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T15-156-2019 内河沉管隧道管养技术规范

  • DBJ/T15-156-2019  内河沉管隧道管养技术规范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21.2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0-01-06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立即下载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为保证隧道的正常使用,在距离隧道较近的位置设置隧道运营管理办公建筑,便 处理突发事件,主要设置有中央控制室,设备用房、工具间等,

    3.0.1隧道交付使用后应由专业养护单位实施管养,定期检测和专项检测应由专业检测 单位承担。 3.0.2对隧道应进行日常巡检、定期检测(检修)、专项检测(检修),掌握隧道技术 状况,采取有效的养护维修措施。 3.0.3隧道管养工作范围应包括隧道结构、机电设施、其他设施及管理中心。 3.0.4管养单位应编制管养方案和应急预案,并应按审批(备案)后的方案实施, 3.0.5隧道管养应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并宜使用先进的检测仪器和养护设备。 3.0.6隧道管养宜实施信息化、智能化。 3.0.7养护作业场所应设置明显的安全和警示标志,应急时,应实施交通安全应急处置 和蔬导措施。 3.0.8养护作业应满足安全、环保、高效、文明的管理要求。 3.0.9隧道技术状况评定应包括隧道结构、机电设施技术状况评定,隧道结构的评定等 级分为A级、B级、C级、D级、E级共五级,机电设施的评定等级为A级、B级、C 级、D级共四级

    土壤标准4.1.1隧道结构的管养内容应包括:

    1隧道主体结构,包括岸上段结构及沉管段结构;其中岸上段结构包括敲开段、暗 理段、洞口过渡段结构及变形缝装置等;沉管段包括沉管结构体及管节接头构件等。 2隧道附属结构,包括洞口、路面、压重层、检修道、防撞设施、廊道、排水沟(管) 内装饰、防火层、预理件及悬吊件、交通标志标线、通道门及设备箱门等 3隧道安全保护区,包括隧道岸上段安全保护区及水中段安全保护区。 4.1.2隧道安全保护区域应符合城市隧道安全保护的相关规定。 4.1.3隧道结构的管养工作应包括日常巡检、定期检测、专项检测、健康监测、养护等内 容,

    1.4隧道结构管养过程中不得危及结构安全。 1.5定期检测、专项检测和健康监测应由专业单位实施,实施前应编制检测或监测方案 请相关单位审核备案

    1检查记录表、隧道展示图及相关调查资料等; 2对隧道结构的技术状况评定; 3对隧道结构的养护状况的评价及建议; 4提出实施专项检测的建议

    4.4.1专项检测的项目、内容及其要求,应根据日常巡检、定期检测结果确定,宜按附 录C选择执行。 4.4.2专项检测前,检测人员应对有关的技术资料、档案进行收集,并对隧道周围环境 等展开实地调查,制定专项检测方案。 4.4.3对于管节接头部位,专项检测频率不宜少于5年一次。检测内容和范围根据定期 检测结果进行选择,全面的专项检测宜结合大中修同步进行。 4.4.4专项检测完成后,应编制专项检测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 1检测前隧道结构状况说明: 2检测的组织实施、时间和主要工作过程等; 3所检测结构的技术状况分析与评定,包括检查方法、试验与检测项目及内容、 检测数据与结果分析以及技术状况评定等;

    4.5.1隧道运营期间应开展全寿命周期健康监测。 4.5.2设计单位应提出健康监测要求,并应进行相应设计,管节预制过程中应预留、预理 相关接口,管养单位应对相关接口进行保护。 4.5.3健康监测宜采用传感器实时监测和人工定期监测相结合的方法。 4.5.4监测单位应根据工程特点和设计要求编制健康监测方案。 4.5.5健康监测内容宜符合表4.5.5的规定

    表4.5.5内河沉管隧道健康监测内容

    注:V:必测项目,O:选测项目

    5.6监测单位应提交健康监测阶段性报告,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1实施监测的原因、必要性和目的; 2监测项目、预警指标、方法: 3监测数据与结果分析,提出进一步养护的建议

    4.6.1隧道结构技术状况评定应根据定期检测资料,综合隧道主体结构和附属结构中名 方面的影响,确定隧道结构的技术状况等级。专项检测时,宜按本规范规定对所检项目 进行技术状况评定

    6隧道路面出现危及交通安全的现象。 7隧道内各种预埋件和悬吊件严重锈蚀或断裂,各种桥架和挂件出现严重变形或脱 落,严重影响行车和人员安全

    4.7.1隧道结构的养护工作应包括清洁与养护工程,养护工程包括预防性养护工程、保 养小修工程、中修工程、大修工程、加固工程。 4.7.2应根据隧道结构的技术状况评定结果,制定相应的养护对策。养护对策应符合表 4.72的规定

    表4.7.2 隧道结构养护对策

    .7.3应综合考虑隧道结构部位、交通组成、结构物脏污程度、清洁方式及效率、环境 条件等因素确定隧道结构清洁方案和频率,隧道结构清洁频率不宜低于表4.7.3的规定

    表4.7.3隧道结构清洁频率

    .9隧道的通道门、设备箱门清洁应满足

    应保持通道门、设备箱门的十净、整洁,无污垢、污染、油污和痕迹。 2通道门、设备箱门的清洁宜以人工作业为主。 3通道门可采用湿法或干法清洁,应防止路面积水,宜选用中性清洁剂,清洁剂 应冲洗干净。 4设备箱门宜采用干法清洁,应避免损伤箱体及箱内设备。 4.7.10隧道清洁应做好除四害和防白蚁相关工作,

    【II)预防性养护、保养小修

    4.7.11隧道结构养护宜开展预防性养护工作。预防性养护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治早治小、及时主动的原则。应根据日常巡检、定期检测、专项检测等结果,合理制定 预防性养护的实施计划。 4.7.12隧道内路面应根据其路面状况、交通量、气候条件等合理选择预防性养护措施 预防性养护措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36的有关规定。 4.7.13隧道内路面出现沉陷、隆起、坑洞、表面剥落、露骨、表面严重磨光、破损、 缝、积水等状况时应查明原因及时维修。路面保养维修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镇道 路养护技术规范》CIL36的有关规定

    1主体结构裂缝长度、宽度、深度、严重程度等应满足有关规范及设计要求,应 不影响结构安全。 2主体结构无明显变形、位移、沉降等。 3主体结构无缺边掉角、孔洞、露筋、大面积麻面、蜂窝、砼松散、砼剥落等严 重缺陷。 4主体结构未出现渗漏水,或渗漏水量符合有关标准要求的应及时将渗漏水排出 4.7.15根据裂缝出现原因、位置、宽度、长度、深度、稳定性等特征选择表面封闭法 凿槽充填法、压力注浆法等裂缝修补方法。 4.7.16隧道结构出现渗漏水时,应采用注浆止水法、凿槽充填止水材料法、导水法等 方法进行处治。渗漏水处治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 《地下工程渗漏治理技术规程》JGJ/T212的规定。 4.7.17混凝土结构缺边掉角、孔洞、蜂窝、剥落等缺损修复材料可采用环氧树脂砂浆 高标号水泥砂浆或聚合物水泥砂浆修复

    4.7.18内装饰层的保养小修应符合下列

    1装饰层应保持完好和整洁美观,如有破损、缺失应及时修补恢复,不能修复的 应及时更新。 2当装饰层发生缺损、变形和压条翘起时应及时更换,结点有损坏或不牢固时应 进行加固。对瓷面砖装饰层缺损应及时进行修补,涂料装饰层局部脱落可进行局部修礼 处理,若大面积发生脱落、风化、沾污,严重时应进行表面处理后复涂。

    4.7.19隧道内外排水设施应保持完好,发现破损或缺失时应及时修复。应及时清理进 水口、排水沟、排水管、雨污水泵房、沉砂池等排水设施中的堆积物。应及时修复破损 翘曲的进水口、排水沟盖板。 4.7.20检修道、防撞设施、廊道、标线的保养小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处不大于0.5m。 2检修道、廊道不得积水。 3检修道、廊道表面应保持平整,发现破碎、翘动、松动等局部缺损,应及时修 补。 4防撞设施发现被碰撞、刮擦、露筋、钢筋锈蚀、表面严重腐蚀等缺陷,应及时 修复。 5对破损严重和脱落的标线应及时补划。 4.7.21隧道的通道门、设备箱门应保持完整、开启或关闭正常,发现翘曲、松动、开 启或关闭异常等缺陷时,应及时修复

    (II)中修、大修及加固

    4.7.22隧道结构技不状况评定等级为D级和上级的,应根据其病害位直、病害产重程 度、周边地质条件、水文条件、隧道运营条件等因素,研究分析隧道结构病害成因及发 展趋势,对隧道结构进行中修工程、大修工程或加固工程。 4.7.23隧道结构中修工程、大修工程或加固工程应进行专门设计,其设计方案应符合 下列规定: 1不宜降低隧道原有技术标准。 2 应按照安全、经济、快速、合理的原则,通过多方案技术、经济比选确定。 3 应尽量减少对隧道交通运营、机电设施、其他设施的影响。 4 应明确维修加固后达到的质量验收主要技术指标。 4.7.24 隧道结构中修工程、大修工程或加固工程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应符 合下列规定 1应有交通疏导措施。 2应采取相应措施减少维修加固工程施工对既有隧道结构、机电设施及其他设施的 影响。 3施工宜遵循信息化施工并制定监控量测方案。

    4.7.25沉管管节接头渗漏水时,应根据渗漏水具体位置、成因、渗漏水量、发展趋势, 制定相应的处治方案。 4.7.26管节间产生差异沉降大于2mm、平面位移大于2mm、缝宽异常等现象时,应从 管节接头剪力键、剪力键支座、纵向限位装置等方面分析原因,并应采取处治措施。 4.7.27当管节顶部覆土减少时,应按现状进行管节抗浮验算,管节抗浮安全系数不应 小于1.1(不计侧摩阻力)。若管节出现上浮,应及时采取措施处治。 4.7.28管节内混凝土受到腐蚀时,应研究分析隧道结构腐蚀的原因,并根据混凝土碳 化程度制定针对性处治措施。 4.7.29隧道结构受到火灾影响而造成混凝土或止水带等材料性能劣化,出现混凝土烧 疏、开裂、剥落或渗漏水等病害时,应根据火灾后结构鉴定结果制定相应的处治措施。 4.7.30隧道中修、大修或加固工程施工完成后,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沉管法隧道施工 与质量验收规范》GB51201、《城市桥梁结构加固技术规程》CJJ/T239等进行质量验 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5.1.1隧道的机电设施包括:供配电设施、照明设施、通风设施、给排水设施、无线通讯 设施、控制管理层设施、有线通讯及广播设施、消防设施等设备设施。 5.1.2机电设施的管养工作应包括日常巡检、定期检修、专项检修等内容。 5.1.3机电设施管养人员应经上岗培训,并熟练掌握设施的使用要领和技术特性。 5.1.4机电设施养护后,其技术状况应满足有关规范、设计文件、产品说明书的要求。 5.1.5机电设施每年雷雨季节前应进行一次防雷检测,每次雷雨后应对防雷设施进行检查 检测,当检测值超出设计限值,应对防雷系统缺陷进行整改, 5.1.6机电设施维护应考虑通行车辆、养护人员的安全。 5.1.7机电设施维护应配备已定期检定的专门的电工工具、测试仪器、清洁工具、安全防 护设备、高空作业设备等,器械工具定期检定频次不宜低于相关的标准、规范。 5.1.8机电设施的养护工作应准确记录各种设备的检修及故障情况,建立规范化、标准 化、专业化的机电设施技术档案及台账。 5.1.9日常巡检、定期检修的记录可按附录F.0.2和F.0.3填写,机电设施故障记录及报 表可按附录F.0.4和F.0.5填写。机电设施故障应按应急预案联合进行排障和联调联试。 机电设施发生异常事件、重大事故或自然灾害应增加检修与评定频率。 5.1.10宜根据隧道规模及周边环境配备微型消防站,进行消防自救和初期火灾控制。 5.1.11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的维护管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 技术规范》GB50974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验收规范》GB50261的有关规定

    5.2.1机电设施的日常巡检宜符合下列规定: 1供配电设施日常巡检时,应观察变压器、高中低压配电柜及变配电室内相关设备 的外观及运行状态,不应有外观破损、漏电、声响、温升、异味等异常现象,当供电线 路存在异常情况时,应采取措施并及时通知专业资质单位和有关部门。 2照明设施日常巡检,应观察照明设备及配电控制柜外观及运行状态,不应有异常 3通风设施日常巡检,应观察通风设备及配电控制柜外观,如隧道运行情况允许, 高采用现场手动方式,镜时启动运行通风设备以判断是否存在隐惠

    表5.2.5机电设施日常巡检设备

    5.2.6机电设施清洁维护频率不宜低于表5.2.6的规定值。

    5.2.6机电设施清洁维护频率不宜低于表5.2.6的规定值。

    表5.2.6机电设施清洁维护频率

    5.3.1机电设施定期检修的主要项目和频率宜符合下列规定:

    5.3.2供配电设施的定期检修宜符合下列

    1低压开关柜里的断路器、二次回路宜进行分解性检修,频次宜不少于1次/5年。 2户外或箱式变配电设备维保频率宜适当增加。高压变配电设施的高压部分养护 须由有专业资质单位开展并符合当地供电主管部门的要求。 3设施维保作业时,应严格执行停、送电管理、电力倒闸操作、带电维修养护、临 时用电等作业安全规定。当设施存在异常情况时,应采取措施及时通知责任部门,

    5.3.3照明设施的定期检修宜符合下死

    1设施维保后,隧道路面照明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 2设施维保应配备安全带、电工工具、高空作业车、清洁卫生用具等相关设备外 尚应配备相关检测仪器、设备。

    5.3.4通风设施的定期检修宜符合下列规定:

    1设施检修应配备专用工其。 2定期检修后,应对隧道通风设施的效率进行全面测试,其通风能力应满足设计要 求。 5.3.5给排水设施的泵用电机宜进行分解性检修,包括轴承清洗与油脂更换,频次宜 次/5年。 5.3.6无线通讯设施的无线通讯电台执照及设备,应按政府有关部门的要求进行年审。无 线通讯手持台应保持良好工作状态,应每年进行一次仪器测试。 5.3.7控制管理层设施的定期检修宜符合下列规定:

    1中央控制室及设备机房的设备设施应保持良好的散热通风状态和较恒定的温度 和湿度。 2应定期对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进行维护,以保证联动运行功能的实现和软件可 靠性。 5.3.8消防设施在检修期间应有相应的防灾替代(后备)措施

    5.3.8消防设施在检修期间应有相应的防灾替代(后备)措施。

    5.4.1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对隧道机电设施进行专项检修: 1根据隧道日常巡检、定期检修的结果,对需要进一步查明故障的机电设施,应安 排专项检修。 2隧道突发如隧道损毁、中断、车辆与隧道设施相撞、水灾、火灾等重大事故,造 成隧道出现严重病害危及安全。 5.4.2专项检修工程实施时,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安全及环保等各专项方案 待隧道权属单位批复同意后方可实施。必要时,应取得当地建设、交警、监督等部门的 同意,

    1检修的实施过程概况。 2检修前的机电设施技术状况评定,包括检查项目及内容、检查数据结果、设备完 好率、技术状况评定等。 3对设施损坏或缺损的成因、范围、程度等情况的分析,具体维修对策,维修工程 量和费用。 4检修后的机电设施技术状况评定,并与检修前的技术状况进行对比分析。 5质保期内的检查、维修记录。

    5.5.1机电设施技术状况评定程序宜符合下列规定,并将评定结果应填入“机电设施技术 伏况评定表(附录F表F.0.1): 1根据设备档案及设备台账记录、结合日常巡检和定期检修资料,计算出机电设施 各分项的设备完好率; 2对机电设施的各分项技术状况进行状况值评定,

    3确定机电设施分项状况值; 4进行机电设施技术状况评定。 5.5.2机电设施技术状况评定宜采用设备完好率进行评定,其计算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设备完好率应按式(5.5.2)计算,各种机电设施可分系统并按对运营安全的重要 度建立设备完好率考核指标。

    2设备完好率计算中的“设备故障台数”、“设备总台数"可按表5.5.2考核单位进行计 算

    表5.5.2机电设施设备完好率考核单位

    .3机电设施各分项技术状况的评定宜符合

    1机电设施各分项技术状况评定应按表5.5.3执行。

    表5.5.3机电设施分项技术状况评定表

    2当机电设施各分项中任一关键设备的设备完好率为该分项各类设备完好率最低 分项技术状况应按该关键设备的设备完好率评定

    5.5.4机电设施技术状况评定方法宜符合下列规定:

    5.5.4机电设施技术状况评定方法宜符合下列规定

    机电设施技术状况评分应按公式5.5.4计

    ZE,0: JDCI =100. = (5.5.4)

    .5.5对评定的各级机电设施,宜按表5.5.5采取不同的养护措施。

    表5.5.5机电设施养护对策

    类机电设施的关键设备出现故障时,均应及时送

    6隧道管理中心及其他设施

    6.1.1管理中心宜包括中央控制室、高低压配电室、变压器室、消防水泵房、消防水池、 设备用房、办公用房、生活用房、工具间等 6.1.2管理中心总建筑面积不宜少于4000平方米。 6.1.3管理中心与隧道洞口之间的距离不宜大于500米。 6.1.4管理中心应保持干净、整洁,并制定相应的保洁计划、保洁周期和保洁方法。中 央控制室应保持恒温恒湿,满足监控设备正常运行要求。 6.1.5管理中心宜配备作业车辆停车场

    6.1.5管理中心宜配备作业车辆停车

    6.2.1隧道其他设施包括洞口限高门架、绿化景观、隧道铭牌、减光设施、附房 施等。

    1日常巡检中发现异常应进行记录、报告或处理。 2隧道其他设施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有无结构变形破坏、裂缝渗漏,有无树木倾 倒枯死等。 3防雷接地装置应在每年雨季前进行检测。 6.2.3隧道其他设施的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定期清除设施表面杂物、积尘、脏污,保持干净、整洁。 2洞口限高门架的养护可按相关规定执行。 3绿化景观应定期进行修剪、清洁维护和补植,避免影响行车视距,保持美观,

    6.2.3隧道其他设施的养护应符合下列规

    7.1.1隧道管养单位应按照相关安全法律规定,配备专职安全人员,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7.1.2隧道管养单位应定期组织隧道养护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 7.1.3隧道管养单位应按照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 7.1.4隧道管养单位宜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或符合法规要求的安全保障金。 7.1.5隧道管养单位宜按国家交通运输部行业标准《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基 本规范第19部分:公路隧道运营企业》JT/T1180.19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

    7.2.1隧道保护区范围内发现非法或未经审批的建设活动时,应及时制止。 7.2.2在隧道范围内进行高处作业、吊装作业、动火作业、受限空间作业、动土作业、临 时用电作业等应实施许可管理;如需占路封道,须征得交通管理部门同意并办理相关手 续,安排专人进行现场安全管理,落实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措施。 7.2.3养护作业应按照少占空间、防护合理、选择时段、减少交通影响等原则,制定隧道 内作业前、中、后的交通组织和防护方案并严格落实。当影响车辆通行时,应按相关规 定向社会公告。 7.2.4车流量较大、交通组织较为困难的隧道内养护作业占道施工时,除应利用标志或可 变情报板进行提示外,还应采取固定隔离、防撞装置等安全保障措施。 7.2.5养护作业前,应做好下列安全准备工作: 1制定周密的作业方案,确定合理的养护作业控制区。 2作业人员应接受安全交底。 3针对不同区域,对隧道环境、标志标识、作业机械等进行相关安全检查 4观察隧道结构状况不应会影响作业安全。如有危险,应先处理后作业。 5检查施工信号灯应准确、明显,施工标志设置应规范 6对养护机械、台架应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并应在机械上设置醒目的反光标志 在台架周围设置防眩灯,显示作业现场轮廓。 7.2.6养护作业应符合下列安全规定:

    1作业区布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四部分:作业区》 GB5768.4的规定。 2养护作业控制区和作业时间经确定后不得随意变更。 3作业人员不得在养护作业控制区外活动或将机械设备、材料置于养护作业控制区 以外。 4养护施工路段内的照明应符合作业要求。 5养护作业用电安全应符合相关规定, 7.2.7隧道管养单位应进行危险源辨识工作,并应依据危险源的分级采取相应的措施。 7.2.8养护作业完成后,及时清理作业现场,恢复隧道正常使用状态

    7.3.1隧道管养单位应根据隧道的规模建立相应人数的应急救援队伍;应配备相应的应急 救援设备、物资,并保证其处于良好状态。 7.3.2隧道管养单位应制定地震、火灾、水灾、恐怖袭击、重大交通事故、塌等突发事 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应包括下列内容: 1使用范围和事件类型; 2处置目标和原则; 3指挥调度体系和信息报送发布规定; 4处置方案和步骤,包括交通管制、处置队伍进场、疏散和人员救护、现场处置、 损失检查与通行条件评估 5应急队伍的组成,包括人员和装备的来源、规模、作用和现场安全防护等要求。 7.3.3应急预案应向有关部门备案,并宜每三年进行修订一次。 7.3.4应急预案应进行演练,应急预案的演练宜采用桌面演练、实地演练等形式进行,隧 道每年应进行不少于一次的实地演练。 7.3.5宜借助监控、专项监测、人员值守等手段,及时发现隧道的异常情况及突发事件 7.3.6隧道突发事件的处置应遵循下列原则: 1按相关规定报送相关单位和向社会发布信息,按应急预案流畅报送。 2配合实行交通管制、采取措施减少次生事故发生。 3进行人品数拍和疏散一减小人品作广

    4配合所在地政府和相关专业机构做好处置工作。 5尽快清除障碍,恢复交通。 7.3.7处理突发事件时,应设置缓冲区并在隧道入口设置相应的提示、警告标志。 7.3.8突发事件处理后,应分析事故发生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8.1.1隧道管养单位应设立专门档案管理岗位和档案用房。 8.1.2管养单位应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分类建立隧道档案和管理信息系统,定期 更新隧道技术、养护数据,保证隧道档案真实完整

    8.2.1隧道档案应按档案主管部门的要求建档,并应按一隧一档统一要求进行信息化管 理。

    8.2.2隧道技术档案应包括下列内容

    1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划国土审批文件、专项评估报告及批复文件 设计审查文件、征拆文件,施工设计图、施工许可文件、施工过程中的试验检测及科研 资料、竣工图等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纸、图表、声像等各种载体的文件材料; 2隧道竣工验收报告、隧道设施移交书(附设施设备清单); 3隧道建设使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资料和评价; 4隧道资料卡、四至图、周边环境照片、隧道外观照片; 5安全状况登记及评估表; 6城市限高、限宽、限载等标志(标牌)档案,隧道内外架设的其他管线等相关技 术文件资料

    8.2.3隧道养护管理档案应每年整理、装订成册、分类归档并形成电子文档,应包括下

    8.2.3隧道养护管理档案应每年整理、装订成册、分类归档并形成电子文档,应包括下 列内究

    1隧道管养单位基本资料和隧道管理、运营、养护管理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 计划文件、科研成果、指导性文件、指南及手册等。 2隧道管养中长期规划、年度(月度)计划及费用下达计划及完成情况。 3巡检制度、占道开挖管理制度、检测监测制度、考核制度、投诉处置制度、专 项维修及检修、应急预案等各项管理制度、质量管理文件。 4隧道日常巡检资料、维修记录、验收报告、周月年报、会议纪要、检查考核情况 以及检测记录台账、永久性观测网观测资料、定期检测报告、专项或特殊检测报告和评

    涂料标准规范范本分析报告及等级结果(评审意见)、健康检测维修处置记录等检测资料、隧道设施设 备技术状况分析报告、上级文件等。 5安全教育记录、员工安全培训及管理等材料。 6隧道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资料包括:地质灾害、气象灾害、超限运输等特殊事件 的具体情况、损害程度、处治方案等。 7其他资料:占用开挖(重点部位)的安全协议、监测资料、设施移交状况资料

    8.3.1部分资料缺失的隧道应根据历年检测、试验或特殊检查、养护资料,补充、完善 其隧道技术档案。必要时,可专门安排有针对性的检测、试验或特殊检查,补充、完善 隧道技术档案。 8.3.2隧道管养单位变更时,其管理的档案应当向上级主管机关或者接手的隧道管养单 六

    3.2隧道管养单位变更时,其管理的档案应当向上级主管机关或者接手的隧道管养 江移交。

    管道标准规范范本隧道名称: 隧道编码: 养护机构:

    2沉管每节管的位移监测点不少于4个点,布置在管节的4个角点,必要时,可在管节中间增 加监测点。 3应结合沉管主体结构的绝对位移和管节接头处的相对位移,推测管节的综合姿态(转动、平 移或挠曲等)及与相邻管节或岸上段的关系(错台、张开或挤压);并推测管节接头处GINA 止水带的压缩量变化、错台或变形情况。 4表中带“*"号的项目可结合隧道健康监测系统进行,若无健康监测系统,则纳入专项检测中。 5绘制病害位置图并附相关影响资料

    附录C内河沉管隧道结构专项检测表

    为保证隧道的正常使用,在距离隧道较近的位置设置隧道运营管理办公建筑,便 处理突发事件,主要设置有中央控制室,设备用房、工具间等,

    3.0.1隧道交付使用后应由专业养护单位实施管养,定期检测和专项检测应由专业检测 单位承担。 3.0.2对隧道应进行日常巡检、定期检测(检修)、专项检测(检修),掌握隧道技术 状况,采取有效的养护维修措施。 3.0.3隧道管养工作范围应包括隧道结构、机电设施、其他设施及管理中心。 3.0.4管养单位应编制管养方案和应急预案,并应按审批(备案)后的方案实施, 3.0.5隧道管养应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并宜使用先进的检测仪器和养护设备。 3.0.6隧道管养宜实施信息化、智能化。 3.0.7养护作业场所应设置明显的安全和警示标志,应急时,应实施交通安全应急处置 和蔬导措施。 3.0.8养护作业应满足安全、环保、高效、文明的管理要求。 3.0.9隧道技术状况评定应包括隧道结构、机电设施技术状况评定,隧道结构的评定等 级分为A级、B级、C级、D级、E级共五级,机电设施的评定等级为A级、B级、C 级、D级共四级

    4.1.1隧道结构的管养内容应包括:

    1隧道主体结构,包括岸上段结构及沉管段结构;其中岸上段结构包括敲开段、暗 理段、洞口过渡段结构及变形缝装置等;沉管段包括沉管结构体及管节接头构件等。 2隧道附属结构,包括洞口、路面、压重层、检修道、防撞设施、廊道、排水沟(管) 内装饰、防火层、预理件及悬吊件、交通标志标线、通道门及设备箱门等 3隧道安全保护区,包括隧道岸上段安全保护区及水中段安全保护区。 4.1.2隧道安全保护区域应符合城市隧道安全保护的相关规定。 4.1.3隧道结构的管养工作应包括日常巡检、定期检测、专项检测、健康监测、养护等内 容,

    1.4隧道结构管养过程中不得危及结构安全。 1.5定期检测、专项检测和健康监测应由专业单位实施水利标准规范范本,实施前应编制检测或监测方案 请相关单位审核备案

    1检查记录表、隧道展示图及相关调查资料等; 2对隧道结构的技术状况评定; 3对隧道结构的养护状况的评价及建议; 4提出实施专项检测的建议

    4.4.1专项检测的项目、内容及其要求,应根据日常巡检、定期检测结果确定,宜按附 录C选择执行。 4.4.2专项检测前,检测人员应对有关的技术资料、档案进行收集,并对隧道周围环境 等展开实地调查,制定专项检测方案。 4.4.3对于管节接头部位,专项检测频率不宜少于5年一次。检测内容和范围根据定期 检测结果进行选择,全面的专项检测宜结合大中修同步进行。 4.4.4专项检测完成后,应编制专项检测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 1检测前隧道结构状况说明: 2检测的组织实施、时间和主要工作过程等; 3所检测结构的技术状况分析与评定,包括检查方法、试验与检测项目及内容、 检测数据与结果分析以及技术状况评定等;

    4.5.1隧道运营期间应开展全寿命周期健康监测。 4.5.2设计单位应提出健康监测要求,并应进行相应设计,管节预制过程中应预留、预理 相关接口,管养单位应对相关接口进行保护。 4.5.3健康监测宜采用传感器实时监测和人工定期监测相结合的方法。 4.5.4监测单位应根据工程特点和设计要求编制健康监测方案。 4.5.5健康监测内容宜符合表4.5.5的规定

    表4.5.5内河沉管隧道健康监测内容

    注:V:必测项目,O:选测项目

    5.6监测单位应提交健康监测阶段性报告,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1实施监测的原因、必要性和目的; 2监测项目、预警指标、方法: 3监测数据与结果分析,提出进一步养护的建议

    4.6.1隧道结构技术状况评定应根据定期检测资料,综合隧道主体结构和附属结构中名 方面的影响,确定隧道结构的技术状况等级。专项检测时,宜按本规范规定对所检项目 进行技术状况评定

    6隧道路面出现危及交通安全的现象。 7隧道内各种预埋件和悬吊件严重锈蚀或断裂,各种桥架和挂件出现严重变形或脱 落,严重影响行车和人员安全

    4.7.1隧道结构的养护工作应包括清洁与养护工程,养护工程包括预防性养护工程、保 养小修工程、中修工程、大修工程、加固工程。 4.7.2应根据隧道结构的技术状况评定结果,制定相应的养护对策。养护对策应符合表 4.72的规定

    表4.7.2 隧道结构养护对策

    .7.3应综合考虑隧道结构部位、交通组成、结构物脏污程度、清洁方式及效率、环境 条件等因素确定隧道结构清洁方案和频率,隧道结构清洁频率不宜低于表4.7.3的规定

    表4.7.3隧道结构清洁频率

    .9隧道的通道门、设备箱门清洁应满足

    应保持通道门、设备箱门的十净、整洁,无污垢、污染、油污和痕迹。 2通道门、设备箱门的清洁宜以人工作业为主。 3通道门可采用湿法或干法清洁,应防止路面积水,宜选用中性清洁剂,清洁剂 应冲洗干净。 4设备箱门宜采用干法清洁,应避免损伤箱体及箱内设备。 4.7.10隧道清洁应做好除四害和防白蚁相关工作,

    【II)预防性养护、保养小修

    4.7.11隧道结构养护宜开展预防性养护工作。预防性养护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治早治小、及时主动的原则。应根据日常巡检、定期检测、专项检测等结果,合理制定 预防性养护的实施计划。 4.7.12隧道内路面应根据其路面状况、交通量、气候条件等合理选择预防性养护措施 预防性养护措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36的有关规定。 4.7.13隧道内路面出现沉陷、隆起、坑洞、表面剥落、露骨、表面严重磨光、破损、 缝、积水等状况时应查明原因及时维修。路面保养维修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镇道 路养护技术规范》CIL36的有关规定

    1主体结构裂缝长度、宽度、深度、严重程度等应满足有关规范及设计要求,应 不影响结构安全。 2主体结构无明显变形、位移、沉降等。 3主体结构无缺边掉角、孔洞、露筋、大面积麻面、蜂窝、砼松散、砼剥落等严 重缺陷。 4主体结构未出现渗漏水,或渗漏水量符合有关标准要求的应及时将渗漏水排出 4.7.15根据裂缝出现原因、位置、宽度、长度、深度、稳定性等特征选择表面封闭法 凿槽充填法、压力注浆法等裂缝修补方法。 4.7.16隧道结构出现渗漏水时,应采用注浆止水法、凿槽充填止水材料法、导水法等 方法进行处治。渗漏水处治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 《地下工程渗漏治理技术规程》JGJ/T212的规定。 4.7.17混凝土结构缺边掉角、孔洞、蜂窝、剥落等缺损修复材料可采用环氧树脂砂浆 高标号水泥砂浆或聚合物水泥砂浆修复

    4.7.18内装饰层的保养小修应符合下列

    1装饰层应保持完好和整洁美观,如有破损、缺失应及时修补恢复,不能修复的 应及时更新。 2当装饰层发生缺损、变形和压条翘起时应及时更换,结点有损坏或不牢固时应 进行加固。对瓷面砖装饰层缺损应及时进行修补,涂料装饰层局部脱落可进行局部修礼 处理,若大面积发生脱落、风化、沾污,严重时应进行表面处理后复涂。

    4.7.19隧道内外排水设施应保持完好,发现破损或缺失时应及时修复。应及时清理进 水口、排水沟、排水管、雨污水泵房、沉砂池等排水设施中的堆积物。应及时修复破损 翘曲的进水口、排水沟盖板。 4.7.20检修道、防撞设施、廊道、标线的保养小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处不大于0.5m。 2检修道、廊道不得积水。 3检修道、廊道表面应保持平整,发现破碎、翘动、松动等局部缺损,应及时修 补。 4防撞设施发现被碰撞、刮擦、露筋、钢筋锈蚀、表面严重腐蚀等缺陷,应及时 修复。 5对破损严重和脱落的标线应及时补划。 4.7.21隧道的通道门、设备箱门应保持完整、开启或关闭正常,发现翘曲、松动、开 启或关闭异常等缺陷时,应及时修复

    (II)中修、大修及加固

    4.7.22隧道结构技不状况评定等级为D级和上级的,应根据其病害位直、病害产重程 度、周边地质条件、水文条件、隧道运营条件等因素,研究分析隧道结构病害成因及发 展趋势,对隧道结构进行中修工程、大修工程或加固工程。 4.7.23隧道结构中修工程、大修工程或加固工程应进行专门设计,其设计方案应符合 下列规定: 1不宜降低隧道原有技术标准。 2 应按照安全、经济、快速、合理的原则,通过多方案技术、经济比选确定。 3 应尽量减少对隧道交通运营、机电设施、其他设施的影响。 4 应明确维修加固后达到的质量验收主要技术指标。 4.7.24 隧道结构中修工程、大修工程或加固工程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应符 合下列规定 1应有交通疏导措施。 2应采取相应措施减少维修加固工程施工对既有隧道结构、机电设施及其他设施的 影响。 3施工宜遵循信息化施工并制定监控量测方案。

    4.7.25沉管管节接头渗漏水时,应根据渗漏水具体位置、成因、渗漏水量、发展趋势, 制定相应的处治方案。 4.7.26管节间产生差异沉降大于2mm、平面位移大于2mm、缝宽异常等现象时,应从 管节接头剪力键、剪力键支座、纵向限位装置等方面分析原因,并应采取处治措施。 4.7.27当管节顶部覆土减少时,应按现状进行管节抗浮验算,管节抗浮安全系数不应 小于1.1(不计侧摩阻力)。若管节出现上浮,应及时采取措施处治。 4.7.28管节内混凝土受到腐蚀时,应研究分析隧道结构腐蚀的原因,并根据混凝土碳 化程度制定针对性处治措施。 4.7.29隧道结构受到火灾影响而造成混凝土或止水带等材料性能劣化,出现混凝土烧 疏、开裂、剥落或渗漏水等病害时,应根据火灾后结构鉴定结果制定相应的处治措施。 4.7.30隧道中修、大修或加固工程施工完成后,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沉管法隧道施工 与质量验收规范》GB51201、《城市桥梁结构加固技术规程》CJJ/T239等进行质量验 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5.1.1隧道的机电设施包括:供配电设施、照明设施、通风设施、给排水设施、无线通讯 设施、控制管理层设施、有线通讯及广播设施、消防设施等设备设施。 5.1.2机电设施的管养工作应包括日常巡检、定期检修、专项检修等内容。 5.1.3机电设施管养人员应经上岗培训,并熟练掌握设施的使用要领和技术特性。 5.1.4机电设施养护后,其技术状况应满足有关规范、设计文件、产品说明书的要求。 5.1.5机电设施每年雷雨季节前应进行一次防雷检测,每次雷雨后应对防雷设施进行检查 检测,当检测值超出设计限值,应对防雷系统缺陷进行整改, 5.1.6机电设施维护应考虑通行车辆、养护人员的安全。 5.1.7机电设施维护应配备已定期检定的专门的电工工具、测试仪器、清洁工具、安全防 护设备、高空作业设备等,器械工具定期检定频次不宜低于相关的标准、规范。 5.1.8机电设施的养护工作应准确记录各种设备的检修及故障情况,建立规范化、标准 化、专业化的机电设施技术档案及台账。 5.1.9日常巡检、定期检修的记录可按附录F.0.2和F.0.3填写,机电设施故障记录及报 表可按附录F.0.4和F.0.5填写。机电设施故障应按应急预案联合进行排障和联调联试。 机电设施发生异常事件、重大事故或自然灾害应增加检修与评定频率。 5.1.10宜根据隧道规模及周边环境配备微型消防站,进行消防自救和初期火灾控制。 5.1.11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的维护管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 技术规范》GB50974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验收规范》GB50261的有关规定

    5.2.1机电设施的日常巡检宜符合下列规定: 1供配电设施日常巡检时,应观察变压器、高中低压配电柜及变配电室内相关设备 的外观及运行状态,不应有外观破损、漏电、声响、温升、异味等异常现象,当供电线 路存在异常情况时,应采取措施并及时通知专业资质单位和有关部门。 2照明设施日常巡检,应观察照明设备及配电控制柜外观及运行状态,不应有异常 3通风设施日常巡检,应观察通风设备及配电控制柜外观,如隧道运行情况允许, 高采用现场手动方式,镜时启动运行通风设备以判断是否存在隐惠

    表5.2.5机电设施日常巡检设备

    5.2.6机电设施清洁维护频率不宜低于表5.2.6的规定值。

    5.2.6机电设施清洁维护频率不宜低于表5.2.6的规定值。

    表5.2.6机电设施清洁维护频率

    5.3.1机电设施定期检修的主要项目和频率宜符合下列规定:

    5.3.2供配电设施的定期检修宜符合下列

    1低压开关柜里的断路器、二次回路宜进行分解性检修,频次宜不少于1次/5年。 2户外或箱式变配电设备维保频率宜适当增加。高压变配电设施的高压部分养护 须由有专业资质单位开展并符合当地供电主管部门的要求。 3设施维保作业时,应严格执行停、送电管理、电力倒闸操作、带电维修养护、临 时用电等作业安全规定。当设施存在异常情况时,应采取措施及时通知责任部门,

    5.3.3照明设施的定期检修宜符合下死

    1设施维保后,隧道路面照明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 2设施维保应配备安全带、电工工具、高空作业车、清洁卫生用具等相关设备外 尚应配备相关检测仪器、设备。

    5.3.4通风设施的定期检修宜符合下列规定:

    1设施检修应配备专用工其。 2定期检修后,应对隧道通风设施的效率进行全面测试,其通风能力应满足设计要 求。 5.3.5给排水设施的泵用电机宜进行分解性检修,包括轴承清洗与油脂更换,频次宜 次/5年。 5.3.6无线通讯设施的无线通讯电台执照及设备,应按政府有关部门的要求进行年审。无 线通讯手持台应保持良好工作状态,应每年进行一次仪器测试。 5.3.7控制管理层设施的定期检修宜符合下列规定:

    1中央控制室及设备机房的设备设施应保持良好的散热通风状态和较恒定的温度 和湿度。 2应定期对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进行维护,以保证联动运行功能的实现和软件可 靠性。 5.3.8消防设施在检修期间应有相应的防灾替代(后备)措施

    5.3.8消防设施在检修期间应有相应的防灾替代(后备)措施。

    5.4.1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对隧道机电设施进行专项检修: 1根据隧道日常巡检、定期检修的结果,对需要进一步查明故障的机电设施,应安 排专项检修。 2隧道突发如隧道损毁、中断、车辆与隧道设施相撞、水灾、火灾等重大事故,造 成隧道出现严重病害危及安全。 5.4.2专项检修工程实施时,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安全及环保等各专项方案 待隧道权属单位批复同意后方可实施。必要时,应取得当地建设、交警、监督等部门的 同意,

    1检修的实施过程概况。 2检修前的机电设施技术状况评定,包括检查项目及内容、检查数据结果、设备完 好率、技术状况评定等。 3对设施损坏或缺损的成因、范围、程度等情况的分析,具体维修对策,维修工程 量和费用。 4检修后的机电设施技术状况评定,并与检修前的技术状况进行对比分析。 5质保期内的检查、维修记录。

    5.5.1机电设施技术状况评定程序宜符合下列规定,并将评定结果应填入“机电设施技术 伏况评定表(附录F表F.0.1): 1根据设备档案及设备台账记录、结合日常巡检和定期检修资料,计算出机电设施 各分项的设备完好率; 2对机电设施的各分项技术状况进行状况值评定,

    3确定机电设施分项状况值; 4进行机电设施技术状况评定。 5.5.2机电设施技术状况评定宜采用设备完好率进行评定,其计算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设备完好率应按式(5.5.2)计算,各种机电设施可分系统并按对运营安全的重要 度建立设备完好率考核指标。

    2设备完好率计算中的“设备故障台数”、“设备总台数"可按表5.5.2考核单位进行计 算

    表5.5.2机电设施设备完好率考核单位

    .3机电设施各分项技术状况的评定宜符合

    1机电设施各分项技术状况评定应按表5.5.3执行。

    表5.5.3机电设施分项技术状况评定表

    2当机电设施各分项中任一关键设备的设备完好率为该分项各类设备完好率最低 分项技术状况应按该关键设备的设备完好率评定

    5.5.4机电设施技术状况评定方法宜符合下列规定:

    5.5.4机电设施技术状况评定方法宜符合下列规定

    机电设施技术状况评分应按公式5.5.4计

    ZE,0: JDCI =100. = (5.5.4)

    .5.5对评定的各级机电设施,宜按表5.5.5采取不同的养护措施。

    表5.5.5机电设施养护对策

    类机电设施的关键设备出现故障时,均应及时送

    6隧道管理中心及其他设施

    6.1.1管理中心宜包括中央控制室、高低压配电室、变压器室、消防水泵房、消防水池、 设备用房、办公用房、生活用房、工具间等 6.1.2管理中心总建筑面积不宜少于4000平方米。 6.1.3管理中心与隧道洞口之间的距离不宜大于500米。 6.1.4管理中心应保持干净、整洁,并制定相应的保洁计划、保洁周期和保洁方法。中 央控制室应保持恒温恒湿,满足监控设备正常运行要求。 6.1.5管理中心宜配备作业车辆停车场

    6.1.5管理中心宜配备作业车辆停车

    6.2.1隧道其他设施包括洞口限高门架、绿化景观、隧道铭牌、减光设施、附房 施等。

    1日常巡检中发现异常应进行记录、报告或处理。 2隧道其他设施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有无结构变形破坏、裂缝渗漏,有无树木倾 倒枯死等。 3防雷接地装置应在每年雨季前进行检测。 6.2.3隧道其他设施的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定期清除设施表面杂物、积尘、脏污,保持干净、整洁。 2洞口限高门架的养护可按相关规定执行。 3绿化景观应定期进行修剪、清洁维护和补植,避免影响行车视距,保持美观,

    6.2.3隧道其他设施的养护应符合下列规

    7.1.1隧道管养单位应按照相关安全法律规定,配备专职安全人员,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7.1.2隧道管养单位应定期组织隧道养护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 7.1.3隧道管养单位应按照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 7.1.4隧道管养单位宜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或符合法规要求的安全保障金。 7.1.5隧道管养单位宜按国家交通运输部行业标准《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基 本规范第19部分:公路隧道运营企业》JT/T1180.19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

    7.2.1隧道保护区范围内发现非法或未经审批的建设活动时,应及时制止。 7.2.2在隧道范围内进行高处作业、吊装作业、动火作业、受限空间作业、动土作业、临 时用电作业等应实施许可管理;如需占路封道,须征得交通管理部门同意并办理相关手 续,安排专人进行现场安全管理,落实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措施。 7.2.3养护作业应按照少占空间、防护合理、选择时段、减少交通影响等原则,制定隧道 内作业前、中、后的交通组织和防护方案并严格落实。当影响车辆通行时,应按相关规 定向社会公告。 7.2.4车流量较大、交通组织较为困难的隧道内养护作业占道施工时,除应利用标志或可 变情报板进行提示外,还应采取固定隔离、防撞装置等安全保障措施。 7.2.5养护作业前,应做好下列安全准备工作: 1制定周密的作业方案,确定合理的养护作业控制区。 2作业人员应接受安全交底。 3针对不同区域,对隧道环境、标志标识、作业机械等进行相关安全检查 4观察隧道结构状况不应会影响作业安全。如有危险,应先处理后作业。 5检查施工信号灯应准确、明显,施工标志设置应规范 6对养护机械、台架应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并应在机械上设置醒目的反光标志 在台架周围设置防眩灯,显示作业现场轮廓。 7.2.6养护作业应符合下列安全规定:

    1作业区布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四部分:作业区》 GB5768.4的规定。 2养护作业控制区和作业时间经确定后不得随意变更。 3作业人员不得在养护作业控制区外活动或将机械设备、材料置于养护作业控制区 以外。 4养护施工路段内的照明应符合作业要求。 5养护作业用电安全应符合相关规定, 7.2.7隧道管养单位应进行危险源辨识工作,并应依据危险源的分级采取相应的措施。 7.2.8养护作业完成后,及时清理作业现场,恢复隧道正常使用状态

    7.3.1隧道管养单位应根据隧道的规模建立相应人数的应急救援队伍;应配备相应的应急 救援设备、物资,并保证其处于良好状态。 7.3.2隧道管养单位应制定地震、火灾、水灾、恐怖袭击、重大交通事故、塌等突发事 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应包括下列内容: 1使用范围和事件类型; 2处置目标和原则; 3指挥调度体系和信息报送发布规定; 4处置方案和步骤,包括交通管制、处置队伍进场、疏散和人员救护、现场处置、 损失检查与通行条件评估 5应急队伍的组成,包括人员和装备的来源、规模、作用和现场安全防护等要求。 7.3.3应急预案应向有关部门备案,并宜每三年进行修订一次。 7.3.4应急预案应进行演练,应急预案的演练宜采用桌面演练、实地演练等形式进行,隧 道每年应进行不少于一次的实地演练。 7.3.5宜借助监控、专项监测、人员值守等手段,及时发现隧道的异常情况及突发事件 7.3.6隧道突发事件的处置应遵循下列原则: 1按相关规定报送相关单位和向社会发布信息,按应急预案流畅报送。 2配合实行交通管制、采取措施减少次生事故发生。 3进行人品数拍和疏散一减小人品作广

    4配合所在地政府和相关专业机构做好处置工作。 5尽快清除障碍,恢复交通。 7.3.7处理突发事件时,应设置缓冲区并在隧道入口设置相应的提示、警告标志。 7.3.8突发事件处理后,应分析事故发生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8.1.1隧道管养单位应设立专门档案管理岗位和档案用房。 8.1.2管养单位应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分类建立隧道档案和管理信息系统,定期 更新隧道技术、养护数据,保证隧道档案真实完整

    8.2.1隧道档案应按档案主管部门的要求建档,并应按一隧一档统一要求进行信息化管 理。

    8.2.2隧道技术档案应包括下列内容

    1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划国土审批文件、专项评估报告及批复文件 设计审查文件、征拆文件,施工设计图、施工许可文件、施工过程中的试验检测及科研 资料、竣工图等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纸、图表、声像等各种载体的文件材料; 2隧道竣工验收报告、隧道设施移交书(附设施设备清单); 3隧道建设使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资料和评价; 4隧道资料卡、四至图、周边环境照片、隧道外观照片; 5安全状况登记及评估表; 6城市限高、限宽、限载等标志(标牌)档案,隧道内外架设的其他管线等相关技 术文件资料

    8.2.3隧道养护管理档案应每年整理、装订成册、分类归档并形成电子文档认证标准,应包括下

    8.2.3隧道养护管理档案应每年整理、装订成册、分类归档并形成电子文档,应包括下 列内究

    1隧道管养单位基本资料和隧道管理、运营、养护管理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 计划文件、科研成果、指导性文件、指南及手册等。 2隧道管养中长期规划、年度(月度)计划及费用下达计划及完成情况。 3巡检制度、占道开挖管理制度、检测监测制度、考核制度、投诉处置制度、专 项维修及检修、应急预案等各项管理制度、质量管理文件。 4隧道日常巡检资料、维修记录、验收报告、周月年报、会议纪要、检查考核情况 以及检测记录台账、永久性观测网观测资料、定期检测报告、专项或特殊检测报告和评

    分析报告及等级结果(评审意见)、健康检测维修处置记录等检测资料、隧道设施设 备技术状况分析报告、上级文件等。 5安全教育记录、员工安全培训及管理等材料。 6隧道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资料包括:地质灾害、气象灾害、超限运输等特殊事件 的具体情况、损害程度、处治方案等。 7其他资料:占用开挖(重点部位)的安全协议、监测资料、设施移交状况资料

    8.3.1部分资料缺失的隧道应根据历年检测、试验或特殊检查、养护资料,补充、完善 其隧道技术档案。必要时,可专门安排有针对性的检测、试验或特殊检查,补充、完善 隧道技术档案。 8.3.2隧道管养单位变更时,其管理的档案应当向上级主管机关或者接手的隧道管养单 六

    3.2隧道管养单位变更时,其管理的档案应当向上级主管机关或者接手的隧道管养 江移交。

    房屋建筑标准规范范本隧道名称: 隧道编码: 养护机构:

    2沉管每节管的位移监测点不少于4个点,布置在管节的4个角点,必要时,可在管节中间增 加监测点。 3应结合沉管主体结构的绝对位移和管节接头处的相对位移,推测管节的综合姿态(转动、平 移或挠曲等)及与相邻管节或岸上段的关系(错台、张开或挤压);并推测管节接头处GINA 止水带的压缩量变化、错台或变形情况。 4表中带“*"号的项目可结合隧道健康监测系统进行,若无健康监测系统,则纳入专项检测中。 5绘制病害位置图并附相关影响资料

    附录C内河沉管隧道结构专项检测表

    ....
  • 相关专题: 隧道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