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T 10515-2021 露天煤矿安装工程质量验收标准.pdf

  • NBT 10515-2021 露天煤矿安装工程质量验收标准.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3.5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2-01-17
  • 发 布 人: wqh6085061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5.2.3.1无轨双齿辊破碎机安装时,先对下机体(底盘)进行操平找正,然后将上机体与下机体连接 检查方法:现场检查或检查安装施工记录, 5.2.3.2机体纵、横向双辊轴线水平度应小于0.2%。 检查方法:仪器量测。

    5.2.3.1无轨双齿辊破碎机安装时,先对下机体(底盘)进行操平找正,然后将上机体与下机体连接

    5.2.4液力联轴器、减速器、皮带轮安装(主控项目)

    输电线路标准规范范本5.2.5液压站安装(主控项目)

    液压站安装除应符合GB51062一2014中13.7.2和13.9.2的规定外,还应对各油管进行吹扫,油管 配置应平滑、美观,油缸的缸体及活塞表面无划痕和变形。 检查方法:检查安装施工记录

    5.2.6往复(甲带)式给煤机安装

    5.2.6.1吊挂螺栓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

    2.6.1吊挂螺栓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 2.6.2偏心轮及托轮安装,双拉杆应保持平衡、长短一致,偏心轮与拉杆应转动灵活,托轮与滑道 平稳。

    NB/T10515—2021

    5.2.6.4扇形闸门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开闭应灵活。 检验方法:操作及尺量检查。 5.2.6.5传动部件转动应灵活、无卡阻现象,安全防护罩应齐全、可靠,甲带运转应平稳、无断链现象。 检验方法:手盘车观察检查。 5.2.6.6机体水平度偏差:纵向不应超过0.5/1000,横向不应超过0.15/1000。 检验方法:用尺量检查,横向水平度应在主轴上检测。 5.2.6.7吊架安装、焊接应牢固,垂直度不应大于1.5/1000。 检验方法:吊线尺量或观察检查,

    表3往复(甲带)式给煤机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

    5.2.7电磁铁振动给煤机安装

    5.2.7.1铁芯与衔铁间隙、电磁线圈绝缘电阻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 检验方法:用尺量、1000V兆欧表检测或检查施工记录。 5.2.7.2空载试运转4h,负载试运转4h。运转应正常、无卡碰现象,激振电流范围、给料机振幅、线圈 温度应符合出厂技术文件规定 检验方法:用温度计和观察检查或检查施工记录, 5.2.7.3悬挂装置悬吊方法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吊挂长度应适宜,各悬挂点受力应均匀,调节螺栓应 调整灵活,防松措施应齐全、可靠。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调整灵活,防松措施应齐全、可靠。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2.7.4料槽的水平度偏差,纵向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横向不应超过1.5/1000。 检验方法:用尺量检查。 5.2.7.5电阻振动给煤机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电阻振动给煤机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

    .7.1~5.2.7.3为主控项目,5.2.7.4、5.2.7.5为一般

    5.2.8.1空负荷试运转不应小于0.5h

    检查方法:检查试运转记录。

    5.2.8.2负荷试运转不应小于4h

    5.2.8.2负荷试运转不应小于4h

    查方法.检查试运转记录

    NB/T 105152021

    5.2.8.3各部轴承温度和温升应符合下列规定: 1)滚动轴承的温度不应大于80℃,温升不应大于40℃; 2)滑动轴承的温度不应大于70℃,温升不应天于35℃。 检查方法:仪器量测。 5.2.8.4破碎站单机空(负)载试运转应记录详实 检查方法:检查记录。 5.2.8.5各部连接无松动,设备运行应平稳,无异常振动,无周期性和明显的冲击、撞击声 检查方法:现场检查。 5.2.8.6双齿辊式破碎机的锤或齿无破损现象。 检查方法:现场检查。 5.2.8.7液压、润滑或冷却系统应无渗漏。 检查方法:现场检查。 5.2.8.8各仪表指示应正常。 检查方法:现场检查。 5.2.8.9破碎机生产能力和产品粒度应符合设计规定

    5.2.8.8各仪表指示应正常

    检查方法:对照设计图纸。

    检查方法:用铅坠检查。 5.3.1.4动静触头接触紧密可靠。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5.3.1.5设备外观检查完好无掉漆裂纹。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5.3.1.6紧固件完好齐全,表面镀锌处理。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5.3.1.7震动场所防震措施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方法:对照设计图检查。 5.3.1.8装有电器可开启屏门的接地用软铜导线可靠接地。 检查方法:观察及导通检查。 5.3.1.9电气五防装置齐全灵活可靠。 检查方法:操动实验。

    5.3.1.10电器连锁触点接触紧密导通良

    1.10电器连锁触点接触紧密导通良好

    NB/T 10515—2021

    检查方法:观察并导通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并导通检

    5.3.2.1柜体底架与基础预埋金属连接牢固,且接地可靠。 检查方法:观察、扳动并导通检查。 5.3.2.2间隔布置符合设计规定。 检查方法:对照设计图检查。 5.3.2.3垂直度<1.5mm/m。 检查方法:用铅坠检查。 5.3.2.4震动场所防震措施按设计图纸, 检查方法:对照设计图检查。 5.3.2.5低压柜固定牢固。 检查方法:扳动检查。 5.3.2.6装有电器可开启屏门的接地用软铜导线可靠接地。 检查方法:观察及导通检查, 5.3.2.7载流体相间及对地距离符合GB7251的规定。 检查方法:用尺量检查。 5.3.2.8表面漏电距离符合GB7251的规定。 检查方法:用尺量检查。 5.3.2.9紧固件完好、齐全、紧固,表面镀锌处理。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5.3.2.10震动场所防震措施按设计图纸。 检查方法:对照设计图检查, 5.3.2.11装有电器可开启屏门的接地用软铜导线可靠接地 检查方法:观察及导通检查。 5.3.2.12设备外观检查完好无掉漆裂纹。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5.3.2.13电器连锁触点接触紧密导通良好。 检查方法:观察并导通检查,

    5.3.3电机检查接线

    5.3.3.2低压电动机、加热器及电动执行机构的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0.5MQ2。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检查施工记录或使用仪器测量。 5.3.3.3高压及100kW以上电动机的交接试验应符合GB50150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检查施工记录

    NB/T 105152021

    5.3.3.4电气设备安装应牢固,螺栓及防松零件齐全,不松动。防水防尘电气设备的接线口及接线盒应 密封处理。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5.3.3.5电动机电源线与出线端子接触应良好、清洁,高压电动机电源线紧固时不应损伤电动机引出线 套管。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5.3.3.1~5.3.3.3为主控项目,5.3.3.4、5.3.3.5为

    5.3.4.1轴承转子音响正常。

    金查方法:盘动转子听查

    5.3.4.2绕组接线正确

    5.3.4.8出线标号及引线连接正确牢

    5.3.5.1支架及保护管敷设路径符合设计求要求

    5.3.5.1支架及保护管敷设路径符合设计求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并检查施工记录。 5.3.5.2电缆弯曲半径应符合GB50168规定。 检查方法:用样板检查。 5.3.5.3电缆标志牌应符合GB50168规定。 检查方法:对照电缆敷设清册检查。 5.3.5.4电缆管内畅通、光滑、无积水及杂物。 检查方法:用0.85倍管内径拉线球检查。

    NB/T 10515—2021

    5.3.5.5金属管套管连接长度应为1.5D~3D电缆外径。

    5.3.5.9电缆外观检查应无机械损价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5.3.5.10电缆管管口切口光滑。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5.3.5.11电缆管内径,应符合设计规定且不小于1.5倍电缆外径。 检查方法:用尺量检查。 5.3.5.12电缆管引至设备的管口位置,应便于电缆与设备连接,并且不妨碍设备拆装和进出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5.3.5.13电缆支架和桥架,有坡度的电缆沟内或建筑物上电缆架的布置,应与电缆沟或建筑物同坡度 布置。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5.3.5.14电缆敷设应排列整齐,弯度一致少交叉。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5.3.5.15交流单芯电缆排列方式应符合设计规定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5.3.5.165.3.5.1~5.3.5.9为主控项目,5.3.5.10~5.3.5.15为一般项目。

    5.3.6二次回路接线

    5.3.6.1导线外观绝缘层完好,无中间接头。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5.3.6.2导线连接应牢固可靠。 检查方法:用螺丝刀及手拉。 5.3.6.3导线配置应符合接线图。 检查方法:对照接线图检查。 5.3.6.4用于移动设备的导线用使用多股软铜线。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5.3.6.5屏蔽电缆屏蔽层应符合设计规定可靠接地, 检查方法:观察及导通检查。 5.3.6.6裸露部分对地距离应符合GB50171一2012中表3.0.6规定 检查方法:对照规范检查

    5.3.6.7导线端部标志应正确、清晰、不易脱色 检查方法:对照设计图检查。 5.3.6.8线束绑扎松紧和形式用松紧适当、匀称、形式一致。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5.3.6.9每个端子并联接芯线数不大于两根。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5.3.6.10导线芯线终端弯圈应顺时针方向且大小合适。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5.3.6.11紧固件配置应齐全并且与导线截面相匹配。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5.3.6.125.3.6.1~5.3.6.6为主控项目,5.3.6.7~5.3.6.11为

    5.3.6.7导线端部标志应正确、清晰、不易脱色

    5.3.7接地装置安装

    5.3.7.1接地体材料规格应该设计规定。

    NB/T105152021

    检查方法:对照图纸检查。 5.3.7.2支持件固定应牢固。 检查方法:扳动检查。 5.3.7.3接地体焊接部位应牢固。 检查方法:扳动检查。 5.3.7.4接地电阻值应符合设计规定。 检查方法:检查试验记录。 5.3.7.5镀锌件表面镀锌层完好。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5.3.7.6通过公路、铁路、管道等交叉处及可能遭受机械损伤处的保护应用角钢覆盖或穿钢管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5.3.7.7接地体引出线应刷防腐漆。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5.3.7.8接地体焊接搭接长度应符合9.2.9.4规定。 检查方法:用尺量检查 5.3.7.95.3.7.1~5.3.7.4为主控项目.5.3.7.5~5.3.7.8为一般项目

    6.1.1本节适用于固定式、半固定式带式输送机安装施工质量的验收。

    6.1.1本节适用于固定式、半固定式带式输送机安装施工质量的验收。 6.1.2输送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前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工程设计文件和随机技术文件应齐全。 b 设备和材料的名称、型号、规格和数量应与设备装箱清单相符,并应具有产品合格证名明。 c) 设备应无变形、损伤和锈蚀,包装应良好,钢丝绳不得有锈蚀、损伤、弯折、打环、扭结、裂嘴和松 散现象。 d 钢结构构件应有规定的焊缝检查记录、预装检查记录和质量合格证明文件 e) 设备就位前,应符合工程设计施工图和基础、支承建筑结构的实测资料,确定输送主要设备的 纵、横向中心线和基准标高,并应将其作为设备安装的基准

    输送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前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a)工程设计文件和随机技术文件应齐全。 D 设备和材料的名称、型号、规格和数量应与设备装箱清单相符,并应具有产品合格证名明。 c)设备应无变形、损伤和锈蚀,包装应良好,钢丝绳不得有锈蚀、损伤、弯折、打环、扭结、裂嘴和松 散现象。 d) 钢结构构件应有规定的焊缝检查记录、预装检查记录和质量合格证明文件。 设备就位前,应符合工程设计施工图和基础、支承建筑结构的实测资料,确定输送主要设备的 纵、横向中心线和基准标高,并应将其作为设备安装的基准

    6.1.3半固定式带式输送机的基底应符合下列规定:

    a 纵、横轴线位置偏差不应超过设计50mm。 b) 基础表面标高不得高于设计,不得低于设计50mm。 ) 基底处理应平整、密实。 移置带式输送机基底应符合下列规定: a 纵、横轴线位置偏差不应超过设计100mm。 b) 基础表面标高不得高于设计,不得低于设计100mm。 c) 基底处理应平整、密实。 6.1.5 轨道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敷设钢轨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b) 固定钢轨用的压板、螺栓等紧固件,其安装位置应正确,并应与轨道密切贴合、切实锁紧; C) 轨道中心线与输送机纵向中心线的水平位置偏差不应大于2mm; d) 两平行轨道的接头位置宜错开,其错开的距离不应等于行走部分前、后两行走轮间的距离; e) 轨道的接头间隙不应大于2mm,接头处工作面的高低差不应大于0.5mm,左右偏移不应大 于1mm; f) 轨距的允许偏差为士2mm; 8) 轨道直线度偏差每米不应大于2mm,在25m长度内不应大于5mm,全长不应大于15mm; h) 同一截面内两平行轨道轨顶的相对标高,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的规定:且轨道弯曲部分的偏 差方向应向曲率中心一侧降低

    6.1.5输道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轨顶的相对标高允许偏

    带式输送机栈桥,可采用封闭式、半散开式或散开式结构。带式输送机栈桥和地道的净空尺寸,不 应小于表6的数值

    表6带式输送机栈桥和地道的最小净空尺寸

    注1:单台带式输送机栈桥,采用散开式结构并在两侧设人行道时,人行道净宽度可按不小于700mm设计; 注2:带式输送机栈桥或地道的净高度,系指垂直地面的净高度。当地道为拱形结构时,其拱脚高度不应小 于1.8m。

    6.1.7胶带接头要粘接试验,且有资质的检测单位出具接头试验报告。

    NB/T 105152021

    5.1.8试运转前应做好下列工作: a)检查保护装置、制动装置和逆止装置应灵活、可靠; 各部位连接螺栓应牢固、齐全; c)应检查各润滑部位的注油情况; d)检查上下带面应无杂物。 5.1.9高压电气试验应符合GB50150的规定。电气设备应附带有资质的电气试验室出具试验报告 5.1.10设备进场要做成品保护处理,

    .2机械安装(主控项目

    6.2.1垫铁、地脚螺栓及二次灌浆

    垫铁、地脚螺栓及二次灌浆分项工程应符合5.2.1的规定

    6.2.2减速器、联轴器安装

    6.2.2.1减速器的安装应符合GB50231的有关规定。 检查方法:检查安装施工记录 6.2.2.2联轴器齿轮装配安装应符合GB50231的有关规定。 检查方法:检查安装施工记录, 6.2.2.3齿轮装配安装应符合GB50231的有关规定。 检查方法:检查安装施工记录

    6.2.2.1减速器的安装应符合GB50231的有关规定。

    6.2.3传动滚简和改向滚简安装(一般项目

    5.2.3.1固定带式输送机传动滚简、改向滚筒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宽度中心线与带式输送机纵向中心线重合度不应大于2mm; 轴心线与带式输送机纵向中心线的垂直度不应大于滚简宽度的2/1000; c)轴的水平度不应大于2/1000。 检查方法:现场测量,

    5.2.3.2半固定式、移置带式输送机传动滚筒及转向滚筒的宽度中心线与带式输送机纵向中 度±30mm。 检查方法现场测量

    6.2.4保护和制动装置及逆止器安装(主控项目

    检查方法:现场检查和检查调试记录

    6.2.5中间架、托辊架、托辊安装

    5.1托辊架安装牢固,间距适合,不得有变形;托辊应转动灵活,上、下托辊的水平度偏差不应 000。 检查方法,实际操作和用尺量检查

    检查方法:实际操作和用尺量检查

    5.2.5.2 固定带式输送机中间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a) 中间架中心线与带式输送机中心线重合度3mm; b) 中间架支腿垂直度应小于3/1000; C 在铅垂面内的直线度不应大于中间架长度的1/1000; d) 接头处上下,左右偏移不应大于1mm; e) 间距允许偏差应为士1.5mm; f) 相对标高差不应大于中间架长度的2/1000。 检查方法:现场测量。 6.2.5.3 3半固定式、移置带式输送机中间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机架的轨枕间距允许偏差土100mm;

    d)接头处上下,左右偏移不应大于1mm;

    5.2.5.3半固定式、移置带式输送机中间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表7机架中心线在全长上的直线度偏差

    6.2.5.4固定带式输送机托辊横向中心线对带式输送机纵向中心线重合度不应大于3mm。 检查方法:现场测量。 6.2.5.5半固定式、移置带式输送机托辊吊挂允许偏差土2mm。 检查方法:现场测量。 6.2.5.66.2.5.1为主控项目,6.2.5.2~6.2.5.5为一般项目

    2.6输送带安装(主控

    带式输送机输送带连接方法和接头应符合输送带出厂技术文件的有关要求,胶带接头还应符合下 列规定: 机械接头的皮带扣应连接牢固,卡子接头与输送带应成直角,抗拉强度不得小于原胶带 的80%; b 冷粘接头前,应制定冷粘工艺,冷粘接头的抗拉强度不得小于原胶带的85%; 热硫化接头应根据设计及胶带技术要求,确定胶带硫化方案; 热硫化接头的强度不得小于原胶带的85%; e) 胶带连接后应平直,在任意10m测量长度上其直线度偏差不应大于20mm。 检查方法:现场检验、查阅资料

    6.2.7清扫器、拉紧装置安装(主控项目)

    6.2.7.1清扫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刮板的清扫面应与输送带接触,接触长度不应小于85%; b) 回转式清扫刷子的轴线应与滚筒平行,刷子应与输送带接触,接触长度不应小于90%; C 清扫装置与输送带应接触均匀。 检查方法:现场检查。

    检查方法:现场检查。

    6.2.8溜槽制作与安装(一般项目)

    NB/T105152021

    表8溜槽制作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按构件件数抽查10%,但不得少于3件,现场检查

    检查方法:按构件件数抽查10%,但不得少于3件,现场检查

    6.2.8.2溜槽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2.8.2 溜槽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安装前,应对其上部进料口标定测量十字中心线、标高线,并做好标记,并与其他相关安装工程 进行复核,其位置及几何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安装前,应将其上部连接部位的杂物、尘垢清理干净; C 溜槽上下连接部位的密封应良好,密封垫料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密封垫片与连接法兰边宽应 相等; 溜槽安装时,其连接螺栓应均匀拧紧,应牢固、可靠,并符合下列规定: 1) 螺栓拧紧后,应露出螺母1个~5个螺距; 2) 垫圈与螺母及设备间接触均应贴合; 3) 连接螺栓的型号、规格、数量和防松装置,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 4) 连接螺栓装配时,螺栓、螺母与连接件的接触应紧密。 283溜穗安装的允许偏美应符合表9的规定

    表9溜槽安装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现场检查、尺量检查 6.2.8.4溜槽与门形架、支座接触应紧密,溜槽衬板螺栓应拧紧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及用小锤敲击检查

    5.2.8.4溜槽与门形架、支座接触应紧密,溜槽衬板螺栓应拧紧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及用小锤敲击检查

    6.2.9金属平台和梯子制作与安装(一般项目)

    6.2.9.1金属平台和梯子制作外形尺寸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其制作允许偏差应符

    2.9.1金属平台和梯子制作外形尺寸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其制作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0的规

    NB/T10515—2021表10金属平台和梯子制作允许偏差项次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1平台的长度和宽度/mm± 4.02平台对角线相互差/mm0~6.03平台表面的平面度3.0/1 000梯子长度/mm± 5.0尺量检查L)梯子宽度/mm±3.06梯子纵向的直线度1.0/1 000>梯子踏步间距/mm±5.08梯子扶手高度/mm+20.06.2.9.2金属平台、梯子和防护栏杆的安装,应固定牢靠,并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现场检查。6.2.9.3金属平台和梯子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1的规定,表11金属平台和梯子安装的允许偏差项次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标高/mm±10.01金属平台水平度3.0/1 000尺量检查纵、横向中心线/mm5.0梯子纵、横向中心线/mm5.016.2.10除尘制作与安装6.2.10.1风管加工质量应通过工艺性的检测或验证,强度和严密性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a)风管在试验压力保持5min及以上时,接缝处应无开裂,整体结构应无永久性的变形及损伤。试验压力应符合下列规定:1)低压风管应为1.5倍的工作压力;中压风管应为1.2倍的工作压力,且不低于750Pa;3)高压风管应为1.2倍的工作压力。b)矩形金属风管的严密性检验,在工作压力下的风管允许漏风量应符合表12的规定。表12风管允许漏风量风管类别允许漏风量[m/(h·m)]低压风管Q/≤0.105 6p9.6s中压风管Q..≤0.0352p0.6s高压风管Q≤0.0117p0.65注:Q:为低压风管允许漏风量,Q为中压风管允许漏风量,Q:为高压风管允许漏风量,P为系统风管工作压力(Pa)。16

    NB/T 105152021

    低压、中压圆形金属与复合材料风管,以及采用非法兰形式的非金属风管的允许漏风量,应为 矩形金属风管规定值的50%。 排烟、除尘系统风管的严密性应符合中压风管的规定。 e 风管系统工作压力绝对值不大于125Pa的微压风管,在外观和制造工艺检验合格的基础上 不应进行漏风量的验证测试。 检查方法:接风管系统的类别和材质分别进行,查阅产品合格证和测试报告,或实测旁站 6.2.10.2防火风管的本体、框架与固定材料、密封垫料等应采用不燃材料,防火风管的耐火极限时间应 符合系统防火设计的规定 检查方法:查阅材料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和性能检测报告,观察检查与点燃试验 6.2.10.3金属风管的制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a)金属风管的材料品种、规格、性能与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风管厚度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 本标准规定。钢板风管板材厚度应符合表13的规定。镀锌钢板的镀锌层厚度应符合设计或 合同的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不应采用低于80g/m板材:

    表13钢板风管板材厚度

    注1:螺旋风管的钢板厚度可按圆形风管减少10%~15

    注2:排烟系统风管钢板厚度可按高压系统。

    D 金属风管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风管板材拼接的接缝应错开,不应有十字形拼接缝, 2) 金属圆形风管法兰及螺栓规格应符合表14的规定,金属矩形风管法兰及螺栓规格应符合 表15的规定。微压、低压与中压系统风管法兰的螺栓及铆钉孔的孔距不得大于150mm; 高压系统风管不得大于100mm。矩形风管法兰的四角部位应设有螺孔。 3) 用于中压及以下压力系统风管的薄钢板法兰矩形风管的法兰高度,应大于或等于相同金 属法兰风管的法兰高度。薄钢板法兰矩形风管不得用于高压风管。 4)镀锌钢板及含有各类复合保护层的钢板应采用咬口连接或铆接,不得采用焊接连接

    NB/T 10515—2021

    表14金属圆形风管法兰及螺栓规格

    表15金属矩形风管法兰及螺栓规格

    c)金属风管的加固应符合下列规定: 1)直咬缝圆形风管直径大于或等于800mm,且管段长度大于1250mm或总表面积大于 4m"时,均应采取加固措施。用于高压系统的螺旋风管,直径大于2000mm时应采取加 固措施: 2) 矩形风管的边长大于630mm,或矩形保温风管边长大于800mm,管段长度大于 1250mm;或低压风管单边平面面积大于1.2m,中、高压风管大于1.0m,均应有加固 猎施; 3)非规则椭圆形风管的加固应符合2)的规定。 检查方法尺量、观察检查

    2)矩形风管的边长大于630mm,或矩形保温风管边长大于800mm,管段长度大于 1250mm;或低压风管单边平面面积大于1.2m,中、高压风管大于1.0m,均应有加固 施; 3)非规则椭圆形风管的加固应符合2)的规定。 检查方法:尺量、观察检查。 6.2.10.4风管系统支、吊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a) 预埋件位置应正确、牢固可靠,埋人部分应去除油污,且不得涂漆。 b) 风管系统支、吊架的形式和规格应依据工程实际情况选用。 c)风管直径大于2000mm或边长大于2500mm风管的支、吊架的安装要求,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方法:查看设计图、尺量、观察检查。 6.2.10.5当风管穿过需要封闭的防火、防爆的墙体或楼板时,应设置厚度不小于1.6mm的钢制防护 套管;风管与防护套管之间应采用不燃柔性材料封堵严密。 检查方法:尺量、观察检查。 6.2.10.6风管部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a 风管部件及操作机构的安装应便于操作。 b) 斜插板风阀安装时,阀板应顺气流方向插人;水平安装时,阀板应向上开启。 C 止回阀、定风量阀的安装方向应正确。 d) 防火阀、排烟阀(口)的安装位置、方向应正确。位于防火分区隔墙两侧的防火阀,距墙表面不

    6.2.10.4风管系统支、吊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6.2.10.4风管系统支、吊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

    NB/T105152021

    应天于200mm 检查方法:吊垂、手扳、尺量、观察检查。 6.2.10.7风机及风机箱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a 产品的性能、技术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出口方向应正确; b)叶轮旋转应平稳,每次停转后不应停留在同一位置上; C 固定设备的地脚螺栓应紧固,并应采取防松动措施: d)落地安装时,应依据设计要求设置减振装置,并应采取防止设备水平位移的措施; e)悬挂安装时,吊架及减振装置应符合设计及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 检查方法:依据设计图纸核对,盘动,观察检查。 6.2.10.8通风机传动装置的外露部位以及直通大气的进、出风口,应装设防护罩、防护网或采取其他安 全防护措施。 检查方法:依据设计图纸核对,观察检查。 5.2.10.9除尘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a)产品的性能、技术参数、进出口方向应符合设计要求; b) 现场组装的除尘器壳体应进行漏风量检测,在设计工作压力下允许漏风量应小于5%,其中离 心式除尘器应小于3%; c)布袋除尘器、静电除尘器的壳体及辅助设备接地应可靠。 检查方法:依据设计图纸核对,观察检查和查阅测试记录。 5.2.10.10金属风管的制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风管部件的活动机构的动作应灵活,制动和定位装置动作应可靠,法兰规格应与相连风管法兰 相匹配。 b) 风阀应安装在便于操作及检修的部位。安装后,手动或电动操作装置应灵活可靠,阀板关闭 应严密。 直径或长边尺寸大于或等于630mm的防火阀,应设独立支、吊架。 d 排烟阀(排烟口)及手控装置(包括钢索预埋套管)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索预埋套管弯 管不应大于2个,且不得有死弯及瘾陷;安装完毕后应操控自如,无阻涩等现象。 e)除尘系统吸入管段的调节阀,宜安装在垂直管段上。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手动操作、尺量检查,

    6.2.10.11风管支、吊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a)金属风管水平安装,直径或边长小于或等于400mm时,支、吊架间距不应大于4m;大于 400mm时,间距不应大于3m。螺旋风管的支、吊架的间距可为5m与3.75m;薄钢板法兰风 管的支、吊架间距不应大于3m。垂直安装时,应设置至少2个固定点,支架间距不应大 于4m。 b)支、吊架的设置不应影响阀门、自控机构的正常动作,且不应设置在风口、检查门处,离风口和 分支管的距离不宜小于200mm。 C 悬吊的水平主、干风管直线长度大于20m时,应设置防晃支架或防止摆动的固定点 d 矩形风管的抱箍支架,折角应平直,抱箍应紧贴风管。圆形风管的支架应设托座或抱箍,圆弧 应均匀,且应与风管外径一致。 e 风管使用的可调节减振支、吊架,拉伸或压缩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f)边长(直径)大于1250mm的弯头、三通等部位应设置单独的支、吊架。 检查方法:尺量、观察检查

    6.2.10.12风管系统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a)风管应保持清洁,管内不应有杂物和积尘

    b)风管安装的位置、标高、走向,应符合设计要求。现场风管接口的配置应合理,不得缩小其有 效截面。 C 法兰的连接螺栓应均匀拧紧,螺母宜在同一侧。 d 风管接口的连接应严密牢固。风管法兰的垫片材质应符合系统功能的要求,厚度不应小于 3mm。垫片不应凸入管内,且不宜突出法兰外;垫片接口交叉长度不应小于30mm。 e 风管的连接应平直。风管水平安装时,水平度的充许偏差应为0.3%,总偏差不应天于20mm;风 管垂直安装时,垂直度的允许偏差应为0.2%,总偏差不应大于20mm。 f 除尘系统风管宜垂直或倾斜敷设。倾斜敷设时,风管与水平夹角宜大于或等于45°;当现场条 件限制时,可采用小坡度和水平连接管。 检查方法:尺量、观察检查

    D) 风管安装的位置、标高、走向,应符合设计要求。现场风管接口的配置应合理,不得缩小其有 效截面。 C 法兰的连接螺栓应均匀拧紧,螺母宜在同一侧。 d 风管接口的连接应严密牢固。风管法兰的垫片材质应符合系统功能的要求,厚度不应小于 3mm。垫片不应凸入管内,且不宜突出法兰外;垫片接口交叉长度不应小于30mm。 e) 风管的连接应平直。风管水平安装时,水平度的允许偏差应为0.3%,总偏差不应大于20mm;风 管垂直安装时,垂直度的允许偏差应为0.2%,总偏差不应大于20mm。 除尘系统风管宜垂直或倾斜敷设。倾斜敷设时,风管与水平夹角宜大于或等于45°;当现场条 件限制时,可采用小坡度和水平连接管。 检查方法.尺量观家检查

    6.2.10.13风机及风机箱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

    减振器的安装位置应正确,各组或各个减振器承受荷载的压缩量应均匀一致,偏差应小于 2mm; b) 风机的减振钢支、吊架,结构形式和外形尺寸应符合设计或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 c)风机的进、出口不得承受外加的重量,相连接的风管、阀件应设置独立的支、吊架。 检查方法:尺量、观察或查阅施工记录。 .2.10.146.2.10.1~6.2.10.9为主控项目.6.2.10.10~6.2.10.14为一般项目

    6.2.11 试运行(一般项目)

    6.2.11.1固定式带式输送机,空负荷试运转不应小于连续4h。 5.2.11.2 半固定式、移置式带式输送机空负荷试运转不应小于连续1h。 5.2.11.3 固定式带式输送机,负荷试运转不应小于连续8h。 5.2.11.4 空负荷试运转应在输送带接头强度达到要求后进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驱动装置的运行应平稳; b) 当输送机启动和运行时,滚筒均不应打滑; c 运动部分与壳体不应有摩擦和撞击现象; d) 减速器和轴承润滑和密封应良好; e) 输送带运行时,其边缘与托辊侧辊子端缘的距离应大于30mm。 5.2.11.5 调整输送带张紧力,运行时输送带与滚筒不打滑。 5.2.11.6 负载试运转应在空负荷试运转合格后进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当数台输送机联合运转时,应按物料输送反方各顺序启动设备; 6) 负荷应按随机技术文件规定的程序和方法逐渐增加,直到额定负荷为止; c) 各运动部分的运行应平稳,无不转动的辑辊子,无晃动和异常现象; d) 清扫器清扫效果应良好,刮板式清扫器的刮板与输送带接触应均匀,应无异常振动; e) 卸料装置不应产生颤抖和撤料现象 f) 安全联锁保护装置和操作及控制系统应灵敏、正确、可靠; 停车前应先停止加料,且应待输送机卸料口无物料卸出后,方可停车;当数台输送机联合 时,其停车顺序应与启动顺序方向相反; h) 停机时制动、逆止装置效果良好。 检查方法:现场检验。 2 11 7 试偿糖后,冬部轴承温鹿及温升应符合下研定

    6.2.11.1固定式带式输送机,空负荷试运转不应小于连续4h。 6.2.11.2 半固定式、移置式带式输送机空负荷试运转不应小于连续1h。 6.2.11.3 固定式带式输送机,负荷试运转不应小于连续8h。 6.2.11.4 空负荷试运转应在输送带接头强度达到要求后进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驱动装置的运行应平稳; b) 当输送机启动和运行时,滚筒均不应打滑; 运动部分与壳体不应有摩擦和撞击现象; d) 减速器和轴承润滑和密封应良好; e 输送带运行时,其边缘与托辊侧辊子端缘的距离应大于30mm。 6.2.11.5 调整输送带张紧力,运行时输送带与滚筒不打滑。 6.2.11.6 负载试运转应在空负荷试运转合格后进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当数台输送机联合运转时,应按物料输送反方各顺序启动设备; b 负荷应按随机技术文件规定的程序和方法逐渐增加,直到额定负荷为止; C) 各运动部分的运行应平稳,无不转动的辊子,无晃动和异常现象; 清扫器清扫效果应良好,刮板式清扫器的刮板与输送带接触应均匀,应无异常振动; e) 卸料装置不应产生颤抖和撤料现象 f) 安全联锁保护装置和操作及控制系统应灵敏、正确、可靠; 停车前应先停止加料,且应待输送机卸料口无物料卸出后,方可停车;当数台输送机联合运车 时,其停车顺序应与启动顺序方向相反; h) 停机时制动、逆止装置效果良好。 检查方法:现场检验。

    a)滑动轴承的温度不得天于70C,温开不得天于35C b)滚动轴承的温度不得大于80℃,温升不得大于40℃

    检查方法:检查试运转记录、仪器检测 6.2.11.8皮带跑偏量不应大于带宽的5%

    电气安装应符合5.3的规定

    NB/T 105152021

    7.1.1本章适用于露天煤矿疏干巷道、疏干井、输排水管道及其附属设备安装工程的质量验收 7.1.2安装工程所用的设备、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和产品标准的规定。 7.1.3纳人安全标志管理的矿用产品,应具有金属与非金属矿山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证书和安全标志 标识

    卫生标准7.2.1垫铁、地脚螺栓及二次灌浆

    垫铁、地脚螺栓及二次灌浆分项工程应符合5.2.1的规定

    7.2.2.1泵的清洗和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泵的主要零件、部件和附属设备、中分面和套装零件、部件的端面不得有擦伤和划痕; b) 轴的表面不得有裂纹、压伤及其他缺陷; c)清洗洁净后去除水分,应将零部件和设备表面涂上润滑油井接装配的顺序分类放置: d)泵壳垂直中分面不宜拆卸和清洗。 检验方法:现场检查和查验记录。 7.2.2.2泵轴的窜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多级泵各级平面间原有垫片的厚度不得变更,做好设 备拆卸检查和安装记录。 检验方法:拨动联轴器用尺量检查和检查施工记录。 7.2.2.3 3泵与电机连接应可靠,盘车应灵活、元明显阻滞、无异常声音。 检验方法:实际操作检查 7.2.2.4 泵电动机检查及安装应符合以下内容:L泵电机的相关内容补充」。 a) 电动机的引线和端子连接应紧密良好,编号齐全; 所有紧固螺栓应齐全,无松动,风叶无裂纹; 盘动转子不得有碰卡或异动声音; d) 电动机绝缘性良好,经耐压试验符合原设计规定值; e 润滑脂情况应正常,无变质、变色及硬化等现象; 测量滑动轴承电动机的空气间隙,其不均匀度应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规定,若无规定时,各点空 气间隙的互相差值不应超过10%。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险方法实际摄作检杰

    金验方法:实际操作检查。

    金融标准险验方法:现场检查。

    7.2.2.6泵体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6的规定

    ....
  • 质量标准
  • 相关专题: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