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4/T 1751-2020 宁夏非金属矿绿色矿山建设规范

  • DB64/T 1751-2020  宁夏非金属矿绿色矿山建设规范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2.1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0-08-18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立即下载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DB64/T17512020

    6.2.5各矿种“三率”指标应达到自然资源部公告发布的最低指标要求,部分矿种“三率”指标见附 录A。

    6.3.1新建、改扩建矿山企业应选择先进、高效、绿色、节能、环保的装备、技术和工艺,不应采用 国家明令禁止的限制和淘汰类装备、技术和工艺。 6.3.2露天开采矿山宜采用剥采比低、铲装效率高的工艺技术,应根据市场价格和企业生产成本变化, 动态调整开采境界,鼓励使用电铲、液压挖掘机、轮式装载机进行铲装作业。 6.3.3石膏、滑石、膨润土、石英等涉及采选加工环节的非金属矿山,应在选矿实验基础上,采用与 开发条件相适应的技术工艺,提高主矿产和共伴生矿产综合回收率,鼓励开展精深加工,发展高端产品, 充分实现资源分级利用、优质优用,推进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 6.3.4运输车辆完好率应不低于80%,强化矿区运输车辆管理,严格控制运输车辆超载超限遗撒扬尘 等行为。

    设计图纸6.3.5选矿厂或破碎站应符合以下要求

    a 选矿和加工工艺应减少物料运转次数并降低运转落差,减少扬尘点和扬尘量。 b) 原料破碎设备应符合GB18452的规定,破碎前一般应进行除泥(土)工序,储矿仓、破碎机、 振动筛、带式输送机的受料点、卸料点等产生粉尘的部位,应实行全封闭生产或安装布袋收尘 器、喷淋装置,采取机械除尘、喷雾降尘及生物纳膜抑尘。 干法生产应配备高效除尘设备,并保持与生产设备同步运行,湿法生产应配置泥粉和水分离、 废水处理和循环使用系统

    7.1.1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矿床实际,矿山应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对共 伴生资源进行综合勘查、综合评价、综合开发,发展循环经济。 7.1.2新建、改扩建矿山,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程应与主矿种、采矿(或加工)工程同时设计、 同时施工、同时生产。 7.1.3品位、工艺等达到可经济利用价值的共伴生资源,应选用先进适用、经济合理的技术工艺进行 回收利用,并妥善处理好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之间的关系;现有技术不能回收,或技术经济 评价结论不宜综合利用的,应有相关处理措施。

    7.2.1矿山宜对废石、尾矿等固体废弃物开展铺路、制作建筑材料等资源化利用工作,具备回填条件 的露天采坑,在保证安全生产和不产生二次污染的前提下,鼓励利用矿山固废回填采坑。 7.2.2废石、尾矿等固体废弃物排放应符合GB18599相关要求,固体废弃物妥善处置率应为100% 若有尾矿处理设施,应符合GB50863规定。磷矿废石场应采取防止自燃的有效措施。 7.2.3在满足环境保护等要求、经济可行的前提下鼓励企业综合利用尾矿、废石、石粉、泥粉等矿山 固废发展机制砂石、混凝土骨料、制砖、新型墙材原料等。

    DB64/T17512020

    DB64/T17512020

    7.3.1矿山废水,应遵循“统筹规划、分类管理、分质利用”的原则,采用洁净化、资源化技术和工 艺合理处置。 7.3.2矿山应配备完善的废水处理系统,矿区污水处置后应符合GB8978的规定,宜回用于矿区绿化 或达标排放。 7.3.3矿山选矿废水重复利用率应不低于85%。

    7.4.1应落实表土(土壤)分层剥离与保护措施,耕作层土壤剥离应符合TD/T1048的规定。 7.4.2露天开采矿山剥离表土应合理布置,进行资源化利用或单独堆存,并采取有效水土流失防护措 施,作为矿山后期土地复垦利用,符合宁夏回族自治区安全、环保等相关规定。 7.4.3对排土场堆放的剥离表土或渣土进行合理利用,可用于环境治理、土地复垦和环境复绿等。

    8.1.1矿山应根据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造成的矿区地面崩塌、滑坡、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地表植被 损毁、预防和修复治理以及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因矿制宜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 地复垦方案,并严格实施,做到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同时设计、同时 施工、同时管理。 8.1.2矿山企业应按照满足实际需求的原则,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制定完善的治理 措施和年度计划,切实履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义务。

    一部署、统筹实施,及时治理恢复矿山地质环境,复垦矿山占用土地和损毁土地,减少矿区植被破坏引 起的视觉污染。治理率和复垦率应达到已备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的要求,具体如下: a)矿山排土场、露天采场、工业场地、沉陷区、污染场地等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应符合 HJ651的规定。 b 矿山闭坑时,应编制闭坑报告,完成矿区生态环境环境修复,恢复土地基本功能,因地制宜实 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终了边坡治理率应达到100%,土地复垦质量应符合TD/T1036的规定。 c 矿山治理恢复后的各类场地应安全稳定,对工程建设活动不造成威胁,对周边环境不产生污染, 与周边自然环境和景观相协调,区域整体生态功能得到保护和恢复,各行洪沟(河)道应恢复 原行洪能力或确定的防洪标准,确保防洪安全。 d 地质环境尚未趋手稳定的区域,应在安全隐惠区(点)设立警示牌,拉设警戒线,制定相应应 急预案,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把环境负效应控制在最低限度内。 e 露天采场作业区应采用喷水抑尘、设置雾炮、喷酒表面活性剂溶液等方式降低爆破和装载产生 的粉尘。 f 矿山生产中产生的危险废物应集中收集,设置独立的临时贮存场所,并交有处理资质的第三方 处理。 8.2.2应建立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机制和应急机制,配备管理人员和监测人员,具体要求如下: a)矿山应对矿山废水、地表水、尾矿、排土场、废石堆场、粉尘、噪音等进行例行监测,并向社 会公开数据,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b) 矿山开采中和开采后应建立、健全长效监测机制,应对土地复垦区及矿区影响范围内的高边坡、 终了平台等进行在线检测,同事对地形地貌、地质稳定性、地表水等进行动态监测。 C) 矿区隐患区(点)应设有警示标志,并制定防治应急预案,符合治理条件的应及时治理。

    9.1.1建立生产全过程能耗核算体系,矿产资源开采能耗及产品综合能耗等相关指标应符合矿山设计、 宁夏回族自治区产业政策及行业准入条件等规定,“三废”排放应符合生态环境保护部门的有关标准、 规定和要求。

    规定和要求。 9.1.2矿山应从设计阶段综合考虑各生产环节,选取高效、智能、绿色、环保的新技术、新工艺、新 设备和新材料,及时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工艺和设备,宜合理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清洁能 源。

    9.2.1矿山应因矿制宜采取节能减排措施,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粉尘、噪音、废水、废石、尾矿等污 染物的排放。 9.2.2矿山应优化采矿、矿石加工工艺,减少物料运转次数并降低运转落差,减少扬尘点和扬尘量。 9.2.3长距离运输鼓励采用长距离皮带输送代替汽车运输,破碎车间、输送廊道宜采取封闭措施,破 碎机输送设备应配备收尘设施;运输道路应因矿制宜配备雾化喷淋装置或配备洒水车定期洒水;车辆驶 离矿区前应冲洗及覆盖抑尘,途中物料不撒落

    9.2.1矿山应因矿制宜采取节能减排措施,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粉尘、噪音、废水、废石、 染物的排放。

    9.2.3长距离运输鼓励采用长距离皮带输送代替汽车运输,破碎车间、输送廊道宜采耳 碎机输送设备应配备收尘设施;运输道路应因矿制宜配备雾化喷淋装置或配备洒水车定 离矿区前应冲洗及覆盖抑尘,途中物料不撒落。

    10科技创新与数字化矿山

    10.1.1应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 10.1.2宜建立科技研发队伍,配备专门科技人员,宜与相关科研单位进行合作,开展支撑企业绿色发 展的关键技术研究,不断改进工艺技术水平,推动产业绿色升级。 10.1.3研发及技改投入不低于上年度主营业务收入的1.5%。

    10.2.1应逐步建立矿山生产自动化系统,实现生产、监测、监控等子系统的集中管控和信息联动,保 障安全生产。 10.2.2宜建立数字化资源量、储量模型与经济模型,进行矿产资源量、储量动态管理和经济评价,实 现矿产资源量、储量的精准化管理。 10.2.3宜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实现矿山开采机械化,加工工艺自动化。 10.2.4宜采用计算机和智能控制等技术建设智能化矿山,实现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

    10.2.1应逐步建立矿山生产自动化系统,实现生产、监测、监控等子系统的集中管控和信息联动,保 障安全生产。 10.2.2宜建立数字化资源量、储量模型与经济模型,进行矿产资源量、储量动态管理和经济评价,实 现矿产资源量、储量的精准化管理。 10.2.3宜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实现矿山开采机械化,加工工艺自动化。 10.2.4宜采用计算机和智能控制等技术建设智能化矿山,实现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

    11企业管理和企业形象

    DB64/T 17512020

    矿山企业应设置绿色矿山建设及运营管理部门,指定专人负责绿色矿山建设及运营工作,将绿色矿 山建设考核纳入年度考核体系。

    11.2.1应建立以人为本、创新学习、行为规范、高效安全、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企业文化,培育团 结奋斗、乐观向上、开拓创新、务实创业、争创先进的企业精神。 11.2.2企业发展愿景应符合全员共同追求的目标,企业长远发展战略和职工个人价值实现紧密结合 11.2.3健全企业工会组织,并切实发挥作用,丰富职工物质、体育、文化生活,企业职工满意度应不 低于80%,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率应达到90%。 11.2.4宜建立企业职工收入随企业业绩同步增长机制。

    11.3.1应推行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保护、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强化资源量、储量动态管理,实现矿 山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11.3.2应建立资源管理、设备管理、生态保护环境等规章制度,健全工作机制,落实责任到位。 11.3.3各类报表、台账、档案资料等应齐全、完整。 11.3.4应建立职工培训制度,培训计划明确,培训记录清晰,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参加绿色 矿山培训,保持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稳定。

    1.4.1生产经营活动、履行社会责任等坚持诚实守信船舶标准, 公开相关信息

    11.5.1应构建企地和谐、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办矿理念。宜通过创立社区发展平台,构建长效合作 机制,发挥多方资源和优势,建立多元合作型的矿区社会管理共赢模式。 11.5.2应建立矿区群众满意度调查机制,宜在教育、就业、交通、生活、环保等方面提供支持,提高 矿区群众生活质量,促进企地和谐。

    DB64/T17512020

    LYT标准规范范本附录A (规范性附录) 部分矿种“三率”指标要求

    DB64/T17512020

    DB64/T17512020

    ....
  • 相关专题: 绿色矿山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