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T 3297-2022 严寒地区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技术规程.pdf

  • DB23/T 3297-2022  严寒地区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技术规程.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1.3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2-09-25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立即下载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DB23/T 3297-2022  严寒地区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技术规程

    DB23/T32972022

    部辐射供暖系统热负荷白

    5.2户式空气源热泵机组选型

    5.2.1户式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机组采用低环温热水机组时ZJM0标准规范范本,应符合下列规定: a)产品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T25127.2的规定。 b) 应选用具有变频调节功能的机组; ) 应选用空气源热泵分体式机组。 5.2.2 户式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机组采用低环温热风机组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产品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T18837或现行行业标准JB/T13573的规定 b) 当采用低环温多联式热风机组时,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选用具有变频调节功能的机组; 2)应根据室内、外机组之间的连接管长和高差对制热量进行修正。

    5.3.1当采用平衡点温度选取空气源热泵机组容量时,供暖室外计算温度小于平衡点温度时 辅助热源。

    a)低坏温热水机组的电热装置应安装在供水管路或缓冲水箱内; b)低环温热风机组的电热装置应安装在室内机上,或采用分体式电热供暖装置。

    5.4.1输配系统应进行水力计算。

    a)水管路应在最高点设置排气阀,最低点安装泄水阀; b)回水总管上应设置补水阀; C)在系统补水管路中,宜安装带有防漏水保护功能的自动补水装置:

    DB23/T32972022

    d)应采用带有阻氧层的塑料或不锈钢等材质的管道; e)应采取保温措施,保温材料及保温层厚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736的有关规定。 5.4.3水力模块应符合下列规定: a 供、回水管上应设置关断阀门,并应采用柔性连接管; 回水管上应设置过滤器: C 膨胀罐应设置在循环水泵吸水管段; d 应设置在环境温度不小于5℃C的室内辅助房间,并应满足检修、排水的要求。 5.4.4 水力模块中的循环泵选型应根据水力计算结果确定,并符合下列规定: a) 应满足系统设计供暖工况所需流量和扬程的要求; b) 对于添加防冻液的系统,应根据防冻液的浓度和性质对系统循环流量和阻力进行修正; C) 可选用离心泵,在噪音控制严格的区域应选用屏蔽式水泵; 5.4.5 供暖系统不能满足化霜、除霜期间室内温度稳定时,应设置缓冲水箱。缓冲水箱应符合下列 求: a) 应根据供暖系统的要求和空气源热泵机组性能确定水箱容量; b) 应采用闭式水箱; c)宜安装在回水管上。

    6分布式空气源热泵集中供暖系统设讯

    6.1.1居住建筑采用分布式空气源热泵集中供暖系统应按连续供暖计算设计热负荷。 6.1.2热负荷计算应符合GB50736和GB50019中的规定。 6.1.3采用辐射供暖末端时,室内设计温度应比对流供暖末端的设计温度降低2℃C

    6.2.1热源站的供热面积不宜大于150,000m。 6.2.2 热源站应采用低环温热水机组,产品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T25127.1的规定,并符合下列 规定: a) 当设计供水温度大于55℃时,宜选用复叠机组或CO2为工质的热泵机组。 b 机组宜并联连接,串联连接的机组应具备单级运行条件。 6.2.3 空气源热泵机组群组的融霜应符合下列规定: a 空气源热泵机组在连续制热运行中,融霜时间总和不应大于一个连续制热周期的20%; b 结霜工况下,机组群组不应同时融霜; c) 融霜水应采取有组织排放或收集措施: d) 融霜水管道应保温,并设置防冻措施。 6.2.4 空气源热泵室外机群组的布置除应符合4.6条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机组群组应抬高布置,基础顶面高出地面不应小于500mm; b) 上出风机组群组布置不应大于2层,且每层高度不应小于2.5m; ) 机组群组与周围建筑物的距离不小于10m; d) 机组群组主要维护间距不小于1.5m。 6.2.5 当供暖室外计算温度小于平衡点温度时,应设置辅助热源,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辅助热源的选择应满足与空气源热泵联合供暖的可靠性、经济性和环保性要求;

    6.2.1热源站的供热面积不宜大于150,000m。 6.2.2 热源站应采用低环温热水机组,产品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T25127.1的规定,并符合下列 规定: a) 当设计供水温度大于55℃时,宜选用复叠机组或CO2为工质的热泵机组。 b 机组宜并联连接,串联连接的机组应具备单级运行条件。 6.2.3 空气源热泵机组群组的融霜应符合下列规定: a) 空气源热泵机组在连续制热运行中,融霜时间总和不应大于一个连续制热周期的20%; b 结霜工况下,机组群组不应同时融霜; c) 融霜水应采取有组织排放或收集措施: d) 融霜水管道应保温,并设置防冻措施。 6.2.4 空气源热泵室外机群组的布置除应符合4.6条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机组群组应抬高布置,基础顶面高出地面不应小于500mm; b) 上出风机组群组布置不应大于2层,且每层高度不应小于2.5m; C 机组群组与周围建筑物的距离不小于10m; d) 机组群组主要维护间距不小于1.5m。 6.2.5 当供暖室外计算温度小于平衡点温度时,应设置辅助热源,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辅助热源的选择应满足与空气源热泵联合供暖的可靠性、经济性和环保性要求;

    DB23/T32972022

    b)具备多种辅助热源时,应优先选用可再生能源。 6.2.6既有建筑供暖改造项目应根据建筑已有供暖末端形式,选取适宜的辅助热源。

    6.3.1输配系统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CJJ34的规定。 6.3.2 供热管网的形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a 热源站、供热管网、供暖末端均应采用直接连接; 应采用闭式双管制; 应采用枝状形式。 6.3.3 应根据水力计算结果确定管网管径和循环泵选型。输配系统的水力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a) 主干线的推荐比摩阻不应大于100Pa/m; 支线管径应按允许压力降确定,且比摩阻不应大于400Pa/m,管内流速不应大于3.5m/s; c) 系统中任何一点的压力不应大于设备和管道的允许压力,且不应小于10kPa; d 循环水泵运行时,循环水泵入口压力不应小于50kPa。 e 最不利用户的资用压头应考虑用户系统安装过滤装置、计量装置、调节装置的阻力损失, 6.3.4 供热管网的布置与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在满足室内各环路水力平衡和供热计量前提下,应减少建筑物热力入口的数量: b) 直埋敷设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CJ/T81的规定; c) 热力入口宜设置在室内。 .3.5 系统耗电输热比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189的有关规定。 6.3.6 补水和定压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CJJ34的有关规定 6.3.7 供暖管道应采取保温措施,且保温材料及保温层厚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736的有关 定

    6.3.2 供热管网的形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a 热源站、供热管网、供暖末端均应采用直接连接; 应采用闭式双管制; 应采用枝状形式。 6.3.3 应根据水力计算结果确定管网管径和循环泵选型。输配系统的水力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a) 主干线的推荐比摩阻不应大于100Pa/m; 支线管径应按允许压力降确定,且比摩阻不应大于400Pa/m,管内流速不应大于3.5m/s; 系统中任何一点的压力不应大于设备和管道的允许压力,且不应小于10kPa; d) 循环水泵运行时,循环水泵入口压力不应小于50kPa。 e 最不利用户的资用压头应考虑用户系统安装过滤装置、计量装置、调节装置的阻力损失。 6.3.4 供热管网的布置与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在满足室内各环路水力平衡和供热计量前提下,应减少建筑物热力入口的数量 b) 直埋敷设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CJ/T81的规定; c 热力入口宜设置在室内。 6.3.5 系统耗电输热比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189的有关规定。 6.3.6 补水和定压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CJJ34的有关规定 6.3.7 供暖管道应采取保温措施,且保温材料及保温层厚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736的有关规 定。

    辐射供暖系统的末端设计、设备材料选择和室温控制要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JGJ142的不 定 采用地面辐射供暖时,房间地表面平均温度宜按表2采用

    表2地面辐射供暖地表面平均温度

    1.3辐射供暖系统供水、回水温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DB23/T32972022

    。 5 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地面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a 供暖地面的构造做法应根据其设置位置和加热部件的类型确定,不同类型供暖地面构造做法可 按本规程附录A.1选用。供暖地面的构造应由下列全部或部分组成: 楼板或与土壤相邻的地面 防潮层(对与土壤相邻地面); 3 绝热层; 4) 加热部件; 5) 填充层; 6) 隔离层(对潮湿房间); 7) 面层。 直接与室外空气接触的楼板或与不供暖房间相邻的地面作为供暖地面时,必须设置绝热层: C 供暖地面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与土壤接触的底层地面作为辐射地面时,应设置绝热层。设置绝热层时,绝热层与土壤 之间应设置防潮层; 2 潮湿房间的混凝土填充式供暖地面的填充层上、预制沟槽保温板或预制轻薄供暖板供暖地 面的面层上,应设置隔离层。 d 绝热层热阻和厚度,填充层材料和厚度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JGJ142的规定: 供暖地面面层热阻宜小于0.05mK/W; 混凝土填充式供暖地面的加热部件,其填充层和面层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豆石混凝土填充层上部应根据面层的需要铺设找平层; 2)没有防水要求的房间,水泥砂浆填充层可同时作为面层找平层。 g 预制沟槽保温板辐射供暖地面直接铺设木地板面层时,在保温板和加热管之上应铺设一层均热 层; h 采用供暖板时,房间内未铺设供暖板的部位和敷设输配管的部位应铺设填充板;采用预制沟槽 保温板时,分水器、集水器与加热区域之间的连接管,应敷设在预制沟槽保温板中; i)当地面荷载大于供暖地面的承载能力时,应由土建设计人员采取加固措施。 6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加热管、分集水器和环路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供暖地面加热管的材质和壁厚的选择,应根据工程的耐久年限、管材的性能以及系统的运行水 温和工作压力等条件确定; b 加热管内的水流速度不宜小于0.25m/s,且不大于0.6m/s; C 加热管敷设可采用回折型、平行型、双平行型等布管形式,绕行时不得小于管材的最小弯曲半 径。加热管宜采用等间距布置,靠近外墙的间距也可适当减少。对于既有住宅增设供暖设施的 房间,在安放落地家居的位置应减少加热管的敷设; d 分水器、集水器分支环路不宜大于8路,分、集水器断面流速不宜大于0.8m/s; 户内各主要房间应单独设置环路,同时使用的较小房间可做同一环路。连接同一分水器、集水 器上的各环路的长度宜接近,各分支环路加热管长度不宜大于120m; 分水器前应设置过滤器;分水器的总进水管与集水器的总出水管之间宜设置清洗供暖系统时使 用的旁通管,旁通管上应设置阀门,且管径不应小于连接分水器和集水器的进出口总管管径。 7 供暖地面单位面积散热量应按本

    DB23/T32972022

    DB23/T32972022

    DB23/T32972022

    7.2.2散热器选择和布暨应符合下

    7.2.2散热器选择和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宜选择轻质的钢制、铝制或铜铝复合散热器,不宜采用铸铁散热器; b 散热器宜布置在外窗台下,也可按使用要求布置在外墙其他部位或内墙侧; C 幼儿园、老年人和特殊功能要求的建筑的散热器必须安装防护罩,其他建筑的散热器应明装。 散热器连接支管应安装恒温阀。 7.2.3散热器应选择适用于本规程第4.5条给出的供回水温度下运行的形式。散热器散热量应按本规 程附录A.3计算。 7.2.4散热器数量的确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736中的有关规定,并根据散热器连接形式、安 装方式、组装片数、热水流量和进出口温度等因素进行修正,散热器数量的修正应符合附录A.4的规 定。 7.2.5当供暖系统采用非保温管道明设时,应计算管道的散热量对散热器面积的修正,

    .3.1下列供暖房间宜采用风机盘管供暖: 有供暖和空调需求; b) 有快速升温要求; 间歇供暖。 7.3.2风机盘管规格应根据房间热负荷、设计供回水温度等确定,性能参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GB/T 19232中有关规定。风机盘管供热额定值可按本规程附录A.5计算,宜按风机盘管中档风量性能进行 选型设计。 7.3.3以供暖为主的风机盘管宜采用立式落地布置;当采取顶棚安装时,应采取必要措施优化室内 流组织,减小温度梯度

    3.1.1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的电气系统应采用独立回路供电,并应设置计量装置。对于分布式集中多 统,热泵机组、循环水泵和辅助热源应分项计量。 3.1.2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的主要设备应设置控制装置,应设置自动控制系统。 3.1.3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电气系统的安全防护设计应包括防雷设计、防电击设计、防干扰设计

    3.2.1 供配电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机组和辅助热源宜分别采用独立回路供电; b) 配电箱(柜)设在室外时应选择防护等级IP54以上的室外型箱(柜)体。 8.2.2 线路敷设及箱盘配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布线用导管宜采用金属导管,通讯及信号传输线路应与交流电源线路分开敷设; b) 配电导体应采用铜芯电缆或电线,配电导体选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1348的有关规 定:

    DB23/T32972022

    c)箱盘配线、连接导线及配线箱内端子排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303的有关规定。 8.2.3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的电气系统安全保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a)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配电线路应设置短路保护、过负荷保护、接地故障保护、过电压及欠电压 保护等装置: b) 空气源热泵机组、水泵、风机应装设漏电保护、相间短路保护和接地故障保护,并应根据具 体情况设置过负荷、断相或低电压保护等安全保护措施; 辅助热源应设置漏电保护、相间短路保护和接地故障保护等安全保护措施

    8.3.1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应设置自动控制系统,

    8.3.2 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的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a) 监测和控制点表; b) 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以及线缆的选型、位置以及安装要求; C 电控调节阀的选型及流通能力计算; d 控制点参数设计值和工况转换边界条件: e) 控制策略; 防冻报警和自动保护; g 通讯接口应采用标准通讯协议。 8.3.3 分布式空气源热泵集中供暖系统的监测应包括下列内容: a 室外空气温度,必要时监测室外空气相对湿度; 6) 室内空气温度: c 供暖系统供、回水温度; d) 重要节点的供、回水压力: e 供热量; f 电功率与耗电量; g 空气源热泵机组、循环水泵、辅助热源、调节装置等设备运行状态、故障状态和手/自动状态 参数。 8.3.4 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的节能控制应包括下列内容: a 系统可根据室外气象参数、供暖末端供热能力和室内需求负荷进行供水(或回水)温度设定值 的再设定; b) 系统和空气源热泵机组均可按使用时间进行定时启停控制,并对启停时间进行优化调整 C 空气源热泵应采用除霜自控策略; d 风机盘管可采用电动水阀和风速相结合的控制方式,

    a) 监测和控制点表; b) 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以及线缆的选型、位置以及安 c) 电控调节阀的选型及流通能力计算; d) 控制点参数设计值和工况转换边界条件; e) 控制策略: f 防冻报警和自动保护; g) 通讯接口应采用标准通讯协议。 8.3.3 分布式空气源热泵集中供暖系统的监测应包括下列内容: a) 室外空气温度,必要时监测室外空气相对湿度; b) 室内空气温度: c) 供暖系统供、回水温度; d) 重要节点的供、回水压力: e) 供热量; f) 电功率与耗电量; g) 空气源热泵机组、循环水泵、辅助热源、调节装置等设 参数。

    9.1.1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274的有关规定。空气源热泵室外主机、多 联机直接冷凝式室内机和制冷剂管道的施工安装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JGJ174的有关规定 9.1.2电气系统的施工安装除应符合本规程规定外,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303的有关规定。 9.1.3室内末端系统的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242和GB50738的有关规定。辐射供暖系统 的施工安装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JGJ142的有关规定。

    DB23/T3297—2022

    9.1.4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使用的材料、构件和设备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与淘汰的材料和设备 9.1.5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设备和材料进场时应进行验收,并应符合GB50411的有关规定,

    .2.1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施工前应具备下列条件: 设计施工图纸和有关技术文件齐全; b) 完成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审批,并已完成技术交底; 具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 d) 施工现场具有供水、供电条件,有储放材料的临时设施: e 设备的基础应平整,设备基础已验收

    a 设计施工图纸和有关技术文件齐全; b 完成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审批,并已完成技术交底; 具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 施工现场具有供水、供电条件,有储放材料的临时设施; e 设备的基础应平整,设备基础已验收。 9.2.2 施工图图纸会审应符合下列规定: 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共同对施工图进行会审,主要检查工程设计 图纸的完整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b 对照检查施工图,对设备、预留套管、管线及控制面板的安装位置和标高进行复核,发现问题 后应协调修改; c) 图纸会审应形成会审记录,并由各相关单位会签,涉及需要修改图纸的部分,应由设计单位出 具设计变更 9.2.3施工图技术交底应结合具体工程内容、关键工序和施工难点进行交底。技术交底应形成交底记 录,经相关方共同签字并整理归档。 9.2.4施工图技术交底应包含下列内容: a)系统原理、设备运输及吊装、室外主机安装、水箱安装、水力模块安装、供暖末端安装、管道 及附件安装、电气安装、管道及设备防护与保温和系统联动试车的质量标准、操作要点、注意 事项等; 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交底、冬雨季施工措施技术交底和安全文明施工交底等。 9.2.5 安装施工之前,施工单位技术及现场负责人员应进行现场踏察。现场踏察应细致、全面,如有 异议,应及时与有关单位沟通确认。踏察应包括下列内容: a 施工图纸与现场状况是否一致; b 明确设备(室外主机、缓冲水箱、水力模块和集分水器等)基础的安装位置,供暖末端的安装 位置,管道(循环管、制冷剂管和冷凝水管)的走向及管道预埋套管的位置; c)现场临时用水、用电及其它设施、场地是否具备施工条件。 9.2.6施工组织设计应由施工单位编写,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审核。主要内容应包括:工程概况、施 工工期网络计划、现场施工组织及管理、施工方案、质量保证措施、安全保证措施、人员、机具和材

    9.2.2施工图图纸会审应符合下列规定

    9.2.4施工图技术交底应包含下列内容!

    及附件安装、电气安装、管道及设备防护与保温和系统联动试车的质量标准、操作要点、注意 事项等; 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交底、冬雨季施工措施技术交底和安全文明施工交底等。 9.2.5 安装施工之前,施工单位技术及现场负责人员应进行现场踏察。现场踏察应细致、全面,如有 异议,应及时与有关单位沟通确认。踏察应包括下列内容: a)施工图纸与现场状况是否一致; b 明确设备(室外主机、缓冲水箱、水力模块和集分水器等)基础的安装位置,供暖末端的安装 位置,管道(循环管、制冷剂管和冷凝水管)的走向及管道预埋套管的位置; c)现场临时用水、用电及其它设施、场地是否具备施工条件。 9.2.6施工组织设计应由施工单位编写,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审核。主要内容应包括:工程概况、施 工工期网络计划、现场施工组织及管理、施工方案、质量保证措施、安全保证措施、人员、机具和材 科等施工计划。

    3.1空气源热泵室外机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机组安装间距应确保进风与排风通畅和不发生明显的气流短路; 设备应安装在经过设计、有足够强度的水平基础之上; ) 屋面上的设备基础应设置在结构楼板上,基础顶面高于屋面应不小于500mm; d) 室外机组安装时,应采取隔振措施: e 室外机组、配电箱(柜)、水泵等机电设备应设置室外防护措施

    空气源热泵室外机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机组安装间距应确保进风与排风通畅和不发生明显的气流短路; b 设备应安装在经过设计、有足够强度的水平基础之上; C 屋面上的设备基础应设置在结构楼板上,基础顶面高于屋面应不小于500mm; d) 室外机组安装时,应采取隔振措施 e) 室外机组、配电箱(柜)、水泵等机电设备应设置室外防护措施,

    DB23/T32972022

    9.3.2管道和管线穿越建筑物外围护结构时,应按建筑防水、节能要求采取相应措施,室外敷设的电 管线、接线盒、出线口均应做防水防护处理, 9.3.3设置在室内的水力模块、水箱、水泵等设备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挂墙安装时,墙体和连接件应能够承受设备运行重量,连接应牢固可靠; 热水水箱和底座间应设绝热措施: C 有振动的设备应采取隔振措施。 9.3.4 室内管道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a) 管道接头不应埋设在墙体和地面之内; b 管道外包保温装饰材料时,应便于检修; C 管件与管材焊接处,应进行有效的防腐处理。 9.3.5 水系统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应安装过滤器,振动设备进出口宜采用柔性连接; b 供暖管路的最高处应设放气阀,系统最低处应设泄水阀; C 空气源热泵机组或循环水泵的进出口应具备压力表接口。 9.3.6 除地面下敷设的供暖输配管和加热管外,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管网、制冷剂管道、膨胀水箱等 在室外或不供暖房间设置时,应采取保温措施。 9.3.7 电气系统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a 设备安装前应进行下列检查: 1)机电设备及材料的防护及验证应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 恒体助中源房上做配立口宝

    9.3.5水系统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9.3.7电气系统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机电设备及材料的防护及验证应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 2 提供的电源应与铭牌及产品安装说明书要求的电源一致; 3)电源的安全性。 设备的保护器件选择及接地安装应按产品及设计要求进行整定和接线到位; 导线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d 除现行国家标准允许的插座连接外,所有线路导体两端均应直接固定在设备相应的接线端子上 接线端连接应可靠; e 传感器的选择与安装应符合产品、设计及施工验收规定; f)控制面板和室温控制器应避免振动,并牢固固定在墙面上

    在调试和试运行合格,并验收后交付使 0.1.2调试与验收应按本规利 形成相应的验收记录,

    10.2.1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的调试和试运行,应在施工完毕后,且具备正常供暖和供电的条件下进

    10.2.1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的调试和试运行,应在施工完毕后,且具备正常供暖和供电的条件下进 10.2.2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的调试和试运行包括水压试验、冲洗试验、系统设备单机试运行、水系 流和风系统的调试和试运行、系统联合调试和试运行。 0.2.3水压试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242的相关要求,并符合下列规定: a)水系统的阀门、散热器、风机盘管、换热设备和分集水器等应进行强度和严密性试验; b)水系统管路应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水压试验并记录试验结果:

    10.2.1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的调试和试运行,应在施工完毕后,且具备正常供暖和供电的条件下进 行。 10.2.2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的调试和试运行包括水压试验、冲洗试验、系统设备单机试运行、水系 统和风系统的调试和试运行、系统联合调试和试运行。 10.2.3水压试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242的相关要求,并符合下列规定: a)水系统的阀门、散热器、风机盘管、换热设备和分集水器等应进行强度和严密性试验; b)水系统管路应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水压试验并记录试验结果:

    DB23/T32972022

    1)水压试验应在管道安装完成并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后进行; 2)冬季进行水压试验时应采取可靠的防冻措施,试压完成后应及时将水排尽,必要时采用 压缩空气吹扫低点处的存水; 3) 水压试验水温应在5℃~40℃之间,试验压力符合设计要求; 4)车 辐射供暖盘管应在隐蔽前和隐蔽后分别进行水压试验。 10.2.4 冲洗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对水系统不同环路逐一进行冲洗试验,冲洗后应保证管路及设备中的水及冲洗液排尽; 充水及防冻液应在系统冲洗和试压完毕后注入,防冻液浓度应满足防冻要求: 防冻液可按照浓度或密度进行配置,配制过程中,应根据防冻剂产品说明书的要求,采取相应 的防护措施。 10.2.5空气源热泵机组应进行单机试运行,单机试运行应满足设备技术文件的有关规定,做好试运 行前的准备工作,试运行期间应详细记录机组的相关运行状态参数。 10.2.6水泵、风机和风机盘管等设备应进行单机试运行。 10.2.7水系统调试和试运行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水系统的调试和试运行应在管道水压试验和冲洗试验、水系统各设备单机试运行完成且合格之 后进行; b 供水干管流量测试结果与设计流量的偏差不应大于10%。 10.2.8风系统的调试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对风管进行严密性试验; 应在风系统各设备单机试运行和风管严密性试验完成后进行风系统风量调试,总风量实际测试 值与设计值的偏差不应大于10%,各风口的实际测试值与设计值的偏差不应大于15%。 0.2.9 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联合调试与试运行应符合下列规定: a) 系统处于稳定运行状态; 系统负荷不宜小于设计负荷的60%,运行机组负荷不宜小于其额定值的80%; 联合试运行和系统性能检测时间不应小于8h; 机组的设定温度应与设计工况一致。 0.2.10 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联合调试和试运行应对下列性能参数进行检测: 室内空气温度; b 机组进出水温度; 机组电功率和耗电量; d 相关联房间噪声值。 10.2.11 分布式空气源热泵集中供暖系统联合调试和试运行检测参数除满足10.2.10条规定外,还应 对下列参数进行检测: a) 室外空气温度和湿度; 6) 机组水流量; 水泵、辅助热源等耗电设备的电功率和耗电量; 系统供热量; e) 水泵的水流量和进出口压差。 10.2.12 2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联合调试和试运行的检测结果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室内空气温度满足设计要求: ) 水系统供、回水温差检测值不应小于设计温差的80%,测试流量与设计流量的偏差不应大于 10%; C 耗电输热比应符合设计要求;

    DB23/T32972022

    d)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189的规定; e)供暖房间噪声值应满足设计要求。如无设计要求,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118的有关规 定; f)对于辐射供暖系统,辐射体表面平均温度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JGJ142中的有关规定。

    p.3.1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安装完毕后应进行竣工验收,峻工验收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符合现行 家标准GB50242、GB50243、GB50303和GB50411的规定。 0.3.2竣工验收资料应包括附录B规定的验收表格及下列文件和记录: a) 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通知书和竣工图: 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 C 主要设备、材料、仪表的出厂合格证明及进场检(试)验报告; d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e) 设备和管道的安装和检验记录; 水系统冲洗和试压试验记录; g 设备单机试运行记录; h 系统调试与试运行记录; 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0.3.3 竣工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施工单位对使用方进行必要的交底或使用培训。工 质保期不应少于两个供暖期,并应保证系统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11.1.1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正式运行前,必须保证热泵主机、制冷剂系统、水系统、配电系统和末 端设备等检验、调试及验收合格。 11.1.2系统正式运行前,安装调试人员应结合随机说明书及现场设备向使用方做交底说明。 11.1.3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运行应具有运行与维护的规章制度及日常运行的记录文件。 1.1.4空气源热泵机组工作环境应持续满足设备正常运行的要求。 11.1.5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的调适和检修应由专业人员进行。 11.1.6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的主要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并应有记录。 11.1.7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冬季不使用或检修时,应采取防冻措施,不运行季节应进行满水保养 定期检查是否满水。 1.1.8系统运行水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T29044的有关规定。 11.1.9辐射供暖敷设加热管

    11.2.1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运行前,应对系统进行试运行,确保系统安全正常运行。 11.2.2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应按工况变化调整运行模式和设定参数,并检测室内空气温度是否满足 用户要求。 11.2.3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运行时,空气源热泵机组、水泵和换热器等管路连接口应确保无渗漏。 设备、阀门、附件及管道的绝热外表面不应结露、腐蚀或虫蛀。

    11.2.1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运行前,应对系统进行试运行,确保系统安全正常运行。

    DB23/T3297—2022

    11.3.1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运行期前后,应对主要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养和检查维修。 1.3.2检修系统设备、附件和管道的表面是否整洁,无明显锈蚀。绝热层应无脱落和破损,无跑冒 滴漏和堵塞现象。 1.3.3系统自控设备和部件应定期检查、维护和检修,定期校验、维护传感器和控制设备。 1.3.4系统运转出现异响和振动应及时维修,室外换热器应定期清扫;并保持机组环境清洁。 1.3.5管路系统应维护阀门正常工作,正常排气、补水和泄水;应定期清洗过滤器。 1.3.6供暖前应对末端设备及连接部位进行严密性检修。地面辐射供暖加热管应两年冲洗一次。风 机盘管百叶应调节灵活,定期清洗积水盘,清洁过滤网。 17五炫版声有宝数江司和修球宝

    A.1典型供暖地面构造示意图

    A.1.1混凝土填充式热水供暖地面构造可按图A.1和图A.2设置

    DB23/T32972022

    来用泡沫塑料绝热层的混凝土填充式热水供暖地

    DB23/T32972022

    A.1.2预制沟槽保温板供暖地面构造可按图A.3~图A.6设置。

    A.1.2预制沟槽保温板供暖地面构造可按图A.3图A.6设置

    采用发泡水泥绝热层的预制沟槽保温板地面构

    空气或不供暖房间相邻、木地板面层的预制沟槽

    图A.6与供暖房间相邻、地砖或石材面层预制沟槽保温板热水供暖地面构造

    DB23/T32972022

    与土壤相邻、木地板面层的预制沟槽保温板供

    DB23/T32972022

    A.1.3预制轻薄供暖板供暖地面构造可按图A.7~图A.11设置

    图A.8与供暖房间相邻、地砖或石材面层的预制轻薄供暖板地面构造

    与供暖房间相邻、木地板面层的预制轻薄供暖

    与供暖房间相邻、潮湿房间预制轻薄供暖板地面

    DB23/T32972022

    园林标准规范范本图A.10与室外空气或不供暖房间相邻、木地板面层的预制轻薄供暖板地面构造

    图A.11与土壤相邻、木地板面层的预制轻薄供暖板地面构造

    DB23/T32972022

    表A.1面层为水泥、石材或陶瓷热阻R=0.02(m·K/W),单位地面面积的散热量(W/m)

    DB23/T32972022

    表A.2面层为塑料类材料热阻R=0.075mK/W),单位地面面积的散热量(W/m)

    DB23/T3297—2022

    表A.3面层为木地板材料热阻R=0.1(mK/W)装饰装修标准规范范本,单位地面面积的散热量(W/m)

    ....
  • 相关专题: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