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T 2791—2021 浅覆盖区固体矿产勘查地质填图技术要求.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7. 1. 4 变质岩
应调查研究变质作用的性质、强度、影响因素、相带分布特点及其对矿床形成或改造的影响。 图内容按照GB/T33444一2016中6.4.4的规定
应调查研究褶皱、断裂、韧性剪切带等构造形迹空间分布、发育程度、先后次序及分布规律等 应对控制或破坏矿体的主要构造进行工程揭露控制和研究。具体填图内容按照GB/T33444一20 4.6的规定。
建筑软件、计算7. 1. 6 围岩蚀变
应调查研究矿床的围岩蚀变种类、规模、强度、蚀变矿物组成、蚀变期次、蚀变分带特征及其 的关系。
应充分重视不同填图单元间或地质体间的接触关系,包括地层间的整合、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 入岩体间的侵入关系,侵入体与地层间的侵入接触或覆盖接触关系,以及填图单元内部不同岩性 间的渐变过渡关系,各种构造接触关系等。
7.1.8 第四纪地质
内容按照GB/T33444—2016中6.4.5的规定。 也质填图内容按照GB/T33444—2016中6.4.7的规
7. 2. 1一般准则
地质填图基本按照GB/T33444一2016中6.3.3的
7.2.2路线地质调查
7.2.2.1基本准则
a)地质调查路线应控制勘查区所有地质体和主要构造形迹,通过路线地质调查能够查明或控制其 空间展布形态及分布规律, 对区内已有的符合精度要求的地质资料(地质图、剖面、地质调查路线),应采用编测结合的 方式充分利用。对物探、化探、遥感解译推断的地质体和重要地质构造应进行实地验证。 成矿有关的主要构造地质体、矿(化)体赋存地段,应有足够的地质路线控制。路线控制程度 (线距和点距)应以能较准确地圈定出地质体或构造的形态为原则。 d 地质调查路线的布设以穿越法为主,追索法为辅,必要时可布设灵活多样的路线。穿越法路线 应垂直于勘查区岩层和构造线走向布设,追索法路线沿重要地质界线或重要地质矿产现象布 设。 e 各类产状均应通过露头的直接观测获得。采用水平钻获取的产状(通过标志层三点平面计算获 得),可做为地质填图的参考因素。 地质调查路线上所通过的地质界线、重要接触关系、重要地质构造、矿化蚀变带等均应有地质 观察点实际控制。对与成矿关系密切的接触带、矿化蚀变带、对矿体有控制作用的各类断裂构 造,均应有地表工程揭露控制
7.2.2.2路线记录
a)路线地质调查必须进行路线连续观察和记录,取全、取准第一手地质信息,并附相应的路线地 质信手剖面图和路线地质调查小结。 b 各类观测控制点的记录务必详实,客观描述地质体岩石及岩石组合、地质界线、地质构造、矿 化蚀变、化石层、含矿层、标志层、蚀变带、矿化体等,测量数据准确齐全,并附必要的照片 和素描图、录像等,采集必要的样品和实物标本。 C 地质观察点记录内容及格式执行DZ/T0078一2015中5.9.2及其附录B.2的规定
7.2.3实质地质部面
对于重要的地层、侵入岩、构造带、矿化蚀变带等,应测制地质剖面。 实测地质部面布设尽量与矿区勘探线保持一致,主要用以确定不同地质体的岩石组合、结构构造, 以及相互间接触关系和先后顺序,为填图单元划分、建立构造格架,解决基础地质问题奠定基础。 实测地质剖面应按所测比例尺,利用槽探或浅钻等工程进行连续揭露,控制性部面需用槽探工程系 统揭露全部地质界线,并对重要的地质界线按一定间隔追索揭露控制。 实测地质剖面具体技术要求按照GB/T33444一2016中6.5.1之相关规定执行
在已有区域填图单位划分基础上,对与成矿有关的地质体和地质现象,应进一步划分岩性及岩石组 合,突出成矿有关的沉积建造、含矿层、标志层、侵入体以及内外接触带、火山喷发旋回和韵律等。 岩石地层单位划分到组,必要时可划分到段。 侵入岩以侵入体为基本填图单元,当侵入体内部有岩相差异时,应划分岩相。侵入岩的表示方法为 “岩性+时代”,当同时代侵入体岩性相同而结构不同时,可采用“岩性+时代+结构"予以区分。 火山岩按岩石地层单位划分到组,并根据岩性岩相进一步划分,对其中的含矿层、特殊标志层等应 突出表示。 浅变质岩系的层序可识别、沉积接触关系清楚、示顶底构造标志清晰,可参照沉积岩划分填图单位: 对中一深变质岩系,可划分岩群、岩组、岩段。 第四系一般按地貌单元+沉积物成因类型划分填图单位,
详查和勘探阶段,在普查工作的基础上,各填图单位均应按不同的岩性和岩相进行更进一步的划分! 对与成矿有关的岩层、含矿层、含矿标志层、矿化蚀变带、各类接触带、构造破碎带等,均应单独划分 出来。
7.4. 2 填图单位
应根据不同比例尺,在地质图中标定直径大于2mm的闭合地质体,宽度大于1mm、长度大于5mm的线 伏地质体,长度大于5mm的断层、褶皱构造。 含矿构造蚀变带及矿(化)体不论大小,均应在地质图上表示。规模较小者,可用适当的花纹、符 号标注或放大、归并表示。
7.4.4路线地质调查
不同比例尺地质填图中基岩露头地质观察点(天然露头、人工露头)应占地质观察点总数的80%, 确保地质填图的可信度和准确度。人工露头观察点包括路堑、探槽、浅井等基岩揭露点;钻探、浅钻、 小角度钻探获取的浅表基岩岩芯标本,可归入人工露头观察点进行统计。地质填图地质观察点密度及数 量具体遵照GB/T33444一2016中6.5.5.2的规定, 地质点定点精度及地质观察点定测:遵照GB/T33444一2016中6.5.5.5的规定。
应依据浅覆盖层的厚度和施工条件选择不同的工程揭露手段,主要包括槽探、浅井、浅钻、小角度 钻探等。 工程揭露原则要求布置在主要地质界线、岩相变化、矿化蚀变部位或两侧一定范围内,以及地质、 物探、化探综合异常找矿有利地段。以解决地质矿产问题为目的,突出重点、合理布置工程,避免机械 的等距离施工。
槽探工程一般布设在覆盖层厚度小于3m的地区,分为点槽和长(通)槽。点槽槽底宽度不小于0.6m 长(通)槽槽底宽度不小于0.8m。槽探工程一般要求掘进基岩进尺0.5m,槽探长度和基岩掘进深度可根据 工作需要适当调整。
主要布设在覆盖层厚度较大地段,或因环境保护需要不允许施工槽探的地区。代替槽探工程获取各 类地质矿产实测地质资料,包括岩层、构造、接触关系、矿化蚀变带、矿(化)体等特征。其技术要求 按照相关钻探规程要求执行。
应将绿色勘查理念贯穿于地质填图的全过程。切实做好地质勘查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促进地质勘 查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地质填图工作设计时,应对路线地质调查、剖面测量及工程揭露等工作手段可能造成的生态环境影 响程度进行预判和分析,并制定出相应的规避、减少和恢复治理的方法和处理措施。 在实施地质填图工作中,应避免在生态敏感区域内施工超长的槽探工程,尽量以点槽、基岩浅钻、 小角度钻探揭露为主。严格按绿色勘查相关技术方法施工,将工程揭露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工程揭露经验收合格后,应进行施工场地整理和土壤层恢复。恢复场地的覆土厚度及土质应符合恢 复地类的复绿设计及相关行业的规范标准要求
8物探、化探、遥感技术的应用
应对区内已有各种物探、化探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综合解释推断,圈定覆盖层下具有不同物理、化 学性质的地质体和构造,确定重点地质调查区范围 通过遥感解译提取各类影像单元的空间分布特征和相互关系,建立解译标志,进而推断覆盖层下基 岩地质背景和构造轮廊,指导地质调查路线的布设,为揭露工程布置提供依据
位相独对物探、代探等资科料 根据勘查矿种的实际需要,在地质填图工程揭露基岩时,可同时采取原岩地球化学测量样品和各类 物性标本,并测量物性参数。
地质填图资料综合整理主要包括:工作手图、实际材料图、路线地质调查记录、剖面地质编录 图、各类素描图、各类工程地质编录、矿区和矿床地形地质图等
原始地质编录应在现场完成,应及时、准确、客观、齐全、翔实。 鼓励运用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开展资料综合整理,全面、深入地分析研究地质矿产问题和内在 舰律。 按工作进程,地质资料可分为当日整理、阶段整理、年度资料整理,野外验收前整理、最终资料综 合整理和出版前整理。各阶段资料综合整理按DZ/T0079的规定执行
区域地质特征或矿区地质特征的总结,内容应全面、系统、客观地反映工作区的地质特征, 论据充分、观点统一、文图表相吻合。力求文字简明扼要、插图清晰美观。
应由老到新介绍区域和矿区地层系统,说明各岩石地层单位的几何形态、相互关系、时空关系、时 空展布与变化规律以及地层层序、岩石组合和接触关系,总结各地层填图单位(层位)与成矿的内在关
10. 2. 2侵入罗
按时代从老到新,简要介绍区域侵入岩特征及其与成矿的关系。分述矿区各时代侵入岩的出露面积、 曼入体数量、形态,岩石类型、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原生构造和次生变化、接触关系和围岩蚀变,岩 石化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蚀变、内外接触带特点,岩性岩相划分,时代归属及其依据,研究并总结 各时代侵入岩与成矿的内在关系
10. 2. 3 火山岩
10. 2. 4 变质岩
按变质作用类型和变质期次,分别叙述矿区变质岩岩石学、岩石化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进 岩原岩恢复,划分变质相和变质带,总结变质作用特点,探讨变质作用与变形作用的关系,研究 变质作用与成矿的关系。
地下室标准规范范本10. 2. 5地质构造
应指明调查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概述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及所属构造单元,简要介绍区域构造形边 特征及其与成矿作用关系。详细描述矿区主要构造形迹(褶皱、断裂、韧性剪切带、区域性面理、节理 等)的类型、形态、产状,性质与组合关系,有条件的应该总结工作区构造发展史,研究并总结矿区格 造与成矿的内在关系。
强度和蚀变矿物组合特征,在此基础上划 分面状蚀变带或带状蚀变带,论述各类蚀变带的数量、空间分布、规模、形态、蚀变矿物生成顺序及各 饨变分带特征。结合饨变带内矿 研究并总结不同期次围岩蚀变与成矿的内在关系。
11提交成果及资料汇交归档
按照GB/T33444一2016中6.6的规定执行。勘查项目任务书或项目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根据其需 要提交相关成果资料。
矿区地质填图成果资料及原始地质资料(含实物地质资料)是固体矿产勘查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审查验收合格后综合管廊标准规范范本,按照相关要求与固体矿产勘查报告一并汇交归档。
....-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