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T 1892-2022 非煤矿山钻探施工安全技术规程.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DB42/T 1892-2022 非煤矿山钻探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5. 2. 3机场验收
5.3.1车辆运输临时道路
DB42/T18922022
5.3.1.1道路修筑前应对现场进行踏勘,依据地形地质条件设计合理路线,确定修筑方法。 5.3.1.2修筑前,应对作业区上方的危石、活石进行清理,不能清理的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5.3.1.3临时道路应避开塌陷、滑坡等危险区域节能标准规范范本,损坏的道路应及时修复。 5.3.1.4临时道路的宽度、坡度、转弯半径应能满足运输车辆及自行式、牵引式钻机的通行要求。 5.3.1.5临时道路狭长路段应设立会车点,
5. 3. 2 人工搬运临时道路
5.3.2.1人工搬运设备的临时道路宽度应不小于2.0m,坡度应不天于25°;当坡度大于25°时,应 修筑台阶,台阶的高度和宽度应能满足运输要求。 5.3.2.2穿越沟壑搭设的便桥,应牢固可靠,两侧应有防护设施,桥面应有防滑措施。 5.3.2.3陡坡应搭设栈道,栈道的支撑立柱、主梁、横梁等应牢固可靠,有防滑措施,能满足设备 运要求。 5.3.2.4搭设栈道前,应对上方的危石、活石进行清理,不能清理的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5.3.2.5临边应设防护栏,栏杆应牢固可靠,立杆间距2.0m,上横杆高度1.0m1.2m,下横杆高度 0.5m~0.6m 5.3.2.6临时道路应经常检查维护
5.4.1.1搬运前应对道路进行安全检查验收。 5.4.1.2搬运前应对搬运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包括安全技术交底、危险源告知、安全注意事项等。 5.4.1.3 遇五级以上大风、雨雪和35℃以上高温等天气时不应进行搬运作业。 5.4.1.4 搬运过程中应安排专人进行安全巡查。 5.4.1.5 多人抬动设备时,应有专人指挥,相互配合。 5.4.1.6材料应按用途、规格分类摆放,并设置标识牌。材料不应存放在作业区的上方。 5.4.1.7 管材堆放宜采用摆管架,斜坡上堆放材料应采取加固措施。 5.4.1.8 油料应在机场以外集中存放,存放区应远离烟火,并配备灭火防火器材。
5. 4. 2 人力搬运
5.4.2.1应指定专人负责搬运工作,作业前应对人员进行分工。 5.4.2.2老、弱、病、残、孕、未成年人等人员不应参与搬运作业。 5.4.2.3作业前应对使用的工具、材料进行检查。 5.4.2.4大、小件搬运应分时段进行,避免交叉作业。 5.4.2.5搬运时人员应根据道路情况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物件临时放置时应稳固。 5.4.2.6大件搬运应统一指挥,捆扎应牢固,质量分配合理,物件抬起后离地面高度以30.0cm~40.0 cm为宜,平坦的路面可适当降低离地高度,上下陡坡时,应采取人工牵引等保护措施。 5.4.2.7轻型钻机整体迁移时,路面应平坦,距离不宜过长,且应采取防倾斜措施,与输电线的安全 距离应符合表1的规定。 5.4.2.8搬运途中陆坡处应设保护绳,保护绳应与前行方向保持一致
5.4.3.1道路修筑不应采用木梯,应采用削坡或修筑台阶。
5.4.3.1道路修筑不应采用木梯,应采用削坡或修筑台阶。 5.4.3.2两侧货物质量应均衡,捆扎应对称牢固。
DB42/T 18922022
DB42/T 18922022
5.4.3.3运输时性畜之间应保持安全距离
5.4.4.1在山高坡陡的地区,宜选用索道搬运方式。 5.4.4.2索道运输应选择有专业施工资质的单位,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 5.4.4.3索道运输应符合GB12141的规定。
5.4.4.1在山高坡陡的地区,宜选用索道搬运方式。
6.1.1作业前应召开安全专题会议,提出安全措施,明确安全责任。 6.1.2钻探设备应固定在基座上,基座应水平稳固;车载、履带式钻机的支腿或履带下应垫放木板或 枕木。 6.1.3 安装和拆卸设备的工具和器械应安全可靠。 6.1.4钻塔安装和拆卸应在机长或安全员指挥下进行,工作人员应按高空作业安全规定执行,不应上 下交叉作业。 6.1.5夜间或遇五级以上强风、雷雨、大雪、浓雾等恶劣天气,不应进行钻塔安装、拆卸作业,冬季 作业时应清除冰霜, 6.1.6使用起重机械起吊钻具设备时,应按GB6067的规定执行。 6.1.7钻塔安装完成后,钻探施工单位应组织验收,验收不合格不应投入使用
6.2.1.1钻塔安装前,应再次检查机场稳固性。 6.2.1.2钻塔安装前应对钻塔基座和塔件进行检查,弯曲变形的部件应及时校正或更换;工具、绳索 等应安全可靠。
等应安全可靠。 6.2.1.3钻塔基座整体应规范、水平稳固。 6.2.1.4A字塔或K型塔应采用整体安装法,并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使用绞车或人力起落时,塔腿应架设在支架上,塔顶应先拴好绷绳或安全绳,并检查塔脚 销轴是否灵活可靠; 采用液压系统起落钻塔或杆时,起落前应检查液压系统工作是否正常;起落后,液压系 统应锁定,轴销和开口销应齐全锁紧 钻塔起落范围内不应有人,应注意观察绷绳,及时调整方向。 6.2.1.5四角塔安装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塔上作业人员应不少于4人,塔下1人~2人配合辅助作业; 塔上作业人员应系好安全带,不应穿带钉子或硬底鞋上塔作业,工具、螺栓等应放在工具 包内; 安装时应铺设厚度不小于50.0mm的安装工作台板,不应用普通机台板代替,台板应架设空 固,台面不应放置物品。 6.2.1.6塔件安装时应按照图纸和编号对号入座,不应随意调换。连接件应齐全、安装牢固,并确 钻塔稳固周正。 6.2.1.7塔件、工具、配件等物资应采用绳索系牢后上下传递,不应抛掷
6.2.1.3钻塔基座整体应规范、水平稳固。 5.2.1.4A字塔或K型塔应采用整体安装法,并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使用绞车或人力起落时,塔腿应架设在支架上,塔顶应先拴好绷绳或安全绳,并检查塔脚 销轴是否灵活可靠; 采用液压系统起落钻塔或杆时,起落前应检查液压系统工作是否正常;起落后,液压系 统应锁定,轴销和开口销应齐全锁紧; 钻塔起落范围内不应有人,应注意观察绷绳,及时调整方向。 5.2.1.5四角塔安装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塔上作业人员应不少于4人,塔下1人~2人配合辅助作业; 塔上作业人员应系好安全带,不应穿带钉子或硬底鞋上塔作业,工具、螺栓等应放在工具 包内; 安装时应铺设厚度不小于50.0mm的安装工作台板,不应用普通机台板代替,台板应架设 固,台面不应放置物品。 5.2.1.6塔件安装时应按照图纸和编号对号入座,不应随意调换。连接件应齐全、安装牢固,并确 钻塔稳固周正, 6.2.1.7塔件、工具、配件等物资应采用绳索系牢后上下传递,不应抛掷,
6.2.1.3钻塔基座整体应规范、水平稳固
DB42/T18922022
6.2.1.8钻塔拼接完成后应自下而上将联结螺栓紧固、检查一遍,不应缺失、松动。 6.2.1.9塔架不应安装在输电线下。塔架立起或放倒时,其外侧边缘与输电线路的边缘线之间安全距 离应符合表1的规定。当达不到表中规定的最小安全距离时,应采取安全可靠的绝缘隔离措施,并应悬 挂醒目的警示标志。
表1 钻塔与输电线路边缘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
6.2.2活动工作台安装
6.2.2.1活动工作台应根据钻孔倾角要求设置在合理位置。 6.2.2.2活动工作台导向钢丝绳、平衡钢丝绳应平行,导向绳直径应不小于9.0mm,平衡绳直径应不 小于12.5mm。手拉绳应配置直径不小于30.0mm的棕、麻绳。 6.2.2.3活动工作台应配备可靠的制动、防坠装置,使用前应检查其性能,保证其工作正常。 6.2.2.4活动工作台配重锤宜设置在钻塔外,配重应选择钢砂等密度大的颗粒性材料并固定,起落范 围应不影响作业人员正常活动,最低点距地面应不大于2.5m。 6.2.2.5活动工作台围栏高度应不低于1.2m,底盘周围的护板高度应不低于150.0mm。 0.5m以上,且应安装限位装置
6.2.3绷绳、塔衣安装
6.2.3.1下列情况应设置绷绳
一在6级以上大风地区或安装有塔衣的钻塔; 一高度大于9.0m的钻塔。 6.2.3.2钻塔绷绳直径应大于12.5mm,塔高18.0m以下的应设4根,18.0m及以上的应分两层设置, 每层应设4根;各绳张力应均衡,位置对称,与水平面夹角应小于45°,绷绳地锚深度应大于1.0m 3.2.3.3塔衣宜选择浅色透光防水材料,保证机场内采光;塔衣上端应设通风口 6.2.3.4位于山顶、山垭口、平原等强风易发处的孔位,塔衣应与塔架连接牢靠,并用围绳固定
.2.4安全防护设施安
6.2.4.1机械传动部位防护设施应齐全有效,安装牢固,钻塔座式天车应设安全挡板,吊式天车应安 装保险绳。 6.2.4.2钻塔工作台、泥浆池、临边部位应设置防护栏,上道栏杆离地应不小于1.2m,下道栏杆宜离 地0.6m,立杆高度应不小于1.3m,立杆间距应不大于2.0m。防护栏杆应能承受不小于1000N的外力, 并应保证整体的稳定性;钻塔工作台木质踏板厚度应大于50mm或采用厚度不小于5.0mm的防滑钢板 6.2.4.3塔梯应坚固、可靠,梯阶间距应小于400.0mm,坡度应小于75°。 6.2.4.4机场地板铺设应平整、紧密、牢固,木地板厚度不应小于40.0mm或使用防滑钢板
6.2. 5避雷针安装
6.2.5.1避雷针与钻塔应使用绝缘杆连接,接闪器应符合GB/T33588.2规定,绝缘杆应采用电力专用 绝缘杆。 6.2.5.2下引线应使用大于25.0mm的多股裸铜芯绞线,接地体宜使用碳块或铜板,接地电阻应小于
DB42/T 18922022
6.2.5.3接闪器有效高度应高出钻塔顶部1.5m,下引线与钻塔及绷绳之间的距离应大于1.0m,接地 极与电器设备的接地体、孔口管及绷绳接地处的距离应大于3.0m
5. 2. 6钻机及附件安装
6.2.6.1钻机与钻塔基座连接应牢固,安装应稳固、周正。 6.2.6.2安装钻机时,钻塔天车轮前缘切点、钻机立轴中心与钻孔中心应成一条直线。 6.2.6.3深孔钻进应配备水刹车。 6.2.6.4天车应安装安全挡板。 6.2.6.5钢丝绳连接和固定应符合GB/T29086的规定。
6.2.7泵站及供水管线安装
6.2.7.1泵站应设置在当地历史最高洪水水位以上的位置,不宜设置在狭窄的沟谷或陡崖处。 6.2.7.2看守人员的营地应设置在安全位置。 6.2.7.3水管线路选择应科学、合理, 6.2.7.4临空架设水管时应支撑固定到位,坡度大于30°时,水管应捆扎、固定。 6.2. 7.5水管连接应密封、牢固。
6. 2. 8泥浆池设置
3.1泥浆池应布置在机场合适且安全可靠的位置,泥浆池四周应设置防护栏杆、悬挂安全警示 8.2泥浆池开挖应根据土质情况适当放坡,以确保池壁稳定,并应采取防渗措施。 8.3地上搭建的泥浆池高度不宜超过1.5m,泥浆池结构应牢固、稳定,非工作人员不应靠近池壁
6.2.9高压胶管安装
6.2.9.1高压胶管应采取防止作业中发生缠绕的措施。 6.2.9.2高压胶管连接应密封、牢固。 6.2.9.3高压胶管中的钢丝网有破损时,应及时更换,
6.2.9.1高压胶管应采取防止作业中发生缠绕的措施。
6.3.1钻塔拆卸作业
6.3.1.1钻塔拆卸前,机台应组织召开班前安全生产会,提出安全作业措施和操作注意事项。 6.3.1.2拆除的构件应用绳索吊放,不应向下抛、掷。
6.3.2钻机及附件拆卸作业
5.3.2.1设备拆卸时不应猛力敲打。拆除的部件应使用三脚架和手动胡芦等起吊设备下放,不应直接 用撬棍拆卸设备。
7.1.1机台从业人员应遵守劳动纪律,不应酒后上岗,操作时应精力集中,不应嬉戏、打闹
DB42/T18922022
7.2.1应认真做好交接班工作,并做好记录。 7.2.2操作升降机应平稳,不应猛刹、猛放,应防止提引器、游动滑车等碰撞台板。 7.2.3升降过程中不应用手触摸钢丝绳。 7.2.4操作升降机时应与孔口和塔上人员紧密配合,动作协调一致。 7.2.5松卡盘前,应挂好提引器,并刹好制动抱闸,防止钻具突然下落。 7.2.6 钻进时不应用手扶持水龙头及胶管,修理水龙头时,应停机。 7.2.7 提引器U形环(卸扣)螺母应拧紧并有防松装置,防止钻进时脱落。 7.2.8 拧卸钻具时,开机不宜过猛,垫叉应有安全钩以防“飞叉”。 7.2.9起下钻具、套管时,应检查丝扣磨损情况。
7.2.10使用绳索取心钻具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绳索绞车使用前应检查制动装置、离合器、滑轮、钢丝绳和打捞器,确认完好,方可位 用; 升降内管总成时,速度不应过快,操作人员不应用手触碰钢丝绳 一投内管总成前应观测孔内水位,不应干孔和低水位时直接投放内管总成。 .11动力头钻机钻进时,应释放主卷扬机钢丝绳。
7.3.1操作范围内的地板上不应堆放物件,提钻后应立即盖好孔口盖板。 7.3.2钻杆柱旋转或升降时,孔口操作人员不应站在钻具回转和起落范围以内。 7.3.3人工拧卸钻杆、钻具时,扳叉和加力杆回转范围内不应站人,以免工具回弹伤人。 7.3.4孔口作业人员使用垫叉时,手不应握在垫叉手把底部。 7.3.5使用牙钳或其它工具拧紧、卸钻具时,手掌应向下用力以防压伤。 7.3.6 绳索取心内管总成提出孔口后,应使用细钢丝绳或绳索连接打捞器和内管总成,防止内管总成 脱落。 7.3.7 钻具或内管悬吊状态时,不应用手接触其底部或探视管内岩心。 7.3.8向外拖放钻具和岩心管悬空抖落岩心时,应将提引器环箍的安全装置锁牢,提落或向外拖放钻 具时应使提引器缺口朝下,人员不应进入钻具拖放范围。 7.3.9发生跑钻时,不应抢插垫叉或强行抓抱钻杆。 7.3.10向钻杆涂润滑油时,应使用油刷等专用工具,不应用手直接在升降的钻杆上涂抹。 7.3.11使用关门提引器或其它爬杆提引器,应拧紧蘑菇头,拧卸钻杆立根前应放松钢丝绳,以防蘑菇 头回扣脱落,应经常对蘑菇头丝扣磨损情况进行检查,不应摘除提引器后拧卸蘑菇头, 7312伟用球卡式提引婴时应级觉检查内春和销子息不显活好用控动钻自成薪新组径钻直时下
DB42/T 18922022
13使用拧管机应遵守下列要求: 使用拧管机时,应扶正钻杆、对正螺纹,拧管机停止转动前,不应提升钻具; 应经常检查离合器手把定位销是否灵活、可靠,用长扳叉松动过紧的钻杆时,应切断拧管 机的动力,操作人员应站在扳叉回转范围以外; 抽、插垫叉及操作手把应由同一人操作; 上、下垫叉应插牢,上垫叉应有防脱装置,手离开垫叉前,不应开动管机。
7.4.1上塔之前应检查活动工作台,确认完好方可上塔。 7.4.2进出活动工作台后应关好门锁,并应挂好安全带,上塔时不应用手触摸运行的钢丝绳。 7.4.3不应穿带钉子或者硬底鞋上塔作业,不应站在工作台的防护栏杆上或顶端工作。 7.4.4在工作地点停留和离开活动工作台前,应先锁紧手动定位器(锁紧装置)。在最低位置人离升 工作台前,除锁紧手动定位器外应挂好安全钩。 7.4.5在活动工作台上不应手扶提引器、游动滑车上下塔。 7.4.6不应两人及两人以上同时乘坐活动工作台。 7.4.7 不应用活动工作台运载重物上塔,活动工作台卸掉平衡绳以后,不应乘坐,不应用升降机提拉 活动工作台。 7.4.8 塔上作业人员和升降机岗应按规定联络信号操作,防止配合失误发生事故。 7.4.9 塔上作业使用的工具应有防坠落措施,不应向下抛、挪物件。 7.4.10应定期对钻塔构件及绷绳进行检查,发现隐惠及时整改。 7.4.11 强力起拔前,应对钻塔连接件进行紧固检查,起拔时,塔上不应有人。 7.4.12 塔上作业人员不应把头、手伸至提引器上行下落的范围内。 7.4.13 起下钻具时不应在塔上进行与升降钻具无关的工作。 7.4.14梳杆式钻塔不应上塔作业
7.5.1人工启动柴油机时,应注意站立位置,应单手握摇把,防止回弹摇把伤人。 7.5.2 不应用明火直接加热机油及烘烤柴油机底壳。 7.5.3 启动后应空载运转待水温达到50℃,机油压力应稳定在0.25MPa时方可带负荷运转。 7.5.4 当排气管冒黑烟、蓝烟及动力明显下降时,应停机查找原因排除故障。 7.5.5不应柴油机超速超负荷工作,不应私自移动供油限位。 7.5.6正常工作停机前应先卸负荷,使柴油机逐步降低转速至额定转速的1/2~1/3,运转2min~3 nin后再停机。 7.5.7冷却水水温过高时不应检查水箱和添加冷却水,应停机待水温降低后再处理。 7.5.8不应在机体、排气管上烘烤手套、衣物等易燃物品。 7.5.9应清理干净排烟管附近的易燃物,并将烟雾排出塔外
7.6.1宜选用无毒无害的泥浆材料。 7.6.2配制强酸强碱稀溶液时,应戴口罩、护目镜、防护手套。 7.6.3进行有粉尘作业时,操作者应戴口罩,并应站在上风方向操作, 7.6.4配制泥浆采用人工投放泥浆材料时,不应用手或棍状物伸入搅拌桶内探查搅拌状况。
7.6.1宜选用无毒无害的泥浆材料。 7.6.2配制强酸强碱稀溶液时,应戴口罩、护目镜、防护手套。 7.6.3进行有粉尘作业时,操作者应戴口罩,并应站在上风方向操作。 7.6.4配制泥浆采用人工投放泥浆材料时,不应用手或棍状物伸入搅拌桶内探查搅拌状况。
7.6.5材料包装外应有标志,并放置在阴凉干燥处保管
7.7机台岗位安全责任
DB42/T18922022
7.7.1.1机长是机台安全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机台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落实机台的各项安全管理 制度。 7.7.1.2参加开工前的安全检查验收工作,组织开展机台安全生产例会和安全生产活动。 7.7.1.3开工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对新员工进行岗前操作技术和安全知识的教育培训,培训学 时不少于24学时。 7.7.1.4组织和检查班组安全生产的工作情况。 7.7.1.5钻机(钻塔)安装、拆卸时应在现场指挥。 7.7.1.6处理孔内事故等风险比较大的作业时应在现场指挥。 7.7.1.7每周组织一次机台安全检查,及时进行隐患整改。 7.7.1.8积极配合上级部门的安全检查工作,落实检查要求。
7.7.2.1负责本班的安全生产作业。 7.7.2.2参与机台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施工技术措施的制定,协助机长做好机台的管理工作。 7.7.2.3认真执行机台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检查、督促、指导各岗位的工作。 7.7.2.4对存在的隐患或其它不安全因素,能整改的应及时整改,不能整改的应及时向机长、安全管 理人员或单位负责人报告。 7.7.2.5处理孔内事故前,与机长共同制定安全事故防范措施,负责本班操作中的安全。 7.7.2.6主持班前班后会,组织按岗位交接班。
7. 7. 3安全员岗
7.7.3.1进行机台作业前的全员安全技术交底和安全作业培训 7.7.3.2辨识作业场所和作业中的危险源,进行岗位危险告知。 7.7.3.3每天进行安全检查和事故隐患排查工作, 7.7.3.4负责组织或检查机台事故隐患的整改。 7.7.3.5 参加钻塔安装和拆卸的安全管理。 7.7.3.6制止生产作业中的“三违”行为。 7.7.3.7编制机台应急处置方案并组织演练
8.1.1水上作业人员应经水上作业专业培训,培训考核不合格人员不应上岗,作业人员应正确佩戴安 全帽、救生衣、安全带等个人防护用品。 8.1.2作业前应与当地航道、海事部门联系,商定有关航运和施工的安全事项,发布通航公告。 8.1.3施工现场上游和下游应按规定距离设置通航警示标志。 3.1.4施工区域航道两侧应设置水上交通作业安全须知牌,施工区域应设立明显的航标, 8.1.5水上作业船只及设备应检验合格。施工使用的各种船只,应按航监部门规定设置航运标志,并
DB42/T1892—2022备有救生、消防及靠帮设备。租用的交通艇(或救生艇)应证照齐全,按规定配备足够救生器材,并按成员定员标准及规定乘坐。8.1.6当遇五级以上强风时,不应进行塔上作业:当遇暴雨或六级以上大风时,应停止平台作业,并检查加固水面上的船只和锚缆等设施,人员撤离到安全位置。8.1.7应建立夜间值班和水上救援值班制度,应急救援设备设施应确保充分。8.1.8在湿地(沼泽)中钻探时,机场修筑宜采用场地填方的形式,如无法填方应按照水上浮箱(筒)的相关要求进行,临时浮桥或便道应满足设备运输要求。8.2作业前准备8.2.1水域钻探作业前应进行现场踏勘,并应收集与水域钻探安全生产有关的资料,编制作业方案。踏勘和收集的资料应包括下列内容:作业水域水深、水下地形、地质条件和人工养殖情况:作业期间作业水域的水文、气象资料和江河上游水库或水力发电站泄洪、放水等信息:水下电缆、管道的分布及敷设情况;航运及水域所属海事航监部门的有关规定。8.2.2作业前应编制水域钻探作业方案,方案中的安全生产措施方面应经安全管理部门审核,主要应包括下列内容:钻探平台的类型选择、建造、基本安全设施和钻探设备安装:钻探平台锚泊定位要求;水域钻探作业技术方法;水下电缆、管道设施、航运和钻探设备等安全生产防护及养殖保护;作业人员个体防护装备、安全救生培训要求、水域作业和驻船安全规章制度等需交底的内容,并做好记录;水域作业防洪水、抗台风和防溺水安全生产防护措施及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8.2.3水域钻探作业人员应遵守驻船和水域作业的安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水域交通安全规定。8.3水上钻探平台8.3.1水上钻探平台的选择应符合表2的规定要求。表2水上钻探平台类型选择钻探期间水文情况安全系数安全距离钻探平台类型适用水深流速浪高m/smmm专用铁驳船≥2.0<4. 0<0. 45.0~10. 0全载时>0.5漂浮专用漂浮平台≥1. 0<2. 0<0. 4>4. 0吃水线0.2~0.5平台与甲板浮箱(筒)≥0.8<1. 0<0.2>4. 0面距离0.2~0.3桁架≤3.0<4. 0<1.0>5. 0平台面架空>1. 0 与水面平台自升式平台≤30.0<3.0<1. 0>5. 0距离>1. 58.3.2钻探平台的结构强度应稳定、牢固,钻探设备、作业平台与建造钻探平台使用的船舶之间应联接牢固;双船联拼建造的钻探平台,两船舶应有间距,船舶的几何尺寸、形状、高度、载重吨位应基本相同。8.3.3作业平台长度不应小于6.5m,宽度不应小于4.0m,并应配备救生圈;近水侧应设置防撞设施12
DB42/T18922022
和高度为1.2m的防护栏杆;定位锚应设置安全标志。 8.3.4浮式钻探平台不应安装塔衣或悬挂遮阳布。 8.3.5安装钻探设备与堆放钻探材料应均衡,并应保持浮式钻探平台船舶的吃水深度和船体稳定。
4.1主锚类型、主锚绳直径及其长度,应满足河面宽度、河床特点、水文情况和钻船总吨位等 况的要求。
12.0mm,锚绳与水面的夹角以10°~15°为宜,两根前边锚与主锚绳构成的夹角以35°~45°为宜; 水锚质量一般为50kg~100kg,抛水锚时锚绳长度以水深的6倍~8倍为宜,为便于起锚,应设锚漂。 8.4.3铁驳船抛锚质量和锚绳直径应分别符合表3和表4的规定要求:
表3铁驳钻船各锚质量
表4铁驳钻船锚绳直得
3.4.4当地形、地物允许时,宜把锚点设在岸上,镭点应采用浇筑钢筋混凝主墩,浇筑的 田点牛店 可靠,或应将主锚固定在岸边牢固的岩石或基桩上。 3.4.5抛锚定位及移动漂浮钻探平台时,应制定作业安全措施,并配备相关应急救援设施,作业时应 由专人统一指挥,熟练的船工配合。 8.4.6抛锚顺序应为先抛主锚,后抛尾(边)锚。若在岸边固定主锚时,应先固定主锚后,再向孔位 移动钻船,并配合抛固尾(边)锚,两根主锚的受力应保持一致。 8.4.7钻船的长边方向,应与水流方向一致,以保持钻船的稳定性。 3.4.8调节锚绳松紧操作绞盘时,应设专人负责,配备足够人员,精力集中,认真配合,防止绞盘失 控铁棒反转或飞出伤人。 8.4.9应定期检查锚点及水上钻探平台的安全性能及状况。 8.4.10岸边应设水尺,掌握水位升降变化情况,根据水位变化应及时松紧锚绳及套管拉绳,以防增加 锚绳的负荷及钻船移位;汛期应设置警戒水位,遇洪峰达到警戒水位时,应由钻探机长指挥人员迅速撤 离钻探平台。
5.1在通航水域的钻探平台定位后,项目负责人应检查钻探平台的建造质量,并应达到设计要 核实使用锚泊、悬挂作业信号和灯旗等安全标志。 5.2钻探平台行驶、拖带、抛锚定位、调整锚绳和停泊等工序应由船员统一协调、有序进行,
DB42/T 18922022
.1.1孔内事故发生后,当班人员应迅速查清并详细记录事故发生的相关情况,记录内容应包括: 事故发生的孔深、机上余尺、事故钻具的位置: 孔内事故钻具的规格、类型、数量; 事故发生时钻遇地层情况,事故部位地层情况; 事故发生前冲洗液变化情况; 事故发生时钻机转速、钻压、扭矩、泵压变化情况; 事故发生时设备及孔内异常响声。 ,1.2机班长、钻探技术等人员应共同制定科学、合理的事故处理方案,同时制定安全措施。 1.3事故处理前,机长和安全员应组织召开事故处理专题安全会议,进行专项事故处理安全、技术 方案交底。 .1.4事故处理前,机长应明确事故处理期间操作人员岗位分工,各岗位应由熟练人员操作。 .1.5事故处理应由机长和安全员到现场统一指挥。 .1.6事故处理间隙,应遮盖孔口,防止落物掉入。
事故处理前应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并将设备调整至最佳状态,设备不应“带病”作业,设备 包括下列事项: 检查钻塔、天车、钻机等设备紧固件及受力件的状况,检查升降系统,调整升降机、提升 手把、刹车的性能; 检查动力设备、离合器、回转器的工作状况; 全液压钻机检查液压泵、液压马达状态,根据设备使用手册调整系统压力:
.2.1事故处理前应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并将设备调整至最佳状态,设备不应“带病”作业,设备检 查应包括下列事项: 检查钻塔、天车、钻机等设备紧固件及受力件的状况,检查升降系统,调整升降机、提升 手把、刹车的性能; 检查动力设备、离合器、回转器的工作状况; 全液压钻机检查液压泵、液压马达状态,根据设备使用手册调整系统压力:
DB42/T18922022
强力冲孔前,检查水泵安全阀压力设定情况,检查高压管状态及连接情况。 9.2.2应严格检查处理事故的钻具情况,并做好标识、记录,不应使用不符合要求的事故处理钻具, 钻具检查应包括以下内容: 检查处理事故需要的钻杆、钻具、工具等齐全情况; 检查事故处理钻具的保养状况和分类摆放情况; 检查钻具的使用、磨损、变形情况。 9.2.3自制工具下入钻孔前应进行现场试验。
9.3.1班长应召开班前会,明确各岗位分工及安全操作要求,并做好记录。 9.3.2强力起拔事故钻具时,不应提升力超过钻塔、升降机、钢丝绳、滑车设计负荷,不应将升降机 拉死,不应将离合器调死, 9.3.3用钻机油缸和升降机同时顶拉事故钻具时,应先以油缸最大额定上顶力将钻具顶紧,再用升降 机继续提拉。卸载时,应先松升降机后打开油缸回油阀,不应用升降机承受全部载荷。 9.3.4打吊锤时,应有专人指挥。吊锤下部钻杆应安装冲击把手。打箍上部应连接钻杆,挂牢提引器并 拉紧钻杆。 9.3.5采用滑轮组打吊锤时应经常检查滑轮组及钢丝绳,发现磨损或发生不良状况时,应及时更换。 9.3.6使用千斤顶时,应垫实地梁。打紧卡瓦时,应使用铁锤垫打,卡瓦上部应贴紧卡死并用铁丝串 联,孔口要围好,提引器要绑牢。顶拨时不应过猛,应有一定间歇时间。不应用升降机和千斤顶同时起 拔钻具。 9.3.7反钻具时,应使用钢丝绳反管或棘轮反管等方法,不应使用管钳反管。反管过程中,背钳应牢 固可靠,事故钻具的正转方向区域内不应站人。 9.3.8强力回转后,应缓慢松开离合器,防止孔内阻力过大钻杆反转。 9.3.9泥浆泵强力冲孔或憋压时应专人操作,安全阀的设定压力应根据孔内情况调整,应随时观察高 压管状态,防止高压管爆裂或缠绕伤人。 9.3.10孔内爆破作业时,应委托具备爆破资质的单位进行作业,并签订相关安全协议。 9.3.11事故处理中,应随时观察现场作业设备、工具及设施的安全情况,适时根据现场情况调整操作 方法,不应违规指挥和野蛮操作。 9.3.12交接班时,交班班长应将本班采用的工具、方法、步骤以及取得的进展等情况详细向接班班长 交接清楚,并做好记录。
DB42/T 18922022
10.4移动式配电箱、开关箱应安装在固定支架上,并放置在平整稳固的地方,有防雨、防潮措施;周 围应有满足2人同时工作的空间和通道,不应堆放杂物。 10.5开关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1s。配 电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大于0.1S,但其额定漏电动 乍电流与额定动作时间的乘积不应大于30mA·S。 10.6配电箱的电器安装板上应分设N线端子板和PE线端子板。N线端子板应与金属电器安装板绝缘; PE线端子板应与金属电器安装板做电气连接。 10.7机场用电设备设施,应采用保护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2。 10.8使用手持式电动工具应按GB/T3787的规定执行。 10.9机场照明宜使用36V以下安全电压。当选用220V的照明灯具时,应有防爆装置,距离塔衣距离 应大于300.0mm。 10.10配电箱和开关应有醒目控制设备标识,在修理电器设备时,应切断电源,并挂警示牌或设专人 监护。 10.11架空线应采用绝缘导线,架设在专用电杆上,不应架设在树木、脚手架及其它设施上。 10.12不应使用破损电缆,电缆直接埋地敷设的深度应不小于0.7m,并应在紧邻电缆周围均匀敷设不 小于50.0mm厚的细砂,然后覆盖,
10.4移动式配电箱、开关箱应安装在固定支架上,并放置在平整稳固的地方,有防雨、防潮措施;周 围应有满足2人同时工作的空间和通道,不应堆放杂物。 10.5开关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1S。配 电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大于0.1S,但其额定漏电动 乍电流与额定动作时间的乘积不应大于30mA·S, 10.6配电箱的电器安装板上应分设N线端子板和PE线端子板。N线端子板应与金属电器安装板绝缘; PE线端子板应与金属电器安装板做电气连接。 10.7机场用电设备设施,应采用保护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2。 10.8使用手持式电动工具应按GB/T3787的规定执行。 10.9机场照明宜使用36V以下安全电压。当选用220V的照明灯具时,应有防爆装置,距离塔衣距离 应大于300.0mm。 10.10配电箱和开关应有醒目控制设备标识,在修理电器设备时,应切断电源,并挂警示牌或设专人 监护。 10.11架空线应采用绝缘导线,架设在专用电杆上,不应架设在树木、脚手架及其它设施上。 10.12不应使用破损电缆,电缆直接埋地敷设的深度应不小于0.7m,并应在紧邻电缆周围均匀敷设不 小于50.0mm厚的细砂,然后覆盖,
11.1.1林区作业前,应清除机场、生活区周围的杂草等易燃物,形成防火道,防火道的宽度应大于5 11.1.2内燃机排气管和取暖火炉的烟窗设置应考虑季节风向,伸出厂区外0.5m以上,与钻塔塔衣之 间应采取隔热措施。 11.1.3塔上作业时不应吸烟,机场内不应乱扔烟头,不应采用明火照明。 11.1.4野外驻地应检查室内电缆、开关、插座是否安全可靠,不应私拉私接电源。 11.1.5高压油管破损时,应及时更换。 11.1.6配电房、发电机房、仓库、油料存放区、厨房操作间、宿舍等每处配备3kg干粉灭火器应不少 于3具,钻机场地内配备3kg的干粉灭火器应不少于4具,并应配备砂箱、铁等灭火工具,不应挪 作它用。
11.2.1机场内存放的油料和其它易燃品的区域应与其它区域分开,妥善管理,应远离烟火靠 11.2.2油料着火时,应用干粉灭火器或砂子扑灭,不应用水扑灭,
在林区施工时,应按当地有关防火规定采取预 不应采用明火作业
11.4.1机场内取暖时,应使用铁质取暖炉,取暖炉与房顶、壁板、塔衣的距离应天于2.0m 等易燃物品存放点应大于10.0m,应采取防风措施,不应使火焰乱窜;未熄灭的灰,不应随 人员离开现场时应彻底熄灭火种。
11.4.2不应在密闭的空间和宿舍内使用煤(碳)火取暖。
1.4.2不应在密闭的空间和宿舍内使用煤(碳)火取暖 11.4.3不应长时间使用大功率取暖设备。
DB42/T18922022
12.1.1供施工人员上下班行走的道路应安排专人维护。 12.1.2陡峭或涉水路段应设置木梯或木桥,木梯或木桥应安全牢固,并应设置扶手和采取防滑措施 12.1.3消除影响行人安全的马蜂窝时,应穿戴专业防护服。 12.1.4上下班途中宜结伴而行,防止野生动物伤害。
12.2.1野外工作车辆应具有良好越野性能。 12.2.2车辆应定期保养维护,保持良好的技术状况。 12.2.3出发前应了解行进路线的天气、道路情况,确保通过,不应盲目开车和危险开车。 12.2.4长途行驶前应仔细检查刹车、灯光、轮胎、转向等系统的车辆技术状况。 12.2.5应定期对机动车驾驶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不应违章驾驶。 12.2.6雨、雾、冰雪等极端恶劣天气应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12.2.1野外工作车辆应具有良好越野性能。 12.2.2车辆应定期保养维护,保持良好的技术状况。 12.2.3出发前应了解行进路线的天气、道路情况,确保通过,不应盲目开车和危险开车。 12.2.4长途行驶前应仔细检查刹车、灯光、轮胎、转向等系统的车辆技术状况。 12.2.5应定期对机动车驾驶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不应违章驾驶。 12.2.6雨、雾、冰雪等极端恶劣天气应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遇到特殊天气时,钻探施工单位应及时 信息 并制定安全生产防范措施。
13.3.1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冬季施工安全教育。 13.3.2应制定冬季施工防滑、防冻、防火、防爆、防中毒等安全措施。 13.3.3应做好防寒、保暖工作,配备防寒、保暖劳动防护用品
3.4.1应对施工人员进行防暑、降温安全教育,使其熟悉和掌握中暑后所采用的应急措施和急救 3.4.2应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开高温时段施工。 8.4.3应配备防暑降温用品
塔吊标准规范范本DB42/T 18922022
DB42/T18922022
DB42/T1892—2022 13.4.4应做好食堂饮食卫生,防止食物中毒。
13.4.4应做好食堂饮食卫生,防止食物中毒
13.5大风、大雾天气
13.5.1遇有五级及以上大风,不应进行野外攀登与高处作业。 13.5.2大风前应对塔衣、围绳、绷绳、地锚进行检查。 13.5.3大风过后应对施工机械设备、设施进行检查、维护,确认安全后方可从事施工作业。 3.5.4大雾天气在道路旁边施工时应增设安全警示标志,设专人指挥交通安全。 13.5.5遇六级及以上大风应停止作业,卸下塔衣,并将钻具放入孔内同轴电缆标准,人员撤离到安全位置
....-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