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2060-2020 智能煤矿建设规范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8.1.1主通风机应具有一键启停、反风、倒机功能;具有运行风机故障自动倒机功能,备用风机定期 自检及故障诊断功能。 8.1.2主通风机应具有在线监测功能,监测供电参数、运行状态、风量、风压、振动、温度等工况参 数,以及风机房配电室温湿度、烟雾等环境参数,具备故障诊断与预整功能
DB14/T 20602020
8.1.3应具有就地和远程风量给定与调节功能。 8.1.4主通风机房、配电室应配置视频图像监视系统。 8.1.5 主通风机房、配电室宜配置机器人巡视装置。 8.1.6 无人值守通风机房,应设专人视,配置门禁系统 8.1.7 宜实现防爆门远程状态监测与控制。 8.1.8 煤及半煤巷局部通风机应具有调速功能, 8.1.9 局部通风机应具有故障自动切换功能,当正常工作的局部通风机故障时,备用局部通风机能自 动启动,1 保持局部通风机能正常通风。 8.1.10 应具备远程监测局部通风机运行状态、环境瓦斯浓度和末端风量功能,并具备远程控制功能, 8.1.11 局部通风机地点宜配置视频图像监视装置。 8.1.12 主要风门应实现自动控制并具有远程集中控制功能, 8.1.13 应具有远程监测风门状态与报警功能 8.1.14 主要风门宜配置视频图像监视装置。 8.1.15 主要风窗应具有远程监测与调节控制功能。 8.1.16 应具备矿井各测风点通风参数远程监测功能。 8.1.17 宜采用先进的三维通风模拟技术解算并分析矿井通风网络;根据矿井通风网络参数变化,自动 调节通风设施(如风门、风窗等),实现矿井风量的合理分配,并保持通风系统的稳定运行。 8.2 主运输及提升系统 8.2.1 带式输送机主驱动应采用软启动装置,具备软启动和无级调速功能,多点驱动实现功率平衡。 8.2.2 如有井底缓冲仓则其煤仓煤位应可准确测量,且其给煤机能受带式输送机控制系统的自动控制。 8.2.3 沿线煤流应实现分布状态实时监测,具有系统自检功能。 8.2.4 转载点应具有远方固定视频监控。 8.2.5 运输巷宜配备沿线巡检机器人,远方监控沿线视频巡视、跑偏、烟雾、瓦斯、托辊温度、撕带 和煤流等状态, 8.2.6主运输系统应实现煤流平衡。 8.2.7 应具有煤量控制的调速功能和具有上煤仓煤位与带式输送机运行闭锁功能,实现装煤自动化。 8.2.8 应具备地面和就地集中控制,地面生产中心具有皮带系统状态、参数和视频显示并集中控制。 8.2.9 应实现主煤流井下固定岗位无人值守,沿线无人作业,有人地面远程监控。 8.2.10 宜实现主煤流井下固定岗位无人值守,沿线无人作业,地面无人监控,系统智能化经济运行。 3.2.11 提升机应具有实时在线监测功能,能监测供电、制动正压力或油压、振动、温度等工况参数及 行程、位置、速度运行状态,具备钢丝绳芯与闸瓦间隙监测功能,具有故障诊断与预警功能。 8.2.12提升机房、各水平停车点应配置视频图像监视系统。 8.2.13主井提升机宜实现无人值守,配置自动装卸载系统,具有自动选择方向开车、自动控制全程速 及按照预设速度图自动控制完成一个提升循环(自动加减速、到达爬行段自动转入爬行,自动停车) 8.2.14副井提升机应配置打点信号、自动操车系统,应按照预设速度图自动控制完成一个提升循环(自 动加减速、到达爬行段自动转入爬行,自动停车)功能
8.1.3应具有就地和远程风量给定与调节功能。 8.1.4 主通风机房、配电室应配置视频图像监视系统。 8.1.5 主通风机房、配电室宜配置机器人巡视装置。 8.1.6 无人值守通风机房,应设专人巡视,配置门禁系统 8.1.7 宜实现防爆门远程状态监测与控制。 8.1.8 煤及半煤巷局部通风机应具有调速功能。 8.1.9 局部通风机应具有故障自动切换功能,当正常工作的局部通风机故障时,备用局部通风机能自 动启动,1 保持局部通风机能正常通风。 8.1.10 应具备远程监测局部通风机运行状态、环境瓦斯浓度和末端风量功能,并具备远程控制功能。 8.1.11 局部通风机地点宜配置视频图像监视装置。 8.1.12 主要风门应实现自动控制并具有远程集中控制功能
石油天然气标准规范范本8.2主运输及提升系统
8. 3 辅助运输系统
8.3.1辅助运输设备应能实现精确定位,具备无线调度通讯、信息传输、安全监控、故障诊 停车等功能。
备应能实现精确定位,具备无线调度通讯、信息传输、安全监控、故障诊断、自动
DB14/T20602020
8.3.2采用单轨吊进行运输,物资、车厢的装卸及运输过程应实现自动化,若为点到点固定线路运输, 宜采用无人驾驶。 8.3.3采用轨道机车进行运输,应能实现智能调度,若条件具备,宜采用无人驾驶。 8.3.4采用无轨胶轮车进行运输,应能实现智能调度,若条件具备,车辆宜具备路径智能规划、环境 识别、智能调度等功能,实现辅助驾驶或无人驾驶。 8.3.5采用多种运输方式进行混合运输,应符合MT/T1167的要求,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接替宜为自 动化换装。 8.3.6运输物料应建立编码体系,实现物料的集装化,物料装卸应实现自动控制,能够和煤矿仓储管 理系统对接,实现物料运送全过程的信息化闭环管控。 8.3.7调度管理系统应具备运输设备的智能调度和路径规划功能,实现运输过程的智能管控, 8.3.8运人设备应具备人员精确识别功能,并具备运输轨迹回放功能
8.4供电系统 8.4.1 矿井供电系统应具有智能防越级跳闸保护,跳闸保护应符合NB/T10051的要求。 8.4.2 应具备智能选择性漏电保护功能。 8.4.3 智能变压器应具备中性点电容电流补偿功能。 8.4.4 智能系统应实现状态参数显示、巡检、故障录波存储、故障分析、智能告警。 8.4.5 机器人巡视装置应实现供电系统状态、环境、安全保卫等自动检测。 8.4.6 应对峰谷电量与能耗统计分析、电能质量监测。 8.4.7 变电站和配电室应具备自动灭火功能。 8.4.8 应具有智能开关和关键负荷电缆的测温和报警系统。 8.4.9 应具有智能倒闸操作专家管理系统。 8.4.10 应具有污染电网治理和谐波补偿系统。 8.5 排水系统 8.5.1 井下各排水泵房应实现自动运行、无人值守,远程集中监控。 8.5.2应具备水仓水位、排水流量、设备运行工况、环境参数、安防、消防等在线监测功能,具有设 备故障诊断分析、安全预警预报功能。 8.5.3应具有负荷调控和管网调配功能,应能根据用电峰谷、水仓水位、矿井涌水量合理选择水泵启 停数量和管路运行数量。 8.5.4应具有水泵自动轮换功能 8.5.5 应配备视频监控系统。 8.5.6 应具有水泵房能耗计量及分析功能。 8.5.7 应实现各水窝点水量监测,具有矿井涌水量实时预警功能。 8.5.8 排水系统宜实现与水文监测系统联动预警与控制。 8.5.9抗灾强排系统应具备地面集中监测与控制功能,并具有水仓水位、电机贫水、电机温度、过电 流等综合保护功能。 8.5.10宜配备巡检机器人,实现水泵房自动巡检。
DB14/T 20602020
9.1.1人员单兵装备应具备所处环境参数的实时采集功能,且能显示本地和远程环境参数;应具备无 线语音通话功能;应具备实时视频采集、上传,及调看远程视频的功能;应具备精准定位功能;应具备 危险状态下逃生信息的实时获取功能;应具有应对各种灾害的可靠逃生装备。 9.1.2矿井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信息应具有与人员单兵装备(维持单兵装备的电量不得低于48小时) 进行实时互联、音视频通信的功能;单兵设备应具备人岗匹配的生物特征识别,作业过程中岗位操作指 引的语音提示;具备近感探测功能,实现人员非法进入和违规误入危险区域自动预警以及采掘工作面等 重点场所、关键岗位人员三违行为的自动识别:并下所有区域的安全状态实时评估及预警信息具有与人 员单兵装备进行实时互联,音视频通信的功能。 9.1.3并口应具备智能检身功能,当有人员未携带定位卡、自救器及未按规定佩戴个体防护用品、 人多卡、人卡不一致、饮酒、携带违规物品、证件过期、安全考核不合格、违章停工人员,入并时能够 自动识别并进行预警。
9.2.1 应具有设备在线点检功能。 9.2.2 2应具有设备运行情况实时监测功能。 9.2.3应具有设备损耗性部件更换提示功能。 9.2.4应具有设备故障数据库,能对设备各部分的健康状态进行实时评估,为设备故障原因判断提供 辅助决策。 9.3灾害监测 9.3.1 根据矿井的灾害类型,应具备相应灾害的实时在线监测能力。 9.3.2 应具有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析功能,数据突变识别功能,并具有对安全状态进行实时评估的功能 监测异常信息可自动推送至单兵系统、广播系统和地面煤矿信息化综合监控系统平台。 9.3.3应能根据灾害监测数据、数据突变情况与评估信息,智能预测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 9.3.4 应能根据灾害监测数据、数据突变情况与评估信息,自动制定相应的防害(灾)及降害(灾) 方案。
9.4安全风险预控管理
9.4.2应能够根据风险管控清单,自动进行风险的日常管控。 9.4.3 应能够自动和手动定期进行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及预警分析,形成安全指数的动态评价。 9.4.4 应具有隐患库,且隐患类别不低于国家和行业要求,并能自动更新完善。 9.4.5 基于隐患库,应实现按相关规定进行隐患排查和隐患处理过程的标准化 9.4.6人机环管安全监测数据应满足安全监管机构的联网要求。 9.4.7 应具备手持终端现场检查能力,实现隐患排查任务的自动派发、现场落实、实时跟踪及时闭环 管理。 9.4.8 应实现对隐患的多维度自动统计与分析。 9.4.9 学习培训管理应具有员工在线学习、在线考核功能,并将员工技能掌握情况与下井考勤进行关
节能标准规范范本DB14/T20602020
10.3.1应具有基于云计算、容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平台,应用软件在平台中 统一部署、运行。 10.3.2应具有统一的容器数据输入、输出规范,拥有分布式消息队列系统。 10.3.3应支持多租户机制,具有明确的应用入驻和用户使用流程。 10.3.4平台应具备完成数据的统一存储、计算及接口的能力;或通过规则制定以及建设外部数据中台, 可完成数据的统一存储、计算及接口。
DB14/T 20602020
10.4.1应采用统一的数据传输协议实现各系统设备的互联互通。 0.4.2应构建矿井大数据平台,结合主数据管理、指标体系管理以及智能分析,深度挖掘,形成矿井 先进管理指标体系和社会化主数据体系。 0.4.3应实现产业互联、互联网采购和互联网营销,智能煤矿的煤炭销售、物资供应、设备维保等应 经济、高效、便捷,
全价、高效、 10.4.4宜构建先进的数字化矿井运营管理平台,实现一张网联通、一张图运行、一个库管理、一套账 核算、一个平台数据共享。 10.5 网络安全 10.5.1 应符合GB/T34679的要求 10.5.2矿井工业控制系统与企业其他系统之间应划分为不同区域,区域之间应设置工业隔离区,并采 用隔离技术手段。 10.5.3通信传输应具有通讯中断、网络流量异常监测与报警功能。 10.5.4 应保证工业控制网络与企业网、移动互联和远程访问等外部网络之间通过工业隔离区实现边界 防护。 10.5.5 应删除多余或无效的访问控制规则,优化访问控制列表,并保证访问控制规则数量最小化。 10.5.6 在网络边界、重要网络节点应进行安全审计,审计覆盖到每个用户,对重要的用户行为和重要安 全事件进行审计。 10.5.7应对所有参与无线通信的用户(人员、软件进程或者设备)提供唯一性标识和鉴别。 10.5.8应对登录的用户进行身份标识和鉴别,身份标识具有唯一性,身份鉴别信息具有复杂度要求并 定期更换。 10.5.9应启用安全审计功能,审计覆盖到每个用户,对重要的用户行为和重要安全事件进行审计。 10.5.10应安装防恶意代码软件或配置具有相应功能的软件,软件需要经过离线环境中充分的验证和 测试,并定期进行升级和更新防恶意代码库。 10.5.11应采用白名单机制对操作员站、工程师站、服务器与客户机进行主机加固,将工业控制系统 中的可信应用程序加入到白名单列表中,形成安全可信的应用程序运行环境,只允许经过工业企业自身 授权和安全评估的软件运行。
DB14/T20602020
11.1.5应具有生产计划及调度管理、生产技术管理、机电设备管理等系统, 11.1.6生产计划及调度管理系统应具有生产计划及日常调度管理功能,可根据企业ERP数据实现生产 计划排产。 11.1.7机电设备管理系统应具有健康状况的远程在线诊断功能,应具有定期自动运维管理及配件库存 识别功能。 11.1.8生产级经营管理系统应具有规程措施编制、技术资料、专业图纸设计、采掘生产衔接跟踪、工 程进度跟踪、生产与技术指标、经营指标等无纸化管理功能。 11.1.9矿井经营管理系统应包括办公自动化管理、企业ERP等系统,各系统之间应能交互数据。 11.1.10企业ERP应包括财务管理、成本管理、合同管理、运销管理、物资供应管理、仓储管理、设 备管理等系统,且应提供规范化数据接口。 11.1.11应实现销产联动,智慧采选,通过以销定产、按需配矿、集约运销、物流自动化,建立先进 的销运产供协同体系。 广
11.1.7机电设备管理系统应具有健康状况的远程在线诊断功能,应具有定期自动运维管理及配件库存 识别功能。 11.1.8生产级经营管理系统应具有规程措施编制、技术资料、专业图纸设计、采掘生产衔接跟踪、工 程进度跟踪、生产与技术指标、经营指标等无纸化管理功能。 11.1.9矿井经营管理系统应包括办公自动化管理、企业ERP等系统,各系统之间应能交互数据。 11.1.10企业ERP应包括财务管理、成本管理、合同管理、运销管理、物资供应管理、仓储管理、设 备管理等系统,且应提供规范化数据接口。 11.1.11应实现销产联动,智慧采选,通过以销定产、按需配矿、集约运销、物流自动化,建立先进 的销运产供协同体系。 11.1.12应具有矿井精细化成本核算系统垫片标准,实现矿井全要素成本核算管理,优化定额指标, 11.2决策支持 11.2.1矿井决策支持系统应能够对生产系统和管理系统数据进行融合,且应能建立数据分析模型。 11.2.2应建立动态排产模型,有效分析ERP中的经营数据;结合生产管理数据制定合理的排产方案, 实现对矿井生产和运输物流环节进行合理调度。 11.2.3应建立大型设备运维及管理模型,合理调整设备检修及大型耗能设备运转时间,实现对主要生 产环节设备健康状况、负荷率、故障停机率、能源消耗等指标进行分析。 11.2.4云端应实现各矿产能与资源调度的自动决策。
....-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