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1320-2022 非家用燃气取暖器.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GB/T 41320-2022 非家用燃气取暖器
取暖器的主燃烧器应符合下列规定: a)可拆装的主燃烧器,使用普通工具应可进行拆装、清洁和重装; b)可拆装的主燃烧器应有定位装置,以保证燃烧器在正常使用中不应弯曲、滑动或脱离; c)主燃烧器与喷嘴、点火燃烧器、点火针、安全装置等相关部件的相互位置应准确,且不应发 变化。
5.2.5调风装置和风门
当取暖器设置调风装置、风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设有调风装置时金融标准,调风装置应易于调节空气量,调节后位置不应自行滑动; b)风门的紧固装置松脱后,不应由于重力的原因改变位置; )采用全预混燃烧的燃烧器,不应设置用户使用的调风装置
5.2.6燃气稳压装置
燃气稳压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设置测压口,测压口内径不应超过1mm; b)呼吸孔应设置在不易被堵塞的位置,且应保证膜片不会被插入的尖锐器械损伤
5.2.7自动燃烧器控制系统
自动燃烧器控制系统应安全可靠,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任一功能发生故障都不应影响其他控制功能的安全运行; b 当自动燃烧器控制系统失效时,燃气阀门应处于关闭状态; C 自动燃烧器控制系统失灵不应影响安全装置的动作; d 直接点燃主燃烧器时,应设置点火程序和火焰确认程序; e) 主燃烧器意外熄火时,应自动切断主燃气通路,当取暖器为采用液化石油气时,还应同时切断 点火燃烧器的燃气通路; ) 当点火装置出现故障时,不应影响安全
5.2.8热电式熄火保护
热电式熄火保护装置应符合GB/T38693的规定
取暖器应装有点火装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点火针对于点火火孔的位置及点火针之间的间隙应固定; b)主燃烧器保养时,应防止点火装置的错误安装; c)点火装置应符合GB/T38756的规定
5.2.10点火燃烧器
当取暖器装有点火燃烧器时,点火燃烧器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应可直接观察到点火燃烧器的火焰状态; b 点火燃气管路应避免被灰尘、污垢或冷凝液堵塞; c 点火燃烧器热负荷不大于250W; d)点火燃烧器供气管的内径不应小于2mm; e)点火燃烧器被点燃后,才允许打开通往主燃烧器的燃气通路
2.11管式辐射取暖器的
反射罩应符合下列规定: a)钢板和带涂覆层的钢板最小厚度不应小于0.4mm; b)铝合金板最小厚度不应小于0.6mm
当取暖器装有风机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风机应安装牢固、无松动; b)正常使用时.应有防止风机的运动部件、带电部件别接触的措施
5.2.13排烟管和给排气管
GB/T413202022
取暖器的排烟管、给排气管的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 a)直径16mm的钢球在5N的压力下不应被压入排烟管的烟气出口、给排气管的给排气口: b)排烟管/给排气管与取暖器连接部位的承接长度不应小于30mm。
5.3.1取暖器不应采用含石棉、水银成分的材料。 5.3.2取暖器及其部件正常使用时,其材料应能够承受可预期的机械、化学及冷热环境的影响。室外 型取暖器的外壳应满足长期使用的抗紫外线和抗锈蚀能力。 5.3.3取暖器的部件使用的环境温度在80℃以上时,不应使用锌合金材料。 5.3.4辐射取暖器的加热表面应结构稳定、耐久、耐腐蚀。当采用金属板时,其物理特性不低于0.7mm 享的热轧钢板。 5.3.5与燃烧产物接触的材料应有防腐蚀保护,或为耐腐蚀材料,应能承受燃烧产物的温度和腐蚀 影响。 5.3.6喷嘴、喷嘴座的熔点应大于500℃。 5.3.7燃烧器火孔部位的熔点应大于700℃。 5.3.8热交换器的熔点应太干700℃
5.3.1取暖器不应采用含石棉、水银成分的材料。 5.3.2取暖器及其部件正常使用时,其材料应能够承受可预期的机械、化学及冷热环境的影响。室外 型取暖器的外壳应满足长期使用的抗紫外线和抗锈蚀能力。 5.3.3取暖器的部件使用的环境温度在80℃以上时,不应使用锌合金材料。 5.3.4辐射取暖器的加热表面应结构稳定、耐久、耐腐蚀。当采用金属板时,其物理特性不低于0.7mm 享的热轧钢板。 5.3.5与燃烧产物接触的材料应有防腐蚀保护,或为耐腐蚀材料,应能承受燃烧产物的温度和腐蚀 影响。 5.3.6喷嘴、喷嘴座的熔点应大于500℃。 5.3.7燃烧器火孔部位的熔点应大于700℃。 5.3.8热交换器的熔点应大于700℃
GB/T41320—2022
5.3.9金属板风门的熔点应大于500℃,厚度应大于0.7mm。当厚度小于1.3mm时,应采用外边缘 折成直角方式或其他等效加强措施。 5.3.10燃气管路的零部件应采用耐腐蚀、熔点大于350℃的金属材料或非燃性材料(密封、润滑材料 除外)。 5.3.11排烟管和给排气管的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自然排气式取暖器的排烟管应采用耐腐蚀的金属材料或表面进行过耐腐蚀处理的金属材料, 不应使用铝制波纹管作为排烟管; b)强制排气式取暖器所用的排烟管、强制给排气式取暖器所用的给排气管应采用厚度不小于 0.3mm并符合GB/T3280中奥氏体型钢的不锈钢材料,或厚度不小于0.8mm的碳钢板双面 塘瓷处理,或与之同等级别以上耐腐蚀、耐温及耐燃性的其他材料,其密封件、密封垫也应采用 耐腐蚀的柔性材料
5.4冷凝式取暖器的特殊要求
5.4.1与冷凝液接触的材料
可能与烟冷凝液接融的部件应采用耐菌独材料或 到制造商声明的使用寿命, 注:可能与烟气冷凝液接触的部件主要指换热器、风机、排烟管、给排气管等
5.4.2冷凝液的收集和排放
烟气产生的冷凝液应经过收集后排放,或收集后经过中和处理再排放。中和处理后的冷凝液的 pH值应在6.5~8.5之间, 收集和排放装置的结构应符合: 收集和排放装置应方便安装和拆卸,易于检查和清洁,不易堵塞; b) 冷凝液排出系统的内径不应小于13mm,且应满足冷凝液的正常排放需要; 收集和排放装置有水封结构时,水封深度不应低于25mm; d 取暖器运行期间,在燃烧室最大压力下,收集和排放装置应能防止烟气泄漏; e 收集和排放装置应保证密封性,不应有冷凝水渗漏
烟气产生的冷凝液应经过收集后排放,或收集后经过中和处理再排放。中和处理后的冷凝液的 H值应在6.58.5之间。 收集和排放装置的结构应符合: a 收集和排放装置应方便安装和拆卸,易于检查和清洁,不易堵塞; b) 冷凝液排出系统的内径不应小于13mm,且应满足冷凝液的正常排放需要; 收集和排放装置有水封结构时,水封深度不应低于25mm; d) 取暖器运行期间,在燃烧室最大压力下,收集和排放装置应能防止烟气泄漏; e)收集和排放装置应保证密封性,不应有冷凝水渗漏
5.4.3排烟系统限温装置
冷凝式取暖器排烟系统应采用耐腐蚀、阻燃的非金属材料,当材料含有一些受温度影响的材料( 密封材料)时,应设置限温装置,限温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温度限定值不可调节; b)使用专用工具方可拆卸; c)烟气温度到达温度限定值时,取暖器应安全关闭
5.5.1取暖器应设置锁定装置,保证使用时不会发生移动。 5.5.2取暖器应设置防倾倒保护装置
GB/T413202022
5.6.2燃气管不应便用铝制材料。 5.6.3取暖器应设置过热保护装置,其温度设定值应不可改变,当保护装置动作或发生故障时,取暖器 应关闭燃气通路,并应产生锁定,且只能通过手动复位来实现重新启动。 5.6.4风机应安装在不受到火焰冲击的位置,风机和轴承应能承受预期的温度影响。 5.6.5燃烧器的结构应设计为无炽热的微粒或明火外溢。 5.6.6绝缘绝热材料本体及固定措施应能承受在正常操作时温度和空气流速的影响
5.7使用交流电的取暖器的电气结构
5.7.1取暖器使用的安全特低电压应由安全隔离变压器提供,安全隔离变压器应符合GB/T19212.7 的规定
5./.1取暖器使用的安全特低电压应由安 的规定。 5.7.2铝线不应用于内部布线。 5.7.3黄/绿组合双色标识的导线,应只用于接地导线, 5.7.4取暖器应有防止将电源软线推入本体内部的措施。 5.7.5取暖器应有软线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应有防止意外松脱的措施,并应使软线在接线端处免受拉 力和扭力的影响。
a)其接地线端子和电源软线插头的接地端应有永久性标志; b)接地端子应牢固,无意外松脱的可能; )当电源软线从取暖器内滑出时,载流导线在接地导线之前应先细紧。
可移动的取暖器按7.2的规定进行稳定性试验,应无倾倒
取暖器按7.4试验时: 额定热负荷不大于20kW时,折算热负荷与额定热负荷偏差不应大于10% 额定热负荷大于20kW时,折算热负荷与额定热负荷偏差不应大于5%
GB/T 413202022
6.4.1燃烧器按7.5.1进行试验时,火焰应在4s内传遍所有火孔、不应发生回火,且无爆燃现象。 5.4.2按7.5.2进行试验时,火焰应清晰、均匀、稳定 6.4.3按7.5.3进行试验时,不应产生积碳、非冷凝式取暖器的烟气不应产生冷凝水。 6.4.4按7.5.4进行试验时,不应发生回火、熄火及妨碍使用的离焰现象。 6.4.5按7.5.5进行试验时,烟气中CO=1含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a)强制给排气式取暖器的烟气中CO。=1含量不应大于0.10%; b) 自然排气式取暖器和强制排气式取暖器的烟气中CO(a=1含量不应大于0.04%; 室内排气式取暖器的烟气中CO(α=1含量不应大于0.02%; d)室外型取暖器的烟气排向室外时,烟气中CO(α=1)含量不应大于0.10%;室外型取暖器的烟气 排向室内时,烟气中CO(=1)含量不应大于0.02%。 6.4.6除室内排气式取暖器、冷凝式取暖器外,按7.5.6进行试验时,取暖器的排烟温度不应小于 110℃,且不应大于260℃;冷凝式取暖器的排烟温度应小于70℃,烟气中氧含量不应大于7.0%。 6.4.7采用市电的取暖器按7.5.7进行试验时,其性能应符合6.4.1~6.4.5的规定。 6.4.8点火燃烧器按7.5.8进行试验时,应无熄火、回火和爆燃现象。 6.4.9点火燃烧器按7.5.9进行试验时,不应产生积碳
6.4.1燃烧器按7.5.1进行试验时,火焰应在4s内传遍所有火孔、不应发生回火,且无爆燃现象。 6.4.2按7.5.2进行试验时,火焰应清晰、均匀、稳定。 6.4.3按7.5.3进行试验时,不应产生积碳、非冷凝式取暖器的烟气不应产生冷凝水。 6.4.4按7.5.4进行试验时,不应发生回火、熄火及妨碍使用的离焰现象。 6.4.5按7.5.5进行试验时,烟气中COc=1含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a)强制给排气式取暖器的烟气中CO。=1含量不应大于0.10%; b) 自然排气式取暖器和强制排气式取暖器的烟气中CO(c=1)含量不应大于0.04%; 室内排气式取暖器的烟气中CO(α=1含量不应大于0.02%; d)室外型取暖器的烟气排向室外时,烟气中CO(a=1)含量不应大于0.10%;室外型取暖器的烟气 排向室内时,烟气中CO(=1)含量不应大于0.02%。 6.4.6除室内排气式取暖器、冷凝式取暖器外,按7.5.6进行试验时,取暖器的排烟温度不应小于 110℃,且不应大于260℃;冷凝式取暖器的排烟温度应小于70℃,烟气中氧含量不应大于7.0%。 6.4.7采用市电的取暖器按7.5.7进行试验时,其性能应符合6.4.1~6.4.5的规定。 6.4.8点火燃烧器按7.5.8进行试验时,应无熄火、回火和爆燃现象。 6.4.9点火燃烧器按7.5.9进行试验时,不应产生积碳
6.5.1自动燃烧器控制系统
取暖器自动燃烧器控制系统按7.6.1进行试验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点火时,应先产生电火花,再打开燃气阀; 点火、再点火或再启动时应无爆燃现象; 额定热负荷不大于70kW的取暖器熄火安全时间不应大于5s,额定热负荷大于70kW的取 暖器熄火安全时间不应大于3s(再点火除外); d)再点火安全时间不应大于1S; e 再启动应先关闭气路,点火过程再重新开始,且应符合a)和b)的规定; 延时点火不应危及人身安全和损坏取暖器: g)其他安全装置动作时,控制系统应产生故障报警
6.5.2热电式熄火保护装置
热电式熄火保护装置按7.6.2进行试验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点火延迟开阀时间不应大于20s; b)熄火延迟闭阀时间不应大于45s
6.5.3过热保护装置
按7.6.3进行试验时,过热保护装置动作时,间接对流取暖器的热空气出口温度不应大于85℃,直 接对流式取暖器的热风出口温度不应大于220℃
机械定时器接7.6.4进行试验时,定时器误差不应天于10%,且其动作时,取暖器应安全切断燃气
6.5.5风压过大安全装置
产生熄火、回火、影响使用的火焰外溢及妨碍使用的离焰现象之前,安全装置应能关闭通往燃烧器的燃 气通路。 冷凝式取暖器在试验期间.冷凝水排出口不应有烟气泄漏
6.5.6燃气稳压装置
5.7冷凝水堵塞安全装
6.5.8防倾倒保护装置
可移动的取暖器按7.6.8进行试验时,防倾倒保护装置应在其翻倒后10S内关闭通往燃烧器百 通路,且不应自动再开启
6.5.9烟道堵塞保护装置
6.5.9.1强制排气式取暖器
按7.6.9.1进行试验时,烟气中CO(a=1)含量不应大于0.06%。当安全装置切断燃气后,应产生锁 定、且只能通过手动复位来实现重新启动。 冷凝式取暖器在试验期间,冷凝水排出口不应有烟气泄漏
6.5.9.2强制给排气式取暖器
按7.6.9.2进行试验时,烟气中CO=1含量不应大于0.10%。当安全装置切断燃气后,应产 且只能通过手动复位来实现重新启动。 冷凝式取暖器在试验期间,冷凝水排出口不应有烟气泄漏
6.6.1按7.7.1进行试验时,防倒风排烟罩堵塞时烟气中CO(a=1)含量不应超过0.04%。 6.6.2无风状态下,按7.7.2进行试验时,烟气不应从排烟口以外的地方排出。 6.6.3有风状态下,按7.7.3进行试验时,火焰不应熄灭或产生回火、离焰、外溢,且不应产生危害取暖 器的现象
非冷凝的间接对流取暖器按7.8进行试验时,热效率不应小于80%。
6.8带助燃风机的取暖器的特殊要求
接7.9.1进行试验时,取暖器的预清扫时间应大于10S,且换风量不应小于4倍的燃烧室容积。
主1:管式辐射取暖器的燃烧室容积计算为6m 且不小于火焰长度的辐射管容积 注2:板式辐射取暖器和直接对流式取暖器无换风量要求
6.8.2强制排气式取暖器
按7.9.2进行试验时,除排烟口外,排烟系统不应
6.8.3强制给排气式取暖器
按7.9.3进行试验时,燃烧通路的空气泄漏量(m/h)不应大于额定热负荷值(kW)的0.43倍,且不 大于10m/h
室外型取暖器和强制给排气式取暖器按7.10进行试验时,烟气中COc=1含量不应大于0.14%(体 积分数)。
安7.11进行试验时,取暖器零部件表面温升应符
6.12使用交流电的取暖器的电气要求
6.12.1电功率偏差
7.13.1的试验条件下,额定输人电功率偏差不应
.12.2泄漏电流和电气
在7.13.2的试验条件下,取暖器的泄漏电流和电气强度应符合下列规负
在7.13.2的试验条件下,取暖器的泄漏电流和电气强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GB/T413202022
a)在1.06倍额定电压下: 一I类取暖器泄漏电流不大于3.5mA; 一Ⅱ类取暖器泄漏电流不大于0.25mA, b)取暖器绝缘承受7.13.2规定的试验电压,在试验期间,不应出现闪络和击穿。
6.12.4外壳防护等级
在7.13.4的实验条件下,外壳防护等级应符合下列规定: 室内型取暖器的外壳防护等级应至少为IP2X: 室外型取暖器的外壳防护等级应至少为IP25; 允许使用水冲洗的取暖器,在拆除允许用户拆装的部件后,防水等级不应低于IPX6
在7.13.4的实验条件下,外壳防护等级应符合下列规定: 室内型取暖器的外壳防护等级应至少为IP2X: 室外型取暖器的外壳防护等级应至少为IP25; 允许使用水冲洗的取暖器,在拆除允许用户拆装的部件后,防水等级不应低于IPX6
6.13电磁兼容安全性
使用交流电源的取暖器的电磁兼容安全性应符合附录C的规定
实验室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a)实验室条件参照GB/T16411—2008中第4章的规定执行; b)如无特殊规定,使用市电的取暖器的各项试验应在额定电压下进行
可移动的取暖器应按下列规定进行试验: a)质量不大于45kg的取暖器,各个方向倾斜15°,松手后取暖器应无倾倒; b)质量大于45kg的取暖器,在取暖器顶部中心水平施加1/10取暖器重量的力,取暖器应无 倾倒。 试验结果应符合6.1的规定
可移动的取暖器应按下列规定进行试验: a)质量不大于45kg的取暖器,各个方向倾斜15,松手后取暖器应无倾倒; b)质量大于45kg的取暖器,在取暖器顶部中心水平施加1/10取暖器重量的力,取暖器应 倾倒。 试验结果应符合6.1的规定
GB/T41320—2022
a)内部气密性按下列步骤进行: 关闭被测的密封阀门,其余阀门打开,逐道检测(并联的密封阀门作为一道阀门检测); 一在燃气入口连接检漏仪,分别通入10kPa和0.6kPa的空气; 一检查被测阀门的内部气密性。 b)外部气密性按下列步骤进行: 打开所有阀门,堵塞喷嘴出口; 在燃气入口连接检漏仪,通人10kPa的空气; 检查从燃气人口至喷嘴处的外部气密性。 试验结果应符合6.2.1的规定。
7.3.2喷嘴至燃烧器火孔的燃气通路气密性按下列规定进行试验:
按GB/T16411一2008中第6章的要求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6.3的规定。
7.5.1冷态下,点燃主火燃烧器一端火孔,点燃后,记录传遍所有火孔的时间,目测有无爆燃现 结果应符合6.4.1的规定。
7.5.1冷态下,点燃主火燃烧器一端火孔,点燃后,记录传遍所有火孔的时间,目测有无爆燃现象,试验 结果应符合6.4.1的规定。 7.5.2主火燃烧器燃烧稳定后,目测火焰是否清晰、均匀、稳定,试验结果应符合6.4.2的规定 7.5.3完成所有试验后,目测检查电极、热交换器部分是否有积碳;非冷凝式取暖器目测检查是否有冷 凝水产生,试验结果应符合6.4.3的规定
7.5.4主燃烧器点燃后!
a)主火燃烧器冷态点燃15s后,目测是否有妨碍使用的离焰现象: b)主火燃烧器冷态点燃15s后,目测是否有熄火现象; c)主火燃烧器点燃30min后,目测火焰是否回火。 试验结果应符合6.4.4的规定。 7.5.5烟气中CO(a=1)含量试验按GB/T16411一2008中8.2.8的规定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 规定。
7.5.6取暖器应按下列规定进行测试
7.5.8点火燃烧器运行点燃15min后,目测点火燃烧器单独燃烧时是否存在回火、熄火。用点火燃烧 器点燃主燃烧器时,是否存在爆燃现象,主燃烧器熄火时,点火燃烧器是否存在回火、熄火现象,试验结 果应符合6.4.8的规定。 乙5.9所有试验完成后.目测点火燃烧器是否有积碳.试验结果应符合6.4.9的规定
自动燃烧器控制系统按下列规定进行试验: 目测点火和燃气阀门开启的顺序; 目测点火过程是否存在爆燃现象;取暖器运行10min后,人为关闭燃气,火焰熄灭后马上恢复 燃气供应,检查再点火(如有)、再启动(如有)过程是否存在爆燃现象; C 取暖器运行10min,人为断开火焰检测装置,测量断开瞬间至燃气阀关闭的时间; 取暖器运行10min,人为关闭燃气,火焰熄灭后马上恢复燃气供应,测量断开瞬间至再次点燃 的时间; 取暖器运行10min,人为关闭燃气,火焰熄灭后马上恢复燃气供应,采用a)和b)的方法检查: 未通燃气状态下启动取暖器,测量燃气阀开阀时间。在冷态下,燃气阀开启后开始点火,第, 一 次点火延迟时间为开阀后1S,且每重复一次循环,点火延迟时间增加1s,直到延迟时间为开阀 间结束,目测是否危害人身安全和损坏取暖器。 试验结果应符合6.5.1的规定
7.6.2热电式熄火保护装置
热电式熄火保护装置应按下列规定试验: a)点火延迟开阀时间测试时,在冷态下点燃燃烧器,维持到6.5.2规定的时间,取消手动操作。 b)熄火延迟闭阀时间测试时,取暖器在额定热负荷状态下工作10min后,人为关断燃气,点火燃 烧器和主燃烧器火焰熄火瞬间开始计时,重新打开燃气直至安全装置切断燃气结束计时。可 采用等效方法代替。 试验结果应符合6.5.2的规定
7.6.3过热保护装置
取暖器的过热保护装置接下列规定试验: a 使温度自动控制装置处于失效状态,取暖器运行至稳定状态,逐步降低换热空气流量或新风 量,测量热风出口温度; b 当过热安全装置动作时,检查燃气通路是否关闭,并读取热风出口温度; c)增大换热空气流量或新风量,检查取暖器是否重新启动。 试验结果应符合6.5.3的规定
将定时器设定至最长定时时间,启动取暖器,使其正常运行,记录取暖器安全关闭时的时间,测定3 次,最大时间偏差应符合6.5.4的规定
1.6.5风压过大安全装置
取暖器的风压过大安全装置按下列规定试验
GB/T 413202022
a)将排烟管接入背压箱,点燃取暖器运行15min后,将风压箱内压力调节至80Pa,目测安全装 置是否动作、燃烧器有无熄火、回火、火焰外溢等不正常燃烧的现象; D 有点火燃烧器时,仅点燃点火燃烧器,按a)的方法进行检查; C 缓慢升高背压箱内压力,检查在产生熄火、回火、火焰外溢之前,安全装置是否切断燃气通路; 冷凝式取暖器检查冷凝水排出口是否有烟气排出; d)断开安全装置回路,检查取暖器是否运行。 试验结果应符合6.5.5的规定
7.6.6燃气稳压装置
7.6.7冷凝水堵塞安全装置
取暖器在最大负荷状态下连续运行15min后,堵塞冷凝水出口,直至取暖器关闭,测量关闭前 1含量,试验结果应符合6.5.7的规定
暖通空调施工组织设计7.6.8防倾倒保护装置
点燃取暖器,然后沿可能方向推倒取暖器,测量自翻倒至关闭燃气通路的时间,试验结果应符 8的规定。
7.6.9烟道堵塞保护装置
7.6.9.1强制排气式取暖器
强制排气式取暖器应按下列规定进行试验: a)取暖器运行15min; b)在烟气出口或空气进口处逐步堵塞至取暖器刚能维持运行,测量烟气中CO含量,并按 GB/T16411一2008中8.2.8的规定进行折算; 然后完全堵塞烟气出口或空气进口隧道标准规范范本,堵塞状态维持3min,然后除掉堵塞物,检查取暖器是否 重新启动; d)试验期间冷凝式取暖器检查冷凝水排出口是否有烟气排出。 试验结果应符合6.5.9.1的规定
7.6.9.2强制给排气式取暖器
取暖器运行至热平衡后,应按下列规定进行试验: a 取暖器运行15min; b 逐渐堵塞排气管或给气管至取暖器刚能维持运行,测量烟气中CO含量,并按GB/T16411 2008中8.2.8的规定进行折算; C 然后完全堵塞排气管或给气管,堵塞状态维持3min,然后除掉堵塞物,检查取暖器是否重新 启动; d)试验期间冷凝式取暖器检查冷凝水排出口是否有烟气排出。 试验结果应符合6.5.9.2的规定
....-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