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495-2019 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技术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GB 50495-2019 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技术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
2.0.2被动式太阳能采暖
passive solarheating
通过对建筑朝向和周围环境布置、建筑内外空间布局、建筑 材料、围护结构的合理选择和处理,使建筑物本身可具有在冬季 集取、贮存和分配太阳热能,在夏季遮蔽太阳辐射、散逸室内热 量的功能机械标准,
2.0.3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
设置太阳能集热器等专用设备,通过循环管路提供建 季采暖和全年其他用热
powergeneration system
将太阳能转换为热能,通过热功转换过程发电并利用余热 的系统。
with seasonal heat storage
蓄热装置可贮存非采暖季太阳能得热量的太阳能供热采 统。
2.0.7太阳能液体集热器
o.7太阳能液体集热器solarliquidcollector
吸收太阳辐射并将产生的热能传递到液体传热工质的装置
2.0.9太阳能集热系统
收集太阳能并将其转化为热能传递到蓄热装置的系统。
2.0.11间接式太阳能集热系
在太阳能集热器中加热传热工质,再通过换热器由该 工质加热水供给用户的太阳能集热系统
drain downsystem
当可能发生工质被冻结情况时,可将全部工质排空以防止 勺直接式太阳能集热系统。
当可能发生工质被冻结情况时,可将全部工质排回室内贴 以防止冻害的间接式太阳能集热系统
2.0.16循环防冻系统
通过工质循环防止冻害的太阳能集热系统。 2.0.17太阳能集热系统效率efficiencyofsolarcollect
指定时间段内,太阳能集热系统的得热量与在系统集 面积上人射的太阳总辐照量之比,
2.0.18太阳能集热系统耗电
设计工况下,太阳能集热系统循环水泵或风机总功耗与太阳
能集热系统得热量的比值。
2.0.19太阳能保证率solarfracti
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中由太阳能供给的热量占太阳能 统设计负荷的百分率
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的增投资与系统在正常使用寿命期内 节能量的比值,表示利用太阳能节省每千瓦小时常规能源热 投资成本
2.0.21建筑物耗热量
在计算采暖期室外平均气温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设计计算温 度,建筑物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需由室内采暖设施供给的 热量
2.0.22建筑采暖设计热负荷heatingloadforspaceheatingof
在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设计计算温度,建 筑物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需由供热设施供给的热量
整个集热器的最大投影面积,不包括那些固定和连接传热工 质管道的组成部分
3.1.1新建建筑应用太阳能供热采暖技术应遵循被动
.1新建建筑应用太阳能供热采暖技术应遵循被动技术优 动系统优化的原则。
3.1.2太阳能供热采暖设计应根据气候区特点、太阳能资源条
3.1.2太阳能供热采暖设计应根据气候区特点、太阳能 件、建筑物类型、功能,以及业主要求、投资规模、安装 进行。
获取太阳得热为主,夏李应满足隔热遮阳要求;夏热冬冷、 夏热冬暖地区应以夏季隔热遮阳为主,冬季应满足保温要求
3.1.4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应采取防冻和防过热措施
3.1.5太阳能热电联产系统设计应以发电为主,且应兼顾供热 采暖需求。
3.2.1被动式太阳能采暖应根据当地气象条件、生活居 进行建筑平面总体布局、朝向、体形系数、开窗形式、 阳、建筑热惰性、室内空间布局设计。
3.2.3建筑造型宜规整紧凑,应避免过多的凹凸变化, 置装饰性构件。
3.2.3建筑造型宜规整紧凑,应避免过多的凹凸变化,不宜设
3.2.4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建筑外围护结构及室内构筑物宜选用 集热性能高、蓄热能力大和放热能力强的深色、重质材料。
3.2.4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建筑外围护结构及室内构筑物宜选用
3.2.5对具有集热蓄热功能的构筑物,当接收辐射表面
外空气直接接触时,表面涂层的吸收率应大于0.85,构
体材料应选择蓄热性能好的重质材料
3.2.6建筑外窗宜采用内平开窗,外门窗应有良好的气密、水 密及抗风压性能,气密性等级不应低于8级、水密性等级不应低 于6级、抗风压性能等级不应低于9级
3.2.7严寒地区建筑南向外窗的遮阳措施不应降低
热;寒冷地区建筑东、西、南向外窗的遮阳措施应兼顾冬季日照 得热及夏季遮阳的要求,通过模拟计算,优化设置,
3.2.8建筑外门窗宜设置可移动外保温遮阳装置
3.3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
3.3.1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应由太阳能集热系统、蓄热系统、 末端供热采暖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和其他能源辅助加热或换热设 备集合构成
3.3.1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应由太阳能集热系统、蓄热系统、
3.3.2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分类应符合表3.3.2的规定
3.3.2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分类应符合表3.3.2的规定。
3.3.3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中的其他能源辅助加热或换热设备
其所使用的常规能源种类,应根据当地能源特点和经济发 进行选择。
3.3.4其他能源辅助加热或换热设备的综合性能应符合
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和《严寒和寒冷地区居 节能设计标准》JGJ26的相关规定。
3.3.5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应设置能量计量装置,且厂
量太阳能集热系统得热量、辅助热源供热量、系统供热量、系统 水泵和风机耗电量等能量参数
3.3.6太阳能热电联产系统的供热半径应由技术经济分
3.7太阳能热电联产系统应设置换热机房,并应通过换 行间接供热
3.3.8当太阳能热电联产系统的热力网采用热水为供热
管网设计压力不应大于2.5MPa,设计温度不应大于200℃;当 采用蒸汽为供热介质时,管网设计压力不应大于1.6MPa,设计 温度不应大于350℃。
4.1.1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负荷计算应包括太阳能集热系统负 荷计算和其他能源辅助加热或换热设备负荷计算。 4.1.2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的选型设计应根据施工安装、操作 使用、运行管理、部件更换和维护等要求进行,并应安全、可 靠、适用、经济、美观。
4.2.1太阳能集热系统设计负荷应达 生活热水供应负荷中的较大值。 4.2.2太阳能集热系统负担的采暖热负荷宜通过采暖季逐时热 负荷计算确定;采用简化计算方法时,该采暖热负荷应为采暖期 室外平均气温条件下的建筑物耗热量,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太阳能集热系统负担的采暖热负荷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QH 太阳能集热系统负担的采暖热负荷(W); QHT 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W); QINF 空气渗透耗热量(W); QIH 建筑物内部得热量,包括照明、电器、炊事、人 体散热和被动太阳能集热部件得热等(W)。 2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QHT 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W):
式中:QINF 空气渗透耗热量(W); Cp 空气比热容,[W·h/(kg·℃)],取
(kg : ℃) :
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的规定。 4.2.4其他能源辅助加热或换热设备的设计负荷应按建筑采暖 设计热负荷与建筑热水设计小时耗热量中的较大值确定。
2.5建筑采暖设计热负荷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采暖设计热负荷的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的规定。 2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736中规定可不设置集中采暖的地区或建筑,宜根据当地 的实际情况,降低室内空气计算温度
4.2.6生活热水设计小时耗
4.3.1具备太阳能集热器安装场地条件时,应选用地面安装太 阳能供热采暖系统。 4.3.2与建筑结合的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类型宜根据建筑气候 分区和建筑物类型按表4.3.2确定
表4.3.2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类型
注:表中“”为可选用项。
4.3.3液体工质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宜采用低温热水
4.3.3液体工质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宜采用低温热水辐射、水
空气处理设备和散热器等末端采暖设施。
4.3.4 建筑物内需热风采暖的区域宜采用空气太阳能件 系统。
建巩物内而热风术暖的区域且用空气太阳能供热术暖 未端采暖设备的运行噪声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
3.5未端采暖设备的运行噪声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
5.1.1建筑物上安装太阳能集热系统不得降低相邻建筑的日照
5.1.2太阳能集热系统应根据建设地区和使用条件
5.1.4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中的太阳能集热器的性能
行国家标准《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GB/T6424、《真空管 阳能集热器》GB/T17581和《太阳能空气集热器技术 GB/T26976的相关规定,且正常使用寿命不应少于15年
5.1.5太阳能集热系统的施工安装不得破坏建筑物的结
5.1.6太阳能集热系统管道及保温材料应选用耐腐蚀、与 工质相容、可耐受系统最高工作温度且安装连接方便可靠的 和材料。
1自动控制的功能应包括对太阳能集热系统的运行控制和 安全防护控制、集热系统和其他辅助热源设备的工作切换控制。 太阳能集热系统安全防护控制的功能应包括防冻保护和防过热 保护。 2控制方式应简便、可靠、利于操作。 3自动控制系统中使用的温度传感器,其测量不确定度不 应大于0.5℃。
5.2.1太阳能集热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5.2太阳能集热系统设计
·1 1太阳能集热器宜朝向正南,或南偏东、偏西20°的朝向 范围内设置;安装倾角宜为当地纬度十10;当受实际条件限制 时,集热器的面积补偿应按本标准附录B执行,并应进行经济 效益分析。 2放置在建筑外围护结构上的太阳能集热器,冬至日集热 器采光面的日照时数不应少于6h。前、后排集热器之间应留有 安装、维护操作的间距,排列应整齐有序。 3某一时刻太阳能集热器不被前方障碍物遮挡阳光的日照 间距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D 一日照间距(m); H一一前方障碍物的高度(m); h一一计算时刻的太阳高度角(°)。 %——计算时刻太阳光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与集热器表 面法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之间的夹角(°)。
4太阳能集热器不得跨越建筑变形缝设置。
式中:A 短期蓄热直接系统集热器总面积(m): Q 太阳能集热系统设计负荷(W): T 当地集热器采光面上的12月平均日太阳辐照量门 (m·d),应按本标准附录A选取; 太阳能保证率(%),应按本标准附录A选取; 7d 基于总面积的集热器平均集热效率(%),应按本
标准附录C计算; 管路及贮热装置热损失率(%),应按本标准附录 D计算。 2季节蓄热直接系统集热器总面积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Ac.s 季节蓄热直接系统集热器总面积(m?); Ja一 当地集热器采光面上的年平均日太阳辐照量 m·d)I,应按本标准附录A选取; 太阳能保证率(%),按本标准附录A选取; 当地采暖期天数(d); 3间接系统集热器总面积应按下式计算:
AN =A(1+ ULA. Uh.Ah.
武中:AIN 间接系统集热器总面积(m?); A 直接系统集热器总面积(m); UL 集热器总热损系数[W/(m℃)],测试得出; Uhx 换热器传热系数[[W/(m.℃)],查产品样本 得出; Ahx 间接系统换热器换热面积(m?),应按本标准附 录E计算。 5.2.3通过水力计算确定系统管路的管径、长度、布置方式及 水力平衡装置等,应满足管网水力平衡要求。
3通过水力计算确定系统管路的管径、长度、布置方式 平衡装置等,应满足管网水力平衡要求。 4单块太阳能集热器工质的设计流量应按下式计算:
5.2.3通过水力计算确定系统管路的管径、长度、布置
式中:G 单块太阳能集热器工质的设计流量(m3/h); A一一单块太阳能集热器的总面积(m); g—太阳能集热器工质的单位面积流量[m/(h·m)] 应根据太阳能集热器产品技术参数确定:当无木
关技术参数时,宜根据不同的系统按表5.2.4 取值。
技术参数时,宜根据不同的系统按表5.2.4 文值。
表5.2.4太阳能集热器的单位面积流量
5.2.5太阳能集热系统的设计流量应根据太阳能集热器阵列的
5.2.5太阳能集热系统的设计流量应根据太阳能集热器阵列的 事并联方式和每一阵列所包含的太阳能集热器数量、面积及太 阳能集热器的热性能计算确定。在当地太阳辐照、大气压力等 气象条件下,太阳能液体工质集热系统的设计流量应满足出口 工质温度符合设计要求且不致汽化;太阳能空气集热系统的设 计流量应满足出口工质温度符合设计要求且不致造成过热安全 隐惠。
出口压力降等参数通过系统水力计算进行选型
5.2.9太阳能集热系统的防冻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太阳能集热系统的防冻设计宜根据集热系统类型和使用 地区按表5.2.9选取, 2太阳能集热系统的防冻措施应采用自动控制运行工作
太阳能集热系统的防冻设计选型
注:表中“”为可选用项。
5.2.10应根据贮热装置的供热工质出口温度与设定供热温度的 差值,控制辅助热源加热设备的启停。 5.2.11太阳能集热系统以水为工质的防冻自动控制应符合下列 规定:
5.2.10应根据购热装置的供热工质出口温度与设定供热温度的
1采用排空和排回防冻措施的直接和间接式太阳能集热系 统宜采用定温控制。当太阳能集热系统出口温度低于设定的防冻 执行温度时,应通过控制器启闭相关阀门排空集热系统中的水或 将水排回贮水箱。 2采用循环防冻措施的直接式太阳能集热系统宜采用定温 控制。当太阳能集热系统出口温度低于设定的防冻执行温度时 控制器应启动循环泵进行防冻循环。 5.2.12太阳能集热系统防过热温度传感器应设置在热水箱顶 部、集热系统出口,防过热执行参数的设定范围应与系统运行工
部、集热系统出口,防过热执行参数的设定范围应与系统 况和部件耐热能力相匹配
在泄压时排出的高温蒸汽、高温热水不致危及周围人员,并 备相应的安全措施。防过热安全阀设定的开启压力应与系统 受的最高工作温度对应的饱和蒸汽压力一致。
3.1太阳能集热系统的施工安装应单独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1太阳能集热系统的施工安装应单独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并应包括与主体结构施工、设备安装、装饰装修等相关工种的协 调配合方案和安全措施等内容
5.3.2太阳能集热系统施工安装前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设计文件应齐备,且应已通过施工图审查; 2 应具备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 3 施工场地应符合施工组织设计要求; 4 现场水、电、场地、道路等条件应满足正常施工需要: 5 预留基础、孔洞、设施应符合设计图纸: 6 既有建筑应经结构复核,或具备法定检测机构同意安装 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的鉴定文件
5.3.4太阳能集热器的连接方式及真空管与联箱的密封方式应
5.3.5安装在平屋面专用基座上的太阳能集热器,基座的强度 应符合设计要求,基座与建筑主体结构连接应牢固,并应进行防 水处理,其防水制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 范》GB50207的规定要求。 5.3.6理设在坡屋面结构层的预理件应在结构层施工时理入 位置应准确。预理件应做防腐处理,在太阳能集热系统安装前应
5.3.5安装在平屋面专用基座上的太阳能集热器,基座
符合设计要求,基座与建筑主体结构连接应牢固,并应进行 处理,其防水制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屋面工程质量验收 》GB50207的规定要求。
5.3.6埋设在坡屋面结构层的预埋件应在结构层施工
置应准确。预埋件应做防腐处理,在太阳能集热系统安装前 取保护措施
5.3.7带支架安装的太阳能集热器,其支架强度、抗
防腐处理和热补偿措施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料应耐受系统的最高工作温度和工作压力。 5.3.10进场安装的太阳能集热系统的产品、配件、材料应有产 品合格证水利施工组织设计 ,其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太阳能集热器应有性能检测 报告。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 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的相关规定
5.3.12液体工质太阳能集热系统安装完毕后,设备和管
应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注明时 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GB 50242 的规定。
5.3.13系统的电缆线路施工和电气设施的安装应符合现
稀土标准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标准》GB 50168和《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的相关 规定。
....-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