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3047-2017 普通干线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

  • DB34/T 3047-2017  普通干线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6.46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19-10-31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立即下载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DB34/T 3047-2017 普通干线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

    5.2.2.1拌和站应合理划分拌和作业区、材料堆放区和污水排放处理区等。 5.2.2.2材料堆放区应按规定对砂石料的质量检验状态进行标识,标识包括材料名称、产地、规格、 数量、进料时间、检验状态、试验报告号、检验批次等, 5.2.2.3拌和站场地面积、搅拌机组配置及产能应满足生产、施工需要和工程进度要求,但至少应符 合表3规定

    注:场地面积可根据工程规模及拌和站地形地貌等情况,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适当调整。

    DB34/30472017

    5.2.2.4不同种类材料应分隔堆放,隔墙厚度应不小于30cm,高度应不低于2.5m。袋装水泥、掺 和料应入库房储存。库房内地面应进行硬化、防潮处理,袋装水泥应架空,离墙(地)均不小于30cm。 袋装水泥应按品种、标号、生产日期分别堆放,并树立标识,做到先到先用,防止混掺使用。 5.2.2.5沥青混合料用集料堆放地应搭设顶棚,宜采用轻型钢结构,四周悬挂防尘网,高度应满足机 械设备操作空间(不宜小于7m)。 5.2.2.6拌和站应设置机动车辆冲洗池(如图1)或自动冲洗设备,冲洗后污水应经沉淀池沉淀后方 可排放。在生产过程中,应及时洒水降尘;每天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清扫堆料场地,防止集料二次污染, 并打扫站内卫生,以保持站内清洁

    5.2.2.7拌和站各功能区应在明显位置设置防火设施,每功能区至少设置1个消防池并配备相应的灭 火器,灭火器数量和规格类型应满足消防规定。 5.2.2.8拌和站应配备相匹配的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备用发电机的供电线应通过双掷开关按用电规 范接入施工供电系统,并挂设“禁止合闸”警示牌,除值班电工外,禁止其他人操作此开关。

    5. 2. 3钢筋加工场

    5.2.3.2场地面积应根据钢筋(材)加工量的大小、工期等要求设置,至少应满足表4要求。

    5.2.3.2场地面积应根据钢筋(材)加工量的大小、工期等要求设置,至少应满足表4要求。

    表4钢筋加工场规模及面积标准

    DB34/30472017

    5.2.3.5使用氧气、乙炔等易燃易爆的场所应设置无关人员禁止入内、危险品等警告标志。 5.2.3.6钢筋骨架吊装时宜采取措施防止变形。

    5. 2. 4 预制场

    5.2.4.1预制分小型构件预制场和预制梁场,应合理划分临时办公区、构件加工区、制梁区、存梁区 和废料处理区等,明确功能,标识清晰。 5.2.4.2钢筋、钢绞线、型钢、波纹管等材料应按不同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类存放 于仓库或防雨棚内,并挂牌标识。支座、锚具等应存放于室内。地面应做硬化处理,并垫高30cm以 上,严禁与潮湿地面接触,不应与酸、盐、油类等物堆放一起。现场使用临时摆放的材料也应支垫和覆 盖,分类摆放。 5.2.4.3预制梁场规模和设备配备应符合表5的规定

    5.2.4.3预制梁场规模和设备配备应符合表5

    表5梁板预制场规模和相关设备配备表

    5.2.4.4底模应采用通长钢板,厚度不小于5mm,并确保钢板平整、光滑,防止粘结造成底模“蜂窝”、 “麻面”。 5.2.4.5存梁区台座混凝土标号应不小于C20,台座尺寸应满足受力要求。支垫材质应采用强度满足 要求的非刚性材料,且不损坏梁底。 5.2.4.6梁板吊装作业时应进行封闭管理,设置安全警告标牌,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 5.2.4.7梁、板构件应按其安装部位、安装顺序编号存放,并标注浇筑及张拉、压浆时间。小型预制 构件应标注预制时间。 5.2.4.8张拉作业中应设置可移动式的钢板防护设施,钢板厚度应满足张拉作业安全需要。 5.2.4.9梁板存放应符合设计文件和相关技术规范要求。设计文件无规定时,空心板叠层不应超过3 层,小箱梁和T梁叠层不应超过2层。预制梁板存放时,应采取足够的支撑等安全措施,确保安全稳 定。

    5.3临时用电及临时便道(桥)

    5. 3. 1临时用电

    DB34/30472017

    用电应符合《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及《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等要求。 5.3.1.5配电柜或配电线路停电维修时,应挂接地线,并应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停电标志牌。 停送电应由专人负责。 5.3.1.6对配电箱、开关箱进行定期维修、检查时,应将其前一级相应的电源隔离开关分闸断电,并 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停电标志牌,严禁带电作业。

    5. 3.2临时便道(桥)

    5.3.2.1临时施工便道(桥)建设应结合地方道路规划,充分利用既有道路和桥梁进行专项设计。应 避让文物,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应经常进行养护,保持畅通。

    3.2.1临时施工便道(桥)建设应结合地方道路规划,充分利用既有道路和桥梁进行专项设计。应 让文物,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应经常进行养护,保持畅通。 3.2.2临时便道应符合下列技术要求: a) 临时便道的路基宽度应不小于4.5m,当路面为单车道时应设置错车道,错车道的有效长度不 小于20m,路面总宽度不小于5.5m; b) 临时便道在急弯、陡坡处应视地形情况适当加宽; c 便道路基应碾压密实,临时便道应根据专项设计来施工。在特大桥、隧道洞口、拌和站和预制 场等大型作业区进出便道200m范围内,路面宜采用不小于20cm厚的C20水泥混凝土硬化; d 临时便道应设置必要的排水系统及标志标牌。 3.2.3临时便桥应符合下列技术要求: 便桥结构应进行专项设计,应满足施工荷载和防洪要求,人行便桥桥面净宽不小于2.5m,人 车混行便桥桥面净宽不小于4.5m; b)便桥应设置防护栏、栏杆等设施,以及限载限速警示反光标志

    5.3.2.3临时便桥应符合下列技术要求:

    5.4.1.1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应结合作业条件、施工环境等因素,在施工现场设置公示牌、施工状态 牌、禁止、警告、指令和警示等标志标牌,其中安全标志的设置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5.4.1.2施工标志标牌应按《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H30) 等相关标准要求设置。

    5. 4. 2标志标牌设置

    4.2.1标志标牌应当完整清晰,质地坚固耐久,有触电危险的作业场所应使用绝缘材料。 4.2.2在施工现场出入口、沿线交叉口、作业场站等事故易发的危险部位应设置足够、有效 安全标志,具体见表6。

    表6施工现场安全标志设置表

    5.4.3标志标牌管理

    6. 1. 1一般规定

    DB34/30472017

    6.1.1.1施工时尽量保护附近植被原貌,同时防止噪声和粉尘污染,对施工废弃物应妥善处理。 6.1.1.2土方路基开挖时,不应超挖。开挖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保证边坡稳定。开挖至边坡线,应预 留一定宽度,并保证边坡不被扰动。 6.1.1.3路基开挖至设计高程后,保证路床底压实度不低于90%。对于一级公路,应超挖一层并回填, 玉实度不低于94%。 6.1.1.4应重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排水处理。地表水及雨水径流应预先挖设排水沟及出水口,如短期 内不能及时完成填筑施工的小桥涵,应理设临时管涵或盲沟,并在边坡坡脚处做好临时排水沟及防护措 施,整个施工期间应保证排水通畅。 6.1.1.5路基开挖施工前应按设计要求施工截水沟,完成临时排水设施,确保施工面不积水。 6.1.1.6高路堑段的两侧坡顶截水沟应在路堑开挖前完成,截水沟沟底应设置纵向盲沟,盲沟深度由 设计文件确定:渗水量大的路段应针对性地设置边沟。

    6.1.2. 1程序框图

    填方路基施工流程见图2。

    DB34/30472017

    图2填方路基施工流程图

    如下: a) 地基表层处理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处理;路堤基底的压实度应不小于90%; b) 分段填筑时,段与段之间的搭接部位两侧各20m范围的压实控制,比同层位规定压实度值提 高1%; 2 高填方路堤应优先采用强度高、水稳定性好的材料。对填土高度大于8m的路基,应采用强 夯、增加碎石层等方法提高地基承载力; 1) 上料区、摊铺区、碾压区应按要求设置标识牌。上料区应画网格(如图3),标牌应注明施工 段落起桩号、层次、压实度规定值、技术负责人及现场监理工程师姓名等。

    石灰土路基路拌施工时,灰剂量应满足设计要求,拌和应均匀,拌和松铺厚度、夹层及含水率 应严格控制:应采用振动碾压设备压实,并严格控制压实厚度(如图4):

    DB34/30472017

    f)土石混填路基施工应配备大功率推土机及重型压实机具。避免出现粗细颗粒离析,路堤表面不 应有明显孔洞,大粒径石料不松动;严格控制填筑厚度、压实遍数,用试验路段确定的沉降差 指标检测压实质量; g) 土石混合料填筑时,如材料来自不同的料场,岩性或土石比例相差较大,应按料源分层或分段 填筑; h) 中硬、坚硬石料填筑的路堤应进行边坡码砌,码砌边坡石料强度、尺寸及码砌厚度应符合设计 要求;边坡码砌紧贴、密实,无明显孔洞、松动,砌块间承接面向内倾斜; 当填石路基平面长或宽不小于80m,且碾压深度2m内无涵洞或其它构造物时,应采用冲击 碾压补强。砂性土及含水率高的粘性土不宜冲击碾压增强; 半填半挖路基应清除地表土,按设计要求开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2m,内倾坡度应不小于 4%,防止出现纵向开裂: k) 半填半挖路基的填挖交界处土工合成材料宜铺设在路床范围内,铺设长度为填挖交界处两侧各 不小于8m。岩石路段的路基填挖交界处,应采用高强土工合成材料。

    6. 1. 2. 3 检查与验收

    6.1.2.3.1土方路基施工过程中,每一压实层均应检验压实度,检测频率为1000m至少检验2点, 不足1000㎡时检验2点,必要时可根据需要增加检验点。 6.1.2.3.2填石路堤的质量检测应采用施工参数和水袋法、沉降法联合控制。 6.1.2.3.3路基填筑至设计标高后,其施工质量应符合表7、表8规定,

    表7土质路堤施工质量标准

    DB34/30472017

    如下: a)土方路堑开挖应根据实际地形、地貌在适当位置先行设置截水沟,截水沟应与排水系统顺接, 确保排水通畅。开挖遇到地下水时,应采取排导措施,将水引入路基排水系统,不应随意堵塞 泉眼。施工过程中应及时维护和整修平台排水沟、坡面急流槽。 b) 路堑边坡开挖遇到土质、地下水等因素与设计地质资料不符时,应及时报告监理工程师,并根 据防护形式分析坡体稳定性,综合考虑是否需变更设计;坡体开挖过程中,应做好施工期间坡 体变形监测工作; C 当开挖至边坡线时,应预留30cm厚度以便刷坡,开挖一级、防护一级、并保证边坡平台和 坡面排水顺畅; 石质路堑应根据岩石的类别、风化程度和节理发育程度等确定开挖方法。石方爆破开挖应以光 面爆破、预裂爆破技术为主,禁止使用大爆破施工方法,严防超爆;软弱、松散岩质路堑宜采 用分层开挖、分层防护和坡脚预加固技术。石质路堑施工爆破流程见图6;

    DB34/30472017

    图6石质路堑施工爆破工艺流程

    e 石质挖方边坡应从开挖线向下分段整修,每挖2~3m,应对新开挖边坡刷坡,清除危石及松 石; 拉槽施工应采用竖孔爆破方式,禁用平孔爆破。在距设计坡面线3~5m范围内应采用光面爆 破; g)石质路床有裂隙水时,应将横向渗沟连通到边沟下的主渗沟

    6.1.3.3检查与验收

    6.1.3.3.1挖方路基挖至设计高程后,应对实测项目进行检查,土方路堑和石方路堑实测项目检查同 填方路基。 6.1.3.3.2土方路基还应检验基底压实度,检测频率为1000m至少检验2点。

    6.1.4结构物台背回填

    6. 1. 4. 1程序框图

    结构物台背回填施工流程见图7

    DB34/30472017

    图7结构物台背回填施工流程图

    如下: 有条件时,桥梁台背和锥坡的回填施工应与路基同步进行。否则,台背后应预留足够的路堤长 度,以满足台背填土碾压的施工要求; b) 台背回填应采用强度和水稳定性好的材料。宜采用天然砂砾、粒径小于15cm的石渣、水泥 稳定类的半刚性材料填筑或灰土回填; c) 台背填土的顺序应符合规范要求。梁式桥的轻型桥台台背填土,应在梁体安装完成后两侧对称 回填。柱、肋式桥台台背填土,宜在台帽施工前,柱、肋周围对称、平衡地进行(如图8)。 台背回填部分的路床 路床同步填箱

    图8肋式桥台台背回填施工

    d)回填施工应以压路机为主、小型实机械配合进行压实。来用小型夯实机具夯实铺筑厚度应不 大于10cm; V e 盖板涵洞应在盖板安装或浇筑后,在洞身两侧对称分层回填压实;涵洞顶面填土压实厚度大于 50cm时,方可使重型机械通过; 路基纵向填挖交界处,路床范围挖方段土工合成材料铺设长度不宜小于8m,填方段土工合成 材料长度应覆盖过渡区,延伸至一般填方区的长度不宜小于5m。

    6. 1. 4. 3检查与验收

    6.1.4.3.1台背回填施工应重点控制填筑层的压实度和厚度 6.1.4.3.2每层压实结束后,其施工质量应符合表9规定。

    6.1.4.3.1台背回填施工应重点控制填筑层的压实度和厚度。

    表9台背回填施工质量标准

    DB34/30472017

    DB34/30472017

    6.2.1.1施工单位应在特殊路基施工前28d,按要求编制施工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该方案内容包 括使用的材料、机械设备、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等。 6.2.1.2不同类型的地基处理,应先进行试验段施工或成桩试验

    6. 2. 2 软土路基

    6.2.2.1水泥搅拌桩施工(湿喷法)

    6.2.2. 1. 1程序框图

    水泥搅拌桩(湿喷法)施工流程见图9。

    图9水泥搅拌桩施工流程图

    如下: a) 进场后,应检查施工机械设备配套情况及完好率等,确保所用机型能满足施工要求。每台桩机 应配备电脑数据记录仪:

    DB34/30472017

    b)施工前,根据现场情况,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段落进行试桩,试桩不少5根,以掌握成桩工艺, 获取满足设计喷入量的钻进速度、提升速度、搅拌速度、喷浆压力、单位时间喷浆量等技术参 数,以选择合理的技术措施; 测量放样,平整场地,清除障碍物; d) 制备水泥浆:水泥浆液应按设计配合比拌制,水泥浆拌和时间应不少于5min,不应离析、沉 淀,停置时间不应超过2小时,灌入浆液时应加筛过滤; e) 地质发生变化、桩长应进行调整时,采用工作密实电流加以控制,当密实电流明显增大,判断 进入相对硬层时,以进入硬层深度≥50cm为桩底 f) 成桩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如提升过快、送浆道路堵塞、断电等),影响桩身质量时,应在6 小时内采取补救措施,补桩喷浆重叠长度不小于1m,否则应重新打设。新桩距旧桩距离不大 于桩距的15%,并填报在施工记录表内备查; g. 施工时应详细填写水泥搅拌桩施工记录表; h) 桩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人工凿除搅拌桩桩头超灌部分,并清除现场多余土层,待 各项检测满足设计要求后,填筑卵、砾石垫层

    6. 2.2. 1.3检查与验收

    6.2.2.1.3.1成桩3d内,用轻型动力触探(N10)检查每米桩身的均匀性,检查频率为每段落内总 桩数的1%且不少于3根; 6.2.2.1.3.2成桩7d后,采用浅层开挖、目测检查桩体搅拌均匀性、整体性及外观质量,并测量成 桩直径。开挖深度为停浆面以下1.5m处。检查频率为每段落总桩数的2%; 6.2.2.1.3.3成桩28d后,钻芯取样做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每根桩取3处,即距桩顶及桩底各1.0 m处和桩中间处,每处取2个试件。检验频率为每段落总桩数1~2%,且不少于1根桩,取样位置宜在 桩直径2/5处,同时检查搅拌均匀性、桩长及桩底是否穿过软土层; 6.2.2.1.3.4成桩28天后,对单桩承载力及复合地基承载力进行检测,检测频率为每施工段总桩数的 0.2~0.5%,且不少于3根。

    6.2.2.2静压管桩施工

    6.2.2.2.1程序框图

    静压管桩施工流程见图10

    DB34/30472017

    图10静压管桩施工流程图

    按设计要求检验预制桩的质量。底部桩头有损坏的,应作清场处理,不应使用,桩顶不平时应 修切或修垫(钢筋混凝土桩)平整; b) 试桩按照设计要求及有关规定进行; C) 接桩应长桩在下,并应符合设计要求; d) 接桩焊接时,桩端板表面应洁净,二氧化碳保护焊冷却时间不宜少于8分钟,严禁用水冷却或 焊好后立即沉桩; e) 成桩过程中遇到较难穿透的土层时,接桩宜待桩尖穿过该土层后进行; f) 静压管桩应压至设计标高,否则应按规定办理加长或减短变更审批手续,其承载力应符合设计 要求。

    6.2.2.2.3检查与验收

    6.2.2.2.3.1首节桩插入时,垂直度偏差不大于0.5%; 6.2.2.2.3.2接桩焊缝应连续、饱满,表面不应有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电弧擦伤等缺陷; 6.2.2.2.3.3采用反射波法对全数桩进行低应变检测,检查桩身完整性; 6.2.2.2.3.4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频率为1%,且不少于3根。

    6. 2. 3膨胀土路基

    6.2.3.1膨胀土路基应遵循“优先排水、快速开挖、及时支护”的原则组织施工,路基填筑后应及时 铺筑路面结构层,或采取相应的封闭防水措施,防止水渗入路基。 6.2.3.2膨胀土作为路基填料,经处理后胀缩总率应不大于0.7%。 6.2.3.3低填浅挖段、零填段、填土高度小于路面与路床总厚度时,应进行超挖换填处理;处理深度 位于路床以下80cm~40cm范围,可采用石灰或水泥改善处理。文 6.2.3.4边坡不应一次挖到设计线,应预留厚度300500mm,待即将完成路堑施工时,再削坡并立 即进行加固处理。 6.2.3.5采用方格法上料,应根据松铺厚度、运输能力计算堆料位置和间距,压实厚度不大于20cm。 6.2.3.6用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达到规定的压实度。施工单位应做好膨胀土路基的排水工作。

    6.2.4岩溶地区路基

    DB34/30472017

    6.2.4.1现场调查核实并确定各个岩溶的形态、类型及发育因素,通过检测确定岩溶的产状、宽度、 位置,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 6.2.4.2路堑边坡上的溶洞,影响边坡稳定时,可采用洞内片石堵塞,洞外干砌片石铺砌,砂浆勾缝 或浆砌片石封闭。 6.2.4.3靠近天沟的溶洞,可按6.2.4.2的规定进行封闭。不易砌筑的深溶洞可采用钢筋混凝土盖板 封闭,并防止天沟水的渗漏。 6.2.4.4对岩溶水以疏导为主,采用明沟、涵洞(管及泄水洞)等构造物进行疏导,并在高出地表水 位250cm处设置隔离层,将水排到侧沟。 6.2.4.5路基通过溶洞或岩溶水时,跨越和施工条件较好时,采用跨越方法。流量较大的暗河、冒水 同或涓水洞,采用桥跨通过;一般岩泉采用涵洞跨越;跨越李节性和经常性积水而水不深的溶蚀洼地, 采用片石透水路堤, 6.2.4.6若为干溶洞时,采用浆砌片石支墙,支柱及码砌片石进行加固;深而小的溶洞,采用石盖板 或钢筋混凝土盖板封堵;洞径深而小,顶板薄或岩石破碎的溶洞,采用爆破顶板后用片石回填处理。 6.2.4.7靠近路堤边侧的溶洞,采用洞内片石堵塞,洞外干砌片石铺砌,砂浆勾缝或浆砌片石封闭。 6.2.4.8路堤基底为蜂窝麻面状结构或顶板薄、岩石破碎的暗溶洞,采用压浆处理。

    6.2.4.6若为干溶洞时,采用浆砌片石支墙,支柱及码砌片石进行加固;深而小的溶洞,采用石盖板 或钢筋混凝土盖板封堵;洞径深而小,顶板薄或岩石破碎的溶洞,采用爆破顶板后用片石回填处理。 6.2.4.7靠近路堤边侧的溶洞,采用洞内片石堵塞,洞外干砌片石铺砌,砂浆勾缝或浆砌片石封闭。 6.2.4.8路堤基底为蜂窝麻面状结构或顶板薄、岩石破碎的暗溶洞,采用压浆处理。

    6.2.5河塘湖(库)地区路基

    6.2.5.1加强地质勘查工作,根据不同地质情况及时调整填筑方案。 6.2.5.2常水位以下路堤的施工材料,宜选用矿渣、块石、砾石等水稳性良好的材料,其粒径不宜大 于30cm。 6.2.5.3按设计文件并根据水流对路基破坏作用的性质、程度进行防护和加固施工。 6.2.5.4山区沿河路基,应针对水流冲刷情况进行加固和防护;穿越地质不良陡峻沟谷时,还应查清 有无泥石流影响,并采取排导,拦截措施。 6.2.5.5路基施工应充分考虑地质、水文,洪水等对路基的破坏及稳定性影响

    6. 3. 1一般规定

    6.3.1.1施工前,应先完成临时排水设施;施工中,应对临时排水设施进行维护,保证排水畅通。 6.3.1.2路堤施工时,应设置2%~4%的横坡以保证各作业层面无积水现象,并采取措施防止边坡受 雨水冲刷。 6.3.1.3边沟、排水沟和急流槽等小断面排水设施宜选用水泥混凝土预制或现浇结构,应重视各排水 设施衔接处的处理,防止漏、渗水。 6.3.1.4预制构件应采取集中、工厂化的管理模式进行预制,有条件的项目可多标段集中预制。

    6. 3. 2程序框图

    路基排水工程施工流程见图11。

    DB34/30472017

    图11路基排水施工流程图

    DB34/30472017

    图12地表排水沟施工

    13地表排水急流槽施工

    在地下水位高、流量不大、引水不长的地段可设盲沟,其深度不宜超过3m;地下水埋藏 较深和引水较长地段,可设置管渗沟,其深度可达5~6m; 2) 各类渗沟均应设置排水层、反滤层和封闭层,严格按设计要求控制填料粒径; 盲沟的埋置深度,不应低于原有地下水位的要求。当排出层间水时,盲沟底部应埋于最下 面的不透水层上; 4 填石盲沟适用于渗流不长的地段,且纵坡不能小于1%,宜采用5%,出水口底面高程应 高出沟外最高水位0.2m。

    6.3. 4 检查与验收

    地表排水工程完工后,应对其外观和实测项目进行检测,其施工质量应符合表10、表11规 地下排水施工过程中,应对其实测项目进行检测,其施工质量应符合表12规定。

    表10土质边沟、截水沟、排水沟施工质量标准

    表11浆砌排水沟、截水沟、边沟施工质量标准

    DB34/30472017

    表12地下排水施工质量标准

    12地下排水施工质量

    6.4防护与支挡工程

    6. 4. 1一般规定

    ....
  • 路桥管理及其他 公路工程
  • 相关专题: 公路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