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T 3029-2019 公路沥青路面柔性基层设计与施工技术指南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DB22/T 3029-2019 公路沥青路面柔性基层设计与施工技术指南
DB22/T30292019
表5沥青稳定碎石基层用细集料技术要求
4.2.5沥青稳定碎石基层用的矿粉宜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申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制而成, 母岩的粘附性不应小于5级,原石料中的泥土杂质应除净。矿粉应干燥、洁净,能自由地从矿粉仓流出 其性能指标应符合表6的规定,
精装修标准规范范本表6沥青稳定碎石基层用矿粉质量要求
4.3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4.3.1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开级配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具有良好的排水 功能。 4.3.2沥青稳定碎石宜采用骨架一密实型级配,宜采用体积法设计混合料的配合比,当有减裂和排水 等功能要求时,可选用开级配沥青稳定碎石。 4.3.3根据结构层的厚度和功能要求,参照表7选择与之相匹配的最大公称粒径的级配及其级配类型, 最大公称粒径宜小于37.5mm。
DB22/T 30292019
表7沥青稳定碎石基层的矿料级配表
4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成型方法宜采用振动成型或者大型马歇尔击实成型,成型参数见表8, 型试验方法见附录A。
4.3.5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ATB)混合料的技术指标见表9。
表9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ATB)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技术要求
4.3.6开级配沥青稳定碎石(ATPB)的公称最大粒径宜用等于或大于26.5mm,结合料宜采用橡胶改性
4.3.6开级配沥青稳定碎石(ATPB)的公称最大粒径宜用等于或大于26.5mm,结合料宜采用橡胶改性 沥青、橡胶SBS复合改性沥青、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指标宜符合表10的规定
开级配沥青稳定碎石(ATPB)混合料配合比设
4.4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性能检验
4.4.1用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ATB),应在配合比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各种性能 试验,并符合表11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沥青稳定碎石,应更换材料或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二级公 路参照执行。
表11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ATB)混合料性能技术要求
4.4.2用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ATB),有条件时应进行动载压入试验,试验温 度为45℃,20kN循环加载100次后的永久变形不超过2.5mm。具体试验方法见附录B。
4.4.2用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ATB),有条件时应进行动载压入试验,试验温
4.5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设计参数
DB22/T 30292019
表12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设计参数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进行预测路面使用性能时,可根据空隙率采用式(1)测算密级配沥青稳 (ATB)混合料在20℃、5Hz时的动态压缩模量E。
式中: V.——实测空隙率(%)
5.1.1级配碎石可用于各级公路的过渡层、基层和底基层。 5.1.2用于二级及以上公路基层和底基层的级配碎石应由预先筛分成几组不同粒径的粗集料及细集料 组成。
5.1.1级配碎石可用于各级公路的过渡层、基层和底基层。
5.2.1用作级配碎石基层和底基层的粗集料应采用硬质石料轧制,母岩抗压强度不得小于80MPa,碎 石中不应有黏土块、植物等物质。 5.2.2轧制碎石的材料应为各种类型的硬质岩石、砾石和矿渣。破碎前砾石的粒径应是破碎后最大粒 径的3倍以上,破碎后的颗粒形状接近立方体。矿渣应崩解稳定,其干密度和质量均匀,视密度不小于 2600kg/m。 5.2.3级配碎石或级配砾石用作过渡层、基层和底基层时,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最大粒径不大于26.5 m、31.5mm和37.5mm。二级及以下公路最大粒径不大于31.5mm、37.5mm和53mm 5.2.4级配碎石的粗集料宜采用反击式破碎机生产,技术指标见表13.
2600kg/m 5.2.3级配碎石或级配砾石用作过渡层、基层和底基层时,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最大粒径不 mm、31.5mm和37.5mm。二级及以下公路最大粒径不大于31.5mm、37.5mm和53mm 5.2.4级配碎石的粗集料宜采用反击式破碎机生产,技术指标见表13。
表13级配碎石的碎石技术要求
DB22/T30292019
表14级配碎石粗集料规格要求
5.2.6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极重、特重和重交通荷载等级基层的4.75mm以上粗集料应采 的规格料,以满足控制级配变异的要求。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极重、特重和重交通荷载等级基层的4.75mm以上粗集料应采用单一粒径 以满足控制级配变异的要求。
5.3.1级配碎石中的细集料可采用石屑或机制砂,宜采用石灰岩 5.3.2级配碎石细集料宜采用两档备料,规格满足表15的要求。
5.3.1级配碎石中的细集料可采用石屑或机制砂,宜采用石灰岩
表15细集料规格要求
DB22/T 30292019
5.4 集料分档与掺配
以上公路基层和底基层的级配碎石,应由不少于 合料应按表16的要求进行掺配
表16级配碎石混合料集料分档要求
5.5级配碎石混合料设计
表17级配碎石颗粒组成及液塑限要求
DB22/T30292019
5.5.2级配碎石物理指标的确定和相关力学性能试件的制备应采用振动成型方法,见附录D,振动成 型参数见表18.
表18振动成型工艺参数
5.3级配碎石应在最佳含水率附近碾压,直到达到表19按振动成型试验法确定的要求压实度
表19级配碎石压实度与压实含水率的要求
5.6级配碎石配合比设计
6.1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应采用振动成型法,二级及以下公路,可采用振动成型法或击实法 6.2根据公路不同等级及荷载情况,级配碎石配合比设计、验证可分别采用CBR法、循环加载 和静三轴试验法。 6.3二级及以下公路,宜采用CBR法验证级配碎石的力学性能,不同荷载条件下CBR的要求见表
5.6.3二级及以下公路,宜采用CBR法验证级配碎石的力学性能,不同荷载条件下CBR的要求见表20
不同交通荷载条件下级配碎石压实度和CBR要求
表21不同交通荷载条件下级配砾石、未筛分碎石的压实度和CBR要求
DB22/I30292019
5.6.5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宜采用循环加载试验确定碎石级配,循环加载试验方法见附录E,当条 件不具备时,也可采用CBR法进行级配设计。具体要求如下: a)采用循环加载试验方法进行材料设计时,不同结构层级配碎石的回弹模量与累积塑性变形要求 见表22:
表22循环荷载作用下回弹模量和累积塑性变形的要求
采用CBR法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其CBR值见表2
表23CBR法配合比设计要求
表24级配碎石抗剪强度要求
表25不同公路等级级配碎石离析系数要求
注:当离析系数满足不了要求时,可以通过增加石屑中粉料的含量或掺加适量的粉煤灰进行改善
5.7级配碎石设计参类
DB22/T30292019
表26级配碎石在各结构层位的回弹模量推荐值
6柔性基层沥青路面设计
结构层压实最小厚度与
3.1柔性基层可以采用纯柔性结构,根据交通荷载等级,可采用如下三种结构: a) 结构1:沥青稳定碎石上基层、半刚性下基层; b) 结构2:沥青稳定碎石上基层、级配碎石过渡层、半刚性下基层; c)结构3:级配碎石上基层、半刚性下基层; d)推荐的典型结构见表 28。
DB22/I30292019
7.3.3若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不能满足要求,应将消石灰掺人矿粉申,形成复合矿粉;也可单独加人 消石灰,此时,消石灰或矿粉应在粗细集料经适当干拌后投入,保证消石灰和矿粉能充分均匀地分散在 混合料中,并与沥青混合料充分拌和。 7.3.4要注意目测检查混合料的均匀性,及时分析异常现象产生的原因,如混合料有无花白、冒白烟 和离析等现象,并及时进行调整。 7.3.5雨天注意毡盖保护矿料,防止混合料含水率的增加,在拌和过程中,根据矿料的含水率控制烘 干时间。根据当天气温条件和矿料的含水状况调整混合料拌和温度,力争保证混合料进行摊铺时温度均 匀。 7.3.6每工作台班,至少从拌和站各取两组混合料试样做马歇尔试验和沥青混合料抽提筛分试验,检 验油石比、矿料级配和沥青混合料物理力学性质。 7.3.7每大结束后,用拌和楼打印的各料数量,以总量控制,以各仓用量及各仓级配计算平均施工级 配、油石比与施工厚度和抽提结果进行校核。 7.3.8每周分析一次检测结果,计算油石比、各级矿料通过率和沥青混合料物理力学指标检测结果的 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检验生产是否正常
7. 4 运输过程控制
7.5.2铺筑基层前,要检查下封层的完整性及其与下承层表面的粘结性。对局部下承层外露和下封层 两侧宽度不足部分应按下封层施工要求进行修铺,对起鼓的下封层,应用硬物破后与基层表面相粘结, 以不能整层被撕开为合格。下封层表面浮动矿料应扫到路面以外,表面杂物亦要清扫干净,灰尘应提前 冲洗,风吹干净。 7.5.3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摊铺应根据路幅宽度采用一台或两台摊铺机前后布置梯队形作业进行摊 铺,摊铺机的摊铺速度根据拌和机的产量、施工机械配套情况及摊铺厚度、摊铺宽度,按1m/min~4 m/min予以调整选择,保证摊铺温度,做到均匀、不间断地摊铺。摊铺机的受料斗应涂刷薄层隔离剂或 防粘剂。 7.5.4摊铺过程应缓慢、均匀、连续、稳定。不得任意快速摊铺几分钟,然后再停下来等下一车料。 午饭分批轮换交替进行,杜绝停铺用餐。争取做到每天收工停机1次。 7.5.5在铺筑过程中,摊铺机螺旋送料器应不停顿地转动,两侧保持有不少于送料器高度2/3的混合 料,并保证在全宽断面上不离析。当厚度较大时,应在摊铺机螺旋布料器挡板下面设置一块橡胶挡板, 柔和地阻挡粗料向下、向外滑落,减少厚度离析。 7.5.6混合料压实前,施工人员不得进入踩踏。如局部离析,则要及时用人工找补或更换混合料,缺 陷较严重时应予以铲除;摊铺遇雨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并清除未压成型的混合料,对于遭受雨淋的混 合料则应废弃,不得卸入摊铺机摊铺。
7. 6 碾压过程控制
DB22/T30292019
.6.5压路机应以慢而均匀的速度由低向高碾压,超高段由曲线内侧向外侧进行碾压。碾压方向与路
方向平行,并沿同一轮迹返回,每次错轴重叠1/3~1/2轮宽。压路机不能中途停留、转向或制 跟摊铺机尽量缩短碾压长度,两端的折返位置随摊铺机前进而推进,横向不在相同的断面上(呈 )。碾压时,压路机不得停留在当天摊铺的路面上或高于70℃的已经压过的路面上。
7.7.1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摊铺宜采用具有抗离析装置的摊铺机。 7.7.2当摊铺机前一运料车热料摊铺完毕后,在进行料斗控制的同时,后一运料车往摊铺机料斗口位 置倒车,料斗收斗完成后立即放下,且注意观察粗颗粒热料的铺开位置,使其不要被刮料板带入摊铺机 的料斗下料口路面上,关闭刮料板,等下一车热料倒入料斗内后再打开刮料板。 7.7.3摊铺机螺旋布料器前挡板下加钢板,避免挡板离地面过高造成混合料离析。 7.7.4对螺旋前面挡料板的离地间隙进行调节,减少粗颗粒热料向基层表面滚落,保证摊铺层厚度方 可上粒料均匀,以避免垂直方向上的离析;对螺旋送料器螺旋离地高度进行调节,增快送料速度,降低 租集料螺旋搅料边缘离析现象, 7.7.5采用两台摊铺机成梯队联合摊铺方式的纵向接缝,应保持热接缝。在前部已摊铺混合料部分留 下10cm~20cm左右的摊铺层重叠,以热接缝形式在最后作跨接缝碾压以消缝迹。两台摊铺机相隔距 离较短时,可做1次碾压。 7.7.6横向施工缝,全部采用平接缝。用三米直尺沿纵向位置,在摊铺段端部的直尺呈悬臂状,以摊 铺层与直尺脱离接触处定出接缝位置,用锯缝机割齐后铲除。继续摊铺时,将接缝锯切后留下的灰浆擦 洗干净,涂上少量粘层沥青,摊铺机熨平板从接缝处起步摊铺;碾压时用钢轮压路机进行横向压实,从 先铺路面上跨缝逐步移向新铺面层。
8.1.1级配碎石的施工分为路拌法和场拌法,二级及以上等级的公路应采用场拌法施工,二级以下公 路,可采用路拌法施工。 8.1.2在摊铺级配碎石基层时,应在下承层验收合格并清扫干净后进行施工。 8.1.3级配碎石摊铺时应合理控制摊铺宽度和作业段长度,避免离析,避免在低于最佳压实含水率下 碾压。
8. 2. 1工艺流程
DB22/T 30292019
级配碎石路拌法施工的工艺流程应符合图1的顺序
图1级配碎石路拌法施工工艺流程图
施工放样时,在底基层或老路面或 直线段每15m20m设一桩,平曲线段 15m设一桩,并在两侧路肩边缘外设指示桩。 在两侧指示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级配碎石层边缘的
8. 2.4 材料备料
8.2.4. 1计算材料用量应:
a 采用未筛分碎石和石屑组成级配碎石时,按表14和表15的要求,设计未筛分碎石和石屑的配 合比; b) 采用不同粒级的单一尺寸碎石和石屑组成级配碎石时,按表14和表15的要求,设计不同粒级 碎石和石屑的配合比; 根据各路段基层或底基层的宽度、厚度及规定的压实干密度并按确定的配合比分别计算各段需 要的未筛分碎石和石屑的数量或不同粒级碎石和石屑的数量,并计算每车料的堆放距离。 3.2.4.2未筛分碎石的含水率较最佳含水率宜大1%左右。 .2.4.3未筛分碎石和石屑可按预定比例在料场混合,同时洒水加湿,使混合料的含水率超过最佳含 水率约1%。
8.2.5集料运输和摊铺!
8.2.5.1集料装车时,应控制每车料的数量基本相等。 8.2.5.2在同一料场供料的路段内,宜由远到近卸置集料。卸料距离应严格掌握,避免料不够或过多。 未筛分碎石和石屑分别运送时,应先运送碎石。 8.2.5.3料堆每隔一定距离应留一缺口。 8.2.5.4集料在下承层上的堆置时间不应过长。运送集料较摊铺集料工序宜只提前1天~2天。 8.2.5.5应事先通过试验确定集料的松铺系数和松铺厚度。人工摊铺混合料时,其松铺系数约为 1.40~1.50;平地机摊铺混合料时,其松铺系数约为1.25~1.35。 8.2.5.6采用平地机或其他合适的机具时,将料均匀地摊铺在预定的宽度上,表面应力求平整,并具 有规定的路拱并同时摊铺路肩用料,
DB22/T30292019
3.2.5.7检查松铺材料层的厚度,必要时应进行减料或补料工作。 8.2.5.8未筛分碎石摊铺平整后,在其较潮湿的情况下,将石屑按8.2.4.1c)计算的距离卸置其上。 用平地机并辅以人工将石屑均匀摊铺在碎石层上,并摊铺均匀。 3.2.5.9采用不同粒级的碎石和石屑时,应将大碎石铺在下层,中碎石铺在中层,小碎石铺在上层。 洒水使碎石湿润后,再摊铺石屑。
3.2.6.1对于二级及以上公路,应采用专用稳定土拌和机拌和级配碎右。对于二级以下的公路,在无 稳定土拌和机的情况下,可采用平地机或多铧犁与缺口圆盘粑相配合进行拌和。 3.2.6.2用稳定土拌和机拌和时,应拌和两遍以上,拌和深度应直到级配碎石层底。在进行最后一遍 拌和之前,必要时先用多犁紧贴底面翻拌1遍。 3.2.6.3用平地机进行拌和时,宜翻拌5遍~6遍,使石屑均匀分布于碎石料申。平地机拌和的作业 长度,每段宜为300m~500m。平地机刀片的安装角度宜符合表30和图2的要求。拌和结束时,混合 料的含水率应均匀,并较最佳含水率大1%左右,同时应没有粗细颗粒离析现象。
表30平地机刀片安装角度
8.2.6.4用缺口圆盘粑与多铧犁相配合拌和时, 用多铧犁在前面翻拌,圆盘粑紧跟在后面拌和,即采 用边翻边粑的方法,共翻靶4遍~6遍。应随时检查调整翻粑的深度。用多铧犁翻拌时,第一遍由路中 心开始,将混合料向中间翻,同时机械应慢速前进。第二遍从两边开始,将混合料向外翻。拌和过程中, 应保持足够的水分。拌和结束时,混合料的含水率和均匀性应满足要求
图2平地机刀片安装示意图
8.2.6.5使用在料场已拌和均匀的级配碎石混合料时,摊铺后混合料如有粗细颗粒离析现象,应用平 地机进行补充拌和。 8.2.6.6用平地机将拌和均匀的混合料按规定的路拱进行整平和整形,在整形过程中,应注意消除粗 细集料离析现象。 8.2.6.7用拖拉机、平地机或轮胎压路机在已初平的路段上快速碾压一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 8.2.6.8再用平地机进行整平和整形
DB22/T 30292019
高的平曲线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碾压时,后轮应重叠1/2轮宽。后轮应超过两段的接 缝处。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碾压一直进行到要求的密实度为止。一般需碾压6遍~8遍, 应使表面无明显轮迹。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以采用1.5km/h~1.7km/h为宜,以后用2.0km/h~ 2.5km/h
8.2.8.1横向接缝在两作业段的衔接处石油天然气标准规范范本,应搭接拌和。第一段拌和后,留5m~8m不进行碾压,第二 段施工时,前段留下未压部分与第二段一起拌和整平后进行碾压。 8.2.8.2应尽量避免纵向接缝。在分两幅铺筑时,纵缝应搭接拌和。前一幅全宽碾压密实,在后一幅 拌和时,应将相邻的前幅边部约30cm搭接拌和,整平后一起碾压密实。
8.3中心站集中厂拌法施工
8.3.1.1级配碎石混合料可以在中心站用多种机械进行集申拌和,如强制式拌和机、卧式双转轴桨叶 式拌和机、普通水泥混凝土拌和机等,拌和时间不得少于15秒,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宜采用二次 拌和或振动拌和,拌合能力应与摊铺能力相匹配。 8.3.1.2对用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级配碎石基层和过渡层,宜采用不同粒级的单一尺寸碎右和石 屑,按预定配合比在拌和机内拌制级配碎石混合料。 8.3.1.3不同粒级的碎石和石屑等细集料应隔离,分别堆放。 8.3.1.4细集料应有覆盖,防止雨淋。 8.3.1.5在正式拌制级配碎石混合料之前,应先调试所用的厂拌设备,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和含水率 都能达到规定的要求。 8.3.1.6在采用未筛分碎石和石屑时,如未筛分碎石或石屑的颗粒组成发生明显变化,应重新调试设 备。 8.3.1.7在开始正式拌合前,应对每个料仓的皮带秤进行标定,同时,根据目标配合比的设计结果, 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和生产参数的确定工作。 8.3.1.8在混合料储料斗上传输皮带前,设置柔性挡板,较少混合料的抛扬离析,拌和站传输皮带上 方应设有遮阳挡雨设施
8.3.2摊铺机铺和碾压
8.3.2.1将级配碎石用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时, 铺件不 混合料。 8.3.2.2摊铺机后面应设专人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
8.3.3.1级配碎石用于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时,如没有摊铺机,也可用自动平地机(或摊铺箱)摊铺
3.1级配碎石用于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时,如没有摊铺机,也可用自动平地机(或摊铺箱)摊 料。采用自动平地机摊铺时按下述步骤操作: )根据摊铺层的厚度和要求达到的压实干密度,计算每车混合料的摊铺面积; )将混合料均匀地卸在路幅中央工字钢标准,路幅宽时,也可将混合料卸成两行品字形:
.... - 公路工程
- 相关专题: 沥青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