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3174-2018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微裂均质化再生技术规程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DB34/T 3174-2018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微裂均质化再生技术规程
5.3.1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微裂压稳后,用贝克曼梁法对所有板块进行弯沉检测,根据检测结果确定需 注浆或换板处理的板块。每块板检测4个点,即四个板角各一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微裂压稳后实测 弯沉值(L实测)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均质化处治后的设计弯沉值(L设计)进行比对, a)当0
30(0.01mm)时,原则上进行挖除换板,但同时要结合板块是否错台、沉降 等因素综合确定换板还是注浆处治。 5.3.2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均质化处治后,应重新检测路段平整度情况,如预估设计调平层厚度不满足 设计要求,相应调整调平层厚度。 6.1.1微裂施工应根据设计文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合理选择施工设备。 6.1.2遇雨、雪等恶劣天气时,不宜进行微裂施工,已微裂而未施工粘封层的路段宜采取防排水措 施。 6.1.3微裂施工前,应通过试验路段确定施工参数及工艺流程,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
6.2.1微裂设备的打击能量应与待微裂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面板强度、厚度相适应电气安全标准,能使旧水泥混凝
2.1微裂设备的打击能量应与待微裂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面板强度、厚度相适应,能使旧水泥 路面面板开裂块度达到设计要求,打击能量参数见表2。
表2微裂打击设备打击能量参数
DB34/T 317Z42018
6.2.2注浆设备包括注浆泵、发电机组、搅拌桶、高压清洗机和水箱,注浆设备主要参数见表3。
表3注浆设备主要性能参数
3.2.3微裂稳压设备应采用重型胶轮压路机, 自重应不小于24t, 6.2.4其它设备按照相关施工技术规范要求配备。
6.3.1施工前应熟悉工程的设计文件,收集现场资料,核实工程数量,按工期要求施工难易程度、气 候条件等编制施工组织计划。 3.3.2安装后的仪器、设备应安装调试,并校验合格, 6.3.3修复和疏通既有排水系统,按设计文件完成路面排水系统施工。 6.3.4清除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的沥青混合料修补材料。 6.3.5核实沿线上跨构造物、房屋、桥梁、管涵、地下管线和边沟等构造物的位置,并区分标注。 6.3.6 按设计要求,采取开挖边沟等减轻振动影响的措施。 6.3.7 在施工影响区外设置水准控制点,并复测旧水泥混凝土路面高程。
6.4.1 应选取有代表性的路段作为试验路段,长度不宜小于200m。 6.4.2 试验路段应按拟采用的工艺施工,试验过程中应实测相关的施工参数,及时评价处治效果。 5.4.3 应通过试验路段并结合本标准8.2.1的要求,确定下列施工参数: a) 微裂设备打击能量、打击遍数、打击间距、提升高度; 胶轮压路机碾压遍数; 云 b) c) 注浆孔布孔形式、间距、深度、注浆压力。 .4.4 试验路段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整理数据,确定标准施工工艺流程,编制总结报告,完善施工 织设计。
DB34/T31742018
6.5.2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微裂后,清扫表面被打碎的碎块,采用不小于24t胶轮压路机按照试验路 段确定的遍数碾压。 6.5.3按优化设计规定进行检测排查,根据检测结果采取注浆或更换面板等措施处治,直到检验合格 为止。 6.5.4 注浆或更换面板处治检验合格后,清除表面碎屑、浮尘等,然后喷洒粘封层。 6.5.5调平层较厚时,需单独摊铺施工调平层。 6.5.6调平层较薄时,可与应力吸收层合并施工。应力吸收层宜采用摊铺的施工方式。 6.5.7沥青加铺层施工及质量检验应按照ITGF40的规定执行。
7.1.1现场施工交通组织应按照设计方案进行。 7.1.2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标牌,现场管理人员或作业人员宜统一着装,一律佩戴上岗 证和穿戴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
7.2.1应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减少噪声与振动对环境的影响。
2.1应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减少噪声与振动对环境的影响。 2.2施工现场要采取酒水降尘措施。 2.3保持路面清洁,路面清扫,宜采用吸尘方式。 2.4施工产生的渣土、废弃物不得随意丢弃,应按当地环保部门要求处置。
8.1.1每道工序完成后进行质量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8.1.1每道工序完成后进行质量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8.1.2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微裂均质化处治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加铺沥青层施工
8.2.1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微裂均质化处治后,应进行检验,实测项目见表4。
DB34/T317Z42018
DB34/T 31742018
日水泥混凝土路面微裂均质化再生技术规程
水泥混凝土路面作为路面结构的主要形式之一,在我国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随着路面使用年限的 曾长,相当一部分水泥混凝土路面达到或超过了其设计年限,出现程度不同的损坏,主要包括断板、错 宁、裂缝、剥落、坑洞等,大修改造已在所难免。翻修下来的大量旧料,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对土壤、 源产生较严重的污染。 由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块比一般常用的道路基层强度都高出多倍,通过本标准对旧水泥混凝土路 而的利用,不但有利于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交通运输生产方式,而且改造加铺后的路面 更用寿命较长,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本标准先进性、创新性如下: a) 微裂缝随机分布在旧水泥混凝土面板结构内部,块度较小,呈柔性特性,能够有效克服反射裂 缝。 最大限度的利用了旧水泥混凝土面板的强度和刚度。微裂均质化再生处治后,面板呈“斜向 裂缝、裂而不碎、完全契合、嵌锁力强、刚柔相济”的结构特性,同时基层多年积累的病害得 到彻底处治,原面板和基层形成新的复合基层,具有承载力强、经久耐用的特点,可直接加铺 沥青面层。 c) 微裂针对性强,可准确的选择微裂的位置和打击能量,同时对基层强度基本无影响。 微裂噪音和震动影响相对较小,特别是穿集镇路段尤为适用。 路面宽度小于7米且路面侧向水平支撑力不足时,不宜采用。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由于内部钢筋的存在,微裂后板块仍呈现整体性,难以压稳,因而不适用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微裂后,在裂缝宽度小于0.5mm时, 开裂板块间的荷载传荷能力高,裂缝宽度 。因此定义微小的裂缝宽度为0.1~0.5mm。
微裂压稳的旧水泥混凝主路面整体承载力损失较小,一般不需加铺基层补强。但因旧水泥混凝土露 面使用多年,多种病害引起的局部板块脱空或承载力不足必然存在,必须逐板检测,对旧水泥混凝土路 面板块和基层进行均质化处理,承载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且处于均衡状态。这项技术采用了“以裂攻裂” 理念,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变成带有柔性特性,又具有刚性承载力的特殊基层。
DB34/T 31742018
过滤器标准DB34/T317Z42018
5.2.3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微裂均质化后,开裂块度小于0.1m时,水平方向的应力不集申、应变不 叠加,水平方向的收缩裂缝是完全可以克服的。但小板块之间微小垂直变形仍然存在,为了减缓因垂直 变形产生的反射裂缝,建议对重、特重、极重交通路段,设置厚度为2~3cm橡胶沥青混合料应力吸 收层。橡胶沥青混合料推荐采用连续级配,橡胶沥青用量不宜低于7%。 5.3.1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微裂压稳后,需对所有板块进行弯沉检测,依据实测弯沉值和均质化后的设 计弯沉值比对,决定采用注浆或挖除换板的处治措施。经现场多次试验,实测弯沉与设计弯沉差值在 30(0.01mm)以上的点,如采用注浆的处治方式,较难达到设计弯沉值,且注浆成本较高。因而,选用 30(0.01mm)作为注浆或挖除换板的控制指标,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滁州市2015年以来在一级、二 级等公路应用50余km,70余万m,对差值在30(0.01mm)以内的点,采用注浆处治;对差值在30 (0.01mm)以上的点,采用挖除换板处治,目前已运营多年,路面状况优良。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均质化后的设计弯沉值(L设计),是按照JTGD50的规定,根据加铺沥青面层顶 面设计弯沉值以及加铺沥青面层厚度等设计参数计算得出的,该值在设计文件中明确
6.2.1为实现微裂均质化效果,应采用微裂均质化专业设备,微裂效果不但与冲击能量有关,而且与 睡体尺寸、重量、锤体接地点的平面布置、打击次数等有关。 6.3.6微裂作业面距道路沿线构造物最小距离应符合表1的规定。不能满足时,可采取以下措施: a)开挖减振沟,一般开挖宽0.5m、深0.5~1.5m左右的减振沟进行隔振; b)降低微裂施工时机械的打击能量,增加打击遍数
表1打击旧水泥混凝士面板水平安全距离
无损检测标准规范范本DB34/T 31742018
6.5.1靠近路肩板块外侧横向1~2m均不宜击打,主要目的防止面板微裂后的侧向滑移。 6.5.3挖除换填处理建议方案:挖除深度为路床顶面下30~50cm,特别湿软路段根据需要确定处理 深度。开挖路段经检验后可将破碎板块、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材料用于基层以下部位。 注浆处治建议方案:钻孔、注浆深度为穿透路面结构层,达到路基顶面下30~50mm(或病害位置 后进行注浆加固补强。注浆孔每块板钻4孔,即四个板角各一点。 注浆材料:具有渗透性强、泌水率低、强度高、弱膨涨特性,具体参数见表2
表2注浆材料主要技术
.... - 混凝土结构
- 相关专题: 混凝土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