺 设一层均热层。

    表5.3.3局部辐射供暖负荷计算系数

    5.3.4进深大于6m的房间,宜以距外墙6m为界分区,分别进行 加热电缆的管线布置。

    5.3.5敷设加热电缆的建筑地面和墙面,不应计算其传热损失

    5.3.5敷设加热电缆的建筑地面和墙面,不应计算其传热损失。

    时,应在基本耗热量和朝向、风力、外门附加耗热量之和的基础 上,计算高度附加率。每高出1m应附加1%,但最大附加率不应 大王0

    5.3.7采用分户计量的加热电缆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应考虑间歇运 行和户间传热等因素。

    5.4地面传热量的计算

    式中:91一房间所需单位地面面积向上供热量(W/m) Qi一房间所需地面向上供热量(W);

    β一考虑家具等遮挡的安全系数; Q一房间热负荷(W); Q2一自上层房间地面向下传热量(W)。 5.4.4确定地面向上供热量时,应校核地面的表面平均温度,确保 其不高于表5.1.2的最高限值;否则应改善建筑热工性能或设置其 它辅助供暖设备,减少辐射供暖系统负担的热负荷。ti(地表面 平均温度)与单位地面面积所需散热量之间,近似关系为:

    Ti=tn+9.82x(qx/100)0.969

    式中:t一室内空气温度(℃) qx一单位地面的散热量,W/m 5.4.5发热电缆的发热功率计算,应包括地面向上的散热量和向 下层或向土壤传热的热量损失。 5.4.6地面散热量应考虑家俱及其它地面覆盖物的影响,在已知 热阻较大的地方,应减少发热电缆的铺设功率。 5.4.7不 确定地面所需的散热量时,应将房间的供暖热负荷扣除来自 上层地板向下的散热量。

    上层地板向下的散热量。

    式中:α一考虑间歇供暖的修正系数,取α=1.1。 公共建筑如采用间歇供暖形式,对围护结构耗热量 考虑一定的间歇附加。对仅白天使用的建筑物,间 歇附加率可取20%,对不经常使用的建筑物,间歇 附加率可取30%。 7

    5.4.8确定供暖地面向上散热量计算时,应扣除来自

    5.4.8确定供暖地面向上散热量计算时,应扣除来自上层地板向 下的传热量。单位地面面积所需的散热量应按式5.4.8计算:

    式中:qx一地面单位面积所需的散热量(W/m) Q一房间所需的有效散热量(W); F一敷设发热电缆的地面面积(m)

    5.5.1每个独立加热电缆辐射供暖回路对应的房间或区域应设置 温控器,对相应房间的供电回路进行通断控制,

    5.5.1每个独立加热电缆辐射供暖回路对应的房间或区域应讠

    1室温型温控器应设置在附近无散热体、周围无遮挡物、不 受风直吹、不受阳光直晒、通风于燥、周围无散热源体、能正确 反映室内温度的位置,且不宜设在外墙上; 2在需要同时控制室温和限制地表面温度的场所,应采用双 温型温控器; 3当加热电缆辐射供暖系统仅负担一部分供暖负荷或作为值 班供暖时,可采用地温型温控器; 4对开放大空间场所,当室温型温控器无法布置在所对应的 回路附近时,可采用地温型温控器; 5地温型温控器的传感器不应被家具、地毯等覆盖或遮挡, 宜布置在人员经常停留的位置且在加热部件之间:

    6对浴室、设有洗浴设备的卫生间、游泳池等潮湿区域,室 温型温控器的防护等级和设置位置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要 求;当不满足要求时,应采用地温型温控器: 7温控器的设置高度宜距地1.3米,或与照明开关在同一水平 线上。 5.5.3温控系统的设计可结合智能楼宇控制系统的使用,进行中央 集中控制和远程控制的设计。

    5.6.1辐射供暖系统的用电负荷等级应根据供电可靠性及中断供 电所造成的损失或影响的程度,结合建筑物性质、规模及当地气 侯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用电负荷计算应结合建筑物性质、电能 政策、气候条件和用户数量等因素,方案设计阶段采用单位指标 法,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采用需要系数法。 5.6.2当辐射供暖系统的配电系统用电负荷超过12kW时,宜采用 5.6.3每个单相终端配电回路的加热电缆用电负荷不宜大于3kW。 当单相负荷接入220V/380V三相系统时,宜使三相负荷平衡。 5.6.4配电系统设计应考虑建筑物性质、用电负荷大小、电能计 量要求等因素,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计量表的设置应符合当地供电部门规定并满足节能管理的 要求; 2系统用电需要单独计费时,该系统的供电回路应单独设 置,并应独立设置配电箱和计量表; 3系统与其他用电设备合用配电箱时,应分别设置回路。 5.6.5/辐射供暖系统配电回路应装设过载、短路及剩余电流保护 器。剩余电流保护器脱扣电流应为30mA。

    量要求等因素,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计量表的设置应符合当地供电部门规定并满足节能管理的 要求; 2系统用电需要单独计费时,该系统的供电回路应单独设 置,并应独立设置配电箱和计量表; 3系统与其他用电设备合用配电箱时,应分别设置回路。 5.6.5/辐射供暖系统配电回路应装设过载、短路及剩余电流保护 器。剩余电流保护器脱扣电流应为30mA。

    5.6.6配电导线设计时,应合理布置温控器、接线盒等位置,减少连接管线,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导线应采用铜芯导线;导体截面应按敷设方式、环境条件确定,且导体载流量不应小于预期负荷的最大计算电流和按保护条件所确定的电流:2固定敷设的电源线的最小芯线截面不应小于4mm。5.6.7供暖系统应做等电位联结。18

    6.1.1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等级,工程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应 的专业技术资格。 6.1.2施工安装前应具备下列条件: 1设计施工图纸和相关技术文件齐全,完善的施工组织设 计,并已完成技术交底: 2所有进场材料的出厂合格证明、检验报告及所附带的说明 书等产品技术文件应齐全,材料进场检验应已合格并满足安装要 求; 3施工现场具备供水和供电等条件,应有储放材料的临时仓 库; 4土建专业已完成墙面内粉刷(不含面层),外窗、外门已 安装完毕,地面清理干净,卫生间应做完闭水试验并通过工程验 收。 5相关电气预留,预埋等工程已完成并满足安装要求。 6找平层施工完成,预留标高完成。 6.1.3加热电缆的运输、存储应符合下列规定: 1加热电缆应进行遮光包装后运输,不得裸露散装; 2在运输、装卸和搬运时,应小心轻放,不得抛、摔、滚、 3不得暴晒雨淋,宜储存在温度不超过40℃,通风良好和干 净的库房内; 4应避免因环境温度和物理压力受到损害,并应远离热源。

    6.1.4施工过程中,应防止油漆、沥青或其它化学溶剂接触污染加 热电缆的表面。 6.1.5方 施工过程中,加热电缆间有搭接时,严禁电缆通电。 6.1.6方 施工时不得与其它工种交叉施工作业,所有地面留洞应在 填充层施工前完成。 6.1.7 6.1.8 施工过程中,加热电缆敷设区域,严禁穿凿、钻孔或进行 射钉作业。 6.1.9 施工现场的环境温度不宜低于5℃;在低于0℃的环境下施 工时,现场应采取升温措施。 6.1.10施工结束后应绘制工图,并应准确标注加热电缆敷设位 置和地温传感器理设位置。

    6.2.1铺设绝热层的原始地面应平整、干燥、无杂物,边角交接 面根部应平直且无积灰现象。 6.2.2泡沫塑料类绝热层的铺设应平整,板间结合应严密。直接 与土壤接触或有潮湿气体侵入的地面,在铺放绝热层之前应先铺 层防潮层。 6.2.3在铺设绝热层的同时或在填充层施工前,应在与辐射面垂 直构件交接处设置不间断的侧面绝热层,侧面绝热层的设置应符 合下列规定: 1绝热层材料宜采用高发泡聚乙烯泡沫塑料,且厚度不宜小 于10mm;应采用搭接方式连接,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mm; 2当绝热层材料采用密度不小于20kg/m的模塑聚苯乙烯泡沫 塑料板时,其厚度应为20mm,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接头处应采用 搭接方式连接:

    3侧面绝热层应从辐射面绝热层上边缘做到填充层的上边 缘;交接部位应有可靠的固定措施,侧面绝热层与辐射面绝热层 应连接紧密。 6.2.4采用其它绝热材料时应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

    缘:交接部位应有可靠的固定措施,侧面绝热层与辐射面绝热层 应连接紧密。 6.2.4采用其它绝热材料时应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 6.3加热电缆和温控系统的安装 6.3.1敷设加热电缆及其地温传感器之前,应进行下列施工准 备: 1应对照施工图纸核定加热电缆的型号,并应检查加热电缆 的外观质量: 2应测量每根加热电缆标称电阻和绝缘电阻,并做自检记 录; 3应确认电缆电源冷线预留管、温控器接线盒、地温传感器 预留管、供暖配电箱等预留、预理工作已完毕。 6.3.2加热电缆出厂后严禁剪裁和拼接,有外伤或破损的加热电 缆严禁敷设。 6.3.3加热电缆应根据施工图纸标定的电缆间距和走向敷设,且 应符合下列要求: 1电缆应保持平直; 2电缆铺设间距的安装误差不应大于10mm; 3电缆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要求,且不应小于6倍 电缆外径。 6.3.4 加热电缆的热线部分严禁进入冷线预留管。 6.3.5 加热电缆的冷热线接头应暗装在温控器下方的填充层内, 接头处150mm之内不应弯曲。加热电缆敷设时,每两米应有膨胀 弧。/

    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1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

    范》GB50254、《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的 规定。 6.3.7温控器应水平安装,并应牢固固定,温控器应设在通风良 好且不被风直吹处,不得被家具遮挡,温控器的四周不得有冷、 热源体。 6.3.8 温控器安装时,应将发热电缆接地线做可靠接地。 6.3.9 地面温度探测传感器安装,要求将传感器探头安置在已敷 设完成的某根热线距离1cm处,导线部分穿入已预理埋在墙体的管 内,可根据导线的长度确定探头位置。

    6.3.9地面温度探测传感器安装,要求将传感器探头安置在已敷 设完成的某根热线距离1cm处,导线部分穿入已预埋在墙体的管 内,可根据导线的长度确定探头位置。 人

    6.4.1填充层施工应具备以下条

    1加热电缆经电阻检测及绝缘性能检测合格; 2温控器的安装盒、加热电缆冷线穿管已经布置完毕; 3侧面绝热层和填充层伸缩缝已安装完毕; 6.4.2填充层施工前,应按下列要求设置伸缩缝: 1在与内外墙、过门、柱等垂直构件交接处应设置不间断的 伸缩缝,可采用以下设置方法: 1)填充材料采用高发泡聚乙烯泡沫塑料时,伸缩缝宽度不 宜小于10mm。伸缩缝填充材料应采用搭接方式连接, 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mm; 2)填充材料采用聚乙烯泡沫塑料板时,厚度应为20mm, 聚乙烯泡沫塑料板接头处应采用搭接方式连接: 2/,当地面面积超过30m或边长超过6m时,应按不大于6m间 距设置伸缩缝,可采用以下设置方法: 1)填充材料可采用高发泡聚乙烯泡沫塑料或伸缩缝内填满 弹性膨胀膏,伸缩缝宽度不应小于8mm:

    2)填充材料采用聚乙烯泡沫塑料板时,厚度应为20mm; 3伸缩缝应从隔热层的上边缘做到填充层的上边缘。伸缩缝 填充材料与墙、柱应有可靠的固定措施,与地面绝热层连接应紧 密。 6.4.3填充层施工过程中不得拆除和移动伸缩缝。 6.4.4填充层材料及其配比和强度应符合4.3节的要求。7 6.4.5系统初始加热前,水泥砂浆填充层养护时间不应少于7天, 或抗压强度应达到5MPa后,方可上人行走;豆石混凝土填充层的 养护周期不应少于21天。养护期间及期满后,应对地面采取保护 措施,不得在地面加以重载、高温烘烤、直接放置高温物体和高 温设备。 6.4.6填充层施工完毕后,应对每根加热电缆进行标称电阻和绝 缘电阻的检测验收并做好记录。 6.5.面层施工 6.5.1地面辐射供暖装饰面层应按设计要求选用,宜采用下列材 料: 1 水泥砂浆、混凝土地面: 2瓷砖、大理石、花岗岩等石材地面; 3符合国家标准的强化木地板、实木复合地板及耐热木地 板; 6.5.2面层施工除应符合土建施工设计图纸的各项要求外,尚应 符合下列规定: 1面层施工前,填充层应达到面层需要的干燥度和要求的强 后才能进行; 2施工面层时,不得剔、凿、割、钻和钉填充层或保温板、 供暖板,不得向填充层内楔入任何物件:

    3石材、面砖在与墙、柱等垂直构件交接处,应留10mm宽 伸缩缝;木地板铺设时,应留不小于14mm伸缩缝;伸缩缝应高出 上表面10mm~20mm,装饰层铺设完毕后,应裁去多余部分或以 踢脚遮挡:伸缩缝宜采用高发泡聚乙烯泡沫塑料。 6.5.3以木地板作为装饰面层时,木材必须经过干燥处理,且应 在填充层、找平层完全干燥后,才能进行地板施工。其铺设施工 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地面辐射供暖木质地板铺设技术和验 收规范》WB/T1037的规定。 6.5.4瓷砖、大理石、花岗岩面层施工时,在伸缩缝处宜采用干

    收规范》WB/T1037的规定。 6.5.4 瓷砖、大理石、花岗岩面层施工时,在伸缩缝处宜采用干 贴。

    6.5.4瓷砖、大理石、花岗岩面层施工时,在伸缩缝处宜采用干

    6.7.1 严禁非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6.7.2 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应铺设保护板,人员、车辆不得直接踩 踏加热电缆。 6.7.3 材料、机械、工具不得放置在成品上。 6.7.4 浇注填充层时,严禁使用机械振揭设备;施工人员应穿软 底鞋,采用平头铁锹。

    热电缆供暖系统未经调试,严禁运

    6.8.2供暖系统的运行调试,应在施工完毕且填充层养护期满 后,具备供电的条件下进行。 6.8.3加热电缆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初始通电加热时,应控制室温 平缓上升,首次升温达到5至10度为宜,之后每24小时升温3度, 直至室内温度达到设计要求。 6.8.4 温控器的调试应按产品技术文件要求进行。 6.8.5 供暖系统调试完成后,宜对下列性能参数进行检测,并应 符合下列规定: 辐射体表面平均温度满足本规程第5.1.2条的规定; 2 室内空气温度满足设计要求。 6.8.6 辐射体表面平均温度测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温度计应与辐射体表面紧密粘帖: 2温度测点数量应不少于5处,辐射体表面平均温度应取各测 点温度的算术平均值: 3温度测量系统准确度应为±0.2℃。 6.8.7辐射供暖系统室内空气温度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辐射供暖时,宜以房间中央离地0.75m高处空气温度作为评 价依据; 角度应为±0.2°

    7.1.1加热电缆安装前,应检查基层是否符合下列要求: 1供暖地面按设计要求铺设找平层、防潮层、填充层、绝热 层、伸缩缝,检查施工质量: 2施工前,地面的平整、清洁状况符合施工要求; 3各层结构的厚度、材料的物理性能及铺设应符合设计要 求; 检查数量:每100M抽检2点。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核查质量证明文件。 7.1.2加热电缆、温控器、仪表及计量设备的安装要求: 1加热电缆的敷设间距,弯曲半径及固定措施等应符合设计 要求; 2 加热电缆每2米设置一处膨胀弧; 3加热电缆冷、热线的接头满足4.4.3之要求; 4加热电缆的标识与冷线和热线接头位置满足4.4.4之要求; 检查数量:每100M抽检3点。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7.2.1加热电缆、温控器、仪表及计量设备的进场复检要求: 1加热电缆的材质、规格、理化性能,温控器、仪表及计量 设备的规格、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检测加热电缆的电阻、绝缘电阻及功率值是否符合设计要 求; 7.2.2加热电缆安装完毕,隐蔽前必须进行中间验收,检测系统 性能是否符合设计以及安全要求: 1隐蔽敷设的加热电缆的发热区域不应剪裁和破损; 2加热电缆之间应保证安全距离: V 3加热电缆系统每个环路进行测试,应无短路和断路现象, 4电阻、绝缘电阻及功率值测试符合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实量实测以及观察检查。 7.2.3 发热电缆地面辐射供暖系统施工结束并检验合格后的通电 检测要求: 1发热电缆系统每个环路应无短路和断路现象; 2加热电缆的表面工作温度应符合5.1.1之要求; 3发热电缆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初始通电加热时,应控制室温 平缓上升,直至达到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实量实测以及观察检查系统试运行效果。 7.3竣工验收 7.3.1 竣工验收应在加热电缆系统性能检测合格后进行。 7.3.2立 工验收时,应提供下列资料和文件(参见附录C、D、 E: 1/施工图、竣工图和设计变更文件; 2/主要设备材料的出厂合格证和检验报告: 3隐藏工程验收及阶段检验记录: 4标称电阻和绝缘电阻检测记录;

    7.3.1 竣工验收应在加热电缆系统性能检测合格后进行。 7.3.2立 竣工验收时,应提供下列资料和文件(参见附录C、D E): 1施工图、竣工图和设计变更文件; 2主要设备材料的出厂合格证和检验报告; 3隐藏工程验收及阶段检验记录; 4 标称电阻和绝缘电阻检测记录;

    5系统通电试运行和调试记录:6系统使用维护说明书。28

    8.0.1加热电缆辐射供暖系统每年供暖使用前,应检测温控器及 电路系统是否正常。 V 8.0.2加热电缆敷设区放置物品不得覆盖地面,物品距地面至少 留有50mm的距离,确保散热良好,防止温度过高,烧坏发热电 缆。

    附录B热电缆性能要求

    表B.0.1加热电缆性能要求表

    附录℃检验批质量验收表C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检验批质量验收表由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填写,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项目质量(技术)负责人进行验收,并按附表C填写验收结论工程名称专业工长/证号子分部工程名称施工班、组长子分部工程施工单位验收部位施标准名称材料/数量/工编号设备/台数/依据存放处连接形式《规范》章、节、质量规定施工单位检查监理 (建设)条、款号评定结果单位验收主控项目般项目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年月日监理工程师:监理(建设)单位(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验收结论年月日35

    附录D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表D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位项目负责人、专业项目负责人、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进行验收,并按附表D填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表工程名称项目技术负责人/子分部工程名称项目质检员/证号1子分部工程施工单位专业工长/证号/施二单位检序号监理(建设)单位分项工程名称检验批数量查结果验收结论123456质量管理使用功能观感质量专业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负责人:年月日验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年月日收意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年月日见监理工程师:监理(建设)单位(建设单位项目专业负责人)年月日36

    表E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由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 单位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进行验收,并按附表E填写。

    、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 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 词: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二、条文中指定按其它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按......执 行”或“应符合.……...的规定”。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 2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 3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 4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 5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 6 《民用建筑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 7 《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8624 8 《建筑用轻钢龙骨》GB/T11981 9 《额定电压300/500V生活设施加热和防结冰用加热电缆》 GB/T20841 10 《绝热用硬质酚醛泡沫制品(PF)》GB/T20974 11《建筑绝热用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GB/T21558 12《低温辐射电热膜》JG/T286 1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 14《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JGJ142 15《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242

    管道标准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 3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 5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 6 《民用建筑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 7 《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8624 8 《建筑用轻钢龙骨》GB/T11981 9 《额定电压300/500V生活设施加热和防结冰用加热电缆》 GB/T20841 10《绝热用硬质酚醛泡沫制品(PF)》GB/T20974 11《建筑绝热用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GB/T21558 12《低温辐射电热膜》JG/T286 1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 14《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JGJ142 15《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242

    目1 总则452 术语..463基本规定,...474材料..484.1一般规定.484.2绝热层材料,....484.3填充层材料.484.4加热电缆和温控设备..495 设计..505.1一般规定....505.2地面构造...515.3热负荷计算.535.4地面传热量的计算.....545.5室温控制.555.6电气设计..556施工...576.1一般规定.…....576.3加热电缆和温控系统的安装...576.4填充层施工..586.5面层施....596.8 试验与调试.59

    1 总则1.0.2本标准适用于建设性质不同的民用建筑,在加热电缆地面辐射供暖工程中的设计、施工及验收阶段都适用。45

    2.0.5侧面绝热层设于辐射区与非辐射区、建筑物墙体、柱、过 门等结构交接处,用于阻隔地面热量散失。辐射面绝热层一般采 用聚苯乙烯等泡沫塑料板和发泡水泥,侧面绝热层也可采用PE板 条。侧面绝热层在填充层主要起到隔热的作用,在面层结构主要 起到伸缩的作用。

    3.0.1给出加热电缆供暖系统适用于建筑设计节能标准达到50% 以上的建筑进行安装,没有达到此标准不建议安装,因为耗热量 过大,供暖效果很难保证。

    4.1.1施工工艺和材料性能主要应考虑在材料安装时和安装后可能 产生的潜在影响等。 4.1.2地面供暖设计的产品标准包括: 绝热层和填充层材料:《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GB/T1080.1、《绝热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GB/T1080.2、 《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 加热电缆:《额定电压300/500V生活设施加热和防结冰用加 热电缆》GB/T20841/IEC60800:1992等; 温控器:《温度指示控制仪》JJG874、《家用和类似用途电 自动控制器第十部分:温度敏感控制器的特殊要求》GB14536.10 等; 绝热层材料 4.2.3限定保温板最薄处厚度,是为了控制向下的传热损失。限 定导热层最小厚度为0.1mm主要是为了保证导热层的牢固性。金 属导热层要求其导热效果好,一般采用薄铝板或铝箔。 4.3填充层材料 4.3.3/可提高蓄热能力、降低供热系统的启停频率,减少室内温

    4.3.3/可提高蓄热能力、降低供热系统的后停频率,减少室内温 度波动: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实现电力的移峰填谷。

    灭火系统标准规范范本4.4加热电缆和温控设备

    4.4.2强制屏蔽接地是为了保证人身安全,防止人体触电和受到 较强的电磁辐射。 4.4.3冷热线接头为加热电缆的薄弱环节,应由专用设备和工艺 方法加工,严格控制质量,不应在现场简单连接,以保证安全 性、机械性能和使用寿命达到要求。 4.4.4应将冷热线以及接头作为一体进行检测,还应对接头位置 设明显标识,加热电缆标识包括商标和电缆型号。 4.4.6加热电缆地面辐射供暖系统搭配不同的温控器可以实现自 动控制、集中控制和远程控制,并可实现行为节能,具体功能如 下: 1自动控制:单个房间现场控制,通过程序设定系统自动实 现开启和特定时间段内的特定温度控制,实现控制室内温度; 2集中控制:通过中央控制系统控制现场控制单元工作的控 制方式,便于集中管理和操作; 3远程控制:利用远程控制设备可以方便地通过网络远程指 令实现系统的开启与关闭、工作模式设定等动作控制过程。

    ....
  • 电缆标准 供暖标准
  • 相关专题: 电缆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