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AGHP-009-2018地质灾害应力应变监测技术规程(试行).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地质灾害
5.2.1地质灾害应力应变监测应按图1进行
图1地质灾害应力应变监测框图
5.2.2接受上级部门或建设方等单位的监测任务委托。 5.2.3搜集拟监测地质灾害体的区域自然地理、地质条件、水准测量、地质灾害调查等资料,应包括 下列内容: a)自然地理和地质条件: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震和新构造活动、水文 地质条件等。
5.2.2接受上级部门或建设方等单位的监测任务委托。 5.2.3搜集拟监测地质灾害体的区域自然地理、地质条件、水准测量、地质灾害调查等资料建设工程标准规范范本,应包括 下列内容: a)自然地理和地质条件: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震和新构造活动、水文 地质条件等。
T/CAGHP 0092018
b)测区范围既有的国家和地方布设的平面控制网点(如三角网点、GPS网点)、高程控制网点 (如水准网点、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成果等),已有的监测资料等。 C) 测区范围内满足监测点布设的地形图、地质图、交通图等。 d) 地质灾害体的基本特征:边界条件、规模、空间形态、类型、地层岩性、岩土体结构、微地貌、 地质构造、场地水文地质条件、人类活动、影响范围、变形发育阶段等。 e 地质灾害体岩土物理力学参数、稳定性计算结果、试验成果和综合评价资料。 4 现场踏斯和验证捷焦的盗料
5.2.5初步制定编制监测技术方案
5.2.6编制监测设计书,内容应包括:任务来源和监测的重要性,自然条件和地质环境, 型及特征、成因和稳定性,监测项目和精度、监测方法,监测点网布设,监测资料整理,变天 动判据和预报方案,监测经费预算,附图(监测设计总图、面图等)等。监测设计书编写) A的规定。
5.2.9应力应变监测系统运行与维护。
5.2.11应力应变监测报告的提交。监测成果以周报、月报、年报,必要时以日报和警报的形式报送 委托单位。监测报告的编写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 5.2.12监测的地质灾害经治理后已处于稳定状态或威胁对象搬迁时,经上级部门或委托单位批准 后,结束监测
5.3监测系统的运行与维护
a) 环境温度应一20℃~70℃。 b) 环境相对湿度应0~80%。 C) 大气压力应80kPa110kPa。 d) 场地安全要求应符合《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GB/T9361一2011)中B类安全规定 e) 监测装置安全要求应符合《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GB4943)中的相关规定。 f)‘应自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板或使用220V交流适配器(输出直流9V~16V),工作电源应 满足检测要求。 3.3 地质灾害应力应变监测系统的维护应包括以下内容: a) 硬件设施维护,包括仪器各模块测试、仪器校正、传感器标定和供电设施维护。 b) 软件的更新与维护,包括参数设置、显示、存储的正确性,系统版本的升级、系统漏洞的修复 和增装系统补丁。 C) 每周应至少开展一次监测进展、仪器设备运转的现场巡视检查。 d) 每月应至少开展一次设备运行状态检测。 e 每年应至少开展一次硬件和软件全面检测。
T/CAGHP0092018
6崩塌、滑坡应力应变监测
5.1.1崩塌、滑坡应力应 和工程结构监测,其监测内容应包括岩土应力监 测、应变监测、与变形有关的物
6.1.2灾害体应力监测
灾害体土压力监测,可采用土压力计(盒)、光纤光栅土压力传感器等监测元件和相应的测读仪 进行直接监测。当无法安装监测元件时,可采用位移监测等间接方法监测。 6.2.1.1十压力计(盒)的安装与埋设
.2.1.1.1土压力计(盒)埋设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安装前应确认传感器的有效性,确保能正常工作。 可采用坑式埋设或钻孔式埋设等方法。 埋设时注意减小埋设效应的影响,做好仪器创面的制备、感应膜的保护和连接电缆或光缆 的保护,及其与终端的连接、确认、登记。 d 仪器感应膜的保护,依感应膜的刚度而定。接触感应膜的土石材料的最大粒径,以不损伤 感应膜并能均匀感应上限压力为限,一般宜采用中细砂。 宜在埋设点附近取土样,进行干密度、级配等物理性质实验,必要时宜取样进行有关土的力 学性质实验。 f) 安装后应及时对设备进行检查,满足监测设计书要求后方能使用,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或 更换。 g) 安装稳定后,应测定静态初始值并进行调试,土压力计(盒)的测读方法依所用仪器类型 而定。
6.2.1.1.1±压力计(盒)埋设要求应
T/CAGHP 0092018
6.2.1.1.2在黏性土中采用坑式埋设土压力计(盒)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在黏性土中,坑槽深应大于1.2m,坑底面积应大于1m×1.2m,并应满足操作空间 要求。 对于按分散方法水平埋设的土压力计(盒),宜在坑底中心刻挖传感器承台,承台高约 0.2m,利用承台制备传感器基床面。 c) 对于铅直向与倾斜向埋设的土压力计(盒),按要求方向在坑底挖浅槽。槽深约等于土压力 计的半径,宽约为传感器厚度的2~3倍。 d) 在黏性土中,传感器感应膜宜以薄层砂保护,或在传感器感应膜上贴附硅胶、橡胶等柔性膜 进行保护。 e 仪器就位后,筛除土料中大于5mm的碎石,并压实。土压力计(盒)埋设后的安全覆盖厚 度应不小于1.2m。
要求。 b) 对于按分散方法水平埋设的土压力计(盒),宜在坑底中心刻挖传感器承台,承台高约 0.2m,利用承台制备传感器基床面。 对于铅直向与倾斜向埋设的土压力计(盒),按要求方向在坑底挖浅槽。槽深约等于土压力 计的半径,宽约为传感器厚度的2~3倍。 d)在黏性土中,传感器感应膜宜以薄层砂保护,或在传感器感应膜上贴附硅胶、橡胶等柔性膜 进行保护。 e 仪器就位后,筛除土料中大于5mm的碎石,并压实。土压力计(盒)埋设后的安全覆盖厚 度应不小于1.2m。 6.2.1.1.3在堆石中采用坑式埋设土压力计(盒)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坑槽深约1m,应制备基床面,进行传感器的感应膜保护,然后回填、压实。 组成各土压力计(盒)的中心位置高程,应符合设计埋设高程。 在堆石体内,传感器感应膜应按先充填砂层的过渡层法保护。 d)土压力计(盒)埋设后的安全覆盖厚度应不小于1.5m。 6.2.1.1.4当采用钻孔式埋设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先将土压力计(盒)固定在安装架内。 b)在钻孔设计深度以上0.5m~1.0m,放人带土压力计(盒)的安装架,土压力计(盒)导线通 过安装架引到地面,然后通过安装架将土压力计(盒)送到设计标高。 ) 土压力计(盒)的承压面应与安装部位平整接触并与应力方向垂直。 d)安装完毕后,回填封孔。 6.2.1.2光纤光栅压力传感器的安装与埋设 6.2.1.2.1根据压力测量需要,光纤光栅压力传感器可选择弹簧管式光纤光栅压力传感器或膜片 式光纤光栅压力传感器。 6.2.1.2.2光纤光栅压力传感器埋设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应在地质灾害体承受压力最大处或典型断面布设土压力测点。 b)光纤光栅土压力传感器的受力感应板应正对地质灾害体,背板应紧靠接触面。 选择在地质灾害体上预理模盒(模盒尺寸应为光纤光栅土压力传感器直径尺寸的1.1倍 或开凿坑槽的埋设方法。 d 槽埋设按照图2要求,开凿光纤光栅土压力传感器直径尺寸1.1倍的坑槽,并预留$4mm 的塑料管埋设槽,方便尾纤走线。内径为引线线径1.2倍深度要与尾纤高度持平,尾线走 线不能出现转弯半径小于50mm的过弯。岩土体中内埋尾纤需要全程套塑管保护,再埋 人线槽中。 e) 光纤光栅土压力传感器采用抗拉和抗压强度高的加筋光纤接续,根据应用环境要求选择相 适应的材料密封光缆接头,并将接头放入带有锁紧功能的套管内保护,每单点接头的续接 损耗须<0.5dB。 f)光纤光栅土压力传感器埋设时,应先在埋设坑槽内均匀放入少量高标号的水泥砂浆,然后 将光纤光栅土压力传感器放入坑槽内,保持压力传感器的受力感应板正对着地质灾害体, 并与接触面表面平齐,底部背板缝隙用水泥砂浆填充捣实,不宜留有空隙。
光纤光栅压力传感器。 2.1.2.2光纤光栅压力传感器埋设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a)应在地质灾害体承受压力最大处或典型断面布设土压力测点。 b)光纤光栅土压力传感器的受力感应板应正对地质灾害体,背板应紧靠接触面。 选择在地质灾害体上预埋模盒(模盒尺寸应为光纤光栅土压力传感器直径尺寸的1.1倍) 或开凿坑槽的埋设方法。 d 槽埋设按照图2要求,开凿光纤光栅土压力传感器直径尺寸1.1倍的坑槽,并预留$4mm 的塑料管埋设槽,方便尾纤走线。内径为引线线径1.2倍深度要与尾纤高度持平,尾线走 线不能出现转弯半径小于50mm的过弯。岩土体中内埋尾纤需要全程套塑管保护,再埋 人线槽中。 光纤光栅土压力传感器采用抗拉和抗压强度高的加筋光纤接续,根据应用环境要求选择相 适应的材料密封光缆接头,并将接头放入带有锁紧功能的套管内保护,每单点接头的续接 损耗须<0.5dB。 f)光纤光栅土压力传感器埋设时,应先在埋设坑槽内均匀放入少量高标号的水泥砂浆,然后 将光纤光栅土压力传感器放入坑槽内,保持压力传感器的受力感应板正对着地质灾害体: 并与接触面表面平齐,底部背板缝隙用水泥砂浆填充捣实,不宜留有空隙。
T/CAGHP 0092018
g)光纤光栅土压力传感器的受力感应板与地质灾害体之间应用细砂土填充捣实,不宜留有 缝隙。 h)安装过程中要利用光纤光栅解调仪观察土压力传感器数据变化,保证安装的有效性。 1 光纤光栅压力传感器需要配有温度补偿测量,可采用内置自由光纤光栅补偿,或在同位置 埋设光纤光栅温度计进行补偿,温度补偿计算参见10.2.5.3土压力计算。 j)光纤光栅应力传感可以进行串联测量,要求同一支路上各传感点间的光纤光栅波长差应大 于3nm,波长能量最大差应小于10dB
6.2.2灾害体地应力监测
图2光纤光栅土压力传感器埋设示意图
2.2.1利用滑坡体、滑床或滑坡外围岩体不同部位的地应力变化,分析判断滑坡体变形情况。 2.2.2地应力监测孔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 a)按照图3(a)所示进行钻探成孔,根据钻孔岩土体分布情况,确定地应力计传感器埋设深度 b)4 每钻进50m或终孔后均应校正孔深,孔深的最大误差不得大于0.5%,孔斜项角的最大允 许弯曲度为每百米孔深不得超过2°。 c 地应力测量完成后,从套管段下端起至传感器埋设深度段以下5m的孔段,再采用 g130mm钻具扩孔,用于地应力监测仪器安装。 d) 依据目标层位得到磨口层位和扩孔层位,三个层位需满足垂直度和同心度要求。 e 三个层位孔径的确定:目标层位孔径大于地应力计传感器的外径1mm~3mm,磨孔层位 和扩孔层位的孔径需大于加载器与控制器的最大外径,具体依据岩心硬度、完整程度确定。 2.2.3地应力计传感器埋设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地应力计传感器分为井上部分和井下部分,地应力计传感器及相关附属设备按照图3(b)连 接。井上部分为井上控制器与计算机,两者连接控制井下部分。 b) 井下部分为井下控制器、加载器和地应力计传感器。井下控制器可实时控制加载器,给地 应力计传感器预加载荷以及监测地应力计传感器方位。 地应力计传感器为分量式应力计,有三分量或四分量探头,各方向分量探头间隔为60°或 者45°。 d 各方向分量探头在加载器的驱动下,分别与岩石孔壁接触并预加载荷,预加载荷大小依据 自标层位地应力绝对值大小确定
T/CAGHP0092018
(a)钻探成孔结构示意图
(a)钻探成孔结构示意图
图3地应力计钻孔及埋设安装示意图
e) 加载器预加载荷,读取各方向分量探头的方位。在井下控制器的作用下,加载器自动走位 到脱离状态,实现加载器与地应力计传感器的分离。 f)提拉井下控制器与加载器实现安装设备的回收,地应力计传感器留在孔底,安装完毕。 6.2.2.4安装完成后,应连接地应力计传感器导线与地应力数据采集系统,通过计算机、数据采集 卡或实时传输系统,进行地应力变化实时监测。 .2.3滑坡推力监测 6.2.3.1利用埋设在钻孔内推力管与钻孔环状间隙内的应力计或压力传感器,监测滑坡体内不同 部位及方位的应力变化,分析判断滑坡体变形情况。 2.3.2滑坡推力监测孔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在选定监测部位施钻铅(垂)直孔,全孔取芯,终孔孔径不小于100mm。 为了防止塌孔,并为随后的孔口保护作准备,孔口段要预留不小于1.0m长的套管。 C) 钻进过程中,应做好钻进情况记录。钻孔完成后,应冲洗钻孔,检查钻孔深度及其通畅情 况,测量孔斜。 d) 终孔后均应校正孔深,孔深的最大误差不应大于0.5%,孔斜顶角的最大允许弯曲度为每 百米孔深内不得超过2°。 e) 钻孔应穿过滑带,进人基岩或稳定层3m~5m。 f)成孔后,应对钻孔编录数据进行分析,综合判别孔内地质情况,尤其要对软弱夹层的层位 深度、厚度等进行描述,编制钻孔柱状图。 g)监测孔的孔口应设置保护装置。 2.3.3滑坡推力管及压力传感器埋设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a)推力管为$57mm地质套管,每根推力管长约4m,中间为推力管接头(s89mm)或传感 器接头(g89mm),用螺栓连接。接头上设计有四个导槽,用以保护导线或光纤。传感器 接头也有导槽,在四个方向上有四个传感器安装平面,用以安装压力传感器,用螺栓将压 力传感器与安装平面固定,并记录下位置与压力传感器方位,逐根对接后下人钻孔内 (图4)
e)加载器预加载荷,读取各方向分量探头的方位。在井下控制器的作用下,加载器自动走位 到脱离状态,实现加载器与地应力计传感器的分离。 提拉井下控制器与加载器实现安装设备的回收,地应力计传感器留在孔底,安装完毕。 6.2.2.4安装完成后,应连接地应力计传感器导线与地应力数据采集系统,通过计算机、数据采集 卡或实时传输系统,进行地应力变化实时监测。
T/CAGHP 0092018
D 确保推力管顺利安装,孔口段保留一段护孔套管,其长度应不小于1.0m,或根据滑坡堆积 层厚度而定。 C 事先确定好压力传感器埋设的孔深位置和方位,并在推力管上做母线标志,以保证推力管 下放钻孔后方位正确,按顺序编号,并用胶带将推力管与接头连接处缠绕平整。 d)下放的第一根推力管应加一个接头,以免导线或光纤直接与孔壁相撞。 e)压力传感器在随套管下孔过程中,不能损坏,不能拉断导线或光纤。要用密封胶带将压力 传感器缠绕密封好。 f)下放的过程中要让一对压力传感器受力方向与预计变形或滑移方向相近,推力管埋设深度 在稳定层下3m5m。 g 推力管压力传感器与钻孔环状间隙,通过底部返浆法,用水泥砂浆灌注,灌浆完毕后,做好 孔口保护。注意在光纤接头部分,不要踩坏或灌人水泥浆液,并做好四个接头的方向标记 做好安装记录。 h)在完成上述工作后,将传感器导线与地面仪表连接、通电,数据稳定后即可进行正常监测
图4滑坡推力监测传感器布置安装示意图
6.2.4.1应变监测宜采用仪表电测(应变计)和光纤光栅应变测量,监测内容应包括岩土体应变及 其随时间变化趋势。 6.2.4.2根据测试目的和形变量程,应选用灵敏度高、稳定时间长、抗干扰能力强的应变计,宜选用 振弦式应变计和光纤光栅应变计。 243应恋计扭设应饰干列规宝
6.2.4.3应变计埋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a)根据岩土体分布情况、地质灾害体稳定性分析成果等,选定测试点。 b) 应变计可直接埋人岩土体中,通过测线与仪表相连。连接方式可采用直接连接或夹线连接。 环境温度变化大时,应根据测点温度变化,消除岩土体截面温度应变和应变计本身产生的 温度变形。
6.2.4.4应变计组的埋设技术要求
T/CAGHP 0092018
a)埋设前的造坑:当浇筑至距设计埋设高度相差0.2m时,在仪器埋设位置做厚0.2m的混 凝土基座面,用1.2mX1.2mX0.6m无底轻型木板箱框住应变计组,将装有应变计支座 的定位杆插人设计位置。然后在木板箱周围浇筑混凝土,并随混凝土的升高而逐渐提升木 板箱,直至达到浇筑位置后取出木板箱(图5)。 b),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要始终正确保持仪器的位置和方向,仪器安装角度误差不得超过设 计要求的士1°,观测电缆要集中走线和埋设。 c 应变计埋设时,埋设部位应预调出其测量量程的30%~50%。 应变计组安装完成后,要及时核实每支传感器是否正常工作,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 e 应变计组安装就位后应及时测量仪器初值,并定时测读应变计的读数,待混凝土初凝并水 化热结束后,才可采集测读基准读数。 根据仪器编号和设计编号做好记录并存档。 2.4.5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埋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a)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的安装宜采用表贴法,安装方向需与预判应变走向垂直,并保证与灾 害体紧密耦合。 b) 传输光纤续接时,光纤接头应相互匹配,每单点接头的续接损耗必须小于0.5dB,接头保护 后抗拉强度不小于100N。 传输光纤宜选用具有保护措施的G.652通信用单模光纤,内埋引线光缆需全程套管保护, 过弯半径应大于50mm。 d)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安装过程中要利用光纤光栅解调仪观察应变传感器数据变化,保证安 装的有效性。 e)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需要配有温度补偿测量,可采用内置自由光纤光栅补偿,或在同位置 埋设光纤光栅温度计进行补偿,温度补偿计算参见10.2.3.4应变计算。 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可以进行串联测量,要求同一支路上各传感点间的光纤光栅波长差要 大于3nm.波长能量最大差要小于10dB
图5应变计组的埋设示意图
T/CAGHP 0092018
6.3.1监测网应是由监测线(即监测断面)、监测点组成的立体应力应变监测体系。崩塌(危岩体)、 滑坡应力应变监测网,应根据灾害体的地质特征及其范围大小、形状、地形地貌特征和监测目的、施 测要求布设。 6.3.2监测点的布设应重点突出、兼顾一般,监测网的布设应能达到系统监测崩塌(危岩体)、滑坡 的应力应变变化及发展趋势,满足预测预报精度等要求。 6.3.3应充分利用勘查工程的平碉、竖井布设监测点。 6.3.4应力应变监测点应布设在能控制崩塌(危岩体)、滑坡变形的关键部位。 6.3.5对于处于高位的危岩体,应根据其变形破坏阶段酌选取应力应变监测点,可考虑通过位移 监测进行应力应变转换的方法进行应力应变分析,
6.3.6土压力观测点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土压力观测,一般可设12个观测纵剖面,特别重要崩塌或滑坡平面形态复杂的灾害体可 增设1个观测横剖面。观测断面的位置,应同灾害体内孔隙水压力、变形观测断面相结合。 ) 土压力观测断面上的监测点,一般可布设在2~3个高度上,必要时可另增加。监测点在横 断面、纵断面上的布设可不对称。 观测断面内每一监测点处的土压力计,一般成组布置,每组2~3个,必要时可布置4~ 6个。 d)土压力计测点的布置,宜与孔隙水压力测点成组,并应考虑与竖向位移、水平位移点结合。 同一测点区内各观测仪器之间的距离不超过1m。 3.7地质灾害监测等级为三级和四级的灾害体的应力应变监测点网宜选用十字型,监测点布设 滑坡轴线及两侧滑动变形和受力较大部位;地质灾害监测等级为一级和二级的灾害体应力应变监
同一测点区内各观测仪器之间的距离不超过1m。 6.3.7地质灾害监测等级为三级和四级的灾害体的应力应变监测点网宜选用十字型,监测点布设 于滑坡轴线及两侧滑动变形和受力较大部位;地质灾害监测等级为一级和二级的灾害体应力应变监 测点网布设,优先采用十字型、方格型和三角型,地质灾害规模等级或地质灾害险情等级为一级时可 采用任意型
6.3.8治理工程应力应变监测点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6.3.8治理工程应力应变监测点布设应符合下
a)挡墙应力应变监测点应针对工程结构布设点位,考虑滑坡体类型、规模大小、受力特征等因 素,根据挡墙结构、类型等因素进行布设,一般布设于主应力大值分布区。 b)格构结构的应力应变监测点多布设于代表性地段的锚索(锚杆)上,纵断面上一般布设3~ 5个监测点。 抗滑桩的钢筋计、压应力计一般布设在受力最大、最复杂的滑动面附近;沿桩的正面和背面 受力边界面和桩的不同高度布置压应力计,监测正面的下滑力和背面岩体的抗滑力大小及 分布特征;在抗滑桩正面可能滑动面附近的混凝土受力方向埋设钢筋计,监测最大应力值, 钢筋计宜埋在主滑面附近。 6.3.9滑坡推力监测点网布设符合本标准6.3.1的要求,可采用等比例的三纵三横布设监测网,推 力监测点应结合防治工程措施进行,布设于应力集中部位,监测点数量不低于防治工程钻孔总量 的5%。
.4.1崩塌(危岩体)、滑坡等地质灾害体的监测频率应根据灾害体的变形发展阶段、防治 设、变形特征、监测精度和工程地质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
T/CAGHP 009—2018
6.4.2当灾害体处于螨动变形阶段或地质灾害监测等级为三级和四级的,监测频率不低于1次 季;匀速变形阶段或地质灾害监测等级为二级的,监测频率不低于1次/月;加速变形阶段或地质灾 害监测等级为一级和二级的,应提高监测频率,一般不低于1次/周;对于防治施工阶段,监测频率不 少王1次/3日
6.4.3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提高监测频
a)监测数据达到或超过预警值或出现影响工程安全的异常情况时。 b) 汛期应提高监测频率并根据变形速率变化加密监测。 C 发生地震、水库水位急剧变化及强降雨等特殊情况。 d)当有危险事故征兆时,应进行实时跟踪监测。 6.4.4防治工程峻工后,应进行效果监测(监测期一般不应少于1个水文年),监测频率不低 于1次/月。 6.4.5采用自动化监测的滑坡体,其应力应变数据应连续采集,并以仪器采样的最小间隔为准。 6.4.6应力应变监测频率宜与变形监测频率同步,并应根据要求的监测频率对数据进行人工读记 或自动采集
7.1.1地裂缝应力应变监测内容应包括主压力、建(构)筑物基础脱空区、结构应力等监测项目。 7.1.2监测对象应包括:对工程结构造成危害的地裂缝,地裂缝设防范围内的地表建(构)筑物、地 下建(构)筑物和桥梁,穿(跨)越地裂缝设防范围的地下管线等。 7.1.3应将地表裂缝监测与受危害工程结构的应力应变监测相结合,针对监测对象的变形破坏特 点,选择关键部位进行重点监测,监测体系应满足数据获取和分析评价的要求。 7.1.4地裂缝监测项目宜根据位于地裂缝设防范围内建筑物的类别,按表2进行选择。建筑物的 安全等级是在建筑结构设计时,根据结构破坏可能产生后果的严重性划分安全等级。建筑结构的安 全等级划分应符合表3和表4的要求。 7.1.5对于有特殊要求的建(构)筑物及设施,监测项目应与有关管理部门或单位协商确定
表2地裂缝应力应变监测项目表
T/CAGHP0092018
T/CAGHP 0092018
表3建(构)筑物的安全等级
表4建(构)筑物的重要性划分
7.2.1.1地裂缝应力应变监测应根据建(构)筑物的类别、结构形式、建筑材料等,选用不同的监测 方法,监测方法应合理可行。 7.2.1.2在条件充许的情况下,宜优先采用自动化监测方法。 7.2.1.3除使用本标准规定的监测方法外,亦可采用能达到本标准规定精度的其他方法。 7.2.2地裂缝设防范围内的地表建(构)筑物应力应变监测方法 7.2.2.1地裂缝设防范围内的地表建(构)筑物应力应变监测可采用在基础表面或结构应力变化的 关键位置安装应变计的方法。混凝土构件可采用钢筋应力计或混凝土应变计等进行监测,钢构件可 采用轴力计或表面应变计进行监测。 7.2.2.2应力应变监测应考虑温度的影响,进行必要的温度补偿。 7.2.2.3土压力变化宜采用土压力计进行量测。土压力计的埋设和测量方法应符合本标准 6.2.1.2条规定,并符合以下要求: a)受力面应与所监测的压力方向垂直并紧贴被监测对象
T/CAGHP 0092018
b)埋设时必须有土压力膜保护措施。 c)采用钻孔法埋设时,回填应均匀密实,回填材料宜与周围岩土体相同。 d)做好埋设记录
7.2.3地裂缝设防范围内的地下建(构)筑物应力应变监测方法
7.2.3.1地裂缝设防范围内的地下建(构)筑物应力应变监测宜采用在建(构)筑物顶板和底板表面 或结构应力变化较大的关键位置粘贴应变计的方法进行监测。混凝土构件可采用钢筋应力计或混 凝土应变计进行监测,钢构件可采用轴力计或应变计进行监测。 7.2.3.2土压力变化宜采用土压力计进行量测。土压力计的埋设应符合本标准7.2.2.3条的 要求。 7.2.3.3地下建筑底板与地基之间脱空范围的监测可采用位移计,也可使用地质雷达等进行监测。 7.2.4地裂缝设防范围内的桥梁应力应变监测方法 7.2.4.1地裂缝设防范围内的桥梁应力应变,宜采用在桥跨表面应力变化较大位置安装表面应变 计的方法进行监测。应变计的选型应与桥跨结构的材料相匹配。 7.2.4.2桥墩(台)的土压力变化宜采用土压力计进行量测。土压力计埋设应符合本标准7.2.2.3 条的要求,
7.2.5穿越地裂缝地下管道应力应变监测方法
.2.5.1地裂缝设防范围内的地下管道应力应变监测,宜采用在管道顶部和底部表面应力变化较 大位置粘贴应变计的方法进行监测。应变计的选型应和管道的材料相匹配。 .2.5.2土压力变化宜采用土压力计进行量测。土压力计的埋设须符合本标准7.2.2.3条的要求。
7.3.1.1地裂缝应力应变测线应沿地裂缝走向布置,纵向测线宜与地裂缝平行,横向测线宜与地裂 缝垂直,横向测线的长度应延伸至地裂缝两侧设防范围的边界线,测线上的测点应根据地裂缝的变 形情况确定,在主裂缝带内应加密测点间距。 7.3.1.2地裂缝应力应变监测点的布设位置,应能反映地裂缝及其监测对象的真实状态及其变化 趋势,应布置在内力及变形关键特征点上,并应满足监测的要求。 7.3.1.3设防范围内建(构)筑物上的应力应变监测点应根据建筑物与地裂缝的交互关系确定,布 置在底部土体脱空区和地裂缝影响范围内。 7.3.1.4地裂缝监测点的布置应不妨碍监测对象的正常使用,并应减少对施工作业的不利影响。 7.3.1.5监测标识应明显、牢固,布置合理,监测点的位置应避开障碍物,便于观测
7.3.2地裂缝设防范围内的地表建(构)筑物应力应变监测点布置
7.3.2.1建筑物上的应力应变监测点应布置在建(构)筑物最大变形部位,测线应根据建筑物的类 型确定。建(构)筑物纵向测线宜与地裂缝的走向平行。横向测线宜与地裂缝走向垂直,每条横向测 线在地裂缝上、下盘的测点数目均不少于3个。测线间距根据建(构)筑物的尺寸确定。 7.3.2.2对于重要的建(构)筑物,宜将结构、基础和地基上的测点分断面布置。测点数量监测纵断 面应不少于4个,主地裂缝带两侧的主变形区不少于1个,微变形区内不少于2个,地裂缝设防范围 的外边界内侧不少于2个。 7.3.2.3监测横断面宜与纵断面垂直,监测横断面不少于4个,间距应根据建(构)筑物的平面尺寸
T/CAGHP0092018
7.3.3地裂缝设防范围内的地下建(构)筑物应力应变监测点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地下建(构)筑物上的应力应变监测点应布置在地下建(构)筑物变形最大部位,对于地下室 等面状地下建(构)筑物,纵向测线宜沿地裂缝走向布置;对于隧道等线状地下建(构)筑物, 其纵向测线宜沿工程轴线方向布置。 b) 每条测线在地裂缝上、下盘的测点数目均不少于3个。 c) 测线间距根据地下建筑物的轮廊线尺寸确定。 7.3.4 地裂缝设防范围内桥梁应力应变监测点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 穿越地裂缝设防范围内桥梁的应力应变监测点应布置在桥梁变形最大部位,测线应沿桥梁 的走向布置。 b) 每条测线在地裂缝上、下盘的测点数目均应不少于3个。 C 测点宜在桥梁的桥跨结构、桥台及桥墩布置。 7.3.5 穿越地裂缝地下管线应力应变监测点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 穿越地裂缝地下管线的应力应变监测点应布置在管道变形最大部位,测线应沿管道的轴线 方向布置。 b) 每条测线在地裂缝上、下盘的测点数目均应不少于3个。 测点宜在管道顶、底部布置
7.4.1地裂缝监测频率应满足能系统反映地裂缝及其建(构)筑物关键部位内力及变形的变化 过程。 7.4.2监测频率的确定应综合考虑建筑物类别、周边环境、自然条件的变化等因素,当地裂缝活动 处于衰减期时,可适当降低监测频率。 7.4.3在地裂缝活跃期,地裂缝的人工监测频率应为1次/日;采用自动记录仪的,应保持记录仪的 连续运行,并对记录数据及时进行处理。地裂缝活动衰减期,地裂缝的人工监测频率应为1次/周。 在地裂缝稳定期,人工监测频率可降低为1次/月。 7.4.4地裂缝设防范围内的建(构)筑物应力应变监测频率,应符合以下要求: a)在地裂缝活跃期,对地裂缝设防范围内的建(构)筑物的人工监测频率应不少于1次/日。 b)采用自动记录仪的,应保持记录仪的连续运行,并对记录数据及时进行处理。 c):地裂缝活动衰减期,地表建筑物的人工监测频率应不少于1次/周。在地裂缝稳定期,人工 监测频率可降低为1次/月
8采空塌陷应力应变监测
8.1.1由采矿或人类地下开挖活动造成地下大面积采空而形成的地面塌陷,应在采空塌陷影响范 围内进行应力应变监测工作。 8.1.2采空塌陷应力应变监测的内容主要包括:采空塌陷区建(构)筑物应力应变监测、围岩应力应
T/CAGHP 0092018
3.1.3围岩应力监测分为有锚杆支 护、锚索支护、钢拱架支护的巷道围岩应力监测和无支护结构的 道围岩应力监测,可分别采用锚杆应力计、测力计、应变计(片)和钻孔应力计进行监测。 3.1.4采空塌陷监测项目应与采区的开采设计、采掘作业进度相匹配。监测项目应能反映可引发 地质灾害事故的重要应力应变(位移)过程
8.2.1采空塌陷区建(构)筑物应力应变监测方法 8.2.1.1采空塌陷区建(构)筑物应力应变监测可在建(构)筑物的受力构件或荷载有变化部位安装 应变计进行监测,应变计应与受力方向平行。 8.2.1.2根据监测位置和监测项目可选用埋入式应变计、无应力式应变计和表面应变计。埋人式 应变计用于监测建(构)筑物或基岩内的应变,无应力式应变计用于监测混凝土自由体积变形,表面 应变计用于监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及钢结构的桥、墩、桩、隧道及坝表面的应变。 8.2.1.3采空塌陷区建(构)筑物出现明显的位移、沉降、倾斜或裂缝时,应进行移动变形值监测。
8.2.5.3钻孔施工应符合以下要求
钻孔。扎口应保持平整,松动岩石应清除十净 b) 钻孔方法,可采用冲击钻,当需要岩芯了解钻孔质量情况时,应采用岩芯钻。 c) 冲击钻孔施工时应注意观察孔向、岩性变化及掉块情况,若掉块较严重,应注浆后再造孔。 d 钻孔达到要求深度后,应将钻孔冲洗干净。 e) 应安装孔口保护装置,将引出电缆或光缆妥善放进保护装置内
T/CAGHP0092018
.1.1采空塌陷区建(构)筑物应力应变监测点的布设应能反映采区影响范围内监测项目的 态和变化趋势,建(构)筑物监测点应布设在能反映建(构)筑物应力应变状况的位置。 1.2围岩应力应变监测点可布设在巷道顶、底板或两旁的稳定岩体中,也可布置在井下巷通 层内部的钻孔中,用于监测分析岩层的移动和变形规律,
8.3.2围岩应力应变监测点布置
8.3.2.1围岩应力应变监测断面和监测点的布置,应根据工程规模、应力变化、监测条件等因素 确定。 8.3.2.2对于有支护结构的巷道,选择监测断面,可在拱顶及拱肩选择已有的锚杆(索)、钢拱架作 为监测对象,进行应力应变变化监测。 8.3.2.3对于无支护结构的巷道,选择监测断面,可在巷道拱项、拱肩和拱基线处布设钻孔,监测围 岩应力变化。
3采空塌陷区建(构)筑物应力应变监测点布
8.3.3.1采空塌陷区建(构)筑物应力应变监测点,应布设在能全面反映建(构)巩 置,如构(建)筑物的四角、沉降缝两侧、荷载变化较大部位、地质条件变化较大处。 8.3.3.2应根据采空塌陷区建(构)筑物的结构特点选定应力应变监测点与测力方向。 8.3.3.3采空塌陷区建(构)筑物沉降监测点应均匀布设,监测点之间距离可为10m~20m;采空 塌陷区建(构)筑物水平位移监测点应与变形体密切结合,且能代表该部位变形体的水平位移特征; 采空塌陷区建(构)筑物倾斜监测点宜布设在构筑物外立面上,且顶底对应布设
8. 4. 1一般规定
8.4.1.1采空塌陷应力应变监测频率应满足能反映地表移动盆地变化、围岩破坏及采空塌陷区内 建(构)筑物应力应变(位移)的重要变化过程和变化趋势, 8.4.1.2采空塌陷应力应变监测应贯穿于开采工作的整个过程,监测应从地表初始移动变形开始 前到地表移动趋于稳定后结束。 8.4.1.3监测项目的监测频率应综合考虑采区地质条件、开采条件、地下开采的不同施工阶段、周 边环境等因素。当采空塌陷应力应变值趋于稳定时,可适当降低监测频率。 8.4.1.4监测数据变化较大或速率加快、监测数据达到危险临界值、地表出现突发较大沉降或出现 严重开裂和塌陷等情况时应提高监测频率。当有灾害征兆时,应进行实时跟踪监测。 8.4.2采空塌陷区建(构)筑物应力应变监测频率 8.4.2.1采空塌陷区建(构)筑物的应力应变监测频率可根据采空塌陷区地表下沉速率确定。 8.4.2.2当采空塌陷区地表下沉量从10mm到下沉速度达到1.67mm/d(或50mm/月)时,这 阶段为地表移动的开始阶段,应力应变监测频率可为1次/周。 8.4.2.3当采空塌陷区地表下沉速度大于1.67mm/d(或50mm/月)的阶段为危险变形阶段,应力 应变监测频率可为2次/周。当出现严重裂缝、陷或台阶状下沉时,应适当提高监测频率。 8.4.2.4当采空塌陷区地表下沉速度小于1.67mm/d到6个月内地表各点下沉累计不超过 30mm,这一阶段为移动衰退阶段,应力应变监测频率调整为1次/周,之后逐步降低监测频率 18
T/CAGHP 0092018
为1次/2周。 8.4.2.5地下开采工作结束后,至少每半年进行1次应力应变监测;沉降相对稳定后,应 次应力应变监测
为1次2周。 8.4.2.5地下开采工作结束后,至少每半年进行1次应力应变监测;沉降相对稳定后,应每年进行 次应力应变监测。 8.4.3围岩应力应变监测频率 8.4.3.1围岩应力应变监测应根据巷道掘进影响阶段、掘进影响稳定阶段、采动影响阶段、采动景 响稳定阶段、二次采动影响阶段等不同时间段按照相应的监测频率进行。 8.4.3.2围岩应力应变监测频率可根据围岩位移的速率确定。当围岩位移速率大于5mm/d时 应力应变监测频率可为2次/d;当围岩位移速率为1mm/d~5mm/d时,应力应变监测频率可为 1次/d;当围岩位移速率为0.5mm/d~1mm/d时,应力应变监测频率可为1次/(2~3)d;当围岩位 移速率小于0.5mm/d时,应力应变 监测频率可为1次/周
8.4.3围岩应力应变监测频率
9.1.1土压力计的量程应满足被测压力的要求,其上限宜为设计压力或推测压力的2倍。 9.1.2土压力测量精度:≤0.5%F·S。 9. 1. 3 ±压力测量分辨率:≤0. 2%F · S
9.2.1应变计仪器的量程应满足被测应变的要求,其上限宜为设计值或推测值的2倍。 9.2.2应变计的测量精度:≤0.5%F·S,分辨率:≤0.2%F·S。 9.2.3锚杆应力计的量程为:0~200MPa,测量精度:≤0.5%F·S,分辨率:≤0.2%F·S 9.2.4钻孔应力计的量程应为:0~40MPa,分辨率:≤0.1MPa,精度:≤±0.5%F.S
9.2.1应变计仪器的量程应满足被测应变的要求,其上限宜为设计值或推测值的2倍。 9.2.2应变计的测量精度:≤0.5%F·S,分辨率:≤0.2%F·S。 9.2.3锚杆应力计的量程为:0~200MPa,测量精度:≤0.5%F·S,分辨率:≤0.2%F·S。 9.2.4钻孔应力计的量程应为:0~40MPa,分辨率:≤0.1MPa,精度:≤0.5%FS。
9.3.1根据滑坡规模和稳定性计算结果,选择滑坡滑体推力传感器的范围:1000kN/m,5000.kN/m 和15000kN/m。 9.3.2滑坡滑体推力测量精度:≤±5%。 9.3.3滑坡滑体推力测量分辨率:≤土1%。 9.3.4滑坡滑体推力传感器安装方位差:≤土5°
9.3.1根据滑坡规模和稳定性计算结果,选择滑坡滑体推力传感器的范围:1000kN/m,5000.kN/m 和15000kN/m。 9.3.2滑坡滑体推力测量精度:≤±5%。 9.3.3滑坡滑体推力测量分辨率:≤土1%。 9.3.4滑坡滑体推力传感器安装方位差:≤土5°
9.4.1光纤光栅土压力/应变传感器的精度应满足实际需求,量程上限宜为设计值或推测值的 2倍。 9.4.2光纤光栅土压力/应变传感器精度:≤1%F·S。 9.4.3光纤光栅土压力/应变传感器分辨率:≤0.5%F·S。 9.4.4光纤光栅土压力/应变传感器的光栅中心波长:1.525nm~1565nm。 9.4.5光纤光栅监测解调仪解调精度:≤土5pm。 9.4.6光纤光栅监测解调仪动态范围:>50dB。
T/CAGHP0092018
10.1.1每次外业监测工作完毕后,应及时整理各种监测数据,分析各监测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变化 趋势及其与地质灾害体变形活动的相关性,正确识别地质灾害体及工程结构的安全风险状态,必要 时及时发布预警。
10.1.2现场监测资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a)使用正式的监测记录表格,详见附录C、附录D、附录E。 b)! 监测记录应有相应的工况描述。 ) 监测数据应及时整理。 d) 对监测数据的变化及发展情况应及时分析和评述。 e 外业观测值和记事项目,必须在现场直接记录于观测记录表中。原始记录不得涂改、伪造 和转抄,并有测试、记录人员签字。 每次外业监测(包括人工和自动化监测完成后,应随即对原始记录的准确性、可靠性、完整 性加以检查、检验,将其换算成所需监测的物理量,并判断测值有无异常。 g 在进行数据处理之前,首先应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校核,排除仪器、读数等操作过程中的误 差,剔除各种粗差。当监测数据检查不合格时,应分析原因并立即进行现场复测和纠正。 h 监测过程中各参数宜采用国际单位制
10.1.3资料整理的内容
10.1.3.1资料整理的内容可分为平时资料整理和定期资料编印
a)检验监测数据的正确性、准确性:每次监测完成之后,应立即在现场检查作业方法是否符合 要求,是否有缺漏现象,各项检验结果是否在限差以内,监测值是否符合精度要求,数据记 录是否准确、清晰、齐全,确认的粗差数据点应剔除。 b) 监测物理量的计算:经检验合格后的观测数据服务质量标准,应换算成监测物理量,记入相应记录表。 c)绘制监测物理量的过程线图。 d)在监测物理量过程线图上,初步分析物理量的变化规律。发现异常时,应立即排查产生该 异常量的原因,提出专项文字说明。对原因不详者,还要向上级主管部门或委托单位报告。 10.1.3.3定期资料编印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a 监测物理量统计:按统一规定对各监测物理量进行统计,填人相应的统计表格,绘制监测物 理量的分布图、有关各物理量之间的相关图。 b 编制编印说明:重点阐述本编印时段的基本情况、编印内容、编印组织与参加人员,存在哪 些监测物理量异常及其在灾害体的分布部位,以及对监测设备和工程采取过何种检验、处 理等。
a 监测值中不应含有超限误差,监测值中的系统误差应减弱到最小程度。 b) 合理处理随机误差,正确区分测量误差与应力应变的变化信息。 C) 多期监测成果的处理应建立在统一的基准上。 d) 按不同类别监测点的要求,合理估计监测成果精度,正确评定成果质量
T/CAGHP0092018
10.1.3.5应力应变监测数据分析应结合其他相关项目的监测数据和自然环境、工况等情况以及以 往数据进行。 10.1.3.6应力应变监测的原始观测记录、计算资料和技术成果 要求及时旧档
10.2监测数据处理
照度标准10.2.1数据处理内容
....-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