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T 15-169-2019 装配式市政桥梁工程技术规范

  • DBJT 15-169-2019 装配式市政桥梁工程技术规范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46.28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19-10-22
  • 发 布 人: wqh6085061
  • 原始文件下载:
  • 立即下载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DBJT 15-169-2019 装配式市政桥梁工程技术规范

    2.1.14法兰连接flangedjoin

    采用法兰盘将相接构件连接成整体的连接。

    A一一锚固钢筋面积; Bc一一墩柱短边尺寸; Bg一一盖梁宽度; D一一墩柱直径或长边尺寸; Dn一一灌浆金属波纹管直径; ds一一构件被连接纵向钢筋直径; Fpk一一预应力筋极限强度标准值; Hg一一盖梁高度; hg一一灌浆套筒或灌浆金属波纹管长度: h一一钢梁腹板计算高度,焊接钢梁与腹板全高; ho一一剪力连接件抗起端底面高出下层横向钢筋的距离: n一一钢筋伸入灌浆金属波纹管长度; ld一一桩基的插槽式连接外露钢筋插入长度; 0一一承插式连接墩柱或桩基插入长度: V一一板段中间截面处的剪力:

    3.0.1装配式市政桥梁设计应遵循安全、耐久、适用、环保、经济、美观的原则, 3.0.2装配式市政桥梁应满足标准化、工厂化、机械化要求。 3.0.3在设计前期阶段,应进行预制、制作、运输和拼装的技术可行性论证。 3.0.4应根据环境条件、跨度、结构形式等工程实际情况,合理地确定构件的形 状和尺寸,预制构件的最大尺寸和重量应结合起重、运输工具的能力、道路状况 和建筑限界等要求确定,并应简化构件类型,遵循少规格、易组合、便于施工的 原则。

    3.0.5装配式构件连接应构造简单,传力明确。 3.0.6应根据构件的制作、运输、堆放、安装、质量控制等要求确定接缝的形式。 3.0.7应根据所处环境条件及国家现行相关规范进行装配式结构的拼装缝及预 制构件的耐久性设计,接缝材料应满足耐久性能指标要求

    3.0.8抗震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构件构造及连接应满足抗震设防烈度要求。 2当抗震设防烈度超过7度时,应做专项抗震设计。 3.0.9预制构件的吊装设计应按实际可能发生各种工况的要求进行验算,并满足 国家现行规范的要求。 3.0.10预制构件中外露预埋件凹入构件表面的深度不宜小于10mm, 3.0.11应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和环保管 理体系。 3.0.12预制构件应在专业预制厂内加工。 3.0.13从事预制构件的安装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3.0.14施工前应根据设计文件、预制拼装精度要求、合同条件与现场情况等编 制施工组织设计文件

    4.1.1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的质量标准,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执行, 4.1.2制作预制构件所用材料的品种、规格及使用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的规定,并应满足设计要求

    4.3.1预制构件中的钢筋、预应力材料应符合现行行业和国家标准的规定。 4.3.2钢筋机械连接用的套筒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 IGJ107的规定。对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设计应根据钢筋应力变化幅 度提出接头的抗疲劳性能要求。当无专门要求时,接头的抗疲劳应力幅限值不应 小于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中普通钢筋疲劳应力幅限 值的80%。

    4.3.3灌浆连接套简除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简》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不规程》JG355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灌浆连接套筒与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拌合物组合体系性能应符合国家 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中I级连接接头的规定,接头 试件实测抗拉强度不应小于被连接钢筋的抗拉强度标准值。 2灌浆连接套简与钢筋连接用套简灌浆料拌合物组合体系性能应经过具有 相应资质的质检机构试验检测,并检验合格

    4.3.4连接用金属波纹管宜采用现行行业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波纹管》 JG225中增强型,对于内径不大于10cm的波纹管,其钢带厚度(壁厚)不应小 于0.5mm 4.3.5钢材及连接材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 D64的规定。 4.3.6圆柱头焊钉连接件的材料、机械性能及焊接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

    4.4.1钢筋连接用灌浆材料应符合现行 行业标准《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JG/T 408的规定,钢筋连接用灌浆材料的技术指标与检验方法应符合表4.4.1规定

    表4.4.1高强无收缩水泥灌浆材料技术要求

    注:1高强、早强、和易性好、低收缩性水泥灌浆料拌合物试件制作及标准养护条件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0法)》GB/T17671的规定。 2高强无收缩水泥灌浆料拌合物拌合用水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 G厂63的有关规定,宜采用生活饮用水,

    注:1高强、早强、和易性好、低收缩性水泥灌浆料拌合物试件制作及标准养护条件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0法)》GB/T17671的规定。 2高强无收缩水泥灌浆料拌合物拌合用水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 TGJ63的有关规定,宜采用生活饮用水。

    4.4.2预应力孔道压浆材料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钢筋混

    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的规定

    5.1.1装配式市政桥梁应采用标准跨径布设,宜按表5.1.1采用

    表5.1.1装配式市政桥梁类型及标准跨径

    5.1.2装配式桥梁的结构与构造设计应便于后期维修、养护。

    5.2.1混凝土梁应按现行国家和行业标准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止常便用极 限状态验算。 5.2.2混凝土梁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等进行耐久性设计 5.2.3混凝土梁应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节段拼装梁应按全预应力构件设计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预应力混凝土T梁可按A类预应力 混凝土构件设计。 5.2.4预制塑宣采用C50混凝土,空心板整体化层混凝士强度等级宣采用C50

    5.2.3混凝土梁应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节段拼装梁应按全预应力构件设计,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预应力混凝土T梁可按A类预应力 混凝土构件设计。 5.2.4预制梁宜采用C50混凝土,空心板整体化层混凝土强度等级宜采用C50 箱梁和T梁调平层混凝土强度等级宜采用C40,预应力钢筋管道压浆用水泥浆试 件尺寸、养护条件与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 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的规定,测得抗压强度不应小于50MPa。

    5.2.4预制梁宜采用C50混凝土,空心板整体化层混凝土强度等级宜

    箱梁和T梁调平层混凝土强度等级宜采用C40,预应力钢筋管道压浆用水泥浆试 件尺寸、养护条件与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 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的规定,测得抗压强度不应小于50MPa。

    (II)预应力混凝士空心板

    (II)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

    5.2.6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可根据工程具体情况采用先张法或后张法施工工 艺。 5.2.7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应采用桥面连续体系。 5.2.8单片空心板一端应设置单支座。 5.2.9 9空心板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底板宽度宜为1240mm,板间净距10mm。 2顶板厚度不宜小于120mm。 3腹板厚度跨中段不宜小于160mm,当采用后张法施工时,梁端腹板厚度 不宜小于320mm;当采用先张法施工时,梁端腹板厚度不宜小于240mm。腹板 享度变化段长度不宜小于12倍腹板厚度差。 4跨中段底板厚度不宜小于120mm,当采用后张法施工时,梁端底板厚度 不宜小于250mm。 5空心板宜通过梁底楔形块形成横坡。 6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的主要构造见附录A。 5.2.10空心板侧面铰缝应采用深铰缝构造(图5.2.9)

    图5.2.9铰缝构造示意(单位:mm)

    5.2.11空心板桥面连续处纵向钢筋直径不宜小于C20mm,间距不宜大于 100mm。纵向钢筋应设置隔离层,桥墩处纵向钢筋无粘结长度不应小于1000mm, 对称伸缩缝中线布置:桥台处纵向钢筋无粘结长度不应小于600mm,无粘结长 度应伸入背墙不少于50mm。

    5.2.12空心板与整体化层之间结合面的抗剪承载力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公路 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的要求。整体化层的厚度 不宜小于150mm,整体化层宜布置双层间距不应大于100mm的钢筋网,钢筋直 径不应小于C10mm

    (II)预应力混凝土箱

    5.2.13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可采用先简支后桥面连续和先简支后结构连续两种结 构体系。 5.2.14对于先简支后桥面连续,单片箱梁一端宜设置一个支座;对于先简支后 结构连续,体系转换后,相邻两孔的单片箱梁中支点宜设置一个支座,

    5.2.15预制箱梁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梁间距宜取2800mm~3400mm,湿接缝宽度宜取400mm~1000mm。 2顶板厚度不宜小于180mm,对于结构连续体系的负弯矩范围顶板厚度不 宜小于330mm。 3腹板厚度跨中段不宜小于180mm,梁端腹板不宜小于300mm;腹板厚 度变化段长度不宜小于12倍腹板厚度差。 4底板厚度跨中段不宜小于180mm,梁端底板不宜小于300mm;底板厚 度变化段应与腹板对应设置。 5顶板与腹板相连处应设置承托,底板与腹板相连处应设倒角。 6预制箱梁顶板宜设置横坡。 7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主要构造详见附录B。 5.2.16箱梁应设置支点横隔梁,端支点横隔梁厚度可取300mm,中支点横隔梁 厚度可取400mm。对于活载效应较大的35m、40m跨箱梁,跨中宜设置一道横 隔板,横隔板厚度可取为200mm。 5.2.17连续体系负弯矩区宜在顶板设张拉槽口锚固,负弯矩钢束锚固宜采用圆 形锚具。 5.2.18调平层的厚度不宜小于100mm,预制箱梁顶板应预理抗剪钢筋增强调平

    5.2.18调平层的厚度不宜小于100mm,预制箱梁顶板应预理埋抗剪钢角

    5.2.19箱梁受拉边缘应配置直径不小于C16的纵向钢筋,其截面面积应满足现 行行业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的相关 要求。

    (IV)预应力混凝士T梁

    5.2.22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T梁可采用先简支后桥面连续和先简支后结构连续 两种结构体系。 5.2.23先简支后桥面连续体系T梁及先简支后结构连续体系T梁简支端设单支 座;对于先简支后结构连续,体系转换后,相邻两孔的单片T梁中支点宜设置 一个支座。

    5.2.24预制T梁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梁间距宜取2200mm~2800mm,湿接缝宽度宜取450mm~1050mm 2翼缘板悬臂端部厚度不宜小于200mm,翼缘板根部厚度不宜小于 250mm 3跨中段腹板厚度不宜小于200mm,梁端腹板应局部加厚;腹板厚度变化 段长度不宜小于12倍腹板厚度差。 4马蹄宽度不宜小于600mm,跨中截面马蹄高度不宜小于200mm,支点 截面马蹄高度不宜小于600mm。 5预制T梁翼缘板宜设置横坡。 6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T梁主要构造见附录C。 5.2.25T梁应结合结构横向受力设置横隔板。 5.2.26调平层的厚度不宜小于100mm,预制梁翼缘板应预理抗剪钢筋,增强调 平层与预制梁的粘结。抗剪钢筋直径不宜小于C10,纵桥向间距不宜大于500mm, 横桥向间距不宜大于250mm。 5.2.27对于结构连续体系,负弯矩钢束宜锚固在翼缘加腋下的齿块上,腹板两 侧的步快宣横向对文按救体式迅计

    5.2.28T梁受拉边缘应配置直径不小于C20的纵向钢筋,其截面面积应满足现 行行业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的相关 规定。 5.2.29简支体系桥面连续处纵向钢筋直径不宜小于C20mm,间距不宜大于 100mm。 5.2.30对于连续体系,中支点处相邻两跨预制梁的纵向钢筋外伸,采用等直径 钢筋对应连接,预制梁翼缘板上缘纵向钢筋不宜小于C20,中支点处桥面调平层 钢筋应加强,不宜小于C16,间距不宜大于100mm。 5.2.31湿接缝横向和纵向钢筋的布设应符合本规范第5.2.21条的规定。 (V)节段拼装预应力混凝土箱梁 5.2.32预制节段长度应根据吊装、运输等施工条件确定,可分为标准节段、过 渡节段、墩顶节段。 5.2.33节段预制应根据场地条件、结构形式、工期等要求选用短线法或长线法, 宜采用短线法。 5.2.34节段预制拼装混凝土箱梁顶板、底板厚度及构造应满足纵向受力、横向 受力及预应力钢束布置要求,且厚度不应小于200mm。 5.2.35节段预制拼装混凝土箱梁腹板厚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腹板内不布置体内纵向和竖向预应力钢筋时,腹板厚度不宜小于 200mm。 2腹板内只布置体内纵向或竖向预应力钢筋时,腹板厚度不宜小于 300mm 3腹板内布置体内纵向和竖向预应力钢筋时,腹板厚度不宜小于380mm。 5.2.36节段拼装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预制节段接缝应采用胶接缝,在调整施工误

    5.2.28T梁受拉边缘应配置直径不小于C20的纵向钢筋,其截面面积应满足现 行行业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的相关 规定。 5.2.29简支体系桥面连续处纵向钢筋直径不宜小于C20mm,间距不宜大于 100mm。 5.2.30对于连续体系,中支点处相邻两跨预制梁的纵向钢筋外伸,采用等直径 钢筋对应连接,预制梁翼缘板上缘纵向钢筋不宜小于C20,中支点处桥面调平层 钢筋应加强,不宜小于C16,间距不宜大于100mm。 5.2.31湿接缝横向和纵向钢筋的布设应符合本规范第5.2.21条的规定

    5.2.35节段预制拼装混凝土箱梁腹板厚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腹板内不布置体内纵向和竖向预应力钢筋时,腹板厚度不宜小于 200mm。 2腹板内只布置体内纵向或竖向预应力钢筋时,腹板厚度不宜小于 300mm。 3腹板内布置体内纵向和竖向预应力钢筋时,腹板厚度不宜小于380mm, 5.2.36节段拼装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预制节段接缝应采用胶接缝,在调整施工误 差的节段之间应采用湿接缝

    5.2.37预制节段接缝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采用湿接缝时,节段之间预留宽度不应小于60mm,填充材料宜采用细 石混凝土。 2当采用胶接缝时,环氧树脂涂层厚度应均匀,接缝应进行挤压直至环氧树 脂胶体固化

    5.3.11钢梁梁高与跨径之比宜取1/181/28,组合梁高与跨径之比宜取1/15~ 1/22。

    5.3.12钢板梁组合梁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梁的上翼缘板厚度不应小于16mm;宽度不得小于250mm,并不应大 于其厚度的24倍。 2钢梁腹板厚度不应小于12mm,腹板与上翼缘宜采用熔透T形焊缝。 3钢板梁纵向节段连接时,上翼缘应采用熔透对接焊缝,腹板和下翼缘可采 用焊接或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 4腹板加劲肋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 D64的规定。 5.3.13钢板梁纵横向联结系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板梁支点断面和跨中应布置横向联结系,横向联结系分为框架式、桁

    钢板梁支点断面和跨中应布置横向联结系,横向联结系分为框架式、桁 架式或实腹式。 2钢板梁可根据需要设置纵向联结系

    (III)槽型梁组合梁

    (III)槽型梁组合梁

    5.3.14槽形梁组合梁桥可采用单主梁体系、双主梁体系和多主梁体系。

    5.3.14槽形梁组合梁桥可采用单主梁体系、双主梁体系和多主

    5.3.15槽形梁组合梁梁高与跨径之比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简支结构:钢梁梁高与跨径之比宜取1/181/25,组合梁高与跨径之比 宜取1/15~1/22; 2连续结构:钢梁梁高与跨径之比宜取1/221/36,组合梁高与跨径之比 宜取1/18~1/28。 5.3.16槽形梁组合梁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槽形钢梁的上翼缘板厚度不应小于16mm;宽度不得小于250mm,并不 应大于其厚度的24倍。 2槽形钢梁腹板厚度不应小于12mm;当采用斜腹板时,腹板平面与铅垂 面的夹角宜小于20°;腹板与上翼缘宜采用熔透T形焊缝;腹板与下翼缘应采 用熔透T形焊缝。 3槽形梁支点断面和跨中应布置箱内横隔,支点断面横隔宜采用实腹式横 隔,跨中可采用桁架式或实腹式横隔。 4箱内设置腹板竖肋间距、受压区底板设置横肋的间距不宜大于2m(对应 腹板和底板设置直板加劲肋的情况,若对应设置闭口肋的情况,间距不宜大于 4m),横隔板或者横撑的间距不宜大于6m。 5腹板加劲肋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 D64的规定

    5.3.17槽形梁纵横向联结系应符合下列规定: 1槽形梁施工过程中可通过设置纵向联结系,维持施工过程的几何形状不 变,防止主梁侧向失稳。 2槽形梁支点断面应设置横向联结系,宜为实腹式;跨中横向联结系可采 用实腹式或桁架式。横向联结系纵向间距不宜超过8m。横向联结系与主梁的连 接可采用焊接或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 5.3.18单片槽形梁端支点和中支点横向可设置单支座或双支座。

    5.3.17槽形梁纵横向联结系应符合下列

    5.3.21箱形梁组合梁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箱形钢梁的上翼缘板厚度不应小于14mm; 2箱形钢梁腹板厚度不应小于12mm;当采用斜腹板时,腹板平面与铅垂 面的夹角宜小于20°;腹板与上翼缘宜采用熔透T形角焊缝。 3箱形梁支点断面和跨中应布置箱内横隔,支点断面横隔宜采用实腹式横 隔,跨中可采用桁架式或实腹式横隔。 4当采用闭口纵向加劲肋时,箱内横隔板或横撑的间距不宜大于4m;当采 用开口纵向加劲肋时,箱内横隔板或横撑的间距不宜大于3m,

    5.3.22箱形梁组合梁腹板加劲肋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a≤950t.../t b≥h/30+40mm T=Vl(hwtw)

    式中:hw一 钢梁腹板计算高度(mm),焊接钢梁与腹板全高:

    竖向加劲肋的间距(mm); T一一验算板段处的腹板平均剪应力(MPa),; V一一板段中间截面处的剪力(N)。 4纵向加劲肋和横向加劲肋共同布置时,横向加劲肋的间距应满足下式要 求:

    a≤850t../VT

    式中:α—竖向加劲肋的间距(mm) tw—腹板厚度(mm); t—验算板段处的腹板平均剪应力(MPa); V—板段中间截面处的剪力(N)。 5设一道纵向加劲肋时,宜布置在距受压翼缘0.2h,附近;设两道纵向加劲 肋时,宜分别在距受压翼缘0.14h.和0.36h.附近。 6腹板纵向加劲肋与横向加劲肋相交时,横向加劲肋宜连续通过。纵向加劲 肋与横向加劲肋相交处,宜断开或与横向加劲肋焊接。 7当采用单侧加劲肋时,其截面对于按腹板边线为轴线的惯性距不得小于成 对加劲肋对腹板中心的截面惯性距。 8横向加劲肋与梁的翼缘板焊接时,应将加劲肋切出不大于5倍腹板厚度的 斜角。 9在支座处及外力集中处应设置成对的竖向加劲肋。加劲肋宜延伸到翼缘板 的外边缘,在支承处应磨光并与下翼缘焊接。在外力集中处,加劲肋应与上翼缘 焊接,且对焊接梁不得与受拉翼缘直接焊接。 5.3.23箱形梁横向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箱形梁支点断面应设置横向联结系,宜为实腹式 2跨中横向联结系可采用实腹式或桁架式。 3横向联结系纵向间距不宜超过8m。 4横向联结系与主梁的连接可采用焊接或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 5.3.24箱形梁端支点和中支点可设置单支座或双支座 (V)混凝土桥面板

    5.3.25桥面板混凝土达到其设计强度的85%后,方可考虑桥面板与钢梁的组合 作用。 5.3.26桥面板及板内钢筋除应满足桥梁整体受力要求外,尚应能抵抗由局部作 用引起的效应。 5.3.27桥面板板厚不宜小于180mm。当主梁间距较大时,桥面板可根据实际需 要设置承托。承托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承托的外形尺寸及构造应符合图5.3.27的规定:

    图5.3.27承托构造图(单位:mm)

    2承托高度在80mm以上时,应在承托底侧布置横向加强钢筋。 3承托边至连接件外侧的距离不得小于40mm,承托外形轮廓应在由最外 侧连接件根部起的45°角线的界限以外。 5.3.28对于未设置承托的桥面板,下层横向钢筋距钢梁上翼缘不应大于50mm 剪力连接件抗掀起端底面高出下层横向钢筋的距离ho不得小于30mm,下层横向 钢筋间距不应大于4ho且不应大于300mm。 5.3.29当桥面板采用叠合混凝土板(图5.3.29)或预制混凝土板时,应采取有 效措施保证新老混凝土结合并共同受力。

    5.3.31桥面板纵向接缝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采用环形钢筋,湿接缝环形钢筋与预制板外伸横向钢筋应采用绑扎连 接: 2钢筋直径、间距与预制板横向钢筋一致。 5.3.32预应力组合梁桥的预应力施加方式可采用张拉预应力钢束法、预加荷载 法、支点位移法或综合使用,并采用合理的混凝土浇筑顺序或调整剪力连接件的 作用时间。 1对连续组合梁桥,可采用张拉全桥布置的曲线或折线预应力束来施加预 应力,也可仅对负弯矩区混凝土板施加预应力。 2对连续组合梁桥,可采用预加荷载法或支点位移法,依靠钢梁的强迫变 形对组合梁施加预应力

    5.3.31桥面板纵向接缝应符合下列规定

    5.3.33钢一混组合梁在钢与混凝土交界面应设置连接件,宜采用焊钉、开孔板 连接件,或型钢连接件,

    5.3.34焊钉连接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焊钉连接件长度不应小于4倍焊钉直径,当有直接抗拨力作用时不宜小 于焊钉直径的10倍。焊钉直径不宜大于1.5倍连接处钢板厚度: 2焊钉外边缘与钢梁翼缘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25mm,焊钉外边缘至混凝

    土面板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3焊钉连接件最大中心间距不宜大于3倍混凝土板厚度且不宜大于 300mm 4在剪力作用方向上,焊钉间距不宜小于5倍的焊钉直径,且不得小于 100mm;在垂直于剪力作用方向上,焊钉间距不宜小于2.5倍的焊钉直径,且不 得小于50mm 5当焊钉间距较小时,应计入群钉效应。 5.3.35焊钉连接件可采用均布式或集束式布置。 5.3.36开孔板连接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制作开孔板连接件钢材的基本性能指标应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执 行; 2开孔板连接件的钢板厚度不宜小于12mm。当开孔连接件多列布置时, 相邻开孔板间的距离宜大于板高的3倍; 3开孔板连接件的孔径不宜小于贯通钢筋直径与骨料最大粒径之和: 4开孔连接件贯通钢筋应采用直径不小于12mm的螺纹钢筋,且宜居中设 置。 5.3.37型钢连接件的最大间距不宜超过500mm。 5.4钢梁 (I)一般规定 5.4.1钢梁应按现行国家和行业标准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 态验算。 5.4.2主要受力构件的钢材强度等级不宜低于Q345qC。 5.4.3钢梁可采用钢箱梁或钢桁梁结构形式。 5.4.4钢梁构件设计和制作时,宜避免和减少应力集中、残余应力以及次应力。 5.4.5钢梁分段时构件的长度不宜超过20m,构件的宽度不宜超过3.5m,构件 的重量不宜超过30t。 拉版

    土面板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3焊钉连接件最大中心间距不宜大于3倍混凝土板厚度且不宜大于 300mm; 4在剪力作用方向上,焊钉间距不宜小于5倍的焊钉直径,且不得小于 100mm;在垂直于剪力作用方向上,焊钉间距不宜小于2.5倍的焊钉直径,且不 得小于50mm 5当焊钉间距较小时,应计入群钉效应。 5.3.35焊钉连接件可采用均布式或集束式布置。 5.3.36开孔板连接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制作开孔板连接件钢材的基本性能指标应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执 行; 2开孔板连接件的钢板厚度不宜小于12mm。当开孔连接件多列布置时, 相邻开孔板间的距离宜大于板高的3倍: 3开孔板连接件的孔径不宜小于贯通钢筋直径与骨料最大粒径之和; 4开孔连接件贯通钢筋应采用直径不小于12mm的螺纹钢筋,且宜居中设 置。 5.3.37型钢连接件的最大间距不宜超过500mm。 5.4钢梁 (I)一般规定 5.4.1钢梁应按现行国家和行业标准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 态验算。 5.4.2主要受力构件的钢材强度等级不宜低于Q345qC。 5.4.3钢梁可采用钢箱梁或钢桁梁结构形式。 5.4.4钢梁构件设计和制作时,宜避免和减少应力集中、残余应力以及次应力 5.4.5钢梁分段时构件的长度不宜超过20m,构件的宽度不宜超过3.5m,构件 的重量不宜超过30t。

    5.3.36开孔板连接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5.4.7钢箱梁可采用单箱单室、单箱双室、单箱多室、双箱单室、多箱单室等 断面形式

    5.4.9横隔板应符合下列规定:

    1横隔板纵向间距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 D64的规定。 2支点处应设置横隔板,形心宜通过支座反力的合力作用点,并在支座处 应成对设置竖向加劲肋。 3在支点处横隔板上开设的人孔宜设置在支座范围以外的部分。 4支点处横隔板与底板的焊缝应完全熔透,非支点处横隔板与顶底板和腹 板可采用角焊缝连接。 5.4.10钢桥面板应采用正交异性板结构型式,行车道范围宜采用U形加劲肋 U形加劲肋与桥面板的焊接宜采用内外侧同步埋弧焊接工艺,形成全熔透、有效 姐品缺版的组接垃头

    5.4.14钢桁梁可采用上承式架、下承式桁架。 5.4.15钢桁梁的高度与跨径之比:简支结构宜取1/8~1/12,连续结构宜取1/12~ 1/16。 5.4.16钢桁梁的主桁可采用三角形、N形、K形、双重腹板形桁架等结构型式, 5.4.17上承式桁架的节间长度宜取3m~6m,下承式桁架的节间长度宜取6m~ 10m。 5.4.18主桁杆件截面可采用H形或箱形,上、下平面纵向联结系和横向联结系 构件截面可采用I形、L形或T形。杆件容许最大长细比应符合表5.4.18的规定,

    表5.4.18构件容许最大长细比

    5.4.19钢桁梁联结系应符合下列规定

    比按《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D64的

    1钢桁梁应设置上、下平面纵向联结系。纵向联结系不宜采用三角形或菱 形架。当桥面置于纵、横梁体系上时,平面内可不设纵向联结系。 2上承式桁梁应在两端及跨间设横向联结系。下承式桁梁应在两端设桥门 架,跨间设门架式横向联结系,其间距不宜超过两个节间。开口式桁架应在每个 横梁竖向平面内设置半框架。 3当桥面板置于纵横梁体系上时,应考虑桥面板与桁架最大温差效应及纵 向水平力的影响。 5.4.20桥面板可采用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或混凝土桥面板,并可与上弦或下弦组 成板桁结构。 5.4.21钢梁节段的连接可采用焊接或栓接。

    5.4.21钢桁梁节段的连接可采用焊接或

    6.1.1应按国家现行标准进行验算,并应满足下列要求:

    1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结构的整体性。 2宜采用高性能混凝土、高强钢筋。 3连接装配式结构的节点和接缝应受力明确、构造可靠,并应满足承载力、 结构延性和耐久性等要求。 4应根据连接节点和接缝的构造方式和性能,确定结构的整体计算模型。 5高地震烈度地区应进行抗震专项设计

    6.1.4构件的分段应考虑运输、存放、吊装、架设等因素,宜标准化,其最大 尺寸不宜超过表6.1.4的规定,预制构件的运输重量宜控制在150t以内,

    表6.1.4下部结构预制构件最大尺寸

    6.1.5预制拼装下部结构的构件竖向布置应连续、均匀,抗侧力结构的侧向刚 度和承载力沿竖向不应突变,其抗震设计、分析计算、验算和延性构造应符合现 行行业标准《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166的要求。 6.1.6预制构件的吊点布置及吊环设计应满足搬运、安装时的受力要求 6.1.7支座的布置和选用应与上、下部结构协调,可采用减隔震支座提高结构 的抗需性能。

    安水 6.1.7支座的布置和选用应与上、下部结构协调,可采用减隔震支座提高结构 的抗震性能。

    6.2.1预制构件之间的连接应满足结构传递内力的要求,同时应便于构件安

    1在荷载长期效应组合下,预应力连接构件接缝处正截面受拉边缘不允许出 现拉应力(不得消压)。 2在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下,接缝处正截面受拉边缘可出现拉应力,但拉应力 应小于接缝界面材料及预制构件材料的允许设计拉应力。 6.2.3下部结构预制构件的连接方式应根据结构形式、抗震设防烈度、施工、 运输、拼装等因素按表6.2.3综合确定

    ....
  • 路桥管理及其他 桥梁工程
  • 相关专题: 桥梁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